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复习版)

合集下载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1、核物理基础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1、核物理基础
到目前为止,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元素有109种, 组成元素周期表。
核素:
质子和中子数相同,质量数相同,并处于 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例如:
11H
2 1
H
3 1
H
Ra 226
、88
9493Tc
为5种不同的核素。
目前已知的核素有2300多种,分别属于100多 种元素。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称为元素的同 位素,例如:
特征辐射与俄歇电子: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 定,高能级的电子会自发跃迁到低能级空位上, 从而使原子回到基态。两能级能量的差值一种可 能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这种辐射称为特征 辐射,当特征辐射的能量足够高,进入X射线能量 范围时,又称为特征X射线;另一种可能是传递给 外层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 种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等于相应跃迁的X 射线能量减去该电子的结合能。
原子核的衰变,主要有三种类型,即α、β衰 变和γ跃迁。
(一)α衰变
α粒子是氦的原子核,它由2个质子和2个中 子组成。α衰变的反应式如下:
A Z
X
Y A4
Z 2
4 2
He
Q
29328U23940Th
4 2
He
4.8790
MeV
(二)β衰变 β衰变包括3种类型:β-衰变、β+衰变、轨
道电子俘获。 1、β-衰变: 核内中子多,n→变P,放出一个负 电子。
三、放射性度量 放射性指数衰变规律:
N N0et λ为衰变常数
放射性活度:是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很
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 之商。公式表达如下:
A
dN dt
N
A0et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8、治疗计划设计的物理学原理与生物学基础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8、治疗计划设计的物理学原理与生物学基础

高能电子束本身的剂量特性决定于它只适 用于治疗表浅的、偏心部位的肿瘤,而且以单 野照射较好。
(三)电子和X 射线混合束治 疗
假设肿瘤之后有 重要器官脊髓。
两者结合后,在 保证得到相同的 肿瘤剂量情况下, 皮肤剂量和脊髓 剂量都相应得到 了改善。
(四)高LELeabharlann 射线负π介子、质 子和其他重离子 等,因电离密度 比X射线、电子束 的高,称为高传 能线密度射线。
热剂量区(hot volume) 高于CTV处方剂量的 上限(5%)的范围。
靶区最大剂量 计划靶区内最高剂量。当 面积大于或等于2cm2(直径l.5cm)时,临床上 才认为有意义,当面积小于2cm2时,临床上不 考虑其影响。
靶区最小剂量 计划靶区内最低剂量。靶 区最小剂量不能低于治疗区的剂量。
靶区平均剂量(MTD) 计划靶区内均匀分割 的剂量矩阵内的剂量的平均值。平均剂量是临 床治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量,它不仅代表组织 中的局部能量的吸收,而且与生物效应相关。
后的正常组织受到较高剂量的照射。优点是 肿瘤组织前的正常组织剂量较小。
对一般体厚为20cm的患者,10~25 MV 能量的X射线比较理想。
(二)高能电子束
剂量分布特点: 肿瘤区域的剂量
分布比较均匀,符 合理想剂量分布, 而且肿瘤后的正常 组织剂量很小。但 肿瘤前的正常组织 剂量很高,等于或 大于肿瘤剂量。 (皮肤剂量随能量 的增加而增加,并 且接近最大剂量点 的剂量)。
(2)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 剂量变化不能超过±5%。
(3)照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 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的受照范围。
(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 不能使它们接受超过允许耐受剂量范围的照射。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源皮距SS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中心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等效方野:如果使用的矩形野火不规则野在其照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与某一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或不规则照射野的等效方野。

MLC:多叶准直器:相邻叶片沿宽度方向平行排列,构成叶片组,两个相对叶片组组合在一起,构成MLC。

Bolus:等效组织填充物:包括石蜡、聚乙烯、薄膜塑料水袋、凡士林、纱布及其他组织等效材料。

在皮肤表面及组织欠缺的位置填入组织等效物,达到改善剂量分布的效果。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GTV:肿瘤区:是可以明显触诊或可以肉眼分辨和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和范围。

CTV:临床靶区:包括了可以断定的GTV和(或)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恶性病变的组织体积,是必须去除的病变。

ITV:内靶区:包括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是一个几何概念:包括ITV边界(ICRU62号报告)、附加的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确定性效应:是指受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必然发生的辐射效应。

随机效应:发生概率与受照射的剂量成正比,但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主要表现为有法远期效应,包括恶性肿瘤和遗传效应。

TD5/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4Rs:是指,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以及再群体化。

12总复习

12总复习

间接效应:
H2O--射线照射--H.+OH.+eag+H2+H2O2+H3O+ 产生水的原发辐射产物: 氢自由基(H.) 、羟自由基(OH.) 、水化电子(e-ag) 氢分子(H2) 、双氧水(H2O2 ) 、 水化氢离子(H3O+
直接效应:就是指射线对生物有机分子的直接 电离作用。这种作用同样能产生对生物组织有 害的有机自由基R.。
原子和原子粒子的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表示。 1amu定义为碳同位素原子核质量的1/12,因 原子核质量就定义为12amu,且1amu= 1.66×10-27kg。 用amu表示的原子的质量就叫做原子量; 组成原子的不同粒子的质量分别是: 电子0.000548amu, 质子1.00727amu,中子1.00866amu。


