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作用原理总复习答案

合集下载

河北工程大学催化原理试卷及部分答案

河北工程大学催化原理试卷及部分答案

催化原理一、1、催化剂的定义是:一类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不进入最终产物分子组成中的物质2、催化作用的定义是:催化作用是一种化学作用,是靠用量极少而本身不被消耗的一种叫做催化剂的外来物质来加速化学反应的现象。

3、4、溢流现象——指固体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经吸附产生一种离子的或自由基的活性物种,它们迁移到别的活性中心处的现象。

5、由于物理或化学的作用力,某种物质的分子能附着或结合在两相界面上(固-固相界面除外),从而使这种分子在两相界面上的浓度大于体系的其他部分的现象6、Bronsted酸碱B酸(质子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如H+B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BF37、Lewis酸碱L酸(非质子酸):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如OH-L碱:凡能提供电子对的物质,如NH38/ 软亲软,硬亲硬,软硬交界就不分亲近二1、活性组分、助催化剂(促进剂)和载体2、3、分子间扩散努森扩散构型扩散4、5、Mx/n[(AlO2)x •(SiO2)y] • zH2O或aM2/nO • bX2O3 • cYO2 • dH2O6、立方体( )笼、六方柱笼、八面沸石笼7、方钠型沸石(如A型分子筛);八面型沸石(如X-型、Y-型分子筛);丝光型沸石(M-型);高硅型沸石(如ZSH-5)8、反应物的择形催化产物的择形催化过渡态限制的择形催化分子交通控制的择形催化9 werner配合物原子簇π-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1011、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三、1、1)催化剂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

2)、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认为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于热力学计算表明不可能发生的反应,使用任何化学催化剂是徒劳的3)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向平衡,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

2、3吸附的微观过程以及吸附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以用吸附位能曲线(上图)表示。

图中:P-物理吸附位能曲线: (Lernard - Jones方程)C-化学吸附位能曲线:(Morse公式,D:图中DH2;a:双原子分子简谐振子模型的弹力常数)q-化学吸附热,r0´为H与Ni的核间距= 1.25 + 0.35 = 1.6 ÅqP-物理吸附热,r0,H2与表面的距离= 3.2ÅEd -脱附活化能,由图,Ed = Ea + qEa -吸附活化能,达到过渡态所需的最低能量DH-H -H2的解离能从位能曲线可以得到:(1)物理吸附存在的重要作用:它使Ea «DH-H,通过物理吸附,吸收能量Ea 即形成了过渡态。

工业催化复习题及答案

工业催化复习题及答案

1、论述催化剂是如何加速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路线,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能的百分数增大,反应数率加快2、催化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1)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2) 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3)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 催化剂的寿命3、说明催化剂为什么不能改变平衡反应的平衡位置?化学平衡是由热力学决定的,DG0=RTlnKP,其中KP为反应的平衡常数,DG0是产物与反应物的标准自由焓之差,是状态函数,只决定于过程的始终态,而与过程无关,催化剂的存在不影响DG0值,它只能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移动平衡点4、具有加氢功能的催化剂往往对脱氢反应也有活性。

试给予解释。

根据Kf=K1/K2,催化剂可以以相同的比例加速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因此,对于可逆反应,能够催化正方向反应的催化剂,就应该能催化逆方向反应。

5、通常固体催化剂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6、试说明催化剂稳定性与寿命的区别与联系。

稳定性:是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寿命:是指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够达到装置生产能力和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

区别:前者指的是变化情况,后者指的是时间长短。

联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其寿命,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的寿命长,稳定性不好的则短。

7、多相催化反应通常包括哪个连续的步骤?(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3)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

8、试比较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8-20kJ/mol),且是可逆的,无选择性,分子量越大物理吸附越容易发生。

2021届二轮复习催化剂催化机理习题

2021届二轮复习催化剂催化机理习题

催化剂催化机理1.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其中吸附在Pd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B.该正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85 kJ·mol -1C.Pd为固体催化剂,其表面积大小对催化效果无影响D.C2H2*+H*C2H3*只有化学键的形成过程2.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使用TiO2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ΔH=+30 kJ·mol-13.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用Fe3(CO)12/ZSM-5催化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所得产物含C2H4、C3H6、C4H8等副产物,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ⅰ步反应为CO2+H2CO+H2OB.第ⅰ步反应的活化能低于第ⅱ步C.Fe3(CO)12/ZSM-5使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的ΔH减小D.添加不同助剂后,反应的平衡常数各不相同4.三甲胺N(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使用铜催化剂将N,N-二甲基甲酰胺(N(CH3)2NCHO,简称DMF)转化为三甲胺的合成路线。

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单一DMF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________eV,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 ____ ____ __。

5.科学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Pd(Ⅲ)表面发生解离时四个路径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Pd(Ⅲ)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中包含C—H键的断裂过程B.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小的是③C.该历程中制约反应速率的方程式为CH3OH*CH3O*+H*D.由此历程可知:CH3OH(g)CO(g)+2H2(g)ΔH<06.甲硫醇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化工试剂,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图。

催化原理 期末复习题

催化原理 期末复习题
A.MgO;B.NaOH;C.NH3;D.KOH
3、()不是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的物理步骤。
A.反应物内扩散;B.产物外扩散;C.反应物吸附;D.产物内扩散
4、下面()物质含有固体酸中心。
A.分子筛;B.高岭土;C.烧碱;D.阴离子交换树脂
5、分子筛的空间结构基本单位有()。
A.八面体;B.四面体;C.六面体;D.环
CO2+Ni → CO2*Ni
式中:CO2为吸附物分子;Ni原子为吸附中心
5、设定金属原子的直径为a,计算体心立方密堆积(bcc)结构的原子填充分数。
6、推导下列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
A2+B+3S → 2 A*S + B*S
式中:A2,B分别为吸附物分子;S表示吸附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3、p-型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是怎样的?
4、在化工领域,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
5、催化剂的宏观物性包括那些内容?
6、何谓催化科学?它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是什么?
7、在Langmuir吸附模型中有哪些模型条件。
8、何谓稳定性?有哪些类型?
9、分子筛结构构型分成哪几个方面,以及哪几个结构层次?
10、如何制得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阴离子交换树脂,并举例说明。
A.转化率;B.选择性;C.反应温度;D.时空产率
10、晶体中存在下列()因素将导致晶体不是理想晶体。
A.点缺陷;B.缝隙原子;C.面缺陷;D.线缺陷
11、下列物质有可能作为催化剂的是()
A.高岭土;B.岩石;C.木炭;D.不钢12、下列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是物理步骤。
A.吸附;B.脱附;C.内扩散;D.表面反应
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D.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催化原理(3-8)章复习整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催化原理(3-8)章复习整理

2)微孔吸附能力强,反应物的有效浓度高 4)可作为固体酸催化剂或金属催化剂载体
四、 固体超强酸(Ho<-11.9,酸强度超过 100%硫酸的酸强度) 主要可分为含卤素和不含卤素两大类 1. 卤素促进剂类:原料价格高,稳定性较差,腐蚀设备 SbF5、TaF5、BF3、AlCl3、AlBr3 等担载在 SiO2、Al2O3、SiO2-Al2O3、SiO2-TiO2 载体上 2. SO 4 2- 促进剂类:SO 4 2- /M x O y 型(锆系、钛系、铁系) 3. 氧化物促进剂类:金属氧化物(WO3、Mo O3 )/M x O y 型 4. 酸性: •载体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 OH(B 酸中心) ,裸露的金属阳离子(L 酸中心) •受到促进剂卤素或共轭 S=O 的强烈诱导效应 ① 体表面羟基的 O-H 更松动(超强 B 酸) ②载体表面金属离子更缺电子(超强 L 酸) 5. 失活:促进剂流失、配位方式多样化、积碳 五、 杂多酸:杂多酸由不同的无机含氧酸缩合而成,如磷钼杂多酸 •杂多酸(盐)的催化特点: (1) 强酸性:适用于异构化、烷基化、醇脱水 (2) 氧化还原性:用于多相或液相的氧化 (3) 特殊的选择性: 用于均相或多相催化
第三节
固体酸的种类、结构及性质
种类:1)负载于 SiO2、Al2O3 上的液体酸(H2SO4 、H3PO4) 2)天然粘土:高岭土、活性白土、天然沸石 3) 金属氧化物、复合氧化物 4)金属盐 5)杂多酸 6)固体超强酸 一、金属氧化物的酸碱性 1、金属氧化物的 B 酸中心为表面羟基,M-O 键越强,羟基酸性越强 L 酸中心为裸露的金属离子 2、氧化铝的表面酸性 •氧化铝表面存在配位不饱和 Al3+(L 酸)和 O2-(L 碱 ) •室温下表面吸附水(羟基)OH 邻近没有 O2-的为 B 酸,OH 与四个 O2-相邻为 B 碱

催化原理复习题-2018.

