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晶振管脚识别

合集下载

电子电路入门必学元件:晶振的识别,检测与代换

电子电路入门必学元件:晶振的识别,检测与代换

电子电路入门必学元件:晶振的识别,检测与代换晶振,又叫石英晶体谐振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逆压电效应而制成的谐振元件,与半导体器件和阻容元件一起使用,便可构成石英晶体振荡器。

晶振的精度和稳定度都非常高,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

所以,学习电子电路,晶振是必须掌握的一类电子元件。

晶振主要参数:1,标称频率2, 调整频差3,温度频差4,负载谐振电阻5,负载电容(常用标准值有:12pF 、 16pF 、 20pF 、 30pF)这些参数不一一介绍,如果有需要,请关注:光头机电,并留言。

1,其中,主要参数“负载电容”,是指从晶振的插脚两端向振荡电路的方向看进去的等效电容,即与晶振插脚两端相关联的集成电路内部及外围的全部有效电容的总和。

2,晶振在振荡电路中起振时等效为感性,负载电容与晶振的等效电感形成谐振,决定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3,负载电容值不同,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也不同,改变负载电容的大小,就可以改变振荡频率。

负载电容是一个测试条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使用条件。

4,晶振的负载电容有高、低两类之别,低者一般仅为十几皮法至几百皮法,而高者则为无穷大,两者相差悬殊,决不能混用,否则会使振荡频率偏离,这一点,大家特别要注意。

所以说,两类不同负载电容的晶振使用方式截然不同,低负载电容晶振都串联几十皮法容量的电容。

而高负载电容晶振不但不能串联电容,还需要并联数皮法小容量电容(外电路的分布电容有时也能取代这个并联小电容),如图:代换时请注意:每个晶振的外壳上除了清晰地标明了标称率外,还以型号及等级符号区分其他性能参数的差异。

例如,同为标称频率4.43MHz的国产晶振,JA18A为低负载电容,仅16pF。

而JA18B则是高负载电容,为无穷大。

选用时必须明辨等级。

检查方法:1,晶振可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先用万用表的R×10k挡测量晶振两端的电阻值,若为无穷大,则则说明晶振无短路或漏电,再将试电笔插入火线孔内,用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意一脚,用另一只引脚触碰试电笔顶端的金属部分,试电笔氮管发亮说明晶振正常,若氖管不亮说明晶振是坏的的。

有源晶振引脚定义

有源晶振引脚定义

有源晶振引脚定义有源晶振引脚多为四脚或者四脚以上,更多的为四个脚位。

相比无源四脚贴片晶振,无源贴片晶振尽管有四个脚,但真正称之为功能脚位的只有2个,即是脚1和脚3,另外两个脚则起固定作用,而有源晶振四个脚位都为功能脚位,有源晶振引脚定义:脚1悬空,脚2接地,脚3输出,脚4电压有源晶振引脚定义和接法无源晶振Crystal Resonator需要匹配外部谐振电路才可以输出振动信号,自身无法振荡。

有源晶振Clock Oscillator比无源晶振输出信号质量好,稳定度高,不受外部电路影响,内部有独立的起振芯片。

有源晶振有很多系列,不同系列的管脚定义都各不相同。

KOAN凯擎小妹温馨提示在选购和使用晶振前一定要查看产品规格书上的管脚图介绍。

左下角有标记点(·)的为1脚.四脚:KS32为例#1三态端;#2接地;#3输出;#4电压。

*三态端输出既可以是一般二值逻辑电路中正常的高电平("1“)或者低电平(”0“),也可以保持高阻抗状态(Hi-Z)。

六脚:KD326D为例#1三态端,#2悬空,#3接地,#4正向输出,#5反向输出,#6电源。

八脚:KD508C为例#1为OE;#2悬空;#3接地;#4正向输出;#5反向输出;#6电源;#7#8不连接。

*OE用于在低电平时输出使能,而在不使能时保持高阻态。

下图是典型的有源晶振EMC标准设计电路:R1: 输出端串联一个小电阻,为预留匹配设计。

其作用是为了减少信号反射,以免造成信号反射引起的信号过冲。

C1:电源端预留电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其作用是与串联电阻组成RC滤波器,减少时钟信号过冲。

