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高三班主任列出高考最后100天、10天、7天时间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高三班主任高考100天、10天、7天时间详细安排
一、高考前100天安排
高考学习计划表
早上6点-8点
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
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
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
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
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
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
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
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
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
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
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
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
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
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
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优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可供参考:
每天6:00起床,6:30-7:30复习英语,7:40-9:40复习数学,9:50-11:50机动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复习化学,4: 10 -6:10复习物理;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其余时间机动。
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总之,在总体计划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态去参加高考,才能考好!
二、高考前10天安排
距离高考不足半月,不少考生出现了浮躁和焦虑的情绪,家长也跟着揪心和烦心。
如何在最后10天调整好状态,有效提高分数成为焦点问题。
根据多年备考经验,给考生和家长提出以下几点考前复习指导与考场答题提分的建议,供参考。
一、把握临考心态,调整状态
把握心态才能决定状态。
随着高考日期的临近,大部分考生心理趋于紧张和不安属于正常的考试现象。
从保证临考状态看,家长和考生的心态需要注意调整。
部分考生因为临近高考,很多复习内容掌握的不扎实,心理不太踏实;有些考生发现自我能力欠缺,担心难题不会,容易出现浮躁和不安的心态。
部分家长过早的患得患失,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考不好,要么过分的关心,要么过分唠叨,要么过分敏感,在孩子面前反复说全指望孩子怎么样、或要考不好怎么对不起家长、或考不好将来没有工作等等。
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没有好的心态,考生容易出项两个极端的现象:要么缺乏备考信心,唉声叹气,要么过于盲目,不知深浅。
心态容易影响考生的备考状态,心态适度放松,容易调动和发挥考生的潜能,激发复习备考的内驱力,也一定程度上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
不少考生因为紧张或焦虑,导致考前出现很多以往会做的题出现短时的大脑“空白”、“失意”或“短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心态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问题。
如何才能保证应考良好的状态?从现实角度看,有两个重要的方法。
首先是调整心态,非常的关键和必要。
而调整心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树立信心。
其次进行理性的水平定位,理性的高考定位,就不会让考生脱离实际产生一些好高骛远的想法,从而无谓的增加压力。
如果定位恰当,只要高考正常发挥自己水平,这样自己就是一个最高的安慰。
考前要怀有一颗平常心,无需去不断求证你是否能行。
高考是对考生平常的能力、基础知识、学习素质的全面检验,如果平常学得好,大考就能发挥得好,平常学得不好,家长别指望和幻想孩子能超常发挥。
其实超常发挥也是需要一定平时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作为铺垫。
因此,家长还是要引导考生,科学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定位,力保正常发挥,其实就是高考的胜利。
从某种角度看,考生好的心态,才能决定自己良好状态的发挥。
考前不要幻想有什么特殊方法或奇门绝技短期提高分数,而是要踏踏实实的静心复习,从容备考,通过良好的心态保证自己正常状态的发挥。
在考前,考生可以适当的给予自己积极的思维,不要反复在心中暗示自己某一门学科会拖后腿,这样更易于加深对高考的恐慌感。
只要把高考当成平常普通的考试,以一种平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平常该掌握的掌握好了,一定会考出满意的成绩。
二、回归基础知识,温故错题
高考考前考生感觉要复习的内容很多,甚至觉得什么都要复习。
这一方面反映了考生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考生对考试内容把握还不够清晰和熟悉。
在高考前短短10天内,要保证复习有状态、有效果,关键还是确定高考内容的难度分布,即考生主要还是靠基础题、中等题有效得分才能获得考试成功。
因此,
考前考生应当确定复习的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
