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基础知识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3/26
11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通过现代分离和分析技术,研究方剂中的 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方剂的药效作用机制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方剂配伍规律进行 深入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
方剂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方剂临床应用研究
采用先进的制剂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提 高方剂的制剂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评价方剂的临 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 科学依据。
2024/3/26
12
03
CATALOGUE
常见疾病治疗方剂举例
2024/3/26
13
感冒类疾病治疗方剂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主治外感风寒表实 证。
桂枝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主治外感风 寒表虚证。
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3/26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6
•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药物组成及功效解析 • 常见疾病治疗方剂举例 • 中药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 方剂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CATALOGUE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024/3/26
药物性味
指药物具有的四气五味,反映药物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024/3/26
药物归经
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 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功效关系
药物的性味归经与其功效密切相关,不同性味归经的药物具有不 同的功效。
9
药物配伍变化规律探讨
中医学PPT方剂课件
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 郁金 黄连 朱砂 山栀 雄 黄 黄芩 水牛角粉 冰片 麝香 珍珠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
❖ 1、 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 2、掌握组方原则,君臣佐使的意义 ❖ 3、熟悉方剂组成变化:增减药味、增减药量、
剂型变化
❖ 4、熟悉汤剂,了解丸剂、散剂、膏剂和丹剂。 ❖ 5、掌握常用的代表方剂功用、主治 ❖ 6、掌握六味地黄丸方解
治疗湿痰主方
理中丸
【组成】人参 干姜 白术 炙甘草 【功用】温中散寒,健脾益气。 【主治】脾胃虚寒证。
理中丸
【方解】 君药:干姜,辛热,温中祛寒,扶阳抑阴。 臣药:人参,补中益气。 佐药:白术,健脾燥湿。 使药: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理中丸
【加减应用】虚甚者重用人参,寒甚者可加附子。 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下垂、慢性结肠炎等,皆可辨证加 减应用。
【鉴别】与理中丸相鉴别 相同点: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中气。 不同点: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 主治脾胃气虚证; 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 用于中焦虚寒证。
补中益气汤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脾胃气虚
气虚下陷 气虚发热
四物汤
【组成】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功用】养血调经。 【主治】血虚血滞证。
状,以及痈疮疖肿。
逍遥散
【组成】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两胁作痛,胸闷嗳气,头痛目眩,口燥咽干,
或乳房胀痛。
逍遥散
【方解】 君药:柴胡,疏肝解郁,畅达肝气。 臣药:白芍,养血柔肝;当归,养血活血;共助君
中药方剂基础知识 ppt课件
31
ppt课件
妊娠禁忌
禁用: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 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如水银、砒 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 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 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 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ppt课件
32
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 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性质滑利之品。 如牛膝、川芎、红花、 桃仁、姜黄、牡 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 荟、芒硝、附子、肉桂、冬葵子、滑石、 薏苡仁等。
ppt课件
44
膏剂
膏剂将药物反复煎熬,去渣取汁,加入蜂 蜜或冰糖浓缩而成的膏型。有内服和外用 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 种,外用膏剂又分软膏剂和硬膏剂两种。
ppt课件
45
糖浆剂
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 蔗糖溶解制成的药物水溶液。
ppt课件
46
冲剂
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 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散剂。
27
(二)、配伍禁忌
•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ppt课件
28
十八反
• 共载相反中药18种,即: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ppt课件
29
十九畏
• 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
ppt课件
10
甘: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和中的作用。
ppt课件
11
酸: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 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遗 尿等证。
《中药方剂》课件
主要用于利水消肿,治疗水湿内停证。
VS
详细描述利水渗ຫໍສະໝຸດ 药能利水消肿,治疗水湿内停所 致的证候,如水肿、泄泻等。常见的利水 渗湿药有茯苓、泽泻、车前子等。
止血药
总结词
主要用于止血,治疗各种出血证。
详细描述
止血药能收敛止血,治疗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便血等。常见的止血药有白及、 三七、艾叶等。
