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三首》课件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024/5/22
奇景
写出了暴雨之大,
雨
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点之急。
2024/5/22
指宋神宗熙宁五 年(1072)六月 二十七日。
望湖楼上喝 醉时写下的 作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 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2024/5/22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 散了满天的乌云,从望湖楼向 下看,一片汪洋,湖水像天空 那样广阔。
2024/5/2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人在黄沙岭道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黄沙岭夜里明月清 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 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 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024/5/22
我会写
2024/5/22
课文主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盛夏西湖 的奇景,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2024/5/22
练一练: 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
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说丰年”“听蛙声” 会想到什么景象?
2024/5/22
推荐阅读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024/5/2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共29张PPT)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读出节奏,韵脚拉长,划节奏的 地方做到音断气连。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 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皓月当空 月明星稀 清风徐来 风清月朗 鸟语鸣蝉 鼓吹蛙鸣
静夜思 【唐】李白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 低头思故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què
上 阙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 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下阙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 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chán)。 稻花香里/说丰年(nián), 听取/蛙声/一片(piàn)。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qián)。 旧时茅店/社林边(biān), 路转/溪桥/忽见(xiàn)。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一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飘来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号稼轩,南宋爱国词 人。他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的 统治下所受的屈辱和痛苦。一生坚 决主张抗金,却遭到投降派的排挤, 甚至受到革职处罚,才回到江西上 饶一带闲居。
清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词三首课件(共55张PPT)
2.填空。
从视察顺序来看,诗人苏轼视察的地点先在_楼___上__,后 在__船__中__;从写作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描画了西湖上的四幅 画面:__云__翻__、_雨___泻__、_风___卷__、__天__晴__。
3.结合注释,根据你的理解分别说说两联诗的意思。
(1)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给遮挡住, 白花花的雨点落在湖面像跳珠一样,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纭地跳进 了船舱。
2.“卷地风来忽吹散”中“忽”字体现了夏季怎样
的特点?
“忽”字显示了风的巨 大威力,体现了夏天天气 变化快的特点。
3.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 写在楼上所见的雨景的?
诗人描写了云、雨、风、水、山、船、楼等景物。
“未遮山”“乱入船” “忽吹散”“水如天”
“翻”“遮”“跳” “入”“吹”
4.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对偶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诗一方面抓住了日暮时分建德江畔的风景特点, 写出了自然之美:野旷、天低,写远景;江清、月近写近 景。另一方面,以野旷、江清之景烘托诗人羁旅的新愁旧 忧,情景交融:原野空旷,方显得远天低于树;江水清澈, 才见近人。旷野无限,乡关万里,诗人更觉寂寥凄凉;月 来相伴,平添安慰,却始终驱散不了那羁旅之人暮宿江舟 的种种愁绪。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 词人,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 生坚决主张抗金,力图恢复中原。其词抒 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 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山河的作品。主要作品 有《清平乐·村居》《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等。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部编版】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词语理解
翻墨: 打翻的墨水。这里指乌云像打翻的墨水,乌黑一片。 未: 没来得及。 白雨:白色的雨点。 跳珠: 跳动的珍珠。这里是说雨点大,杂乱无序。 水如天: 潮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整体感知
1.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词语理解
建德江: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移舟: 移动小船。 泊: 停泊。 烟渚:雾气笼罩的江中小块陆地。 客:指诗人孟浩然。 野旷:空旷的原野。 天低树: 天比树还低。
整体感知
1.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填空。
题目里的“宿”字与诗句里的 “_日__暮__”前后照应,点明了__时__间__, “建德江”交代了诗人停宿的_地__点____。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诗歌结构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所感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所见
江清月近人
羁旅愁思 感慨人生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诗歌主题
《宿建德江》描写了诗人 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看到的景 色,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和 对人生的感慨。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苏轼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4.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对偶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两句诗一方面抓住了日暮时分建德江畔的景色特点, 写出了自然之美:野旷、天低,写远景;江清、月近写近 景。另一方面,以野旷、江清之景烘托诗人羁旅的新愁旧 忧,情景交融:原野空旷,方显得远天低于树;江水清澈, 才见明月近人。旷野无限,乡关万里,诗人更觉寂寥凄凉; 月来相伴,平添慰藉,却始终驱散不了那羁旅之人暮宿江 舟的种种愁绪。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32张PPT)
明月别枝③惊鹊,清风半夜
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蛙声一片。
蝉
鸣
注释
③[别枝]横斜的树枝。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 惊 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 鹊
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 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 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 来阵阵蛙声。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④社林⑤边,路转 溪桥忽见⑥。
注释
3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在学习这三首古诗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首先,我深入了解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感受到了 他们面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时的思考与感悟。其次,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对唐诗、宋词等中国古 代文学经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到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意识到了自己在古诗鉴赏方面的不足之处。例如,在理解古诗含义、分析诗 歌主题等方面还需要加强,需要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技巧。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 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诗(词)
景物
宿建德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孤舟 烟渚 旷野树江月④[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⑤[社林]社庙丛林。
社,社庙,土地庙。
天上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 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 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 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黑云翻墨未遮山,
云
黑
2024/5/23
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
急
2024/5/23
打翻的墨汁。这里形容 黑云翻滚,好像浓墨。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鲜明对比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跳动的珍珠。这里 形容雨点大,杂乱 无序。
2024/5/23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色的 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2024/5/23
朗读指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024/5/23
妙解课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题解: 时间
地点 事件
2024/5/23
思考
诗中描写了 那些景物?这 些景物有什么 特点?
