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 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 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公共经济学中,我们探讨了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以及政府如何管理资源分配和社会福利。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如何干预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追求自身利益,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然而,市场经济并不完美,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

公共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市场失灵的类型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的影响,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一种供给给一个人就供给给所有人,无法排除非付费者使用的物品。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

不对称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拥有不同的信息。

三、政府的干预手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管制和公共投资等手段来干预市场经济。

税收是政府收取个人或企业所得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来调节资源分配。

补贴是政府给予个人或企业的一种经济支持,可以用来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

管制是政府对市场行为进行限制和监管,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公共投资是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资,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四、公共支出和社会福利公共支出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进行的支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公共支出的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福利。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公共支出来提高社会福利。

五、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收入分配是指一个社会中个人和家庭之间收入的分配情况。

贫富差距是指社会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了解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

了解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

了解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关注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职责,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核心理论,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职能以及它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交换和个体行为,还包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公共经济学的目标是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改善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社会公平性。

二、公共经济学的原则和核心理论1. 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理论。

根据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有效分配资源,需要政府的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不完全信息和垄断等问题。

2. 公共物品与集体行动公共物品是指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例如国防、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物品的特点导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供给量,需要政府来提供和分配。

同时,实现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要集体行动,需要政府通过征税等手段来调动公民的参与。

3. 纳什均衡与政府的博弈公共经济学还研究政府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在经济活动中,政府和个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合作问题。

纳什均衡理论是研究博弈理论的重要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和行为。

4. 政府的税收与支出政策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的税收与支出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税收政策影响着个体和企业的行为,可以用来调节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

支出政策通过国家预算和财政投入来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如促进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等。

5. 市场失灵与监管政策公共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监管政策。

市场失灵可以包括垄断行为、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

政府通过监管机构和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有效。

三、公共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原则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涉及到许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等,同时也涉及到政府的角色和职责,如税收、财政政策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1.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法实现最优效果的情况。

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问题。

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对于理解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非常重要。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付费人员使用,并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效益的物品。

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公园等。

了解公共物品的特点和供给方式对于理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3.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交易双方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的,如教育的外部效应,也可以是负的,如环境污染。

了解外部性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对于政府干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的角色和职责1. 税收税收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了解税收的种类和原则,以及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对于理解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要。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政策。

了解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对于理解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责任非常重要。

3. 市场监管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了解市场监管的目标和手段,对于理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三、案例分析1. 美国大萧条美国大萧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

通过分析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和政府的应对措施,可以深入理解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2. 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是近年来欧洲国家面临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

通过分析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可以了解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性。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和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政府如何通过干预市场,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稳定。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一、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公共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偏差或不完善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是信息不对称、垄断力量或外部性等因素。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通常需要干预来纠正市场的偏差,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二、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除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人造成的效应。

外部性可以是正的(正外部性)或负的(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指的是经济活动的效应对其他人有益,如教育的溢出效应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素质。

负外部性指的是经济活动的效应对其他人有害,如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政府在面对外部性时需要采取行动,通过税收、补贴或法律法规等手段来纠正负外部性,或是激励正外部性的产生。

三、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付费人员使用和不会因使用而减少可供他人使用的物品。

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和公共安全。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市场机制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众需求,同时通过税收等手段融资。

四、收入分配公共经济学也关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问题。

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收入差距扩大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

政府在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税收、社会福利项目和教育投资等手段来实现收入再分配。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总结: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

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和收入分配都是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政府通过干预市场来纠正市场失灵,通过税收、补贴和法律法规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和提供公共物品,同时通过收入再分配来实现收入公平。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政府决策和社会福利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科学。

(理性的经济人、稀缺的资源、优化的配置)●公共经济学即是研究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选择的科学第一章政府经济学概论政府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一、政府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体系概要政府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规律与企业和居民一起参与和影响国民经济的。

(一)政府的含义:第一层次:狭义政府,即核心政府。

指中央政府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

第二层次:广义政府,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第三层次: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

第四层次: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业+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二)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及理论框架1、政府经济学以政府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

2、在政府经济学中,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范围包括: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后果及影响;对政府经济政策的评估;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政府体制和政策取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3、政府经济学理论框架(1)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经济行为(2)两根理论支住:公共产品理论—政府经济行为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理论基础,说明政府应该干什么?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经济行为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理论基础,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干?(3)三大专业内容: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二、政府经济学基本问题——资源配置政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政府如何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资源最优配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以有限的资源尽可能生产出更多的,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

即只注重效率问题。

广义:包括效率、公平、稳定。

它们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二)效率、公平、稳定1、效率:经济学家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视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并把“效率”作为衡量社会资源配置状况的首要标准。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与政府干预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与政府干预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经济学与政府干预公共经济学与政府干预是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西方经济学强调市场经济的效率和自由,但同时也认识到市场的不完美和外部性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来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和市场的有效运作。

本文将探讨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政府干预的原因和形式,以及其中的争议和挑战。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职能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公共资源的配置、外部性的处理、市场失灵的纠正,以及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手段和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市场失灵和社会福利等。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如国防、公共安全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非交易者产生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或达到社会最优的情况,如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社会福利则是政府干预的目标,旨在通过公共政策实现社会经济的公正和效率。