活血化瘀药
十九畏
指中药配伍中的另一种禁忌情况,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后 会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妊娠用药禁忌
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 造成不良影响。
中药方剂的剂量与换算
中药剂量
指中药在处方中的用量,通常以克为单位。不同中药的 剂量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总结词
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治疗瘀血阻滞证。
详细描述
活血化瘀药能活血化瘀,治疗瘀血阻滞所致 的证候,如痛经、跌打损伤等。常见的活血 化瘀药有丹参、红花、川芎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
总结词
主要用于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多咳嗽气喘 。
详细描述
化痰止咳平喘药能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多 咳嗽气喘等证候。常见的化痰止咳平喘药有
中药方剂的未来展望
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慢性病、疑难杂症 等领域,中药方剂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随着现代医学对中药方剂的 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制定科学的 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确保中药方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中药方剂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应用,有助于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世界卫生 健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VS
详细描述利水渗ຫໍສະໝຸດ 药能利水消肿,治疗水湿内停所 致的证候,如水肿、泄泻等。常见的利水 渗湿药有茯苓、泽泻、车前子等。
止血药
总结词
主要用于止血,治疗各种出血证。
详细描述
止血药能收敛止血,治疗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便血等。常见的止血药有白及、 三七、艾叶等。
活血化瘀药
十九畏
指中药配伍中的另一种禁忌情况,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后 会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
妊娠用药禁忌
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 造成不良影响。
中药方剂的剂量与换算
中药剂量
指中药在处方中的用量,通常以克为单位。不同中药的 剂量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总结词
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治疗瘀血阻滞证。
详细描述
活血化瘀药能活血化瘀,治疗瘀血阻滞所致 的证候,如痛经、跌打损伤等。常见的活血 化瘀药有丹参、红花、川芎等。
化痰止咳平喘药
总结词
主要用于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多咳嗽气喘 。
详细描述
化痰止咳平喘药能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多 咳嗽气喘等证候。常见的化痰止咳平喘药有
中药方剂的未来展望
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慢性病、疑难杂症 等领域,中药方剂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随着现代医学对中药方剂的 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制定科学的 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确保中药方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中药方剂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应用,有助于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世界卫生 健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药和方剂的基本知识ppt
-
19:46
1.炮制目的
❖ (1)使药物纯净,用量准确,便于贮存。 ❖ (2)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 (3)改变药物性能,增强或改变疗效。 ❖ (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存。 ❖ (5)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
19:46
2.炮制方法
❖ 中药炮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修制法、 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和其他制法。
7.涩味 能收敛固涩。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 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
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 : ❖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
是说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的 定向概念。
❖ 升——上升提举 作用趋势向上 ❖ 降——下达降逆 作用趋势向下。 ❖ 浮——向外发散 作用趋势向外(向上)。 ❖ 沉——向内收敛固藏、泄利二便,作用趋势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 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 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 毒。
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
(3)酸味 能收——收敛, 能涩——固涩既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 安蛔等作用
中药和方剂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 1.掌握中药的性能和用法的基本内容 ❖ 2.掌握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 3.了解中医的各种剂型及其特点
19:46
中药的炮制
❖ 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剂型之前,进行必要 的加工处理,统称为炮制。 ❖ 炮制在古代叫做炮炙、修事或修治。药物 炮制与否或炮制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 疗效果,更是确保用药安全而有效的重要措施。
19:46
1.炮制目的
❖ (1)使药物纯净,用量准确,便于贮存。 ❖ (2)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 (3)改变药物性能,增强或改变疗效。 ❖ (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存。 ❖ (5)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
19:46
2.炮制方法