L1: 有源晶振的电源引脚不要直接接电源,需要通过一个磁珠再接电源。

目的是降低电源噪声对输出频率的影响。

在电路功能上,磁珠和电感原理相同。

*如果对EMC要求不高,可以去掉L1。

电源端磁珠L1和电容C2、C3构成LC滤波电路。

晶振在SMT贴装中的方向确认

晶振在SMT贴装中的方向确认

晶振在S M T贴装中的
方向确认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晶振在SMT贴装中的方向确认
无源晶振也称谐振器,有源晶振也称振荡器。

有源晶振极性识别
有源晶振正面通常都会有点作为标记,大多数有源晶振的点都会位于左下方(一般元器件底部焊盘第一脚有缺口),则点所在的位置则为脚1,按逆时针脚位分别为2,3,4.有源晶振脚位接法为:1脚悬空,2脚接地,3脚输出,4脚电压。

无源晶振极性识别(多焊端,注意事项不能以底部焊盘缺口为极性确认点)
1、按实际焊盘贴装
2、使用万用表测试对角导通(针对有两端是接地,悬空除外)
3、看PCB线路,晶振旁边有两颗贴片电容(容值33PF,20PF等【小容量电容】)接到两颗贴片电容的线路是晶振两端。

2。

有源晶振及其接法

有源晶振及其接法

有源晶振及其接法在电子学上,通常将含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称作“有源电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滤波器等),而仅由阻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作“无源电路”。

电脑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

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10^-9/日,甚至10^-11。

例如10MHz的振荡器,频率在一日之内的变化一般不大于0.1Hz。

因此,完全可以将晶体振荡器视为恒定的基准频率源(石英表、电子表中都是利用石英晶体来做计时的基准频率)。

从PC诞生至现在,主板上一直都使用一颗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基准频率源。

主板上除了这颗14.318MHz的晶振,还能找到一颗频率为32.768MHz的晶振,它被用于实时时钟(RTC)电路中,显示精确的时间和日期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 4-GND; 5-Output;8-VCC2、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 7-GND; 8-Output;14-VCCBTW:1、电源有两种,一种是TTL,只能用5V,一种是HC的,可以3.3V/5V2、边沿有一个是尖角,三个圆角,尖角的是一脚,和打点一致。

Vcc outNC(点) GND有源晶振为四角方形或矩形金属盒子,看着标称一面(顶),左下空脚,右下地,左上VCC(5V),右上输出。

接上电源可以用示波器看到波形。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发也不同,下面我介绍一下有源晶振引脚识别,以方便大家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4个脚的晶振一定是有源晶振吗

4个脚的晶振一定是有源晶振吗

4个脚的晶振一定是有源晶振吗?
答案是错误的。

拿扬兴晶振的产品来举例,封装体积同样是三二二五的无源晶振YSX321SL,和有源晶振新品YSO150HT,两者引脚数目都是4脚。

所以想要区分一款4脚贴片晶振是有源还是无源,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晶振上盖是否存在标记点。

如果有,大概率是有源晶振。

而四脚有源晶振有标记点的那一端通常为1脚,按逆时针区分4脚序号。

其中,1脚悬空、2脚接地、3脚接输出、4脚接电压。

4脚无源晶振只有2个脚是功能脚,起到频率输入和输出作用。

而且这2个脚为无极性引脚,不具备方向性,所以不用担心贴反。

另外2个脚则是悬空,也可能存在其他用途,比如电源接地或者接地和固定作用。

不过,不同厂家的晶振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最好还是根据制造商提供的规格书、数据表,来确认晶振类型和引脚功能。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的区别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的区别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的区别无源晶振有2个引脚,需要借助于外部的时钟电路(接到主IC内部的震荡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有源晶振有4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只需要电源,就可输出比较好的波形.有源晶振只是将无源晶体和振荡电路做到一起晶振行业内一般不以有源无源来分类晶振,一般是客户端工程师才这么叫。

客户端工程师所说的晶振,其实是包括晶体(谐振器)和晶体振荡器(振荡器)的统称。

晶体是依靠石英晶体的天然振荡出频率,而晶振借助补偿电路及其它补偿功能实现更好的输出频率。

所以,如果单纯从有无接电路区别,可以简单地分为无源/有源晶振.晶体(谐振器,crystal,resonator):如49U,49S,UM-1,UM-5.-----无源晶振(振荡器,oscillator):如XO,VCXO,TCXO,OCXO.-----------------有源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

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

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在电子学上,通常将含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称作“有源电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滤波器等),而仅由阻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作“无源电路”。

电脑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

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判断和型号

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判断和型号

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判断和型号晶体管是现代电子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元器件,是电子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半导体器件之一。

晶体管有多种类型和不同的用途,但都有三个管脚,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判断方法和常见型号。

