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附乘法练习题).docx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前检测:1、直接写得数20×8=30×60=93×10=20×24= 200×60=20×41≈31×19≈ 76×59≈32×48≈20×381≈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32×21=34×28=39×97=89×70=3、脱式计算58×34÷4 336÷8×19 954+35×12 (562-539)×26二、知识点梳理1、口算乘法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把十位上的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注意:两位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不一定是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或把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个位上的数,得到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个位上的数,得到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与不进位乘法计算过程相同,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下一步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三、例题讲解例1:(1)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一箱牛奶有12瓶,买10箱够不够?(2)一包水泥重32吨,一辆载重为1吨的卡车能一次运完20包水泥吗?例2:风光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4元,今天卖出56套,一共卖了多少钱?例3:(1)小明骑自行车5分钟骑了495米,照这样的速度,他12分钟可以行多少米?(2)工人装一批电线杆,每天装4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装6根,几天可以完成?例4:东风小学教学楼共有4个楼层,每层楼层有8个教室,每个教室有48套桌椅,这个教学楼中共有多少套桌椅?例5:同学们去年植树12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比去年的11倍少4棵,去年和今年一共植树多少棵?例6:一座大桥长350米,一列火车以每秒20米的速度通过这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去24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填一填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2、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易错题精析】第10讲 笔算乘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易错题精析】第10讲 笔算乘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第10讲笔算乘法(讲义)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去乘一位数,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2.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与哪个数位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2.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哪一位相乘满几十,一定要向前一位进位几。

3.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某一位上的结果是整十数时,要先在本位上写“0”占位,再向前一位进位。

4. 在竖式计算中,个位相乘满十进上来的数要写得小一些,防止写大了误当成因数了。

5.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易错一】买13本练习本,每本3元,列竖式计算(如图),竖式中3表示()。

A.3本练习本30元B.1本练习本3元C.10本练习本30元【解题思路】观察竖式可知,竖式中3是13中十位上的1与3的乘积,表示10本练习本要30元,据此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根据分析可知,竖式中3表示3本练习本30元。

故答案为:C【易错点】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易错二】图书馆新购入科普读物214本,购入的故事书比科普读物的2倍少54本,购入两种书一共多少本?【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故事书比科普读物的2倍少54本,列算式214×2-54,即可算出科普读物的本数,然后故事书的本数与科普读物的本数相加,据此解决。

【完整解答】科普读物的本数:214×2-54=428-54=374(本)374+214=588(本)答:购入两种书一共588本。

【易错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两种书的关系,计算出科普读物的本数,要熟练掌握倍多,倍少问题的解决方法。

【易错三】购买体育用品。

三年级数学 乘法

三年级数学 乘法

三年级数学乘法一、乘法的意义。

1. 乘法的定义。

-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12,用乘法表示就是3×4 = 12或者4×3 = 12,这里的3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它的得数叫作积。

例如在5×6 = 30这个算式中,5和6是因数,30是积。

二、表内乘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1. 乘法口诀表。

-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九九八十一。

这是我们必须牢记的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

- 例如,计算7×8时,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可以直接得出结果是56。

2. 乘加、乘减算式。

- 乘加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例如,3×4+2,先计算3×4 = 12,再计算12+2 = 14。

- 乘减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例如,4×5 - 3,先计算4×5 = 20,再计算20 - 3 = 17。

三、多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1. 口算乘法。

-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例如,20×3,先计算2×3 = 6,再在6后面添上1个0,结果就是60;300×4,先计算3×4 = 12,再在12后面添上2个0,结果就是1200。

2. 笔算乘法。

-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例如计算23×4:- 先将23与4数位对齐,然后用4去乘3,得12,在个位写2,向十位进1。

- 再用4去乘2,得8,加上进位的1得9,在十位写9。

三年级-乘法

三年级-乘法

讲义名称-乘法知识集结知识元蚂蚁做操知识讲解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积。

2、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定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个数位上的数。

例题精讲蚂蚁做操A.46 B.64 C.34例2.22×4()42×2A.> B.= C.< 例3.14×2+5=______212×3=_____例4.□中应该填什么?例5.一个书柜312元,买2个书柜一共要多少钱?例6.一头猪重202千克,4头这样的猪共重多少千克?例7.自行车每辆340元,商店卖了2辆,一共卖了多少元?例8.'圈一圈,算一算。

