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
列宁装 布拉吉 绿军装
改革开放后至今
款式新颖 异彩纷呈
服饰特征
中西结合 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
朴素、简单 色彩单调 时代特色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时代特征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饮食组主题:
异 味 相 争
并 行 于 世 的
——
中
西
餐
食
饮食组:异味相争——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上海第一家西餐厅
展 品 二
清代官服标识(补服) 封建专制制度下——等级森严
国门洞开,西服东渐
近
近
代
代
实
思
业
想
家
家
张
梁 启
謇
超
我们的创新——中山装
(中西合璧)
中山装的内涵:和平统一
二大理念:严谨治国 以文治国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四维:礼、义、廉、耻
五权:立法、行政、司法 考试、监察
等级森严
民主平等
服饰组: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风俗组主题:
移社
风 易 俗
会 风 尚 的
——
大
变 革
俗
风俗组:移风易俗——社会风尚的大变革
展 品 一
辛亥革命后政府下令剪辫放足、改变礼节
见证浪漫时刻:
展 品 二
50年代结婚照
60年代结婚照
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70年代结婚照
见证浪漫时刻:
展 品 三
80年代结婚照
90年代结婚照
见证浪漫时刻:
服饰组: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展 品 四
列宁装
改革开放后至今
款式新颖 异彩纷呈
服饰特征
中西结合 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
朴素、简单 色彩单调 时代特色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时代特征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饮食组主题:
异 味 相 争
并 行 于 世 的
——
中
西
餐
食
饮食组:异味相争——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上海第一家西餐厅
展 品 二
清代官服标识(补服) 封建专制制度下——等级森严
国门洞开,西服东渐
近
近
代
代
实
思
业
想
家
家
张
梁 启
謇
超
我们的创新——中山装
(中西合璧)
中山装的内涵:和平统一
二大理念:严谨治国 以文治国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四维:礼、义、廉、耻
五权:立法、行政、司法 考试、监察
等级森严
民主平等
服饰组: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风俗组主题:
移社
风 易 俗
会 风 尚 的
——
大
变 革
俗
风俗组:移风易俗——社会风尚的大变革
展 品 一
辛亥革命后政府下令剪辫放足、改变礼节
见证浪漫时刻:
展 品 二
50年代结婚照
60年代结婚照
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70年代结婚照
见证浪漫时刻:
展 品 三
80年代结婚照
90年代结婚照
见证浪漫时刻:
服饰组: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展 品 四
列宁装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3)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 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4)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积极主动 地吸收国外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2.特点: (1)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2)社会生活的变迁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 衡; (4)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保持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解析】 近代服饰五花八门,各有所好,西装和中山装只是 新派人士所喜,谈不上最流行,故排除 D 项;近代中国着装多样, 主要是受鸦片战争后西方社会风潮传入所影响,非辛亥革命导致, 故排除 B 项;题干中“1912 年”,表明所描述现象与辛亥革命有关较 为准确,五花八门的服饰背后浓缩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故排 除 A 项,答案选 C。
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③20
演变
服饰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有
西服、粗布大褂、旗袍、学生装等,仿照欧洲风
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特征 从政治性、保守性到开放性。
①20 世纪 50~70 年代,由于物质比较匮乏,食物比较简 饮
单。②到 1987 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 食
► 思维启迪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 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 过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这 为人民生活发生变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菜篮子工程”、“安 居工程”、双休日等政策的实行,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了具体的政 策导向。
答案:D
2.(山东临沂市 2012 届高三 11 月质检,12)中国近代史上促进 妇女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2(人教版必修二)
展厅三 (居住) 展厅二 (饮食)
展厅四 (风俗 习惯) 展厅五 (回顾)
留言厅
展厅一 (服饰)
门厅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展厅
导 言
听着怀旧的经典老歌,翻开一张张发黄陈 旧的照片,过去的人物,逝去的风尚又跳到眼 前。面对过去的二十世纪,我们却似中途进场 的电影观众,尽管片中的高潮让我们看得很过 瘾,但对没看到影片的开头感到深深的遗憾。 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孩提生活、青春 年华,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爱好,他们那 个年代的流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 来参观一下吧!