把握重点内容,避免面面俱到,这样可以防止一些重点知识出现知识“失忆”导致一些关键题出现“卡壳”。
强调基础,则是保证基础题、容易题能有高的得分率。
高考好同学与基础弱同学的最大差别不是难题的差距,而是基础题和中等题的得分率差别过大。
高考的难题一般集中于几道题,如果基础题和中档题得分率非常高,中等水平同学与好同学的差距就不会拉得过大。
因此考前复习,考生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回顾、基本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基本解题方法与策略熟悉、基本操作技能或实验现象关键细节的关注,通过夯实基础,才能把握高的得分率。
复习时如何回归基础呢?其实复习回归基础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将高三本学期以来一些重要考试或关键性复习内容的训练练习的错题进行温故,分析错题原因,了解错题的失分点,把握解题的关键点,适当的进行错题的口头重做,重在思路再现和关键步骤的掌握,并会适当拓展与变式,问自己这类可能还会以什么形式出题,还会有哪些变化与变式,通过反问、反思,切实在考前解决自己的一些薄弱点和疏漏点。
通过错题的重温,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前不当训练或做题的误区,既减复习轻负担,也提高备考效率。
三、把握复习节奏,张弛有度
考前十天,时间宝贵。
考生从学校紧张的复习节奏脱离出来,进入了考生自主复习阶段。
尽管考前10天时间短,但仍然需要细考虑,巧安排。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针对自己薄弱学科,做好10天复习的计划。
巩固优势学科,强化薄弱学科薄弱点复习。
从保证考试得分的角度看,考生要处理好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关系,不要把所有精力放在薄弱学科或优势学科。
在复习时越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当有所侧重,比如对考生短期内难以提高的学科,应突出复习的内容重点和答题技巧,保证会做题的得分率。
考生最后10天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即从基础开始,以基础收尾。
整理和巩固基础知识和自己薄弱的环节。
不要再陷入“题海”中,建议做好薄弱点的梳理工作。
二是控制复习时间,适度调整生物钟。
最后10天复习时间的安排不要满满当当,不肯放弃每一分钟,这容易导致自己过分紧张和情绪焦虑,对考试的心态和临考状态调整都有害而无益。
因为平时复习和考试的时间与高考时间并不一致。
对于不同考生而言,应当在考前10天,逐步的调整作息时间安排,尤其晚上复习不要过晚的休息或“开夜车”。
不过过分的晚睡,也不要过早的早起,保证比平时适度宽松些的作息。
考生在每天复习内容与科目的安排上可以适当交替,尽量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与高考科目日程接近,这样容易让自己发挥较好状态,或者说避免自己复习节奏的改变而影响自己考场的发挥。
三是适度放松不放纵。
考前进入自主复习阶段,平时复习压力较大,进入自主复习阶段,考生在自我时间支配上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对自我的要求不能过于放松,保持一个适度紧张状态,有利于考试水平的良好发挥。
心理学中的倒U 型曲线告诉我们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是最高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紧张的“度”不好拿捏。
考前10天,因为很多考生在家复习,失去了教师的直接的干预和管理,有些考生容易失去方向感,从而短时间内有紧张焦虑的情绪,这很正常。
考生可以适度的教师保持联系,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安排了自修教室,也可以到学校复习,这样复习中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向教师请教。
总体看,考生放
松不能无原则,尤其是,有些考生认为考前10天时间不能为自己带来成绩上多大的提升,于是过将这些时间用在休闲和放松身心上,过度放纵自己,比如长时间打游戏、上网,或长时间的打篮球等等,这容易打乱考生的复习节奏,影响考前复习、反思、查漏补缺的效果。
四、把牢会做题目,保证得分
从临场考试的角度而言,考生要有效提高答题的得分率,关键在把握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从高考的考生的实际情况看,很多考生考后都抱怨很多题自己会做,却不能够有效得分。
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会做是高考答题的前提,但是确保得分才能提高应试效果。
一般会做的题不能得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审题不细致、看题过快,疏远了一些题目的关键词或隐含条件;二是答题多快,会而不对,比如不好考生解题题目思路想的对却因笔误导致写错,有的是题目看对了,却计算结果错了等等。
三是答题不规范,步骤不完整,造成不必要的漏分。
四是画蛇添足,不按要求答题,一些考生不注意答题要求,贪图全,答题时盲目的扩展答题要点,导致正确答案不突出,影响阅卷教师判分。
因此,考生考前应注意提高自己做题得分率,保证会做的题,想得细致,一步到位,下笔就要保证准确率,尽量避免因为答题不规范而漏失分。
考试时,只要保证把自己会做的题都能做对了,就是最大的成功。
考试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也不要轻易的放弃,考生不要一见到题目提供的文字背景信息多,就主动放弃,因为很多高考较难题都是由基础题组合而成,而且难题一般也分步、分块考查考生,如果第一小题不会,可以跳过去,再看看其他小题,不要“死抱着所谓的基础”而无原则的随意放弃一些可以适当争取的题目分数。
另外,考前复习不要总是担心或害怕考试时出错。
只要基础扎实,一般平常学得不错,根本就不要担心考不好。
因为过分的担心只会影响复习和做题效率。
考试时只要考生下笔前审题细心,思考细致,“熟题生做”,规范答题,一般来说,出错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三、高考前7天安排
高考高三班主任详列高考最后7天时间安排:高考最后一周学校一般都会给学生放假,让学生在家复习。
这7天应该怎样安排复习呢?
