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电气工程设计说明书+++
![电气工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06e57f4caaedd3382c4d37a.png)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_______学期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绪论本设计叙述了110kV变电站的设计,其内容有:对原始数据资料及变电站的总体分析,拟定电气主接线的方案,按照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来定性地确定本次设计电气主接线的具体形式。
依据规程规定以及最初设计资料的数据,确定本次设计资料的数据。
按照电气设备选型的原则,确定此变电站中安装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避雷器以及接地刀闸的型号,根据型号查出相关技术数据,并逐一分析校验设备以满足运行要求,并就主变保护、配电装置过电压保护内容作出说明。
计算的内容有:通过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短路点,计算三相短路电流,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母线、避雷器等)。
图纸部分:系统主接线图一张目录第一章绪论...................................................................................................................................... I I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2.1.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2.1.1可靠性 (1)2.1.2灵活性 (1)2.1.3经济性 (2)2.2本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2)2.5本变电所主接线设计方案 (4)第三章负荷统计计算 (4)3.1负荷计算目的 (4)3.2、负荷计算结果 (5)3.3负荷计算汇总表 (6)第四章变压器的选择 (6)4.1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6)4.1.1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6)4.1.2.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7)4.2变压器相数的确定 (7)4.3.主变压器绕组的数量和连接方式的选择 (7)4.4变压器的设计结果 (7)第五章导线选型 (8)5.1.各级电压母线的选择 (8)5.2.导线截面的选择 (8)第六章电气设备选择 (11)6.1电气设备的配置 (11)6.1.1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配置 (11)6.1.2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11)6.1.3电压互感器的配置 (12)6.1.4接地刀闸或接地器的配置 (12)6.1.5避雷器的配置 (12)6.2 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 (13)6.2.1高压断路器 (13)6.2.2高压隔离开关 (14)6.2.3电流互感器 (14)6.2.4电压互感器 (15)6.3设备技术参数指标 (15)6.3.1 断路器的选择 (15)6.3.2 隔离开关的选择 (17)6.3.3 电流互感器 (18)6.3.4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19)6.3.5 接地开关选择 (20)第七章短路电流计算及校验 (21)7.1.计算各短路电流的目的 (21)7.2.短路电流计算 (21)7.3.短路电流的校验 (24)7.3.1热稳定校验 (24)7.3.2动稳定校验 (25)第八章小结 (26)第九章参考文献 (27)第二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2.1.1可靠性(1)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主接线首先应满足这个要求。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南京工程学院)(DOC)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南京工程学院)(DOC)](https://img.taocdn.com/s3/m/5c17c3cd80eb6294dd886c26.png)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110KV/1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班级继保141学生姓名 xxx学号 206140616设计地点经管D204指导教师赵美莲设计起止时间:2017年5月22日至2017 年6月2日设计说明书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①枢纽变电所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
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②中间变电所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
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
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③地区变电所地区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
当该变电所停电时将使该地区的供电中断。
④终端变电所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 kV。
当全所停电时,只影响该变电所的供电用户。
由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可以得出,变电所A在整个供电网络中的作用为终端变电所。
(Ⅰ、Ⅱ级负荷,保证不间断供电:Ⅰ:两个独立电源供电;Ⅱ:双回路供电)1.2、对电力用户的分析:由任务书中,原始资料图表可得:B变电所的重要负荷占总负荷70%,按其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被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等级一,等级二为重要负荷,要保证不间断供电,通常,第一级负荷需要采用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当其中的任一电源发生故障而停电时,不会影响另一个电源持续供电,保证供电连续性。
电力工程供配电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供配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de213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7.png)
电力工程供配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供配电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了解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熟悉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供配电系统的问题;能够设计简单的供配电系统,并进行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电力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的等级和分类、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2.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供配电系统的定义、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原理。
3.电力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电线、保护设备等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4.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电力系统的保护原理、保护设备、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这些教学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供配电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进行评估;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理解程度和创造性进行评估;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电力工程供配电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67b05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3.png)
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次电力工程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并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1.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掌握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初步的规划和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2.1 电力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本节课程将会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首先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
