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浙江省杭州第六中学2019-2020年度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30.我国文学艺术以其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2.文化繁荣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33.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39.推动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40.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1.“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4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44.霍金身体残障但精神健全,留下《时间简史》等著作,说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4.错误
【解析】
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故本题观点错误。
【点睛】
3.错误
【解析】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故本题说法错误。
【点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15.满足人民群众日益美好的文化需求,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16.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17.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8.虽然“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但各地区的文化应该加强交流、使其趋于同一。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25.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26.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7.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8.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强制的。
29.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城市文化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题纠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题纠错易错点1: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易错快攻:(1)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虽然是精神力量,但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即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而不是无条件地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易错点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易错快攻:(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但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可能超前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2)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和文化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地位的作用,不能混淆,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文化决定经济、政治。
(3)文化具有双重性。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腐蚀人的精神世界,阻碍社会的发展。
注意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偷换概念的选项。
(4)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是唯一力量,更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易错点3: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易错快攻: (1)综合国力包括物质实力与文化实力,前者是“硬实力”,后者是“软实力”。
(2)物质实力是基础,文化实力是在物质实力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文化实力的大小反映着物质实力的大小,进而反映着综合国力的强弱。
(3)文化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在国际交往中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没有硬实力的后盾支撑,单纯文化的作用是有限的。
易错快攻22 文化对人的影响易错点1:交往方式是具体的行为,思维方式侧重人们的思想观念易错快攻:(1)交往方式是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法和形式,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思维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侧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4、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5、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6、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7、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提醒: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10、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11、“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提醒:不管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都可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2、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但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1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归纳】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专题9《文化与生活》1.不能将文化的来源与人们获得文化的途径混为一谈。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的唯一来源。
一切文化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有多种,如:参加实践、接受教育、阅读书籍、与他人交流等。
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1)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是侧重于从静态的角度讲的,强调的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不同,要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需要弘扬先进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抵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侧重于从动态、文化发展的趋势的角度讲的,强调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日益加深。
一方面,经济日益文化化,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文化日益经济化,文化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市场上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生产、文化经营的产业——文化产业,并且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3.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色彩,但是,地域不同,文化也有相似之处。
受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条件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基于实践活动具有共性、人们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也会促进文化走向融合,因此,不同地域的文化必然存在着共性。
4.文化与经济不是同步发展的,二者也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超越经济的发展,也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高中政治2025届高考文化部分易错点(共158条)
高考政治文化部分易错点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说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3.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5.文化能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但不能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6.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不一定不同。
7.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但是不具有决定性作用。
8.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优秀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9.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10.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消失。
11.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2.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不会趋同、不会统一、不会化异。
13.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不会消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4.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5.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16.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
17.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18.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非都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19.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的性质,科学技术进步能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但不能决定文化的性质。
20.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2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2.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3.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4.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doc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判断一、文化与生活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错。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错。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注意:错。
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注意:错。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错。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
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高考热度★★★)1.经济、政治现象也属于文化现象。
2.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3.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物质载体也离不开文化。
4.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5.文化素养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形成的。
6.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7.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8.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不属于文化。
9.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10.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1.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12.英雄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13.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于一定的文化。
14.文化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15.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16.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17.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8.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19.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20.文化能够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21.文化发展具有独立性,经济、政治对文化发展没有影响。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高考热度★)22.文化决定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23.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24.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5.人们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26.“浅阅读”在文化上肯定不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7.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28.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2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无法改变。
30.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31.家风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巨大物质力量。
32.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政治必修三--易错易混
易错易混1.有关文化的内涵、特点的易错点(一)〖辨析〗(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解析:错。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2)文化就是艺术。
(×)解析:错。
文化不等于艺术。
像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文化不只是艺术。
(3)文化现象、文化形式、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是一回事。
(×)解析:错。
①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文化形式、文化活动、文化产品都属于文化现象;②文化形式指的是表现文化这一内涵的方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③文化活动指的是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它呈现的是一种动态;④文化产品指的是文化活动的物质化的结果(4)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解析:错。
从本质上看,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本身并不是物质力量,但是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
2.有关文化的内涵、特点的易错点(二)〖辨析〗(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解析:错。
文化素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解析: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37)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解析:错。
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4)文化的全部影响作用表现为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解析:错。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有关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易错点〖辨析〗(1)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总是同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 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 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 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 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 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 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 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 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 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 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 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 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 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 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 “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 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 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25. 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26.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7.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8.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强制的。
29. 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城市文化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30. 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在于活跃文化市场,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31.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包括32.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人们接受健康有益的文化是消极被动的接受。
33. 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4. 先进的、健康的、优秀的、主旋律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35. 网络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物质现象,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36. 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关键词有、、、。
37. 先进的、健康的、优秀的、主旋律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8.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9.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属于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
40.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41. 一定的文化环境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42. 建设团队文化是企业能够和谐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独特标识。
3.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4.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5.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6.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7.不同文明虽有优劣之分,但应加强交流,尊重文化多样性。
8.各民族文化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消除文化间的差异。
9.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 随着互联网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2.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13. 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传递、沟通、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14.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15.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6.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7.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18. 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要充分地借助外来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19. 微博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双向互动的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20. 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1.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2. 中国传统思想历经数千年发展和积淀,成为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4. 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5. 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6.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不变,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7.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8. 传统文艺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的文化发展方向。
10.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11. 传统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12. 传统思想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13. 修复文物,有利于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14. 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有利于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15. 承袭传统文化,是发展文化的前提。
第五课文化创新易混易错判断题1. 文化对社会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2. 文化创新不断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3.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有天赋的文艺工作者。
5. 传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都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6.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趋同。
7.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8.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创作者的灵感。
9.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先进文化。
10. 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1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2.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13. 推动文化创新,基础在创新,关键在继承。
14.. 立足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有利于保持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15. 以大众传媒为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16. 对待东西方文化交流,我们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17.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4、中华文化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而日趋同一。
5、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定力量。
8、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9、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10、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始终是一致的。
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1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13、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14、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2. 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3. 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
4. 传统习俗都是落后文化。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化源自于中华优秀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干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固守中华传统文化。
7.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创作导向。
8.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物质文明建设也就自然搞好了。
9. 理论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0. 当前,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用一种思想观念来统一人的思想,没有必要,也悬不现实的。
11. 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学术观点不能多样化。
12.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13.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1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1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行、外化于心。
1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17. 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诚信建设这个制高点上。
18. 加强思想道能建设,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道德。
19. 大众文化就是我们倡导的文化。
20. 只有通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才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1“全盘西化”论实质上就是“民族虚无主义”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3. 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24.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25. 随着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意识形态工作应该多元化。
26. 殖民文化、淫秽色情文化、看风水算命都是腐朽文化,要依法取缔。
27. 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8.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9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30.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3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32.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 ,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