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计算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总结
1.经济模型为C =20+0.75(Y -T );I =380;G =400;T =0.20Y ;Y =C +I +G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2)计算均衡收入水平(3)在均衡收入水平下,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4)若G 从400增加到410,计算政府支出乘数,并解释它不等于MPC-11的原因(MPC 为边际消费倾向)。
(1)因为C =200+0.75(Y -T),所以边际消费倾向=0.75(2)Y =C +I +G =20+0.75(Y -T )+380+400=20+0.75⨯0.8Y +380+400 解得:Y =2000 (3)预算盈余为T -G =0.2⨯2000-400=0 (4)政府支出乘数5.2)20.01(75.011)1(11=--=--=t b k ggk 之所以不等于MPC-11,是因为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收入中要有一定比例作为税收上缴给政府,因而可支配收入减少了。
均衡时Y =C +I +G =a +b(1-t)Y +I +G 所以,MPCt b k g -≠--=11)1(11.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9,所得税为收入的三分之一,政府决定增加支出以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增幅开支增加多少?这对财政赤字有何影响?)1(11t b k g --=所以)]1(1[t b Y k YG g --∆=∆=∆ 得300)]3/1(9.01[750=-⨯=∆G预算赤字的变动即政府开支变动减去税收的变动。
政府开支上升300美元,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同时边际税率为1/3,即税收增加250美元,所以预算赤字上升50美元。
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 =100+0.8d Y (其中d Y 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I =100,政府购买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 =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 =0.25。
问:(1)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2)投资乘数和政府税收乘数分别是多少?(3)当政府将一笔支出用在政府购买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和将这一笔支出用在政府转移支付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样?为什么?(1)根据题意可得 Y =C +I +G =100+0.8⨯(Y -0.25Y +62.5)+100+200 =450+0.6Y 得Y =1125(2)投资乘数5.275.08.011)1(11=⨯-=--=t b k i (3) 税收乘数5.175.08.01)25.01(8.0)1(1)1(-=⨯--⨯-=----=t b t b k T(4)不一样。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 -支出模型1.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 0 而小于 1?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 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 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 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MPC = C 或 MPC = C , YY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 这就是平均 消费倾向, APC = C 。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 1,因为一般说 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即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 入全用于增加消费, 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 另一部分用于 增加储蓄,即 ΔY =ΔC+ΔS ,因此, 0<MPC = C < 1。
可是,平均 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 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 1。
例如,在图 13-5 中,当收入低于 Y 0 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 1。
当 收入低于 Y 0 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所成的夹角 总大于 45,因而这时平均消费倾向 C > 1。
Y图 17-50 Y 0 Y2. 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 年之后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 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 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 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 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 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 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 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 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 全建立起来。
c B
0
y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 理论的三大心理规律之一,认为随着收入水 平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 通常,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线形消费函数 来研究消费现象。 c=α+βy 其中α为必不可少的消费,β为边际 消费倾向,且β≤1。
c B c=α+βy
0
y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讨论题
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 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掉的部分,储蓄与 收入的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对于线形消费函 数,相应的储蓄函数为:s= -α+(1-β)y类似可 以定义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为: MPS = △s/△y 或MPS = ds /dy APS=s/y
c,s A s= -α+(1-β)y y0 y
α -α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总结
1.经济模型为C =20+0.75(Y -T );I =380;G =400;T =0.20Y ;Y =C +I +G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2)计算均衡收入水平(3)在均衡收入水平下,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4)若G 从400增加到410,计算政府支出乘数,并解释它不等于MPC-11的原因(MPC 为边际消费倾向)。
(1)因为C =200+0.75(Y -T),所以边际消费倾向=0.75(2)Y =C +I +G =20+0.75(Y -T )+380+400=20+0.75⨯0.8Y +380+400 解得:Y =2000 (3)预算盈余为T -G =0.2⨯2000-400=0 (4)政府支出乘数5.2)20.01(75.011)1(11=--=--=t b k ggk 之所以不等于MPC-11,是因为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收入中要有一定比例作为税收上缴给政府,因而可支配收入减少了。
均衡时Y =C +I +G =a +b(1-t)Y +I +G 所以,MPCt b k g -≠--=11)1(11.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9,所得税为收入的三分之一,政府决定增加支出以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增幅开支增加多少?这对财政赤字有何影响?)1(11t b k g --=所以)]1(1[t b Y k YG g --∆=∆=∆ 得300)]3/1(9.01[750=-⨯=∆G预算赤字的变动即政府开支变动减去税收的变动。
政府开支上升300美元,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同时边际税率为1/3,即税收增加250美元,所以预算赤字上升50美元。
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 =100+0.8d Y (其中d Y 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I =100,政府购买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 =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 =0.25。