❖ 中药炮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修制法、 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和其他制法。
7.涩味 能收敛固涩。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 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
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 : ❖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
是说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的 定向概念。
❖ 升——上升提举 作用趋势向上 ❖ 降——下达降逆 作用趋势向下。 ❖ 浮——向外发散 作用趋势向外(向上)。 ❖ 沉——向内收敛固藏、泄利二便,作用趋势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 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 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 毒。
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
(3)酸味 能收——收敛, 能涩——固涩既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 安蛔等作用
中药和方剂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 1.掌握中药的性能和用法的基本内容 ❖ 2.掌握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 3.了解中医的各种剂型及其特点
19:46
中药的炮制
❖ 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剂型之前,进行必要 的加工处理,统称为炮制。 ❖ 炮制在古代叫做炮炙、修事或修治。药物 炮制与否或炮制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 疗效果,更是确保用药安全而有效的重要措施。
中医学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课件
13
(4)苦
1)能泄 -如大黄治疗热结便秘(泻热通便); 杏仁治疗肺气上逆的喘咳(降肺气止 咳平喘); 黄连治疗热盛心烦(清热泄火)
2)能燥-如苍术治疗湿证(燥湿) 3)能坚阴-如黄柏、知母清湿热、泻火存
阴(坚阴)
14
(5)咸
1)软坚散结-如瓦楞子、牡蛎治疗瘰疬痰 核(淋巴结结核、皮下脂肪瘤) 、痞块(泛
18
2.与药物气味质地轻重的关系
辛甘、温热-升浮, 酸苦咸寒凉-沉降 质地轻-升浮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质地重-沉降 “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 3.与炮制、配伍的关系
• 酒炒-升,盐炒-下行 • 姜汁炒-散,醋炒-收敛 • 少数升浮药配多数沉降药,随之下降 • 少数沉降药配多数升浮药,随之上升
11
(1)辛
1)能散-发散 如麻黄、薄荷治疗表证(发散解表)
2)能行-行气、行血 如木香行气治疗气滞, 川芎活血治疗血瘀
(2)甘
1) 补益-如人参、熟地治疗虚证 2)和中-如甘草调和方中药物的药性 3)缓急-如甘草治疗痉挛疼痛(缓急止痛
12
(3)酸
-能收,能涩(收敛、固涩) • 如五味子治疗出虚汗(敛汗) • 山茱萸、金樱子治疗遗精(涩精、固精) • 乌梅、五倍子治疗泄泻(止泻)
2) 《伤寒杂病论》-方314首,“方书之祖” 3) 《神农本草经》-“君臣佐使” 4)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5) 唐·孙思邈《千金方》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46
6) 宋·《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方788首, 第一部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7) 宋·薛己《内科摘要》 8) 金·《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开方论之
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 大黄、附子、枳实、干姜、肉桂、天南星、 牛膝等
(4)苦
1)能泄 -如大黄治疗热结便秘(泻热通便); 杏仁治疗肺气上逆的喘咳(降肺气止 咳平喘); 黄连治疗热盛心烦(清热泄火)
2)能燥-如苍术治疗湿证(燥湿) 3)能坚阴-如黄柏、知母清湿热、泻火存
阴(坚阴)
14
(5)咸
1)软坚散结-如瓦楞子、牡蛎治疗瘰疬痰 核(淋巴结结核、皮下脂肪瘤) 、痞块(泛
18
2.与药物气味质地轻重的关系
辛甘、温热-升浮, 酸苦咸寒凉-沉降 质地轻-升浮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质地重-沉降 “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 3.与炮制、配伍的关系
• 酒炒-升,盐炒-下行 • 姜汁炒-散,醋炒-收敛 • 少数升浮药配多数沉降药,随之下降 • 少数沉降药配多数升浮药,随之上升
11
(1)辛
1)能散-发散 如麻黄、薄荷治疗表证(发散解表)
2)能行-行气、行血 如木香行气治疗气滞, 川芎活血治疗血瘀
(2)甘
1) 补益-如人参、熟地治疗虚证 2)和中-如甘草调和方中药物的药性 3)缓急-如甘草治疗痉挛疼痛(缓急止痛
12
(3)酸
-能收,能涩(收敛、固涩) • 如五味子治疗出虚汗(敛汗) • 山茱萸、金樱子治疗遗精(涩精、固精) • 乌梅、五倍子治疗泄泻(止泻)
2) 《伤寒杂病论》-方314首,“方书之祖” 3) 《神农本草经》-“君臣佐使” 4)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5) 唐·孙思邈《千金方》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46
6) 宋·《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方788首, 第一部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7) 宋·薛己《内科摘要》 8) 金·《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开方论之
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 大黄、附子、枳实、干姜、肉桂、天南星、 牛膝等
方剂基础知识药剂学课件
VS
详细描述
逍遥散是中医经典方剂,由柴胡、白芍、 白术、茯苓、当归、炙甘草等组成。它主 要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两胁胀痛、胸 闷不适、情绪低落、月经不调等症状。逍 遥散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疏肝解郁,调理 气血,使体内气机畅通,从而缓解身体不 适。
小柴胡汤
总结词
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详细描述
小柴胡汤是中医经典方剂,由柴胡、黄芩、 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 它主要用于治疗少阳证,如寒热往来、口苦 咽干、头晕目眩等症状。小柴胡汤的作用机 制主要在于和解少阳,调理气机,使体内阴 阳平衡,从而缓解身体不适。
煎煮器具
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如砂锅 、瓦罐等,以保证药效的充分 发挥。
煎煮火候
根据不同的药物性质,选择适 当的火候,先武火后文火,以 保证药效的充分煎出。
特殊煎法
某些药物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 ,如先煎、后下、包煎等,需 按照医嘱进行操作。
方剂的服用方法
服药时间
根据病情和医嘱,选择饭前或饭后服药,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
相反相成原则
方剂中寒热、补泻、升降等性质 相反的药物配合使用,以调节人 体内环境。