电磁波实际上是交变电磁场,可用电场(E)和磁场(H)强度来表示,这 些场在任何时刻均相互垂直,并以光速3 ×108m/s,在真空中)向Z方 向上传播,波长入、频率v和传播速度c的关系如下: c= v×入 我们必须把电磁辐射考虑成粒子而不是波。一束能量或光子所携载的能量 为: E=h v 式中,E是光子携带的能量(Joule),h是普朗克常量(6.62 ×10-34 个/s),v是频率(周期/s)。 如果将c= v×入合并得:E=hc/入 E必须用电子伏特(eV)、c必须用米(m)表示,则因 1ev=1.602 ×10-19J,有 E=1.24×10-6 /入 上式表明,当波长变得越短、或频率变得越高时,光子得能量就变得越大, 电磁辐射的粒子特性占优势,该性能可用粒子或量子学说加以解释。
因为电子的质量比质子或中子的质量小得多,而且质子和 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大致等于1amu。所有以amu为单位的原子量 都几乎与其质量数相等。 但是,事实上原子的质量并不完全等于其组成粒子的质量 的总和,原因是当构成原子核时,一部分质量要消耗并转换成“粘 合剂”形式的能量,用于将核子“粘合”在一起。这种质量差称做 质量亏损。 从另一个角度看,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被用来将核分成 单个核子并维系在一起,因此,该能量也叫做原子核结合能。 结合能:当所有核子(质子和中子)由于核力相互吸引而聚集 在一起时,将有能量放出,此放出的能量称结合能又称原子能。 结合能近似地与核子数(A)成正比,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称比 结合能,是个常数,与A无关。核子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就愈 稳定。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9、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简)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9、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简)

四、治疗计划的执行
治疗计划执行包括三方面内容: 治疗机物理 工作状态确认 几何参数的设置 治疗摆位和治疗体位的固定
技术员是治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必须采取措 施使之避免:
(1)必须使用体位固定器和激光定位器
(2)射野证实片。较经济,使用不方便。
(3)射野影像系统。能观察、记录和再 现照射过程中的体位和射野与靶区间关系的动 态情况,价格较贵。
第九章 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 行
进一步叙述计划设计的步骤,以及计划设 计中涉及的有关辅助设备,治疗计划系统等内 容。
第一节 治疗计划设计步骤
放疗患者从就诊、治疗到治疗结束,一 般要经过四个环节:体模阶段、计划设计、 计划确认、计划执行。
四个环节的有机配合是放射治疗取得成 功的关键。
一、体模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如果将靶区定为靶区剂量规定点处剂量的 90%区域,则上述肾、肝、胃的剂量上限分别 为30%,45%,75%,设计的同时要注意到 脊髓的受量。如果认为上述要求合理,并且靶 区、计划区范围确定正确,就可以开始进行治 疗计划的设计。
用钴-60两对野前后照射
靶区剂量在 100 % 至 50 %间变化, 同时肝、胃 的一部分以 及脊髓均在 100 % 剂 量 之内,故这 种不能满足 临床剂量学 要求。
材料A成型技术
三、体位参考标记
(一)患者坐标系与参考标记点
体位定位及体位固定之后,通过模拟 定位机及CT/MRI等影像设备,利用治疗计 划系统确定患者的靶区中心和患者治疗部位 的坐标系。患者坐标系一旦确立,靶区的相 对范围、靶区与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关系、 靶区与体位固定器的关系等都被确定。
对头颈部,因器官和组织运动相对较小, 在患者坐标系中各对象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般 不会改变;但对胸、腹部位,由于呼吸、器 官运动等引起的靶区、器官和组织的相对位 移扩大;加上皮肤、皮下脂肪、乃至肌肉的 张力及拉紧状态每次不同,造成治疗部位的 整体与体位固定器发生位移。

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

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

基本措施
1.时间防护 尽量缩短受照时间 2.距离防护 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 3.屏蔽防护 人与源之间设置防护屏障
能量和照射野的选择
常用能量 4~25Mev
能量与治疗深度的关系 E = 3d+2~3Mev
照射野 电子束射野≥靶区横径的1.18倍
近距离照射剂量学
剂量学特点 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按照与放射
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而下降,即平方反 比定律。 基本特征 肿瘤剂量 高而不均匀,而邻 近正常组织受量低
近距离治疗的主要特点
康普顿效应:
当光子与原子内
一个轨道电子发生相互 作用时,光子损失一部 分能量,并改变运动方 向,电子获得能量而脱 离原子,这种现象叫做 康普顿效应。在 0.03~25MeV的范围占 优势,骨和软组织的吸 收剂量相近
电子对效应:
入射光子能量 大于1.02MV时,光 子可以与原子核相 互作用,使入射光 子的全部能量转化 成为具有一定能量 的正电子和负电子 ,这就是电子对效 应。在25~100MeV 的范围占优势。
任何物质。
名词解释
放射源(S) 一般规定为放射源前表面 的中心,或产生辐射的靶面中心。
照射野 射线束经准直后垂直通过模体的 范围。
临床剂量学中规定模体内50%等剂量线 的延长线交于模体表面的区域定义为照射野 的大小
参考点 规定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 上某一点作为剂量计算或测量参考的点。 400kV以下X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对 高能X(γ)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下射 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位置
60Co治疗机
原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60Co发射出的γ 射线治疗肿瘤,平均能量1.25MeV,与一 般深部X射线机相比有一下特点
特点:①能量较高,射线穿透力强;② 皮肤反应轻;③康普顿效应为主,骨吸 收类似于软组织吸收;④旁向散射少, 放射反应轻;⑤经济可靠,维修方便。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6、高能电子束射野剂量学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6、高能电子束射野剂量学

