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课件】 抗寄生虫药

合集下载

《抗寄生虫药》PPT课件

《抗寄生虫药》PPT课件

• 毒性: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禽敏感,猪耐受。
• 解毒:阿托品及解磷定、氯磷定。胆碱酯酶复活剂
• 用法用量:内服,片剂:0.3g/片、0.5g/片

猪: 100mg/kg

牛: 50mg/kg(极量15g/头)

左咪唑
• 来源:人工合成。
• 作用:1.对虫体延胡索酸还原酶有抑制作用。
• 2.免疫调节作用:使受抑制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功 能恢复正常,并调节抗体的产生。

那加宁(萘磺苯酰脲)
• 来源:人工合成,淡红色结晶,能溶于水, 10%iv.
• 作用:抑制虫体糖代谢,破坏虫体的同化作用,使虫体分裂 。
• 抗虫谱:对伊氏锥虫,媾疫虫等有效。
• 用法:临用临配成10%溶液,iv 牛15—20mg/kg。
• 马 10—15mg/kg。
• 毒性:对肝、肾有损害,当其功能障碍时不能使用。
• 作用:直接杀死吸虫作用,其原理:抑制虫体琥珀酸酶、ATP酶的活性,不能合成能量 ,最后发生萎缩,在肝组织包围下,以及吞噬细胞等作用下被消灭。
• 抗虫谱:血吸虫、姜片吸虫、前后盘吸虫。
• 用量:口服,60mg/kg
• (3)驱绦虫药:

氯硝柳胺(灭绦灵)
• 来源:人工合成,黄白色,难溶于水,在肠道难吸收,对绦虫有效,灭钉螺作用强。
• 毒性:抑制巯基酶活性,解毒:二巯基丙醇。
• 剂量:牛羊 10mg/kg 极量牛4g,羊0.5g。

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
• 来源:人工合成,黄色,黄白色粉末
• 作用:主要抑制虫体代谢,糖氧化
• 抗虫谱:伊氏锥虫,媾疫锥虫,血孢子虫(焦虫)
• 毒性:局部注射,刺激性,肿胀,疼痛,吸收好 心脏反应 :节律不整,停药后,能恢复,安钠咖,毒毛花苷K,不能 用洋地黄。

《抗寄生虫药》PPT课件 (2)

《抗寄生虫药》PPT课件 (2)

氯苯胍 Robenidine
• 盐酸氯苯胍,胍盐酸盐 • 有不愉快的特异味;遇光颜色变深。 • 干扰内质网,阻碍蛋白代谢;使高尔基体肿胀,抑制ATP酶及氧化磷酸化。
作用与用法用量
• 作为盐酸左旋咪唑的替代药物。 • 防治东北银鲫孢子虫病
• 治疗:先遍洒敌百虫,再用本品拌食投 喂(第1天100mg/kg bw,第2-4天30-40m g/kg)。
杀虫驱虫渔药
• 又名抗虫药,是杀灭或驱除水生动物体内外寄生虫药物。 • 外用抗虫药用于驱杀鳃、体表寄生虫。 • 内服抗虫药用于驱杀体内腔道和实质器官内的寄生虫。 • 根据虫害分类可分为抗原虫药、驱杀蠕虫药、杀寄生甲壳动物药。
抗原虫药
• 硫酸铜、络合铜、硫酸锌 • 奎宁类(盐酸奎宁、氯奎宁、双氯奎宁) • 硫、碘、青蒿素、氯苯胍
其它
• 氯胺T
• 防治小瓜虫病10mg/L浸浴24h
• 防治虾蟹拟阿脑虫病,遍洒1mg/L
• 乙酸(醋酸):防治小瓜虫病