然后讲解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量、三相电路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电力系统分析方法本节课程将会对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讲解。
包括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支路分析法等。
主要是对三相电路和不对称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3 电力系统设计方法本节课程将会讲解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法。
包括变电站的规划、容量的选取、配变的选择等方面。
同时将会讲解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线路的选取、根据电力需求选取适当的变压器等内容。
3.1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课程设计前,要先制定好整个课程的课程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课程的难度和深度。
同时要设计好课程的教学流程和安排好教学时间。
3.2 实验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本次课程设计将会结合实验进行。
实验内容主要包含对三相电路的实验、对不对称电路的实验、容量规划的实验等内容。
3.3 课程总结在完成上述实验内容后,要对课程进行总结。
首先对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回顾,然后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最后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和方法,并对未来的学习进行规划。
四、课程设计评估为了确保学生掌握了本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将进行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理论课程测试:测试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电力系统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并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详解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93e9ffe804d2b160b4ec0b2.png)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电力工程》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和电气设备选型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运用电气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变电所的电气主系统设计等问题。
通过变电所的电气主系统设计的训练,提高电气设计能力,学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
(1) 掌握负荷计算及初步设计方案确定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发热条件选择供电变压器、输电线路导线及开关电器等电气设备,确定工厂最大负荷。
(2) 掌握工厂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电气主接线的四项基本要求和技术、经济指标,正确将电路中的各种电气设备按行业标准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绘制成电气主接线图。
(3) 掌握变电所变压器型号选择的基本方法能够在进行负荷统计及无功补偿后,根据补偿后的容量进行变压器的选择。
变压器的选择包括容量、台数、类型的选择。
(4) 熟悉供配电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配电电压、配电级数和接线方案选择标准,合理设计供配电线路。
二、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及要求课程设计起止时间根据教学计划为本学期第18周,即7月6日至7月10日1周时间。
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表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内容要求按照给出的参考题目,选择其中一题展开分析计算,并按照具体格式要求撰写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仅是对设计目的、设计任务及自己所做图纸的说明,不允许对原理内容描述过多,正文字数控制在3000字~5000字(5~7页)。
课程设计内容的具体章节安排可参考附件四。
2.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一)编写格式1.前置部分封面、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统一格式,见附件;目录:由报告的章、节、附录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da26a40a98271fe910ef9d4.png)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电力工程课程设计题目 XXX冶金配件生产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学院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14年3月10日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设计题目:XXX冶金配件生产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一、设计目的熟悉电力设计的相关规程、规定,树立可靠供电的观点,了解电力系统,电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熟悉相关电力计算的内容,巩固已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对变电所区域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二、设计要求(1)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总结,给出相应项目分析,需求预测说明。
(2)通过课题设计,掌握电力系统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步骤。
(3)学习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
(4)学生应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查阅相应文献以及实现,给出个人分析、设计以及实现。
三、设计任务(一)设计内容1.总降压变电站设计(1)负荷计算(2)主结线设计:选主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设备,确定最优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计算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列出汇总表。
(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
选用型号、数量、汇成设备一览表。
(5)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元件的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计算。
(6)配电装置设计:包括配电装置布置型式的选择、设备布置图。
(7)防雷、接地设计:包括直击雷保护、进行波保护和接地网设计。
2.车间变电所设计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
3.厂区配电系统设计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二)设计任务1.设计说明书,包括全部设计内容,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要求列表);2.电气主接线图。
四、设计时间安排查找相关资料(1天)、总降压变电站设计(3天)、车间变电所设计(2天)、厂区配电系统设计(1天)、撰写设计报告(2天)和答辩(1天)。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7c0b9a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6.png)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势在必行。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某地区的电力工程设计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障该地区的电力供应稳定和可靠。