用药剂量原则
方剂中各药物成分的用量比例, 以及单味药的用量控制,以确保 安全有效。
05 方剂的现代研究与进展
方剂的现代药理研究
01
药理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方剂中各成分的药理作 用机制,揭示其治疗学
对方剂进行系统的药效学评价, 包括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方 面的研究。
研究方剂中各成分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临 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剂的现代制备工艺
提取工艺
采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如超声波、微波等,提高 方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方药基础知识PPT课件
2、能协助主要治疗一些次要症状
使药 1、引经,即引导它诸药直达病所。
如治上部疾患用桔梗 为引、治下部疾患以牛 膝为引等。 2、调和药性。 如方剂中常用甘草
大枣以调和药性。
4
举一例(麻黄汤).由麻黄、桂技、杏仁、 甘草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 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等症.功能发散寒 邪 宣肺平喘。其中: 君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药——桂枝:温经解肌,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宣肺平喘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昏迷取人中涌泉四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神志瞳孔面色等变化注意观察各种排泄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和量的变化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认真做好监测详细记录各项指标和情况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在医师的指导之下用药不要轻信偏方验方或自采自制中草药
常用方药及护理
1
Hale Waihona Puke 、方剂方剂通过对药物的合理配伍组合, 可以增强或改变药物原有的功用,调 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 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从而以 综合的作用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钟;
20
3、水量
煎药的水量一般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吸水量的大小、 煎煮时间、治疗所需药量等因素决定。
一般第一煎是将药物饮片适当加压后,加水至淹没药 物表面3-5cm为宜。第二煎的加水量为第一煎加水量 的1/2或1/3为宜;煎药时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煎药 过程中频频加水,如不慎将药弄糊,应弃去,不可加 水再煎后服用。
服泻下类药后,要注意排泄 物的质、量、次数等变化。
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 化饮食,忌硬固、油腻、辛 辣之晶。可多食水果和蔬菜。
34
清热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清热类药多属苦寒, 易伤阳气,应中病即 止,以免损伤脾胃。 清热类药宜饭后服用, 服药期间宜服食清凉 食品,忌辛辣油腻。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 用或慎用。
使药 1、引经,即引导它诸药直达病所。
如治上部疾患用桔梗 为引、治下部疾患以牛 膝为引等。 2、调和药性。 如方剂中常用甘草
大枣以调和药性。
4
举一例(麻黄汤).由麻黄、桂技、杏仁、 甘草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证,症见恶寒发热, 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等症.功能发散寒 邪 宣肺平喘。其中: 君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药——桂枝:温经解肌,助麻黄发汗解表 佐药——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宣肺平喘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昏迷取人中涌泉四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神志瞳孔面色等变化注意观察各种排泄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和量的变化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认真做好监测详细记录各项指标和情况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在医师的指导之下用药不要轻信偏方验方或自采自制中草药
常用方药及护理
1
Hale Waihona Puke 、方剂方剂通过对药物的合理配伍组合, 可以增强或改变药物原有的功用,调 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 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从而以 综合的作用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钟;
20
3、水量
煎药的水量一般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吸水量的大小、 煎煮时间、治疗所需药量等因素决定。
一般第一煎是将药物饮片适当加压后,加水至淹没药 物表面3-5cm为宜。第二煎的加水量为第一煎加水量 的1/2或1/3为宜;煎药时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煎药 过程中频频加水,如不慎将药弄糊,应弃去,不可加 水再煎后服用。
服泻下类药后,要注意排泄 物的质、量、次数等变化。
服药期间,宜食清淡、易消 化饮食,忌硬固、油腻、辛 辣之晶。可多食水果和蔬菜。
34
清热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清热类药多属苦寒, 易伤阳气,应中病即 止,以免损伤脾胃。 清热类药宜饭后服用, 服药期间宜服食清凉 食品,忌辛辣油腻。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 用或慎用。
方剂学ppt课件完整版
痹症
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主,适用于 风寒湿痹型痹症。
05
方剂制备工艺及质量 控制
传统制备工艺简介
手工炮制
如炒、炙、煅、蒸、煮等传统炮制方法。
水提醇沉
用于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粉碎与过筛
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便于制剂和服用。
现代制备工艺发展趋势
机械化与自动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
整体观念
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注重人与自然、社 会的和谐。
辨证论治
根据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运用四诊合参, 确立治则治法。
知常达变
掌握疾病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调 整治疗方案。
方剂学在辨证论治中作用
确立治则治法
01