催化原理复习题-2018.
页脚
.
载体和助剂区别: 载体量大,活性作用缓和、不明显;助剂量少,活性作用明 显。 载体在催化剂中的作用: 1) 支撑作用:决定催化剂的基本物理结构和性能。如:孔结构,比表面,机械 强度等。 2)分散作用:提高活性组分利用率,减少活性组分的用量,降低成本。 3)助催化作用:a)提供附加活性中心,如双功能Pt/Al2O3;b)和活性组分相 互作用,形成具有催化性能的新表面物种。 4)稳定化作用:a)增加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抗毒性能,延长寿命;b)提高催化 剂的热稳定性, 如:Cu, Pd 200oC开始半溶,烧结失活, 载在Al2O3 或 SiO2 500oC下可长时间使用。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吸附力不同,物理吸附是范德华力; 化学吸附是化学键力。发生物理吸附时被吸附分子结构变化不大;发生化学吸附
页脚
.
时被吸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另外物理吸附是单层或多层吸附,吸附时无选择性, 热效应较小,吸附速率较快不受温度影响,不需活化能;而化学吸附是单层吸附, 吸附时有选择性,热效应较大小,吸附速率较慢,需活化能; 2. 吸附强弱的度量方法:
kSbA pA pB 1 bA pA bC pC
第四章 固体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1. 酸、碱催化的定义和性质
3.催化作用的实现 A:改变反应历程,不参与最终产物 ; B: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认为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于热力学计算表明不可能发 生的反应,使用任何化学催化剂是徒劳的。 C: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向平衡,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 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 4.催化剂的稳定性指的是哪几个方面? (1)化学稳定性:保持稳定的化学组成和化合状态。 (2)耐热稳定性:能在反应条件下不因受热而破坏其物理化学状态,能在一定 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催化原理复习题

催化原理复习题

催化原理复习题催化原理复习题催化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它通过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原理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催化原理的相关问题。

1. 什么是催化剂?它在催化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促进反应进行的物质。

催化剂在反应中不参与化学反应,因此在反应结束后仍能够重新使用。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使得反应能够以更低的能量进行,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2. 催化剂的选择与反应速率有什么关系?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速率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催化剂能够提供更佳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不同的反应需要选择适合的催化剂,以达到最佳的催化效果。

3.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两种:表面机理和溶液机理。

表面机理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中间体,然后再解离为产物。

溶液机理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中间体,然后再解离为产物。

4. 什么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是指催化剂中能够与反应物发生作用的部位。

催化剂的活性中心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原子、离子或分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性质。

活性中心能够吸附反应物,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反应进行。

5. 催化剂的选择与反应选择性有何关系?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选择性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催化剂能够引导反应物在不同的反应路径上进行,从而产生不同的产物。

合适的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使得产物得到更好的纯度和收率。

6. 催化剂的失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催化剂的失活是指催化剂在反应中逐渐失去催化活性的现象。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有多种,包括物理失活和化学失活。

物理失活是指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如表面积减小、孔隙堵塞等。

化学失活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或产物发生反应,形成不活性物质。

7. 如何减缓催化剂的失活?减缓催化剂的失活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定期对催化剂进行再生或修复,恢复其催化活性。

(完整版)催化化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催化化学习题及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1. 催化剂的比活性:催化剂的比活性是相对于催化剂某一特定性质而言的活性。

例如:催化剂每m2的活性。

2. 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有效地加速平行反应或串联反应中的某一个反应的性能。

3. 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固体催化剂颗粒抵抗摩擦、冲击和本身的质量以及由于温变、相变而产生的应力的能力,统称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4. 催化剂的密度:实际催化剂是多孔体,成型的催化剂粒团体积包括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V隙、颗粒内部实际的孔所占的体积V孔和催化剂骨架所具有的体积V真,即V堆=V隙+V孔+V真。

(a)堆密度;(量筒)(b)颗粒密度;(压汞法)(c)真密度(氦气法)5. 催化剂的比表面:通常以1g催化剂所具有的总表面积m2/g6. 催化剂的比孔容:1g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道的总体积。

ml/g7. 催化剂的孔隙率:多孔性固体催化剂颗粒内部所有孔道的总体积占催化剂颗粒体积的百分数。

8. 催化剂的孔分布:除了分子筛之外,一般催化剂中的孔道直径大小不一。

不同大小的孔道占总孔道的百分数称为孔分布。

不同范围的孔径(r>200nm称大孔,r<10nm 微孔,r为10~200nm过渡孔) 有不同的测定方法。

9. 催化剂的平均孔半径:一般固体催化剂(分子筛除外)中孔道的粗细、长短和形状都是不均匀的,为了简化计算,可以把所有的孔道都看成是圆柱形的孔,并假定其平均长度为L,平均半径为r。

10.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其活性的衰退是由于反应介质中存在少量杂质,或是由于催化剂在制备时夹杂有少量杂质而引起的,则称为催化剂的中毒。

11. 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在实际反应条件下,可以保持活性和选择性的时间称为催化剂的寿命。

12. 催化剂的活化:催化剂在投入实际使用之前,经过一定方法的处理使之变为反应所需的活化态的过程。

13. 转化数:单位活性中心在单位时间内进行转化的反应分子数14. 转化率:反应物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转化为产品和副产品的百分数15. 产率:反应产物的量相对于起始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数产率、选择性和转化率三者的关系为:产率=选择性*转化率16. 时空产率: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的催化剂所得某一产物的量。

催化原理资料题 (1)

催化原理资料题 (1)

1.一般来说表征催化剂物理结构时主要表征哪些参数?答案:(1)、表面积的测定:主要有气体吸附法,射线小角度衍射法,直接测量法。

(2)、结构参量测定,有催化剂的密度,催化剂的孔容,孔隙率,孔的简化模型和孔的平均半径等。

(3)、催化剂的机械强度(4)、催化剂晶粒大小及其分布。

2。

助剂的种类?分别说出它们应具有的性质?答案:结构性助剂和调变性助剂。

结构性助剂的性质:不与活性组分反应形成固体溶液,应当是很小的颗粒,具有高度的分散性能,有高的熔点。

调变性助剂的性质:可以称为电子性助剂,有时和活性组分的微晶产生晶格缺陷,造成新的活性中心。

3.利用择形性控制反应一般有哪些途径?答案:a 对反应物择形,利用催化剂特定的孔结构,使反应混合物中仅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分子才能进入催化剂内起反应。

b 对产物择形:用催化剂特定的孔结构,只允许仅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分子才能离开催化剂孔道。

c 对中间产物择形,利用孔内特定的空间限制某中间产物生成,促进另一中间产物自由生成。

4.试说明CO在NiO上,O2媳妇在ZnO上可能引起导电率,脱出功的变化?答案:CO是给电子气体,NiO是p型半导体,所以脱出功减少,电导率较少;O2是得电子气体,ZnO是n型半导体,所以脱出功增加,电导率减少。

5.为什么活性炭和分子筛的吸附热最大?答案:这两种物质的比表面积打,吸附功能强。

6.作为催化剂载体一般具有哪些特性?从表面积角度将载体大致可分为几类?答案:性能主要有:a、有良好机械性能,如抗磨损,抗冲击以及抗压性能等。

b、在反应的再生过程中有足够的热稳定性。

C、有合适的孔结构和表面积。

D、容易获得,价格低廉。

分类:1.小表面积的载体,如碳化硅,金刚石和浮石等。

这类载体对所负载的活性组分的影响不大。

2.高表面积载体。

如活性炭,氧化铝,硅胶,硅酸铝等,这类载体不仅对所负载的活性组分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自身能提供活性中心和负载的活性组分组成多功能催化剂。