一、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判断方法1. 封装标识法:晶体管的外包装一般印有型号和参数等信息,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管脚的布置和序号。

2. 管脚长度法:可以通过测量管脚的长度来判断晶体管的引脚位置,通常情况下,中间的引脚最长,两边的引脚短一些。

3. 万用表法:可以使用两个万用表,一个测量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值,一个测量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阻值,通过判断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管脚的正负极性以及集电极、基极、发射极的连接情况。

二、晶体管常见型号1. NPN型晶体管:此类晶体管内部具有两个异性掺杂层,中间是一个P型区,两边都是N型区。

常见的型号有2N3904、BC547等。

2. PNP型晶体管:此类晶体管内部具有两个异性掺杂层,中间是一个N型区,两边都是P型区。

常见的型号有2N3906、BC557等。

3. MOSFET型晶体管:此类晶体管又分为N沟道型和P沟道型,通常使用场合是功率电路和电源电路等。

常见的型号有IRF540、2SK176等。

4. Darlington管:是由两只普通的NPN型三极管通过串联而成,具有较大的电流放大倍数。

常见的型号有TIP120、TIP121等。

总之,晶体管是非常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在电子工程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管以及管脚的判断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知识,应用晶体管的能力也将更加灵活高效。

为什么晶振会有两个脚和三个脚的区分呢

为什么晶振会有两个脚和三个脚的区分呢
为什么晶振会有两个脚和三个脚的区分呢?
我们常见的晶振大多是两个脚,接触多了之后你会发现还有三个脚的。这时候,你是否也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晶振会有两个脚和三个脚的区分呢?让我们来听听松季电子的解答。
松季电子告诉我们三脚的晶振是一种集晶振和电容为一体的复合元件。因为在集成电路振荡端子外围电路中总是以一个晶振(或其它谐振元件)和两个电容组成回路,为便于简化电路及工艺,人们便研制生产了这种复合件。
在3个引脚中,中间的1个脚通常是2个电容衔接一起的公共端,另外2个引脚即为晶振两端,也是两个电容各自与晶振衔接的两端。由此可见,这种复合件可用一个同频率晶振和两个100~200pF的瓷片电容按惯例衔接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接予以代换。

晶振的识别分类及测量 晶体振荡器选用指南

晶振的识别分类及测量   晶体振荡器选用指南

晶振的识别分类及测量一、单位:赫兹“Hz”1MHz=103kHz=106Hz符号:“X、Y”二、晶振的分类:主板上晶振主要分为:1、时钟晶振:与时钟芯相连频率为14.318MHz工作电压为1.1--1.6V2、实时晶振:与南桥相连频率为32.768MHz工作电压为0.4V左右3、声卡晶振:与志卡芯片相连频率为24.576MHz工作电压为1.1--2.2V4、网卡晶振:与网卡芯片相连频率为25.000MHz工作电压为1.1--2.2V主板上最重要的晶振是实时晶振和时钟晶振,实时晶振给南桥提供振荡频,主板上几乎所有的频率都是以时钟晶振为基础的。

如果它们损坏主板不能正常工作三、晶振的标称方法:晶振的频率直接标示在晶振上,可通过频率来识别晶振类型。

四、晶振的作用:与时钟芯片、声卡芯片、网卡芯片、显卡以及其它芯片组成振荡电路是全板上最重要的时钟信号产生源五、晶振的测量及好坏判断1、测量方法电压法:主板加电,用万用表分别测晶振两引脚电压。

正常情况下两引脚电压会不一样,叫压差。

测频率:用频率计波形法:用示波器对地打阻值:红笔接地,黑笔测两引脚,讲数为100-750之间正常2、好坏判断测电压,如果无压差,晶振坏用示波器,如果有电压,无波形,晶振坏对地阻值,读数在300--800之外,晶振坏替换法七、晶振的代换原则晶振必须原值代换晶振的稳频电容(晶振周围两个浅色贴片电容10--18pF之间)必须原值代晶体振荡器选用指南晶体振荡器被广泛应用到军、民用通信电台,微波通信设备,程控电话交换机,无线电综合测试仪,BP机、移动电话发射台,高档频率计数器、GPS、卫星通信、遥控移动设备等。

它有多种封装,特点是电气性能规范多种多样。

它有好几种不同的类型:电压控制晶体振荡器(VCXO)、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TCXO)、恒温晶体振荡器(OCXO),以及数字补偿晶体振荡器(MCXO或DTCXO),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能。

