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划分及案例
财政收入的概述
1、财政收入与C
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C是生产资料的 转移价值,也称为补偿基金。作为补偿基 金,C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 的价值,如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 动对象在生产中直接构成产品的实体,一 次性地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去。它 不能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否则企业的再 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
占税 收总 收入 的比
重 (%)
1927.4 24.3 2
21.6
321.24 17.1 4.8
占税 收总 增收 额的 比重 (%)
16.8
2.8
占财 政总 收入 的比
重 88.9
19.2
4.3
1453.2 28.3 8
2408.3 37.9 3
731.83 29.8
14.4 19.2 7.0
12.7 21 6.4
从财政收入总量的结构来看,税收收入是我 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税收收入中, 流转税依然是我国的主体 税种,2007年扣除出口退税后的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实现的收入占全部税收的 40.8%, 同时,随着企业经营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
的提高,所得税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2007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已 经达到了26.2%
二、财政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 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其中,
税收21种,非税收入种类比较多,其中纳入 预算的有6类,不同的税种和非税收入都有不 同的经济来源和不同的收入要素。分析财政 收入增长,必须按照不同的收入种类,分析 各税种和非税收入的增长及其经济影响因素。
表1 2007年税收总收入和主要税种收入表(单 位:亿元)
12.8 17.1 6.2
290.76 25.5 3.1
财政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路漫漫其悠远
财入政的收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概念与 分类 2、按财政收入来源
这种分类方法有两种,所有制结构和 部门结构
一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可以分为 国有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经济 收入、私营经济收入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
二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作为标准,可分为工 业部门收入和农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收入和流通部门 收入,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
、
第四节 非税
收入
二、非税收入的利弊
2、非税收入的弊端 若非税收入失控,结构失衡,管理混
乱,对社会经济的危害也十分显著。
非 税 收 入 的 消 极 影 响
路漫漫其悠远
非税收入规模失控,企业和个人不堪重负 非税收入结构失衡降低公共财力使用效率 分配秩序混乱滋长部门不正之风与腐败
第四节 三、我国非税收入的内容与规模
路漫漫其悠远
财入政的收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规模及 原因 1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收 入总额较大,占GDP的比重较高。经济发 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起基础性的制 约。
路漫漫其悠远
财入政的收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规模及 原因 2 分配政策与分配制度
在现实的分配过程中,分配政策与分配制度是影响财政 收入规模重要因素。第一、在经济总量固定的情况下,如果 国家财政收入过多,就会直接减少私人部门收入,对生产消 费不利,最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国家分配过少,则会 减少公共服务的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 终不利于经济发展,影响财政收入。第二、在经济总量一定 的前提下,财政收入的多少要因经济发展态势而变化。
第8章财政收入总论PPT课件
专项收入专款专用? ——2006上海社保基金案
• 8月24日: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 受调查。
• 9月24日: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因严重违纪问题被免职。 •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纪委正在对其进
行审查。
第8页/共27页
13 395.23
16 386.04
18 903.64
21 715.25
26 396.47 31 649.29
210 871.00
38 760.20
第17页/共27页
财政收入占 GDP比重(%)
15.7 10.3 13.5 14.9 15.7 16.0 16.5 17.2
18.4
1992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第26页/共2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第15页/共27页
8.2.2 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年份
1952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国内生产总 值
679.00 910.00 1 457.00 1 716.10 2 252.70 2 997.30 3 645.20 4 545.60 9 016.00
2 407
6 242
38.6
1996
3 893
7 408
52.6
1997
2 826
8 651
32.7
1998
3 082
9 876
31.2
1999
3 385
11 444
29.6
2000
3 826
13 395
28.6
第五章 财政收入
案例5.1:摘自: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 础—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潘承祥 2005-09-13
• 目前,我国政府在税收、财政预算内收入管理方 面已经比较规范,但占地方财政比重相当大的非 税收入管理还比较混乱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