0.1-0.2%浸浴数分钟到数秒钟

1份乙酸与3份过氧化氢混合

0.01-0.02%浸浴30-40min,连用4-7d
其它
• 亚甲蓝(次甲蓝),蓝色结晶粉末 • 防治小瓜虫病
虫体皮层的溶解。
阿苯达唑 Albendazole
• 又名丙硫(苯)咪唑 • 高效低毒驱虫药
• 七水硫酸锌 ZnSO4·7H2O • 无色透明结晶粉末,易溶于水。 • 药理作用:收敛作用,杀灭纤毛虫。 • 浸浴200mg/L,遍洒0.3mg/L,防治蟹和鳖的纤毛虫病(如体表、附肢、鳃等处寄生的
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
奎宁类 Quinines
• 盐酸奎宁:盐酸奎尼丁,盐酸金鸡纳碱盐 • 氯奎宁、双氯奎宁 • 无色至白色针状结晶,味极苦,见光变黄 • 与疟原虫DNA结合,干扰复制与转录;干扰疟原虫糖代谢。 • 杀灭小瓜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等;杀灭寄生于皮肤的吸虫。

中药学课件驱虫药PPT课件

中药学课件驱虫药PPT课件
• 中药学 2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药用】白蘑科真菌雷丸 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 的菌核。药学
19
雷丸
苦,寒。有小毒。 杀虫 —— 特点:驱杀绦虫作用较强。 应用:绦虫、钩虫及蛔虫病。 用法用量:忌高温处理。宜入丸散,每次 6~15g,每天3次,饭后冷开水调服, 连用3天。

中药学
3
概述
使用注意:
1. 患虫病日久而腹有积滞者,可配合消导药同用; 如脾胃虚弱者,可配健脾药同用;体质虚弱者, 可配补虚药同用; 2. 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时服,使药力直接作用于虫 体,以提高疗效。如排便不畅者,在必要时可 适当配合泻下药,以增强排虫作用; 3. 在使用驱虫药时,必须注意剂量,对某些具有 毒性的驱虫药,不能过量,以免中毒。
病 兼通乳。 用法用量: 生 品研粉,每次 60~120g,冷开 水调服。
• 中药学 15
鹤草芽

中药学
16
鹤 草 芽
杀虫—— 绦虫病。 用法用量:不入煎 剂,宜研粉吞服, 每次30~45g,小 儿按0.7~0.8g/kg 计算,每日一次, 早起空腹一次服用。

中药学
17
雷 丸

中药学
20
贯 众
【药用】本品为叉蕨科植物贯众的根茎及叶柄残基。
• 中药学 21
贯 众
杀虫——多种肠 道寄生虫病。 清热解毒——风 热感冒,温病斑 疹及痄腮。 炒炭凉血止血— —血热吐衄,便 血崩漏。
• 中药学 22
雄 黄
辛、苦,温。有毒。 杀虫——虫积腹痛。 解毒——痈疽疔毒, 疥癣,蛇虫咬伤(蛇 见雄黄骨头酥)。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 每次0.15g~0.3g。 外用适量。 注意:忌火煅(雄黄 见火毒如砒),孕妇 禁用。

抗寄生虫药PPT课件

抗寄生虫药PPT课件

一、控制症状药
氯喹
【体内过程】
§16-1
抗疟药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1~2小时即可达到血药 浓度的高峰。
4/3/2019
一、控制症状药
【作用与用途】 1.抗疟作用
§16-1
抗疟药
能杀灭红细胞内期各种疟原虫。起效快、 是治疗肠外阿米巴病的常用药。
疗效高、作用持久,作为控制疟疾临床症状的首选药。
2.抗肠外阿米巴病作用 对阿米巴痢疾无效。
青蒿琥酯作用及临床应用同蒿甲醚。
4/3/2019
二、控制复发和传播药 伯氨喹
【作用与用途】
§16-1
抗疟药
是目前用于控制复发、根治良性疟和控制疟
疾传播的首选药物。由于对红内期作用弱,因此
不能用于控制症状。
4/3/2019
二、控制复发和传播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6-1
抗疟药
该药毒性较大,治疗量可致头晕、恶心、呕吐、
第十六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第二节
第三节
抗阿米巴病药
抗滴虫药
第四节
第五节
抗血吸虫病药与抗丝虫病药
抗肠蠕虫病药
第十六章
抗寄生虫药
学习目标
了解常用抗疟药、抗阿米巴病、抗血吸虫病、抗肠 蠕虫等药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学会观察该类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能够熟练进 行用药护理,并能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4/3/2019
一、控制症状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6-1
抗疟药
少见,偶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血 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等,可自行消退。
4/3/2019
一、控制症状药

