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合集下载

2013重庆高考试卷

2013重庆高考试卷
试题注重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概念,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例如选择题4的注射青霉素过敏;7题Ⅰ的马拉松运动员长跑;7题Ⅱ的对某坡地的改造。
2013年重庆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层次分明难度适中1.试题总的印象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题不偏不倚、堂堂正正。题目情景比较新颖,试题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学习联系紧密,关注科技热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融入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检测考生的科学素养。试题难易适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区分做得相当好,体现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可以说是一套比较出彩的高考题。
3.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过程与方法,倡导学生的探究学习
如第4、5、6、7、8题,试题选材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多角度分析、我国科学家在实验上观察到的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舰载机着陆时阻拦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电热毯故障检测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测量磁感应强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关于“子母球”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这些素材来源于教材、学生生活和生产实践,注重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提倡科学探究,注重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回归了物理学研究的本源、物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精神等。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了解物理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恰当地体现了新课标要求。
4.试题层次分明,体现选拔功能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科学严谨,符合课标和考纲的要求。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难易适中,整卷阶梯明显,有主要考查1个考点的简单题目,也有考查了多个考点的复杂题目,较复杂的题目又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对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充分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分类解析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分类解析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一、直线运动1,(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19题)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不a车大【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位移图象、追及问题等基础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应用相关知识定量分析物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BC解析:在时刻t1,b车追上a车,选项A错误。

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选项C正确D错误。

2.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14题)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伽利略斜面实验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应用相关知识定量分析物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C解析:根据表中的数据,第一列与第三列数据存在比例关系,第一列数据是第二列数据的二次方,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选项C正确。

3.(2013高考广东理综第13题)某航母跑道长为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 .5m/sB .10m/sC .15m/s D.20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的应用 答案:B解析:由as v v t 2202=-得:0v =ax v t 22-=10m/s 。

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2卷物理之赏析

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2卷物理之赏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物理之赏析【一】、试卷内容、内容分布,分值、难度及答案【二】、试题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及其图像表示方法。

【解析】: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F−f=ma解得F=ma+f可见C正确。

【要点】:要认真理解图像的坐标轴和单位,面积、斜率、截距,趋势、最值、转折点、拐点等的物理意义。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 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平衡,摩擦力的不定问题,解共点力的平衡方程组。

【解析】:设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 m。

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有:垂直斜面方向上有N=mgcosθ;沿斜面方向上有:当F最大为F1时有:F1=mgsinθ+f m;当F最大为F2时有:F2+f m=mgsinθ。

后两,可见C正确。

其余选项被排除。

式相减有F1−F2=2f m,解得f m =F1−F22【要点】:①摩擦力与弹力等大小和方向都存在不定问题,要由运动状态和物体所受其它力的状态决定;②计算当中往往以某几个物理量的整体作为一个(未知)量来求解;③正确理解物体的运动趋势和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考试重庆卷 考试说明 物理部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考试重庆卷 考试说明 物理部分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卷)考试说明——物理部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013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真题答案解析(最权威)

2013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及真题答案解析(最权威)

2013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一、题型统计题号选择涉及考点分值备注14牛顿第二定律,F-a图像6力学15受力分析6力学16安培力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v-t图像6磁学17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圆周运动6磁学18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库伦定律6电学19电流的磁效应,分子电流假说,感应电流,楞次定律6电学20动能定理,万有引力定律6力学21离心运动,圆周运动,向心运动6力学22 实验题弹性势能的探究8力学23表头的改装7电学24计算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14电学25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牛顿力学综合18力学33热力学定律的基本特征、气体状态方程15热学34机械振动、几何光学15光学35原子核、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15原子物理二、考点统计知识点题号题型分值力学14、15、20、21、22、25 选择、实50验、计算电学18、19、23、24 选择、实33验、计算磁学16、17 选择12热学33 计算15光学34 计算15原子物理35 计算15三、2014年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备考建议1、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撑握高考命题动向。

从上面高考试题的分析及特点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与平常教学紧密相联,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试题为主,新课标理念是高命题的重要方向,是高考命题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只有研究高考,研究新课标标准,才能准确定位我们的教学理念,握好复习方向和范围,选出高质量的习题,合理分布教学资源,少走弯路,不能太在意期月考、期考,要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2、重视教材、重塑知识。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基本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