• 但多年来一些省份未纳入管理的非税收入还是占到了总非 税收入的60%-70%。使得财政对这方面资金的监管十分困 难,由于征收监管混乱,有很大部分的收费事实上根本无 法统计进来,也有许多不该收取的费用仍然在收。 • 非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 收入来源。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非税收入规模一 直呈上升趋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攀升。2004年,我 国政府非税收入突破了6000亿元大关;其中地方政府的非 税收入规模更是超常增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提 高。在安徽省安庆市,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连续多年 都在50%以上;而某省直管县——望江县,非税收入占财 政收入比重高达55%。
Public Revenue
PUBLIC FINANCE
Analysis of Public Revenue
作者作者 作者
• •
Analysis of Public Revenue
第五章 财政收入概述 • 第六章 税收原理 • 第七章 税收制度 • 第八章 国债和国债管理
Public Revenue
实际财政收入增加 名义财政收入增加
价格
实际财政收入不变
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政府 实际Y 100 名义Y 120
20 20
16.7%
企业
60 60
居民
40 33.3% 20
50%
案例5.2:我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析
谭龙 《经济日报》2005年05月23日
财政与金融教学案例-第二章 财政分配关系
第二章财政分配关系案例1:印度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印度是联邦制国家,中央与地方实行分级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在划分事权、财权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央、邦、市三级独立预算。
从中央与邦的财政收支划分看,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三类。
中央财政固定收入主要包括:关税、法人所得税、利息税、赠与税、福利税、联邦领地占用税、中央非税收入、债务收入等。
地方财政固定收入主要包括:销售税、农业所得税、土地收入、印花税、特种商品税、交通税、旅游税、地方非税收入、来自中央政府的补助等。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产品税等;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划分上,中央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中央计划项目支出、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社会公益事业费、经济部门事业费、对地方的财政补助等。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计划项目支出、行政管理费、社会公益事业费、经济部门事业费、对市级政府的财政补助等。
中央财政在整个财政体系中占支配地位,财权财力的集中程度较高。
中央财政收大于支,邦和市支大于收。
中央本级筹集的财政收入占全国三级政府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邦和市加在一起接近30%。
中央用于本级的支出则不到三级政府财政总支出的一半,所余的财力用于自上而下对邦政府的补助;从中央与邦的财政资金往来看,印度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通过财政委员会制定的五年财政计划确定的,即由财政委员会具体确定每五年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成比例及财政补助,一旦被议会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在执行过程中不得调整。
中央对邦的资金分配关系体现中央实施各邦之间的“横向均等化”,即通过中央政府自上而下进行补助,调节各邦间的发展和平衡。
中央政府对25个邦级政府实行补助,近年来邦级政府的财力约有40%来自中央政府的补助拨款。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制度,实际上是对不同邦在收入、支出两方面因自然、社会、经济、种族等各种因素而形成的客观差异,以及因政策目标、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等因素而形成的主观差异加以调节,给予各地不同数量的补助数额,从而使自然、经济环境迥异的不同地区的公民,都能得到基本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
第八章财政收入概述ppt课件37页PPT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财政收入分类与结构 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
• 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公共性质货币资金,即财 政是通过一定筹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由国 家集中掌握使用的货币资金,是国家占有的以 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主要是剩 余产品价值。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0.10 0.10 0.88 1.03 0.75 1.60 2.12 1.58 1.16 1.22 1.41
财政收入边际倾向 (%)
3.0 2.8 20.0 16.2 9.7 21.0 28.6 23.5 18.15 19.5 23.3
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
28.2 25.5 22.2 15.7 10.3 13.5 14.9 15.7 16.0 16.5 17.3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
•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最古老的形式。 征税的经济依据是政府向公众提供了公共物品, 公众需要向政府交税。它是非市场性交换。
• 非税收入包括:
– 国有资产收益。 – 政府收费——使用费,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 – 专项基金:为特定用途而征收的收入,如社会保障
基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基金等),特点是专 款专用。 – 国债:是政府凭借国家信用向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或 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银行的借款。 是弥补财 政赤字的主要手段。
国别
低收入国家 其中:尼泊尔
印度 巴基斯坦 中等收入国家 其中:菲律宾 泰国 伊朗 高收入国家 其中:英国 法国 德国 瑞典
人均GNP(美元)
390 170 310 420 2490 770 1840 2200 22160 17790 22260 23030 27010
《财政收入》PPT课件 (2)
采取不同的征收比例→负担能力强的多负担, 负担能力弱的少负担
结束!