二、政府干预的原因和形式政府干预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资源配置不均、市场失灵、经济不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保护等。

资源配置不均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不公平。

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平。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由于信息不完全、外部性问题或者垄断等原因,无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最优。

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反垄断和市场调节等手段来保证市场的公正和竞争。

经济不稳定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问题,如周期性的景气波动和金融危机等。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稳定管理来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公共利益的保护是政府干预的重要目标之一。

政府通过环保法律法规、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等措施来保护公众的权益和福祉。

政府干预的形式包括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

直接干预是指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法律法规等手段直接介入经济活动。

间接干预则是通过税收、补贴、奖励机制等来影响市场行为和资源配置。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公共经济学概述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探讨政府如何使用税收、支出、管制等政策工具来影响经济运行,以及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二、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经济学探讨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政府支出与税收: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税收的种类和税率,探讨如何实现公平和有效的财政政策。

3、公共物品: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政府如何提供和管理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求。

4、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公共经济学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以及政府如何干预市场失灵,以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5、政府管制: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管制,包括管制的类型、效果和局限性。

6、公共选择与政策制定: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政策制定的程序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制定出公平和有效的政策。

7、政府治理与绩效评估: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治理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探讨如何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和绩效。

三、复习方法建议1、系统学习:建议从整体上系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内容,掌握各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点。

2、理论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3、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公共经济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做好笔记:做好笔记有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方便复习。

6、参加讨论:参加讨论可以促进思考和学习效果,同时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

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导言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旨在理解社会经济现象,解释经济规律,预测经济趋势,以及提出政策建议。

以下是一份经济学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经济学基本概念1、需求: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 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 2.关于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采用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即注重实证 分析,又注重规范分析。
欢迎下载 可修改
9
第三节 公共经济学的地位
公共经济学本质上是经济学的分支,但同时又受到政治学、伦理学、 社会学等其他非经济学科的影响和渗透。
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Pareto Optimum)最优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原则。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1
第三节 公共经济学的地位
四、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
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公共经济 学的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理 论桥梁。
2.公平原则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的公平主要关心的是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经济学家常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对公 平程度进行衡量。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7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二、资源的配置方式 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习惯、命令和市场。
欢迎下载 可修改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3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任何社会可以用来生产的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无论在 质还是在量上都是有限的,而这些资源要用来满足的人类的需求是 无限的、多样的,于是产生了资源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定义
(一)狭义的资源配置
狭义的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土地和自 然资源、劳动、资本等要素应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基本问题事实上是通常所说的“效率”问题。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重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横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门类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又是政治学几个分支之中的一个研究对象,是政治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公共经济学就是一门经济学角度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一门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要弄清楚政府是什么;第二,要研究政府应该做什么,要履行哪些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如调节社会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

)政府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如何做出生产决策”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以事实依据和调查材料为基础,对客观对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来解释事物现象的本事和内在运行规律。

也就是说,会带事物现象本身“是什么”以及“将会怎样”这些问题是实证研究法的核心。

用事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What is)规范研究法:以一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

四、公共经济学学科定位1、与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最基本的单个经济单位是居民和企业,前者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后者是经济中的生产者,每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最大化。

2、与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正式借鉴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并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政府行为进行了更广泛研究,细致考察了政府经济行为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后果。

3、与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把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最大化等基本概论作为自己评价政府经济行为的出发点。

4、与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2)中间投票人定理
中间投票人:对提案或公共产品需求规模持中间立场的投票人。
(3)双峰偏好
(4)投票悖论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2)物价稳定: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
内涵:PPI和CPI相对平稳;CPI上升幅度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幅度低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
3)充分就业:意味着一国经济资源(劳动力与劳动力相结合的物质条件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3.公共物品低效率的模型
(1)哈丁的公共事物悲剧
(2)“囚徒困境”博弈
三、公共产品的私人部门生产
1.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必要性
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政府失败”。
2.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可能性
3.私人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特点
(1)私人部门生产的一般是准公共产品。
(2)准公共产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比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3、宏观调控的基本特点
(1)在管理形态上,宏观调控以总量管理为主
(2)在管理对象上,宏观调控以价值管理为主
(3)在管理手段上,宏观调控以参数调节为主
(4)在管理方式上,宏观调控具有间接性
(5)在管理过程上,宏观调控呈现出动态性。
第五章: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概述
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财政政策,就是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的总称。
特点:竞争性是指对于任意给定的私人产品的产出水平,增加额外的个人消费,该产品必然带来产品成本的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大于零。

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概论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公共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问题,还强调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等。

经济外部性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对非交易双方有影响的效应,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公共物品是指不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供给,例如国防和环境保护。

信息不对称则意味着市场交易中买方和卖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

市场失灵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

二、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

社会选择理论研究了集体决策过程中的选择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阿罗-斯瓦奇定理。

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无法有效供给的问题。

外部性理论则探讨了市场交易中的外部效应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政府干预措施。

三、公共经济学的政策应用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政府在公共经济学中扮演着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市场监管和经济稳定等角色。

例如,在资源配置方面,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引导和调节市场行为。

在收入再分配方面,政府通过社会福利、教育和医疗保障等政策来缩小贫富差距。

此外,政府还通过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环境保护等措施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公民利益。

