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案
元素周期表(第_3课时)核素1
16
45
Br
18 35
3、有关概念
(1)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 原子的总称。
(2)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 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12C 14 :是C元素的不同核素 6 6C
17 16O O 8 :是O元素的不同核素 8
(3)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 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思考:O和 O是什么关系?
16 8 18 8
质子数 1 1 1
中子数 0 1 2
原子名称 氕 氘 氚
原子符号 H H或D H或T
同种元素的原子只是质子数相同,中子 数不一 定相同。
(4) 互称为同位素的一组原子的共性 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
(5)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金刚石和石墨
D. Cl 和 Cl
35 17 37 17
2、某微粒 用表示,下列关于该微粒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质量数=Z+A
答案:B
A Z
R n
3、某元素的阳离子Rn+,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的 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 ) (A)A-x-n (B)A-x+n (C)A+x-n (D)A+x+n
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
复习:原子的构成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不带电
中子 核外电子 -
不带电
三、核素
1、质量数(A) 定义: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
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 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这个原子的质 量数,符号A。 公式:一个某原子中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必修二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学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预习导学:1、原子序数= =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
原子核由 和 构成。
知识点一、原子结构质子 1、原子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的质量,将核内所有 叫做质量数。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质量数(A )=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AZ X 。
练一练:1、若有某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关系是(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肯定 2、填表:A. (m -n )×W /mB. (m -n -1)×W /mC. (m +n )×W /mD. (m -n +1)×W /m知识点二:核素原子核中子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
我们把原子叫核素。
同位素:同位素的特点:练一练:1、在63Li、147N、2311Na、2412Mg、73Li、146C中:(1)和互为同位素。
(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2、放射性原子在人类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示踪原子。
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
(1)下面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A.14C与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B. 14C与C60互为同位素C. 14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 14C与12C互为同位素(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像14C的放射性原子,这些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A.原子不可以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以再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巩固提高:1、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A.前者大B.后者大C.相同D.无法确定2、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A.3517Cl和3717Cl B.4019K和4020CaC.O2和O3D.H2O和D2O3、短周期元素X和Y组成化合物X2Y,那么X和Y所在族的序数可能分别是A.ⅡA和ⅦAB.ⅤA和ⅥAC.ⅥA和ⅥAD.ⅣA和ⅥA4、11H、21H、31H、H+、H2是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C.氢的五种核素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5、a X和b Y分别是元素X和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已知a>b,则元素X和Y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6、已知硼(B)的原子序数为5,下列对硼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硼的原子半径小于铍的原子半径B.硼元素不显两性C.硼酸的酸性比碳酸弱D.单质硼能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7、在11 g由D和18O组成的水中,含中子数为(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N AB.2N AC.6N AD.10N A8、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2.8 g该元素的单质与氧充分作用,可得到6 g化合物XO2。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 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高一化学(人教2019必修1)
Br2
加热
缓慢化合
I2
持续加热 不能完全反应
很稳定 较稳定 较不稳定 很不稳定
➢与氢气反应的递变性 1、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 2、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 3、卤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由强到弱
实验验证: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类似于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卤素单质间也可发生置换反应。 请设计实验证明。
Br2 + 2KI = 2KBr + I2
Br2 > I
非金属性: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性质
非 (1) 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金
属 (2)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Br>HI 性
强 弱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
的 判 断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 的酸性强弱 HClO4>HBrO4>HIO4
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都为 1个 。 递变性:从Li到Cs
①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②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③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证据推理】认识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回忆第二章学过的知识,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与O2、水、酸、盐溶液反应
2、结合锂、钠和钾的原子结构特点,请你预测锂、钾可能具有 哪些与钠相似的化学性质。
依 (5)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 Cl— < Br— < I—、 据
小结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失 金 Li
电属 子 性 Na
能 增K 力强
增
Rb
强
Cs
F 得非
电金
Cl 子 属
能性
Br 力 减
减弱
I弱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
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依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
由于周期表能够精确地猜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必修2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初步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育同学的分析和推理力量。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熟悉,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育同学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详细”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学校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同学活动]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
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觉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
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详细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究,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
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详细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
历史上原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
依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等。
2.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能运用周期律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2.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3. 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4. 元素周期表在化学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排列规律及应用。