《财政收入》PPT课件 (2)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
一、 财政收入的含义 指国家为了满足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主要依据国家
权力,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而占有的 一部分社会产品或社会产品价值。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按形式分类 财政收入形式是指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具体方
式或方法。
c、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即财政收 入实际增长大于名义增长。
(五)税收征管体制和水平
四.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变化情况 1、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增长。 2、相对规模呈现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先降
后升
3、预算内财政收入相对规模较低。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
(2)罚没收入 (3)国家资源管理收入 (4)公产收入
(5)通胀税:政府以通货膨胀作为取得公共 收入的形式。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家所能筹集到
的财政收入的绝对量或相对量。 相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
和社会指标的比率。GNP或GDP 财政集中率 K
15.4 15.7
14.9
21.6 16.5
19.8 17.3
比上年增长(%) 占GDP比重(%)
(二)分析 1、预算内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既低于发达国家,也还略低于发展中国家。 2、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 接近少数发达国家的水平,高出发展中国家的
财政收入概述(ppt 31页)
3、收费与税收的区别
一是,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 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 项收入,专项使用。
二是,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手段,而收费往往是 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三是,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 筹使用,而收费则可以有所不同,全国性收费一般纳 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 收入。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
一、税收收入。包括:对所得、利润和资本收益征收的 税收,对工资和劳动力征收的税收,对财产征收的税 收,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收,对国际贸易和交易征 收的税收,其他税收等。
二、社会缴款。包括:社会保障缴款和其他社会缴款。 其中社会保障缴款又按缴款人细分为雇员缴款、雇主 缴款、自营职业者或无业人员缴款、不可分配的缴款。
3、按支出用途划分,用于公路、铁路、民航、
港口等建设的基金9项;用于水利建设的基金4
项;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基金8项;用于教育、
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的基金7项;用于移民和
社会保障的基金5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基金
5项;用于其他方面的基金5项。
23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
(三)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 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是在一般预算之外编制政府
第7章 财政收入概述
1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 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 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 (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 收入。
2
二、 财政收入的分类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构成PPT课件
• 消极影响:
•
为政府行为的非规范化和随意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
裂解政府权威
•
阻碍了中央政策与宏观意图的贯彻执行
•
损害了政府形象
第28页/共31页
财政学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3)费税改革的过渡性安排
预算内收费
预算外收费
制度外收费
二而一
第二阶段目标: 将预算外收费乃 至预算外资金完 全取消,形成完 整统一的政府预 算。
财政学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第1页/共31页
财政学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构成
• 一、财政收入的分类
• (一)按收入形式分类
• 经常性收入:税收、收费等
• 非经常性收入:债务收入等
• 作用:突出收入的主体
•
财政收入增长变化及其趋势的判断
第2页/共31页
财政学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1979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9.5 1.2 2.2 10.2 19.6 18.7 16.8 14.2 15.9 17 22.3 15.4 31.2 25.7 22.4 15.8 10.7 10.9 11.6 12.6 13.9 15 17.1 18.5
• (二)按收入来源分类
• 所有制结构分类 • 部门结构分类 • 作用:从收入来源结构的角度探讨财政与经济之间的制衡机制
第3页/共31页
财政学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 (三)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
• 预算内资金 • 预算外资金 • 制度外资金 • 作用:同按收入形式分类,有助于把握我国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关系。
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财政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凭借政府权力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各种形式收入的总和,包含税收、企事业收入、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债务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等。
财政收入高低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规模受到许多因素影响。
例如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社会从业人员的多少,税收规模大小、税率高低因素等。
本案例选择四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
某地区18年数据资料如下表,请分析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说明拟合效果,并对未来三年进行预测。
表1-1 财政收入及相关因素的原始数据二、案例分析1.请分析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说明拟合效果。
以“财政收入”为y变量,“税收”、“国民生产总值”、“其他收入”、“社会从业人数”为x变量做多变量回归统计分析,如表2-1四个变量的回归统计分析数据表所示,由于置信度取95%,即(α=0.05),而“其他收入”、“社会从业人数”两变量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这两个变量与“财政收入”相关度极低,所以四个变量中只有“税收”、“国民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有显著影响。