如果您需要使您的设备即开即用,您就必须选用VCXO或温补晶振,如果要求稳定度在0.5ppm以上,则需选择数字温补晶振(MCXO)。

SMT元件方向识别

SMT元件方向识别
SMT元件方向识别
SMT常见的有极性元件如下: 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排插、贴片电解电容 胆电容、开关、保险管、晶振、
常见元件在PCB板上的丝印
1、贴片电阻的丝印
无方向
元件位置
电阻元件代号
2、二极管的丝印
二极管负极标识
元件位号
元件位置
3、贴片三极管丝印图
元件代号
元件位置
4、贴片IC的丝印
1.蒙板是作为烘炉后定位人员检查错、漏、反的辅助性工具。 蒙板需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客户名称、产品型号、公司BOM版本是否与实际生产的产品一致,是 否有拟制人和审批人签名盖章确认 对于转机打出来的第一块板(同一系列用同一个蒙板由其注意)需确 认蒙板的开孔位置与实际生产的产品所贴装的元件位置是否相对应, 所标识的有极性元件是否正确,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定位人员要立即反 馈给领班或组长通知程序员过来更改蒙板 程序员在更改蒙板时必须根据工艺(BOM、Z表)或是IPQC做的临时 样品是行确认更改蒙板的开孔位置
缺口表示该元件的方向,
表示元件的第一脚
电解电容的方向识别
Hale Waihona Puke 470UF 16V25V 100UF
电解电容的“
负”极标识
钽电容的方向标识
25V 100UF
钽电容的“ 识
正”极标
二极管的极性识别
﹢ ﹢
8W X2
二极管的“
负”极标识

有源晶振的方向识别
有源晶振的方向标识点
三极管方向标识
如何检查蒙板是正确的
IC代号 IC方向标识 元件位置
IC第一脚标示
元件位置
IC第一脚标示
5、晶振的丝印
晶振标识
元件位置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原理结构及用法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原理结构及用法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使用说明目录一.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比较 (1)二.有源晶振的管脚 (2)三.有源晶振内部结构 (3)四.有源晶振的输出波形 (5)五.有源晶振的典型电路 (5)一.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比较无源晶振:就是一个晶体,本身不能振荡,依靠配合其他IC内部振荡电路工作。

有源晶振:晶体+振荡电路,封装在一起。

给他供上电源,就有波形输出。

1、无源晶体——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议的连接方法。

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无源晶体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个人认为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

有些D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的6000系列等。

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几点注意事项:1、需要倍频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边配置电路,主要是隔离和滤波;2、20MHz以下的晶体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频的器件,稳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谐波的(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等),稳定度差,因此强烈建议使用低频的器件,毕竟倍频用的PLL电路需要的周边配置主要是电容、电阻、电感,其稳定度和价格方面远远好于晶体晶振器件;3、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4、通过背板从外部引入时钟信号时有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详细参考相关的资料。

晶振管脚定义和检测方法

晶振管脚定义和检测方法

晶振管脚定义和检测方法
晶振是指石英晶体振荡器,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一种元器件,常用于时钟发生器、计数器、通信设备等中。

晶振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晶振的管脚定义:
1.地(GND):连接晶振的地线,通常与电源的地线相连。

2. Vcc:晶振的供电端,通过其供电晶振工作。

3. Output:输出脚,晶振通过该脚将振荡信号输出给其他电路。

晶振检测方法:
1.外观检测:首先检查晶振的外观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损坏或变形现象。

2.端子检测: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将端子与地线测量,检测输出脚和地线之间是否有电压波动,正常情况下,输出脚和地线之间应该有稳定的输出信号。

3.频率测试:使用频率计或示波器,将输出脚连接到频率计或示波器输入端,测量振荡器的输出频率是否与规格书上标注的频率一致,正常工作的晶振输出频率应该与标称频率相接近。

4.耐压测试:使用可变电源调节电压,逐渐增加电压至晶振供电端,检查晶振能否正常工作,并记录晶振的启动电压和最大工作电压。

5.温度测试:将晶振放置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观察晶振的输出信号是否发生变化,记录晶振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情况。

总结:
晶振的管脚定义包括地线、供电端和输出脚。

在进行晶振的检测时,应该进行外观检测、端子检测、频率测试、耐压测试和温度测试等操作,以确保晶振的正常工作。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区别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区别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区别晶振主要是为电路提供频率基准的元器件。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区别1.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