考生要把自己房间容易让自己分心的东西移走,比方说玩具、游戏机等,也尽量不要上
网或者打游戏。
在自己制定的复习时段把电话摘去,关闭手机,最大限度地排除干扰。
在家复习最怕懈怠,进行不科学、不理智、无计划的无效复习。
因此,在放假前就应该
制定出一份书面计划,把这一周时间中要做的事情详细规划一下。
这个时候,已经不能以天
为单位来做计划了,要以小时为单位制定各科的复习计划。
高考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要努力提高自己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段里的学习效率。
做题应该以“反思、温故”和“查缺补漏”为主,多做一些以前练过的习题,也可以把前一阶段做过的试卷再浏览一遍。
要少做新题和难度较大的试题,以免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对高考形成畏惧心理。
实际上高考的试题难度是同平时的模拟考试相当的,考生无须紧张。
有了计划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完不成的计划不是好计划,所以考生在制订计划之初就应该做到心里有数,量力而为,不能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要求。
一旦完不成,反而给自己带来压力。
完成一天的复习之后,考生可以自己在计划表上打个勾,还可以就完成情况给一个自我评价,比如说“优秀”、“良好”或者“一般”,并根据完成情况调整以后的计划。
为提前适应高考的环境,考生可在家做2—3次考场模拟。
在高考规定的时间段里(9:00—11:30或15:00—17:00)想象自己在考场答题。
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假设出现,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提前释放压力。
试题可以选择老师发放的测试题,最好是高考的标准化试卷,答题时也要像真正高考一样,认真完成每一道题。
高三老师列出高考最后7天考生冲刺参考时间表
5月31日
距离高考还有7天
上午
6:30起床,洗漱,稍微活动一下。
6:50吃早餐。
7:30—8:30看书。
休息半个小时。
9:00—11:30复习语文。
做题。
午间休息
吃饭
午睡40分钟—1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下午
13:40—14:30看书。
休息半个小时。
15:00—17:00复习数学。
以做题为主。
休息,听听音乐,运动一下。
晚上
19:30—22:00看书。
休息。
23:00准时入睡。
6月1日
距离高考还有6天
上午
6:30起床,洗漱,稍微活动一下。
6:50吃早餐。
7:30—8:30看书。
休息半个小时。
9:00—11:30复习文综。
做题。
午间休息
吃饭
午睡40分钟—1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下午
13:40—14:30看书。
休息半个小时。
15:00—17:00复习英语。
以做题为主。
休息,听听音乐,运动一下。
晚上
19:30—22:00看书。
休息。
23:00准时入睡。
6月2日
距离高考还有5天
上午
6:30起床,洗漱,稍微活动一下。
6:50吃早餐。
7:30—8:30看书。
休息半个小时。
9:00—11:30复习理综。
做题。
午间休息
吃饭
午睡40分钟—1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下午
13:40—14:30看书。
休息半个小时。
15:00—17:00复习英语。
以做题为主。
休息,听听音乐,运动一下。
晚上
19:30—22:00看书。
休息。
23:00准时入睡。
6月3日
距离高考还有4天
模拟考试
6月4日
距离高考还有3天
模拟考试
6月5日
距离高考还有2天
上午
6:30起床,洗漱,稍微活动一下。
6:50吃早餐。
7:30—8:30看书。
休息半个小时。
9:00—11:30复习语文。
因为第二天就要高考了,所以今天最好复习第二天的考试科目。
午间休息
吃饭
午睡40分钟—1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下午
13:40—14:30看书。
休息半个小时。
15:00—17:00复习数学。
以做题为主。
休息,听听音乐,运动一下。
晚上
19:30—22:00看书。
休息。
6月6日
距离高考还有1天
放松,考前动员,看考场、熟悉考场周围环境,包括卫生间等等。
乘车路线、乘车时间、考虑堵车等因素。
一般不安排时间学习。
最后一天,晚上不要太早休息,防止睡不着,不要破坏平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