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二(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七.想象
(一)概念
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分类
1.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
2.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16下简答)
对小Hale Waihona Puke Baidu生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2)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表象储备;
2)社会知觉(13上单选)
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三部分。
社会知觉偏差:
1)刻板效应;
2)晕轮效应
3)首因效应
4)近因效应
5)投射效应
3.知觉的特性(15下简答,17下单选)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指某一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根据人脑反映的对象的不同,可讲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1)物体知觉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第四节心理学个性心理
心理学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一、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动机
是指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三、兴趣
是一个人努力趋向某种客体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个性倾向,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
2.按思维的逻辑性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3.按思维的指向性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按思维的独创性分,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技法:
头脑风暴
戈登分合法
清单法
5.按思维过程的依据分,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五)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六)基本形式
3)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
4)注意的转移
四.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二)记忆的分类
按记忆的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按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分,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3)让学生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用一些创造原型给学生启发;
5)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3.幻想/理想和空想
第三节心理学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一、情绪
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境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分类:
1.情绪的一般分类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一种具有弥散性/微弱而有持久的情绪状态
(二)基本特征
(三)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a)动机阶段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b)确定行动目的
c)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在执行阶段,意志的强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预定的目的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一方面制作那些不利于达成目的的行为。
(四)意志品质
3)压抑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4)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
5)同化说,奥苏贝尔对遗忘的原因提出了解释,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影响遗忘的因素(简答)
1)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以及记忆材料的重要性
3)记忆材料的性质对遗忘的进程的影响
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2.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
维果斯基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3.最近发展区
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意识儿童的现在水平,既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须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一定事物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
3.注意的品质(16年上单选)
1)注意的范围,“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值得是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短时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
概括性: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的特征。
(三)品质(17上单选)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4.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四)种类
1.按发展水平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根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即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1)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2)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理论代表是詹金斯和达伦巴西。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6下单选)
1.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2.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2-3岁)
此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父母对儿童的态度需要掌握分寸,既给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前提下给予必要的节制。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客观条件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如远近/大小/亮度/颜色等,但对于同一事物,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稳定不变。
三.注意
1.注意的概念
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是高级心理活动的条件。
2.注意的分类(14上单选)
1)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滴对一定是我发生的注意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学习的效果最好。(14上/14下单选)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的影响
一般来说,系列材料开始和结尾部分记忆效果最好。
6)识记的方法
7)识记者的态度
3.回忆与再认
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经验的过程。
(四)运用记忆规律有效学习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单选/简答)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久性”,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存在。
2.前运算阶段(2-7岁)(13上单选)
特征:“泛灵论”或“万物有灵论”,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等。
三.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现代认知心理学
四.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3下单选)
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类型:同化与顺应。
五.言语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的过程和产物。
言语的种类:
对话言语,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
独白言语;
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
六.思维
(一)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
(二)特征(16上单选)
间接性: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14下简答/15上,16下单选)
认知结构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这一概念出现标志着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另外一个特征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此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他们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对事物作一定的概括,不仅具有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的可逆思维。
1.概念
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形式最基本单位。
2.判断
对客观事物进行判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有俩种基本属性,一,判断总是有所判断,二,判断总是有真有假。
3.推理
是从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类型。
(七)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激情,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二、情感
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分类:(16下单选)
1.道德感,如尊敬/愧疚
2.理智感,
3.美感
三、意志
(一)概念
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4.“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这是维果斯基关于教学和发展关系的核心论断。维果斯基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人。
5.教学支架的应用
第二节心理学认知过程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受性与感觉阀限
绝对感觉阀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按时间的长短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长时记忆又叫永久性记忆。
(三)记忆的过程
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遗忘/回忆与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
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他是记忆的必要前提,学习是从识记开始的。
2.保持和遗忘
保持是指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
差别感觉阀限
(三)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
2.感觉对比(15下单选)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此阶段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勤奋感对自卑感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5.自我同一性度角色混乱
青春期主要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重视的实现。
(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15上单选)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2.问题解决的方法
1)算法
是将所有可能的针对问题解决方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并精心尝试。
2)启发法
是基于一定的经验,根据现有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较少搜索而找到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策略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3上单选,17下简答)
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问题表征的方式
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心理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即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他的一般常用的功能去认识它。
4)动机与情绪状态
5)原型启发
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得到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食物或现象叫原型。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模块二 学生指导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概念
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陈述和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活动,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的遗忘(15上简答)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