2.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3.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有源晶振是右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主要看你应用到的电路,如果有时钟电路,就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无源的要和其他元件才能组成正常的振荡电路,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可以用万用表测量晶振两个引脚电压是否是芯片工作电压的一半,比如工作电压是5V则是否是左右。

另外如果用镊子碰晶体另外一个脚,这个电压有明显变化,证明是起振了的晶体的谐振模式晶体具有两种谐振模式:串联(两个频率中的低频率)和并联(反谐振,两个频率中的高频率)。

所有在振荡电路中呈现纯阻性时的晶体都表现出两种谐振模式。

如何识别有源晶振引脚

如何识别有源晶振引脚

如何识别有源晶振引脚
有源晶振引脚:有源晶振型号众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法也不同,下面我介绍一下有源晶振引脚识别,以方便大家。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有源晶振是右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

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

简单快速识别晶振好坏

简单快速识别晶振好坏

简单快速识别晶振好坏
晶振是一种常用电子器件,因此判断晶振好坏至关重要。

一般常见测试晶振的方法无非是示波器和上板测试,上板测试的准确率是最高的,但是也很费时,示波器的对于石英晶振的精准度不够,如何能短时间精准的测试晶振好坏,小编和大家分享几个小绝招。

对于初入电子元件行业的人来说晶振的测量是比较头痛的,晶振的个头比较小,但是在主板上起的作用不小,因此晶振的检测是主板维修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何判断检测晶振的好坏呢?将简单的介绍下检测晶振好坏的方法与技巧:
1、用万用表(R×10k挡)测晶振两端的电阻值,若为无穷大,说明晶振无短路或漏电。

再将试电笔插入试电插孔内,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
引脚,将另一引脚碰触试电笔顶端的金属部分,若试电笔氖泡发红,说明晶振是好的,若氖泡不亮,则说明晶振损坏。

2、用数字电容表(或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档)测量其电容,一般损坏的晶振容量明显减小(不同的晶振其正常容量具有一定的范围,可测量好的得到,一般在几十到几百PF值)。

3、贴近耳朵轻摇,有声音就一定是坏的(内部的晶体已经碎,还能用的话频率也变了)。

4、测试输出脚电压。

一般正常情况下,大约是电源电压的一半。

因为输出的是正弦波(峰值接近源电压),用万用表测试时,就差不多是一半。

晶振管脚定义和检测方法

晶振管脚定义和检测方法

晶振管脚定义和检测方法晶振(Crystal Oscillator)是一种用于产生稳定频率的振荡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它由电容和晶体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晶体是振荡的核心。

晶振的管脚定义和检测方法如下:一、晶振管脚定义:晶振通常有两个管脚,分别为晶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它们通常被标记为“XIN”和“XOUT”或“OSCIN”和“OSCOUT”。

XIN是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信号;XOUT是输出端,输出振荡信号。

二、晶振检测方法:晶振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LED指示灯:许多晶振模块都有一个LED指示灯,当晶振工作时,LED会闪烁。

如果LED无法闪烁,可能是晶振损坏或未正常工作。

2.用振荡器测试仪:使用振荡器测试仪测试晶振的频率和波形是否正常。

将振荡器测试仪的探头分别连接到晶振的XIN和XOUT管脚上,观察测试仪上的波形和频率读数。

如果波形和频率正常,说明晶振工作正常。

3.使用示波器: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晶振的XIN和XOUT管脚上,通过示波器观察晶振的振荡波形。

如果波形呈现稳定的方波或正弦波,说明晶振工作正常。

如果波形不稳定或不规则,可能是晶振损坏或出现其他问题。

4.使用频谱仪:将频谱仪的输入端连接到晶振的XOUT管脚上,通过频谱仪观察晶振的频谱分布。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晶振应该有一个稳定的频谱峰。

如果频谱呈现散乱分布或没有明显的峰值,可能是晶振出现问题。

5.替换晶振:如果通过以上方法无法确定晶振是否正常工作,可以尝试替换一个新的晶振,看是否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替换后设备恢复正常工作,说明原来的晶振可能出现故障。

总之,通过观察LED指示灯、使用振荡器测试仪、示波器和频谱仪等工具,可以对晶振的管脚进行检测,验证其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晶振出现故障,及时更换是解决问题的常见方法。

有源晶振 三态 管脚

有源晶振 三态 管脚

有源晶振三态管脚
有源晶振是一种集成了晶体振荡器和放大器的器件,可以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