问:(1)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2)投资乘数和政府税收乘数分别是多少?(3)当政府将一笔支出用在政府购买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和将这一笔支出用在政府转移支付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样?为什么?(1)根据题意可得 Y =C +I +G =100+0.8⨯(Y -0.25Y +62.5)+100+200 =450+0.6Y 得Y =1125(2)投资乘数5.275.08.011)1(11=⨯-=--=t b k i (3) 税收乘数5.175.08.01)25.01(8.0)1(1)1(-=⨯--⨯-=----=t b t b k T(4)不一样。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8章-消费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四篇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扩展第八章消费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及消费之谜1.有关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即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
可用公式表示为:=∆∆/MPC C Y凯恩斯基于对人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量一定小于收入增量。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1。
凯恩斯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是认识消费与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大小。
可用公式表示为:=APC C Y/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认为储蓄是一种“奢侈品”,富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高于穷人,即与穷人相比,富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
3.有关消费决定因素的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并没有重要作用,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与利率负相关。
凯恩斯承认,在理论上利率会影响消费,但他认为从经验出发所得出的结论是,真正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收入。
所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概括为以下形式:=+C a bYa>,为自主性消费,是不依存于收入的消费,而取决于生存的基本需要;bY为引致消费,是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化的消费,01<<,为边际消费倾向。
如图8-1所示。
b图8-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在图8-1中,45°线表示所有的收入都被用于消费支出,因此,其斜率等于1。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含答案)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D=350-3P ,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46公式) 解:(1)因为D =S所以:350-3P=-250+5P 350+250=5P+3P 600=8P P=8600=75(2)把P=75代入D函数和S的函数 D=350-(3×75)=125 S=-250+(5×75)=125 答: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0元下降为60元时,需求量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P62公式)解:已知:Q1=200 Q2=400 P1=100 P2=60代入公式:Ed=1212P P Q Q --×2/)21(2/)21(Q Q P P ++,Ed=10060200400--×2/)400200(2/)60100(++Ed=34,Ed=1.33答:需求弹性是1.33,因为需求弹性大于1,所以,需求是富有弹性。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每公斤15元时,销售量为1500公斤,该商品出现的销售量增加到3500公斤,问该商品现在的价格是下降还是提高了,变动了多少?(P60公式) 解:根据公式:Ed=P P Q Q //∆∆,,,代入公式:2=15/1500/)15003500(P ∆-,,,2=15/1500/2000P ∆,2=15/3/4P ∆,2×15P ∆=34,2×△P=34×152×△P=360,2×△P=20,, △P=10 答:价格下降了10元。
4.根据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定义填写下表中的空格部分。
(P86原理) 某物品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1 100(100-0=100) 2 (100+50=150) 503 180(180-150=30) 4 (180+20=200) 205 210(210-200=10)7.社会原始收入水平2000亿元,消费为1200亿元,当收入增至2800亿元时,消费增加到15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以及乘数。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例题讲解:例1 名词解释:(1)有效需求:凯恩斯把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处的需求量称为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均衡值,经济学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
(2)乘数:指收入的变化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K=△Y/△J ,式中,△Y 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 是支出的变化。
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的收入变化来说明。
(3)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
充分就业是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
只有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也可以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4)恒常收入:弗里德曼认为,一个家庭借以取得收入的财富可由两种财富构成,即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两部分构成。
由于人力资本无法从统计资料测得,因此弗里德曼引入恒常收入的概念,把恒常收入视为财富(人力和非人力)的预期收入的现值,恒常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例2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9,所得税为收入的三分之一,政府决定增加支出以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政府开支应该增加多少?这对财政赤字有何影响?解: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t b K g --=111 所以()[]t b Y K Y G g--∆=∆=∆11代入已知参数得: ΔG=750×[1-0.9(1-1/3)]=300预算赤字的变动即政府开支的变动减去税收的变动。
政府开支上升300美元。
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美元同时边际税率为1/3,所以,税收增加250美元。
消费函数之谜与消费理论
消费之迷
⊙消费之谜主要表现在:
(1)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不变,短期平 均消费倾向递减。 (2)长期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较大, 短期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较小。即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 倾向。
消费之迷
⊙长期消费曲线和短期消费曲线的区别:
∗短期消费曲线的自发性消费大于零,而长期
消费曲线的自发性消费为零。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 ∗短期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长期 平均消费倾向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短期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下降, 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在收入的提高过程中保 持不变。
★ 式(2):现期收入Y是持久收入Yp与暂时收入Yt之和。
★ 式(3):现期消费C是持久消费Cp和暂时消费Ct之和。 ★ 式(4):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的相关 系数皆(即PYpYt,PCpCt)为零。
2 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的估算
★ 一定时期的持久收入水平是在过去持久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形 成的,现期实际收入的变化也会影响持久收入水平。根据过 去的持久收入水平与现期的收入水平来估算持久收入水平为:
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的结论
C Yp
C Yp APC Y Y
当Y>Yp时, APC暂时↓ 当Y<Yp时, APC暂时↑
持久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的评价
