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社会科学的主要范式
五大科研范式
五大科研范式
1. 实证主义范式:强调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方法,通过实际观察、实验和统计分析来验证假设,寻求客观真理。
2. 诠释主义范式:注重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强调对社会现象的主观理解和意义构建。
3. 志愿主义范式:强调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变革和改善社会问题,鼓励研究者参与和支持社会活动。
4. 构造主义范式:关注研究对象的建构和相互作用方式,强调研究者和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建构。
5. 批判主义范式:强调揭示社会和权力结构中的不平等和压迫,并追求社会正义和解放。
通过分析权力的运行方式,寻求改革和建设新的社会秩序。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共57页59页PPT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_唐世平
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
85
性的范式,然后予以严格的定义。在这里, 我将以最纯粹的 (或者说是极端的) 形式 (见下文)来尽可能清晰和完整地阐述这些 范式的本体论、认识论核心假定,并探讨这 些看似不相容的范式如何能进行有机的综 合。第三部分讨论 2 种整合性的范式。在第 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第四部分将 剖析社会科学几个重要的学派,从而试图 证明对这些基础范式的不同却又不完全的 组合是不同学派的基础,以此阐明本研究 的贡献。这一部分还强调,这些学派没能 抓住社会现实的重要方面,主要因为它们 是基础范式的不完全组合。结论部分强 调,要解释特定的社会现象,对基础范式进 行合理的综合是必不可少的。
(一)物质主义和观念主义 第 一 组 基 石 性 范 式 是 物 质 主 义(mate- rialism)和 观 念 主 义(ideationalism)。④ 该 二 分法的内容涉及在本体论上,是物质力量 还是观念力量拥有优先性?2 种范式在本 体论层次的不同假定相应地决定了它们不 同的认识论偏好。 1. 物质主义 在本体论上,物质主义持有 2 个核心 观点:(1) 即使我们不得不发明认知标签 和认知理解去描述客观物质性的事物和事 实,这些事物和事实也是独立存在于我们 的认知之外的;(2) 甚至需要观念输入的 “社会事实”也不能独立于物质力量而存 在。换言之,观念力量总是在物质力量的基 础上起作用,并受物质力量的制约,我们无 法 逃 离 物 质 世 界 。 在 上 述 观 点 基 础 上 ,物 质主义进一步指出,物质力量在本体论上 具有超越观念力量的优先性,尽管它也承 认,观念力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并且是
86
唐世平
先性的范式的理论,从根本上一定是有严 重缺陷的,无论其综合了多少缺乏本体论 优先性的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价值性范式
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1、什么是范式 • 范式是用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套完整的概念框 架,它不仅形塑人们所看到的事物,而且也影响 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人很难逃脱某种范式去 看世界,不同的范式为人们提供看世界的不同视 角。因此,具有不同范式的两个人对于同一社会 现象甚至复杂的自然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比如, 马克思与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学说就是一个例子。 在马克思看来,人口的中心问题是生产资料所有 制和阶级斗争问题,而在马尔萨斯看来,人口的 中心问题是人口过剩的问题。
• 2、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 ⑴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源于社会学创始人
孔德。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 新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学科性质上本质上 是一致,都是寻找和建立普遍规律。 ②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认为研究只 要遵循一定的研究逻辑或研究程序,即可 获得经验世界的知识,因此强调,知识的 逻辑性和系统性。表述经验世界的科学语 言是统一的,科学家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 察来建立规律性的关系。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 的价值观和范式 吴育林
一、客观性与价值观 • 客观性和价值观是两个相伴相生的概念。客观性 主要是指不受人们主观影响的内容,通常以形容 词形式出现,比如客观的想法、客观的信念、客 观的知识等。价值观是一种道德判断,经常以 “应该”形式或好不好出现,如不应该那样对待 他,这件事应该这样处理,这样做不好等。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的优缺点
优点
批判理论范式强调对既有理论和观念的 反思和质疑,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和提 出新的观点;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 和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 象。
VS
缺点
批判理论范式过于强调对既有理论和观念 的批判和反思,可能导致忽视一些有价值 的理论和观点;同时,该范式在实践中可 能面临操作困难和验证难题。
深度访谈法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化的 访谈,以探讨被研究者的经验、感受、信念 和态度等。这种方法有助于获取被研究者的 内心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 解和解释。
建构主义范式的优缺点
优点
重视个体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强调个体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
关注社会互动和文化背景对知识构建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哲学对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 由,以及社会对人的压迫和束缚。
批判性思维方法
01
反思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强调对既有观念、理 论和假设进行反思和质疑,以发 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
分析性思维
02
03
创新性思维
分析性思维要求对问题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以揭示其内在的 逻辑关系和本质特征。
归纳-解释方法
归纳推理
解释主义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一般性 的理论或解释。
解释性理解
解释主义强调研究者需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以揭 示其背后的意义。
语境敏感性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意义与其所处的具体语境密切相关,因此研 究者需要关注现象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具有综合性,它涉 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需要 研究者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和研究 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质的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复杂科学
如下研究问题适合用什么方法?