四、公共经济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公共经济学也在不断演进。

当前,公共经济学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和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治理成为公共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则给公共经济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议题,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数字经济。

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

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

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通过分析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行为来揭示经济规律。

而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资源稀缺性、机会成本、供需关系等。

经济学家运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市场行为和经济现象。

在经济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例如边际效用理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等,用于解释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此外,经济学也涉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家整体的经济活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宏观指标。

而微观经济学则着眼于个体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决策。

二、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行为和政策。

其关注点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税收和政府干预等。

公共经济学家运用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来评估和提供政府干预的依据。

公共物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同时使用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妨碍他人使用的物品,例如公园和环境保护。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除交易双方外的其他人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正外部性)或负面的(负外部性)。

政府通过制定税收政策、提供公共物品和调节市场行为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三、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的基础,两者存在密切关联。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为公共经济学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框架。

公共经济学则在经济学的基础上,专注于研究政府的经济作用和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是政府干预的经济活动,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市场经济的失灵和政府行为的效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经济学依据。

例如,当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时,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税收资金来支持其提供。

又或者当市场经济出现外部性影响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来约束企业行为。

公共经济

公共经济

公共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不是一个现代性的范畴。

在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中,公共经济始终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非公共经济的私人经济只是一种个别的补充。

从公共经济学的产生过程来看,公共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公共经济学的概念:1.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2.私人部门,即企业和居民。

3.政府,包括狭义政府和广义政府。

狭义政府指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广义政府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4.政府的经济行为,即指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

公共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它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相联系,同时也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密不可分。

公共经济学的体系结构:1.一个研究对象,即政府的经济行为。

2.两根理论支柱,即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3.三块专业内容,以政府采购,转移性支付为主体的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以税制,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收入再分配理论与实践。

4.四大理论特征。

资源配置效率问题:1.社会福利最大化2.帕累托最优原理。

3.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单个条件(交换最优条件,生产最优条件,产品混合最优条件)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可以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直接给出,即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MSB=MSC)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采用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作为经济分析工具和衡量指标。

洛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把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结合在一起用来说明收入分配程度。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体现为:经济效益与收入公平是对立的,要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追求效率可能会损失公平,追求公平可能会损失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体现为:提高效率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收入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权衡二者的关系就是要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体现效率和公平都是无效的。

一旦发生市场失灵,人们必然选择用另外的方式来达到自己原有的经济福利需求,即达到市场所无法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那就是社会公共需求很有必要。

公共经济学导论

公共经济学导论

公共经济学导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如何干预经济活动以达到社会目标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系统中的公共部门,即政府,以及政府如何通过税收、支出、监管等手段对市场进行调节与管理。

本篇文章将介绍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和范围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分配:公共经济学关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福利最大化。

它研究如何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段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2. 市场失灵: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可能出现的失灵情况,如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监管和激励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市场效率。

3. 公共选择:公共经济学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公共政策的选择行为,探讨政府如何制定最优的公共政策。

它分析了政府决策背后的利益冲突和权衡。

二、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产权与外部性:公共经济学强调产权的重要性,它能够激励个体进行经济活动,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公共经济学也关注市场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相关政策来纠正外部性问题。

2. 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公共经济学提供了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如市场失灵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指导,确保干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 税收与福利:公共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税收来融资公共支出,并通过福利分析来评估政策的效果。

它强调纳税人的公平和效率考虑,以及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公共经济学的应用1. 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公共经济学研究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和优化,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救济等。

它还研究如何通过福利政策来减少贫困和促进社会公平。

2. 政府支出与投资: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它关注公共投资的效果评估和项目选择,以及政府如何进行债务管理与财政平衡。

3. 市场监管与反垄断: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如何通过监管和反垄断政策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公共经济学与税收理论

公共经济学与税收理论

公共经济学与税收理论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旨在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以及政府如何干预市场和实施经济政策。

税收理论则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政府如何通过征税来收取资源,并用于满足公共需求,以及税收对经济发展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方式和效果。

它探讨了公共部门的经济角色,以及政府如何通过预算和政策工具来管理经济资源。

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政府如何调控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收入再分配等。

二、税收理论的基本原理税收是政府收取的用于公共支出的资源,也是政府调节经济行为和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理论主要涉及税收的原理、目标和效应。

其中常见的税收原理包括公平性、效率和简易性。

税收目标可以是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或资源配置等。

税收效应则包括供给侧效应、需求侧效应、行为效应等。

三、税收制度与税种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征税的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税收制度通常包括税务管理体制、纳税人类型、征税方式、税率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的税收制度会有不同的税种,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资产税等。

四、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税收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和税率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生产、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可以实现收入再分配、社会公平等目标。

五、税收与个体行为税收对个体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征税会改变个体的经济行为决策,包括劳动供给、消费选择、投资决策等。

不同的税收体系和税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税收学说研究了税收对个体行为的激励和影响机制。

六、税收实践与挑战税收理论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确保税收公平、防止逃税和避税行为等都是税收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同时,国际税收竞争、全球化背景下的税收规划等也给税收实践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公共经济学原理