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地区电力工程设计2.项目地点:某地区3.项目规模:1000MW4.项目类型:新建电厂5.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三、项目设计方案1.总体设计思路本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设水电站进行发电,同时结合风电、太阳能和传统火力发电,形成多能源互补的发电体系,以满足该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同时,本方案将充分考虑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在发电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具体设计方案(1)水电站设计:利用某地区丰富的水力资源,设计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
水电站设计将采用先进的水轮发电机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力资源的发电潜力,确保水电站的稳定运行。
(2)风电场设计:充分利用某地区的风力资源,设计建设多座风电场,采用最新的风力发电技术,提高风电发电效率,同时降低风电场的对环境的影响。
(3)太阳能发电设计:考虑某地区充足的日照资源,设计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4)传统火力发电设计:在保证环保的前提下,设计建设一座传统火力发电站,作为电力供应的备用和调峰设施。
四、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该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可大大增加当地的电力供应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繁荣。
2.社会效益:该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3.环保效益:本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电力工程项目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项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9920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3.png)
电力工程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力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基本流程。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关键参数和技术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力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电力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3. 培养学生具备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电力工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力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电力系统、电力工程的概念,分析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电力工程项目规划:讲解电力工程项目规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流程,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3. 电力工程设计:学习电力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气设备选型、电气接线、保护与自动化等方面的内容。
4. 电力工程施工:介绍电力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施工组织和管理,以及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5. 电力工程运行与维护:讲解电力工程投运后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章 电力工程概述1.1 电力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2 电力工程的发展及现状2. 第二章 电力工程项目规划2.1 电力工程项目规划原则与方法2.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3. 第三章 电力工程设计3.1 电气设备选型3.2 电气接线设计3.3 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4. 第四章 电力工程施工4.1 施工流程及组织4.2 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5. 第五章 电力工程运行与维护5.1 电力工程运行管理5.2 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理教学内容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电力工程项目相关知识。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9d0e6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3.png)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电力工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电力系统、电机电气设备、电力传输与配电、电力工程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电力工程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以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为标题,介绍一个典型的电力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流程。
二、设计目标1.掌握电力工程基础知识和理论;2.熟悉电力系统运行分析和计算方法;3.掌握电力设备调试和故障排除技能;4.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设计内容以某地区的电力供应网络为背景,设计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包括发电站、变电站和配电站。
设计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布置规划、设备选型和运行参数计算等。
3.1 电力系统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力系统所需的发电容量、变电容量和配电容量。
考虑供电范围、用电负荷和输电损耗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站点。
计算并绘制电力系统的布置图。
3.2 设备选型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选择合适的发电机组、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
考虑到功率因数、效率、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从市场上选购适合的设备,并进行技术评估和成本估算。
3.3 运行参数计算根据电力系统布置图和设备选型结果,计算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
通过使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稳态和暂态分析,验证所设计的电力系统是否满足稳态和暂态稳定的要求。
3.4 设备调试和故障排除在电力系统建设完成后,对各个设备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通过检查设备的参数和运行状态,确认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设计一些故障情景,如短路故障和过载故障等,进行故障排除和恢复操作,以测试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四、设计流程1.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研究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力系统规划和布置设计。
3.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发电、变电和配电设备。
4.使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运行参数计算和稳态、暂态分析。
5.安排实验,进行设备调试和故障排除。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书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6f9b81fa300a6c30c229f90.png)
《某区域110kv 电力网潮流分布及补偿》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1.使学生所学的电力系统基本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应用,从而巩固、加深对课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使学生对电力系统各项技术规程和经济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二、任务:某区域由于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工农业生产增幅较大,为了保证可靠经济供电,拟对已有的网架进行改造,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原网架进行潮流分布计算,提供网改的技术依据,并对新网架进行设计。