表2-1 四个变量的回归统计分析数据表回归统计0.99660Multiple R1R Square0.993213Adjusted R Square0.991124标准误差138.7964观测值18方差分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4366481789162044475.59346.00459E-14残差13250437.819264.45总计1736898615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Intercept767.9963692241.2594929 3.183279380.007195527税收(亿元)0.0542491380.013198424 4.1102740520.001229258国民生产总值(亿元)0.3680777950.135285288 2.7207525630.017487774其他收入(亿元) 1.1037750410.627427253 1.7592079950.102040001社会从业人数(万人)-0.0036649760.006835364-0.5361786340.60088982去除相关度极低的“其他收入”、“社会从业人数”两变量重新做多变量回归统计分析(α=0.05),结果如表2-2两个变量的回归统计分析数据表所示,Adjusted R Square值为0.99说明“税收”、“国民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的相关度极高,拟合效果极好,而常数项,“税收”、“国民生产总值”两变量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该拟合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检验。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有三个指标:一是分配率,指的是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三是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
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同样,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越高,或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越高,则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上述三项指标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
以美国为例,国民总产值的70%是“按劳分配”的,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65%之间。
另外,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至少在40%以上,有些国家更达60%以上。
初次分配的这些特征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因素为主,以政府再分配中的公平调节为辅。
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有关数据测算,2005年,我国GDP实现18万亿元,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8万亿元,但职工工资总额只有1.9万亿元,只占GDP的11%,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另有2.9万亿元(约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通过非工资渠道分掉了。
除此外,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为15.3%,1996年为13%,2000年下降到12%,2005年下降到11%,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
此案例涉及书本第一章的内容,首先,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所以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
材料中,“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是由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书上P17讲到市场缺陷,这与市场缺陷是有关系的,主要包括1.条件性市场缺陷。
第七 章 财政收入 案例
第七章财政收入 + 第九章非税收入7.1 解析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单位:亿元注:1.为简化中央与地方财政结算关系,从2009年起,将地方上解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作对冲处理,因此,本表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等于中央本级收入。
2.成品油税费改革增收主要包括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增加的收入,以及相应增加的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收入。
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简要分析:网上公布的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清晰地说明了中央财政收入来自哪里:第一项“税收收入”中,公布了2009年国内增值税和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诸多税种的预算收入,此外还公布了今年各项非税收入的预算数据。
这些重要数据及时公开,一方面是为了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中央财政的收支安排,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督促财政部门在公众监督下更好地执行预算。
”思考题:请分析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结构。
7.2 乱收费何时休?近日,大渝网Q吧出现一篇名为《史上最牛政府收费》的帖子,一张由重庆长寿区邻封镇田普村12组组长开出的收据中,坦然写出了“好处费”的字样。
发帖人“守夜人”称,组长称,这是为了帮村民拿征地补偿请客吃饭的费用。
“守夜人”在帖子中介绍,2005年,因长狮公路菜家沟路段发生危岩经常垮塌事件,长寿交通局对长狮公路菜家沟路段的危岩进行治理,治理过程中,自己家被占用了2.3亩土地,同时村里很多居民也被占地。
区交通局给予村民补偿,但比对当时的补偿规定,自己拿到手的补偿已经少了一大半。
记者联系到长寿区邻封镇田普村村民代某,他介绍,2005年,长寿交通局治理长狮公路菜家沟路段的危岩,自己家被征田2.186亩,地1.086亩。
按照交通局的文件规定,他本应得到补偿费为49133元。
可当时他得到的补偿仅有22000余元。
据组长告诉代,镇政府开出的土地补偿费的标准为每亩10920元,而村委会又扣出了百分之三十的“管理费”,生产队(组)又每户扣除了几百元的“工资好处费”,所以代某的补偿费只剩下2万2千多元。
财政学案例分析
前言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都有一些《财政学》案例分析,它们基本是以案例库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形式,虽然往往设计精巧,却不易提起读者学习的兴趣。
而从内容上看,有些案例直接照搬国外,不完全切合我国实际;有些案例则陈旧老套,没有时代感也缺乏现实针对性。
我们组织的《财政学》案例分析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突破:从内容上看,案例的时代性强,一方面紧密联系我国财政改革实践,另一方面,也注意了典型的国外财政案例的选取。
这些案例都是从近期财经信息中精心挑选的,都能较好地反映《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而具体的案例分析虽然三言两语,却也能精辟独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形式上看,《财政学》案例来源于经济生活实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说明的原理对内容有选择地作了增删、节选和重新加工,其中尤其突出了学者的观点。
这一方面使得具体案例和学者观点条分缕析,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另一方面也能尽量保持原文的精要,使初学者既能理解相关的财政学原理,也能体会到学者名家的生花妙笔和解决财政问题的独特思路。
为了更好地让初学者领会财政学原理,笔者将财政学原理拆分在包括导论(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支出概述、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国债原理、国家预算、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财政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等十三章内。
而每一章划分成数节,每节原理的阐释具体包括案例、简要分析、思考题和原理综述四个部分。
《财政学》案例分析是财政学初学者登堂入室的利器;而对于那些对财政学已有一定把握者来讲,通过《财政学》案例分析你也可以管窥我国《财政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仔细研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们希望,《财政学》案例分析能够切实地促进学习者对于财政学的学习兴趣,对从事《财政学》教学工作的同行也有所启发。
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其中或有错误和遗漏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案例及分析(一)案例1.1:分拆垄断企业,能否解决问题?1、分拆微软,打破垄断2000年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法官的初步判决,几乎吸收了司法部全部反微软的观点。
财政收入概论课件
我国财政收入税收与非税收结构基本合理,但我国税 收内部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异.