公共经济学原理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 分配资源和实现社会效益的情况。
1.3.1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市场失灵原因: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非交易方产生的影响。正面外部性是指一方的行为 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负面外部性是指一方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消极的影响。 由于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导致资源分配偏离社会最优。
负外部性
外部性原因: 信息不对称、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外部性解决 措施:税收、 补贴、法规、 产权界定等
2.3 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的定义:政府
01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
进行的财政活动
公共财政的目标:提高
02 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增
长,实现社会公平
03
公共财政的原则:公平、
效率、稳定、发展
公共财政的职能:资源
1.3.2 政府干预措施: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可以采取有限且有针对性的干预 措施来修正市场失灵的情况,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纠正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规 制和合同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问题。例如, 对产生负面外部性的行为征收税收,或对产 生正面外部性的行为提供补贴。
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可以提供公共物品,以 填补市场无法提供的空缺。这包括基础设施 建设、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等领域。
04 配置、收入分配、经济
稳定、宏观调控
03 公共经济学的应 用领域
3.1 公共物品供给
1 公共物品的定义: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2 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政府提供、市场提供、混合提供 3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国防、教育、医疗等 4 市场提供的公共物品:道路、桥梁、公园等 5 混合提供的公共物品:电信、电力等 6 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公共经济学与政府管理

公共经济学与政府管理

公共经济学与政府管理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职责的学科,而政府管理则是实践中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政府事务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的过程。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治理体系。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税收与财政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等。

在市场经济中,公共物品与外部性作为公共经济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旨在解决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问题。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排他性的特点,例如国防和公共道路等,需要政府通过提供和管理来保障市民的福利。

外部性则指个体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政府需要对负向外部性加以纠正,促进社会效益和公平。

税收与财政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政府可以调节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公正。

税收既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手段,也是调控市场的工具。

财政政策则包括政府收支和债务管理,通过调整财政预算和公共支出来引导经济发展。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认为市场有时会出现失灵,无法自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需要介入,通过监管和规制来修复市场失灵,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

二、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责与方法政府管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通过制定政策、管理公共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等手段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

首先,政府管理要履行基本职责,包括法律制定和执行、权力运行和监督、公共服务提供和社会保障等。

政府需要依法行政,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公正性,并主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政府管理需要通过规划和管理公共事务来推动社会发展。

政府要制定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政府还需管理公共资源,包括土地、能源、水源等,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公平分配。

