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做法

□朱险峰

【摘要】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精心设计章节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教学;重视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方式。

【关键词】课程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朱险峰,宿迁学院基础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存在问题

《纲要》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及其存在问题,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动因。

(一)《纲要》教学目的要求。《纲要》在《开篇的话》中明确的指出了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的历程和经验教训,等等。如果单从了解近现代史知识这个角度讲,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完成了这个学习任务,高校似乎没有必要再设置《纲要》课了。事实上,《纲要》课的开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通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年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在青年学生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方向,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之一的沙健孙也指出《纲要》的主要任务是“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确立并增强对于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本课程应注意结合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着力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这个埋藏的历史的基本经验,也就是说,要注意加强本课程的理论性”。以上论述明确了《纲要》课的性质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明确了《纲要》课的目的要求,这是上好《纲要》的第一步。只有搞清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才能把《纲要》作为一门理论课而不是作为历史课来上,而把《纲要》作为一门历史课来上是教学中存在的通病,把《纲要》一些故事情节讲得过细,活灵活现。这样做倒是迎合了学生,把《纲要》课上成了故事课,趣味性有了,理论性完无,就失去了设置这门课的意义。只有搞清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才能根据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突出重点,讲清重大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总之,《纲要》的重点在于搞清思想问题而不是史实问题,讲史实也只是为理论服务。

(二)《纲要》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关于《纲要》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文章中涉及到,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查与思考,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纲要》教材内容与中学历史以及“概论”课多有重复,基本史实,中学阶段都学过,选学历史的学生所接受的历史教育比较《纲要》要深入的多。二是教学内容多(自1840年以来的历史),篇幅相当于高中的二分之一;教学时间短(计划32学时),相当于高中阶段的三分之一。三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或在中学阶段认真系统地学习过,对近现代历史比较熟悉;有的学生高中阶段只参加了要求比较低的会考,考完忘完,对近现代历史知识一知半解,张冠李戴,甚至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也了解。四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落差,历史更是与现实存在距离感,再加上存在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够重视的现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对公共课重视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有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论在一些大学生中很有市场。致使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即使来上课也比较消极,心不在焉,甚至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针对以上情况,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课难上。围绕上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必然要求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思路、方法创新上下功夫。

二、教学改革中所作的几点为尝试

(一)精心设计章节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教学。设计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教学,一方面是出于内容多时间紧的考虑,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入“自主学习”环节,要求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预习教材的相关内容,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既调动学习学习主动性,又减轻课堂压力。精心挑选、巧妙设计章节问题,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新观点新看法;三是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面临的重大问题;四是具有一定理论高度或具有思想性的问题,学习近现代历史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澄清的观点。根据以上原则,任课教师先各自设计问题,然后集体讨论,最终全书共确定30多个中心问题。比如,《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有比较大的时间跨度,涉及到近代中国前八十年,教材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情况。我们没有按部就班地照教材来讲述,而是设计了