(1)12×2=()(2)13×3=()'例9.'买书。

(1)买一套(4本)简装版《十万个为什么》,需要多少元?(2)张叔叔带了100元,买3本精装版《十万个为什么》,够吗?(3)明明用压岁钱买了一本《恐龙之谜》,这本书的定价是一本精装版《十万个为什么》的2倍,一本《恐龙之谜》多少元?'例10.'用1,2,3这三个数字组成一道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算式,每个数字不能重复使用,能组成几道这样的算式?乘积最大的是多少?乘积最小的是多少?'去游乐园知识讲解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列竖式计算时,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要把进位的数写到正确的位置上,不要写在积中。

例题精讲去游乐园例1.小明有38颗星星,小安比小明的2倍少一些,小安可能有()。

A.76颗B.72颗C.56颗例2.括号里最大可以填几?23×_____<75100>46×__________×33<9052>19×__________×27<8117×_____<60例3.一批电脑捐给希望小学。

【应用题专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乘法(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训练)含答案

【应用题专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乘法(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训练)含答案

第六单元乘法(讲义)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专项训练(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训练)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将乘得的积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4. 在解决路程问题时,通常画出线路图,能够更好地理解题意。

在画线路图时,越简单越好,目的是使题意明确。

5. 在路线图上标出位置,可以根据题意,先算出行驶的路程,再和总路程进行比较,看看大约是总路程的多少,然后利用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标出相应的位置来。

6. 有关0的乘法。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7.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先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这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8. 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若没有进上来的数,则就在那一位上写0来占位;若有进上来的数,则就要在那一位上写进上来的数。

9.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两位数或三位数看作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有时把个位看成5也行),再乘一位数,得到的积就是估算的结果。

10. 连乘的运算顺序。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11. 连乘的简算。

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通过交换位置或添加小括号,先算这两个数的积,所得的积再乘另一个数。

【典例一】根据下面的价目信息解决问题。

(1)晓恬的钱正好可以买3个卷笔刀,如果用这些钱买计算器可以买几个?(2)王老师买了4个文具盒作为奖品来奖励学生,花了32元。

三年级数学乘法题

三年级数学乘法题

三年级数学乘法题一、乘法的基础概念1.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3×4 = 12,这里4个3相加就可以用乘法3×4来表示。

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它的得数叫作积。

例如在5×6 = 30中,5和6是因数,30是积。

二、乘法的计算1. 表内乘法(1)乘法口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要求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

例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九九八十一。

这些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

题目示例:计算3×5。

解析:根据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可以直接得出3×5 = 15。

(2)乘加、乘减乘加、乘减算式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

例如:3×4+2。

题目示例:计算4×3+2。

解析:先算乘法4×3 = 12,再算加法12+2 = 14。

2.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例如:20×3。

题目示例:计算30×4。

解析:把30看作3个十,3个十乘4是12个十,也就是120。

(2)笔算乘法①不进位乘法例如:12×3。

题目示例:计算23×2。

解析:用一位数2分别去乘两位数23的个位3和十位2。

先算2×3 = 6,写在个位上;再算2×2 = 4,写在十位上,结果是46。

②进位乘法例如:18×3。

题目示例:计算25×3。

解析:用3乘25的个位5得15,向十位进1,个位写5;再用3乘25的十位2得6,加上进位的1得7,结果是75。

三、乘法的应用1. 解决问题(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题目示例:一个铅笔盒8元,买5个铅笔盒需要多少钱?解析:这是求5个8元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5 = 40(元)。

题目示例:小明有6颗糖,小红的糖是小明的3倍,小红有多少颗糖?解析:求小红的糖数就是求6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3 = 18(颗)。

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主要是学习基础的乘法口诀和除法运算。

一、乘法:
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简便运算。

2. 乘法口诀:学习九九乘法表,掌握基本的乘法计算。

例如:2×3=6,可
以理解为两个三相加。

3. 乘法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交换律是a×b=b×a,结合律是(a×b)×c=a×(b×c),分配律是a×(b+c)=a×b+a×c。

二、除法:
1.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表示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同的数。

2. 除法运算:学习除法的运算,如3÷3=1,表示将三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每份一个。