2. 难点:周期律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动画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元素周期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等,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如原子序数递增、电子层数变化等,使学生掌握周期表的排列特点。
4. 讲解周期律,引导学生理解周期律的意义,并能运用周期律分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 实例分析:利用具体元素及其化合物,展示元素周期表在化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7.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背景。
2. 讲解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现象,如对角线规则、镧系和锕系等,增强学生对周期表的理解。
七、实践活动1. 让学生自制一张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利用元素周期表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反应条件,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了解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区。
(3)、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基础知识】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位构性【练习】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思考:1、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l MgCl2AlCl3H2SiO3H3PO4H2SO4 HClO42、总结最高正化合价与什么有直接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思考: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2CO3与CH4 H2SO4与H2S HCl与HClO4分析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
得出结论:。
【练习】某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4,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若其水溶液呈现酸性,且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预测未知物的位置与性质【练习】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Ⅱ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是第ⅡA族中最大的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C、位于第七周期D、Ra(OH)2是两性氢氧化物2、寻找所需物质在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在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如;在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自主探究】(08年海南高考卷)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发展及其结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数量、分布规律和命名规则。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推断和能量计算等基本技能。
4. 提高学生对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认识,理解元素周期律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数量、分布规律和命名规则。
2. 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推断和能量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2. 运用讲解法,详细讲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发展、元素数量、分布规律和命名规则等。
3. 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4. 利用互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和实例,以便进行直观演示。
2.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3. 准备一些典型的案例和练习题,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发展、元素数量、分布规律和命名规则等,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3. 演示:通过展示实例,讲解元素周期表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推断和能量计算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3 卤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教案 (1)
C.砹易溶于有机溶剂D.砹 是白色固体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 )
A.卤素离子(X-)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
B.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负一价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在同一族中从上至下逐渐增强
规律: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
溶解度
(100g水中)
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15℃)
-188.1
-21.6
反应
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0℃)
-34.6
-101
226cm3
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20℃)
58.78
-7.2
4.17g
I2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184.4
113.5
0.029g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
构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卤族元素
氟
0.71nm
氯
0.99nm
溴
1.14nm
碘
1.33nm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
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教学难点
金属族的性质递变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卤素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卤族元素一、版本: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设计内容: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卤族元素)三、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位置——承前启后。
在学习了碱金属之后,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各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律知识之前,是整个高中阶段中较为全面、详细地学习和研究一族元素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节。
因此,它是后面元素周期律知识的重要基础。
放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归纳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2.解释可逆反应的涵义;3.识别卤素的一些特殊性质;能力目标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2.通过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学会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情感目标通过对卤族元素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上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学习,进一步接受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3.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让学生预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通过探究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接受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
使学生初步领悟通过实验归纳、推理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方法。
帮助学生从原有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反思新知识→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新问题→建立新模型。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解决办法]①指导学生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卤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入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推出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以加强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了解,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②关于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可通过实验、展示样品、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列出的数据,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的规律。
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③关于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应抓住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与递变,引导学生分析、预测其化学性质的相似与递变。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核素》课件
练练: AXx+共有m个电子,则质子数Z= m+X; AXx-共的m个电子,则质子数Z= m__-_X__.
[小试牛刀2]
(1)AXx+共有a个电子,则中子数N=_A__-a_-_x__ (2)AXx-共的a个电子,则中子数N=_A_-_a_+_x___
X——元素符号; a——代表质量数; b——代表质子数; c——代表离子的价态; d——代表化合价; e ——代表原子个数
能力提升 12Mg2+和17Cl— 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
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122M:g2+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 离17子Cl的—的质(子12数)= (10) (2)
不是。因为每种元素又有不同的核素。
【小试牛刀4
BG
a、 刚石与石墨 b、 与
c、 与
1375Cl
d、1d4902X与h2
Y 40
20
e、水和重水(d2o)
1377Cl
f、纯碱和烧碱
g、氕和氘
同位素原子有哪些应用呢?