根据病情制定相应治则治法,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包括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序贯用药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 择。
注意事项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用 药安全、有效。
案例分析:成功避免禁忌
1 2 3
案例一
患者因感冒就医,医生开具处方时注意到患者正 在服用另一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及时调整用 药方案,避免了不良后果。
案例二
01
新技术应用
如超临界萃取、微波萃取、膜分离等。
02
03
制剂创新
研发新型制剂,如缓控释制剂、靶向 制剂等。
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剖析
药材质量控制
炮制工艺控制
制剂过程控制
成品质量检验
确保原料药材质量符合 标准。
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 操作。
对制剂过程进行全面监 控,确保产品质量。
对成品进行全项检验, 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主,适用于 风寒湿痹型痹症。
05
方剂制备工艺及质量 控制
传统制备工艺简介
手工炮制
如炒、炙、煅、蒸、煮等传统炮制方法。
水提醇沉
用于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粉碎与过筛
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便于制剂和服用。
现代制备工艺发展趋势
机械化与自动化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
整体观念
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注重人与自然、社 会的和谐。
辨证论治
根据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运用四诊合参, 确立治则治法。
知常达变
掌握疾病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调 整治疗方案。
方剂学在辨证论治中作用
确立治则治法
01
根据病情制定相应治则治法,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包括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序贯用药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 择。
注意事项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用 药安全、有效。
案例分析:成功避免禁忌
1 2 3
案例一
患者因感冒就医,医生开具处方时注意到患者正 在服用另一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及时调整用 药方案,避免了不良后果。
案例二
01
新技术应用
如超临界萃取、微波萃取、膜分离等。
02
03
制剂创新
研发新型制剂,如缓控释制剂、靶向 制剂等。
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剖析
药材质量控制
炮制工艺控制
制剂过程控制
成品质量检验
确保原料药材质量符合 标准。
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 操作。
对制剂过程进行全面监 控,确保产品质量。
对成品进行全项检验, 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中药方剂学(全套课件299p)ppt课件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典型解表方剂解析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组成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等
典型解表方剂解析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
清热剂作用特点与分类
作用特点
清气分热 分类
清除里热 治疗里热证
清热剂作用特点与分类
01
清营凉血
02 03
清热解毒 清脏腑热
04
清虚热
天王补心丹
由生地黄、人参、丹参等 组成,功效滋阴清热,养 血安神,主治阴虚血少, 神志不安证。
酸枣仁汤
由酸枣仁、甘草、知母等 组成,功效养血安神,清 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 虚热内扰证。
THANKS
感谢观看
作用特点
祛湿剂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 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 类方剂。
VS
分类
祛湿剂分为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 湿、温化寒湿、祛风胜湿五类。
典型祛湿方剂解析
平胃散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脘 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 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 ,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分类方法
根据组成、功效、主治等不同角 度,方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解 表剂、清热剂、祛湿剂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与方剂关系探讨
治法指导方剂
根据中医理论,治法是治疗疾病的总 体原则和方法,方剂是在治法指导下 针对具体病情的药物组合。
方剂体现治法
方剂的药物组成和配伍原则体现了中 医治法的精髓,是实现治法的重要手 段。
中药方剂学(全套课件299p)ppt 课件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典型解表方剂解析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组成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等
典型解表方剂解析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
清热剂作用特点与分类
作用特点
清气分热 分类
清除里热 治疗里热证
清热剂作用特点与分类
01
清营凉血
02 03
清热解毒 清脏腑热
04
清虚热
天王补心丹
由生地黄、人参、丹参等 组成,功效滋阴清热,养 血安神,主治阴虚血少, 神志不安证。
酸枣仁汤
由酸枣仁、甘草、知母等 组成,功效养血安神,清 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 虚热内扰证。
THANKS
感谢观看
作用特点
祛湿剂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 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 类方剂。
VS
分类
祛湿剂分为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 湿、温化寒湿、祛风胜湿五类。
典型祛湿方剂解析
平胃散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脘 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 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 ,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分类方法
根据组成、功效、主治等不同角 度,方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解 表剂、清热剂、祛湿剂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与方剂关系探讨
治法指导方剂
根据中医理论,治法是治疗疾病的总 体原则和方法,方剂是在治法指导下 针对具体病情的药物组合。
