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为了提高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法是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步骤: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
2. 将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经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比例关系”这一课时,可以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根据商品价格和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比例关系,并计算出优惠后的价格。
三、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式,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步骤:1. 提出探究问题,明确探究目标。
2. 分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
3.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探究成果。
4. 教师总结归纳,提炼出关键知识点。
5.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授“面积计算”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探究如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四、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导向,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步骤:1. 设计任务,明确任务要求。
2.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3.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学生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点评指导。
5. 总结经验,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统计与概率”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数学实践探究性教学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教师展示一组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路程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践探究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三)展示与交流1. 各小组展示探究过程和结果,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3. 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数学规律和方法。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如问题发现、分析、解决能力。
2. 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如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素养,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摘要: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与生活的道理。
那么上好一节实践活动课尤为重要。
首先,活动课的选题,可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爱好兴趣进行选择;其次,要制订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的计划、第三,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适时加以组织和指导。
关键词:生活实际自主性可操作性参与者数学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开放自主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拓宽学生活动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
那么,如何让数学活动课上的“妙趣横生”,让学生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得以掌握呢?这几年,我在数学实践中做了长期的探索,下面我就谈一下本人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实际,确定数学实践活动课题:作为农村小学,要利用好当地条件,根据学生特点来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课题。
1、结合季节、农时选题。
如:夏季,是小麦收割、玉米点种、田间管理、庄稼茁壮生长的季节,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就开展“计算小麦亩产量”、“测评麦堆重量”、“预测玉米产量”、“禾苗生长记录”等活动。
这些活动,生动且实际,家长欢迎,学生高兴。
再如:秋季,一日温差比较明显,是硕果累累、抢收抢种的繁忙季节。
我就组织了一些有劳动价值、为现实服务,为生产起参考作用的实践活动。
如:“计算我一小时的劳动价值”、“一亩园和一亩田”、“收获与成本”“小麦种子发芽率”、“一日温差变化记录”等活动,均与现实联系密切。
获得社会、家庭的积极配合和支持2、结合周边环境选题我们只要留神观察,就不难发现在学校、家庭的周边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但是,许多孩子却心不在焉、熟视无睹,失掉了许多学数学、用数学的机会。
我们利用周边的有利环境,体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
怎样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论文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近年来,城市和农村小学都开设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但是,不少小学教师把教材所设计的实践活动内容,当作选修课看待,很不重视。
究其原因是这些小学教师并没有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作用、特点和教学策略给予清楚足够的理解和把握。
数学实践活动具有参与上的主体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时空上的开放性,过程上的实践性,成果上的创新性等特点。
要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应做到以下方面:一、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参与热情1、根据学生的知识、心理水平精选题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这是由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知识、经历和心理水平的不同所决定的。
例如,实践活动课《田园风光》就是以特定的田园风光为情境,采取游园的形式,从自然景物中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玩中体味数学价值,实现数学对生活的回归,整节课的教学充满情趣性。
如果说低年级实践活动是在玩味数学,那么中高年级则更注重体味数学,因为中高年级的实践活动具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需要他们通过实验操作、调查访问甚至课题研究,侧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
2、结合教学内容精选题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而设计,体现材料的价值性、实践性,强调学用结合。
例如:实践活动课《利息》教学后,可设计一节《假如我当农村合作银行经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储蓄单、借据,学会填写单据,巩固利息计算。
了解银行的经营模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如何提高银行的效益,并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
再如教完某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举行模拟土地拍卖会等。
这些专题活动往往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强烈的挑战性和跨学科的综合性,它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巩固应用,更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和合作交流,培养其应用意识、发展个性品质的平台。
3、根据时令、学区特点精选题材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教学进度与时令的差距,教材上特定的实践活动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
论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2
论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
活动是形式,是数字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
数学实践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
如何让实践活动课上得“妙趣横生”?我们必须知道实践活动课具有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渗透性、实践性、灵活性的特点。
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呢?我认为:(1)、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数学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孩子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有新意,如果在课上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就会让学生眼前一亮,马上注意力就被吸引来。
从而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小小运动会》。
这一课的情境创设可以采取很多种方式,可以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听的过程中来提出数学问题。
也可以把图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图中发现问题,有条件有时间把静态的图变成动态的画面会更加吸引学生,我想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甚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模拟这样一个场景。
让学生提高兴趣来参与,问题的提出自然就简单多了。
那么,《小小运动会》这一课,按照教学进度,大概就在各个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的时候,我想,如果这一节或有联系实际生活,学生的兴趣会更高,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运动会场景,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捕捉数学问题。
再来解决,这样可突出活动的真实和实践性,从而学生也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对于涉及将被这个数学环节,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欣赏能力,完成后可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相互交流。
只要做出来了都应给与鼓励。
最后,“运动运回家”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样来分配人数。
(2)、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是应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
在设计一个数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是必须明确学生通过活动,应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一项以及哪一级水平。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综合实践课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方法,以期为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面积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教室、操场的面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 采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数学知识,如利用动画演示数学公式、原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3. 举办数学竞赛,提高学生参与度举办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数学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1.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数学素养。
2. 举办团队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团队活动,如数学知识竞赛、数学趣味游戏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沟通、合作,提高团队意识。
3. 案例分析在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 强化数学思维训练在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7篇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7篇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