问题6: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 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不是。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核素
学习目标:
A
1、了解质量数和Z X的含义; 2、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3、认识同位素的应用
学习重点:
A
质量数、Z X和同位素的含义
【探究一】:质量数和ZA X的含义
问题1:视频中哪种微粒可测文物的年代? 你能表示出它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4C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篇一」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元素涵义;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会运用元素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认识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元素概念伯初步形成。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练习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讨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中,共同原子是哪种?填表,思考寻找共同原子。
回答:相同的原子是氧原子。
用图示法激发兴趣。
概念的引出。
【提问】氧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它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讲述】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8的原子都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
【板书】一、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回答: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8。
领悟理解记忆复习原子的构成。
引出元素的概念。
在理解元素的概念基础上进行记忆。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讨论】质子数11,电子数为11的微粒与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说明】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领悟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做练习一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引入】指出下列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氧气、氮气、碳、硫、铁、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酸钾)【讲述并板书】 2.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②化合物:分析、讨论得出: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讨论】根据上述物质组成元素的分析,得出氧化物的概念。
【讲述并板书】③氧化物:分析、讨论理解记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做练习二巩固概念【阅读】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地壳中的元素及生物体细胞中的元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三) 教学设计-2020年秋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P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的学习。
P2:P3:考古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如何对考古发现作出尽可能准确的时间范围判断。
近几十年来形成并逐步完善的同位素断代法,在考古断代中正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图片展示的是146C衰变测定装置的局部图,考古工作者就是利用这种粒子对文物进行年代测定和研究。
那么同位素断代法中提到的同位素是什么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将会得到答案。
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复习回顾一下所学知识。
P4: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的整数值相加,所得到的数值称为质量数。
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P5:质量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质子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
所以14C表示的是质子数是6,质量数是14的一种碳原子。
P6: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方格,都包含该元素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
P7:但有特别需要的,周期表方格中还会标有质量数。
比如氢元素有三种质量数,分别是1、2、3。
即氢1、氢2、氢3. 那这三种粒子是同一种原子吗?是否为同一种元素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先明确元素与核素的概念。
P8:元素就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即同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是相同的。
P9:例如:1H、2H、3H的质子数相同,都是1,所以它们是同一种元素,均属于氢元素。
那同种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P10:1H、2H、3H的中子数分别为0、1、2,中子数并不相同,所以同种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P11:我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类原子称为核素。
P12:因此,1H、2H、3H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的核素,也可以说是氢元素的三种氢原子。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示范教案一(5.3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
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
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概念。
[板书]三、同位素[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也就是说,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
那么,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如氢元素的原子有以下三种:[投影展示]H、31H分别表示什么?[问]11[生]1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的原子;31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3、质子数1为1的原子。
[师]根据第一节所写内容,填写表中空白。
《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表》教案元素周期表是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化学元素的特性和排列方式,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元素周期表》教案,让学生感到有趣、容易理解并且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撰写教案。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规律;2.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特性、价电子及价态;3.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规律,以及描述这些规律的基本概念;2.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特性和应用方法,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元素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知识,为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讲授法: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表格的排列方式和规律;2. 实验法:利用化学实验在实验室中模拟元素间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元素的特性和反应;3. 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元素周期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作用和价值。
四、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排列方式;2. 元素周期表中基本元素的特性、价电子和价态;3. 元素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知识;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估教师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评估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测试、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及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
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
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
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探索物质的奥秘。
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质量数和AX的含义。
Z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X的含义。
Z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有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所以这节课原子表示方法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读答案展示的方式)(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离子、分子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同种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原子的几个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带负电的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也就是说,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化学】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运用构造原理书写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能运用电子排布式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
2.知道价层电子及价层电子排布,能从原子价层电子数目和价层电子排布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