此外,政府管理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经济学基本概念

公共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一致同意悖论:一致同意规则在逻辑上鼓励局部小型的“一致同意体”出现,因为人数越少,达成一致同意越容易,结果是局部达成一致同意的小型“一致同意体”越多,实现社会整体的一致同意就越困难;中位选民定理:中间投票者,又称中位选民,是指对某一方案的需求选择持中间立场,或者说是其偏好处于两种投票人对立偏好的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他正好把另外偶数个投票人分为兴趣或意愿刚好相反的两组,他的偏好选择结果刚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选择序列的中间;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并能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团体;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权力,但却能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以谋求对集团有利的提案支持;自然垄断: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性、经济范围性及成本的弱增性,这就使得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企业联合起来提供多数的产品或服务,形成一家公司或者几家公司,经济学中把这种由于技术原因或者特别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垄断或寡头垄断称为“自然垄断”或“自然寡头垄断”;非价值性产品:所谓非价值性是指社会从伦理规范的角度否定产品功能的市场价值;因此,非价值性产品是指在竞争性市场可以形成自由配置,但因社会伦理道德禁止或限制其生产的产品,如毒品、麻药、核燃料、原子反应堆等;进入与退出规制:为了获得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成本弱增性,规制者需要限制新企业进入产业;同时,为了保证供给的稳定性,还要限制企业任意退出行业;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是政府为了消除由于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而进行的规制,其意义在于避免由此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各种事故造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企业趋利行为产生的低质产品对安全和健康的损害等;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相关活动制定标准;公共支出:各级政府履行其必要职能所进行的各项活动成本,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为实现收入分配而进行的转移支出;瓦格纳法则: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法则指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不断增长;瓦格纳集中分析了公共支出的需求因素;从对理论发展贡献来看,瓦格纳对于公共支出演变趋势的分析,更多的是指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而没有探讨和指出引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将经济分为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进步部门的生产率高,非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进步部门在规模经济和技术革新上有优势,从而劳动生产率的累积性得以提高;鲍莫尔把公共部门视为非进步部门,私人部门视为进步部门;他认为,公共部门生产力相对落后是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相对于私人部门而言,公共经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对下降的趋势,为了维持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之间的平衡,需要将更多的要素投入到公共经济部门中,如公共部门的工资与私人部门的工资呈同方向且等速度,这便导致了公共支出的增长;公共结构转换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往往占有较高的比重,且其投资主要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方面;而经济进入成熟期后,政府投资逐渐减少,投资重点转向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则指政府的旨在增加社会福利的支出项目可以减少公众有关的支出,从而使得公众实际可支配收入趋于增加;林达尔均衡:是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提出的关于公共产品成本分配的命题,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收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资金成本,则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税收中性的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以征收数额为限,避免让纳税人承担额外的负担,使社会利益受损;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机制产生不良影响;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终结果;税负归宿有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之分,法定归宿是指税法上规定的应纳税款的承担者,经济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后实际承担者;拉弗曲线:拉弗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用一条曲线来表明,被称为“拉弗曲线”;其基本点是:税率水平有一定限度,在一定限度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增加,因为税率提高不会等比例导致税源的减少;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指洛伦茨曲线和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绝对平均曲线和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总面积A+BB为非阴影部分的面积之间的比值;公共经济政策: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经济政策主要是指公共财政政策;广义公共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公共财政活动、处理公共财政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和;其规范范围是整个公共财政活动领域,它体现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取向和行为规范;狭义的公共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目标,对公共财政的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和;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由于工资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而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正比例关系,通常,我们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替代货币工资率来描述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则相反;当财政实行扩张政策,追求低失业率、高增长时,通货膨胀往往随之发生;反之亦然;二、问答题1、请简述公共部门的组成政府部门:广义的政府部门是指国家政权机关的综合,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等;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公共事业部门:即产权归政府所有并依靠预算拨款维持其运转的单位总和,如公立的学校、医院和研究所等;公共事业部门提供一部分纯公共物品,如义务教育、防疫等,但主要提供准公共物品,如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公园等;公共企业部门:即产权归政府所有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总和,如政府所属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等,具有垄断的特性;2、公共部门的行为特点①行为效果的普遍性公共部门活动所产生的效果会覆盖全社会或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②行为过程的强制性公共部门具有垄断性权力,其行为过程大多依赖于公共权力的行使,不以作用对象的意愿为转移;3、简述公共物品的特征1集体消费品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当一个新的消费者参与该物品的消费时,不会减少原有消费者消费的物品;2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者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4、经济学家一般将公平划分为结果公平和过程公平,请简述结果公平和过程公平的原则;结果公平的两个原则横向公平:同等特性同等对待,动机、能力和生产力相同的两个人应该获得相同的经济产出;纵向公平:允许对特性不同的人不一样的对待,例如高收入的人多缴税;过程公平:如果规则是公平的,那就不需要单独考虑结果的公平;过程公平的两个原则:机会均等:所有人有权利做他愿意而且能够做的任何事情;社会流动性:家庭或个人有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自己在社会收入分布中所处的位置;5、请简述公共部门的职能1.公共部门的配置职能指公共部门运用一定的机制,通过财力分配,引导人力、物力的合理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公共部门的稳定职能指公共部门运用税收、公债、转移支付、投资等政策手段,调节控制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使之与社会供给相适应,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 3.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职能指公共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调节政府、企业、个人占社会产品价值的份额,改变国民收入在各分配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分配公平合理目标的职责和功能6、请简述政府失效的治理1.合理界定政府作用的有效性边界2.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3.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4.不断改革和完善政府体制7、公共物品的特征1集体消费品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当一个新的消费者参与该物品的消费时,不会减少原有消费者消费的物品;2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者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8、试简述游泳池是否为集体消费品如果泳池很大,并只有很少几人,那么增加几人不会增加成本,则为集体消费品如果已经拥挤了,就失去了集体消费品的特征;我们在确定游泳池是不是集体消费品时,游泳池的物理特征并不具有决定意义,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增加使用者时有没有增加成本;一个物品是否为公共物品,取决于使用它的经济成本,而非该物品的物理特征; 9、提供公共物品的重要性1.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行2.减少经济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3.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4.促进经济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利用5.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6.促进社会分工和经济社会化7.减少消费者福利损失10、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1.市场力量和第三种力量提供公共物品的局限性2.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的需要3.政府具有更强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具有合法的强制力作为长期存在的公共权力机构,可以持续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可以通过立法赋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并授予其筹资和分配资源的权力;政府是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权力机构,更适合那些由市场力量和第三种力量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11、请简述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1.