胸壁照射的示例:不加补偿时,肺前缘的剂 量较高(80%),并有一高剂量区(139%);沿胸 壁填加补偿材料,并有意增加高剂量区位置处 补偿材料的厚度,既降低了肺前缘的受量,又 减弱了高剂量区
图6-29 电子束照射胸壁的剂量分布
临床常用的补偿材料有石蜡、聚苯乙烯和 有机玻璃。
电子束的物理半影
P80/20 (由特定平面内80%与20%等剂量曲线 之间的距离确定。)
一般条件下:
限光筒到表面距离 电子束能量 半影
5 cm以内
低于10MeV 10~12mm
10~20MeV 8~10mm
超过10cm
超过15mm
四、电子束的“虚源”及有效源皮距
“虚源”:加 速管中一窄束加速 的电子束,经偏转 穿过出射窗、散射 箔、监测测电离室、 限束系统等而扩展 成一宽束电子束, 好像从某一位置(或 点)发射出来,此位 置(或点)称为电子 束的“虚源”位置。
小结:
高能电子束,其剂量分布特点如下: (1)从皮肤表面到一定的深度,剂量高且分 布比较均匀,随着能量增加,此深度也不断增 加。表面剂量大小依能量不同而不同:能量低, 表面剂量低;能量高,表面剂量高。
如7MeV,表面剂量为85% 18MeV,表面剂量为98%。 因而不能保护皮肤。
(2)在一定的深度之后,剂量突然下降。如 果临床医生将病变选在80%区域内,则病变后 正常组织的受量极小。但是随着能量不断增加, 此特点逐渐消失,对45MeV电子束,此特点几 乎全部失去。因此,电子加速器的电子能量选 得过高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一般最有用的电子 能量选在25MeV以内。
度剂量的基本特性及有关参数。
高能电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分布,大致 可分为四部分:
剂量建成区
高剂量坪区 剂量跌落区 x射线污染区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9、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简)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9、治疗计划的设计与执行(简)

四、治疗计划的执行
治疗计划执行包括三方面内容: 治疗机物理 工作状态确认 几何参数的设置 治疗摆位和治疗体位的固定
技术员是治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必须采取措 施使之避免:
(1)必须使用体位固定器和激光定位器
(2)射野证实片。较经济,使用不方便。
(3)射野影像系统。能观察、记录和再 现照射过程中的体位和射野与靶区间关系的动 态情况,价格较贵。
(4)治疗摆位的提示、检查和记录系统。 保证摆位精度、减少差错的微机检查和控制 系统。
随着治疗计划的执行,有些条件会发生 变化,所以要不断对治疗计划进行检查和修 改:
①肿瘤的范围不断缩小和变化,应不断修 改治疗计划,适应肿瘤变化了的情况。
②要作测量,以证实和校正治疗区域内的 剂量。有多种测量方法:如小的空腔电离室, 放在人体腔内(如食管、鼻咽、子宫腔等)进 行测量,或用穿射电离室测量出射量方法进 行校正。
用钴-60γ射线180º旋转照射
肝的一部分,胃 的大部分受量均 在80%到50%之 间,而且靶区剂 量很不均匀,其 中一部分位于80 %等剂量线之外。 要80%等剂量线 包括整个靶区, 势必要扩大照射 野,致使周围器 官受量范围加大, 因此这种方法也 不能用于胰腺癌 治疗。
用四野对穿照射
在给定的射野剂量比条件下,靶区剂量均
校对时,患者的体位应与实际照射时的相 同。(垫肩、加固定器等)
如果设计好的治疗计划,剂量分布虽然满
意,但在具体治疗机上或因患者的具体要求 (身体条件),导致计划不能执行时,应该返回 治疗计划系统,重新进行设计,以适应该机器 和患者的要求。
一旦治疗计划被证实为可以执行,则应在 患者体表上作出相应的射野标记(射野等中心、 射野边界等),填好治疗单,做好挡野铅块和 组织补偿块等,确定最后的治疗计划。

肿瘤放射物理学-肿瘤放射物理学重点整理

肿瘤放射物理学-肿瘤放射物理学重点整理

试题题型●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DRR、PDD、PTV、CT模拟、放射性活度)●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复习提纲1.原子的结构特点和描述原子结构的参数。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由主量子数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轨道方向量子数m l,和自旋量子数m s决定。

●主量子数n:取值1,2,3….,对应的壳层分别为K,L,M,N,O,P,Q壳层,每个壳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为2n2,例如K层和L层可以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8.(主量子数n是用来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远近,或者说它是决定电子层数的。

n相同的电子为一个电子层,电子近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内运动,故称主量子数。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处于同一状态,也就是说,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对每一个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可取值:0,1,2,3,…,n-1, 在一个壳层内,具有相同l量子数的电子构成一个次壳层,l=0,1,2,3,4,5,6依次对应次s, p, d, f, g, h, I●次壳最多可容纳2(2l+1)个电子●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角动量量子数也是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因素。