设计内容:1.确定合理的网架结构,进行110KV 电力网的潮流分布及各点电压的计算。
2.选择导线截面,各变压所容量、型号。
3.进行无功补偿计算。
4.确定调压措施。
5.进行对称与不对称故障时各点电压、各回路电流计算。
三、原始资料1.原电力系统接线图(另见图)。
2.原电源、负荷情况:(1)a 电厂按负荷曲线运行总装机容量25MW ,8.0=ϕCOS ,厂用电占总装机容量10%。
(2)d 变电所负荷为40+j30 MVA 。
(3)b 变电所负荷为20+j16 MVA 。
(4)c 变电所主变中压侧负荷为10+j8 MVA ,低压侧负荷为5+j3 MVA 。
3.原主变压器型号清单: T1、T2:SFL -31500/110 T3:SFL -31500/110 T4:SFL -16000/110 T5:SFL -10000/110 T6:SFL -20000/110 4.现负荷要求:(1) d 变电所负荷为70+j50 MVA 。
(2) b 变电所负荷为40+j30 MVA 。
(3) c 变电所中压侧负荷为20+j15 MVA;低压侧负荷为15+j10 MV A 。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设计说明书1份 编写内容:(1) 任务及原始资料(2) 确定合理网架结构、变压器容量和型式 (3) 选择导线截面,确定调压方式(4)电力系统对称、不对称故障的分析2.设计计算书1份编写内容:(1)110kv电力网的潮流分布及各点电压(2)进行无功补偿计算(3)进行对称与不对称故障时各点电压、各回路电流计算五、设计参考资料陈光会、王敏主编《电力系统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8月诸骏伟主编《电力系统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1995年11月南京工学院主编《电力系统分析》 1996年4月霍宏烈李全中等编《农村电力网规划》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学会编《中国农村电气化优秀文集》(1978-1988)六、日程安排附图:。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aa49852e45c3b3567ec8be6.png)
1 引言1.1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在《电力系统基础》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电气设计的设计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2 设计要求设计要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1.3 设计依据1)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1所示图1.1 XX机械工厂总平面图2)工厂负荷情况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于三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
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Kd功率因数cos1 铸造车间动力360 0.3 0.65 照明7 0.8 1.02 锻压车间动力300 0.3 0.65 照明 6 0.8 1.03 金工车间动力300 0.2 0.60 照明8 0.7 1.04 工具车间动力240 0.3 0.65 照明 6 0.7 1.05 电镀车间动力230 0.6 0.80 照明7 0.7 1.06 热处理车间动力160 0.6 0.70 照明 6 0.7 1.07 装配车间动力140 0.4 0.70 照明7 0.7 1.08 机修车间动力150 0.2 0.65 照明 5 0.9 1.09 锅炉房动力70 0.6 0.75照明 2 0.8 1.0 10 仓库动力25 0.4 0.85照明 1 0.8 1.0 生活区照明300 0.8 0.95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 的干线取得工作电源。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4e743d25022aaea998f0f60.png)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新余市赛维公司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谢X学号:*********X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4 年6月21 日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题设计.. (4)2.1 课题设计目的 (4)2.2课题设计任务和要求 (4)2.3课程设计步骤 (4)3课题设计内容 (5)3.1课题设计题目及要求 (5)3.2课题设计资料 (5)3.3各车间计算负荷和无功补偿 (6)3.4各车间变电所的设计选择 (10)3.5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及接入系统设计 (13)3.6 短路电流计算 (14)3.7 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17)3.8 继电保护装置 (19)3.9 电气主接线图 (19)4 总结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行业,它是一种将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这个二次能源的工业,它为国民经济的其他各个部门快捷、稳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其发展水平是反应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由于电能在工业及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是电能应用于这些领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所以,输送和降压配电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变电所是使电厂或上级电站经过调整后的电能输送到下一级负荷,是电能输送的核心部分。
其功能运行情况、容量大小直接影响下级负荷的供电,进而影响工业生产及生活用电,因此,变电所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对于保护供电的可靠性、灵敏性等指标十分重要。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的作用,这就要求变电所的一次部分经济合理,二次部分安全可靠,只有这样变电所才能正常的运行,为国民经济服务。
变电所是汇集电源、升降压和分配电力场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
变电站有升压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两大类。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741b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0.png)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电力工程课程设计的说明书,旨在指导学生完成电力工程设计项目。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力工程领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和掌握电力工程相关技术和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 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掌握电力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 学习并应用电力工程相关软件和工具; - 能够独立完成电力工程设计任务;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电力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 电力负荷计算和变压器选型; - 发电机组设计和选择; - 输电线路设计和计算; - 配电网设计和计算; - 电力工程的安全与可靠性分析; - 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性评价。
4. 课程设计流程本课程设计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课程设计题目; 2. 研究课题背景和相关文献; 3. 进行方案设计和初步计算; 4. 进行详细设计和计算; 5.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6. 完成课程设计展示或答辩。
5. 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有以下要求: - 学生需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并经过指导教师审核确认; - 学生需要进行必要的背景研究和文献调研,了解课题背景和相关技术; - 学生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和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 - 学生需要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计算过程、结果分析等内容; - 学生需要参加课程设计展示或答辩,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并回答问题。
6. 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 -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 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 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 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 课程设计展示或答辩的表现能力和问题回答能力。