展厅三 居住 猜一猜?这是我国哪里的民居?
山 东
广 西
北 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福建、赣西、安徽
花园洋房
我国住宅现今的特点?
逐渐西化,中西合璧
庙 路 居 民 生 活 一 景 上 海
小屋 容不 下三 代人, 节日 聚餐 只好 在大 杂院 里进 行 黑龙 江哈 尔滨
文
一家三 代居住 在7.3平 方米的 空间里 天津
西餐;面包、咖啡等 解决温饱;注重吃 好 西式洋楼 自来水、电灯 不满足宽敞 还追求舒适
断发放足、改变婚 革除陋习、《婚 俗、社交礼仪平等、 姻法》、树立新 风尚、休闲方式 新节日 多样化
留言厅
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当今社会还 有哪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你 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如:封建迷信、破坏环境、不讲究 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等等
文革期间,农民手持铁锹 的婚礼.
断发
放足
革除陋习、《婚姻法》、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救援服务队凯旋归来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 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近代资产 阶级生活方式也涌入我国; 2、一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宣传文明、进步和民 主,也积极主张吸收外国近代生活方式;
折射、交融与变迁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男 子 女 子
长 袍 马 褂 旗 装
装 中 山 装 上 衣 下 裙
现 代 服 装 现 代 服 装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表 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长袍马褂 中式与西式、 鸦片战争 中式与西式、 半殖民地 ——新中 后——新中 上衣下裙 传统与现代 半封建社 国成立 会 西装、 西装、中山装 并存 旗袍 新中国成立 列宁装 ——十一 后——十一 制服装 届三中全会 绿军装 政治色彩强 烈与革命相 关的服饰成 为主流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阶 段
3、房屋建筑——居室建筑的演进 房屋建筑—— ——居室建筑的演进
传统住宅(北 传统住宅( 京四合院) 京四合院)
中西合璧(上海 中西合璧( 的石库门) 的石库门)
江南水乡 传统民居
完全欧化( 完全欧化(花 别墅) 园、别墅)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传统建筑: 鸦片战争后, (2)中西合璧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中 )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 外国人来华, 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的新式住宅: 新村”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新村”、“花 )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别墅” 公寓” 世纪 年代前后, 世纪30年代前后 园”、“别墅”、“公寓”(20世纪 年代前后, 津等地开始出现) 京 津等地开始出现
■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①世界三大烹饪流派: 世界三大烹饪流派:
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 东方烹饪流派: 西方烹饪流派: 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 阿拉伯烹饪流派: 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
②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 19世纪 年代起 世纪40年代起, 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PPT课件
C
.
16
.
17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四合院 传统建筑(北方)
上海滩老洋房 中西合璧
.
别墅 新式住宅
18
.
19
.
20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21
•
• 第二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 基本要求:了解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轮船、铁路、汽车、飞机等;了解电报、电话等 通讯工具的发展,认识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对人 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
12
四、原因: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
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侵略,
外因
西学东渐:
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 活方式的涌入;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 政治变革: 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
事件的推动;
经济发展: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
内因
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 1.发展历程
• (1)传统工具:轿子、马车
• (2)近代交通发展:
• A.人力交通工具:洋车、三轮车、自行车
• B.机械交通工具:电车、汽车、火车、
•
轮船、飞机
(3)新中国现代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多层次性
2.特点:(1)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
(2)各地发展不平衡
(3)各层次交通. 工具并行应用
体会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 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感受改 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22
• 第二节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一、交通工具更新 • (表现、特点、原因、影响)) •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 (邮政通信、电报、电话的发展)
.
16
.
17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四合院 传统建筑(北方)
上海滩老洋房 中西合璧
.
别墅 新式住宅
18
.
19
.