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说说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真棒。
4、齐老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
(示信息)5、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
(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摘录信息:老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怎么列式?126+132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说一说。
(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
(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
(4)讲解竖式算法。
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2、探索验算:(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算。
(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
(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相同,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作业练习,反馈探究。
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3题填表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1、判断对错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例题)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组织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结合故事、游戏等趣味元素来讲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第二,培养合作学习。
数学实践活动课程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问题,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要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注重手工实践。
数学实践活动课程要以实际问题和实践操作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实物、图形、模型等物质工具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象、推理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提供反馈和评价。
在数学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及时提供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
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组织小组讨论、进行个别辅导等方式来进行反馈和评价。
要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帮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第五,创设情境和案例。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和案例,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
可以引领学生到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情境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4篇)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4篇)数学综合实践篇1学习内容:“分梨”的问题学习目标:1、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尝试学会用逆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欣赏并学习同伴身上的优点。
4、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
学习重点: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1、老师考勤学生,点名。
2、认识新同学,每个同学进行1分钟介绍自己。
3、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座位。
4、讲解解决“分梨”的问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个给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
那么篮内的梨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梨多少个?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⑵小组内交流⑶反馈交流,老师引导启发思维。
⑷小结策略: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5、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对应例题的反馈练习:一只篮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二个人;最后只剩下2个梨。
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梨?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6、进行扑克牌“24点”小游戏。
学习内容:“水桶和油桶”的`问题学习目标: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水桶和油桶”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学习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引入师: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展台出示题目。
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取出1号靶,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2、小组交流,探究解决。
3、请同学们取出2号靶,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展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充分调动组内力量,探究解决。
4、请同学们按照组内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决。
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科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品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3.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数学游戏竞赛活动目的: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过程:(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设计若干数学游戏,如:数独、24点、猜数字等。
(3)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游戏。
(4)评选出最佳团队,颁发奖品。
2. 数学实验探究活动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活动过程:(1)教师提出探究课题,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探究课题。
(3)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4)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5)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每组汇报实验成果,评选出最佳实验团队。
3. 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活动过程:(1)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停车场。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
(3)学生分析问题,确定数学模型。
(4)学生进行建模,撰写建模报告。
(5)每组汇报建模成果,评选出最佳建模团队。
4. 数学文化讲座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活动过程:(1)邀请数学专家或教师进行讲座。
(2)讲座内容: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家故事、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3)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四、活动效果1. 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2.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建议(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实践课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在实践课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实践课,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教师在设计实践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1.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在实践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如制作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 设计分层教学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实践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3.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在实践课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探究发现,培养创新思维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实践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实践课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评价反馈,促进教学改进1. 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实践课中,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提问、学生自评、互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学课外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中学习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以小学四年级数学为例,教学内容为“生活中的数学——测量长度”。
三、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尺子、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实物教具(如绳子、线团、书本等)。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一些测量长度的方法,准备好自己的测量工具。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长度是多少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测量长度是数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测量长度。
(二)新授1. 教师讲解测量长度的方法,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场景,如测量课桌、书桌的长度,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测量。
2. 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实物,并记录数据。
3. 学生分享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测量长度,我们还可以测量哪些量?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测量宽度、高度、面积、体积等都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面积、计算家庭用电量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4.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尺子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摘要: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相应的知识,而且也可以进一步鼓励其发现、学习和积累知识,进一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有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激励手段为每个学生的创造相应的潜力。
在进一步充分认识转变相应教育观念、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后,教师探索如何组织和教授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引言:在充分认识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师要进一步通过有效的探索活动的深入组织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努力帮助学生发展自身能力。