它又可以分为无孔高表面载体和有空的表面载体。

催化原理与技术

催化原理与技术

催化原理与技术一、单选题1.请问下列哪种设备可以用于催化剂的焙烧?()A、浅盘B、流化床C、烘箱D、转动带答案:B2.在催化剂制造中的单元操作中,浅盘一般用于以下哪种操作?()A、煅烧B、沉淀C、干燥D、过滤答案:C3.如果CO与金属生成羰基化合物造成金属催化剂失活,则属于哪种方式?()A、相转变B、非活性化合物的生成C、活性组分的挥发D、毒物吸附答案:C4.催化剂可以使得K正和K逆发生怎样的变化?A、K正增大,K逆增大;B、K正增大,K逆减小;C、K正减小,K逆增大;D、K正减小,K逆减小;答案:A5.凝聚和胶凝过程中,凝胶粒子表面的电性与溶液pH值有着直接的关系,碱性溶液中,pH 值高,胶粒带()电荷;电势为()时,胶凝速率最大。

()A、正,0B、负,0C、正,+∞D、负,+∞答案:B6.欲使晶核迅速聚集成细小的无定形颗粒,那么下列哪种沉淀的条件是最佳的?()A、晶核生成速率大于晶核长大速率B、晶核生成速率小于晶核长大速率C、晶核生成速率等于晶核长大速率D、两者的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调变答案:A7.造成工业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其中,结焦和烧结分别属于()。

A、热失活、热失活B、化学失活、热失活C、热失活、化学失活D、化学失活、化学失活答案:B8.下列哪种说法最为准确地描述出俄歇电子的形成过程?()A、X射线源发射的高能光子把原子的内壳层的电子激发出来B、用光或电子束用光或电子束轰击固体表面,使其原子的内壳层产生空穴,内壳层空穴被外壳层电子所填充,由此释放能量C、用光或电子束轰击固体表面,使其原子的内壳层产生空穴,外壳层电子落到内壳层,其能量耦合给外层轨道的另一电子(通常是价电子),射出电子D、在入射电子束作用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答案:C9.在比较催化剂的实用活性时,活性较高的催化剂有何特征?()A、一定转化率下停留时间较短B、一定转化率下温度较高C、一定转化率下空速较低D、一定温度下转化率较低答案:A10.下列哪种说法最为准确地描述出X射线荧光的形成过程?()A、X射线源发射的高能光子把原子的内壳层的电子激发出来B、用光或电子束用光或电子束轰击固体表面,使其原子的内壳层产生空穴,内壳层空穴被外壳层电子所填充,由此释放能量D、用光或电子束轰击固体表面,使其原子的内壳层产生空穴,外壳层电子落到内壳层,其能量耦合给外层轨道的另一电子(通常是价电子),射出电子D、在入射电子束作用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答案:B11.若一种材料的孔径大小测得为0.012μm。

工业催化试题及答案

工业催化试题及答案

工业催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工业催化是指利用催化剂促进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

下列关于工业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会在反应中发生永久性变化B. 催化剂的用量在反应中一直保持不变C.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催化剂在反应中会被完全消耗答案:C2. 工业催化中常用的催化剂包括以下哪一种:A. 金属材料B. 生物酶C. 无机盐D. 有机物答案:A3. 工业催化可以用于以下哪个领域:A. 化肥生产B. 汽车尾气处理C. 化妆品制造D. 塑料加工答案:A、B、D二、填空题1. 工业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并提高反应的________。

答案:反应速率2. 工业催化常用的催化剂具有_______活性,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答案:高3. 工业催化常用的金属催化剂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铂、铜三、简答题1. 简述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答: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活化能的替代路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速了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结构和晶格缺陷等因素。

另外,催化剂的选择也受到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条件的影响。

2. 举例说明工业催化的应用。

答:工业催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氨合成过程中,铁催化剂被用于促进氮气和氢气的反应生成氨。

另外,催化剂也被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有害废气转化为无害物质。

此外,工业催化还用于聚合物的生产、石油加工等领域。

四、论述题工业催化在现代化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工业催化的发展离不开催化剂的研究和设计。

催化剂的研究是工业催化的基础。

通过研究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了解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为催化反应的优化提供依据。

而催化剂的设计则是根据反应体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材料和结构。

合理的催化剂设计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风险。

催化原理(完整答案)

催化原理(完整答案)

1、下面哪种催化剂可以催化加氢脱硫反应?(B )A、金属B、金属氧化物C、固体酸D、金属硫化物1、AL2O3是合成氨催化剂中的()A、结构型助剂B、电子型助剂C、主剂D、载体2、固体超强酸指固体的酸强度不大于()A、11.9B、-11.9C、12.9D、-12.93、根据吸附试能曲线,覆盖度()有效变大()D、脱附活化能变大2.负载型金属硫化物的载体不能选择( C )A Y-AL2O3B TiO2c SiO2D ZrO23.在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影响沉淀形成的因素不包括(A )。

A 时间;B 温度;C pH值;D 溶液的浓度c4、n型半导体可()加氢反应,p型半导体可以()氧化反应。

A、加速、减速B、减速、减速C、加速、加速D、减速、加速5、XRD是()表征方法的缩写A、X-射线B、红外光谱C、光电子能谱D、扫描电镜7、下面()不是催化剂寿命的影响因素C、耐温稳定性8、据统计()化学工业过程是采用催化过程来实现的D.80%1.催化剂的性能是由其表面原子的配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的(A )。

A正确B 错误4.K2O流失是合成氨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之一(A )。

A 正确B 错误5.催化氧化反应可分为深度氧化反应和适度氧化反应(B )A 正确B 错误6.在催化剂制备流程中烧过程中可以形成固溶体(A )A正确B错误7.BET吸附等温式适用于多分子层的物理吸附(A )A正确B错误8.i-型半导体可以作为裂解反应的催化剂。

( A )A正确B错误9.固化可造成催化剂的失活。

( A )A正确B错误10 羟基合成过程的催化剂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A )A正确B错误11. 球基合成过程的催化剂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B )。

A正确B错误12.物理吸附可能是吸热的也可能是放热的。

·( B )A正确B错误13、催化剂的内表面积占其总表面积的95%()A正确B 错误14、HDN是加氢脱金属反应单缩写()A正确B 错误15、硅铝分子筛单基本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

工业催化复习题及答案

工业催化复习题及答案

1、论述催化剂是如何加速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路线,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能的百分数增大,反应数率加快2、催化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1)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2) 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3)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 催化剂的寿命3、说明催化剂为什么不能改变平衡反应的平衡位置化学平衡是由热力学决定的,DG0=RTlnKP,其中KP为反应的平衡常数,DG0是产物与反应物的标准自由焓之差,是状态函数,只决定于过程的始终态,而与过程无关,催化剂的存在不影响DG0值,它只能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移动平衡点4、具有加氢功能的催化剂往往对脱氢反应也有活性。

试给予解释。

!根据Kf=K1/K2,催化剂可以以相同的比例加速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因此,对于可逆反应,能够催化正方向反应的催化剂,就应该能催化逆方向反应。

5、通常固体催化剂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6、试说明催化剂稳定性与寿命的区别与联系。

稳定性:是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寿命:是指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够达到装置生产能力和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

区别:前者指的是变化情况,后者指的是时间长短。

联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其寿命,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的寿命长,稳定性不好的则短。

7、多相催化反应通常包括哪个连续的步骤(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3)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

8、试比较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8-20kJ/mol),且是可逆的,无选择性,分子量越大物理吸附越容易发生。

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催化原理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学习催化原理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催化原理课后习题的详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催化剂是指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反应结束时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是因为它们能够与反应物发生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改变反应物的构型和能量分布,从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2. 请解释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

催化剂的选择性指的是在多个可能的反应路径中,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促使某一特定反应发生,而不发生其他副反应。

这是因为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特定的反应路径被选择。

催化剂的活性指的是催化剂促进反应的能力。

活性取决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表面特征。

高活性的催化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实现高效的反应,从而节约能源和资源。

3. 请解释催化剂的中毒现象。

催化剂的中毒现象指的是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活的现象。

中毒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种主要原因是催化剂表面被吸附的杂质或反应物所占据,导致活性位点被阻塞或破坏。