20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21
•
• 第二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 基本要求:了解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轮船、铁路、汽车、飞机等;了解电报、电话等 通讯工具的发展,认识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对人 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
12
四、原因: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
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侵略,
外因
西学东渐:
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 活方式的涌入;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 政治变革: 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
事件的推动;
经济发展: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
内因
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 1.发展历程
• (1)传统工具:轿子、马车
• (2)近代交通发展:
• A.人力交通工具:洋车、三轮车、自行车
• B.机械交通工具:电车、汽车、火车、
•
轮船、飞机
(3)新中国现代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多层次性
2.特点:(1)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
(2)各地发展不平衡
(3)各层次交通. 工具并行应用
体会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 会的发展为前提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感受改 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22
• 第二节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一、交通工具更新 • (表现、特点、原因、影响)) •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 (邮政通信、电报、电话的发展)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4)、社交礼仪
作揖、鞠躬、拱手、叩首 握手
旧时称呼:老爷、大人
新时代称呼:同志、先生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娱乐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 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留言厅
讨论: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当今社会还有哪些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你认为应该如何 解决?
如:封建迷信、破坏环境、不讲究 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等等
西式快餐
粮票
布票
油票
1.以上的票据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以上的物品在现在的日常生活用还 发挥作用吗?为什么?
北京民居
上海民居
安徽民居
福建民居
外 滩
外滩12号汇 丰银行大楼
小屋容不下三代人,节 日聚餐只好在大杂院里 进行 黑龙江哈尔滨
一家三代 居住在 7.3平方 米空间 天津
改 革 开 放 后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幸福变得象花儿一样
展厅三 (居住) 展厅二 (饮食)
展厅四 (风俗 习惯) 展厅五 (回顾)
留言厅
展厅一 (服饰)
门厅
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展厅
火眼金睛
你能 辨别出下列这些图片中的服饰 分别属于什么时期吗?
原始 社会
汉 装
唐
装
唐代—— 胡服
清朝—— 旗装马褂
十大:八大菜系加京、沪
中餐四大采系、特色和招牌菜
鲁菜的特色:
拔丝珍珠苹果
脱骨扒鸡 蟹黄鱼翅
鲁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用料广泛、 选料讲究,刀工精细,注重用汤,精于制汤, 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
中餐四大采系、特色和招牌菜
粤菜的特色: (1)选料广泛,广博奇异,善用生猛海鲜。 (2)刀工干练,以生猛海鲜类的活杀活宰为见长。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87张PPT)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 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很多 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 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 穿着中山装。由于中(Mao Suit),但中国却 从未有如此称呼。
在封建社会、服饰紧密联系着 每个人的身份与社会等级。服 饰的式样、颜色、质地必须符 合穿用者身份的高低贵贱
等级森严、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 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9世纪,帝国主义的炮舰强 行打开了清朝国门。为了“变 法图强”大批中国青年留学欧 美,从此,近代西方思想与科 学技术大量传入中国,作为一 种社会思潮的直接表现,在中 国的社会上层和占风气之先的 学界首先出现了服饰改革运动。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态度)发
生了什么变化?
从不接受西装到接受西装;
2、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
思想解放;民国的剪发易服政策;西服本身的魅力 3、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2、现代服饰变化(新中国) (1)概况:
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 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 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 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 发不可收之势。
思考: ——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
现在的婚纱照更上一层 楼,在追求个性与独特的 今天,新人不再满意于商 场出售的成品婚纱,开始 迈向订制的个性年代。化 妆技术的进步也让新人更 加愿意面对镜头露出自信 的笑容,留下美好的回忆。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 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很多 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 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 穿着中山装。由于中(Mao Suit),但中国却 从未有如此称呼。
在封建社会、服饰紧密联系着 每个人的身份与社会等级。服 饰的式样、颜色、质地必须符 合穿用者身份的高低贵贱
等级森严、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 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9世纪,帝国主义的炮舰强 行打开了清朝国门。为了“变 法图强”大批中国青年留学欧 美,从此,近代西方思想与科 学技术大量传入中国,作为一 种社会思潮的直接表现,在中 国的社会上层和占风气之先的 学界首先出现了服饰改革运动。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态度)发
生了什么变化?