2024/5/23
宿
xiǔ (一宿)
例:妈妈昨天工作到很晚,只好在公司宿 ( )sù舍住了一宿( )。xiǔ
2024/5/23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024/5/23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
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盛唐另一 山水诗人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 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 等内容,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 浩然集》三卷传世。
这首词写的 是什么季节的 景色?从哪里 可以看出来?
2024/5/23
鸣 蝉
2024/5/2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18张PPT)
会写的字
词语解释
建德江 别枝 茅店 渚 社林 望湖楼 西江月 见
词语解释
馥郁 摇曳 硕大无朋 琼浆 婆娑起舞 顾影自怜
书面词,形容香气浓厚。 轻轻地摇荡。 形容无比的大。 美酒。 形容盘旋跳起舞来飘速优美的样子。 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
佳句赏析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散开在绿茵中的花朵,就像 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多、耀眼,想象大胆而又奇丽,让人眼 前一亮。
赏析: 下片四句写得波涛变幻,林荫路曲。 前两句与上片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村野成趣 的乡土气息相吻合。后两句笔锋一转,小桥一过, 乡村树林边“茅店”的影子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 们的眼前。
《宿建德江》描写的是诗人停船夜宿建德江边时看到的景象, 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写了骤雨急来急去的变 幻景象,表现了夏日西湖的气象万千,表达了诗人对西湖风景的 爱好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述了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见到 的美好景象及所感受到的乐趣,展现了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风景, 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2.《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风 景,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按照 由高到低的顺序写景,先写天空的广阔,再写高悬,映在水中 与人是那么近,此刻,人孤月单,互相安慰,更突出了诗人的 孤独、寂寞以及思亲之情。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描写 的月夜风景以明快为主。上片中的“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月明以致惊醒鹊儿,夜半鸣蝉则更令人感到环境的清幽, 这两句中动中寓静,把月下风景描画得令人悠然神往。“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 由稻花香联想到来年的丰收景象,写出作者内心充满的喜悦。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共79张PPT)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3 古诗词三首课件(共79张PPT)(共79张PPT)古诗词三首3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语文六年级上册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着老舍领略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欣赏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
我们这节课学习《古诗三首》,一起来欣赏月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山村夜晚的景色吧。
第一课时宿建德江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
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解诗题夜晚留宿在建德江边时间:夜晚留宿地点德dé竖稍右斜易错提示:不能漏掉“横”“罒”要扁结构:左右组词:德才兼备美德笔画:15部首:彳重难点字书写指导读古诗有韵味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停船靠岸。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傍晚。
指诗人自己。
明诗意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
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愁”呢?“移舟”和“日暮”之间有什么关系?奠定了全诗感情的基调。
思乡之愁,羁旅之思所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原野空旷辽阔。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相互依存、相互映衬。
所见远景近景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诗人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有怎样的感受呢?诗眼面对黄昏的日落,诗人为何会涌起“新愁”?资料链接孟浩然早年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最终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70张PPT)
移舟泊烟渚,
这句诗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地点, 为下文的写景作铺垫。
日暮客愁新。
诗眼
“愁”字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的小船停靠在 烟雾迷蒙的小洲边,眼见又是日落黄昏时,诗人 触景生情,一段新的忧愁油然而生。
思考
“日暮客 愁新”中的 “新”字有什 么特殊的内涵?