催化剂的中毒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或完全停止,需要进行催化剂的再生或更换。

4. 请解释催化剂的选择性中毒现象。

催化剂的选择性中毒现象指的是在催化剂选择性降低或失活的现象。

选择性中毒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希望的反应路径被选择,或者是催化剂被吸附的杂质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导致选择性发生变化。

5. 请解释催化剂的活性中毒现象。

催化剂的活性中毒现象指的是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活的现象。

活性中毒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活性位点的损坏或阻塞,或者是催化剂表面被吸附的杂质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导致活性降低。

催化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催化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催化原理期末考试复习习题及答案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1、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催化剂影响反应进程变化的程度。

2、Bronsted 酸、Bronsted 碱:能给出H +的物质为Bronsted 酸,简称B 酸;能接受H +的物质为Bronsted 碱,简称B 碱。

3、金属分散度:金属在载体上微细的程度用分散度D 表示,其定义为:)(总的金属原子数表面的金属原子数催化剂g n n D t s == 4、载体:载体是催化活性组分的分散剂、黏合物或支撑体,是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

5、结构不敏感反应:结构非敏感反应是涉及H-H 、C-H 或O-H 的断裂或生成的反应,它们对结构的变化、合金化的变化或金属性质的变化敏感性不大,称这种反应为结构非敏感反应。

6、化学吸附:是借助于化学键力,遵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传统定律,具有选择性,吸附热大(40~800kJ/mol),一般是不可逆的,尤其是饱和烃分子的解离吸附。

化学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具有饱和性。

7、择形催化:分子筛结构中存在均匀的晶孔,当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子线度与晶内孔径相近时,反应的选择性常取决于分子与孔径的比。

这种选择性称为择形催化选择性。

8、催化剂的骨架密度:当测量的体积仅是催化剂的实际固体骨架的体积时,测得的密度称为真密度,又称为骨架密度。

9、催化剂的比孔容:每克催化剂颗粒内所有孔的体积总和称为比孔体积,或比孔容,亦称孔体积(孔容)。

10、努森(Knudsen)扩散:是分子与催化剂孔壁间的碰撞,且孔道的平均直径小于分子平均自由程时出现的内扩散。

11、催化剂的化学稳定性:在反应温度、反应物、产物和杂质的作用下,活性组份和状态稳定存在的能力,它包括活性组份的流失和化学态的改变。

12、催化剂:是一种物质。

它可加速热力学上可行的化学反应速率,且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反应结束后,自身没有任何消耗。

13、催化剂的稳定性:是指它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工业催化原理—作业汇总(含答案)

工业催化原理—作业汇总(含答案)

第一章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1、简述催化剂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①催化剂存在与否不影响△Gθ的数值,只能加速一个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②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得以实现的;③催化剂对加速反应具有选择性。

2、1-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所用催化剂为MoO3/BiO3混合氧化物,反应由下列各步组成(1)CH3-CH2-CH=CH2+2Mo6++O2—→CH2=CH—CH=CH2+2Mo5++H20(2)2Bi3++2Mo5+→2Bi2++2Mo6+(3)2Bi2++1/202→2Bi3++02—总反应为CH3-CH2-CH=CH2+1/202→CH2=CH-CH=CH2+H20试画出催化循环图。

CH3-CH2—CH=CH2Bi3、合成氨催化剂中含有Fe3O4、Al2O3和K20,解释催化剂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Fe3O4:主催化剂,催化剂的主要组成,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Al2O3:构型助催化剂,减缓微晶增长速度,使催化剂寿命长达数年K20:调变型助催化剂,使铁催化剂逸出功降低,使其活性提高第二章催化剂的表面吸附和孔内扩散1、若混合气体A和B2在表面上发生竞争吸附,其中A为单活性吸附,B2为解离吸附:A+B2+3*→A*+2B *,A和B2的气相分压分别为p A和p B。

吸附平衡常数为k A和k B。

求吸附达到平衡后A的覆盖率θA和B的覆盖率θB.解:对于气体A:吸附速率v aA=k aA P A(1—θA—θB);脱附速率v dA=k dAθA平衡时:v aA=v dA ,即θA=(k aA/k dA)P A(1—θA—θB)=k A·k B(1—θA—θB)对于气体B:吸附速率v aB=k aB P B(1—θA-θB)2;脱附速率v dB=k dBθB2平衡时:v aB=v dB ,即θ2= k B P B(1—θA—θB)2。