特别是一轮复习,必须重视教材的重要作用,不能完全依赖资料,放弃课本,许多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都在教材中间,甚至是以教材习题为母题或是进行改编3、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重视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的培养高考物理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常规题,基础是重中之重,平时教学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卷(重庆卷)物理部分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卷(重庆卷)物理部分
1 1 2.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235 92 U 0 n a b 20 n 则 a+b 可能是 141 92 140 93 141 93 140 94 A. 54 Xe 36 Kr B. 56 Ba 36 Kr C. 56 Ba 38 Sr D. 54 Xe 38 Sr
O′ 转台
9. (18 分)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 A 和小球 B,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 ph (p>1)和 h 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题 9 图所示。球 A 的质量为 m,球 B 的质量为 3m。设所 有碰撞都是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 ⑴求球 B 第一次落地时球 A 的速度大小; ⑵若球 B 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 A 相碰,求 p 的取值范围; ⑶在⑵情形下,要使球 A 第一次碰后能到达比其释放点更高的位置,求 p 应满足的条件。
3.如图所示,高速运动的 α 粒子被位于 O 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 α 粒子运动的轨迹,M、N 和 Q 为轨迹上的三点,N 点离核最近,Q 点比 M 点离核更远,则 Q A.α 粒子在 M 点的速率比在 Q 点的大 N B.三点中,α 粒子在 N 点的电势能最大 M 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 点的电势比 Q 点的低 O D.α 粒子从 M 点运动到 Q 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 4. 如左图, 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 让小球由倾角为 θ 的光滑斜面滑下, 然后在不同 的 θ 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 y 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 ① 1 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 y 随 θ 变化的 ② ③ 图像分别对应右图中 θ 0 θ A.①、②和③ B.③、②和① π /2 C.②、③和① D.③、①和② 5.如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 a 和 b,内有 带电量为 q 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导电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 里的匀强磁场中,内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当通以从左到右的稳恒电 流 I 时,测得导电材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压为 U,且上表面的电势比 下表面的低。由此可得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运动电荷数及自由运 动电荷的正负分别为 A. IB ,负 q aU B. IB ,正 q aU C. IB ,负 q bU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卷及解析word版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卷及解析word版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卷及解析物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题1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 ,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 .GB .Gsin θC .Gcos θD .Gtan θ解析:对人,由整体法,据二力平衡知合力大小为G ,选A 。

2.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n 2b a n U 101023592++→+则a+b 可能是A .Kr Xe 933614054+ B .Kr Ba 923614156+C .Sr Ba 933814156+ D . 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选D 。

3.如题3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 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 、N 和Q 为轨迹上的三点,N 点离核最近,Q 点比M 点离核更远,则A .α粒子在M 点的速率比在Q 点的大B .三点中,α粒子在N 点的电势能最大C .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 点的电势比Q 点的低D .α粒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解析:重核带正电,周围电势为正,且离核越近电势越高,电势能与动能总和守恒,选B 。

4. 题4图1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 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4图2中的A .①、②和③B .③、②和①C .②、③和①D .③、①和②解析:受力分析解得,压力θcos m N g =,加速度θin a gs =,重力加速度恒为g ,比值分别按余弦、正弦、常数函数规律变化,选B 。

5.如题5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a 和b ,内有带电量为q 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

【专业解析】2013年高考 物理真题(重庆卷)(出版原稿)