7. 参考资料在完成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 《电力系统分析》(曾国艳,杨爱民著,中国电力出版社) - 《电力工程导论》(高兴保,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电力工程设计与实践》(苗从栋,罗硕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 电力工程相关论文和期刊8. 总结本文档对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课程设计目标、内容、要求、流程和评分标准等。
电力工程实践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实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354ab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e.png)
电力工程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力工程基本原理,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了解电力工程实践中的常用设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力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电力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实践中与他人有效配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投身电力行业的意愿。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力工程实践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电力工程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电力行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力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电力系统概述、电路基本定律、电磁感应原理等,参考教材第二章内容。
2. 电力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的设备及其作用,参考教材第三章内容。
3. 常用电力设备与工具:学习变压器、断路器、绝缘子、电缆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参考教材第四章内容。
4. 电力工程实践操作:包括电力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及故障排除,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
5. 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学习电力工程实践中的安全知识,如绝缘、接地、防护等,参考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力工程基本原理第二周:电力系统组成及功能第三周:常用电力设备与工具第四周:电力工程实践操作(1)第五周:电力工程实践操作(2)第六周: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教学内容组织科学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3862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f.png)
电力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电力系统的组成。
2. 掌握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学习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电力工程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电力系统设计。
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如PSCAD/EMTDC、MATLAB等,对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力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电力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电力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的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对电力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在电力领域的兴趣和基本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电力工程相关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2. 创设互动、探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电力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电力工程基础理论:- 电力系统概述: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行原理。
- 电路基础:回顾电路基本定律,分析简单电路的计算方法。
2. 电气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变压器:学习变压器的结构、原理和主要参数。
-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了解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功能、类型及操作原理。
- 电力线路:掌握输电线路的分类、参数及线路损耗计算。
3. 电力系统分析:- 稳态分析:学习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负载分配等。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09f2f9daef5ef7bb0d3c61.png)
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电力工程与管理班级电力1201姓名朱斌学号201211354指导教师杜露露2015年7 月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签名):杜露露班级:电力1201班姓名:朱斌学号: 201211354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 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
引言1 设计任务................................................. - 1 -1.1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 - 6 -1.2工厂总平面图....................................... - 6 -2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 6 -2.1 负荷计算........................................... - 7 -2.2 无功功率补偿....................................... - 7 -3 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 9 -4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和主结线方案的选择.................. - 10 -4.1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 10 -4.2 变压器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 11 -5 短路电流的计算.......................................... - 11 -5.1 绘制计算电路...................................... - 11 -5.2 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 12 -5.3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 12 -5.4 10KV侧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 - 13 -5.5 380KV侧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 - 13 -6 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14 -6.1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 14 -6.2 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 - 15 -6.3 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 15 -7 电气主接线图............................................ - 16 -7.1 二次回路方案选择................................. - 16 -8 变压所的防雷保护........................................ - 16 -8.1 防雷装置意义..................................... - 16 -8.2 直击雷的防治..................................... - 16 -8.3 雷电侵入波保护................................... - 17 -8.4 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 17 -总结...................................................... - 17 -参考文献.................................................. - 19 -附录.................................................. - 20 -1设计任务1.1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按照国家标准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的规定,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3)近期为主、考虑发展;(4)全局出发、统筹兼顾。
