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专题教学案例展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 任务群设计 33张幻灯片

小学语文  任务群设计 33张幻灯片
活动1 “不设门槛”讲故事 (1)呈现赛马对阵图, 将赛马过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设计理念 借助图示,并降低“门槛”,引导学生自信表达,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
任务二:聚焦问题解决的思维路径,讲好中华智慧故事
活动2 总结讲“好”故事的具体标准 (1)指生讲述两次比赛的过程与结果 (2)总结讲好故事的标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通过阅读重点战役,概括胜负 原因,体会利用智慧谋略由被 动变主动、由劣势变优势的过 程。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从不 同角度赏析经典中的传统文化 。
任务五:开讲 坛 享阅读收

年级召开“百生讲坛”多维 通过开设学生讲坛,分享阅读
度进行评价、总结
的收获、感受。
案例4:五年级下册16.《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
二、围绕一个意思,把重要信息说清楚
师:同学们,这么多重要信息是怎样介绍清楚的?我们以美观为例一起探究。
二、构架:任务群设置的策略
一年级下册任务群设计例说
讲座 :吉春亚
总任务
一个单元一个总任务,这 个总任务通过几个有逻辑 关联的子任务逐步完成
一子 任 务
二子 任 务
三子 任 务
四子 任 务
一、复习字词 ,梳理稿件要点
1.学生自由读稿件,注意把红色字读准确。 2.师:您们读完后,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预设: (1)石拱桥 ①出示赵州桥图片。看图了解建筑物弧形的部分就 是“拱”。 ②图上指一指赵州桥的拱,了解赵州桥是单拱石桥。 (2)石匠 ①联系生活体会,石匠就是采集石料加工成物品的 工匠。 ②拓展,说说生活中的“匠” 。做木工的人——木 匠 以养花为业的人——花匠 以教书为业的人—— 教书匠 3.再读稿件,提取有用信息,说说知道了哪些内容?

学习任务群专题教学案例展示ppt课件

学习任务群专题教学案例展示ppt课件
“固穷” 2.试着总结一下鉴赏一首诗的方法。 3.在梁启超先生看来陶渊明的文艺特点及陶渊明的人品是什么?
他论述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4.要分析一位诗人或作家,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请试着去
分析一位诗人或作家。
13
专题思考:(任选一题,不少于1500字) 1.探究陶渊明诗文的艺术境界,并重点探讨其诗
文是如何体现个体生命的觉醒、人格的独立及 中国传统士人风骨的。 2.从整个社会背景去思考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并对 其评价,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班级交流。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出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精神 图谱的历史人物,做独立的探究,并写出论文。
15
16
17
18
19
2.三作品都写了“最后一课"的情景,有许多描写学 生或教师的文字。请你选取“学生”或“教师” 的角度,比较三篇作品。指出哪些描写令你难 以忘怀,并简要阐述这些描写令你难忘的理由。
3.第一篇“最后一课”中瑞宣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在《四世同堂》中,还有哪些情节体现了这一 性格特点?请叙述相关情节。
7
三、“东坡突围”主题学习
【整本阅读推荐】 林语堂《苏东坡传》 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纪录片《苏东坡》
8
四、《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例
1.画出苏东坡的“人生地图”。要求:在相关地点标 明重大事件或著名作品。
2.为苏东坡纪念馆选址并陈述理由。要求:通过 对比分析突出选址的必然性性。
3.为苏东坡纪念馆撰写对联。要求:从人格魅力 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概括。
11
专题二 读众人眼中的陶渊明,思考其为人 阅读: 1.萧统2.王维3.苏轼 4.朱光潜5.鲁迅 思考与练习: 1. 萧统笔下的陶渊明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注意得出结
论的规范表述) 2.陶渊明当初不愿意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一次腰,