公共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2.不宜由非政府力量提供的公共物品;3.非政府力量不愿意或无力提供且外部性大的公共物品;例如,传染病防治、基础科学研究4.非政府力量没有能力提供或虽有能力提供但非竞争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例如,跨地区的道路、桥梁、港口、消防设施等12、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低下的原因1公共物品提供行业一般都采取垄断营运方式,缺乏竞争的外部压力,使得公共物品提供单位不积极提高效率;2公共物品不追求利润而追求公共利益因而缺乏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3公共物品提供单位的预算约束是软的;4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单位的负责人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5对公共物品提供效率的评价存在困难;6政府官员的腐败;13、公共物品的收费原则1收费不能以营利为目标;2当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拥挤性时一般不应该收费;3对准公共物品而言,若排他成本太高,或者技术上不可行,就不应该收费;14、政府官员的行为特点1相对独立性;只对任命其的政治家负责2相对稳定性;机构有等级制度和晋升规则3特殊性;官僚提供的信息影响决策4缺乏竞争性;公共产品提供不存在竞争,官僚确定5非利润化;6经济人假设同样适用于官僚;追求公共权力极大化15、官员体制的弊端①官员过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②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必然导致政府规模扩大,而官方机构过度扩张会使政府支出越来越多,从而使社会资源被低效率配置;③政治家与官方机构组成的公共品生产的双边垄断关系,决定了政府生产公共品必然是低效率的;④官员更高的待遇、更多的闲暇时间等;⑤官员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往往会被利益集团利用,成为利益集团追求私利的工具;16、利益集团产生的必然性1可以降低信息成本2可以增强其偏好显示的稳定性分散选民不可捉摸3可以提高公共决策中的交易效率4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利益集团为何存在并发挥作用,奥尔森将其原因归结为小团体规模、不同个体利益的不对称、激励和制裁作用17、寻租与腐败的关系同:二者的行为主体都是握有公共权力者,且行为一般来说都是非法的,称为“寻租性腐败”;异:要大于同;如,无权者的寻租不在腐败之列;合法的寻租也不在腐败之列;腐败者皆为掌权者;寻租的目标仅在于租金,而腐败的目标非常广泛;腐败皆为非法;18、经济性规制的内容1进入与退出规制:为了获得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成本弱增性,规制者需要限制新企业进入产业;同时,为了保证供给的稳定性,还要限制企业任意退出行业;2价格规制:规制者要制定特定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最高限价或最低限价,并规制价格调整的周期;案例:我国电信价格规制历史沿革3数量规制:在自然垄断产业中,为了防止因投资或产出与实际不符而造成价格波动和资源浪费而实施的直接规制;数量规制包括投资规制和产量规制;投资规制,投资者既要鼓励企业投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同时又要防止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和重复投资,还要对投资品的最优组合进行规制,以保证投资的效率和收益;产量规制,即政府有关部门对相关产业的产品数量和所提供的服务量进行直接规制;4质量规制:许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具有综合性,并不容易简单定义或直接认可;例如航空服务质量包括准时性、安全性、机上服务及机舱设备;在规制实践中,往往不单独实行质量规制,而是把质量和价格相联系;19、政府规制的放松与解除政府规制的存在不仅会带来一系列低效率的行为,还导致了大量规制费用的发生和官僚机构的膨胀;放松规制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政府规制改革的潮流所向; 某些自然垄断产业或领域经过一段时期发展,会从自然垄断产业或业务转变为竞争性产业或业务,需要放松甚至解除政府管制,由市场竞争机制代替政府规制; 20、请简述公共支出的特点1公共支出资金来源于财政收入2公共支出主体是公共部门3公共支出目的是满足公共需要4公共支出具有非营利性5公共支出具有一定的生产性21、公共支出为何具有一定的生产性公共支出的本质是对原有生产性支出的社会财富的扣除和消费,公共支出的主体只是一个非物质性社会管理机构,并不能创造社会财富;但严格说来,不同体制下的国家财政都具有一定的物质生产性;例如,国有化的煤炭、钢铁、运输等行业,大都具有物质生产性,当政府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和补贴时,所发生的公共支出就是一种生产性支出;22、公共支出原则1.公平原则2.效率原则3.稳定原则4.量入为出原则5.公共选择原则23、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别对公共支出增长进行了分析;试述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所体现的三个不同阶段的特点1初期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百业待兴,公共部门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较高;2中期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社会基础设施供求趋于平衡,公共部门投资逐渐让位于日益增长的私人投资;3成熟阶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总投资占GNP的比重增加时,公共部门投资占GNP的比重却下降了;支出重点从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教育、卫生、保健与社会福利的支出;24、何为公债公债的作用有哪些公债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凭借国家信用,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通过向企业或者个人有偿借债而形成的一部分收入,它是公共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公债的作用:1弥补财政赤字,稳定经济发展2利用闲置民间资金,拉动投资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公债资金投资方向积极配合着宏观调控的要求25、公共收入规模过大或过小,有何弊端公共收入规模过大,政府集中的社会财力多,就会压缩社会居民和企业消费水平,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从而影响经济效率;公共收入规模过小,又不能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的正常需求,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26、公共收入机制的缺陷1公共收入结构失衡,各种收入形式的增长不协调,对经济的扭曲性较大;表现在税收收入公共权力收入的增长与非税收入公共产权收入的增长不协调,前者远远大于后者,宏观税负水平高,容易抑制经济增长;2公共产权收入流失严重;本应依据公共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取得的收入没有获取;虽然依据公共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取得了收入,但却流失在政府的各个部门和企业中,甚至进了个人的腰包;27、如何认识公共收入结构的优化最优公共收入结构,是指能够在最小经济效率损失的情况下最大增加公共收入量的公共收入结构;公共收入结构的优化,就是指实现最优公共收入结构的过程;1.公共收入的增长以最小效率损失为前提条件;2.各种形式的公共收入的增长应该是协调的,它们在总公共收入增长中的贡献应该是合乎客观规律和比例的;3.公共产权所带来的各种公共收入与公共权力带来的公共收入应处于同等重要,在数量上,公共产权收入小于公共权力收入,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公共产权收入;4.公共收入结构的优化是以各种收入形式本身的规范为前提的,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范围的规范,二是管理的规范;28、优化公共收入结构的基本功用财政功用:合理的结构是公共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优化结构有利于拓宽财源,在不妨碍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实现公共收入的合理增长;经济功用:合理的结构是减少经济效率损失的前提;优化结构有利于均衡负担,减少扭曲,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社会功用:合理的结构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条件;优化结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加强对公共收入管理的过程和规范社会分配秩序的过程;29、怎么计算个税呢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30、税负转嫁的形式1前转转向购买者2后转逆转,压价使销售者承担3混转散转,既可前,也可后4消转挖潜降成本,补偿税损31、一个良好的税收制度应该达到哪些要求①税收负担的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使每个纳税人支付合理的份额;当税收政策被用于其他目标时,必须使其对税制公平性的干扰达到最小;②对税收类型进行选择,以便尽量不影响市场经济的有效决策,把税收的额外负担减少到最低程度;③税收结构的设计应该适于财政政策为了达到稳定与增长的目标而进行的运作;④税收制度应该有有效的管理体制,帮助纳税人理解税法,减少管理和征纳成本;这些要求可以作为评定税收制度的结构和质量的标准;32、可供选择的收入分配调节手段1.对居民收入征税2.对居民财产征税3.征收商品税4.政府向居民提供教育服务5.发展社会保险6.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7.制定和实施反就业歧视和反工资歧视的法律33、美国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崇尚自由竞争,主张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收入分配上,美国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执政党的交替,其侧重点也有所变化;一般而言,共和党比较强调市场和效率,民主党则相对重视公平;税收和公共支出是美国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主要手段;美国联邦所得税实行的是严格的累进税率,最低税率是15%,最高税率是%;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健全,工程庞大而复杂;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遗嘱保险、伤残保险和老年医疗保健;社会福利主要为伤残、穷人、特定的少数民族提供实物和现金帮助;34、公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1.财政政策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要求二者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以货币流通量为调节对象;财政政策主要在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方面;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领域差异要求二者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主要是在分配领域通过收支的增加或减少来实现对社会需求总量的调整;货币政策则是在流通领域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来调节社会需求量; 35、食品券的发放问题假定政府为了保证低收入者的最低生活水平,决定对低收入家庭发放一种食品券,受领者可以凭券购买一定数量的食品;对于受领者来说,在购买食品方面,食品券同货币的功能一样;36、过桥费的收取问题1.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2.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和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37、水价听证会的问题各位上午好我以专家、学者的身份来参加听证会;首先,我同意涨价,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从北京而言,北京市人均水资源不到200立方米,这个数据远远低于国际公认1000立方米最低限,北京目前的水资源量不能支撑北京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的比例;从世界范围而言,目前正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气候的会议,无论是77国集团、欧盟集团还是美国、日本等等这些集团,他们在激烈地争吵,争吵的主要目的是碳指标的问题,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创建低碳世界;按照这个发展的趋势,北京创建低碳城市应该也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按照低碳城市包括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的建设方式和管理方式,具体落脚点落脚于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环保,节水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一致同意悖论:一致同意规则在逻辑上鼓励局部小型的“一致同意体”出现,因为人数越少,达成一致同意越容易,结果是局部达成一致同意的小型“一致同意体”越多,实现社会整体的一致同意就越困难。