所以,在多电子原子中,主量子数相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不同的电子,其能量是不相等的,即在同一电子层中的电子还可分为若干不同的能级(energy level)或称为亚层(subshell),当主量子n相同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愈大,能量愈高。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轨道方向量子数m l:取值范围-l,-l+1,….l-1,l。

●磁量子数m是描述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取值受角量子数取值限制,对于给定的l值,m=0,±1,± 2,…,±l,共2l+1个值。

这些取值意味着在角量子数为l的亚层有2l+1个取向,而每一个取向相当于一条“原子轨道”。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复习版)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复习版)

肿瘤放射物理学1.第5页,两个例题。

例一计算氢气和氧气的每克电子数和电子密度。

解:例二计算水的电子密度和每克电子数。

解:2.第12页,放射平衡定义,条件。

答:放射性核素衰变,子母体间的放射性活度将保持固定的比例,这样一种状态称为放射性平衡。

3.第13页,制备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途径。

1)利用反应堆中的强中子束照射靶核,靶核俘获中子而生成放射性核;2)利用中子引起重核裂变,从裂变碎片中提取放射性核素。

4.第16页,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三点结论;1)电离损失近似与重带电粒子的能量成反比;2)电离损失与物质的每克电子数成正比;3)电离损失与重带电粒子的电荷数平方成正比。

5.第17页带电粒子与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三点结论。

1)辐射损失与入射带电粒子的成反比;2)辐射损失与成正比;3)辐射损失与粒子能量成正比。

6.第20页,比电离:带电粒子穿过靶物质时使物质原子电离产生电子—离子对,单位路程上产生的电子—离子对数目称为比电离。

布拉格峰:重带电粒子束的比电离曲线和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尾部均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峰值,此峰值称为布拉格峰。

利用重带电粒子束(主要是质子和负π介子)实施放疗,可以通过调整布拉格峰的位置和宽度使其正好包括靶区,从而达到提高靶区剂量和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目的,这正是重带电粒子束相对光子、电子和中子束等所具有的计量学优点。

7. 第21页,简答题:X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答:1)X (γ)光子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而是首先把能量传递给带电粒子;2)X (γ)光子与物质的一次相互作用可以损失其能量的全部或很大一部分,而带电粒子则是通过许多次相互作用逐渐损失其能量;3)X (γ)光子束入射到物体时,其强度随穿透物质厚度近似呈指数衰减,而带电粒子有确定的射程,在射程之外观察不到带电粒子。

8. 第25页,半价层关系式:HVL=ln2/μ=0.693/μ。

9. 光电效应:光子被原子吸收后发射轨道电子的现象。

肿瘤放射物理学

肿瘤放射物理学

一、填空题1、 下列物理量的SI 单位是多少?时间: S ;电荷:C ;能量:J ;吸收剂量:Gy ;活度:Bq 。

2、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而损失能量,其能量损失的形式有: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

3、 半衰期等于:Ln2 除以衰变常数。

4、 在系列衰变中,若母核的半衰期大于子核的半衰期,则会发生:放射性平衡。

5、 假设+→-D P A Z Z A 1radiatim ,次此属于何种衰变? β+衰变。

6、 SSD 是χ射线靶至什么位置的距离? 模体表面照射野中心。

SAD 是χ射线靶至什么位置的距离? 机架旋转轴或机器等中心。

7、 射线质指的是射线的能量。

8、 直线加速器除了可以用行波电子外还可以用什么?驻波加速电子。

9、 使用复合滤波板是时要注意放置的次序,沿射线方向,应先放原子序数大的,后放原子序数小的。

10、产生χ射线一般需要一下几个条件:①电子源②真空盒③加速电场④靶。

11、60Go 治疗机半影有几何半影、穿射半影、散射半影。

12、由于电离室的灵敏度会受到电离辐射的入射方向的影响,对于指形电离室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使其主轴线与射线束中心轴的入射方向垂直。

13、400KV 以下的χ射线,参考点取在:模体表面,对高能χ射线或γ射线参考点取在: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深度dm 处。

14、列举三种医用χ(γ)射线源60Go 、157Cs 、125I 。

15、空气等效是指该种物质的有效原子序数与空气有效原子序数相等。

16、用电离室测量照射量,然后转换成吸收剂量的方法,其前提是:必须建立电子平衡17、模体中任意一点的剂量都是源射线与散射线贡献之和。

18、组织空气比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是:其值的大小与源皮距无关。

二、选择题1、关于同位素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 、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中子数不同;B 、核电荷数相同,核内中子数不同;C 、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D 、原子序数相同,质量数不同;E 、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的元素。