3. 除法的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商不变。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乘除法运算,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乘法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乘法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乘法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对于三年级上册的学生来说,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三年级上册乘法的一些关键知识点: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运算,表示将一个数重复相加若干次。

例如,3乘以4(3×4)意味着将3这个数加4次,或者将4这个数加3次。

乘法表:乘法表是学习乘法的基础,通常从1×1到10×10。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乘法表,以便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乘法的运算规则:乘法运算遵循交换律,即a×b=b×a。

这意味着乘法的两个数可以交换位置,结果不变。

乘法的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的和。

例如,a×(b+c) = a×b + a×c。

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或更多的数相乘时,可以任意改变乘法的组合方式,结果不变。

例如,(a×b)×c = a×(b×c)。

乘法的应用:乘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物品的总价、面积、体积等。

学生应该学会将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用于求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6是3的两倍,那么6÷3=2。

乘法的扩展: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将学习到更复杂的乘法,如分数乘法、小数乘法等。

乘法的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乘法的速度和准确性。

练习包括口算、心算和书面计算。

乘法与几何:乘法在几何学中的应用,如计算矩形的面积(长×宽)。

乘法与数据:乘法在统计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如计算平均数、总和等。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乘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练习,以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乘法口算

三年级上册乘法口算

三年级上册的乘法口算练习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乘法计算。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练习题目:一.10以内的乘法口算:1. 2 × 3 =2. 4 × 2 =3. 3 × 5 =4. 1 × 9 =5. 5 × 2 =6. 6 × 1 =7.7 × 4 =8.8 × 3 =9.9 × 2 =二.20以内的乘法口算:1.12 × 3 =2.14 × 2 =3.15 × 4 =4.16 × 1 =5.13 × 5 =6.11 × 6 =7.17 × 4 =8.18 × 2 =9.19 × 3 =三.乘法口诀表的应用:1.一一得一2.一二得二,二二得四3.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4.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5....(以此类推)四.简单的两位数乘法:1.23 × 12 =2.14 × 25 =3.36 × 11 =4.47 × 10 =5.22 × 33 =五.十位相同的乘法:1.22 × 24 =2.33 × 36 =3.44 × 48 =4.55 × 52 =六.个位相同的乘法:1.23 × 27 =2.14 × 16 =3.35 × 35 =4.46 × 46 =七.混合练习:1.28 × 39 =2.56 × 17 =3.34 × 42 =4.63 × 21 =5.72 × 19 =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三年级学生巩固乘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请注意,这些题目仅作为参考,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练习题。

乘法知识点三年级上册

乘法知识点三年级上册

乘法知识点三年级上册乘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乘法的基本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将学习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以及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下是乘法知识点的详细内容: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运算,它表示将一个数(被乘数)重复加上自己若干次(乘数)。

例如,3乘以4可以表示为3+3+3+3,结果是12。

乘法表:乘法表是帮助学生记忆乘法运算结果的工具。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1到10的乘法表,这是乘法运算的基础。

乘法运算规则:1. 乘法是交换律的,即a乘以b等于b乘以a。

2. 乘法满足结合律,即(a乘以b)乘以c等于a乘以(b乘以c)。

3. 乘法满足分配律,即a乘以(b加c)等于a乘以b加a乘以c。

乘法的运算步骤:1. 确定被乘数和乘数。

2. 根据乘法表或乘法规则,计算结果。

3. 检查计算过程,确保结果正确。

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乘法不仅仅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计算面积和体积、解决实际问题等。

练习题目:为了帮助学生巩固乘法知识,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如:- 计算 7 乘以 8 的结果。

- 如果每个盒子里有 5 个苹果,那么 4 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4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总结:乘法是数学中一个基础的运算,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练习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乘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多做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他们的乘法技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附乘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知识点(附乘法练习题)

乘法知识点一、口算乘法1、乘法算式的意义:例:25×4读作:“二十五乘以四”,“表示4个25的和是多少,或25的4倍是多少”。

2、口算方法:例:①200×4= ,先算2×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即200×4=8 。

②25×4= ,想:把25分成20和5,20×4=80,5×4=20,80+20=100。

3、口算都是从高位算起。

二、笔算乘法(一)、一位数乘二、三位数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有两条:(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掌握计算法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乘的顺序:从个位乘起;③、积与多位数的对位方法:从低位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④、进位问题:将进位数字变小写在所进位数的横线上,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1、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①、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中间也有0:203×3= ,704×2= ,1502×3= 。