第三章 抗寄生虫病药精品PPT课件

第三章 抗寄生虫病药精品PPT课件

目标检测 单项选择题 1.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是( B )
A.奎宁 B.氯喹 C.伯氨喹 D.乙胺嘧啶 E.青蒿素 2.既有抗疟作用,又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是 (D) A.伯氨喹 B.奎宁 C.青蒿素 D.氯喹 E.乙胺嘧啶 3.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是( A ) A.乙胺嘧啶 B.氨喹 C.氯喹 D.青蒿素 E.咯萘啶
• 二、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 (迟发型红细胞外期和配子体杀灭剂)

伯氨喹
• 【作用和用途】
• 对良性疟迟发型红细胞外期和各种疟原虫配子 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根治良性疟和控制疟疾传 播的首选药物。
伯氨喹
【不良反应】
1.治疗量不良反应较少,可引起胃肠反应。 大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伴发绀。
2.少数特异质病人(先天缺乏G-6-PD者)可发生 急性溶血性贫血。服本品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 如变黑 色,为溶血的表现,应及时处理。
D.咯萘啶 E.氯喹
第二节 驱肠蠕虫药
学习目标 1.解释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的驱虫谱
和用药注意 2.说出氯硝柳胺的驱虫谱和用药注意
常用抗肠蠕虫药物选择
药物
首选药物
次选药物
蛔虫感染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 蛲虫感染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 钩虫感染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 鞭虫感染 甲苯达唑
绦虫感染 吡喹酮 囊虫病 吡喹酮、阿苯达唑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头晕、耳鸣、胃肠不适等,停药后消失。 2.视力障碍 长期大量 用药时可出现角膜、视网膜 病变,引起视力障碍,应定期做眼科检查。 3.其他反应 偶见白细胞减少,可见心律失常、甚至
发生阿-斯综合征,故禁止静脉推注,不宜肌注。 有致畸作用,孕妇慎用。
其他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抗寄生虫药 ppt课件

抗寄生虫药 ppt课件
抗寄生虫药
第四十二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antimalarial drugs)
疟原虫主要种类
1.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 2.三日疟原虫 (三日疟)
良性疟
3.间日疟原虫 (间日疟)
一、 疟 原 虫 生 活 史 与 药 物 作 用 途 径
伯氨喹、乙胺嘧啶
控制传播药
伯氨喹
控制复发药
控制症状药 (血液) 病因预防药
2.与伯氨喹合用时不增加其毒性;
3.视力障碍以及肝、肾损害(大剂量长疗程用药) 。
2. 奎宁 (quinine)
• 抗疟作用 缺点:作用弱、短;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 优点:不易耐药 应用:脑型疟或严重恶性疟
• 抑制心肌收缩力、 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 • 兴奋子宫平滑肌 • 抑制CNS • 微弱的解热镇痛作用
• 不良反应 金鸡纳反应 (cinchonism) 心血管反应 特异质反应 高胰岛素血症和低血糖 刺激胰岛细胞
青蒿素
优点:高效、速效、低毒 缺点: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 短,复发率高 应用:耐药恶性疟;脑型疟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伯氨喹 (primaquine) 杀灭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控制复发 杀灭配子体防止传播 + 氯喹根治良性疟 不良反应:特异质反应(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 血性贫血)
不能口服者 静滴
• 严重肠道感染 甲硝唑 +二氯尼特/双碘喹啉
(痢疾)
• 肠外阿米巴病
无效或禁用者 改用依米丁或氯喹
第三节 抗蠕虫病药
肠蠕虫的种类 有绦虫、钩虫、蛔虫、蛲虫、鞭虫、姜片虫等
蛔虫
钩虫
蛲虫
绦虫
鞭虫
姜片虫
+ 糖皮质激素(注射给药) • 耐氯喹恶性疟: 奎宁/甲氟喹/青蒿素类