电力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电力工程综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6b563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1.png)
电力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学习电力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相关知识,了解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3. 掌握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计算,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工程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力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2. 培养学生运用电力工程软件进行系统模拟和参数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电力工程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电力科技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力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3. 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力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力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为我国电力工程事业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基础:包括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组成、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等,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力工程设计原理:涉及电力工程电气设备、线路设计原理,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参考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
3.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包括电力工程设计规范、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等,参考教材第四章内容。
4. 电力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电力工程项目,如输电线路、变电站工程设计案例,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
5. 电力工程软件应用:教授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如PSCAD/EMTDC、ETAP 等)的基本操作,进行简单电力系统模拟和参数分析。
教学内容按照以上五个方面进行组织,共计16个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力系统基础(2学时)第二周:电力工程设计原理(4学时)第三周:电力工程施工技术(4学时)第四周:电力工程案例分析(3学时)第五周:电力工程软件应用(3学时)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软件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力工程相关知识。
中北大学电力工程课设说明书
![中北大学电力工程课设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235e5a01a37f111f1855b76.png)
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课设报告《电力工程基础课设》课设名称某机器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班级 14070541学号 1407054147姓名袁航指导老师范锦彪崔春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
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方面,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变电所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变电所应建在靠近负荷中心位置,这样可以节省线材,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这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条重要原则。
随着电力技术高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从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供电系统;变电所设计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 of the rapid rise of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rapid growth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factories, on the power qualit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indicators of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 supply improves, so Design of power supply has been high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s th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cost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electricity suppl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of production, it i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rsonal safety equipment.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must embark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has unified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 load nature, the using electricity capacity, the projec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local power supply condition, the union national condition determines the design proposal reasonably;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 must insist that saves the land principle.