《催化原理》在线作业答案2012秋中国石油大学

《催化原理》在线作业答案2012秋中国石油大学

作业第1题催化科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是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1节中催化科学的所解决的研究问题就可得到第2题下列物质有可能作为催化剂的是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催化剂能够对吸附物分子有化学吸附作用第3题催化剂有种形态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1节,催化剂的定义中明确指明了形态第4题催化剂的作用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1节,催化作用的本质中有明确阐述第5题结构性助催化剂改变活性组分的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2节,结构性助催化剂的定义中有明确阐述第6题工业催化剂应具备方面的基本要求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3节,明确阐述了对工业催化剂的基本要求第7题影响催化剂稳定性的因素有种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3节,催化剂稳定性的定义中有明确阐述第8题可作为均相催化剂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1节,催化剂的定义中明确指明了何谓均相催化剂第9题点阵中的点是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1节,点阵的定义中明确了点阵中点的规律第10题 Miller指数的标记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1节,Miller指数的定义中明确了标记的写法第11题简单立方结构的填充分数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1节,简单立方结构的填充分数中有具体的数值第12题晶体Al2O3有种晶型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1节,催化剂载体结构的内容中有晶体Al2O3晶型的例子第13题没有催化剂的发明和应用,现代化学工业也必然建立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1章绪论第3节,从工业催化发展史可推出这一结论第14题“催化作用”的概念是Langmuir(朗格缪尔)提出的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3节,Langmuir(朗格缪尔)提出的是吸附物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性为和吸附方程第15题工业催化是催化的一个研究方向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1节,对工业催化概念作了阐述第16题光是一种催化剂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1章绪论第5节,从新能源开发的催化技术的内容中可以推出光是能量第17题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物质的结构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1节,催化剂的定义指出了答案第18题活性组分可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2节,活性组分是催化剂,而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第19题助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2节,助催化剂改变活性组分和载体的性质第20题助催化剂可改变载体的电子结构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2节,助催化剂改变活性组分和载体的性质第21题载体可改变活性组分的电子结构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2节,载体是承载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的物质,为物理作用第22题载体可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2节,载体是承载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的物质,为物理作用第23题 H2在Pt/Al2O3催化剂表面上存在溢流现象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2节,载体的功能中提到了这一内容第24题活性是指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活化能大小的程度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2章第3节,活性的定义可判断这一题的对错第25题点阵是由一系列的点所组成的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1节,点阵的定义可直接判断第26题催化原理课程的任务是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1章第1节,催化原理课程的任务的定义中有明确阐述第27题工业催化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您的答案:A,C,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1节,工业催化的定义中有明确阐述第28题催化剂的要素是您的答案:A,B,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1节,由催化剂的定义中可有明确答案第29题催化剂的组成可划分为您的答案:B,C,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2节,催化剂的组成中有确定的答案第30题助催化剂改变活性组分的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2节,由助催化剂的定义可推出的答案第31题金属、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可导致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2节,载体的功能的内容中提出了TiO2与金属的作用及其影响可推出的答案第32题工业催化剂具备的基本要求有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答案在第02章第3节第33题下面哪些可作为活性的表示方法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3节,活性的定义及其表示中可得到答案第34题常见的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是您的答案:A,C,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2章第3节,催化剂稳定性的定义中有明确阐述第35题点阵中的点是您的答案:A,B,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1节,点阵的定义中明确了点阵中点的规律第36题晶体中存在下列哪些因素将导致晶体不是理想晶体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1节,体相和表相结构的不完整性中探讨了影响理想晶体的因素第37题下列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哪些是物理步骤您的答案:C,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2节,分析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就可得到答案第38题下列哪些是内扩散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2节,由内扩散的定义就可分析出答案第39题平衡吸附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您的答案: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3节,由平衡吸附量的定义就可分析出答案第40题哪些是Langmuir吸附模型的条件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03章第3节,分析Langmuir吸附模型的条件可获得结果作业总得分:20.0作业总批注:作业第1题哪一个不是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的化学步骤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2节,分析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所涉及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可作出答案第2题哪一个是化学吸附体系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分析水和材料(石墨、木材、岩石、金属)能否产生化学键,可得出答案第3题金属对下列气体分子化学吸附强度最强的是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4节中有答案第4题半导体氧化物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阳离子价态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5节中有答案第5题下面的哪种氧化物不是半导体氧化物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5节,半导体氧化物的特点是金属离子的价态可变,由此推出答案第6题下面哪种物质含有固体酸中心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5节,绝缘体氧化物中含氧化铝组分时就有酸中心第7题碱土金属氧化物表面上具有种类型的碱位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由固体的酸碱定义就可推出答案第8题对反应的影响,哪种因素不是由于固体酸催化剂产生的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固体酸催化作用的内容可得到答案第9题酸强度为时,固体酸称为固体超酸或超强酸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固体超强酸的定义中有答案第10题共聚物中引入官能团即可制得阳离子树脂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离子交换树脂结构的内容中有答案第11题分子筛的结构层次有几种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2节,分子筛结构构型的内容中有答案第12题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3节,由单中心(单位)缔合吸附的Langmuir吸附式直接判断第13题面心立方密堆积(fcc)结构的填充分数最大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1节的第3个内容“填充分数”中,可分析出答案第14题构型扩散是外扩散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2节的第2个内容“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中,有答案第15题化学吸附总是放热的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2节的第3个内容“反应物分子的化学吸附”中,可分析出答案第16题吸附等温线就是吸附等温式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3节的内容,分析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等温式的,可得出答案第17题弛豫会导致洁净固体最外表面原子排布发生改变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6节的第3个内容“洁净固体表面的弛豫和重构”中,可分析出答案第18题固体表面上B酸中心和L酸中心的催化作用是相同的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4个内容“固体酸的催化作用”中,可分析出答案第19题二元以上的混合氧化物中一定存在固体酸碱中心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3个内容“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中,可分析出答案第20题固体酸催化剂表面上的酸量与催化活性之间呈顺变增加关系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4个内容“固体酸的催化作用”中,可分析出答案第21题 ZSM-5分子筛结构中有5元环、10元环和12元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2节的第2个内容“典型分子筛的结构”中,有答案第22题 d带空穴是指金属d带未被电子充满的部分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3节的第1个内容“金属和金属表面的化学键”中,有答案第23题金属d带空穴影响金属与反应物分子的成键强度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3节的第2个内容“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经验规则”中,有答案第24题 p型半导体的Fermi能级高于n型半导体的Fermi能级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4节的第2个内容“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及其催化活性”中,可分析出答案第25题哪些是BET吸附模型的条件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3节吸附等温线,由BET吸附等温式的建立条件,可作出答案第26题哪些是理想体系的吸附等温式您的答案:A,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分析第3章第3节吸附等温线的内容,可得到答案第27题金属原子产生化学吸附的必要条件是您的答案:A,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4节的第3个内容“分子在金属上的活化及其吸附强度”中有答案第28题下面的哪种氧化物是半导体氧化物您的答案:B,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5节的第1个内容“半导体氧化物上的化学吸附”中根据半导体的特点,可分析出答案第29题洁净的固体表面上存在下面的结构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6节的第2个内容“洁净固体表面的集合结构特征”中,可分析出答案第30题下面的晶面哪些是高Miller指数晶面您的答案:B,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3章第6节的第2个内容“洁净固体表面的集合结构特征”中,高Miller指数晶面的例子,可分析出答案第31题下面哪些化合物为Arrhenius酸碱化合物您的答案:A,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1个内容“固体酸、碱的定义和分类”中,可分析出答案第32题下面哪些化合物为Bronsted酸碱化合物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1个内容“固体酸、碱的定义和分类”中,可分析出答案第33题哪些分析手段可测定固体酸的强度您的答案:A,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2个内容“固体表面的酸碱性质及其测定”中,可分析出答案第34题碱土金属氧化物表面上具有碱位您的答案:B,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3个内容“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中,有答案第35题影响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因素有您的答案:B,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4个内容“固体酸的催化作用”中,可分析出答案第36题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可用于下列哪些化学反应您的答案:A,B,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1节的第7个内容“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中,有答案第37题分子筛的笼形结构有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2节的第1个内容“分子筛的结构构型”中,可分析出答案第38题丝光沸石型分子筛结构中含有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2节的第2个内容“典型分子筛的结构”中,有答案第39题分子筛催化剂有哪些择形催化类型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第4章第2节的第3个内容“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调变”中,有答案第40题金属、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可导致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0批注:作业总得分:19.5作业总批注:作业第1题 Y型分子筛的晶胞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典型分子筛的结构”中,有答案第2题分子筛催化剂择形催化有种类型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调变”中,有答案第3题介孔(或称中孔)分子筛的孔径为您的答案:E此题得分:0.5批注:“中孔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中,有答案第4题 A型分子筛的晶胞是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典型分子筛的结构”中,有答案第5题在金属催化中,下列哪个反应是结构非敏感反应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中,由结构非敏感反应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6题下列氧化物中不是半导体的氧化物是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概述”中,由半导体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7题按照络合催化18电子(或16电子)规则,Cr(CO)6有多少个价层电子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络合催化循环”中,由络合催化18电子(或16电子)规则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8题大气污染物产生或排放的源头有动态源和静态源两类,下面哪个是动态源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动态源和静态源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9题下面哪一个不是化学工业过程中的4R原则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批注:“催化处理趋于废弃物最少”中,由4R原则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10题能源转换涉及能源载体和转换技术,下面哪一个是能源转换技术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能源转换技术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11题哪一个不是燃料电池中电解质的形态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中,由电解质的形态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12题与传统化工催化相比,下面哪一个不是酶催化的特点您的答案: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酶催化的特点的内容分析得到答案第13题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中主催化剂的Fermi能级是可以调节的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及其催化活性”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14题在络合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中心与反应体系并非保持着化学结合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概述”中,由络合催化的重要特征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15题绿色化学是从源头和过程中研究控制污染的化学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绿色化学的定义,可分析得到答案第16题动态源NOx的净化处理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动态源的净化处理和三效催化剂”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17题原子经济性是从原子水平上评估化学反应效率的一种概念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原子经济”、“E因子”与绿色化工生产”中,由原子经济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18题在燃料电池中阳极表面上发生燃料的氧化反应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19题茂金属催化剂是一种均匀单活性中心催化剂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茂金属催化剂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20题生物催化剂包括两部分:细胞和酶,起催化作用的是酶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生物催化剂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21题催化剂沉淀制备法中,老化(熟化)的目的是使沉淀物与溶液分层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沉淀法”中,由老化(熟化)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22题催化剂沉淀制备法中,溶质浓度越高其沉淀物颗粒越大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沉淀法”中,由溶质浓度影响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23题催化剂活性测定时应消除管壁效应和外扩散影响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影响催化剂活性测定的因素”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24题催化剂沉淀制备法中,较高温度的沉淀,可获得颗粒大的沉淀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沉淀法”中,由温度影响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25题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作为能源的催化技术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环境光催化——光催化裂解过程”中,由光催化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26题金属催化剂中哪些因素影响其催化性能您的答案: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经验规则”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27题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中有关的电子性能的术语是您的答案: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及其催化活性”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28题下面哪些是络合催化的关键反应步骤您的答案:A,C,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0批注:“络合催化中的关键反应步骤”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29题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主要构成是您的答案:B,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动态源的净化处理和三效催化剂”中,由三效催化剂的定义和组成,可分析得到答案第30题 NOx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中还原剂和产物是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静态源的净化处理催化技术”中,由NOx选择性催化还原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31题下面哪些是化石能源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化石能源的定义,分析得到答案第32题燃料电池的类型有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燃料电池的类型”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33题酶的种类有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酶的分类内容,分析得到答案第34题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前言的内容,分析得到答案第35题催化剂沉淀制备法中单元操作有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沉淀法”中,由沉淀法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36题催化剂浸渍制备法中活性组分分布的类型有您的答案: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0批注:“浸溃法”中,由活性组分在裁体上的分布与控制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37题催化剂价值的重要指标是您的答案:A,B,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催化剂活性测试的基本概念”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38题催化剂活性测定时应提前进行的工作有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0批注:“测定活性的试验方法”中,可分析得到答案第39题催化剂的物理性质有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由催化剂的宏观物性的内容,可分析得到答案第40题催化剂的密度有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催化剂密度的测定”中,由催化剂密度的定义,可分析得到答案作业总得分:18.5作业总批注:。