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物理学基础

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物理学基础

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物理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原子的构成()A、电子B、质子C、原子核、质子与中子D、质子与电子E、原子核与核外电子 ^^E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为() A、1.602?10?18C B、1.602?10?19CC、1.602?10?19JD、1.602?10?20CE、1.602?10?21C^^B3.普朗克常数的数值是() A、6.626?10?30J?S B、6.626?10?32J?SC、6.626?10?33J?SD、6.626?10?34J?SE、6.626?10?35J?S^^D4.原子序数等于()A、原子量B、中子数C、质子数D、核外电子数 E、核子数 ^^D5.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1.66?10?27kgB、1.66?10?28kgC、1.66?10?29kgD、1.66?10?26kg E、1.66?10?25kg^^A6.一个原子质量单位的静止质量相当于多少能量() A、116MeVB、233MeVC、465MeVD、931MeVE、1862MeV ^^D7.只有当入射X(γ)光子能量大于多少时才能发生电子对效应(A、200keV B、400keV C、1.02MeV D、1.25MeV E、1.33MeV) ^^C8.以水为吸收介质,康普顿效应占优势的能量段是() A、1~l0keV B、10~30keV C、30keV~25MeV D、25~100MeV E、100~125MeV ^^C9.以水为吸收介质,光电效应占优势的能量段是(), A、1~l0keV B、10~30keV C、30~25MeV D、25~l00MeV E、100~125MeV ^^B10.锎的半衰期是()A、2.65天B、26.5天C、265天D、2.65年 E、26.5年 ^^D11.等中心(SAD)照射技术,其特点为() A、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 B、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小,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小 C、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小 D、SAD技术受体位影响大,受机架转角的影响较大, E、SAD技术易于摆位 ^^B12.如果源皮距SSD增加,则模体内相对深度剂量如何变化(), A、百分深度剂量不变B、百分深度剂量减小,并且SSD越大,百分深度剂量变化幅度越小C、百分深度剂量增加,并且SSD越大,百分深度剂量变化幅度越大 D、百分深度剂量减小,并且SSD越大,百分深度剂量变化幅度越大 E、百分深度剂量增加,并且SSD越大,百分深度剂量变化幅度越小 ^^C13.下列关于原子序数的论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A、表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多少C、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多少D、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的多少’ E、表示原子核电荷核数的多少 ^^B14.医用加速器中采用X线均整器的目的是()A、滤去X线中的低能部分B、改善X线的能谱分布C、扩大有用照射野的范围 D、增大X线的穿透能力 E、减低X线的输出剂量 ^^B15.核素的概念是()A、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核B、质子数与中子数都相同的一类原子核C、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核D、原子质量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核E、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核 ^^C16.照射量的单位()A、伦琴(R)B、拉德(rad)C、贝克勒尔(Bq)D、库你千克(C/kg)E、西弗特(SV) ^^D17.在同一深度处,百分深度剂量随X(γ)射线的能量的增加而()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降E、不定 ^^A18.组织空气比是指()A、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吸收剂量率与参考深度d0处剂量率之比B、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同一空间位置空气中吸收剂量率之比C、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处于参考深度d0的吸收剂量率之比D、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探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最大剂量点处有效原射线剂量率之比E、模体中射野中心轴等中心处,其组织深度为d时的吸收剂量率,与空间同一位置一小体积软组织内有效原射线剂量率之比 ^^B19.关于楔形野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 A、常用于两楔形野的交叉照射中 B、常用楔形板对人体曲面作组织补偿 C、常用楔形板对缺损组织作组织补偿 D、常用楔形板增加辐射质 E、常用楔形板改善剂量分布 ^^D20.两照射野成直角照射时为得到均匀剂量分布,应用楔形板的角度应为() A、0° B、150° C、300° D、450° E、600° ^^D21.放射活度的单位居里(ci)和贝克勒尔(Bq)的转换关系是() A、1ci?3.7?108Bq B、1ci?3.7?109Bq C、1ci?3.7?1010Bq D、1ci?3.7?1011BqE、1ci?3.7?1012Bq^^C22.下列属于β放射源的是() A、钻源 B、铱源 C、镭源 D、锶源 E、锎源 ^^D23.下列哪种不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特点() A、精确定位B、精确摆位C、精确剂量D、精确治疗时间E、精确靶区 ^^D24.X射线治疗机的管电压决定了() A、X射线质 B、X射线强度C、X射线输出照射量率D、体模的吸收剂量E、输出照射量 ^^A25.适形放射治疗的基本目标是()A、减少治疗总剂量B、提高肿瘤致死剂量C、提高正常组织耐受剂量D、提高治疗增益比E、提高剂量率 ^^D26.MLC相邻叶片凹凸槽的设计目的是()A、减少叶片间漏射线B、减少叶片端面间的漏射线C、减小几何半影D、减小散射半影E、减小穿射半影 ^^A27.能形成“星形”剂量分布的重粒子是() A、质子 B、快中子 C、负π介子 D、氮离子 E、氖离子 ^^C28.组织填充模体与组织补偿器的区别是() A、组织填充模体必须用组织替代材料制作 B、组织填充模体应放在距离皮肤5cm以外 C、组织补偿器必须用组织替代材料制作D、组织补偿器使用时放在患者入射方向的皮肤上E、组织填充模体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剂量补偿装置 ^^D29.吸收剂量表示()A、射线在单位质量的介质中的能量沉积B、射线在单位质量的介质中产生电离电荷数 C、射线对介质的穿透能力的大小D、靶物质对射线的阻止本领的大小E、射线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产生电离电荷的电量大小 ^^A30.当X(γ)射线能量增加时()A、皮肤剂量上升,建成深度变深,深度剂量增加B、皮肤剂量下降,建成深度变浅,深度剂量增加C、皮肤剂量下降,建成深度变深,深度剂量增加D、皮肤剂量上升,建成深度变浅,深度剂量增加 E、皮肤剂量不变,建成深度变深,深度剂量增加 ^^C31.如下哪种粒子或射线可引起原子间接电离辐射() A、电子B、质子C、α粒子D、重离子E、X(γ)光子 ^^E32.体外照射与体内近距离照射比较,具有下述特点()A、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低,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大B、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大 C、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小,正常组织损伤大 D、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大,正常组织损伤小 E、治疗距离长,放射源强度高,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影响小,正常组织损伤小 ^^C33.400kV以下X射线,参考点应取在() A、模体表面下l 0cm处 B、模体中心C、模体表面D、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处E、模体后缘 ^^C34.临床加速器机房需要防护中子的产生。