【专业解析】2013年高考 物理真题(重庆卷)(出版原稿)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物理部分)(重庆卷)解析一、选择题1. 如下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 ,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 .GB .GsinθC .GcosθD .Gtanθ 答案:A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以生活实例为载体考查受力平衡问题. 解题思路:人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解答过程:解:人在的重力和椅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二力等大反向,选项A 正确. 规律总结:根据题意将椅子对人的各个作用力看作整体分析. 2. 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n 2b a n U 101023592++→+则a+b 可能是( )A .Kr Xe 933614054+B .Kr Ba 923614156+C .Sr Ba 933814156+ D .Sr Xe 493814054+答案:D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以重核裂变方程考查反应规律.解题思路:根据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配平反应方程进行解题. 解答过程:解:电荷数是92,选项A 、C 错误;质量数是236,选项B 错误;答案为D . 规律总结:反应过程电荷数、质量数守恒.3.如下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答案:B思路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了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及能量守恒.解题思路:重核带正电,电场线指向无穷远,离核越近电势越高,粒子运动过程中总能量守恒.解答过程:解:重核带正电,周围电势为正,且离核越近电势越高,N点电势最高,Q点电势最低,选项C 错误;粒子运动过程中动能与电势能的和保持不变,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速率最小,在Q点的电势能最小速率最大,选项A错误;M、Q间的电势差为正值由W=qU知电场力做正功选项D错误.答案为B.规律总结: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小.4.下左图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下右图中的()A.①、②和③B.③、②和①C.②、③和①D.③、①和②答案:B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伽利略斜面实验,以斜面实验为载体考查斜面上的力及加速度问题.解题思路:将相应物理量求出来再求比值,压力最大为mg ;加速度最大为g . 解答过程:解: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解得,压力cos N mg θ=,加速度in a gs θ=,重力加速度恒为g ,比值分别按余弦、正弦、常数函数规律变化,答案为B .规律总结:小球在斜面上的下滑力等于mgsinθ,倾角越大下滑力越大,压力mgcos θ越小. 5. 如下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a 和b ,内有带电量为q 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导电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内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当通以从左到右的稳恒电流I 时,测得导电材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压为U ,且上表面的电势比下表面的低.由此可得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运动电荷数及自由运动电荷的正负分别为( )A .IBq aU ,负 B .IBq aU,正 C .IBq bU,负 D .IBq bU,正 答案:C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霍尔效应模型及洛伦兹力及电流、电量的计算.解题思路:设自由电荷的电性,分析其受力及极板电势,从而知道电荷种类;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a 的乘积,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 ,由以上两式求自由电荷数.解答过程:解:若自由电荷是正电荷,受洛伦兹力向上,上板电势高,若自由电荷是负电荷,受洛伦兹力向上,上板电势低,选项B 、D 错误;U Ea Bva ==电流微观表达式I n q vab =可得n=IBq bU,答案为C.规律总结:分析电荷带电性时关键是抓住电荷电性对电荷受力及极板电势高低的影响,理解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推导过程及意义.二、非选择题1.(1)我国舰载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舰载飞机利用阻拦索着舰的力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找来了木板、钢球、铁钉、橡皮条以及墨水,制作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准备定量研究钢球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与被阻拦前速率的关系.要达到实验目的,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钢球由静止释放时的______________和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还必须增加的一种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忽略钢球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根据___________定律(定理),可得到钢球被阻拦前的速率.答案:高度(距水平木板的高度);刻度尺;机械能守恒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数据获取的方法.解题思路:由实验目的知需要求出球运动到橡皮条前运动的距离,球运动到橡皮条时的速度,速度无法直接测量可利用功能关系间接获得.解答过程:解:(1)此题考查探究初速度与物体运动位移的关系,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可求得初速度(已知高度),用刻度尺可测长度或高度.规律总结:物体速度可由机械能守恒间接得到,将速度的测量转化为高度的测量.2.某同学对有故障的电热毯进行探究.下图1是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热线和导线通过金属接线片连接.下图2为测试电路实物图,A、B为测试表笔,电压表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表.图1 图2①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与下右图对应的电路图.②断开K 1,用上述测试电路在1和1′之间检测得知电热线无故障,然后测得电热线的U —I 曲线如下图3所示.已知电热线材料的电阻率为2.8×10-7Ω·m,电热线的直径为0.200mm.可求得此电热线的电阻为_______k Ω,总长度为___________m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为了进一步检查故障,该同学闭合开关K 1和K 2,用表笔A 和B 分别对题上图1中所示的各点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测试结果可判断出电路有断路,位置在________之间(在“1和2”、“1′和2′”、“2和3”、“2′和3′”中选填一项).答案:①电路图如下图示;②0.58(0.57到0.59均可);65(64到66均可);③1′和2′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对于电路的识别、故障判断的实际应用能力、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解题思路:U —I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由电阻定律/R L s ρ=求导线长度. 解答过程:解:(2)根据图3知图像的斜率为0.58,由/R L s ρ=带入解得65m L =(),由1和1'之间有电流,1和2'之间无电流知断路处为1'和2'之间.规律总结:求解斜率时在图线上选取相距较远的两个便于读取的点计算,以减小误差.有电流说明被测电路是通路,无电流说明是断路.3. 小明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该实验中,磁铁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电子测力计上,此时电子测力计的计数为G 1,磁铁两极之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匀强磁场,其余区域磁场不计.直铜条AB 的两端通过导线与一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总阻值为R .若让铜条水平且垂直于磁场,以恒定的速率v 在磁场中竖直向下运动,这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 2,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L .(1)判断铜条所受安培力的方向,G 1和G 2哪个大?