★ 持久收入假说是现代货币数量论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 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
★ 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和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动摇了凯恩斯主 义的理论基础。在长期方面,财产与收入的比例w是影响持久 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比率k的重要变量,w的提高会提高k的 值,因而MPC不仅不会下降,反而可能提高;在短期方面,现 期消费主要是由较长时期的收入而不是现期收入决定。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习题十二1.简释下列概念:均衡产出或收入答: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此时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包括全体家庭和企业在内的各个经济部门想要有的支出,或者说计划或意愿的投资正好等于计划或意愿的储蓄。
消费函数答:指关于消费和收入的依存关系的函数,其图形表示即消费曲线。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答: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答:边际储蓄倾向指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投资乘数答: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
直接税答:是对财产和收入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就是负税人,无法转嫁税收负担。
间接税答:是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包括向前转嫁和向后转嫁。
政府购买答: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它包括政府在教育、卫生、防务、警察和公共投资方面的支出及其他经常性支出,它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政府转移支付答: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它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因而是一种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
政府支出乘数答: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答: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转移支付乘数答: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通货紧缩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答:通货紧缩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它测度着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所需要增加的总支出量。
国际财务管理师《经济管理会计》复习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
国际财务管理师《经济管理会计》复习1、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答:平均消费倾向又称消费倾向,简称APC,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而边际消费倾向,简称MPC,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二者的关系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来阐述。
(1)短期内,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可能有:消费与收入相等,则平均消费倾向APC=1消费大于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APC>1消费小于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APC<1消费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则边际消费0<MPC<1(2)长期内,没有收入就不会有消费。
因此,长期重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基本是固定的,即平均消费倾向是一个常数。
而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了平均消费倾向。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作用机制。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不同,尽管财政与货币政策都能够产生增加国民收入的效应,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所差异。
货币政策首先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以及国民收入;而财政政策则首先影响总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然后才影响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各种政策手段的特点,决定了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单独使用其中之一,都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
因此,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
3、边际效用的理论。
答:(1)边际效用理论假定效用是可以量化的。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增加一单位同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追加的或边际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
(3)效用最大化。
A.消费者总是希望从消费或储蓄行为中获取最大的满足程度,即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
B.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当所有商品与储蓄的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同时,消费者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假设a、b代表消费者可以买到的不同商品,s代表储蓄,那么在该收入水平上消费者效用的最大化公式为:MUa MUb MUsPa = Pb = PsC. 如果这一等式不能满足,消费者就不能达到最大效用。
如MUa〉MUb 时,消费者花一单位货币在商品a上带来的效用增量要大于花Pa Pb一单位货币在b商品上带来的效用增量。
宏观经济学计算公式-考研必备
●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国民收入的计算: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支出法: GDP C I G (X M)收入法: GDP C S T2.国民收入恒等式:C I G (X M) C S T消去 C,得到:I G (X M) S T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I G S T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I S ——两部门经济中IS 均衡条件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 I=S (两部门)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y 为自变量:⑴消费函数: C C (Y)平均消费倾向:APCC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⑵储蓄函数:S S(Y)MPCYCY※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⑴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C YC Y即[C C(Y)]I SY I S⑵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Y C S Y S∵ S I I 0(I0为自主投资 )于是 Y Y I 0YI 0—— (Ⅰ) 1⑶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Y C S∴S Y C Y (Y)(1)Y又∵ S I (I 0 )∴(1)Y I 0Y1I 0——(Ⅱ)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Ⅰ )式等于 (Ⅱ) 式。
⑷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设 G=G0, T=T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于是有:Y d=Y=T 0,C Y d(Y T0 )Y C I G于是:(Y T0 )I0 G0YY T0I 0G0——很重要的推导基础1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⑴投资乘数:对I 求导dY1dI1,即为投资乘数。
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Y I1I 11⑵政府购买乘数:对G 求导dY1dG 1,即为政府购买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Y G1G11⑶税收乘数:对T 求导dY,即为税收乘数。
dT1T 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Y T11⑷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支出同时变动。