肿瘤放射物理学知识点

肿瘤放射物理学知识点

1、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高能级的电子会自发跃迁到低能级空位上,从而使原子回到基态。

两能级能量的差值一种可能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这种辐射称为特征辐射2、阿伏加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元素的物质包含有NA(6.022×1023)个原子。

3、原子核的稳定性影响核素稳定的因素如下:中子数与质子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核子数的奇偶性重核的不稳定性4、原子核的衰变类型,即α衰变、β衰变、γ跃迁和内转换。

5、重带电粒子束的比电离曲线和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尾部均可以看到明显的峰值,此峰值称为布喇格峰6、光电效应总截面3)/(hvZ n∝τσn是原子序数的函数,对低原子序数材料n近似取4,对高原子序数材料n近似取4.87、临床上相同质量厚度的三种组织对X(g)射线不同的能量吸收差别:①对于60--150 kev低能X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得多。

②对于150--250 kev低能X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

③对于钴-60γ射线和2—22 Mv高能X射线,虽然单位质量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低,但由于骨的密度比肌肉和脂肪都要大,所以单位厚度的骨的吸收仍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

④对于22--25 MV的高能X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稍高。

8、在7-100MEV能量范围,由于电子对效应变得重要,使得骨的吸收增大。

X射线机和加速器产生的连续能谱X射线可以近似等效为加速电压三分之一的单能光子束。

9、电离室的工作特性电离室的方向性电离室的饱和性电离室的杆效应电离室的复合效应电离室的极化效应环境因素的影响10、用电离室测量吸收剂量分两步:(1)用电离室测量由电离辐射产生的电离电荷;(2)用空气的平均电离能计算并转换成电离辐射沉积的能量,即吸收剂量。

11、布喇格-格雷(Bragg-Gray)空腔理论假定气腔的直径远小于次级电子的最大射程,则以下三个假定成立:1、X射线光子在空腔中所产生的次级电子的电离可忽略;2、气腔的引入并不影响次级电子的注量和能谱分布;3、气腔周围的邻近介质中,X射线的辐射场是均匀的。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7、近距离照射剂量学

肿瘤放射物理学复习考试课件-放射物理-7、近距离照射剂量学
线源 近源处,剂量衰减要 大于按平方反比规律的衰 减。当源-电离室距离增 加且大于线源长度的2倍以 上时,按平方反比规律衰 减。
源周围组织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吸收和散射
距离较近时,原射线在 水中的衰减基本被散射 线的贡献所补偿,其结 果是在同一位置,水中 与空气中的照射量几乎 相等。
距离较大时,原射线的 组织衰减逐渐要大于散 射线的贡献。
对于均匀圆柱形线源,其源外任一点P(r,θ) 的剂量率表示为:
D(r, ) SK [G(r, ) / G(r0,0 )]g(r)F (r, )
SK:空气比释动能强度或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 Λ:剂量率常敷; G(r,θ):几何因子; g(r):径向剂量函数; F(r,θ):各向异性函数。
第一节 近距离照射剂量学基本特点
一、平方反比定律
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
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是按照与放射源之间距离 的平方而下降。
是影响放射源周围剂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80% 20%
6% 3.3%
近放射源处的 剂量随距离变 化要比远源处 大得多。
1~2cm 剂量 变化为4倍 3 ~ 4cm 剂 量 变化为1.8倍
(1)放射源形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受到放射源形状的限制,对于相同核素的
点源和线源,其周围的剂量变化,在邻近放 射源处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下图给出相同强度1mgRa的镭—226核素,用 1.0mmPt虑过,点源和线源(1.5cm活性长度) 沿径向不同距离时的照射量率变化曲线。
平方反比定律
点源 遵循平方反比规律。
分次照射方式中的剂量水平选择:
(分次剂量和总剂量) 采用线性二次(LQ)模型的计算方法。 注意:肿瘤组织和晚反应正常组织对分次剂量 有不同的生物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放射物理学1.第5页,两个例题。

例一计算氢气和氧气的每克电子数和电子密度。

解:例二计算水的电子密度和每克电子数。

解:2.第12页,放射平衡定义,条件。

答:放射性核素衰变,子母体间的放射性活度将保持固定的比例,这样一种状态称为放射性平衡。

3.第13页,制备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途径。

1)利用反应堆中的强中子束照射靶核,靶核俘获中子而生成放射性核;2)利用中子引起重核裂变,从裂变碎片中提取放射性核素。

4.第16页,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三点结论;1)电离损失近似与重带电粒子的能量成反比;2)电离损失与物质的每克电子数成正比;3)电离损失与重带电粒子的电荷数平方成正比。