(2)求铜条匀速运动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答案:(1)竖直向上;21G G >;(2)21F G G =-;21(-)1G G RB L v=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电磁感应现象及安培力的分析.解题思路:导体向下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受到安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确定,导体棒与磁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过程:解:(1)由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知安培力方向向上,导体棒受向上的安培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棒对磁铁有一个等大的向下的作用力所以21G G >.(2)导体棒对磁铁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示数由G 1变为G 2所以21-G G BIL =/I BLv R =,21(-)1G G RB L v=.规律总结:安培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克服安培力做功实现了其它形式的能向电能的转化,克服安培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4. 如题下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 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 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ω=ω0,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ω0;(2)ω=(1±k)ω0,且0<k =1,求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答案:(1)R g 2;(2)当0)k 1(ωω+=时,摩擦力沿罐壁切线向下,大小为mg k k 2)2(3+;当0k 1ωω)(-=时,摩擦力沿罐壁切线向上,大小为mg k k 2)2(3-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向心力分析及牛顿第二定律、正交分解在此类圆周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解题思路:选取物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对物块受力正交分解列方程进行求解. 解答过程:解:(1)对m 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得︒=︒60sin m Nsin6020R ωg m Ncos60=︒02gRω=(2)当0)k 1(ωω+=时,物块有向外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沿切线向下,︒=︒+︒60sin m 60cos f Nsin6020R ω︒+=︒60cos f m Ncos60g3(2)k k f +=; 当0)k -1(ωω=时,物块有向内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沿切线向上20sin60-cos 60sin 60N f m R ω︒︒=︒cos60cos 60N f mg ︒+︒=3(2)k k f -=. 规律总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问题实质是牛顿第二定律问题,按照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步骤进行求解.5. 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 和小球B ,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ph (p >1)和h 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题下图所示.球A 的质量为m ,球B 的质量为3m .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1)求球B 第一次落地时球A 的速度大小;(2)若球B 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 相碰,求p 的取值范围;(3)在(2)情形下,要使球A 第一次碰后能到达比其释放点更高的位置,求p 应满足的条件.答案:(1)gh 2;(2)15p <<;(3)1<3p <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运动学中的相遇问题和弹性碰撞问题.解题思路:(2)中要在上升过程中相遇,找清临界点从而得到时间关系;(3)中要到更高位置,只要A 碰后速度比碰前大即可.解答过程:解:(1)球B 落地时,由机械能守恒221h m mv g =得 gh v 2=,A 、B 球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此时A 、B 球速度相等;(2)对B 有221h gt =,对A 有221h -h t g p '= 若要使球B 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 相碰需满足t<2t t '< 得1<5p <;(3)取向上为正方向,设碰撞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 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3412mv 3mv )m(-v 3mv +=+ 碰撞过程由能量守恒23242122mv 213mv 21)m(-v 213mv 21+=+ 由题意13v v >得3v 2>v 1 再由())(2v ,2v 12H ph g H h g -=-=得h H <8p9- 再由T gh t gt h gT H ph ='-==-22,21,2122 解得()()h p H 161p 9-=-解得:3p <,又1<5p <,所以:1<3p <规律总结: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到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三、选做题 【选修3—3】1. 某未密闭房间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 )A .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B .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C .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的大D .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 答案:B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气体的参量及功能问题.解题思路:房间未密闭内外平衡去判断压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解答过程:解:室内外压强相等,选项A 错误;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答案为B ;室内气体膨胀一部分到室外所以密度变小,选项C 错误;室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选项D 错误.规律总结:气体体积变大对外做功.2. 汽车未装载货物时,某个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 0,压强为p 0;装载货物后,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加了Δp.若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质量、温度在装载货物前后均不变,求装载货物前后此轮胎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答案:0pV p p-∆+∆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 解题思路:由玻意耳定律求解. 解答过程:解:由玻意耳定律000p V p p V =+∆(),变化量0-V V V ∆=,得 00pV V p p-∆∆=+∆规律总结:解决此类状态变化问题,一是搞清楚过程(等温、等压、等容),二是弄清楚各状态对应的参量,不能混淆.【选修3—4】3. 一列简谐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A .4m 、6m 和8mB .6m 、8m 和12mC .4m 、6m 和12mD .4m 、8m 和12m 答案:C 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波的图象问题.解题思路:画一列波看看满足条件的两点间距离可能是波长的多少倍. 解答过程: 解:621=λ或6=λ或623=λ解得=λ4m ,6m ,12m . 规律总结:先画一列波,然后在波上找符合条件的这样的两个质点,看看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注意波的多解性.4. 利用半圆柱形玻璃,可减小激光束的发散程度.在下图所示的光路中,A 为激光的出射点,O 为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的圆心,AO 过半圆顶点.若某条从A 点发出的与AO 成α角的光线,以入射角i 入射到半圆弧上,出射光线平行于AO ,求此玻璃的折射率.答案:)sin(siniα-i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折射定律的公式 .解题思路:根据折射定律,结合几何关系求解. 解答过程:解:玻璃的折射率:sin sin in γ=,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11由图知i γα=-,所以:sin sin()i n i α=-. 规律总结:找清入射角和折射角,结合几何关系计算.。