催化作用原理总复习答案

催化作用原理总复习答案

催化作用原理基础(总复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晶粒的生长速度正比于( c )A. 饱和度C*B. 沉淀物浓度CC. (C-C*) 值D. 溶剂量2.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时,等量浸渍是指( d )A. 溶液的量与活性组分的量相等B. 载体的量与活性组分的量相等C. 溶液的量与载体的重量相等D. 溶液的体积等于载体的空体积3. 分子筛催化剂的基础结构是指( b )A. 硅原子B. 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C. 铝原子D. 笼状结构4. 汽车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的载体是( d )A. 贵金属PtB. 贵金属RhC. 金属PdD. 多孔陶瓷或合金5. 内扩散是指( c )A. 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流动B. 反应物在反应器外管道内的流动C.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内的传质D.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外的传质6. 硅铝分子筛中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b )A. 零价硅原子的形式B. 硅氧四面体形式C. 六配位的硅离子的形式D. 硅-铝化学键的形式7.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采用的分离出过多的浸渍液,并快速干燥,是为了( c )A. 活性组分在孔道内均匀B. 活性组分在孔道外均匀C. 活性组分分布在孔口和外表面D. 活性组分在外表面均匀8. 催化剂的载体决定催化剂的( c )A. 支撑物B. 活性组分C. 孔结构D. 包装水平9. 产品收率不但取决于反应物的转化率,还取决于产物的( b )A. 催化剂制备程度中载体用的量B. 选择性C. 已转化的反应物质的多少D. 反应物进料的量的多少10. 催化剂的活性变化一定经过( b )A. 氢气还原期B. 稳定期C. 氧气处理期D. 氮气预处理期11. 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历程不包含( a )A. 贮存期B. 成熟期C. 稳定期D. 衰老期12. 催化剂的堆积体积为( b )A. 空隙体积B. 空隙体积+孔体积+真体积C. 空隙体积 + 孔体积D. 孔体积+真体积13. 固体催化剂的特点是( b )A. 与反应物分子易混合B. 与产物易分离C. 催化剂易制备D. 易与产物混合14. 负载型催化剂的负载量是指( d )A. 催化剂占反应物的比率B. 总的金属原子数率C. 载体占催化剂的比率D. 活性组分占催化剂的比率15. 负载性催化剂的分散度是指( b )A. 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分散B. 颗粒的表面原子数N S/颗粒的总原子数N TC. 催化剂粒径大小的分布D. 载体颗粒大小的分布16. 金属催化剂一般是指( a )A. 由0价金属组成的催化剂B. 由氧化物组成的负载型催化剂C. 由金属盐组成的催化剂D. 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催化剂17. 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吉氏自由能变化的物质被称为( c )A. 反应物B. 中间产物C. 催化剂D. 溶剂18. 多相催化剂一般是指( c )A. 由2种不同物质组成的催化剂B. 由气相和液相组成的催化剂C. 固体催化剂D. 液体催化19. 催化剂载体是指( c )A. 催化剂的支撑网B.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C. 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D. 催化剂的包装物20. 多相催化过程中, 不属于化学动力学过程的是( d )A. 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B. 吸附的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C. 产物自催化剂的内表面脱附D. 产物在孔内扩散到反应气流中21. 催化剂寿命是指催化剂的( c )A. 贮存时间B. 制备所用时间C. 催化活性稳定使用时间D. 与反应物接触时间22. 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为( b )A. θ=Kp/(1+ p)B. θ=Kp/(1+Kp)C. θ=p/(1+Kp)D. θ=p/(1-Kp)23. 半导体催化剂一般是指( c )A. 金属催化B. 液体催化剂C.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D.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24. 石油裂解催化剂Y型分子筛中加入稀土的作用是( b )A. 稀释活性组分B. 促进催化剂的酸性和稳定性C. 改变催化剂的粒径D. 改变催化剂的孔结构25. 催化剂的选择性为( d )A. 转化成目的产物的物质量B. 已转化反应物的物质量C. 不同反应物的比例D. (A/B)×100%26. 催化剂运转经历的时间不包括( a )A. 焙烧时间B. 成熟期C. 稳定期D. 衰老期27. 测定固体酸催化剂表面酸量的方法之一是( a )A. 气体吸附法B. 水溶液滴定法C. 催化剂焙烧法D. 催化剂浸渍法28. 催化剂的选择性反映出催化剂( d )A. 对反应器有选择B. 对反应温度有选择C. 对反应压力有选择D. 对反应产物有选择29. 固体酸B酸强度是指( c )A. 接受电子对的能力B. 给出质子量的多少C. 给出质子的能力D. 接受质子的能力30. 固体超强酸是指其Hammett酸强度函数( d )A. H0 > 11.9B. H0 > -11.9C. H0 > 0D. H0 < -11.931. 催化剂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 a )A. 标准吉布斯自由能B. 中间产物C. 反应的过程D. 反应温度32. 多相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动力学过程的是( a )A.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B. 反应物自反应物气流中扩散到催化剂表面C. 产物自催化剂的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D. 产物在孔内扩散到反应气流中33. 催化剂运转经历的时间不包括( a )A. 焙烧时间B. 成熟期C. 稳定期D. 衰老期34. 金属催化剂一般是指( d )A. 由2种不同物质组成的催化剂B. 氧化物组成的催化剂C. 金属盐催化剂D. 由0价金属组成的催化剂35. 浸渍法制备的蛋黄型催化剂主要用于( b )A. 防止活性组分流失B. 抵抗原料中的毒物C. 使催化剂有利于反应物的外扩散D. 限制反应物进入催化剂内表面36. 在压力非常小的条件下,且吸附比较弱时,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为( b )A. θ=Kp/(1+ p)B. θ=KpC. θ=p/(1+Kp)D. θ=p/(1-Kp)37. 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催化剂( a )A. 影响反应进程的程度B. 对反应温度有选择性C. 对反应条件的影响D. 对溶剂选择的影响38. 金属催化剂对气体的化学吸附强度顺序为( a )A. O2 > CO > N2B. O2 = CO = N2C. O2 < CO < N2D. N2 > O2 > CO39. 催化剂的载体可以改变催化剂的( c )A. 支撑网B. 活性组分C. 传导性D. 包装物40. 负载型催化剂除有活性组分外,一定还有( b )A. 助催化剂B. 载体C. 金属氧化物D. 合金41. 不含β笼的分子筛是( d )A. X型B. A型C. Y型D. ZSM-5型42. 均匀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 沉淀剂母体为( a )A. 尿素B. KOHC. NaOHD. 草酸43. 在NH3吸附的TPD谱图上,高温脱附峰对应的酸中心为( b )A. 弱酸B. 强酸C. 弱的L酸D. 弱的B酸44. 固体酸表面的酸量的表示为( d )A. mol/LB. mmol/LC. mmol/mlD. mmol/g45. 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是指( c )A. 将溶剂和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B. 将沉淀剂和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C. 将不同的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D. 将不同的沉淀剂放在一起沉淀46. 催化剂上积炭失活后, 再生催化剂可采用的方法是( d )A. 通入氢气处理B. 通入氮气处理C. 用酸或碱液处理D. 通入空气灼烧处理47. 超临界技术主要用在催化剂制备的( b )A. 超临界水热合成B. 超临界流体干燥C. 超临界溶剂反应D. 超临界气体还原48. 催化剂失活可能是催化剂( a )A. 催化剂吸附毒物B. 制备所用时间过短C. 贮存时间过短D. 与反应物接触时间太短49.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 b or c )A. 反应物B. 活化能C. 反应速率D. 热效应50. 催化剂的活性可以表示为( c )A. α= k / SB. α= S / kC. A = αSD. A = k / S51. 催化剂的活性变化一定经过( b )A. 焙烧活化期B. 稳定期C. 氧气活化期D. 氮气预处理期52. 内扩散是指( c )A. 