5.第17页带电粒子与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三点结论。

1)辐射损失与入射带电粒子的m2成反比;2)辐射损失与Z2成正比;3)辐射损失与粒子能量成正比。

6.第20页,比电离:带电粒子穿过靶物质时使物质原子电离产生电子—离子对,单位路程上产生的电子—离子对数目称为比电离。

布拉格峰:重带电粒子束的比电离曲线和百分深度剂量曲线尾部均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峰值,此峰值称为布拉格峰。

利用重带电粒子束(主要是质子和负π介子)实施放疗,可以通过调整布拉格峰的位置和宽度使其正好包括靶区,从而达到提高靶区剂量和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目的,这正是重带电粒子束相对光子、电子和中子束等所具有的计量学优点。

7. 第21页,简答题:X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答:1)X (γ)光子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而是首先把能量传递给带电粒子;2)X (γ)光子与物质的一次相互作用可以损失其能量的全部或很大一部分,而带电粒子则是通过许多次相互作用逐渐损失其能量;3)X (γ)光子束入射到物体时,其强度随穿透物质厚度近似呈指数衰减,而带电粒子有确定的射程,在射程之外观察不到带电粒子。

8. 第25页,半价层关系式:HVL=ln2/μ=0.693/μ。

9. 光电效应:光子被原子吸收后发射轨道电子的现象。

内层电子(K )容易些,低能高Z ;康普顿散射:光子与轨道电子相互作用使得光子只改变方向而不损失能量。

外层电子发生概率大。

中能中Z ;电子对效应:光子与原子核发生电磁相互作用,光子消失而产生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电子对)的现象。

且要原子核参加。

高能高Z 。

10. 第36页,图2—17。

答:根据图比较人体骨、肌肉和脂肪对临床所用X (γ)射线能量吸收的差别:1) 对于60~150keV 的低能X 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得多;2) 对于150~250keV 的低能X 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3) 对于钴—60γ射线和2~22MV 的高能X 射线,单位质量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γγ2c m h e ≈νγγ22c m hv e≥的略低,但因为骨的密度比肌肉和脂肪的高,因此单位厚度的骨的吸收仍然比肌肉和脂肪的高;4)对于22~25MV的高能X射线,骨的吸收比肌肉和脂肪的稍高。

11.第40页,照射量,单位为C/kg,曾用单位为伦琴(R),1R =2.58×10−4C/kg。

12.第41页,论吸收剂量注意的问题:1、照射量和照射量率只对空气而言,只是从电离本领的角度说明X射线或γ射线在空气中的辐射场性质,仅适用于X 射线或γ射线。

2、根据照射量的定义,dQ中不包括次级电子发生轫致辐射被吸收后产生的电离,这在X(γ)射线能量较高时会有明显意义。

13.第44页,吸收剂量和比释动能的关系:当满足电子平衡条件,并且由次级电子产生的轫致辐射可以忽略时,吸收剂量和比释动能在数值上相等。

14.第45页,电离室的工作机制:通过测量电离辐射在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次级粒子的电离电荷量,由计算得到吸收剂量。

15.第51页,环境因素对工作特性的影响,记住公式。

16.第52页,电离室吸收剂量的原理:电离室可以用来测量电离辐射在空气或空气等效壁中产生的次级粒子的电离电荷。

另外,在空气中产生一对正负离子对所消耗的电子动能,基本为一常数,即平均电离能为W/e=33.97J/C。

17.综合低能X(γ)射线和高能电离辐射(包括电子、X(γ)射线等)的测量原理,需注意以下几点:(1)中低能X(γ)射线,首先测量照射量,但电离室壁材料不仅空气等效,而且室壁厚度要满足电子平衡条件;(2)利用布拉格-格雷理论测量吸收剂量时,就不需要电子平衡条件,因为根据空腔电离理论,气腔中产生的电离电荷量只与介质实际吸收的能量有关。

(3)对中低能X(γ)射线测量时,只要电离室壁材料和空气等效,对空腔的大小并没有实际的限制。

如在空气中测量低水平辐射时,电离室的体积往往较大。

用空腔理论测量高能电离辐射的吸收剂量时,气腔应足够小,一般要小于次级电子的最大射程,但也不能过分小,以致造成由次级电子电离产生的电子大量跑出气腔,而使布拉格-格雷关系式失效。

18.第59页,高能电子束射线质的确定:由于电子束是带电粒子,它的能谱随着射线在介质中的穿行而连续变化。

19.第64页,一般都是在水模体(简称水箱)中进行的。

因为人体组织接受的电离辐射的吸收剂量,是通过在水模体中测得的吸收剂量转换后得到的。

扰动因子PU,修正电离室对X(γ)射线或电子束在水中的注量产生的扰动影响。

有效测量点Peff,修正电离室气腔内电离辐射注量的梯度变化。

不同辐射质有效测量点Peff的位置,r为电离室气腔半径.辐射质 Peff中能X射线几何中心60Co 射线 0.6r高能X射线 0.6r高能电子线 0.5r20.第88页,热释光剂量计基本原理:根据固体能带理论,具有晶体结构的固体,因含有杂质,造成晶格缺陷,称为“陷阱”,当价带上的电子获得电离辐射的能量,迁跃到导带,不稳定而落入“陷阱”,如对该物质加热,会使电子重新回到价带上,并将电离辐射给予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辐射出去。