精编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静电场及解析

精编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静电场及解析

3(2013重庆卷).如题3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 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答案B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 3【2013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中的各14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4答案:B6【2013江苏高考】将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检验电荷-q 在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大(D)将检验电荷-q 从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答案:ABD15【2013广东高考】喷墨打印机的简模型如图4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A向负极板偏转B电势能逐渐增大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答案:10【2013上海高考】.两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等势面如图所示,已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若位于、b处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和q b,则(A)处为正电荷,q<q b(B)处为正电荷,q>q b()处为负电荷,q<q b(D)处为负电荷,q>qb答案:B32【2013上海高考】.(12分)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荷的球体在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场;场强大小沿半径分布如图图4所示,图中E 0已知,E -r 曲线下O -R 部分的面积等于R -2R 部分的面积。

(1)写出E -r 曲线下面积的单位;(2)己知带电球在r ≥R 处的场强E =Q /r 2,式中为静电力常量,该均匀带电球所带的电荷量Q 为多大?(3)求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U ;(4)质量为,电荷量为q 的负电荷在球面处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以刚好运动到2R 处?27.(1)V (伏特)(2)02Q E k R = 20E R Q k= (3)01""2U S E R ∆== (4)由动能定2001122mv q U q E R =∆= 15(2013全国新课标I )、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b 、d 三个点,和b 、b 和c 、c 和d间的距离均为R ,在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的固定点电荷。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详解答案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详解答案

5.考点:霍尔元件原理的变形应用、对电流的微观机制的理解。 本题难点:不能建立物理模型、不能利用所给的已知条件建立方程。
解答:此题的模型就是霍尔元件,题目中测得的两极板的电压就是霍尔电压。由此我们知道在该导体 材料内部中的运动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与洛伦兹力平衡,由此可以建立以下等式:
qU = qvB
a
从动量角度有:
1 2
m���������������2���
+
1 2
m������ �����������
������12
+
1 2
m������
������22
通过上面的分析有:
m������������������ + m������������������ = m������������1 + m������������2
若α粒子从 M 运动到 Q,由于电势能减小,所以静电力对其做正功,那么其在 M 处的速率小于 Q 点。
若α粒子从 Q 运动到 M,由于电势能增加,所以静电力对其做负功,那么其在 Q 点的速率大于 M 点。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 A、D 选项都错误。
答案:B
4.考点:对伽利略斜面实验中各个物理量变化情况的掌握、对图象的分析处理能力。 本题难点:不能理解题目问题的要求,对各种物理量在斜面角度变化时的变化情况不清楚、图象处理 的能力欠缺。 解答: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 y 随θ变化的图像可 以分析得到如下信息: 由于重力加速度在地点和海拔确定后就是一个常量,因此重力加速度与自身的最大值的比值 y 不随θ 的变化而变化,图象应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所以①为重力加速度的图象,因此 A 、C 选项错误。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mgcosθ,即随θ的增大而减小,其最大值为 mg,所以其比值 y 的图象因 该呈现减小的趋势即③符合要求。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gsinθ,即随θ的增大而增大,其最大值为 g,所以其比值 y 的图象因该呈现增 加的趋势即②符合要求。 答案:B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重庆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重庆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物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题1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 ,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 .GB .Gsin θC .Gcos θD .Gtan θ2.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n2b a n U 101023592++→+则a+b 可能是A .Kr Xe 933614054+B .Kr Ba 923614156+C .S r Ba 933814156+D .Sr Xe 493814054+3.如题3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 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 、N 和Q 为轨迹上的三点,N 点离核最近,Q 点比M 点离核更远,则 A .α粒子在M 点的速率比在Q 点的大 B .三点中,α粒子在N 点的电势能最大C .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 点的电势比Q 点的低D .α粒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 4. 题4图1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 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4图2中的A .①、②和③B .③、②和①C .②、③和①D .③、①和②5.如题5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a 和b ,内有带电量为q 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

导电材料置于方向垂直于其前表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内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当通以从左到右的稳恒电流I 时,测得导电材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压为U ,且上表面的电势比下表面的低。

由此可得该导电材料单位体积内自由运动电荷数及自由运动电荷的正负分别为 A .aU q IB ,负 B .aUq IB,正 C .bU q IB ,负 D .bUq IB,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19分)(1)我国舰载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某课外活动小组以舰载飞机利用阻拦索着舰的力学问题很感兴趣。