中位选民定理:中间投票者,又称中位选民,是指对某一方案的需求选择持中间立场,或者说是其偏好处于两种投票人对立偏好的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他正好把另外偶数个投票人分为兴趣或意愿刚好相反的两组,他的偏好选择结果刚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选择序列的中间。

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并能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团体。

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权力,但却能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以谋求对集团有利的提案支持。

自然垄断: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性、经济范围性及成本的弱增性,这就使得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企业联合起来提供多数的产品或服务,形成一家公司或者几家公司,经济学中把这种由于技术原因或者特别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垄断或寡头垄断称为“自然垄断”或“自然寡头垄断”。

非价值性产品:所谓非价值性是指社会从伦理规范的角度否定产品功能的市场价值。

因此,非价值性产品是指在竞争性市场可以形成自由配置,但因社会伦理道德禁止或限制其生产的产品,如毒品、麻药、核燃料、原子反应堆等。

进入与退出规制:为了获得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成本弱增性,规制者需要限制新企业进入产业。

同时,为了保证供给的稳定性,还要限制企业任意退出行业。

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是政府为了消除由于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而进行的规制,其意义在于避免由此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各种事故造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企业趋利行为产生的低质产品对安全和健康的损害等。

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相关活动制定标准。

公共支出:各级政府履行其必要职能所进行的各项活动成本,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为实现收入分配而进行的转移支出。

瓦格纳法则: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法则指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不断增长。

瓦格纳集中分析了公共支出的需求因素。

从对理论发展贡献来看,瓦格纳对于公共支出演变趋势的分析,更多的是指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而没有探讨和指出引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将经济分为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

进步部门的生产率高,非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进步部门在规模经济和技术革新上有优势,从而劳动生产率的累积性得以提高。

鲍莫尔把公共部门视为非进步部门,私人部门视为进步部门。

他认为,公共部门生产力相对落后是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

因为相对于私人部门而言,公共经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对下降的趋势,为了维持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之间的平衡,需要将更多的要素投入到公共经济部门中,如公共部门的工资与私人部门的工资呈同方向且等速度,这便导致了公共支出的增长。

公共结构转换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往往占有较高的比重,且其投资主要集中于社会基础设施方面;而经济进入成熟期后,政府投资逐渐减少,投资重点转向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则指政府的旨在增加社会福利的支出项目可以减少公众有关的支出,从而使得公众实际可支配收入趋于增加。