②、一个因数中间有0,而积中间没有0:407×4= 。

③、一个因数中间没有0,可是积的中间有0:243×7= 。

判断: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就有0。

( ×)2、一个因数中末尾有0的乘法:①、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200×4=800,先算2×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②、积末尾的0的个数与一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A、一个因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

250×7= ,60×9= ,1110×5=B、一般积末尾的0多于或等于一个因数末尾的0:多于1500×6= , 等于2700×3= 。

(三)、估算与连乘1、估算只是求近似数,不算精确结果;2、估算的方法:先把多位数看成一个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与一位数相乘。

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的⽂章,供⼤家学习参考!第三单元、乘法单元知识点1.两位数乘整⼗数的乘法:探索因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进⼀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法。

并能正确进⾏估算和计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使学⽣能够正确进⾏计算,提⾼计算能⼒,从⽽体会数学与实际⽣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活中的应⽤。

找 规 律1.乘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规律:⼀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若⼲倍,积也扩⼤相同的倍数。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经历交流乘法的过程。

住 新 房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使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法。

注意书写格式要理解对应值要对齐的道理。

3.准确叙述出竖式计算中每⼀步的算理。

电 影 院知识点:1.准确叙述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法。

2.能正确进⾏估算和计算,解决实际⽣活中的问题。

3.进⾏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乘法进的进位。

旅 游 中 的 数 学1.租车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了解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2.⽤餐活动中:应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复习应⽤⼩数加减法知识。

3.旅游计算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

小学三年级上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乘与除知识点一、乘法知识点乘法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之一,下面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乘法知识点:1.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相等分组的数进行相乘,表示成“×”,例如2×3表示将2分组,每组有3个,总共有几个。

2. 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

- 交换律:a × b = b × a,即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

-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即一个数与两个数之和相乘,等于分别与两个数相乘后的和。

-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即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仍然相同。

3.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乘法运算中常用的口诀,学生在背诵中可以加深对乘法表的记忆。

二、除法知识点除法也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下面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除法知识点:1. 除法的意义: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或者将若干个相等的物品分给若干个人,每人的份量相等。

2. 除法的符号和表示方法:除法用“÷”表示,例如12÷3表示将12分成3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是几。

3. 除法的性质:除法具有反运算的性质。

- 反运算性质:如果a÷b=c,那么c×b=a,即两个数进行除法运算后的商再乘以除数,结果应该等于被除数。

4. 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可以使用列竖式进行计算,或者利用乘法的性质进行运算。

三、乘除运算的综合运用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学生需要将乘法和除法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 多步运算:当问题中需要进行多次乘除运算时,需要根据运算的先后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2. 带括号的运算:当问题中有括号时,需要先计算括号中的乘除运算,然后再进行其他运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多位数乘一位数(含详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多位数乘一位数(含详解)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多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归纳】一位数乘多位数多位数(三位及以上)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计算时先把多位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典例分析】例1解: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例2:竖式计算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52X7=36452 x 7 364"389X5=1945389x 5 1945526X4=2104526 乂 4 2104708X5=3540708x 5 "3W760X6=4560760 义6 4560530X9=4770530x 9 "477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选择题(共10小题)1 .要使218X □的积是一个三位数,口里最大能填( )2 . 250X8的积的末尾( )个0.A. 一个0B.两个0C.三个03 .不计算,比较大小,879X5 ( ) 879X8.A. >B. =C. <4 . 480X2X6的结果与算式( )的结果相等.A. 480X4B. 480X8C. 480X125 . 12X7的积是( )十多.A.七B.八C.九6 . 150X 口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口里可能是( )A. 2B. 5C. 47 .任何数( )都得0.A,和0相加B.和0相乘C.减去08 .因为16X5得80个一,所以160X5得( )个十 A. 8B. 80C. 8009 .下面算式的得数在4000至5000之间的( )A. 906X4B. 7X740C. 380X9D. 9X51010. 0X2=606, 口里应填( )A. 330B. 303C. 300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填一填.因数 308 470504190 因数6485积12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

第六单元《乘法》(解析)