从不接受西装到接受西装;
2、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
思想解放;民国的剪发易服政策;西服本身的魅力 3、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2、现代服饰变化(新中国) (1)概况:
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 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 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 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 发不可收之势。
思考: ——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
现在的婚纱照更上一层 楼,在追求个性与独特的 今天,新人不再满意于商 场出售的成品婚纱,开始 迈向订制的个性年代。化 妆技术的进步也让新人更 加愿意面对镜头露出自信 的笑容,留下美好的回忆。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等,西方文化 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 2.表现
• (1)衣:“洋布”“洋装”、旗袍、中山装 等。
• (2)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出现西 餐馆,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 (3)住: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的建筑。
• (4)风俗习惯:维新派主张 断发易服 “___________”“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 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 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 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 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 答案:B
• 二、非选择题 • 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
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长袍马褂
中餐
马车、轿子
父母之命,媒妁
鸦片战争后 中山装、西装等
西餐 人力车、火车、电车、
汽车等
• 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 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 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 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 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 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 得益彰。
•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 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 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内容从衣、食、住、 行、婚俗变化方面归纳即可。第(2)问据材 料中“四合院欧化”“中西合璧”的信息分 析作答;据所学知识回答导致变化的外部原 因。第(3)问结合所学回答积极影响。
• 2.表现
• (1)衣:“洋布”“洋装”、旗袍、中山装 等。
• (2)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出现西 餐馆,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 (3)住: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的建筑。
• (4)风俗习惯:维新派主张 断发易服 “___________”“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 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 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 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农村 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 答案:B
• 二、非选择题 • 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
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鸦片战争前 长袍马褂
中餐
马车、轿子
父母之命,媒妁
鸦片战争后 中山装、西装等
西餐 人力车、火车、电车、
汽车等
• 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 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 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 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 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 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 得益彰。
•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 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 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内容从衣、食、住、 行、婚俗变化方面归纳即可。第(2)问据材 料中“四合院欧化”“中西合璧”的信息分 析作答;据所学知识回答导致变化的外部原 因。第(3)问结合所学回答积极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课件
A.
答案:D
B.
C.
D.
6.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 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 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添麻”,靠家庭纺织 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 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城市仍处于封闭状态 )
答案:D
)
12.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账 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 685.04元,而到了2002
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 658.3元,比22 年前提高了16.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政治剧变的见证 C.率先跨入小康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基础自测
课后作业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原 作业 因。 目标 2.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 具体史实。 作业 设计 限时:40分钟 满分:100分
(Ⅰ)基础自测——第一时间反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反馈点1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请你推测一下,鸦片战争后中国老百姓服饰的材料主要是 ( ) A.丝织品 C.棉织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账本记载内容的变化体现 了上海市民社会生活的重大变迁,市民收入有了巨大增长,选 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 共52分) 反馈点3 拓展与综合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阐述该服装(中山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必修2)
中国: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住”
传统 民居
欧式
洋房
江南民居
草原蒙古包
陕北窑洞
北京四合院俯视图
上海弄堂
庙 路 居 民 生 活 一 景
上 海
文
一家三 代居住 在7.3平 方米的 空间里 天津
小屋 容不 下三 代人, 节日 聚餐 只好 在大 杂院 里进 行 黑龙 江哈 尔滨
现代居室
正常足与缠足比较
放足
正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 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 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 时,裹足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却始终是一个谜。