2013高考理综试卷分析与专家点评

2013高考理综试卷分析与专家点评

2013高考理综试卷分析与专家点评(新课标1)物理部分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物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题型更趋平稳,难度控制得当。

常规型题占总题数的多半,考生感到亲切而不陌生。

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2013年物理命题有以下特点:1.题型稳定,重点突出。

2013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坚持力电为重的特点,考查形式和知识点分布相对稳定。

2.重基础,依考纲。

考题围绕力与平衡、直线和曲线运动、能量的观点、电场与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展开。

3.重模型、考思想,强化基本方法。

比如14题凸显物理学的人文性,要求掌握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实验;16题的平行板电容器模型、17题的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模型、18题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模型等。

4.重应用,求创新。

比如24题结合数学坐标分析物理问题、25题用平行板电容器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模型相结合。

5.联系社会焦点。

比如20题结合科技前沿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考查万有引力的知识;21题结合我国航母辽宁号考查动力学知识。

6.选考题重通法、淡技巧、难度均衡。

对今后物理学习的启示根据2013年新课程高考大纲和试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重视物理方法的系统训练。

物理方法是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突出考查的重点。

2.重视能力的培养。

在高考诸多能力要求中,分析理解能力和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制约物理学科成绩提高的最大问题。

3.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应用联系。

化学部分2013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化学部分的试题遵循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中立足基础,注重能力。

试题不仅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为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试题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

在此笔者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保持试题稳定2013年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均是中学中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突出所考查范围的主干知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试题虽然在解答思路和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但知识均源于课本,试题的落脚点比较基础,即高起点低落点。

2013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题、解析与分析(最新、最权威)

2013新课标全国2卷高考物理试题、解析与分析(最新、最权威)

绝密★ 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答案】C【解析】当0m F f <<时,物块始终静止,加速度为0;当m F f >时,物块做加速运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 F f ma -=,又m f mg μ=,则有F ma mg μ=+,故选项C 正确。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A .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答案】C【解析】设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若f 的方向沿斜面向下,有1sin F mg f θ=+①;若f 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有2sin F f mg θ+=②,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可知cos f mg μθ=③,由①②可求得f 的值,而物块的质量m 、斜面的倾角θ无法求出,故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cos N mg θ=)也无法求出。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考试重庆卷 考试说明解读 物理部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考试重庆卷 考试说明解读 物理部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卷)考试说明——物理部分解读重庆市南开中学张志宏李建平一、2013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一)新课程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局部调整2013年是重庆市高考物理是实行新课改模式,“3+理科综合”.命题范围仍是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要求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2012年高考方案相比,2013年高考方案考点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动,仅仅在必考、选考内容上进行了重新编排,与去年《考试说明》相比较,总体稳定,局部调整.(二)解读新课程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考试形式变化,2013年理综试卷物理试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非选择题中,必考题共4题,其中实验2题,计算2题,选考题(从两题中选做一题),内容为选修3-3、3-4、3-5,与以往相比,高考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主干知识在《考试说明》中明确地将高中物理知识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为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考内容为选修3-3、3-4、选修3-5,这些模块中包含了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 对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历来都是高考物理最重要的目标,高考以能力立意,而知识是能力的有效载体,所以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必然选择.2.前移考试重心在《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等必考模块占分比例约为90%,而选考模块选修3-3、选修3-4、选修3-5的占分比例约为10%。