我国流转税所占比重较高,而发达国家所得税所占比 重高.
2024/6/6
财政收入概论
23
国别
低收入国家: 巴基斯坦(2000年)
印度(1998年)
越南(2000年) 下中等收入国家: 俄罗斯(2000年) 泰国(1999年) 罗马尼亚(1999年)
2024/6/6
财政收入概论
8
(四)按财政收入是否为税收分类 1.税收收入 2.非税收收入
2024/6/6
财政收入概论
9
(五)按财政收入的行政层次分类
1.中央财政收入:如消费税、增值税(75%)、中央企业 所得税等。
2.地方财政收入:如增值税(25%)、个人所得税、城建 税等。
2024/6/6
财政收入概论
➢ 其次,收取使用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使用费遵循的是受益原则,谁受益谁支付,合情合理,同时 吸收了价格机制的优点,至少要支付相当于成本水平的使用费, 显示了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有利于避免公共物品的 过度需求,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2024/6/6
财政收入概论
6
➢ 那么,当某一项收入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 费形式的情况下,如何合理选择呢?
2)注意调节和稳定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 倾向;
3)继续税费改革;
—关于收费的改革,主要是继续规范收费的项目与收费标 准;适当扩大使用费的范围。
—关于税收的改革,主要是继续税收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 整。
4)加强税收与收费的征收管理。
2024/6/6
第六章财政收入案例
税收收入所 占比重
(%)
72.7 78.0 84.3 83.1 86.4 87.8
非税收入 所占比重
(%)
27.3 22..0 15.7 16.9 13.6 12.2
82.9 85.0 86.4 89.9 80.3 80.6 82.4 82.8 90.9 91.5
17.1 15.0 13.6 10.1 19.7 19.4 17.6 17.2 9.1 8,5
5、通货膨胀收入 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 影响,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 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 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
二、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
1、预算内收入 纳入国家预算统计、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管理、 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2、预算外收入 不纳入国家统计、管理和统筹使用,专款专用, 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基金收入。
3、国有资产收益 也叫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主要是指国有资产管 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以上缴利润、 租金、股息、红利和权益转让等形式所得的收益。 这部分国有资产收益具体包括:国有企业缴纳所 得税以后上缴上缴的利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家股应 分得的股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家作为出资者按照出 资比例应分取的红利;等等。 国有资产收益形式取决于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 方式。
1479.4 1716.9 3534.8 5645.7 8648.7 10301.3 12540.8 14101.7 16178.3 18586.8
1132.3 1159.5 2004.8 2937.1 6242.2 7408. 0 8651. 1 9875. 9 11444.1 13395.2
41.0 153.0 427.3 615.8 561.9 835.57 417.1 613.2 761.5 813.7
事业单位收支业务案例范文
事业单位收支业务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
咱们就说有这么一个文化类的事业单位,叫阳光文化中心。
这个中心呢,日常就是搞搞文化展览啊、给市民开办文化讲座之类的活动,当然啦,也有一些文艺创作项目。
二、收入业务。
# (一)财政拨款收入。
1. 基本经费拨款。
每年年初,政府会根据阳光文化中心的人员编制、日常运营需求等情况,给拨一笔基本经费。
就好比是给这个中心的“生活费”,让大家能正常上班,办公室能正常运转。
比如说,今年政府给拨了100万的基本经费。
这100万一到账,财务小王可就忙起来了。
他得先核对拨款的金额和文件要求,确保钱数没错,来源正规。
然后就在账目上记一笔:“借:银行存款100万;贷:财政拨款收入基本经费拨款100万”。
这就像把钱放进了单位的大口袋里,同时在账本上标明这钱是政府给的基本生活费。
2. 项目专项拨款。
有一次啊,阳光文化中心要举办一个大型的历史文化展览。
这可不是个小项目,得花钱啊,从场地布置到文物展品的运输安保,哪哪都需要钱。
政府知道这个事儿之后,专门给这个展览项目拨了80万的专项资金。
钱一到账,小王又开始忙活了。
他得把这笔钱单独记账,因为这是专款专用的。
他在账本上记着:“借:银行存款80万;贷:财政拨款收入项目专项拨款(历史文化展览项目)80万”。
这就好比是给这个展览项目开了个小账户,专款专用,可不能乱花。