《抗寄生虫病药物》课件

《抗寄生虫病药物》课件
加强新药研发
加大投入,鼓励创新,开发更 多高效、低毒的抗寄生虫病药
物。
提高诊断水平
加强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提高寄生虫病的诊断准确率。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抗寄 生虫病药物的挑战和问题。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寄 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联合用药的原则
联合使用的药物应具有协 同作用,避免药物之间的 拮抗作用。
联合用药的方案
根据病情和寄生虫种类, 制定个性化的联合用药方 案。
抗寄生虫病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肝脏损害
部分抗寄生虫药物可能导致肝脏 损害,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
时停药或换药。
胃肠道反应
常见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 腹泻等,可采取分次服药、饭后服 药等措施减轻症状。
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种类,选用具有针 对性的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药物成本与疗效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成本 较低的药物,以降低治疗成本。
考虑药物副作用
在选用药物时,应充分了解药物的副 作用,避免选用对病人身体造成损害 的药物。
抗寄生虫病药物的联合使用
联合用药的目的
联合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 耐药性的产生,降低药物 副作用。
性。
植物药类
如青蒿素、黄花蒿素等 ,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抗
寄生虫成分。
生物药类
如抗体、疫苗等,利用 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抗
寄生虫药物。
抗寄生虫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01
02
03
抑制寄生虫生长
药物通过干扰寄生虫的代 谢或繁殖过程,抑制其生 长。
破坏寄生虫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喹
(3)红细胞内期(发作期) (4)雌雄配子体(传 播)
伯氨喹

伯氨喹、乙胺嘧啶
药理
原 控制传播药

伯氨喹

控制复发药








控制症状药
病因预防药

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乙胺嘧啶
药理
抗疟药物及其分类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 —— 氯喹、奎宁、青蒿素、咯奈啶等
主要用于控制传播和防止复发 —— 伯氨喹