消费理论
第六节名词解释:1.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把消费支出的大小与收入水平的高低联系起来,认为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消费,这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2.平均消费倾向:APC,指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MPC,指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
4.平均储蓄函数:APS,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5.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问答题:1.阐述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五个要点①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凯恩斯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函数中的消费部分,确以总所得(以工资单位计算)为其主要变数。
② 凯恩斯所说的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
所说"现期"是指本期收入,不考虑过去的和未来的收入;所说"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水平,不考虑收入的相对水平;所说"实际"是指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不考虑按货币计算的名义收入。
这种对收入的限定,是凯恩斯的收入理论与其他收入理论的重要区别。
③ 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长幅度,0<MPC<1。
④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一种规律,随着收入的提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这一规律之所以起作用,是基于人类的基本心理法则。
⑤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是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推导出来的。
2.简述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缺点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最大缺点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是一种很大程度的主观推测,从而缺乏坚实的基础,后来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不存在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上是相等的,以致产生了使许多经济学家不断探索的消费函数之谜。
3.简述短期消费函数的特点① 存在自发性消费。
② 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是递减的,即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乘数理论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是:MPS=ds/dy边际储蓄倾向(MPS,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是用来测度收入增加引起储蓄增加的程度的一个概念,即居民边际储蓄倾向指居民收入每变动一单位时的居民储蓄的变动额。
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储蓄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
边际储蓄倾向是储蓄函数的斜率。
因为收入不是被用来消费,就是被用来储蓄,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和是1,即MPC+MPS=1。
边际储蓄倾向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MPS<1,不过,随着收入增加,边际储蓄倾向呈递增的趋势。
例如,有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了1,000美元,并且他们打算把其中的400美元存到银行,那么其边际储蓄倾向就是MPS=400/1,000=0.4,即40%。
边际消费倾向编辑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不同,平均消费倾向是总消费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为1,即MPC+MPS=1。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一或某一类产品,消费额的变化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比值。
边际消费倾向被用于描述由于收入变化,导致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额的变化幅度大小。
边际消费倾向并不一定介于0到1之间。
当①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额与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增加或减少时,边际消费倾向为正。
②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额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方向相反时,边际消费倾向值为负。
③当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额不发生变化时,无论收入改变多少,边际消费倾向都不改变。
例如:某消费者收入100元,对A产品原消费额20元。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章节题库】(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名词解释1.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答: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MPC=∆C/∆Y。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作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被凯恩斯用来分析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MPS)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MPS=ΔS/ΔY。
一般而言,边际储蓄倾向也在0和1之间波动。
因为全部新增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1,即MPC+MPS=1。
2.引致需求答: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众多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收入。
同时,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因而消费可以近似表示为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用公式表示为c=α+βy。
其中,α为消费者为满足基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而引致消费指的是收入引致的消费,是边际消费倾向β和收入y的乘积。
3.潜在国民收入答:潜在国民收入又称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劳力、资本、土地等)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也就是一国的经济潜力充分利用或发挥时所能够达到的最大产出量。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答: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 g =Δy/Δg,k g一般为正值,也与投资乘数相等。
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一般为正值,表示收入随转移支付的增加而增加。
经济学考研计算题(宏观)
宏观部分计算题第1章国民收入核算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
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这对该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2)假如当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3)假如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形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与(1)相比如何?为什么?(武大2000研)解:第一种解法:考虑了乘数效应(1)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首先导致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2000万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1-60%=40%的前提下,该地区将把其中的800万元用于消费,导致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这样一直继续下去,便导致了国民收入数倍的增加。