方剂体现治法
方剂的药物组成和配伍原则体现了中 医治法的精髓,是实现治法的重要手 段。
中药方剂学(全套课件299p)ppt 课件
中药方剂基础知识PPT
(三)中药的用量
一般药物汤剂常用量:10克左右。加 减根据以下情况: (1)药物性质: (2)药物配伍: (3)年龄、体质、病情: (4)季节、地域:
第二节 方剂基础知识
•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与变化 • 二、方剂剂型
君药 :针对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
组 成
臣药
辅君加强治疗主病主症 对兼病兼症起主要作用
•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八反
• 共载相反中药18种,即: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 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博莫相依。
一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 或消除。
如:半夏(有毒)
半夏畏生姜
生 生姜杀半夏 姜
相杀
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 的毒副作用。
相恶
一药能破坏另一种药的功效,
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配伍
如:
莱菔子
减弱
人参
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
两药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
贝母反乌头,甘草反甘遂等。 属用药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
原 则
佐药 佐助药:协君臣,治兼证 佐药 佐制药:除或减毒、烈性
使药 反佐药:药性相反而治疗相成
使药 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调和药:调和诸药
如:
君药:麻黄
中药方剂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 根据证的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 扶正解表。
❖ 禁忌症: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失 水,热病后期津液亏损
❖ 解表剂不宜久煎,服药发汗后注意避风寒。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 麻黄汤 ❖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 用法:先煎麻黄去沫,再与余药同煎,温服 ❖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三)下法:通过泻下通便以祛除里实 病邪的方法,适用于实邪积滞胃肠,大 便不通,燥屎内结,以及痰饮、瘀血、 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
❖ 方解:
❖ 君药:香薷—辛温芳香,既能散肌表寒 邪,又能宣肺利水
❖ 臣药:厚朴—苦温,除湿散满而解胸闷 ❖ 佐药:扁豆—祛暑和脾化湿,升清降浊,
治吐泻
可使表邪解而寒湿除,气机畅则腹痛消, 升降调则吐泻止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 适用于外感风热,邪在卫分 ❖ 桑菊饮
❖ 冬桑叶9克 菊花6克 杏仁6克 ❖ 桔梗6克 甘草3克 薄荷3克(后下) ❖ 连翘6克 芦根12克
❖ (六)重剂:用重镇之品,治疗心神浮 越、惊悸不宁证
❖ (七)滑剂:用滑利之品,治疗膀胱、 尿道结石
❖ (八)涩剂:用收涩之品,治疗自汗、 盗汗、遗精、遗尿、泻泄、崩漏带下等 久病滑脱之证
❖ (九)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 胀、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之证
❖ 禁忌症: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失 水,热病后期津液亏损
❖ 解表剂不宜久煎,服药发汗后注意避风寒。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 麻黄汤 ❖ 麻黄9克 桂枝6克 杏仁6克 甘草3克 ❖ 用法:先煎麻黄去沫,再与余药同煎,温服 ❖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三)下法:通过泻下通便以祛除里实 病邪的方法,适用于实邪积滞胃肠,大 便不通,燥屎内结,以及痰饮、瘀血、 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
❖ 方解:
❖ 君药:香薷—辛温芳香,既能散肌表寒 邪,又能宣肺利水
❖ 臣药:厚朴—苦温,除湿散满而解胸闷 ❖ 佐药:扁豆—祛暑和脾化湿,升清降浊,
治吐泻
可使表邪解而寒湿除,气机畅则腹痛消, 升降调则吐泻止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 适用于外感风热,邪在卫分 ❖ 桑菊饮
❖ 冬桑叶9克 菊花6克 杏仁6克 ❖ 桔梗6克 甘草3克 薄荷3克(后下) ❖ 连翘6克 芦根12克
❖ (六)重剂:用重镇之品,治疗心神浮 越、惊悸不宁证
❖ (七)滑剂:用滑利之品,治疗膀胱、 尿道结石
❖ (八)涩剂:用收涩之品,治疗自汗、 盗汗、遗精、遗尿、泻泄、崩漏带下等 久病滑脱之证
❖ (九)燥剂:用燥湿之品,治疗水肿腹 胀、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之证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癫痫、瘿瘤、瘰疬、中风痰迷等病证; 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肺失宣降的咳喘证 包括 半夏、桔梗、川贝母、瓜蒌、苦杏仁、
药物的归经与性味的关系 如:
药物 性味 归经 应用 黄芩 苦寒 肺经 清上焦肺火 黄连 苦寒 胃经 清中焦胃火 黄柏 苦寒 肾经 清下焦相火
(四)升降浮沉
药性
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势趋。 病势(例)
升 ——上升提举
中气下陷
降 ——下达降逆
咳嗽气喘
浮 ——向外发散
风寒束肺
沉 ——向内收敛
久泻久咳
二、中药的用法
四、芳 香 化 湿 药
定义
凡具化湿运脾,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 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之。
应用
适用于湿犯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食少倦 怠、呕恶泄泻等病证。
包括 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等。
五、利 水 渗 湿 药
定义
凡具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停 聚的药物称之。
应用
用于水湿停聚所致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等病证。
软坚 散结 泻下
渗湿 利尿
如: 性 味 功效 应用 寒凉 苦 清热泄火 实热内盛
寒凉 甘 清热滋阴 阴虚内热 温热 甘 散寒助阳 阳虚内寒 温热 甘、辛 温阳散寒 阳虚内寒
活血止痛 寒湿痹痛
(三)归经:
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有着特殊 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 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称归经。
2、增减药量 —可使方剂的配伍关系
及功用、主治发生改变
如: 大黄
厚朴
枳实
小承气汤
大黄:厚朴 2:1
厚朴三物汤
大黄:厚朴 1:2
功用:泻火通便 主治:热结便秘
功用:行气除满 主治:气滞腹胀
常用中药与方剂
一、解 表 药
定义 凡能解表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 药物,称解表药。
应用 解表药主要用治外感表证。