小学语文任务群讲座课件 43张幻灯片

小学语文任务群讲座课件 43张幻灯片
探索课堂新路径 解锁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习任务群概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 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 的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 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互相关联的系列学 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总任务
一个单元一个总任务,这 个总任务通过几个有逻辑 关联的子任务逐步完成
走进金秋画卷, 彩绘别样秋景
基于单篇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案例
教材分析
《西门豹治邺》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 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是在三年级 下册第八单元语文要素“详细复述”的基础上的梯度发展,进一步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围绕这一语文要素, 在课后习题以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都明确了“简要 复述”在课文中具体落实的要求和方法。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要引 导学生在已有详细复述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提示、分角色朗读、圈 画关键句、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训 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到实处。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起来吧。看样子河神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注意读好西门豹的话
公告
巫婆和官绅们利用河神娶媳妇
dăi
骗钱害人,现立马逮捕巫婆和官 绅们,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公告
巫婆和官绅们利用河神娶媳妇
dăi
骗钱害人,现立马逮捕巫婆和官 绅们,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巫婆
官绅头子
投进了漳河
官绅们
12.
读一读
13.
划一划
圈一圈
填一填

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件

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件
4
新课标上有关“任务群”的表述
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 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 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 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5
语文任务群的特点
项目1:观摩热门电影
商定观摩的电影 观摩电影、阅读影评 聚焦文化问题
梳理相关资料
任务:参与社交媒体讨论热门电影
项目2:热门电影冷思考
开展问题讨论 撰写讨论小结
利用媒体发布成果
项目3:头号评论员
回应舆论意见
完善研究成果
8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三国演义
研究主题:我的文学三国

学习目标:以文学视角鉴赏《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了解古 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研讨小说的艺术价值,理解小说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
学习情境:作家方英文有一篇文章《谁是“一号人物”》,提出《三国演义》中刘
备、曹操、诸葛亮谁是小说中的“一号人物”的问题。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你
认为谁才是《三国演义》塑造得最精彩的“一号人物”?
制定计划
项目1:三国尽在掌握中
方法借鉴 全本阅读
疑问解答
任务:我说“一号人物”
项目2:文学三国的风景
资料整理 个性鉴赏
教师从传授者变成组织者 学生从接受者变成参与者
讲堂真正变成学堂
11
学习任务群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3、丰富语文实践活动
文本
载体
方法
形式
12
学习任务群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4、突破现有教材束缚
打破体例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学习任务群专题教学案例展示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学习任务群专题教学案例展示
篇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共848字。第二 篇选自郑振铎的《蛰居散记》,有删节,共 1355字。第三篇是都德的《最后一课》)
1.假如三篇文章中的老师齐聚演播厅,你作为主 持人对他们进行集体访谈。请列出访谈提纲。
2.三作品都写了“最后一课"的情景,有许多描写学 生或教师的文字。请你选取“学生”或“教师” 的角度,比较三篇作品。指出哪些描写令你难 以忘怀,并简要阐述这些描写令你难忘的理由。
专题三 读评论家笔下的陶渊明,探究读人读诗之方法 阅读: 1.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叶嘉
莹) 2.一种对人生彻底的觉悟——品读陶渊明《形影神》三首(并序)
(叶嘉莹) 3.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梁启超) 思考与练习: 1.请你结合你读过的陶渊明的作品谈一谈陶渊明的“任真”与
六、陶渊明专题学习(王岱)
专题一:读其诗文,想见其为人
精读: 1.五柳先生传 2.归去来兮辞》 泛读: 1.归园田居(五首) 2.饮酒二十首(选三首)3.咏贫士 其二4.咏
荆轲5.杂诗八首(选其二)6.读山海经 思考与练习: 1.在《归去来兮辞》中有“违己交病”“世与我而相违” 陶诗中
有很多“违”字,请找出3例,对这个字做一点探究。 2.思考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 3.自画像中的陶渊明给你怎样的印象(注意所得结论的规范表述) 4.读陶渊明诗文,请谈一谈陶渊明诗文的艺术特色。
3.第一篇“最后一课”中瑞宣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在《四世同堂》中,还有哪些情节体现了这一 性格特点?请叙述相关情节。
三、“东坡突围”主题学习
【课时安排】 共7课时,《赤壁赋》2课时,《后赤壁赋》1课时,《念奴娇 赤壁怀古》1课时,主题拓展阅读1课时,单元活动1课时,单 元评价1课时。