一个“新”字,让人觉得原来诗人本 有无尽的旧愁,今日在此停泊,又生出更 浓的新愁。
景物: 小舟 烟雾 沙洲 日暮
空旷的原野。
亲近。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意:旷野无边无 际,远处天空比树木还 低;江水清澈,明月来 和人相亲相近。
景物: 旷野 低树
江水
明月
移舟泊烟渚
这一句诗有什么作用?
行船停靠在江中烟雾迷蒙 的小岛,不仅点了诗题,而且 点明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为后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时间
[宋]辛弃疾
地点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 放派词人。在文学上,他与苏 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作品有《清 平乐·村居》《青玉案》等。
默读诗词,读准字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què
chán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字面意义——月亮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 佛与人接近。
情感意义——精神、情感上的接近。
诗人当时孤身在外,举目无亲,思乡之情油然而 生,而月亮虽然远在天边,却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 所以作者感觉它非常之近,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亲近。
移舟泊烟渚
宿 建
所感
日暮客愁新
触景生情 寓情 情景
德 江
所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 是西湖盛夏时节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骤来骤去的奇丽景 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时间
地点 [宋]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 放派词人。在文学上,他与苏 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作品有《清 平乐·村居》《青玉案》等。
点了诗题,而且点明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 点,为后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 诗眼
这句诗中的“客”指的是—— 诗人
这句诗中的关键字是—— 愁
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
羁旅之愁
孤独之愁
一种前途渺茫之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远
近
拟人
这两句诗写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宁静 空旷 清远 孤寂
讨论:“江清月近人”一句中,“近”字 该如何理解?仅仅指实际距离的“近”吗?
说丰年 。 感受到的: 闲居乡村的宁静、喜悦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景物: 星星 雨滴 茅店 溪桥
流露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的惊喜之情。
对比阅读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这两首诗词中描绘的情景有何异同?
相同:都写了月夜的景色 不同:情感不同
《宿建德江》内心孤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喜悦欢快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月夜乡村美景 躲避即来山雨
声色兼备 感受细腻
丰静 收谧 的的 喜夏 悦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描写 作者夜行黄沙道中的所见所闻,写出了乡 村夏夜的宁静优美,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 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优质课件(共100张PPT)
指狂风席地卷来。
形容湖面像天空一 般开阔而平静。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意: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漫天的 乌云,此时从望湖楼向下看,一片汪洋,湖 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有何表达效果?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突出天色变化之快, 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再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诗中共写了哪些景物?
zhǔ
移 舟/泊/烟 渚 , 日 暮/客/愁 新 。
野 旷/天 低/树 , 江 清/月/近 人 。
诗句解读
停船靠岸。 黄昏时分。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指诗人自己。
诗意:把船停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边,茫茫暮 色给我新添了乡愁。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思考:这两句交代了什么? 时间
词意:很远的天空闪烁着七八个星星, 山前滴落两三点雨滴。旧时熟悉的旅社、 社庙丛林,过了小溪 上的石桥转个弯儿便 看见了。
这首词的前两句用了怎样的表现手 法?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样的表现手 法有什么作用?