1、教师的性别与其职业选择是什么关系? 2、这些教师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
的? 3、教师的学历与工资之间是什么关系? 4、对这些教师而言,“教师职业”对他
们意味着什么? 5、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当教师?
提问:Philosophical study 是“研究”吗?
这些说法反映了对“研究”的什么理解?
1、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 ——孔德
2、社会现象是事物,应该被当作事物来看待。 ——涂尔干
3、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
行解释性的理解。
——韦伯
4、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 ——狄尔泰
定量研究
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 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 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 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 方法
定量研究的特点
1、先有理论假设,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验 证假设
2、关注有关现象的总体情况和一般规律, 研究具有可重复性
3、注重研究方案的预先设计 4、有一套规范的研究程序和操作技术,包
5、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
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
6、如果你希望了解它,那就去改变它。 ——勒温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学术取向(求真,是 实践取向(求善,
什么)
应该是什么)
实证主义 解释主义 批判理论
实征的 定量研究 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
思辩的
定性研究
范式(paradigm)的定义
3、批判理论
本体论:历史现实主义——现实由社会、政 治、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等价值观念 塑造而成
社会学四大范式,你知道吗?
社会学四大范式,你知道吗?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学长社会学四大范式满足学者多维研究旨趣社会学教科书通常将社会学的理论划分为三大流派(或体系、板块)——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或将社会学简化为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两大部分;另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将社会学划分为实证主义和非(反)实证主义两大类(或将其划分为定量社会学和定性社会学两块);而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多元范式的学科,主要包括旨在探索以社会事实、社会行为和社会释义为标志的三大范式。
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三大范式已确立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吉登斯在其早期代表作《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中,重点考察了与现代资本主义密切相关的三大古典理论家——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并认为他们分别阐述了现代性(社会学的核心问题)的三个重要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和理性化。
此后,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认同马克思、涂尔干、韦伯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
一般认为,上述三大家提出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奠定了西方社会学的基本框架与走向,并形成三个相当具有号召力的社会学传统或范式: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以韦伯为代表的解释主义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批判主义。
事实上,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上述三大家所开创理论的不断批判与重建的过程。
德国当代社会理论大师哈贝马斯关于合法性知识划分的主张与三大范式是吻合的,他从认识旨趣的角度将合法性知识划分为三类——经验—分析型、历史—解释型和批判型,相应的三种认识旨趣分别是控制、实践与解放。
总之,三大范式的划分逐渐在社会学界较大范围内达成共识。
后现代主义范式有一定潜力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重要的文化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西方,逐渐流行后不断向全球扩散。
它以拒斥现代性为基本特征,其核心源自后结构主义,摈弃现代主义思想教条的哲学与理论立场。
它对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引发了众多社会研究的新探索。
问题是,后现代主义能否称得上是一种与前面三大范式并列的社会研究或社会学范式?对此存在较大争议。
社会研究方法:范式、理论与研究
知识。
主观知识:这一点开启了个性的、主观知识的大门,还包括直觉知识。 过程知识:有些女性觉得她们掌握了通过客观过程获取知识的方法。 建构知识:作者们把这一点描述为“一种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女性把
所有知识看作识相互关联的,是她们自己创造了知识,创造了获得知识 的主观及客观策略的价值观”。
演绎式理论的建构
演绎(deduction):一种逻辑推理模式,从通则发展而 来的某一具体假设。
开始: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目,一定是你有兴趣并想加以解
释的事情。 整理既有的知识或想法。一方面,写下自己的观察和
想法;另一方面,了解其他学者曾说过什么。 内省是洞察力的来源。考察个人的内心过程:反应、害
或称为“常人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of the people)