林达尔均衡:是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提出的关于公共产品成本分配的命题,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收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资金成本,则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税收中性的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以征收数额为限,避免让纳税人承担额外的负担,使社会利益受损;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机制产生不良影响。

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终结果。

税负归宿有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之分,法定归宿是指税法上规定的应纳税款的承担者,经济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后实际承担者。

拉弗曲线:拉弗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用一条曲线来表明,被称为“拉弗曲线”。

其基本点是:税率水平有一定限度,在一定限度内,税率提高,税收收入增加,因为税率提高不会等比例导致税源的减少。

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指洛伦茨曲线和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绝对平均曲线和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总面积A+B(B为非阴影部分的面积)之间的比值。

公共经济政策: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经济政策主要是指公共财政政策。

广义公共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公共财政活动、处理公共财政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和。

其规范范围是整个公共财政活动领域,它体现了政府公共财政活动的取向和行为规范。

狭义的公共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目标,对公共财政的收支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准则和措施的总和。

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由于工资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而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正比例关系,通常,我们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替代货币工资率来描述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则相反。

当财政实行扩张政策,追求低失业率、高增长时,通货膨胀往往随之发生。

反之亦然。

二、问答题1、请简述公共部门的组成政府部门:广义的政府部门是指国家政权机关的综合,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等;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国家行政机关。

公共事业部门:即产权归政府所有并依靠预算拨款维持其运转的单位总和,如公立的学校、医院和研究所等。

公共事业部门提供一部分纯公共物品,如义务教育、防疫等,但主要提供准公共物品,如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公园等。

公共企业部门:即产权归政府所有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总和,如政府所属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等,具有垄断的特性。

2、公共部门的行为特点①行为效果的普遍性公共部门活动所产生的效果会覆盖全社会或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

②行为过程的强制性公共部门具有垄断性权力,其行为过程大多依赖于公共权力的行使,不以作用对象的意愿为转移。

3、简述公共物品的特征(1)集体消费品(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当一个新的消费者参与该物品的消费时,不会减少原有消费者消费的物品。

(2)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者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4、经济学家一般将公平划分为结果公平和过程公平,请简述结果公平和过程公平的原则。

结果公平的两个原则横向公平:同等特性同等对待,动机、能力和生产力相同的两个人应该获得相同的经济产出。

纵向公平:允许对特性不同的人不一样的对待,例如高收入的人多缴税。

过程公平:如果规则是公平的,那就不需要单独考虑结果的公平。

过程公平的两个原则:机会均等:所有人有权利做他愿意而且能够做的任何事情。

社会流动性:家庭或个人有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自己在社会收入分布中所处的位置。

5、请简述公共部门的职能1.公共部门的配置职能指公共部门运用一定的机制,通过财力分配,引导人力、物力的合理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公共部门的稳定职能指公共部门运用税收、公债、转移支付、投资等政策手段,调节控制社会需求的总量与结构,使之与社会供给相适应,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

3.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职能指公共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调节政府、企业、个人占社会产品价值的份额,改变国民收入在各分配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分配公平合理目标的职责和功能6、请简述政府失效的治理1.合理界定政府作用的有效性边界2.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3.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4.不断改革和完善政府体制7、公共物品的特征(1)集体消费品(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当一个新的消费者参与该物品的消费时,不会减少原有消费者消费的物品。

(2)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者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

8、试简述游泳池是否为集体消费品?如果泳池很大,并只有很少几人,那么增加几人不会增加成本,则为集体消费品如果已经拥挤了,就失去了集体消费品的特征。

我们在确定游泳池是不是集体消费品时,游泳池的物理特征并不具有决定意义,我们判断的依据是:增加使用者时有没有增加成本。

一个物品是否为公共物品,取决于使用它的经济成本,而非该物品的物理特征。

9、提供公共物品的重要性1.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行2.减少经济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3.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4.促进经济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利用5.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6.促进社会分工和经济社会化7.减少消费者福利损失10、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性1.市场力量和第三种力量提供公共物品的局限性2.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的需要3.政府具有更强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具有合法的强制力作为长期存在的公共权力机构,可以持续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可以通过立法赋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并授予其筹资和分配资源的权力。

政府是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权力机构,更适合那些由市场力量和第三种力量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

11、请简述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1.公共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2.不宜由非政府力量提供的公共物品;3.非政府力量不愿意或无力提供且外部性大的公共物品;(例如,传染病防治、基础科学研究)4.非政府力量没有能力提供或虽有能力提供但非竞争性程度高的公共物品。

(例如,跨地区的道路、桥梁、港口、消防设施等)12、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低下的原因(1)公共物品提供行业一般都采取垄断营运方式,缺乏竞争的外部压力,使得公共物品提供单位不积极提高效率;(2)公共物品不追求利润而追求公共利益因而缺乏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3)公共物品提供单位的预算约束是软的;(4)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单位的负责人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5)对公共物品提供效率的评价存在困难;(6)政府官员的腐败。

13、公共物品的收费原则(1)收费不能以营利为目标;(2)当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拥挤性时一般不应该收费;(3)对准公共物品而言,若排他成本太高,或者技术上不可行,就不应该收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