静
动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动静结合:它们与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 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词意: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喜鹊飞 离树枝,清爽的夜风伴随着蝉的鸣叫。 闻到稻花的香气,听到 青蛙的叫声,让人想象 出一派丰收的美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用茅草盖的 旅舍。
同“现”。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 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课件(共47张PPT)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我会读
读准节奏和字音。
zhǔ
烟渚
shì
苏轼
què
惊鹊
chán
鸣蝉
diàn
dé
茅店 建德江
shè lín
社林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我会写
德鹊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细细品读这两句诗,说说对“黑云翻墨“ “白雨跳 珠”的体会。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 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 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 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浓云骤雨 (比喻)
骤雨来去 西湖醉人
雨后风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明月 惊鹊
上阕:描绘夏 清风 鸣蝉
夜农村田野景 稻花香
物
西江月•夜行黄沙
蛙声
喜悦
道中
欣慰
七八个星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六节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课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部编版 (共12张PPT)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上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 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 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题目
沁园春·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词牌名: 如梦令 忆江南 长相思 清平乐 浣溪沙 浪淘沙 满江红 渔家傲 沁园春
作者介绍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历任安抚使等职,一生政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其词 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 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 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 自然的词作。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
西农村之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 苦,常常因农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 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学习目标
❖ 1.通过老师介绍,了解词人辛弃疾以及写作的背 景。
❖ 2.通过同桌互助、全班交流等方式,能正确朗读 课文。
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路 转 / 溪 桥 / 忽 见。
诵读悟情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想象,理解词的意思。
想象词中描写的景象,你 从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3.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理解诗词的意思,感受词 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课 古诗词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部编版 (共12张PPT)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两句点明了季节是在夏天,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
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 气息更浓厚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 在这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 年”,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 年景象,使之更为突出鲜明,也映托出人逢 丰年的喜悦。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①( )借东风——巧用天时 ②( )借荆州——有借无还 ③( )进曹营——一言不发 ④( )打宋江——过后赔礼 ⑤(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辛弃疾(1140.5.28-1207.10.3)享年67岁,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 村)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 国者,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 一起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 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 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 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 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 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 亦足矣。”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爱国 词人______。写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 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是词牌, “夜行黄沙道中” 是 题目,题意是“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路上”。
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 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忽现”把夜行人急寻茅店不着而突然见 到的惊喜神态全都表现出来了。
岭上景色: 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课堂演练
一、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
翻墨:形容云层很黑。
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dé
què
德鹊
chán
蝉
dé
德
易写错
不能漏掉“横”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 经建德的一段。
宿建德江
孟浩然(689—740年) 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
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 阳”。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 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 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 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 世。
···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二、请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西湖骤雨图”。
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间又 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第二课时
读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 我们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 己也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这节课,让 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月色的诗。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3 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诗、 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他 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 学名世,世称“三苏”。他的作品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他曾两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 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
全诗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 暮色的诗,写出了 诗人羁旅之思。
下面这一首词也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 达的情感却与《宿建德江》不同。让我们一 起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
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 “词中之龙”之称。与苏 轼合称“苏辛”,与李清 照并称“济南二安”。现 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 《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形容湖面像天 空一般开阔而 且平静。
明诗意 悟诗情
云
黑云翻墨未遮山,
天气变 化之快
黑云
比喻
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 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翻墨
写出了暴雨之大,
雨
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点之急。
形容雨点, 有声有色。
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 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
卷地风来忽吹散, 用得十分轻巧,
写作背景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
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 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 越时。
读古诗 有韵味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清/月近人。
知作者 解诗题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 (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留宿建德江边。
知作者 解诗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指宋神宗熙宁五 年(1072)六月 二十七日。
望湖楼上喝 酒,写下五 首绝句。
形容云
遮盖,
层很黑。
遮挡。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形容雨点, 说明雨点大, 杂乱无序。
指狂风席 地卷来。
黑云汇聚图
西湖骤雨图
狂风散云图
雨后西湖图
全诗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 人舟中赏雨 的喜悦心情。
结构梳理
望 湖 楼 醉 书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黑云汇聚图 西湖骤雨图 狂风散云图 雨后西湖图
望湖楼的 美丽雨景
主题概括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人苏轼先在船中, 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 雨泻、风卷、 天晴,写得有远有近 ,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 有景有情 ,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划动 小船。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诗人自己
空阔远大。
天幕低垂,好像
野旷天低树, 和树木相连。
江清月近人。
倒映在水中 的月亮好像 来靠近人。
明诗意 悟诗情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奠定了全诗感情的基调
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愁”呢?
风
却突出天色变化
之快,显示了风
的巨大威力。
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 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天和水
望湖楼下水如天。
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 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 只见湖面上天入水,水映 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 净,一色的蔚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行诗句都是 一幅画,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课后第三题)
诗人想起了从前,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 朋友,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在一个火热的夏夜,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西瓜 。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 朋友们围坐在火炉旁闲聊 。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与好友登高望远,把酒言欢 。
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 与家人到田中劳作收获果实。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孤寂、愁闷 借景抒情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 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 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 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 远方的天空好像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 只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 带来些许的安慰。
写作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 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 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 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读古诗 有韵味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移舟”和“日 暮”之间有什么 关系?
因为日暮,船 需要停宿。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 是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思乡之愁 “客”是指谁?
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 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
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 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 家乡 )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