偏盛 实寒实热 偏衰 虚寒虚热
以偏纠偏
寒
(一) 凉
四气
温
热
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
作用:温中、散寒、助阳。 如:生姜、紫苏、肉桂等
平性:作用平和的药物
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
作用:清热、泻火、解毒。 如:金银花、菊花、黄柏等
(二) 五味
辛甘酸苦咸淡
发散 行气
滋补 和中 缓急
收敛 固涩
泻火 燥湿 通泄
白术(辅药)
利水渗湿 补气利水
脾虚水肿
提高疗效
相畏
一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 或消除。
如:半夏(有毒)
半夏畏生姜
生姜 生姜杀半夏
相杀
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 的毒副作用。
相恶
一药能破坏另一种药的功效,
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配伍
如:
莱菔子
减弱
人参
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
两药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
贝母反乌头,甘草反甘遂等。 属用药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
第五章 方药基础知识
中医系:罗献英
中药的基本知识
干产 中
中
中
燥地 药
药
药
、、 的
的
的
贮采 炮
性
用
存集 制
能
法
、
* **
(一)、中药的性能 (中药理论的核心)
四 五升 归 毒
气 味降 经 性
*
*浮
沉
( 自 学
)
性能
指药物各自所具有的特性和作 用,是药物偏性的体现。
药物的偏性
人体阴阳的偏性
寒性 热性
包括 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滑石、
茵陈蒿、金钱草等。
六、理 气 药
定义
具有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 物。
应用
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 病证。
包括 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等。
七、活 血 化 瘀 药
定义
具有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作用,治疗血 行不畅,淤血阻滞的药物。
应用
各种瘀血阻滞病证
包括 川芎、延胡索、乳香、丹参、
如:
麻 黄 汤
君药:麻黄 臣药:桂枝
发汗解表
辛温,归肺经
宣肺平喘
佐君药治主证
主 治 外
佐药:杏仁 止咳平喘 佐君药治兼证
苦温,归肺经
感
风 寒 表
使药:甘草 缓中,调和 制约麻、桂
甘、平
发汗过猛
证
组成变化:具有严格的原则性,极大的灵活性
1、增减药味
佐使药的加减 兼证发生变化 —不影响全方根本功效
臣药的加减改变主要配伍关系 —全方功效发生根本改变
红花、牛膝、莪术、益母草等。
八、止 血 药
定义
具有制止体内外出血,用以内外出血 病证的药物。
应用
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便血、 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
包括 大蓟、地榆、三七、茜草、白芨、
仙鹤草、艾叶。
九、化痰止咳平喘药
定义 具有消除痰涎功效的药物,称化痰药;
具有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 平喘药 应用 化痰药: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及病机上与痰有关
板蓝根 •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等 • 清虚热药 ——青蒿、地骨皮等
三、祛 风 湿 药
定义
凡具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以治疗 风湿痹证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应用
适用于风湿之邪所致的肌肉、经络、筋 骨关节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 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证。 分类
1.祛风湿散寒药----独活 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 3.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
配用 伍药
*禁 忌
( 自 学 )
中中
药药
的的
用煎
量服
( 自 学 )
法
( 自 学
)
配伍
七情
单行 :单味药治疗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相须
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以增效 如:
麻黄 桂枝
辛、温——发汗解表,增强疗效
同属辛温解表药
相使
两药合用,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
如: 茯苓(主药)
方剂的基本知识
方 方方 方 剂 剂剂 剂 的 的的 与 组 变剂 治 成 化型 法
*
君药 :针对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
组 成
臣药
辅君加强治疗主病主症 对兼病兼症起主要作用
原 则
佐药 佐助药:协君臣,治兼证 佐药 佐制药:除或减毒、烈性
使药 反佐药:药性相反而治疗相成
使药 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调和药:调和诸药
畏”
配伍
七情
单行:单味药治疗 相须: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
增效的结果,临床提倡使用
相使: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 相畏 :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 相杀 :能减清毒除的另结一果药,的临毒床副积作极用利用 相恶 :能减弱或消除另一药的功效 相反 :两增药毒合或用减产效生,毒临副床作避用免使用
二、方药基本知识
分类 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防风、 荆芥、羌活 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柴胡、 桑叶、葛根
二、清 热 药
定义
具有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的药物。
应用
应用于热病高热、痢疾、臃肿疮毒、 目赤肿痛及咽喉肿痛等病证。
分类
• 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等 •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等 •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
药物的归经与性味的关系 如:
药物 性味 归经 应用 黄芩 苦寒 肺经 清上焦肺火 黄连 苦寒 胃经 清中焦胃火 黄柏 苦寒 肾经 清下焦相火
(四)升降浮沉
药性
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势趋。 病势(例)
升 ——上升提举
中气下陷
降 ——下达降逆
咳嗽气喘
浮 ——向外发散
风寒束肺
沉 ——向内收敛
久泻久咳
二、中药的用法
四、芳 香 化 湿 药
定义
凡具化湿运脾,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 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之。
应用
适用于湿犯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食少倦 怠、呕恶泄泻等病证。
包括 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等。
五、利 水 渗 湿 药
定义
凡具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停 聚的药物称之。