(蛔 蛲)
线虫 (蛔 钩 蛲)
去极化→ 痉挛性麻痹
少 不能与哌嗪合用
各类绦虫 (牛肉 猪肉
等)
抑制氧化磷酸化→ ATP↓
少 三步曲防止虫卵逆行
药理
第四节 抗血吸虫病药及 抗丝虫病药
一、抗血吸虫病药
血吸虫病流行于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地。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十三个 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是我国危害最严 重的寄生虫病。解放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 工作,流行情况得到基本控制。由于种种原因, 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呈现逐年回升的趋势, 疫区范围不断扩大。
敏感菌有G-杆菌、G+厌氧芽孢杆菌、G+厌氧球菌 抗阴道滴虫病 首选药 抗贾第鞭毛虫作用 最有效 不良反应 胃肠、中枢 、抑制乙醛代谢、致畸致癌、粒细 胞减少.
药理
第三节 抗肠蠕虫病药
肠蠕虫的种类
有绦虫、钩虫、蛔虫、蛲虫、鞭虫、姜片虫等
肠蠕虫的发病率和抗肠蠕虫药的发展 抗肠蠕虫的作用机制及常用药物
药理
血吸虫生活史和血吸虫病特点
致病血吸虫主要有日本、曼氏、湄公血吸虫 病程分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
抗血吸虫病药的发展史
酒石酸锑钾 → 呋喃丙胺、硝硫氰铵 → 吡喹酮
药理
肝硬化主征 巨脾 腹水 门脉高压
药理
吡喹酮
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 广谱抗吸虫和驱绦虫药 1.抗血吸虫病 各类血吸虫有效,对各期有效
机制:增加虫体内钙,致挛缩、肝移、死亡 损伤虫体皮层,造成空泡破裂、吞噬死亡
药理
一、概述
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由按蚊传播的寄生虫病. 特点:寒战 → 高热 → 出汗退热
贫血 脾大
良性疟 恶性疟
间日疟 三日疟
药理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
1.按蚊体内的有性生殖阶段(孢子增殖) 2.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裂体增殖) 乙胺嘧 啶
(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潜伏期) (2)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复 发)
特点:疗程短,不良反应轻,远期疗效好,无蓄积 2.抗其他吸虫 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姜片虫 3.抗绦虫病 各类绦虫 4.治疗囊虫病 不良反应 少、短暂,少数EKG可逆性改变
药理
二、抗丝虫病药
丝虫生活史
在我国主要为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丝虫病的特点
淋巴管及淋巴结炎、结缔组织慢性增生
常用药物
乙胺嗪、依维菌素等
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 作用于滋养体膜结构 广谱、高效、速效、低毒、复发率高 治疗脑疟、耐氯喹恶性疟 我国创制 治疗 脑疟、耐氯喹恶性疟
药理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伯氨喹
作用:1、间日疟继发性红外期---抗复发 2、各型疟原虫配子母体---抗传播
应用:根治 间日疟、三日疟 恶性疟传播
药理
【中医课件】 抗寄生虫药
药理
第一节 抗疟药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 叮咬人传播的传染病。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虫 媒传染病.在所有虫媒传染性疾病中疟疾是发病率 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世界仍有90多个 国家、24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有5亿人发 病,200多万人死亡.我国疟疾的流行和发病情况, 据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不完全统计,1999 年全国上报的疟疾发病人数约3万例,但漏报相当 严重,分析实际病例数在25~30万例.
临床上用于良性疟的急性发作,控制症状,对于良性疟不能 根治, 能根治恶性疟.
2. 抗肠外阿米巴病作用 对阿米巴痢疾无效
3. 免疫抑制作用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理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氯 喹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治疗剂量不良反应少,主要有头痛、头晕、 胃肠道反应等.
2.严重反应: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可致视力模糊,失明,少 数可致心肌损害、心律失常、阿斯综合症、 心跳停止.肝肾损害。孕妇禁用。
作用机制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不良反应 少 多为叶酸缺乏
药理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
药理
阿 米 巴 生 活 史
药理
抗阿米巴病药物分类
治疗肠内、肠外阿米巴病 甲硝唑 替硝唑 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 二氯尼特 卤化喹啉类 治疗肠外阿米巴病 依米丁 氯喹 治疗包囊携带者 二氯尼特
药理
甲硝唑(灭滴灵)
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 抗阿米巴作用 肠内、肠外阿巴米病首选药 抗厌氧菌作用 防治腹腔、盆腔术后混合感染
蛔虫
钩虫
蛲虫
药理
绦虫
鞭虫
姜片虫
药理
常用抗肠蠕虫药
药物 甲苯咪唑
阿苯达唑 (肠虫清) 哌嗪
噻嘧啶
氯硝柳胺
主要抗虫谱
作用机制
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线虫 (钩 鞭 蛲
蛔)
线虫 绦虫 吸虫
抑制葡萄糖摄取→ATP↓
少 蛔虫骚动 游走
抑制葡萄糖摄取→ ATP↓
少 脑囊虫治疗注意颅高压
线虫
对抗Ach → 松弛性麻痹
主要用于控制传播和预防 —— 乙胺嘧啶
药理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特抗疟药-点---氯 喹
作用快---吸收迅速完全 效力强---选择性分布于感染性红细胞内
药理作用与临床持用途久---储存于肝、脾、骨髓 ,排泄慢.
1. 抗疟作用 主要作用于红内期裂殖体,快、强、持久 机制: 形成DNA-氯喹复合物,干扰疟原虫核酸代谢 妨碍疟原虫分解利用血红蛋白,使养料缺乏
药理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奎 宁
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
1.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 (作用弱,效果差,毒性大)
2.主要用于耐药恶性疟,尤其严重脑型疟疾.
不良反应
金鸡钠反应、心肌、特异质反应、 兴奋子宫和抑制CNS
金鸡纳树
药理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青蒿素 咯奈啶
不良反应:自发性溶血 高铁血红蛋白症
特异质反应
药理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伯氨喹
基因缺陷
胞膜被氧化、破裂
Fe3+
Fe2+
急性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药理
3.主要用于控制传播和预防 乙胺嘧啶
药理作用 病因预防作用——抑制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控制症状发作——杀灭红细胞内期未成熟裂殖体 控制疾病传播——阻止蚊体内配子体生长繁殖
药理
丝虫生活史
药理
下肢象皮肿
阴囊象皮肿
药理
乙胺嗪
作用机制 对马来丝虫作用优于班氏丝虫 体外试验 无直接杀灭作用 体内试验 破坏微丝蚴表层,致抗原暴露,聚集肝微
血管内经网状内皮系统拘捕和吞噬 大剂量、长疗程直接杀死成虫 不良反应 药物引起的胃肠反应:恶心呕吐、食欲降低 虫体引起的过敏反应:畏寒、发烧、皮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