受到占分比例的约束,模块“3-4”和“3-5”的地位下降了。

3.改变综合格局《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有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之分,而选考内容的交叉性和错位性,决定了选做题选择的多样性.所以,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之间的交叉和综合会因此而割裂,因为“动量”在3-5模块中,而“机械能”在必修2中,所以传统的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题不会出现. 考虑到不同选考模块之间难度要大体一致, 而且受分值限制,难度不会太大.4.实验考查与往年不同2013年没有像往年那样单列出实验目录,而是将实验考查的内容与知识内容合为一体,《考试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话:“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三)贯彻《考试说明》的几点注意1.注重教材高考命题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公平性的原则.科学性:统考科目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命题;试题设计应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体现统考科目考试的功能和特点. 高考命题时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在解析高考新思路时指出:美国的高考试卷SA T有些是完全脱离中学课本的,“有点像智力竞赛”. 一些人认为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高考是中学、大学教育的接合部, 中国与美国不同,教学大纲是全国统一的,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中国的高考如果脱离了大纲、教材是行不通的, 这会给高中教学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巨大优势,也是能进行统一高考的基础,而美国由于没有统一的中学教学大纲,不得不采用脱离教材的SA T考试.”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考命题坚持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试题设计应突出新情境、新材料,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物理教学和高考命题的大势所趋.3.选考试题难度不会太大.高考命题坚持公平性的原则. 公平性命题要考虑全省各地教学条件的不同以及城乡的差异,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应适应所有考生,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因为试卷中选考试题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可能相互综合,也不可能与前面的必考部分综合过深,加之所占比例不高,考虑到公平性原则,选修部分命题会讲究平衡,不会太难, 因此复习时所用的选考试题不宜过深, 投入的精力不宜过多.4.注重实验考查,尤其是开放性设计实验《考试说明》中“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复习时应关注开放性设计实验.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新的高考方案,对我们高中物理实验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刻领会.5.注重“科学探究”高中物理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河南高考方案正是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出台的新的高考模式. 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师生共同探索来获取知识与技能,进而进一步体验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达成“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答案与解析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答案与解析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3.(6分)(2014•鼓楼区校级模拟)放射性元素氡()经α衰变成为钋,半衰期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矿石,其原因是()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元素的衰变的含量足够高当衰变产物积累到一定量以后,的增加会减慢.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经,半衰期为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比较短,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的矿石,主要来自其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故4.(6分)(2015春•青阳县校级月考)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相切于O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D 分析大小变化即可做出选择.5.(6分)(2014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2236.(6分)(2015•上海模拟)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2s,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的位移为7.(6分)(2014春•鞍山期末)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损失了=maf=f8.(6分)(2014•徐汇区二模)在学校运动场上50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段点缓慢行进10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2分)9.(6分)(2015春•吉林校级期末)如图所示,E为直流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圆柱形电极,P是木板,C、D为两个探针,S为开关.现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1)木板P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导电纸;(2)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10.(12分)(2015•资阳模拟)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 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 kB=mgR;(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 kC=;(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回答下列问题:(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ⅱ)已知实验测得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接缝B处不平滑.(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gtmv;mv mvmgL=)))11.(15分)(2015•孝感模拟)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的速度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12.(19分)(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中)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作用下,在t=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场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不计重力,求在t=0到t=T的时间间隔内.(1)粒子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粒子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的时间.、~、~、)所示,其中时的位移为,t=t=内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和方向沿初始电场正方向;~、~、~、则有、=t=13.(20分)如图所示,虚线OL与y轴的夹角为θ=60°,在此角范围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磁场,入射点为M.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粒子离开磁场后的运动轨迹与x轴交于P点(图中未画出),且=R.不计重力.求M点到O点的距离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时,运动的轨迹如图,则)点的距离)或.。

[精品]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静电场及答案

[精品]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精编静电场及答案

3(2013重庆卷).如题3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答案B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3【2013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 处电场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强度最大的是答案:B6【2013江苏高考】将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检验电荷-q 在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大(D)将检验电荷-q 从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答案:ABD15【2013广东高考】喷墨打印机的简模型如图4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A向负极板偏转B电势能逐渐增大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答案:10【2013上海高考】.两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等势面如图所示,已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若位于、b处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和q b,则(A)处为正电荷,q<q b(B)处为正电荷,q>q b()处为负电荷,q<q b(D)处为负电荷,q>q b答案:B32【2013上海高考】.(12分)半径为R ,均匀带正图4电荷的球体在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场;场强大小沿半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E 0已知,E -r 曲线下O -R 部分的面积等于R -2R 部分的面积。

(1)写出E -r 曲线下面积的单位;(2)己知带电球在r ≥R 处的场强E =Q /r 2,式中为静电力常量,该均匀带电球所带的电荷量Q 为多大? (3)求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U ;(4)质量为,电荷量为q 的负电荷在球面处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以刚好运动到2R 处?27.(1)V (伏特)(2)02QE k R=20E R Q k=(3)01""2U S E R ∆==(4)由动能定2001122mv q U q E R =∆=15(2013全国新课标I )、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b 、d 三个点,和b 、b 和c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的固定点电荷。

2013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3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3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一、2013年新课标(二卷)高考试题分析——物理部分1、试卷总体命题情况:今年的理综试卷物理部分总体情况难度不大,难题不多。

学生的反应情况来看,化学部分难度较大。

(一)今年试题与去年试题的对比:选择题的内容是四个力学、四个电磁学,单选题是5个,多选题是3个。

区别在于今年在试卷上有指导语,明确的告知哪些题是单选或多选,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实验题12年是一个5分的小题,一个10分的大题,小题是基本仪器的读数,大题是电学创新实验(安培力、受力分析)。