◆教学重难点构造原理如何决定了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周期表的分区,不同分区元素价电子构型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知识回顾】学生根据学案回顾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的内容【引入】通过必修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在同一周期,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周期、族的划分有什么内在联系。
【交流研讨】请观察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分析讨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族的划分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讲授新课1.价电子【讲解】化学家曾尝试建立核外电子排布、原子轨道能级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以便从能量的角度解释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美国化学家鲍林基于大量光谱实验数据及近似的理论计算,提出了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在这个图中,他将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归为一组,由此得到的7个能级组与元素周期表中的7个周期相对应。
不同能级组之间的能量差较大,同一能级组内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较小。
进一步研究表明通常只有最外能级组的电子才有可能参与化学反应,最外层能级组中那些有可能参与化学反应的电子成为价电子。
元素周期表中给出了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如基态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问题】请查阅书末元素周期表中的价层电子排布,归纳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价电子层分别有什么特点?【讲解】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层电子包括最外层的s电子,次外层的d电子对于镧系、锕系还包括倒数第三层的f电子【阅读材料】徐光宪外层电子能级顺序与能级组关于原子中电子的能级高低,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对这一问题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提出判断外层电子能级高低的(n+0.7l)规则。
高中化学三维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三维教案模板学科:化学年级:高中授课内容:化学元素周期表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的组成要素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组成要素;2.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能够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方式;3. 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分析元素的性质及其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白板、彩色粉笔;3. 实验室设备、化学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1. 导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重点讲解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3. 实验:进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实验,观察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4. 总结: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及其重要性。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的组成要素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元素周期表的组成要素。
2. 讲解: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成要素:周期数、族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等。
3.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4. 总结:总结元素周期表的组成要素及其作用。
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
2. 讲解: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包括原子半径、电负性、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
3. 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
4. 总结: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三维教学,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今后可以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补充资料:1. 化学元素周期表2. 《高中化学》教材By XXX(教师姓名)。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重要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历程,介绍门捷列夫、莫塞莱等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横行(周期)、纵列(族)以及周期表中的空白区、稀有气体元素等。
3. 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分析主族、副族、Ⅷ族等元素的分布特点。
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介绍元素周期表在化学键类型判断、化合物性质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
2. 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如化学键类型判断、化合物性质预测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结构及应用实例。
2. 结合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兴趣。
2.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背景。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掌握周期表的横行、纵列等概念。
4. 分析周期和族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中的奥秘。
5.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元素周期表,加深对周期表结构的理解。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设计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设计精编版《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第3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卤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点,掌握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
2.通过比较卤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层数)的不同点,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学会分析递变性的原因。
3.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以IA和VⅡA族为例,知道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相似和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初步掌握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素材的分析来归纳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方法,形成“结构决定性质,位置反映结构”的化学基本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加深对“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等哲学规律性认识,体会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三、教学方法:对比归纳实验探究演绎四、教学过程(一)碱金属元素环节1:理论探究,对比归纳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创设】元素周期表中为什么把锂、钠、钾等元素编在一个族呢?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活动】:(科学探究1)查阅元素周期表,填写教材P5中的表格,对比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追问】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哪一部分?根据上述结构的异同,推测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异同点?【学生】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
碱金属可能像钠一样能与氧气和水反应,但反应程度可能不同。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验证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环节2:实验探究,通过实验钾和钠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钾和钠与水的反应,对比钾和钠性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板书]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生]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门捷列夫认为元素的性质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
[师]不但门捷列夫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之前的纽兰兹、迈耶尔、德贝莱纳等在探索元素周期律时也是以此为标准的。
与他们不同的是:门捷列夫并没有机械地完全相信当时所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从而,使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也说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在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所说:“没有可靠的原子量,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分子式,就不可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门捷列夫的周期表。
没有周期表,则现代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生]元素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师]这里的“一种碳原子”指的是哪种碳原子呢[生]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碳—12原子。
[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真的是这样计算出来的吗要想知道究竟,我们还须了解以下两个概念。
[板书]四、核素、同位素[师]我们以前学过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知道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
那么,它们的中子数是否相同呢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投影展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①1H氕(H)1②2H氘(D)1③3H氚(T)1[问]11H、31H分别表示什么[生]11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1的原子;31H表示一个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1的原子。