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流动B. 反应物在反应器外管道内的流动C.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内的传质D.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外的传质53. 汽车尾气转化器中载体堇青石的化学组成为( c )A. Al2O3·3SiO2B. CaO·3Al2O3·6SiO2C. 2MgO·2Al2O3·5SiO2D. 2Al2O3·SiO254. 催化剂的活性是指( a )A. 催化剂影响反应进程变化的程度B. 所消耗的原料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C. 已转化的反应物质的量D. 限制反应物进料的量55. 固体酸B(质子)酸强度是指( c )A. 接受电子对的能力B. 给出质子的多少C. 给出质子的能力D. 接受质子的能力56. 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是指( c )A. 将溶剂和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B. 将沉淀剂和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C. 将不同的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D. 将不同的沉淀剂放在一起沉淀57. 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毒物可能是( a )A. 碱性物质B. 氮气C. 酸性物质D. 氢气58. 固体超强酸是指酸强度超过100%硫酸强度的酸,其酸强度函数Hammett 值为( b )A. H0 = 11.9B. H0 < -11.9C. H0 > 0D. H0= 059. 硅铝分子筛中铝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d )A. 金属铝B. 氧化铝C. 三配位的铝离子D. 铝氧四面体60.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时,溶胶中的胶粒在水化层或什么的保护下相对稳定( d )A. 金属盐B. 阴离子C. 阳离子D. 双电层61. 立方晶体中, 有一个晶面通过立方体上一个面的对角线, 这个晶面为( b )A. (100)B. (110)C. (111)D. (010)62. 金属分散度D为( d )A. 表面的金属原子数B. 总的金属原子数C. B/AD. A/B63. 催化剂的选择性为( d )A. 转化成目的产物的物质量B. 已转化反应物的物质量C. 不同反应物的比例D. (A/B)×100%64. 硅铝分子筛中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b )A. 零价硅原子的形式B. 硅氧四面体形式C. 六配位的硅离子的形式D. 硅-铝化学键的形式65. 固体酸的酸量是指( b )A. 接受电子对的能力B. 给出质子量的多少C. 单位质量催化剂上的酸中心数量D. 接受质子的能力66. 固体超强碱是指其Hammett函数( d )A. H- > 11.9B. H-> -11.9C. H-> 0D. H- >2667. 催化剂的比活性是指( a )A. 单位表面积上的活性B. 单位时间内生成产物的量C. 单位重量反应物中生成产物的量D. 单位时间通过反应物的量68. 催化剂除有载体、助催化剂外,一定还有( d )A. 粘合剂B. 载体C. 金属氧化物D. 活性组分69. 不含β笼的分子筛是( b )A. X型B. M型C. Y型D. A型70. 均匀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是指( b )A. 金属盐混合均匀B. 各种金属同时均匀沉淀C. 金属盐溶液混合均匀D. 沉淀剂与金属氧化物混合均匀71. 负载型催化剂在制备是可采用竞争吸附的方法,竞争吸附是指( c )A. 添加物与载体的竞争B. 载体与活性组分的竞争C. 添加物与活性组分的竞争D. 添加物与溶剂的竞争72. 固体超强酸是指酸强度超过100%硫酸强度的酸,其酸强度函数Hammett 值为( b )A. H0 = 11.9B. H0 < -11.9C. H0 > 0D. H0= 073. 溶胶-凝胶法中,最终产品的结构在什么中已初步形成( c )A. 焙烧过程B. 活化过程C. 溶胶D. 成型过程74. 固体催化剂的特点是( b )A. 与反应物分子易混合B. 与产物易分离C. 催化剂易制备D. 易与产物混合75.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采用的分离出过多的浸渍液,并快速干燥,是为了( c )A. 活性组分在孔道内均匀B. 活性组分在孔道外均匀C. 活性组分分布在孔口和外表面D. 活性组分在外表面均匀76. 催化反应器在短时间停车检修时需要( c )A. 泄出催化剂B. 通入氧气氧化催化剂C. 通入纯氮气钝化保护催化剂D. 泄出旧催化剂,装入新催化剂1.C2.D3.B4.D5.C6.B7.C8.C9.B 10.B 11.A 12.B 13.B 14.D 15.B 16.A 17.C 18.C 19.C 20.D 21.C 22.B 23.C 24.B 25.D 26.A 27.A 28.D 29.C 30.D 31.A 32.A 33.A 34.D 35.B 36.B 37.A 38.A 39.C 40.B 41.D 42.A 43.B 44.D 45.C 46.D 47.B 48.A 49.B 50.C 51.B 52.C 53.C 54.A 55.C 56.C 57.A 58.B 59.D 60.D 61. B 62.D 63.D 64.B 65.B 66.D 67.A 68.D 69.B 70.B 71.C 72.B 73.C 74.B 75.C 76.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负载型催化剂一般是由活性组分和载体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作用原理总复习答案催化作用原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晶粒的生长速度正比于( c ) A. 饱和度C* B. 沉淀物浓度C C. (C-C) 值 D. 溶剂量2.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时,等量浸渍是指( d ) A. 溶液的量与活性组分的量相等 B. 载体的量与活性组分的量相等 C. 溶液的量与载体的重量相等 D. 溶液的体积等于载体的空体积3. 分子筛催化剂的基础结构是指( b ) A. 硅原子 B. 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 C. 铝原子 D. 笼状结构4. 汽车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的载体是( d ) A. 贵金属Pt B. 贵金属Rh C. 金属Pd D. 多孔陶瓷或合金 5. 内扩散是指( c ) A. 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流动 B. 反应物在反应器外管道内的流动 C.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内的传质D.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外的传质6. 硅铝分子筛中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b ) A. 零价硅原子的形式B. 硅氧四面体形式 C. 六配位的硅离子的形式 D. 硅-铝化学键的形式7.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采用的分离出过多的浸渍液,并快速干燥,是为了( c ) A. 活性组分在孔道内均匀B. 活性组分在孔道外均匀 C. 活性组分分布在孔口和外表面 D. 活性组分在外表面均匀8. 催化剂的载体决定催化剂的( c ) A. 支撑物B. 活性组分 C. 孔结构 D. 包装水平9. 产品收率不但取决于反应物的转化率,还取决于产物的( b ) A. 催化剂制备程度中载体用的量 B. 选择性 C. 已转化的反应物质的多少 D. 反应物进料的量的多少10. 催化剂的活性变化一定经过( b )A. 氢气还原期B. 稳定期C. 氧气处理期D. 氮气预处理期11. 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历程不包含( a ) A. 贮存期 B. 成熟期 C. 稳定期 D. 衰老期12. 催化剂的堆积体积为( b ) A. 空隙体积 B. 空隙体积+孔体积+真体积 C. 空隙体积+ 孔体积D. 孔体积+真体积*13. 固体催化剂的特点是( b ) A. 与反应物分子易混合 B. 与产物易分离C. 催化剂易制备 D. 易与产物混合14. 负载型催化剂的负载量是指( d ) A. 催化剂占反应物的比率B. 总的金属原子数率 C. 载体占催化剂的比率 D. 活性组分占催化剂的比率15. 负载性催化剂的分散度是指( b ) A. 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分散 B. 颗粒的表面原子数NS/颗粒的总原子数NT C. 催化剂粒径大小的分布 D. 载体颗粒大小的分布16. 金属催化剂一般是指( a ) A. 0价金属组成的催化剂 B. 氧化物组成的负载型催化剂 C. 金属盐组成的催化剂 D. 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催化剂17. 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吉氏自能变化的物质被称为( A. 反应物 B. 中间产物 C. 催化剂 D. 溶剂18. 多相催化剂一般是指( c ) A. 2种不同物质组成的催化剂 B. 气相和液相组成的催化剂 C. 固体催化剂D. 液体催化19. 催化剂载体是指( c ) A. 催化剂的支撑网B.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C. 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 D. 催化剂的包装物20. 