应用
用于水湿停聚所致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等病证。
软坚 散结 泻下
渗湿 利尿
如: 性 味 功效 应用 寒凉 苦 清热泄火 实热内盛
寒凉 甘 清热滋阴 阴虚内热 温热 甘 散寒助阳 阳虚内寒 温热 甘、辛 温阳散寒 阳虚内寒
活血止痛 寒湿痹痛
(三)归经:
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有着特殊 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 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称归经。
2、增减药量 —可使方剂的配伍关系
及功用、主治发生改变
如: 大黄
厚朴
枳实
小承气汤
大黄:厚朴 2:1
厚朴三物汤
大黄:厚朴 1:2
功用:泻火通便 主治:热结便秘
功用:行气除满 主治:气滞腹胀
常用中药与方剂
一、解 表 药
定义 凡能解表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 药物,称解表药。
应用 解表药主要用治外感表证。
偏盛 实寒实热 偏衰 虚寒虚热
以偏纠偏
寒
(一) 凉
四气
温
热
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
作用:温中、散寒、助阳。 如:生姜、紫苏、肉桂等
平性:作用平和的药物
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
作用:清热、泻火、解毒。 如:金银花、菊花、黄柏等
(二) 五味
辛甘酸苦咸淡
发散 行气
滋补 和中 缓急
收敛 固涩
泻火 燥湿 通泄
白术(辅药)
利水渗湿 补气利水
脾虚水肿
提高疗效
相畏
一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 或消除。
如:半夏(有毒)
半夏畏生姜
生姜 生姜杀半夏
相杀
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 的毒副作用。
相恶
一药能破坏另一种药的功效,
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配伍
如:
莱菔子
减弱
人参
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
两药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
贝母反乌头,甘草反甘遂等。 属用药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
第五章 方药基础知识
中医系:罗献英
中药的基本知识
干产 中
中
中
燥地 药
药
药
、、 的
的
的
贮采 炮
性
用
存集 制
能
法
、
* **
(一)、中药的性能 (中药理论的核心)
四 五升 归 毒
气 味降 经 性
*
*浮
沉
( 自 学
)
性能
指药物各自所具有的特性和作 用,是药物偏性的体现。
药物的偏性
人体阴阳的偏性
寒性 热性
包括 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滑石、
茵陈蒿、金钱草等。
六、理 气 药
定义
具有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 物。
应用
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 病证。
包括 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等。
七、活 血 化 瘀 药
定义
具有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作用,治疗血 行不畅,淤血阻滞的药物。
应用
各种瘀血阻滞病证
包括 川芎、延胡索、乳香、丹参、
如:
麻 黄 汤
君药:麻黄 臣药:桂枝
发汗解表
辛温,归肺经
宣肺平喘
佐君药治主证
主 治 外
佐药:杏仁 止咳平喘 佐君药治兼证
苦温,归肺经
感
风 寒 表
使药:甘草 缓中,调和 制约麻、桂
甘、平
发汗过猛
证
组成变化:具有严格的原则性,极大的灵活性
1、增减药味
佐使药的加减 兼证发生变化 —不影响全方根本功效
臣药的加减改变主要配伍关系 —全方功效发生根本改变
红花、牛膝、莪术、益母草等。
八、止 血 药
定义
具有制止体内外出血,用以内外出血 病证的药物。
应用
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便血、 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
包括 大蓟、地榆、三七、茜草、白芨、
仙鹤草、艾叶。
九、化痰止咳平喘药
定义 具有消除痰涎功效的药物,称化痰药;
具有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 平喘药 应用 化痰药: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及病机上与痰有关
板蓝根 •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等 • 清虚热药 ——青蒿、地骨皮等
三、祛 风 湿 药
定义
凡具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以治疗 风湿痹证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应用
适用于风湿之邪所致的肌肉、经络、筋 骨关节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 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证。 分类
1.祛风湿散寒药----独活 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 3.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
配用 伍药
*禁 忌
( 自 学 )
中中
药药
的的
用煎
量服
( 自 学 )
法
( 自 学
)
配伍
七情
单行 :单味药治疗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相须
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以增效 如:
麻黄 桂枝
辛、温——发汗解表,增强疗效
同属辛温解表药
相使
两药合用,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
如: 茯苓(主药)
方剂的基本知识
方 方方 方 剂 剂剂 剂 的 的的 与 组 变剂 治 成 化型 法
*
君药 :针对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
组 成
臣药
辅君加强治疗主病主症 对兼病兼症起主要作用
原 则
佐药 佐助药:协君臣,治兼证 佐药 佐制药:除或减毒、烈性
使药 反佐药:药性相反而治疗相成
使药 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调和药:调和诸药
畏”
配伍
七情
单行:单味药治疗 相须: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
增效的结果,临床提倡使用
相使: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 相畏 :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 相杀 :能减清毒除的另结一果药,的临毒床副积作极用利用 相恶 :能减弱或消除另一药的功效 相反 :两增药毒合或用减产效生,毒临副床作避用免使用
二、方药基本知识
分类 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防风、 荆芥、羌活 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柴胡、 桑叶、葛根
二、清 热 药
定义
具有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的药物。
应用
应用于热病高热、痢疾、臃肿疮毒、 目赤肿痛及咽喉肿痛等病证。
分类
• 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等 •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等 •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