常人方法论者的技巧之一就是打破常规(break the rules),也就是违背人们的期望。譬如,你们要和教授 讨论学期报告的事,但是教授却不停地谈足球,这其中 可以透露你们对教授的期望。我们也可以从中知道你们 如何解释教授的行为(你们可能认为“或许教授用足球 作为比喻,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系统理论”)
Herbert Mead(米德,1863-1931)强调人类扮演他人 角色的能力,也就是想象在特定的情况下他人的感觉 和行为能力。当我们知道一般人怎样看待事物时,我 们就有了米德所谓“概化的他人”的意识。米德认为 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其它符号系统来取
得共识,即所谓的符号互动主义。
常人方法论
操作化的例子
要对高中生进行调查,可以用下述问题操作犯罪变 量:“你是否曾经偷过东西?”回答“是”的被归类 为不良少年;回答“不是”被归类为正常青少年。同 样,也可以用下列问题操作家庭收入:“你家去年的 总收入是多少?”附带提供几个选项:10,000$及以 下,10,000$-24,999$,25,000$-49,999$, 50,000$及以上。现在操作化的假设是:家庭收入最 低(10,000$及以下)的受访者中不良青少年的数量 最多;其次是10,000$-24,999$的;而50,000$及以 上的家庭出现不良青少年的比例最低。
社会科学方法及其范式
缺陷:夸大了人的生物性作用,不理解劳动对于生命活动的 意义。社会生物主义的方法本质上是一种还原论,而人类 社会具有不可还原性。
六大范式
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范式 相对区分为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 结构主义:将社会看成一个关系系统,坚持整体决定部
分、关系决定要素。社会结构决定社会的本质。 莱维—施特劳斯:社会的基本结构形式体现在神话(集体梦 幻)结构和亲属关系结构这两个方面。
功能主义:围绕“功能来研究社会。”通过分析社会要
六大范式
社会唯实论
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不同认识形成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 大范式系统。 强调社会本身是一个整体结构和有机系统,有着自身的类型、 功能和活动方式,并认为社会决定个人,个人是社会所规 范的个人。 源于斯宾诺莎、孟德斯鸠,经黑格尔、齐美尔的行使社会学、 迪尔凯姆的客观社会学成为客观主义的社会研究方法范式。 特点:1、确认社会内在于人又外在于个人活动;2、以社会的整体性为
特点: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
法去研究社会,同时引入历史的研究方法。
缺陷:对物理学、生物学的简单沿袭,只是理解社会现象
的外在联系,而不是社会现象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实证主义方法是从经验和归纳出发,运用自 然科学方法来描述社会现象的外在联系。
六大范式
人文主义及解释学的方法范式
背景,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关系为对象,对统计材料作各种分 析、确立各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求其规律。3、坚持就社会现 象本身说明社会现象。4、否定个人及其活动能动性。
六大范式
社会唯名论范式 将社会看成是“虚无的存在”和名称,坚持从个人 出发理解社会。 最早源于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个人幸福, 从而形成人狼理论。后历经的学者主要有:斯密、 边沁、爱尔维修、卢梭。 在现代,更多以心理主义方式出现。 塔尔德:社会研究本质上是对心理的研究; 华德:社会科学的基础既不是物理学也不是生物学, 而是心理学。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一.什么是范式?(一)范式的含义“范式”(Paradigm),源自希腊文,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
托马斯·库恩在1963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范式概念。
他用范式概念来解释科学革命,将科学发展过程分为: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和新范式阶段。
在他看来,科学家通常在占主导地位的范式框架内进行研究工作,但是随着反常现象的逐渐增多,传统的范式框架难以容纳和解释这些现象,于是就提出新的范式,进而用新范式来取代旧范式。
科学的历史就是范式革命的历史。
库恩本人没有直接明确地给范式下定义。
根据他的描述,我们可以将范式理解为:范式是用来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它不仅形塑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而且也影响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
人们看世界,就像相框装照片一样,所选用的相框会影响人们对照片的看法,对范式的选择也会影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看法。
凡是包括一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如关于知识本质的看法、方法论、有效性标准。
范式远比理论要复杂。
人们也永远跳不出某种范式来看世界。
每个人看世界,都是把世界装入自己的“框架”当中。
(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及其特点1.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具有不同研究范式的两个人对于同一个社会现象会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马尔萨斯和马克思关于人口学说就是一个例子。
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导致人口过剩。
马克思:人口相对过剩,阶段性。
两者用不同范式解释同一现象,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社会科学的范式之间相互竞争。
(1)凡是竞争能够促进学术发展。
主要表现:①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对某个范式的过度的、非理性的迷信;②可以更好地理解用不同范式所得到的观点和行为;③能够跨出固有范式,得到意外惊喜。
(2)范式之争也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论,使社会科学研究陷于停滞。
(3)情境差异和社会变迁对范式会有影响。