教材、学习任务群及任务群下的教学设计(课件38张)

教材、学习任务群及任务群下的教学设计(课件38张)
【教学方式】 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课时规划】8课时
第一梯度:筛选整合信息,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1.对照注释阅读,请画出读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解决。 2.做大事年表,罗列主要人物有关事件。
第二梯度:评价人物,并锻炼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1.请为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写一段评语(50字左右)。 2.请为信陵君写一副对联。
版本 1979年版 1995年版
2007年版
作品
《包身工》、《记念刘和珍君》、《沁园春·长沙》、《拿来主义》 、《祝福》、《荷花淀》、《为了忘却的记 念》、《雷雨(节选)》、《大堰河——我的保姆 》
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毛泽东);死水(闻一多) 《呐喊》自序、祝福、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灯 下漫笔<节选>、阿Q正传、药(鲁迅)荷花淀(孙犁)、陈奂生上城(高晓生)、雷雨<节选>(曹禺)、茶馆<节 选>(老舍)、三块钱国币(丁西林)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王富仁)、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
回望
敬问温儒敏:你是否还记得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 ——致“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的一封公开信
陕西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程世和
指挥棒指向何方? ——从程世和院长温儒敏教授的“万言书”谈到考卷改革
黄玉峰
为什么中国教育出那么多“巨婴”?语文课本要背锅! 鲍鹏山
专题:“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之“战国四公子” 阅读文本:《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列传》 《春申君列传》 《信陵君列传》
【教学目标】 1. 读懂文章,筛选整合信息,对四公子能有较清晰的了解,能概 括出《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2. 摸索出阅读长篇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破除“中学生三怕之一— —怕文言文”的迷障; 3. 能对文章做进一步的探究与整合,对战国的社会、文化、政治 、经济有一个初步认识。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讨演示课件.ppt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探讨演示课件.ppt

总体变化:明确学业质量要求
• 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业 质量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 别的水平。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的要 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 的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 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 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 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 高要求,修习情况可供高校或用人单位参考。
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 死记硬背;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材料的选用;多 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结构和形式不应 固化,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逐步建立阅卷 人资格制度。
变化:提出学科核心素养
• 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语言构建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总体变化:新增选择性必修课程
家作品研 文化论著 语专题研 传统文化 传统作品专研讨
16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 17 跨文化专题 18 学术论著专
品专题研讨
研讨
题研讨
课程类别 必修
03版
选修
课程内容 语文1-5 五个模块
五个系列, 组合成4个 模块
学习时间 两个半学期
必修
17版
选择性必修 选修
1-7任务群 1-4任务群 1-3任务群 8-12任务群 13-18任务群
关于“核心素养”(定义)
• 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 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 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 能力。
关于考试
1、以具体情境为载体: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 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语文学习任务群与教学实施 ppt课件

语文学习任务群与教学实施  ppt课件
◙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都将面临一个重大的转型,以文本为中心的教材不符合 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围绕文本讲解的教学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以文本和知 识编织的“双线”结构教材与教学恐怕也不是课程标准所追求的新形态。
(2)课标组的设计思路(方案一)
任目 务录
学习项目? 学习情境导引 学习活动设计
必 修



任务群1
02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
立德 树人
03 革命传统教育 和先进文化教育
04 法制教育; 国家安全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
高中课程改革实施蓝图:系统工程
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课程评价
课程方案
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坚持立德树人 形成教书育人大格局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PPT课件
课堂教学
各学科课程标准
2017年底颁布
修全考,是普通 高中学生发展的
0-8
要设置,选修选 考。参加高考的
0-6
设,学生自主选 择修习,学而不
共同基础。
0-6 学生必选。
0-4 考或学而备考。
0-6
0-4 为学生就业和高
0-6
0-4 校录取提供参考。
0-6
0-4
0-6
0-4
0-6
0-4
培养目标: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0-18
0-4
具有科学0文-1化8素养和终审学习能力; 0-4
PPT课件
增强了 指导性
为编写教材、课堂教学、考试评价 服务,突出课标的可操作性:语言 通俗,逻辑清晰……
11
知识、技能、能力与素养
交规/知识 移库/技能
读书
教学实践
情 路考/能力 反