第六单元《乘法》(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六单元《乘法》思维导图新知学习知识点01: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要用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同三位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2.两位数乘三位数,交换乘数的位置,用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要方便得多。

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用竖式计算时,先不算0,要简单得多。

知识点02:大数的估计方法和计算器的认识1.有多少名观众-大数的估计方法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可以把它分成相等的几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量。

2.神奇的计算工具-认识计算器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每算完一道题,再算另一道题时,要先按清屏。

知识点三:有趣的算式-根据算式找规律根据算式的规律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算式中什么不变,什么在变;变化的数按照什么规律在变。

特别要思考,变化的量之间,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怎样的变化。

考点提优考点0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与进位乘法1.(2022三上·古田期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说:“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B .小东说:“这五本书的重量是20克”。

C .小军说:“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

”【答案】C【完整解答】解:A 项中,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不一定是四位数;B 项中,这五本书的重量不能是20克;C 项中,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

故答案为:C 。

【思路引导】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五本书的重量要比20克重;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2022三上·古田期中)哪道算式的得数在500~600之间( )。

A .54×9B .288×2C .203×3【答案】B【完整解答】解:A 项中,54×9=486,486<500;B 项中,288×2=576,500<576<600; ON ACC项中,203×3=609,609>60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和除法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和除法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和除法知识要点本文档旨在总结小学三年级上册乘法和除法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数学概念。

乘法知识要点1. 乘法是一种快速计算大量相同数目的运算方法。

它可以简化加法的步骤,使计算更加高效。

2. 乘法表达式一般由两个数字相乘得到,例如:3 × 4 = 12。

其中,3和4是乘法表达式的因数,12是乘法表达式的积。

3. 乘法表达式可以通过交换因数的位置得到相同的积,例如:3 ×4 = 4 × 3。

4. 乘法满足结合律,即无论因数的顺序如何,积都相同,例如:(3 × 4) × 2 = 3 × (4 × 2)。

5. 乘法还满足分配律,即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有:a ×(b + c) = (a × b) + (a × c)。

除法知识要点1. 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方法。

它可以用于解决均分物品或者确定每份物品的数量。

2. 除法表达式一般由两个数字相除得到,例如:12 ÷ 3 = 4。

其中,12是除法表达式的被除数,3是除法表达式的除数,4是除法表达式的商。

3. 除法表达式可以通过交换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改变商的值,例如:12 ÷ 3 = 3 ÷ 12。

4. 除法满足逆运算的性质,即如果已知除法表达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未知数。

例如:12 ÷3 = 4,可以推导出4 × 3 = 12 或者 12 ÷ 4 = 3。

5. 除法中有一个特殊情况,即除数为0时,除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数除以0都无法得到确定的商。

以上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和除法的知识要点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乘法和除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做好乘法和除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将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上第一单元《乘法》单元知识梳理 (2)

三上第一单元《乘法》单元知识梳理 (2)

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单元知识整理姓名学号【单元知识梳理】1、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注意: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位要记得加;乘得的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还可能是0。