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hould construct is approaching the load center position, like this may save the wire rod, reduces the electrical energy to lose, improves the voltagequality, this is for a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cardinal principle.With high-power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system in the supply of electricity from power generation in all areas, through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Substation power system as a key link in the same field of new technologies has been fully developed.Key words : Power supply system ;Transformer substation design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一、设计要求 (1)二、设计依据 (1)三、负荷性质 (1)四、电源 (2)五、设计范围 (2)第二章机械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 (3)一、金工车间的计算负荷 (3)1.1 除起重机外的设备组负荷 (3)1.2 起重机负荷 (4)1.3 金工车间照明的负荷 (4)1.4 金工车间总负荷计算 (4)二、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4)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4)2.2 全厂负荷计算 (5)三、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5)四、确定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及无功功率补偿 (6)4.1 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6)4.2 无功功率补偿 (6)五、计算短路电流 (7)5.1 求各元件电抗标幺值 (8)5.2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及短路容量计算 (8)六、高压电气设备选择 (10)6.1 主变压器35kV侧设备 (10)6.2 主变压器10kV侧设备 (10)6.3 10kV馈电线路设备 (11)七、厂区高配电系统线路选择 (11)7.1 主变压器35kV侧引出线 (11)7.2 10kV汇流母线与10kV侧引出线 (12)7.3 10kV配电线路 (12)八.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以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以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工程学院电力工程设计报告说明(DOC)
![工程学院电力工程设计报告说明(DOC)](https://img.taocdn.com/s3/m/270494e89e31433239689391.png)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本次设计根据课题提供的某机械制造厂的用电负荷和供电条件,并适当考虑生产的发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计准则,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本厂变电所的位置和形式。
通过负荷计算,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与进出线,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并绘出设计图样。
具体过程和步骤:根据工厂总平面图,工厂负荷情况,供电电源情况,气象资料,地区水文资料和电费制度等,先计算电力负荷,判断是否要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接着进行变电所位置和型式选择,并确定变电所变压器台数和容量, 主接线方案选择,最后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并对变电所一次设备选择和校验和高低压线路的选择。
前言 (1)设计任务及要求 (3)一、设计题目: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3)二、设计要求: (3)三、设计依据 (3)第一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6)第一节负荷计算的目的和方法 (6)第二节全厂负荷计算的过程 (7)第三节无功功率补偿 (8)第二章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的选择及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的选择 (10)第一节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选择 (10)第二节主变压器的类型、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12)第三章机加工车间的配电系统的确定 (13)第一节电力负荷计算 (13)第二节配电方式 (14)1)分配干线图 (14)第四章变电所主要结线方案的设计 (15)第一节变压器一次侧主接线 (15)第二节变压器二次侧主接线 (16)第五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6)第一节短路及其原因、后果 (16)第二节高压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 (16)第六章变电所一次设备及进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19)第一节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19)第二节高压母线选择 (20)第三节高压电缆选择 (21)第四节低压出线柜的选择 (21)第五节低压母线的选择 (22)第六节低压出线电缆的选择 (23)第六节低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3)第七节低压断路器与脱扣器的选择 (24)第八节变压器分组 (24)设计心得 (25)参考文献 (26)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题目:某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二、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电力工程课程设计题目 XXX冶金配件生产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学院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14年3月10日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设计题目:XXX冶金配件生产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一、设计目的熟悉电力设计的相关规程、规定,树立可靠供电的观点,了解电力系统,电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熟悉相关电力计算的内容,巩固已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对变电所区域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二、设计要求(1)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总结,给出相应项目分析,需求预测说明。
(2)通过课题设计,掌握电力系统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步骤。
(3)学习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
(4)学生应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查阅相应文献以及实现,给出个人分析、设计以及实现。
三、设计任务(一)设计内容1.总降压变电站设计(1)负荷计算(2)主结线设计:选主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设备,确定最优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计算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列出汇总表。
(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
选用型号、数量、汇成设备一览表。
(5)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元件的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计算。
(6)配电装置设计:包括配电装置布置型式的选择、设备布置图。
(7)防雷、接地设计:包括直击雷保护、进行波保护和接地网设计。
2.车间变电所设计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
3.厂区配电系统设计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二)设计任务1.设计说明书,包括全部设计内容,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要求列表);2.电气主接线图。
四、设计时间安排查找相关资料(1天)、总降压变电站设计(3天)、车间变电所设计(2天)、厂区配电系统设计(1天)、撰写设计报告(2天)和答辩(1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1] 电力工程基础[2] 工厂供电[3] 继电保护.[4] 电力系统分析[5]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等资料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一.原始资料1.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仓库图1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2.工厂的生产任务、规模及产品规格:本厂主要承担全国冶金工业系统矿山、冶炼和轧钢设备的配件生产,即以生产铸造、锻压、铆焊、毛坯件为主体。