缠足起源之迷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 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一些学者经研究指 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 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 蛮》一词,咏叹缠足。 古语云:“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古代妇女缠 足是个异常痛苦的过程,通常会选在女孩五六岁时 开始缠足,因为脚骨还未长大、长硬,较易收效, 目标是将小脚缠成符合“瘦、小、尖、弯、香、软、 正”七个要诀的小脚。在大人软硬兼施下,尤其是 “不缠足,将来嫁不出去”的威胁,使得女孩子纷 纷缠足。缠足主要有试缠、试紧、裹瘦(裹脚头)、 裹弯(裹脚面)、保养等几个步骤。
2、改革开放后 衣: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穿暖到穿好) 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倡导“菜篮子工程” 注重膳食结构和营养配置(吃饱到吃好) 住:1995年启动“安居工程”;住房宽敞舒适 社会风俗:休闲娱乐、体育活动、外出旅游成为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形成了注重环保、 讲究卫生、 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原因: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目标,实 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
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必修2)
民国时期通商口岸最早出现西餐
现代美食
浙江菜
四川菜
江苏菜
山东菜
福建菜 湖南菜
现代美食
现代美食
广东菜
安徽菜
北京四合院
陕北窑洞
福建围屋
现代小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小区
现代小区
60、70年代简洁的家居
现代家居
现代家居
社会习俗的变迁
清 末 民 初 的 传 统 婚 礼
民国时期集体婚礼
现代婚礼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清代男女服饰
民国旗袍
50 年 代 的 时 尚
列 宁 装 ——
“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 全国着装 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 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改革开放后
•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从 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清代末年社会动荡,皇室骄奢淫 逸,鱼肉百姓,饮食上极尽奢侈 之能事,比如满汉全席,普通百 姓生活困苦,长椿寺前打粥妇, 儿生六月娘十九。官家施粥但计 口,有口不论年长幼。儿食娘乳 娘食粥,一日两盂免枵腹。朝风 餐,夕露宿。儿在变,儿亡独, 儿病断乳娘泪续。儿且勿死,为 娘今日趁一粥,掩怀拭泪不敢哭。
旧习俗裹小脚
传 统 社 交 礼 仪
清 末 中 外 官 员 握 手 致 意
封 建 迷 信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一、学思之窗(教材P66) 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 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品种;科学技术开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二、本课测评(教材P67) 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提示 变化表现: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食的方 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安康;住的方面,从传统平 房到宽阔楼房;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 变化原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习俗传入中国。内因: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 共产党以开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重心;近现代工农商业的开展。
【图解历史】 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主题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史料探究]
1.原因 史料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 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①!……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 些现在世界的大势②!闭关自守③,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④,保不住 了。
——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注:①指的是有规律的生产、作息的生活方式。②注重假日休息。 思考 (1)依据史料说明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提示 国人承受了工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节假日休息制形成。
史料二 为政者对社会风气起着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就目前来看,通过修养崇清尚 俭、不慕虚荣①的党风政风来带动社会风气转向②,恐怕才是政府形塑社会风气的合 理方式。 ——人民时评:政府该如何“移风易俗〞 注:①表达了党风政风的内涵。②“带动〞表达了意义。 思考 (2)依据史料分析当今党风政风的内涵是什么?有何意义? 提示 内涵:清廉节省,不慕虚荣。意义:引领社会风气,推动社会新习俗的形成。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36 人教课标版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的有 A、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 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中国人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是在1987年 C、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 下降 D、1995年,政府启动了“安居工程”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 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 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 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 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 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 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 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4)思想:民主平等思想的带动思想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吸收 西方文明的结果。
(5)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重心。
四次大变迁
1、第一个大的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第一次大的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 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 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近代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外因: (1)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西 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传入我国。 内因: (2)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以及民主革命运动的 发展 (3)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促进。 (4)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 生活方式。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天津通商后”表明时代背景,“洋货成为必需品”说明社会 生活方式的西化。
关键词“国防绿”“海军蓝”表明服饰单一化,“色彩鲜艳、 款式时髦”表明服饰多元化。
深化拓展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社会影响和认识 (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 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 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A.传统生活方式完全被西方所取代 B.传统文化得到发扬 C.生活方式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 D.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尝试解答] __C__ 题干强调的是通商口岸形成了一批穿西装,吃西餐的人群,根 据通商口岸的特殊性即可判断得出答案。