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pptx

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pptx
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 黄晓芸 主题教研
5
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 凝练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 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提 出新的课程结构,“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 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整 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 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 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8个学习任务 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 程构成,以上列举为必修部分的7个学习任务群)。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整合还包括学习资源的整合。
• 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义务教育统 编语文教材通过“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建构“三位一体”的 教学体系,以“1+X”(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 读的文章)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5
逆向”设计:倒逼课堂教学改革
• 首先关注学习预期,然后倒推学生学习历程,设计学习任务,引入学习 内容,并厘清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各环节中的角色与定位。
5
三,整合也是学习方法的整合。
•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活 动,反映在听说读写等表现性的行为上,作为最常见的语文学习 方式,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也不是简 单地从主题内容层面上贴标签式地呼应,而是根据单元需要有意 设计的结果。例如,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设置不同类型的表达与交流任务,通过批注、概要、随笔、杂感、 札记、时评、小论文、研究报告、文学创作,以及各类实用文体 写作,通过口头报告展示交流,指导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读 书,把阅读体验、观点见解、研究结论通过不同形式的口语、书 面语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新课标任务群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新课标任务群课件
怎么样,我设计的这双鞋够神奇吧?如果哪天你看到大家都 穿着这样的鞋,千万不要感到惊讶哦! 只要敢想,一切皆有可能!
总结型 感想型
学习任务四:
习作评价,互助修改
例文点评:
我的奇思妙想——多功能书包
你是否因为书包太沉重而感到辛苦呢?你是否因为书包太沉重导致骨骼 发育不良而感到担忧呢?你是否还在为这些问题而感到烦恼呢?有了我发明 的多功能书包,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那个最大的圆形设计是照明灯,是用来照路的。如果在夜晚回家看不着路,那么 就同时按下彩色按钮和红色按钮,照明灯开关就会自动开启。如果要关闭照明灯,那 么就长按彩色按钮3秒,照明灯就会自动关闭了。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制作出这样的多功能书包,但我相信,通过我对科学知 识的积累和不懈努力,有朝一日我的发明设想一定会变成现实的!
例文点评:
书包不仅长相奇特新颖,还有许多新功能。先从按钮说起吧!彩色按钮非常神奇: 以前的书包装东西很多、很沉重,压迫到肩膀很疼痛,还会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比如影响长高,影响骨骼发育等等。而现在只要按一下这个彩色的按钮,就能把书本 减压,书包自然减压就变轻了。如果还是觉得书包减轻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那 就按红色的按钮吧!按红色按钮控制两侧长方形的洞。只要一按,左边的翅膀就能自 动伸展出来,同时右边的机器手也会伸出来,当然如果不需要机器手,就把红色按钮 长按3秒,机器手就会自动收回去了。要是长按5秒,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机器手都会 自动收回去。
作者运用了列数字、做比较的方法写出了 恐龙的形态各异。
每自然段先写中心句,介绍纳米技术就在 我们身边。又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 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纳米技术对我 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表达 构思习作
1
写清楚事物特点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进 课件 (共71张)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进 课件 (共71张)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应变与改进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1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与现实进展 2 高中语文课程重构与学习任务群设计思路 3 基于“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进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0.5学分)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学分)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2学分)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学分)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2学分)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2学分)
文学阅读与写作(2.5学分)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0.5学分)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2学分)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5学分)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真实情境,“翻转”设计,深度学习
任务群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所区别,体现不同的学习要求:必修的学习任务群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内容的基本框架,体现高中阶段对每个学生基本、共同的语文素养要求;选修的学习任务群则是在此基 础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语文素养的追求。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五新”
新方案 新课标 新高考 新教材 新理念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全 要 素 联 动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应变与改 进 课件 (共71张)