[师]根据第一节所写内容,填写表中空白。
[请一个同学把答案填写在胶片上]答案:101112[问]以上三种原子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异同[生]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师]我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板书]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师]上述11H、21H和31H就各为一种核素。
[问]那么,11H、21H和31H是否为同一种元素呢为什么[生]是。
因为它们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师]对。
它们都属于氢元素。
我们又把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讲解并板书]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师]也就是说,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如11H、21H和31H三种核素均是氢的同位素。
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氕、氘、氚,为了便于区别,又把它们分别记做H、D、T。
此处的“同位”是指这几种核素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的意思。
[投影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氢原子B.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D.元素即核素E.31H是一种同位素答案:A2.在63Li、147N、2311Na、Mg、73Li、146C几种核素中:(1) 和互为同位素。
(2) 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师]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板书][讲述]1.同一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2.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不指具体的原子;3.符号AZX既表示一个具体的原子,又表示一种核素。
[师]许多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
如氧元素有168O、178O、188O三种同位素;碳元素有C、13 6C和146C等几种同位素;氯元素有3517Cl、3717Cl两种同位素;铀元素有U、U、U等多种同位素。
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没有放射性。
[讲解时须把以上各核素符号写于黑板上][板书]O:168O、178O、188O Cl:3517Cl、3717ClC:C、136C、146C U:U、U、U[问]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知道了115种元素,能不能说人们已经知道了115种原子为什么[生]不能。
因为许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即人们知道的原子种类要比元素种类多。
[师]很好!大家能否回答一下,为什么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强调用12C而不说碳原子呢[生]因为碳原子有3种,若不指明是哪种,所测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就不一样。
[师]十分正确。
同位素不但在科学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方面也能大显身手。
请大家阅读课本P108有关内容,了解同位素的用途。
[学生阅读][师]请大家举例说明同位素的用途。
[生]如,可以利用11H、31H、制造氢弹;利用U制造原子弹和作核反应堆的燃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给金属制品探伤,抑制马铃薯和洋葱等发芽,延长贮存保鲜期。
在医疗方面,可以利用某些核素放射出的射线治疗癌肿等。
[师]需要说明的是,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核内中子数不同(或说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过渡]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
下面,我们介绍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平均值的算法。
[板书]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问]对于具有同位素的元素来讲,应该怎样求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呢[生]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将原子的真实质量与126C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师]对。
如188O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数值求出。
[投影展示]已知一个188O的质量为×10-26 kg,一个126C的质量为×10-26 kg,18 8O的相对原子质量=kg10993.1kg10657.22626--⨯⨯×12=[师]这样,只要我们知道了某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在自然界中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数,就可以利用下式求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讲解并板书]A=A1×a1%+A2×a2%+……表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1、A2……为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1%、a2%……为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数或同位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师]下面,我们以氯元素为例,来求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投影并讲解]已知氯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3517Cl和3717Cl,并测得以下数值:符号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自然界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数3517Cl %3717Cl %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这样算出来的。
[师]在数值上,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我们平常做题时,常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投影练习]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Cu和Cu,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则Cu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 %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解:设Cu含x%则Cu为(1-x%)依题意:63×x%+65×(1-x%)= x=75%故选A。
[师]在元素周期表上,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这个数值是怎样算出来的[生]是根据氢的三种同位素11H、21H、31H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它们在自然界的原子百分数算出来的平均值。
[师]很正确。
大家看,这是我们初中所学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投影展示]经过研究和实践,国际上一致同意以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0-27千克)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问]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分析:上述相对原子质量是否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生]不是。
[问]那它指的是什么的相对原子质量呢[生]是元素的一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师]大家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得很好。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原子量的数值越来越得以准确的测定,人们对元素性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对于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种重要的科学数据,近两个世纪以来多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测定。
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测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方面谱写了新的篇章。
他精确地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其中在锗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上,贡献尤为突出。
他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此科研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请大家参看课本P108阅读资料《张青莲教授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学生活动][教师可根据课堂时间的具体情况,向学生介绍张青莲教授的情况及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方面的知识,见备课资料][投影练习]1.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与H2与CO2 D. 3517Cl与3717Cl答案:D2.设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质量为W 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 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答案:A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④D.①②③[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解了核素、同位素的概念,以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布置作业]习题二、1、2,三、6[参考练习]1.在过氧化钠中含有168o,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16 、8 、2- 、2 、-1 。
答案:氧原子质量数;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过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氧原子数;氧元素化合价。
2.物质的量相同的H2O和D2O相比较,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式量之比为,质量之比为;与足量钠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质量之比为。
答案:1∶1 9∶10 9∶10 1∶23.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ab X,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为cdY,已知a>c,b>d,则元素X和Y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解答:因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该元素的几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含量有关。
a>c,b>d只能说明X比cd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但不能说明X元素和Y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故答案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