范式的选择代表着对不同层次的社会现实的选择。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18
科塞的社会冲突论
基本假设:社会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不均衡导致冲 突,冲突能够导致系统暂时的再整合,提高系统结 构弹性,提升系统解决不平衡的能力
19
科塞的社会导不满的渠道不足,社会流动不畅,统治者 自我约束失败,对被统治者的约束失败 冲突的暴力性:冲突涉及核心价值,冲突群体之间功能依赖 性较低 冲突的持续与冲突目标、冲突各方的组织集中度等相关 冲突之于群体的功能:划清界限、决策集中化、形成内部压 制 冲突之于社会的功能:创新、释放、强化调节规范、提高问 题意识、提高系统协作
2
范式的功能
提供理论假设 规定研究对象 提供研究方法、工具 提供研究范例 划分学术共同体
3
社会学研究范式
4
关于社会的基本假设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
是一个没有实际指称的 虚名,只有个人才是真 实的存在。社会现象就 是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 个人的行为或心理是社 会互动的关键因素。
9
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
沿袭功能主义传统,系化了功能分析概念, 提出了功能分析的项目和机制、显功能和潜 功能、正功能和反功能、功能接受者、功能 替代物、结构性制约等重要分析概念。
10
社会冲突范式
11
冲突论
基本假设:社会是一个由不平等和冲突驱动
的复杂系统
关注的问题:冲突的原因、条件、功能
14
马克思论冲突的条件
被统治者 可以相互沟通 生态意义上的聚集 受教育机会的扩展 形成自己政治领导结构 等等
统治者 不能阐明并按照其集体利 益行动 统治模式的快速变迁 对被统治者的剥夺由绝对 转化为相对或绝对程度 迅速加深
15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学科,是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之一。
在社会学学科中,研究的范围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社会变迁、社会组织、社会各种互动行为和社会价值观念等等。
那么,社会学又怎样运用特定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来探究这些问题呢?一、社会学的研究范式社会学的学科范式理论主要来自于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他曾认为,科学研究包括范式、方法和范例。
其中,范式是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其研究理念,而研究方法则构成了社会学的核心内容。
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种。
1.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一种以功能和结构为核心的研究范式,通过分析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探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变化。
该范式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图尔品。
2. 社会学实证主义社会学实证主义是一种以数据分析和理性判断为基础的研究范式,旨在通过系列量化研究,来证实社会规律的存在和变化,以及研究社会行为因素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
该范式的典型代表包括美国社会学家珂文和洛克。
3. 社会学解释学社会学解释学更关注人们的意识、语言和文化等主观因素,在解释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范式的代表作家是德国哲学家维伯,他认为文化是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表达,主张要将观察者、研究者和被观察者联系起来,了解社会行为的深层次含义。
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指用于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证分析、案例研究、参与式观察、历史分析等。
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指通过向受观察者提供特定的问题,来获得其意见和反馈。
它是一种主要用于获取定量数据的方法,也是社会学中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
其优势在于揭示受访者的观点和价值取向,缺点在于受访者的回答可能受到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的影响。
2.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指通过使用各种定量方法,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推导出规律性的关联结构。
社会科学方法论及研究范式研究
社会科学方法论及研究范式研究在社会科学中,方法与范式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社会科学的方法是指研究者用来进行观察、测量、分析和解释的规范化的程序和技术。
研究范式则是指研究模式、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总体性质。
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与范式,才能够更有效地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
1.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最初的传统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到后来的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研究方法,再到现代批判理论研究方法,各取所长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多重方法论的研究体系,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基础。
传统人文主义研究方法特别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意志,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揭示人们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内在意义。