Y=2000×1+2000×40%+2000×(40%)2+2000×(40%)3+…=2000/(1-40%)=2000/60%=3333.3(万元)(2)会产生相同的效果,因为政府支出中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是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具体解释如下:当政府向厂商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时候,在私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中并没有包括对这些劳务的支出,因而应该加上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当政府向居民购买生产要素的服务而生产出物品和劳务的时候,它们也构成社会产品的一部分,因而应该加上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因此在国民收入第一轮中增加2000万元,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为40%,在此影响,第二轮增加2000×40%,这样一直继续下去,和(1)的效果是一样的。
(3)该地GDP会增加,与(1)相比GDP增加要少,第一轮的增加为2000×40%,第二轮的增加为2000×(40%)2,于是增加的国民收入为:Y=2000×40%+2000×(40%)2+2000×(40%)3+…=800/60%=1333.3(万元)因为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发给居民,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换取生产要素服务的单方面的转移支付,社会产品没有相应增加,因而在计算国民收入时不应该算上这部分的政府支出。
宏观经济学习题和答案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
A.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C.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通论》2.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取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A.社会保险基金B.公债利息C.公司所得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3.总需求是()。
A.对所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上进口需求B.对所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C.对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D.家庭和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和4.国内生产总值是()。
A.一个经济年中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B.一个经济年中所生产的所有产品与劳务的价值C.一个经济年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D.一个经济年中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5.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政府债券B.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C.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D.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6.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GDP的特征?()A.它是用实物量测量的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应于给定时期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7.如果你知道国内生产净值数字并想从它计算出个人可支配收入,你决不能()。
A.扣除折旧B.加上政府转移支付C.扣除企业间接税D.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8.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A.租金收入B.福利支付C.工资D.利息净额9.国内生产总值是下列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10.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A.政府支出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11.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12.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
2016.12延边大学 宏观经济学 期末整理
按人们预期程度:未预期型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速度超乎意料。 预期型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2、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含义: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1)再贴现率政策:央行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2)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主要是国库券。 (3)法定准备金。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 (4)道义劝告:央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对其他金融机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
A. 名义GDP上升33﹪
B. 实际GDP不变
C. 实际GDP上升11﹪左右 D. 实际GDP下降
13、今年的名义 GDP值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D)
A.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比去年增加了
B. 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提高了
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画图(1×12’)
1.IS-LM 课本 523 页 2.AD-AS 课本(465-466)页
计算(1×12’)
假设一个三部门经济中,消费 C=100+0.8Y,投资 I=24-2R , 税收 T=80 ,政府购买 G=80,货币供给 M=80, 货币需求 L=0.2Y-4R (1)求 IS、LM 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
14、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DP为 500,如到第六年GD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
际产出上
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DP为(B)。
A.2000
B.1400
C.1000
D.750
15、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核算GDP的方法是(A)。法 二.判断题
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5.9
2. 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 重,其公式为
MPS=ΔsΔy(3-11) 如果收入与储蓄增量极小,上述公式可写成 MPS=dsdy(0<MPS<1)(3-12)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saving, 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其公式为
项目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 消费函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 理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与收入同方向变 动,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 没有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被称为消费函 数或消费倾向。
1. 消费函数的公式表示
消费函数的公式为 c=c(y)(3-4)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消费函数的一 般公式为 c=a+by (a>0,0<b<1)(3-5) 其中,a为自主消费,即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 消费也要进行。
消费依次增加到10 850元、11 600元、12 240元、 12 830元和13 360元。这就是说,收入增加时,消费也 随着增加,但增加得越来越少。在表中,收入依次增加1 000元时,消费依次增加890元、850元、750元、640 元、590元和530元,能够看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 倾向呈现递减趋势。
由于储蓄被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所以存在下述三方 面的关系。
(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等于收 入,由以下计算可得出:
c=a+by s=-a+(1-b)y c+s=a+by-a+(1-b)y=y
同时,两函数的互补关系可以通过图3-7来反映。当收入 为y0时,表示收支平衡,即消费支出等于收入,储蓄为零。 E点是45°线和消费曲线c的交点,表示收支相抵。在E点左方, 消费曲线c位于45°线之上,表明消费大于收入,因此,储蓄 曲线s位于横轴下方,储蓄为负值;在E点右方,消费曲线c位 于45°线之下,表明消费小于收入,因此,储蓄曲线s位于横 轴上方,储蓄为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