# (二)事业收入。
1. 文化讲座收费。
阳光文化中心经常会开办一些文化讲座,有些讲座是面向市民免费的,但也有一些比较专业的讲座是收费的。
比如说,有一次请了一位很有名的历史学家来做关于古代文明的讲座,这个讲座比较深入,适合那些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专业人士或者深度爱好者。
所以呢,中心就对这个讲座收了费,每人100元,一共来了200人参加,那就是一笔2万的收入啊。
收费员小李把钱收齐了交给财务小王。
小王就记上:“借:库存现金2万;贷:事业收入文化讲座收入2万”。
这就像是大家为了获取知识,给中心的一点小回报,中心呢,就把这回报记下来作为收入。
财政收入案例
•
• (1)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 (2)改善国有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 • (3)扩大资产所有权在英国人口中的分布。
案例五:英国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
• 虽然改革的目标并不是从出售这些企业中获 得最大化的财政收益,但仍然取得了很好的财政 效果,创造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1980 年,国有企业曾在一周内花掉了9000万美元的政 府财政预算。然而到了1990年代中期,实施了民 营化之后,这些企业一周内上交的利税就有9000 万美元。 • 英国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中,根据企业的 状况和经营环境,采取了不同政策。这包括:(1) 业务出售;(2)管理层和员工收购;(3)股票 上市;(4)授予特许权。
案例五:英国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
• 亏损的国有企业通过削减成本和开拓市场而 不是提高价格,转变成了盈利企业。例如在劳动 生产力的增加方面,英国电信在民营化的最初十 年提高了135%,天然气行业在八年里提高了20%, 电力生产企业在三年里提高了75%,而电力供应商 在同期也增加了19%。就客户服务而言,民营化以 来相对于一般价格水平,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下 降了30%,零售电话业务的价格下降了40%,同时 伴随着供应中断的减少,顾客选择机会和获得补 偿金额的增加,服务质量也明显提高。
案例四:明朝时期的盐的专卖
• 一段发人深省的史实盐的专卖也许最能表现 出明朝政府在商业管理方面的无能。专卖制度最 主要的弊病在于将管理简单农耕社会的方法和原 则施用于宏大的商业性经营管理。然而无能并不 能完全归因于无知,好几位明朝的政治家指出了 专卖制度的不足,但这被完全忽略了,因为盐的 管理仅仅是一成不变的财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限的能力和缺乏适应性使得任何彻底的改革兑现诺言时,也没有义务对盐商进行 赔偿,向遭受巨大损失的盐商分发少量抚恤金是 极为少见的情况。当交易对商人有利时,盐政官 员随后会以此为借口向他们的利润征税。当商人 们受到不公正待遇时,科道官员有义务进行保护, 但他们更多是出于仁爱政府不应该残暴地对待其 臣民的信念,很少是出于对个人公平的关心。 • 认为盐商由于政府的任意妄为而心灰意冷, 这是一种误解。政府法规的不确定性创造了无数 暴富的机会。腐败的官吏易受贿赂,诚实的竞争 实际上成为一种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收入划分
(一)一般规则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具体原则:一是集权原则。
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为了保持政策的统一性与社会稳定,维护中央政府权威,一般都在政府间初次分配中集中较多的财力,将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二是效率原则。
对于一些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不仅征管较为简便,而且不易流失;一些流动性不强的收入如以土地为课税对象的收入,地方政府较为了解税基等基本信息,同时税基流动性差,收入相对稳定,划归地方政府易于操作,征税效率较高。
三是恰当原则。
为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对于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通常作为中央政府收入,对于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如关税等,不宜作为地方收入或实行中央地方分享。
四是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对于收益与负担直接对应的收入如使用费等,一般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中央地方收入划分办法
(二)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做法。
从各国具体实践看,日本、英国等单一制国家通常将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等大宗税种作为中央收入,中央收入比重相对较高;德国、美国等联邦制国家一般将所得税纳入联邦与州等地方政府的共享范围,财力集中水平略低于单一制国家。
另外,各国普遍将财产税、车辆税、销售税等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全口径中央财政收入比重(%)
注:2005年数据。
政府间收入划分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