年生产规模为铸钢件11000t,铸铁件3000t,锻件1000t,铆焊件2500t。
3.工厂各车间的负荷情况及变电所的容量:如表1和表2.表1 各车间380V负荷计算表(1)工厂电源从电力系统的某220/35KV变电站以35KV双回路架空线引入工厂,其中一路作为工作电源,另一路作为备用电源,两个电源不并列运行。
系统变电站距工厂东侧8km。
(2)系统的短路数据,如表3所示。
其供电系统图,如图2所示。
表3 区域变电站35KV母线短路数据图2 供电系统图(3)供电部门对工厂提出的技术要求:○1系统变电站35KV馈电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时间t op=2s,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保护的动作时间不得大于1.5s;○2工厂在总降压变电所35KV电源侧进行电能计量;○3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4)供电贴费和每月电费制: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18元/kV A,电费为0.5元/kW·h。
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kV为800元/kV A。
5.工厂负荷性质:本厂为三班工作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6000h,属二级负荷。
6.工厂自然条件:(1)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o C,年平均气温为23 o C,年最低气温为-8 o 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 o 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 o 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 o C。
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2)地质水文资料:本厂地区海拔60m,底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XXX冶金配件生产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以电力工程基础、工厂供电、电力系统分析和继电保护等专业知识为理论依据,对冶金配件生产厂总降压变电站、车间变电所和厂区配电系统进行设计。
根据原始资料进行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另外,对总降压变电站设计需要进行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配电装置设计和防雷、接地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对车间变电所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对厂区配电系统的设计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实贱,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锻炼个人的动手能力和查找质料分析质料的能力。
同时,初步接触电气设计,了解电气设计的大致流程和体验电气设计的过程,获得理论学习所不能获得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变电所设计,负荷计算,短路电流,继电保护等目录第一章负荷计算 (1)§1.1计算负荷方法 (1)§1.2 负荷计算结果 (2)第二章主变压器的选择与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6)§2.1总降变电所变压器容量选择 (6)§2.2总降变电所位置选择 (7)§2.3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8)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0)§3.1 短路电流计算 (10)第四章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5)§4.1主变压器35kV侧设备 (15)§4.2主变压器6kV侧设备 (15)§4.3 6kV馈线电路设备 (16)第五章母线及厂区高压配电线路选择 (17)§5.1主变压器35kV侧引出线 (17)§5.2 6kV汇流母线与6kV侧引出线 (17)§5.3 6kV配线电路 (18)第六章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 (19)§6.1主变压器保护 (19)§6.2 6kV变压器保护 (20)§6.3 6kV母线保护 (20)§6.4 6kV出线保护 (20)第七章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第一章负荷计算§1.1计算负荷方法计算负荷是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
由于载流导体一般通电半小时后即可达到稳定的温升值,因此通常取“半小时最大负荷”作为发热条件选择电器元件的计算负荷。
有功负荷表示为P30,无功计算负荷表示为Q30,计算电流表示为I30。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在工程中常用的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
需要系数法是世界各个普遍应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基本方法,而二项式法应用的局限性较大,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企业。
关于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而提出的用以取代二项式发达利用系数法,由于其计算比较繁复而未能得到普遍应用,所以只介绍需要系数法与二项式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甚悬殊时,宜采用需要系数法来计算。
当用电设备台数少而容量又相差悬殊时,则宜采用二项式法计算。
根据原始资料,用电设备台数较多且各台容量相差不远,所以选择需要系数法来进行负荷计算。
需要系数法单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分别为该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无功计算负荷(kvar)和视在计算负荷(kV.A);为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是指用电设备组所有设备(不包括备用设备)的设备容量总和(kW);为该用电设备组平均功率因数的正切值;为该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kV);为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电流(A )。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根据原始资料分析,本论文负荷是多组用电设备计算,所以,要根据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需要系数法多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可按下式计算:式中,30i P ∑—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P30之和;pK ∑—有功符合同时系数,本文资料有提供为0.9§1.2 负荷计算结果由以上公式可得6KV 计算负荷及各车间380V 计算负荷如表1及表2所示:序号车间(单位)名称设备容量/kWK d ϕcosϕtan计算负荷车间变电所代号变压器台数及容量P30/kWQ30/kvarS30/kVAI30/A1 铸钢车间2250 0.4 0.65 1.17 900 1053 1385 2104 No.1车变2×16002 铸铁车间1050 0.4 0.75 0.88 420 370 560 851 No.2车变2×800砂库120 0.7 0.60 1.33 84 112 140 213 小计(KΣ=0.9)454 434 628 9543 铆焊车间1300 0.3 0.45 1.98 390 197 867 1317 No.3车变1×5001号水泵房27 0.75 0.8 0.75 20 15 25 38 小计(KΣ=0.9)369 191 416 6324 空压站390 0.85 0.75 0.88 332 292 443 673 No.4车变1×800机修车间150 0.25 0.65 1.17 38 44 58 88 锻造车间220 0.3 0.55 1.52 66 100 120 182 木型车间186 0.35 0.60 1.33 65 86 108 164 制材场20 0.28 0.60 1.33 6 8 10 15 综合楼20 0.9 1 0 18 0 18 27 小计(KΣ=0.9)473 477 672 10215 锅炉房300 0.75 0.80 0.75 225 169 281 427 No.5车变1×4002号水泵房28 0.75 0.80 0.75 21 16 26 40仓库(1、2)88 0.3 0.65 1.17 26 30 40 61 污水提升站14 0.65 0.80 0.75 9 7 11 17小计(KΣ=0.9)253 200 323 491序号车间(单位)名称高压设备名称设备容量/KWK dϕcosϕtan计算负荷P30/kW Q30/kvar S30/kVA I30/A1 铸钢车间电弧炉2×12500.92 0.87 0.75 2300 1311 2644 2542 铸铁车间工频炉2×2000.8 0.9 0.48 320 154 356 343 空压站空压机2×2500.85 0.85 0.62 425 264 500 48小计3045 1729 3500 336 以NO.1号车变负荷为例进行负荷计算:由表1知NO.1号车变负荷的视在计算负荷为查附表A-1,选择型号S9-1600/6型、电压为6/0.4kV、Yyn0联结的变压器,其技术数据如下:,,,,变压器的负荷率,则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以此类推,将工厂各车变负荷380V计算负荷的结果汇总于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