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研究方法则更加注重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想通过发现客观可量化的事实来推导出一般规律和理论。
而现代批判理论则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不可能是具有中立性和客观性的,需要通过对权力结构、阶级和认知机制的批判来揭示世界的本因。
这些不同的方法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研究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
例如,在研究社会问题时,传统人文主义和解释学方法被广泛采用;在研究自然科学问题时,实证主义方法则更加适用。
2.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概念与种类社会科学范式是一种指导研究的总体框架,分为三种基本研究范式:(1) 实证主义范式:建立在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之上,重视基础理论的建立、统计分析及客观实证。
它强调量化的数据和实证的证据,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独立的,并可通过客观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与解释。
(2) 解释学范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在自身内部的意义和关联关系,强调人文属性的独立性,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建立在人性和社会文化本质的理解基础之上。
解释学范式着重于对一系列符号消息和符号系统进行分析,掌握这些象征性的消息活动背后的意义和意图。
(3) 批判理论范式:批判理论范式主要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批判和社会变革功能,并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与社会变革相联系。
实用主义范式下的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中的规范主义范式
01
规范主义范式
社会科学中的规范主义范式关注价值观、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等,强调
对社会现象进行规范性评估和解释,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意义和价值。
02
规范主义方法论
规范主义范式下的社会科学研究注重案例研究、定性分析和历史比较等
方法,旨在深入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等要素。
03
规范主义的理论体系
规范主义范式强调理论的主观性和价值性,主张从理论思辨实用主义范式的特点与优势
实用主义范式的特点
实用主义范式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效果,关注问题的解决和 社会问题的应对,注重实践和行动,追求知识的实用性和行 动的效果。
实用主义范式的优势
实用主义经济学倡导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 现实经济现象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验证或 推翻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的理论。
经济学的实用主义范式关注如何解决实际经济问 题,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等。
实用主义经济学在政策制定方面强调基于实证结 果的决策,主张政策制定者应具备对经济问题的 敏锐洞察力和专业知识。
关注价值判断
实用主义范式将更加关注价值判断的问题,探索更加客观 、科学的效果评价方法,以减少价值偏见对社会科学研究 的影响。
拓展文化适用性
实用主义范式将进一步探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现象的理解和研究。
05
实用主义范式对社会科 学研究的启示
重视实践和经验研究
实用主义范式强调实践和经验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实用主义范式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社会学的实用主义范式关注社会问题 的解决和社会改良的实现。
实用主义范式鼓励社会学家与政策制 定者和实践者进行积极合作,共同解 决社会问题。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件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件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件导语:阅读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可以拓宽个人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九种基石性范式十一种基础范式可以分为二大型:基石性范式和整合性范式。
九种基石性范式是:物质主义和观念主义,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生物进化决定论、社会化和反社会化,冲突范式与和谐范式。
第一组基石性范式是物质主义和观念主义。
物质主义在本体论上持有二个核心观点:即使我们不得不发明认知标签和认知理解去描述客观物质性的事物和事实,这些事物和事实是独立存在于我们的认知之外的;甚至需要观念输入的“社会事实”也不能没有物质力量的输入而存在。
换言之,观念力量总是在物质力量的基础上起作用,并受物质力量限制:我们无法逃离物质世界。
在认识论上,物质主义明示或蕴涵二个原则:用物质力量解释社会现象总比用观念力量好;只要有可能,人们应该把观念解释还原为物质解释。
物质主义最突出的例子包括国际政治学中的现实主义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现实主义宣称,物质权力而非观念力量决定国际政治的结果,国家普遍追求物质权力。
历史唯物主义则主张,物质性的生产力是上层建筑的基础,而上层建筑主要是观念的。
观念主义在认识论上有二个原则:因为观念力量直接影响人类行为并从而产生社会结果,所以用观念力量解释社会事实总比用物质力量去解释社会事实好;观念力量(以及由此形成的解释)无法还原为物质力量及其解释,所以我们就不应该试图追问观念从何而来,而只需要说“我们的大脑产生观念”。
人类社会由物质力量和观念力量组成。