3.[2019·海南省合格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家居用品
从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旧四大件”发展到彩电、冰箱、
生活的一部分
(2)注重_环__保_、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
会风尚逐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 ①20 世纪 50~70 年代:趋于统一化、封闭化、独立化。 ②改革开放后:日趋开放化和多样化,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 逐渐跟上国际潮流。
探究点一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材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 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 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 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A.20 世纪初中国的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标准 C.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风气:涤荡封建糟粕 婚姻制度:妇女解放 休闲生活:节假日延长、休闲
方式多样化
删繁就简、主张自由、相信科学
清末民初的传统婚礼
民国时期的婚礼
集体婚礼
传统丧礼
辛亥革命后,国 民政府下令剪去 辫子。
裹脚
三寸金莲、天足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 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 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 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 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 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 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 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 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 以干涉。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鸦片战争以后: 清代男女服饰——长袍马褂
清末、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旗袍
末代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
民国时期的一家人 辛亥革命以后
西装与长袍马褂并行
民国成立后西装被定为男子礼服之一
但广大农村仍旧以传统的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为主。
讨论:影响我国近代物质生活 和习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2、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中山装
“笔架盖”象 征崇文治国
五粒扣代表“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监察”
袖口上的三粒扣 表示“三民主义”
口袋上的四粒扣代表人 民拥有的“选举、罢免、 创制、复决”权利
四个口袋寓意“礼、义、 廉、耻”四大美德
三十年代上海女性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70年代末的时尚——碎花衣裳
妇女在投票选举
传统社交礼仪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
封建迷信
尤其是大城市、通商口岸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生活
断发易服 始于留美幼童
物质生活的变化
西式食品 有钱人的时尚 花园洋房 水、电、路等基
础设施的配套
婚丧礼俗
社会风俗的变化
废止缠足
戊戌变法时期 的不缠足会
社交礼仪
生活方式、习俗朝进步文明的方向发 展,这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相适应;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北京四合院俯视图
传统民居
上海百老汇
花园洋房
1929年9月5日落成沙逊大厦
马林医院(1892),现鼓楼医院
扬子饭店(1912),现下关公安分局
和记洋行(15)现南京肉联厂
民国交通银行,现新街口工行
民国时英国驻华大使馆,现双门楼宾馆 建于光绪年间的下关火车站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流行时装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国四大菜系:
北
淮扬菜: 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 为代表。 苏人嗜糖
川菜: 重庆、四川两大菜肴。 滇黔湘蜀嗜辛辣
粤菜: 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
粤人嗜淡食
广州最老的 西餐馆:太平馆
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一起吃西餐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方式多样化
删繁就简、主张自由、相信科学
清末民初的传统婚礼
民国时期的婚礼
集体婚礼
传统丧礼
辛亥革命后,国 民政府下令剪去 辫子。
裹脚
三寸金莲、天足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 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 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 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 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 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 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 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 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 以干涉。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鸦片战争以后: 清代男女服饰——长袍马褂
清末、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旗袍
末代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
民国时期的一家人 辛亥革命以后
西装与长袍马褂并行
民国成立后西装被定为男子礼服之一
但广大农村仍旧以传统的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为主。
讨论:影响我国近代物质生活 和习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2、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中山装
“笔架盖”象 征崇文治国
五粒扣代表“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监察”
袖口上的三粒扣 表示“三民主义”
口袋上的四粒扣代表人 民拥有的“选举、罢免、 创制、复决”权利
四个口袋寓意“礼、义、 廉、耻”四大美德
三十年代上海女性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70年代末的时尚——碎花衣裳
妇女在投票选举
传统社交礼仪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
封建迷信
尤其是大城市、通商口岸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生活
断发易服 始于留美幼童
物质生活的变化
西式食品 有钱人的时尚 花园洋房 水、电、路等基
础设施的配套
婚丧礼俗
社会风俗的变化
废止缠足
戊戌变法时期 的不缠足会
社交礼仪
生活方式、习俗朝进步文明的方向发 展,这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相适应;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北京四合院俯视图
传统民居
上海百老汇
花园洋房
1929年9月5日落成沙逊大厦
马林医院(1892),现鼓楼医院
扬子饭店(1912),现下关公安分局
和记洋行(15)现南京肉联厂
民国交通银行,现新街口工行
民国时英国驻华大使馆,现双门楼宾馆 建于光绪年间的下关火车站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流行时装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国四大菜系:
北
淮扬菜: 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 为代表。 苏人嗜糖
川菜: 重庆、四川两大菜肴。 滇黔湘蜀嗜辛辣
粤菜: 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
粤人嗜淡食
广州最老的 西餐馆:太平馆
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一起吃西餐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