一、理解数学实践课1、老师眼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与现有课堂教学不同,是传递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摆脱典型的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每个人都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触摸、思考,发现、探索、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个性要素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类型。
有数学游戏、数学讲座、数学海报等多种开场形式,设计和实现都有具体的规范,训练过程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执行。
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重点是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学生眼中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在孩子们的眼里,数学的实践活动很容易,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内容,大多都经历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探究和体验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进一步有效连接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他相关学科的重要活动载体,使现阶段学生在进一步分析和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二、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1、让学生的思想在实践中增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在活动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将进一步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并可以进一步有效体验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体验现阶段学习数学的相应价值,感受数学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应有效作用,培养学生进一步对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和信心。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探析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探析
要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文化水平,仔细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确定课堂上的主题、讲授的内容,以及课后的实践活动。
此外,教
师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应该采取多样化和有趣的课堂设计和活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生也应该做好准备,充分准备自己的知识,并能积极、主动参与
到课堂活动中,对讲授的知识和安排的实践活动进行及时的理解和消化。
学生也要培养初步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便在日后有所发挥。
总之,要想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才
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上好数学实践课
浅谈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探究学习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开展数学综合性实践课教学仅仅明确教学目标还不够,还必须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来组织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一项完整的探究学习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订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成果”这样四个阶段。
1、确定探究主题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
探究主题的生成方式主要有⑴生活诱发式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光。
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纷繁复杂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诱发中产生探究的主题。
例如:五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车轮均为圆的,但为什么不做成其它形状呢?从而诱发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的探究主题;四年级的学生春节期间拿到了许多压岁钱,不知如何使用好?从而引发出“压岁钱怎样用合理?”的探究主题;五年级学生在打电话过程中,觉得打电话很有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怎样打电话省钱?”这一主题……⑵课堂拓展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主阵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
例如五⑴班学生在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都知道一个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那么它的个位肯定是“0”。
这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2×3×4×5×……×99×1 00所得积末尾连续有几个零?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争论不休,于是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确定了“末尾…0‟”的探究主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捕捉确定探究主题的意识,其次,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具有探究性价值的主题。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建议(2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以下提出一些建议,供教师参考。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实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设计问题,引导思考教师在设计数学实践活动时,要注重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团队合作,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操作,提升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操作。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数学能力。
5. 评价反馈,促进成长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四、具体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
(2)教师要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如教具、学具、多媒体等。
(3)教师要提前了解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课堂教学(1)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2)活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开展实践活动。
(3)交流环节:学生分享活动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拓展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3. 课后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促动学生的数学思考,教材通过提取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水平。
数学实践活动课应该怎么上呢,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和疑惑,本人通过积极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尝试,悟出以下几点,仅供同仁参考。
数学实践活动课有些可在教室里实行,例如数学课本第五册上的实践活动“数黄豆”。
有些必须到操场上去实行,例如数学课本第五册上的实践活动“120步大约走多远”,所以教学时必须根据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不同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活动场地。
还必须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些活动在课堂上不适宜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需要回家后在家长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例如“数黄豆”,黄豆又圆又小,一不小心就滚了,滚了又不好拣,如果让每个学生都数,不小心滚了,滚了又拣,一节课又能数清多少,又怎么能数的清?“120步大约走多远”就能够全员在操场上实行,每个人先走12步、10步或其它步数,估计一下这些步数是多少米,再量一量验证一下,算一算,就能够知道120步大约走多远了。
所以不同的实践活动课,就要制定好与之相适宜的不同的教学方案,这就为上好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前对学生提出要求,为上好实践活动课做好准备
每次上数学实践活动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要求,才能保证上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效果。
我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了这么几个要求:
1、学会倾听,既是向别人虚心学习的表现,也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表现,还是自己有教养的行为体现。
2、学会积极发言,这样不但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还能促动自己积极的去思考,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3、学会思考,自己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才能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和水平。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估算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喜悦,还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如上“数黄豆”一课时,我首先拿出一粒黄豆,让学生看一看一粒黄豆有多大,再拿出一千克黄豆让学生估一估一共有多少粒,教室的气氛马上高涨起来了,学生估出不同的数字。
到底有多少粒呢?只要算出它的大概数字就行,用什么方法能够很快的算出呢?学生们又马上开始想办法了,最后学生们想出了很多的方法,而且大家经过激烈的讨论,找出了几种最可行的方法,又根据当时可行方法的条件,最后意见达成一致,决定在教室用这种方法:把一千克黄豆装在纸杯里,分成同样多的六杯。
不过一看每杯又都有那么多的黄豆,不好数,大家又兴趣浓厚的估计了一下每杯的数量,又开始想办法了。
商量的结果又把每杯的黄豆又分成了同样
多的六份,只要数出一份黄豆的粒数就能够了。
在这个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家通过估一估、想一想、数一数、再验证的一系列活动中,积极的注意着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为了知道自己估计得是否准确,好奇心、好胜心、自束心促使着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沐浴着知识的甘露。
四、以动促思,以思促学,
在上完情绪高涨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后,学生的心情暂时肯定不能平静下来,绝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课上的过程历历在目。
这时适时地让他们写一篇数学日记,他们肯定乐意接受,还会把活动课的重要部份,对自己印象最深的部份写下来,而且有的学生借此机会还可能提出对上好一节活动课的一些好的建议和想法。
通过让学生写日记,对学生、对教师来说都是珍贵的一手材料,对学生来说通过记录不但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还能够记下一些有趣的知识,生动的场面,作为回忆;对教师来说,通过检查学生的数学日记,不但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还能够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以后教学中引起注意,扬长避短,更好地实行教学。
以动促思,以思促学,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个性发展、个性培养方面都得到不同水准的提升,这就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这个特点也恰巧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只要将两者巧妙地组织、整合起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资料链接】
《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