因此,任何社会科学都必须建立在物质主义和观念主义基础之上。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有机地综合物质主义和观念主义。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第二组基石性范式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在本体论上有三个基本假定:个体组成集体;集体的特征是集体中个体的特征之和:除个体的特征之和以外,集体没有额外的或独有的特征;即使集体具有某些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也几乎不影响个体行为,从而几乎不影响社会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则六 通过社会去解释社会现象
• 用心理学的方法去解释社会现象会歪曲社会现象的
真实性质。个人现象不同于社会现象,个人意识不 能解释社会现象。要解释社会现象,只能根据社会
源,如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等等。但是, 当代的主要代表是法兰克福学派。
• 20世纪30~4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理论家们创立
了一种跨学科的社会政治理论。他们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 个别观点,同时吸收G.卢卡奇的“物化”概念,形成了一套独
特的“批判理论”。人们把以该研究所成员为主体的持批判理
论观点的学者称为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其主要代表是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
功的方法和科学准则,也就毫无疑问可以
应用于社会研究之中。社会科学只要运用
了这些方法,也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成功。
• 第三,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在实证主义看来,所谓
科学的方法和准则,就是客观而经验地观察、研究 外部世界,科学性的重要标准就是能否客观地证明 (证实)其知识和结论的客观性。这种思想在社会 学或社会科学上的重要表现就是杜克海姆的主张:
解释性社会科学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兴起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人文 主义社会科学思潮。一些社会科学家抛弃了以整体观和进化观为内容 的实证主义模式,试图以个人行动的主观意义来说明人的活动、社会 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解释性社会科学反对实证主义社会科学 仅仅从自然科学中寻找社会科学的方法,提出了从个人的、主观的动 机或体验的认识中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从而形成了解释性社会科学 思潮。其代表主要有新康德主义、现象学社会学、存在主义社会学、 符号互动论和拟剧论等等。
社会行动、理解和解释
• 解释性(理解)社会科学的代表韦伯,在《社会学的基 本概念》一书中曾对社会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旨在对 社会行动作出的解释性理解以获得对这一行动的原因、
进程和结果的解释的科学。”在韦伯的这个定义中,值
得我们注意的是“社会行动”、“理解”和“解释”三 个概念。由此可以看出,韦伯将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 研究对象,而将对社会行动给出“解释性理解”作为社 会学研究的任务和重要方法。
• 第二种类型,价值合理的行动,表现为对纯粹自身
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无论这种价
值表现在伦理上、美学上、宗教上还是表现在其他
方面。这种行动的特点是它并不考虑现实的成效(比 如,无视可以预见的后果,将行动与他对义务、尊 严、美、宗教训示等相联系以坚持或实现自己的某 种信念)。
• 第三类行动是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指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
准则不仅适用于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而且同样适 用于解释社会现象的功能。社会现象的功能必须在 这种现象与某种社会目的的关系中,即社会效用的 关系中去寻找。
准则七 通过比较确定社会现象的因 果关系
• 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往往是不明显的、复杂的,研究者不能从 直接观察中得出。证明一种现象是否是另一种现象的原因,只 有一种方法,这就是比较它们同时出现或者不同时出现的情况, 考察它们在不同结合中的变化迹象,从这些变量中观察它们是 否相互依赖。 • 因此,考察这些现象只能用比较方法,这是社会学研究唯一适 当的方法。共变方法是比较方法中最能适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方 法。采用这种方法,只需把两种性质虽然不同,但是在某一时 期中有共变价值的现象找出来,就可以作为这两种现象之间存 在一种关系的证据。
意义与理解
• 社会科学之所以需要并能够研究人的社会行动,是因 为每个行动者都会赋予自己的行动以一定的意义。而 行动之所以是有意义的,是因为某个或若干个行动者 会将其主观意义与其行动联系起来。社会行动之所以 是可以理解的,是因为个人赋予其行动的主观意义是 可以理解的。
意义与社会行动
• 社会行动应该是这样的行动,“行动者以他主观
为此,韦伯举例,个人静身养性的宗教行为和孤寂的祈
祷不是社会行动,而两个相向骑自行车的人试图躲避对 方的行动或者在相撞之后互相谩骂、殴打或者平心静气 的协商的行动是“社会行动”。因为在他们的行动动机 中包含了以他人行动为取向的考虑。
明确的理解
• “所有的说明,就像整个科学一样,都希 冀‘明确’。明确的理解具有的特征或者 是理性的(因此是合乎逻辑或者合乎数学 规律的),或者是可设身处地领会的(情 感的,艺术上可感受的)。”(《社会学的基本概
本身的性质。社会现象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
都远远超出个人之外,它具有一种强制个人的权威, 强制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个人感受到 它的压力,由社会整体作用于每一个个人,这就是 社会现象的特别标记。
•
一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其他社会现象去解释。社
会现象的确切原因应该从那些以往的社会现象中去
寻找,而不能从那些个人意识状况中去挖掘。这条
准则四 确定社会类型
• 确定一种社会现象是规则的现象还是不规则的现象,不仅 要看它本身的形式,而是要看它与特定社会的关系。也就 是说,只有在社会类型既定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一种社会