2、①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 和任何不是0 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6、(关于“大约)应用题:关于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重点题型整理】1、口算:500×3= 25×4= 0×450= 7×8+9= 3×220= 4×500= 0×10+90= 200×8= 800×9= 102×2= 101×7= 43÷6= 70÷9= 28—40×0= 30×5= 800-2= 400×8= 21×4= 12×6= 6×200= 33-3=19×4 = 5×16= 233+2= 0+4= 17-0=2、估算:2 1×7≈ 498×5≈ 2 8×7≈ 616×3≈198×6≈ 397×3≈ 506×9≈ 4×7 2≈3、计算:368×7= 809×7= 560×5= 550×6= 234×5= 205×8=6×58= 5×364= 284×3= 380×4= 836×7= 304×5=4、比较大小:13×5 31×5 52×6 289 28×3 100240×3 198×5 16×5 15×6 23×4 24×35、应用:(1)、一批苹果共400箱,一辆卡车一次最多运72箱,6次能运完吗?(2)、红花有12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黄花有多少朵?红花的朵数是兰花的3倍,蓝花有多少朵?(3)、小刚、小军、小芳比赛跳绳,小刚跳了9下,小军跳了27下,小芳跳了36下,小芳跳的是小刚的多少倍?小军跳的是小刚的多少倍?(4)、三年级同学展出美术作品,其中贝壳画30件,树叶画的件数是贝壳画的5倍,树叶画多少件?两种画一共多少件?(5)、一棵小树苗原来高40厘米,生长7周后高度大约是原来的3倍,7周后树苗大约高多少厘米?(6)、鸭有90只,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兔的只数比鸡少75只,兔有多少只?(7)、一篇文章有800多个字,李叔叔每分钟打90~100个字,8分钟能打完这篇文章吗?(8)、一个电影院有318个座位,东华小学近1200名师生分4批观看一部电影,能都有座位吗?为什么?(9)、红金鱼26条,黑金鱼9条,花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和黑金鱼总数的2倍,花金鱼多少条?(10)、小英看一本童话书,已经看了4天,平均每天看28页,还剩20页没看,这本书有多少页?(11)、用红绳编织中国结,每个中国结要145厘米,编了2个后还剩110厘米,这根红绳长几米?(12)、2015年有52个星期零1天,这一年有多少天?(13)、小华家离学校820米,小云家离学校380米,小华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饭;小云中午回家吃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知识点
一、口算乘法
1、乘法算式的意义:
例: 25 ×4 读作:“二十五乘以四”,“表示 4 个 25 的和是多少,或25 的 4 倍是多少” .
2、口算方法:
例:① 200×4= ,先算 2 ×4=8 ,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即 200 ×4=8 .
② 25 ×4=,想:把 25分成 20 和 5,20 ×4=80 ,5 ×4=20 , 80+20=100.
3 、口算都是从高位算起.
二、笔算乘法
(一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有两条:
(1)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2)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
前一位进几.
2、掌握计算法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乘的顺序:从个位乘起;③、积与多位数的对位方法:从低位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④、进位问题:将进位数字变小写在所进位数的横线上,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 )、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
1 、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
①、一个因数中间有0 ,积中间也有0 : 203 ×3=, 704 ×2=, 1502 ×3= .
②、一个因数中间有0 ,而积中间没有0 : 407 ×4= .
③、一个因数中间没有0 ,可是积的中间有0 : 243 ×7= .
判断:一个因数中间有0 ,积的中间也就有0.(× )
2 、一个因数中末尾有0 的乘法:
①、末尾有0 的乘法的简便运算200 ×4=800,先算 2 ×4=8 ,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
0.
②、积末尾的0 的个数与一个因数末尾0 的个数的关系:
A 、一个因数末尾有0 ,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250 ×7=,60×9=,1110×5=
B、一般积末尾的0 多于或等于一个因数末尾的0 :多于1500 ×6=,等于2700×3= .
( 三 ) 、估算与连乘
1 、估算只是求近似数,不算精确结果;
2、估算的方法:先把多位数看成一个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再与一位
数相乘 .
3、估算横式要写“≈”(约等号 ) ,答句中要加上“大约”.如 198 ×5 ≈ ( 把 198 看成
200),
308 ×7 ≈ (把 308 看成300) , 147 ×2≈ (把 147 看成 150) , 998 ×6 ≈ ( 把 998看成1000).
4 、连乘时要一步一步细心地计算. 4
5 ×4 ×7 20 ×8 ×5 125 ×8 ×7 360 ×(2 ×5)
乘法用竖式计算题
207 ×8=402 ×8=374 ×7=468 ×6=
83 ×7=340 ×5=508 ×5=405 ×4=
148 ×5=84 ×8=63 ×9=459 ×2= 217 ×6=750 ×4=37 ×9=302 ×8=
74 ×3=91 ×2=208×4=29 ×6= 139 ×9=362 ×9=52 ×4=215 ×7= 59 ×3=98 ×4=217×6=37 ×9= 430 ×6=2070 ×3=95 ×3=66 ×7=
33 ×8=72 ×9=206 ×5=153 ×6= 35 ×7=305×3=274×6=69 ×5= 137 ×4=66 ×6=408×9=92 ×4=
47 ×5=506×4=416×4=374 ×4=
413 ×7=105×3=254 ×6=157 ×9= 427 ×6=512×4=316×8=364×8= 455 ×7=805×3=234×6=357×9= 78 ×8=54 ×9=456 ×5=153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