今年的实验题一个8分的力学实验,一个7分的电磁学实验。

明显地降低了对电学实验的难度。

同时还能看出,高考对实验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图像等能力的要求。

计算题今年改变了以往的压轴题模式,以前都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复合场中的运动,而今年是力学综合题压轴,结合摩擦力问题,要求较高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对数学计算也有较高的要求。

选作题也有变化,12年是一个6分的小题,一个9分的大题。

小题考的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大题考的是几何光学。

今年是一个5分的小题,一个10分的大题。

小题考的是简谐运动的振幅和周期,大题考的是几何光学。

(二)今年高考题的特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命题在稳中求变。

所谓稳:考察主干知识没有变,考察能力及科学素养没有变。

所谓变: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从高考压轴题变为一个选择题,压轴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选择题给出了单选和多选的题目,降低了难度;实验题也改变了过去一大一小的结构,平均的分配了分值,降低了以往对电学实验题的难度。

再说选作题,今年没有考察机械波及其图像,而是出了一个弹簧振子的问题,可以说拓宽了考察的思路,跳出了过去的一些局限性。

2、试卷结构与考查内容:二、2013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从八月中到二月中旬)。

是按章节来建立知识体系的,侧重于基本概念及其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从二月中旬到四月末)。

2013年高考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分析2013年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在2012年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基础上,保持总体稳定,小有变化,试题难度较为平稳。

(一)稳定部分一是考核的目标和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

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高考中能力考查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二是考试范围与要求,要考查是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

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类,考试内容的难度分为了解认识和理解应用两个档次。

二是试题分布评析:选择试题为8道小题,依然是常考类型;实验试题22题为力学实验,23题为电学实验,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的掌握和理解应用;24题为力与运动的考查,考查学生基本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25题为电磁感应,同时考查电学电路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关键在对基本知识理解、推理、应用能力,学生得分容易,但得满分难。

33、34、35题为选做试题,难度相对较小,学生容易得分,像34题的第二问光学,关键是做好图找好几何关系。

(二)变化部分选择部分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区分开了,今年高考14-18小题为单项选择,19-21小题为多项选择,使得选择部分难度下降;第25题从原来的电磁学知识考查,变为对电磁感应知识考查。

2006年至2012年高考物理计算的25题单纯地考查电磁学,特别是多年直接只考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今年一改往年的面目,考查电磁感应,同时涉及到电学电路和力与运动相关知识。

25题的第一问学生比较容易得分,第二问数学函数关系的推导,在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方面有所下降,但学生得满分的很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1.试题总的印象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题不偏不倚、堂堂正正。

题目情景比较新颖,试题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学习联系紧密,关注科技热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融入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检测考生的科学素养。

试题难易适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区分做得相当好,体现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可以说是一套比较出彩的高考题。

2.以现实生活的情景为背景,强调基础,注重能力考查
试题以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为试题背景,注重物理基本知识、规律的考查,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如第1、4、6、7、11题,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大多是典型、常见并为学生所熟悉的。

呈现方式和设问情景均有一定的新意,题目看似常规,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充分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

这有助于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过程与方法,倡导学生的探究学习
如第4、5、6、7、8题,试题选材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多角度分析、我国科学家在实验上观察到的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舰载机着陆时阻拦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电热毯故障检测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测量磁感应强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关于“子母球”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这些素材来源于教材、学生生活和生产实践,注重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提倡科学探究,注重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回归了物理学研究的本源、物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精神等。

在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了解物理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恰当地体现了新课标要求。

4.试题层次分明,体现选拔功能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科学严谨,符合课标和考纲的要求。

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难易适中,整卷阶梯明显,有主要考查1个考点的简单题目,也有考查了多个考点的复杂题目,较复杂的题目又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对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

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充分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5.体现物理学科特点,重视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第6题的实验题的两个小题为“力+电”,以舰载机着陆时阻拦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为背景,考查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能力,以电热毯的故障检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电路识别、从图像获取信息、数据处理、推理判断等实验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

另外,在第4、7、8、9题中,也体现了物理学实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
精神。

在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渗透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但考查的问题和方式又明显区别于教学中的一般情况,具有较好的新颖性。

6.选做题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注重评价的公平性
试题注重评价的公平、公正,兼顾人教版、鲁科版、教科版的教材特点,注重课标、考纲与教科书的关联。

选做题注重了等值性,同时分别从阅读量、思维量、计算量、考点数等方面考虑了等值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