现象是否规则。因此,社会学的任务之一是确定社会类型,
然后分析各种社会类型。
准则五 先寻找事物的原因后考察它 的功能
• 社会学的解释,主要是建立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
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
• 第一种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它把对外界对
象以及他人行为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并以最为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以 目的、手段和附带的后果来作为自己行动的取 向,并将手段与目的、也把目的和附带后果乃
至将各种可能的目的相比,作出合乎理性的
权衡,这样的行动可称之为目的合理的行动)。
行为规范和价值关系决定。主张社会科学首先要研究个人
行为的动机与社会规范,反对实证主义把社会生活看成是 一些无个性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
• ③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描述性的历 史方法,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 的概括性规律的方法。
解释性(理解)范式的代表 马克斯· 韦伯(1864-1920)
实证社会学的总的特点
• 1、独立于一切哲学; • 2、社会事实是物,应作为物来研究; • 3、把社会事实看做物,即是把它们看作社 会的物。
准则一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 象
• 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而是社会中的一种确定的团体现象,诸如政治 团体、宗教、政党、乡会等等“社会的”现象、 综合的现象,才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对象。集 体性的信仰、倾向和守则是构成社会现象的重 要成分。例如,社会上某些强制力的议论,因 时因地,时强时弱,影响着人们的婚姻、自杀、 生育等等,这就是社会现象。把社会现象从混 杂的状况中抽象出来,在纯粹的状态下进行观 察,这是社会学的对象,也是社会学的起点。
念》,第2页)
理想类型与理性主义
• 所有非理性的、受感情支配的意向关系都指导行为。从 构建类型的科学角度出发,研究和描述这些意向关系的 最清晰的方法,是把它们看成从假想的合目的的纯粹理 性过程的偏离。 • 在整个意义上,并且仅仅根据这一方法论的合目的性,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是‘理性主义的’。当然,这样 说并不意味着社会学具有理性主义的偏见,也不表示它 真的相信,在现实中理性也许起主导作用。它只应当理 解为社会学的研究手段。事实上,这一研究手段本身, 没有就理性考量究竟 对实际行为有多大作用的问题,作 出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判断。(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 认不适当地使用理性主义解释的危险。遗憾的是,全部 经验证明,这种危险确实存在着。)(《社会学的基本 概念》,第4~5页)
感情状态引起的行动。 • 第四类是传统的行动,指通过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行动。 • 按照韦伯自己对社会行动所下的定义,后两种行动严格说来都 不属于社会行动,因为它们都没有包含行动者的主观意义。但
是,它们可以被看作是理想类型中的“合理”行动的偏差。
现代文化的困境
• 在韦伯学说中,目的合理的行动和价值合理的行动都是作者便 于对社会行动意义的思考和理解所设定的范畴,它们都属于 “理想类型”,换言之,它们从未以纯粹的形式在现实中实现
解释性范式的三个主张
• ①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
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认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 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 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社会过程和社会现象具有不 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
• ②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由个人组 成,社会活动由个人行动所决定,个人行动由个人动机、
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
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如对过
去所受侵犯进行的报复,对现在受到的侵犯进行
的防御以及为防止未来遭受侵犯采取的防卫措
施)”。
• 某一行动可以被称之为社会行动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条 件:(1)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有行动 的动机;(2)行动者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他人的联系。
把社会现象当作社会事实,当作“客观的物”来看
待,否定社会学或社会科学与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
• 第四,价值论上的中立性立场和原则。虽
然不能否定社会现象的价值关联性,但是,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必须保持价值中立的
立场,否定社会科学在价值上的超越和批
判的必要性。
• 第五,强调社会控制和社会秩序,强调把社会科学变成社 会工程。在实证主义的观念中,科学既然客观地把握了外 在世界的规律,就可以也应该用来预见和控制事物的过程。
社会科学也同样如此,这样,社会科学就成了社会工程和
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
奥古斯特· 孔德(1798-1857)是最早把自己的哲学 称为实证主义的思想家
• 孔德对“实证的”一词的含义作了这样的 解释:(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 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6)组织的而非个 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