发光强度与“陷阱”所释放的电子数成正比。

而电子数又与物质吸收辐射能量有关。

经过标定,可测量吸收剂量。

21.第89页,胶片剂量计优缺点:优点:(1)同时测量一个平面内所有点剂量,可以减少照射时间和测量时间;(2)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测量不均匀固体介质中的剂量分布。

缺点:银卤化物胶片灵敏度显著地受X(γ)射线能量和洗片条件的影响;GAF新型胶片不采用溴化银作为感光剂,具有较好的组织等效性,并且不需要暗室操作,不需要显影、定影,可以克服银卤化物胶片的缺点。

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灵敏度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同一张胶片不同位置的灵敏度差别较大。

22.第92页,胶片在剂量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检查射野的平坦度和对称性;(2)获取临床常用剂量学数据,如高能 X(γ)射线的离轴比、电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和离轴比;(3)验证剂量分布,如相邻射野间剂量分布的均匀性、治疗计划系统剂量计算的精确度。

23.第99页,第二大段。

第一类放射源可以作为体内近距离、体外远距离两种照射;第二、三类放射源只能作体外照射用。

基本的照射方式有两种:(1)外照射:位于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人体某一部位,称为体外远距离照射,简称外照射。

(2)近距离照射: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天然腔内,如舌、鼻咽、食管、宫颈等部位进行照射,称为组织间照射和腔内照射,简称近距离照射。

近距离照射和体外照射相比有四个区别:(1)近距离照射,其放射源活度较小(几个mCi~10Ci),而且治疗距离较短(5mm~5cm)。

(2)体外照射,其放射线的能量大部分被准直器、限束器等屏蔽,只有少部分到达组织。

近距离照射则相反,其放射线的能量大部分被组织吸收。

(3)体外照射,其放射线必须经过皮肤和正常组织才能到达肿瘤,肿瘤剂量受到皮肤和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为了得到高的均匀的肿瘤剂量,需要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和采用多野照射技术。

(4)由于受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影响,在腔内组织间近距离照射中,离放射源近的组织剂量相当高,离放射源远的组织剂量较低,因此其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远比体外照射的差,临床应用必须慎重,防止靶区内有剂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近距离照射时,其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受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的影响要比体外照射时大。

)24.第101页,铱-192源。

铱-192源(192Ir)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它是铱-191在核反应堆中经热中子照射轰击而生成的不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其能谱比较复杂,平均能量为0.36MeV。

由于铱-192的γ射线能量范围使其在水中的指数衰减率恰好被散射建成所补偿,在距离5cm的范围内任意点的剂量率与距离平方的乘积近似不变。

此外铱-192的粒状源可以做得很小,使其点源的等效性好,便于计算。

半衰期为74.5d,故铱-192源是较好的放射源,主要用于高剂量率的腔内照射和组织间插植。

距1mCi的铱-192源1cm处的每小时照射量为4.9R,铱-192源的半价层为24mmPb,是较容易防护的放射源。

25.第107页,1.X射线有两种成分,特征辐射和轫致辐射。

2.滤过板的作用,注意的问题。

(1)140kV以下的用铝,140kV 以上的用铜或铜加铝或用复合滤过。

(2)同一管电压的X射线,滤过板不同,所得X射线的半价层不同。

(3)使用复合滤过板时,应注意放置次序,沿射线方向,先放原子序数大的,后放原子序数小的。

这样放置的目的是为了滤掉滤板本身产生的特征谱线,同时也达到滤掉低能部分的目的。

(4)不是滤过越多越好。

虽然滤过越多,谱线分布对治疗越好,但过多的滤过会使X射线强度大大降低,不合算。

26.第109页,钴—60γ射线半衰期5.27a。

27.骨和软组织有同等的吸收剂量。

低能X射线:光电吸收占主要优势(uτ/ρ与(hv)3成反比,与Z3~3.8成正比),骨中每伦琴剂量吸收比软组织大得多。

钴-60γ射线:康普顿吸收占主要优势( uc/ρ和uc,tr/ρ与Z近似无关),因此在同等条件下骨和软组织吸收的剂量近似相同。

旁向散射小次级射线主要向前散射,因此射野边缘外次级射线旁向散射小,保护了射野边缘外的正常组织。

经济、可靠与2~4MV加速器产生的X线性能相似,但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经济可靠。

28.第111页,钴—60半影半影(penumbra):射野边缘剂量随离开中心轴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变化的范围。

临床上有三种原因造成钴-60治疗机有半影。

29.半影分类(三类),原因,如何消除,这三点必考。

1.几何半影产生原因:由于源具有一定尺寸,射线被准直器限束后,射野边缘诸点分别受到面积不等的源的照射,造成剂量由高到低的渐变分布。

消除方法:要消除这类半影,只有减少源的尺寸,但当减少到一定尺寸时源的活度受到影响,故临床上治疗病人时,可以采用延长源到准直器的距离这一方法。

2.穿射半影产生原因:即使是点状源,由于准直器端面与线束边缘不平行,使线束穿透厚度不等,造成剂量渐变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