多相催化过程中, 不属于化学动力学过程的是( d ) A. 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 B. 吸附的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 C. 产物自催化剂的内表面脱附 D. 产物在孔内扩散到反应气流中21. 催化剂寿命是指催化剂的( c ) A. 贮存时间B. 制备所用时间C. 催化活性稳定使用时间D. 与反应物接触时间22. 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为( b )A. θ=Kp/(1+ p)B. θ=Kp/(1+Kp)C. θ=p/(1+Kp)D. θ=p/(1-Kp) 23. 半导体催化剂一般是指( c ) A. 金属催化 B. 液体催化剂 C.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D.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24. 石油裂解催化剂Y型分子筛中加入稀土的作用是( b ) A. 稀释活性组分 B. 促进催化剂的酸性和稳定性 C. 改变催化剂的粒径 D. 改变催化剂的孔结构25. 催化剂的选择性为( d ) A. 转化成目的产物的物质量 B. 已转化反应物的物质量 c ) C. 不同反应物的比例 D. (A/B)×100% 26. 催化剂运转经历的时间不包括( a ) A. 焙烧时间 B. 成熟期 C. 稳定期D. 衰老期27. 测定固体酸催化剂表面酸量的方法之一是( a ) A. 气体吸附法 B. 水溶液滴定法 C. 催化剂焙烧法 D. 催化剂浸渍法28. 催化剂的选择性反映出催化剂( d ) A. 对反应器有选择B. 对反应温度有选择 C. 对反应压力有选择 D. 对反应产物有选择29. 固体酸B酸强度是指( c ) A. 接受电子对的能力 B. 给出质子量的多少 C. 给出质子的能力D. 接受质子的能力30. 固体超强酸是指其Hammett酸强度函数( d ) A. H0 > B. H0 > - C. H0 > 0 D. H0 A. 标准吉布斯自能 B. 中间产物 C. 反应的过程 D. 反应温度32. 多相催化过程中, 属于化学动力学过程的是( a ) A. 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 B. 反应物自反应物气流中扩散到催化剂表面 C. 产物自催化剂的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 D. 产物在孔内扩散到反应气流中33. 催化剂运转经历的时间不包括( a ) A. 焙烧时间 B. 成熟期 C.稳定期 D. 衰老期34. 金属催化剂一般是指( d ) A. 2种不同物质组成的催化剂 B. 氧化物组成的催化剂 C. 金属盐催化剂D. 0价金属组成的催化剂35. 浸渍法制备的蛋黄型催化剂主要用于( b ) A. 防止活性组分流失 B. 抵抗原料中的毒物 C. 使催化剂有利于反应物的外扩散 D. 限制反应物进入催化剂内表面36. 在压力非常小的条件下,且吸附比较弱时,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为( b ) A. θ=Kp/(1+ p) B. θ=Kp C. θ=p/(1+Kp) D. θ=p/(1-Kp) 37. 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催化剂( a ) A. 影响反应进程的程度 B. 对反应温度有选择性C. 对反应条件的影响 D. 对溶剂选择的影响38. 金属催化剂对气体的化学吸附强度顺序为( a ) A. O2 > CO > N2 B. O2 = CO = N2 C. O2 O2 > CO 39. 催化剂的载体可以改变催化剂的( c ) A.支撑网 B. 活性组分 C. 传导性 D. 包装物40. 负载型催化剂除有活性组分外,一定还有( b ) A. 助催化剂 B. 载体 C. 金属氧化物 D. 合金41. 不含β笼的分子筛是( d ) A. X型B. A型C. Y型D. ZSM-5型42. 均匀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 沉淀剂母体为( a ) A. 尿素 B. KOH C. NaOH D. 草酸43. 在NH3吸附的TPD谱图上,高温脱附峰对应的酸中心为( b ) A. 弱酸B. 强酸 C. 弱的L酸 D. 弱的B酸44. 固体酸表面的酸量的表示为( d ) A. mol/L B. mmol/L C. mmol/ml D. mmol/g 45. 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是指( c ) A. 将溶剂和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 B. 将沉淀剂和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 C. 将不同的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 D. 将不同的沉淀剂放在一起沉淀46. 催化剂上积炭失活后, 再生催化剂可采用的方法是( d ) A. 通入氢气处理B. 通入氮气处理 C. 用酸或碱液处理D. 通入空气灼烧处理47. 超临界技术主要用在催化剂制备的( b ) A. 超临界水热合成 B. 超临界流体干燥 C. 超临界溶剂反应D. 超临界气体还原48. 催化剂失活可能是催化剂( a ) A. 催化剂吸附毒物 B. 制备所用时间过短C. 贮存时间过短 D. 与反应物接触时间太短49.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 b or c ) A. 反应物 B. 活化能 C. 反应速率 D. 热效应50. 催化剂的活性可以表示为( c )A. α= k / SB. α= S / kC. A = αSD. A = k / S 51. 催化剂的活性变化一定经过( b ) A. 焙烧活化期 B. 稳定期 C. 氧气活化期 D. 氮气预处理期52. 内扩散是指( c ) A. 反应物在反应器内的流动 B. 反应物在反应器外管道内的流动 C.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内的传质 D.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外的传质53. 汽车尾气转化器中载体堇青石的化学组成为( c ) A. Al2O3·3SiO2 B. CaO·3Al2O3·6SiO2 C. 2MgO·2Al2O3·5SiO2 D. 2Al2O3·SiO2 54. 催化剂的活性是指( a ) A. 催化剂影响反应进程变化的程度 B. 所消耗的原料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 C. 已转化的反应物质的量 D. 限制反应物进料的量55. 固体酸B(质子)酸强度是指( c ) A. 接受电子对的能力 B. 给出质子的多少 C. 给出质子的能力 D. 接受质子的能力56. 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是指( c ) A. 将溶剂和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 B. 将沉淀剂和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 C. 将不同的金属盐放在一起沉淀 D. 将不同的沉淀剂放在一起沉淀57. 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毒物可能是( a ) A. 碱性物质B. 氮气C. 酸性物质D. 氢气58. 固体超强酸是指酸强度超过100%硫酸强度的酸,其酸强度函数Hammett 值为( b ) A. H0 = B. H0 0 D. H0= 0 59. 硅铝分子筛中铝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d ) A. 金属铝B. 氧化铝 C. 三配位的铝离子D. 铝氧四面体60.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时,溶胶中的胶粒在水化层或什么的保护下相对稳定( d ) A. 金属盐 B. 阴离子 C. 阳离子 D. 双电层61. 立方晶体中, 有一个晶面通过立方体上一个面的对角线, 这个晶面为( b ) A. (100) B. (110) C. (111) D. (010) 62. 金属分散度D 为( d ) A. 表面的金属原子数B. 总的金属原子数 C. B/A D. A/B 63. 催化剂的选择性为( d ) A. 转化成目的产物的物质量 B. 已转化反应物的物质量 C. 不同反应物的比例 D. (A/B)×100% 64. 硅铝分子筛中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b ) A. 零价硅原子的形式B. 硅氧四面体形式 C. 六配位的硅离子的形式 D. 硅-铝化学键的形式65. 固体酸的酸量是指( b ) A. 接受电子对的能力 B. 给出质子量的多少 C. 单位质量催化剂上的酸中心数量 D. 接受质子的能力66. 固体超强碱是指其Hammett函数( d ) A. H- > B. H-> -C. H-> 0 D. H- >26 67. 催化剂的比活性是指( a ) A. 单位表面积上的活性 B. 单位时间内生成产物的量 C. 单位重量反应物中生成产物的量 D. 单位时间通过反应物的量68. 催化剂除有载体、助催化剂外,一定还有( d ) A. 粘合剂 B. 载体 C. 金属氧化物 D. 活性组分69. 不含β笼的分子筛是( b ) A. X型 B. M型C. Y型 D. A型70. 均匀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是指( b ) A. 金属盐混合均匀 B. 各种金属同时均匀沉淀 C. 金属盐溶液混合均匀D. 沉淀剂与金属氧化物混合均匀71. 负载型催化剂在制备是可采用竞争吸附的方法,竞争吸附是指( c )四、简答题 1. 催化剂生产中常用的沉淀剂有哪些? 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3.X、Y 型分子筛与ZSM-5型分子筛有什么区别? 4.举例说明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