它通常具有三个主要管脚,电源供应(VCC)、接地(GND)和输出信号(OUT)。

这三个管脚分别用于连接电源、接地和传输时钟信号。

从功能角度来看,有源晶振的三态表示它可以处于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态。

在高电平状态下,晶振输出正常的时钟信号;在低电平状态下,晶振停止振荡输出;在高阻态下,晶振的输出被高阻抗隔离,不会对外部电路产生影响。

另外,从连接和应用角度来看,用户在使用有源晶振时需要正确连接VCC、GND和OUT三个管脚,并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要求接入外部电路。

在设计电路板时,需要注意管脚的布局和连接方式,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有源晶振的三态管脚在其工作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连接和使用这些管脚可以保证晶振的正常工作和时钟信号的稳定输出。

晶体管引脚识别方法

晶体管引脚识别方法

用万用表的两支表笔与基极除外的两支脚接触,若为PNP,则用手指接触基极与红笔所接的那一极看指针摆动的情况,然后交换表笔测一次,以指针摆动幅度大的一次为准,这时,接红表笔的为集电极;若为NPN,则用手指接触基极与红笔所接的那一极看指针摆动的情况,然后交换表笔测一次,以指针摆动幅度大的一次为准,这时,接黑表笔的为集电极。

注意:模拟表和数字表的区别,模拟表的红表笔接的是电源的负极,而数字表相反。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2010-04-24 19:28:01)转载分类:电脑方面标签:表笔阻值三极管cpu核心达林顿it、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A、已知型号和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可按下述方法来判断其性能好坏(a)、测量极间电阻。

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按照红、黑表笔的六种不同接法进行测试。

其中,发射结和集电结的正向电阻值比较低,其他四种接法测得的电阻值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至无穷大。

但不管是低阻还是高阻,硅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要比锗材料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大得多。

(b)、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的数值近似等于管子的倍数β和集电结的反向电流ICBO的乘积。

ICBO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长很快,ICBO的增加必然造成ICEO的增大。

而ICEO的增大将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在使用中应尽量选用ICEO小的管子。

通过用万用表电阻直接测量三极管e-c极之间的电阻方法,可间接估计ICEO的大小,具体方法如下:万用表电阻的量程一般选用R×100或R×1k挡,对于PNP管,黑表管接e极,红表笔接c极,对于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

要求测得的电阻越大越好。

e-c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的ICEO越小;反之,所测阻值越小,说明被测管的ICEO越大。

一般说来,中、小功率硅管、锗材料低频管,其阻值应分别在几百千欧、几十千欧及十几千欧以上,如果阻值很小或测试时万用表指针来回晃动,则表明ICEO很大,管子的性能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源晶振管脚识别.
有源晶振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
有源晶振是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

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

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有源晶振引脚排列:
有源晶振引脚识别,实物图如上图(b)所示.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
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4-GND;5-Output;8-VCC
2、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7-GND;8-Output;14-VCC
注:有源晶振型号众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法也有所不同,上述介绍仅供参考,实际使用中要确认其管脚列方式.
有源晶振通常的接法:
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的联系与区别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

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10^-9/日,甚至10^-11。

例如10MHz的振荡器,频率在一日之内的变化一般不大于0.1Hz。

因此,完全可以将晶体振荡器视为恒定的基准频率源(石英表、电子表中都是利用石英晶体来做计时的基准频率)。

从PC诞生至现在,主板上一直都使用一颗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基准频率源。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下图为晶体及晶振实特图,左边两个是晶振,右边14.38MHz的为晶体.
晶振有源和无源的区别
无源晶振有2个引脚,需要借助于外部的时钟电路(接到主IC内部的震荡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
有源晶振有4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只需要电源,就可输出比较好的波形.
有源晶振只是将无源晶体和振荡电路做到一起
晶振行业内一般不以有源无源来分类晶振,一般是客户端工程师才这么叫。

客户端工程师所说的晶振,其实是包括晶体(谐振器)和晶体振荡器(振荡器)的统称。

晶体是依靠石英晶体的天然振荡出频率,而晶振借助补偿电路及其它补偿功能实现更好的输出频率。

所以,如果单纯从有无接电路区别,可以简单地分为无源/有源晶振.
晶体(谐振器,crystal,resonator):如49U,49S,UM-1,UM-5.-----无源
晶振(振荡器,oscillator):如XO,VCXO,TCXO,OCXO.-----------------有源
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

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

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在电子学上,通常将含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称作“有源电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滤波器等),而仅由阻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作“无源电路”。

电脑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

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