·

331

·

几个讨论题供学生课前思考:第一,有人认为,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伤害,但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打破了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状况,把中国拉进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因此,殖民有理,侵略有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第二,有人承认落后国家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正义性,但却否认这种斗争的合理性。认为:“在任何战争中,总是先进者打败落后者;落后国家对先进国家的侵略者进行反抗是徒劳无益的、不明智的,因而应该予以否定”。你怎么看?第三,有人认为:即使从理论上落后国家有可能通过持久战打败先进的侵略者,但在近代中国并不存在这种现实的可能。当时的当权者不可能坚持持久战,反侵略斗争必然以失败与求和告终。既然如此,还不如不抵抗。失败的反抗不但对反抗者毫无好处,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灾难。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第四,中国近代的首要任务不是反帝而是学习西方,而要向西方学习,就必须反对任何排外言行。“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排外与反排外之争,实质上即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争”,义和团运动被冠以“爱国主义”的美名,是“现代中国历史的莫大悲剧”。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再如“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了两个中心问题:第一,有观点认为,旧、新民主革命都是“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辛亥革命“搞糟了”,结果必然是军阀混战,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而改良则是能量的积累。改良可能成功,革命则一定失败。中国在20世纪选择革命的方式,是“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如何认识中国近代名上的“改良”与“革命”?第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新政,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课堂上,教师紧紧围绕这些中心问题展开教学。因为,这些问题大多涉及教材内容,学生在完成这些问题时必然要阅读教材,同时要结合中学所学的历史知识或查找课外资料作进一步思考。同时,这些问题抓住了当前反思历史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思潮,青年学生既感兴趣又感到迷茫,容易出现认识模糊、思想混乱。澄清这些问题,给大学生一个明白的解释,解除思想上的困惑,也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在讲解问题时,教材上相关的知识也就顺带作了梳理。这样,融入了教材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基本实现了《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二)重视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课堂讨论的完成大致由以下几步:第一,分组。开学初,在征求学生的意见前提下,按照有利于交流的原则,自由结合或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组合,把每个教学班大约80至90人分为每组5人的若干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第二,课前准备。由组长组织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各自或分头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总结观点。第三,课堂分组讨论,时间大约5分钟。各小组的成员在小组讨论中陈述自己的观点或查找到的自己所认同的观点,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看法。第四,各小组派出代表陈述观点,时间大约3-5分钟,每次提问3个小组。第五,教师总结。检查没有派出代表回答问题的小组所准备的文字资料,分析、讲解正确的观点,对于一些错误的认识要予以及时纠正,并陈述理由。第六,布置下次课堂讨论的问题。课堂讨论和教师讲解大致各占课堂时间的一半。由老师指定学生对各小组的回答情况作比较完整的记录,学期结束时上交记录。教师根据课堂记录的情况,参照小组成员平时的课堂表现,各个班组评出优秀个人和优秀团体,并给予奖励,也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带着问题积极学习思考的过程,是启发学生建立问题意识的过程,是一个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交锋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过程。学生所接受知识的方式总体上还是灌输式的,习惯于接受,惰于独立思考,这恰恰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特别是有些教师的思想还是沉浸在“马克思主义就是靠灌输”的陈旧观念中,不顾接受方的意愿,自说自话,收效甚徽。通过我们这种方法,学生充分感受到思考的乐趣,有成就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张扬。

(三)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直观性、立体感等诸多优势,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但是,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成为一人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的老师仅用多媒体放映PPT上的大量文字,以取代黑板的作用,按PPT内容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使用PPT时,要求设计的文字一定要简洁、醒目;在使用音像视频资料,注重合理使用,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贴切,用于不得不用。信息时代为我们获取音像资料提供了便利,比如《百年中国》、《邓小平》、《复兴之路》等都是比较优质的资料,容易从网上下载,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把这些资料全部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看。我们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把其中的片段在教学中使用,效果强于全部放映,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有些学生在课后还主动上网看这些资料的全部内容。

(四)改革考试方式。传统的考试主要是闭卷和开卷两种。为了提高学生平时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在第一次课教师就告知学生期末考试的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的方式,即学生考试只能带纸质手写笔记一本,其它资料不得带进考场。考试的范围主要在课后的习题和课堂讨论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知识的能力,而且要能够把课堂讲解的正确的历史观融入问题,不再考查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从效果来看,学生准备比较充分,笔记本整理了课后习题和讨论的相关资料,而这些工作大多在每一章内容讲完后就已经完成,避免了学生考前突击复习的现象,减轻了压力。平时认真、准备充分的学生都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持基本肯定的态度:“增加了讨论环节,让同学能各抒己见,形式新颖,效果比较好”,“上课互动环节再增强点”,“课堂讨论加深了我们对纲要课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深化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轻松”。这些都成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静如,王炳林.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对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4

2.沙健孙.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

43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