《新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任务群研读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课件(21张 )

《新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任务群研读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课件(21张 )

想象力。
运用讲述、评析等方
用口头或者书面的
复述印象深刻的故
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 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观 事情节,积累多样的情
察与体验,抒发自己 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
的情感。
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
达。
交流自己获得 的启示;学习运用 细节描写等文学表 现手法,描述自己 成长中的故事。
形式丰富多样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广泛阅读文学作品为创意表达打下基础, 而创意表达经验的积累又能提升文学阅读 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美、鉴 赏美、创造美。
第三学段
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 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表现 他们事迹的诗歌、小说、影视 作品等,感受革命领袖、革命 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 量,认识生命的价值;运用讲 述、评析等方式, 交流自己的 情感体验。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 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 阅读反映少年
的诗歌、散文等优秀 学作品,走进广阔的文学艺 成长的故事、
文学作品,感受大自 术世 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小说、传记等,
然的奇妙,体会人与 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 交流自己获得
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刻的故事情节, 积累多样的 的启示;学习
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 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 运用细节描写
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 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
等文学表现手
与体验,抒发自己的
法,描述自己
情感。
成长中的故事。
创意表达
学习内容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革命文化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
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
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
他们学习的愿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为苏东坡纪念馆展厅撰写前言和寄语。要求: 前言侧重客观评价,寄语侧重时代意义。
9
五、《谈美书简》整本书阅读例
1. 梳理13封信内容,把握美学理论。制作并展示 电子板报,分享阅读成果。
2.撰写辩论稿,组织小型辩论会。辩题:正方— —美是客观存在,反方——美是主观感受。
3. 我当美学家,给朱光潜先生的美学理论换例子。
老翁》)
4
(1):请解释上述材料中加横线字“绝”的词义, 这些意义可以归纳为几个义项?并简单说明你 归纳的理由。
(2): “绝“字这些义项之间有关系吗?如果 有,说明它们的相关处在什么地方。
(3):“断绝”“继续”“缠绕”“缔结”“编纂"这些 动词,“纲纪”“经纬"“纤维”这些名词,“ 红”“紫”“绿”这些颜色词,都带“纟"部, 说明它们较早的意义都与古人的哪一个生活领 域有关?你能从这些词里想象这个领域的生活 情境吗?写一篇短文把你的想象描写出来。
2.三作品都写了“最后一课"的情景,有许多描写学 生或教师的文字。请你选取“学生”或“教师” 的角度,比较三篇作品。指出哪些描写令你难 以忘怀,并简要阐述这些描写令你难忘的理由。
3.第一篇“最后一课”中瑞宣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在《四世同堂》中,还有哪些情节体现了这一 性格特点?请叙述相关情节。
7
三、“东坡突围”主题学习
14
突出特点
1.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之核心素养为纲, 以“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之实践活动 为线。
2.以驱动任务为经,以一组或几组阅读材料和相关现 实情景为载体,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思维与探究贯 穿始终。
3.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 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4.教师是学习的计划者和组织者,学习方向、指导和 资源的提供者,语言和与语言相关行为的示范者, 开展活动的协调者,探索知识、开发学习技能和策 略的指导者和同伴。
11
专题二 读众人眼中的陶渊明,思考其为人 阅读: 1.萧统2.王维3.苏轼 4.朱光潜5.鲁迅 思考与练习: 1. 萧统笔下的陶渊明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注意得出结
论的规范表述) 2.陶渊明当初不愿意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一次腰,
弃了官,以至于晚年因饥饿,屡次忍惭行乞。同一个 行为,在苏轼那里得到了哀怜和理解,在王维那里却 遭到了非议和责难;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请谈谈你的 看法。 3.朱光潜与鲁迅对陶渊明的评论不同,你是怎样看的,请 结合你对陶渊明诗文的阅读写出你的思考。
“固穷” 2.试着总结一下鉴赏一首诗的方法。 3.在梁启超先生看来陶渊明的文艺特点及陶渊明的人品是什么?
他论述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4.要分析一位诗人或作家,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请试着去
分析一位诗人或作家。
13
专题思考:(任选一题,不少于1500字) 1.探究陶渊明诗文的艺术境界,并重点探讨其诗
文是如何体现个体生命的觉醒、人格的独立及 中国传统士人风骨的。 2.从整个社会背景去思考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并对 其评价,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班级交流。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出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精神 图谱的历史人物,做独立的探究,并写出论文。
【课时安排】 共7课时,《赤壁赋》2课时,《后赤壁赋》1课时,《念奴娇 赤壁怀古》1课时,主题拓展阅读1课时,单元活动1课时,单 元评价1课时。
【教学过程】 1.文本探究《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见 单课学案) 2.拓展阅读 《卜算子》《定风波》《苏东坡突围》《来生嫁 给苏东坡》《“淡”才是人生最深的味》《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苏轼与佛印的故事》《苏轼的朋友圈》《没想到你是这样 的苏东坡——吃货!》《东坡的朋友圈定位》 3.单元活动 一:读东坡 二:写东坡 三:谈东坡
5
三、主题阅读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3道题。 (阅读材料共三篇。内容都是“最后一课"。第一
篇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共848字。第二 篇选自郑振铎的《蛰居散记》,有删节,共 1355字。第三篇是都德的《最后一课》)
6
1.假如三篇文章中的老师齐聚演播厅,你作为主 持人对他们进行集体访谈。请列出访谈提纲。
12
专题三 读评论家笔下的陶渊明,探究读人读诗之方法 阅读: 1.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叶嘉
莹) 2.一种对人生彻底的觉悟——品读陶渊明《形影神》三首(并序)
(叶嘉莹) 3.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梁启超) 思考与练习: 1.请你结合你读过的陶渊明的作品谈一谈陶渊明的“任真”与
【整本阅读推荐】 林语堂《苏东坡传》 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纪录片《苏东坡》
8
四、《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例
1.画出苏东坡的“人生地图”。要求:在相关地点标 明重大事件或著名作品。
2.为苏东坡纪念馆选址并陈述理由。要求:通过 对比分析突出选址的必然性性。
3.为苏东坡纪念馆撰写对联。要求:从人格魅力 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概括。
10
六、陶渊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学习(王岱)
专题一:读其诗文,想见其为人
精读: 1.五柳先生传 2.归去来兮辞》 泛读: 1.归园田居(五首) 2.饮酒二十首(选三首)3.咏贫士 其二4.咏
荆轲5.杂诗八首(选其二)6.读山海经 思考与练习: 1.在《归去来兮辞》中有“违己交病”“世与我而相违” 陶诗中
有很多“违”字,请找出3例,对这个字做一点探究。 2.思考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 3.自画像中的陶渊明给你怎样的印象(注意所得结论的规范表述) 4.读陶渊明诗文,请谈一谈陶渊明诗文的艺术特色。
2
一、文言小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①“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
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表现的孔子对人、马
的态度。 2.你能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3
二、语言梳理与探究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
专题教学是落实任务群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71205潍坊一中
1
专题教学的要求
1.要具有“任务”意识,增强“整体”意识,提高 “统筹”能力。
2.要有效组织材料,设置情景,设计任务,组织实 施。
3.专题设计要有真实的问题情境、鲜明的语文特色, 要体现语文知识、语文与语文素养的融合。
4.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教师要精心组织“探究” (Explore)、“表达”(Express)、“交流” (Exchange)活动(“3E活动”)。
兮焉求?(《归去来兮》)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
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3.(华)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华佗传》) 4.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5.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孔子世家》) 6.天宝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容色绝代。(《许
15
16
17
18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