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夏》练习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夏》练习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a44a105727a5e9846a6112.png)
夏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1.给下列字组词:梁()粱()歉()镰()旋()淤()⎧⎨⎩⎧⎨⎩⎧⎨⎩2.在原文找出体现“五月人倍忙”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看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________________4.模仿文中画线句子,用相同的句式以“夏之色”、“冬之色”开头各写一个句子。
夏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的横线上,用相同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
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前进的瓜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6.“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前进的瓜秧,”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2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夏天紧张的旋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句诗的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夏》练习苏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夏》练习苏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7464c955270722182ef755.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夏》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夏》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夏》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夏》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贮满()潺潺( ) 芊芊( ) 主宰( )匍匐( ) 黛色( )苦sè ( ) xuānlǜ( ) 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用修辞手法的一项().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秘密的厚发。
B.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C.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3.从“轻飞曼舞、蜂飞蝶舞、磅礴、希望、赞美、春华秋实、春花秋月、灵秀之气、旺盛活力”中任选4个词语写一段话。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七 夏课后辅导练习九十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七 夏课后辅导练习九十](https://img.taocdn.com/s3/m/8b3c2e9a3186bceb18e8bb43.png)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七夏课后辅导练习九十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面诗句季节判断有误的( )请写出下列古诗句中相对应的季节。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夏冬秋春B、春夏秋冬C、冬春夏秋D、秋夏春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
B、“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C、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5%。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D、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对于这些问题,每个公民乃至我们高中生都不能忽视,因为它们关系到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养成。
B、这家工厂之所以造成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领导不善于经营管理,二是由于工人的基本素质太低。
C、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在文艺创作上的某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慎重的。
D、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夏》练习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夏》练习 苏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e6d74360740be1e650e9aa4.png)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7《夏》练习苏教版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贮满()潺潺()芊芊()主宰( )匍匐( ) 黛色( ) 苦sè ( ) xuānlǜ( )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秘密的厚发。
B.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C.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3.从“轻飞曼舞、蜂飞蝶舞、磅礴、希望、赞美、春华秋实、春花秋月、灵秀之气、旺盛活力”中任选4个词语写一段话。
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4.“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从人的哪几种感觉角度写夏之韵?5.选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夏天的旋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模仿“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写出夏和冬。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夏》同步练习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夏》同步练习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b0fc54b4daa58da1114a0b.png)
第17课夏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主(zǎi) (zhù) 藏 (bèng ) 发闲情逸(zhì)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眠。
②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志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3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一)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⑧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进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4.选文中最能体现夏天“热烈”的旋律的三个近义词是 _________ 5.选文第一节中与“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 6.课文说“春之色为冷的绿”、“秋之色为热的赤”、夏则是“中性的黄色”,那么你认为冬天应该是何种色彩?请仿照划线句为冬天写一个句子。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夏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夏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d7fae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71.png)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夏》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夏》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第一部份:1.下列各组拼音中,无误的一项是( )(2分)A.芊芊(qi刓plainn) 迸发(b孿plainng) 澹澹(d刓plainn)B.黛色(d刓plaini)酿成(ni刓plainng) 主宰(z僜plaini)C、曼舞(m刓plainn) 匍匐(p慭plain) 细滋(z塡plain)D.磅礴(p俓plainng) 苦涩(s圽plain) 蒸腾(zh匼plain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春华秋实( ) (2)轻歌曼舞( )(3)春日融融( ) (4)秋波澹澹( )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方式的一项是( )(2分)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B.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C.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4.“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下面哪些句子表现了这一特点( )(3分)A.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转动,在天地间升腾。
B.夏合法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C.(这时她们)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着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D.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E.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人,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F.“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5.选词填空。
(5分)(1)我却要高声(A.称赞B.赞美C.赞扬)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日。
(2)金色(A.控制B.统治C.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A.飘B.吹C.飞)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3)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十七 夏习题精选六十九
![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十七 夏习题精选六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581c06714028915f804dc2df.png)
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十七夏习题精选六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这时一轮圆月从东方冒出头来,向大地撒出土红色的光辉;山川、草原和沙漠沉浸在静谧之中。
B、油价电价齐齐上升,加之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制造业开始酝酿今年下半年的新一轮提价。
C、蜻蜓有着停落枝头的潇洒,有着轻轻点水的优雅,有着捕食蚊蝇的绝技,还有着轻飞曼舞的倩影。
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卢洪刚的作品描绘的是牧童披蓑带笠、骑牛返家的场景,画面清雅、富有意趣。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修改全部正确的是( )披蓑带笠呼朋引伴细滋漫长轻飞曼舞花枝召展春日融融闲情逸致重岩叠障A、带(戴) 漫(慢) 召(招) 障(嶂)B、滋(渍)曼(慢)融(溶)致(至)C、带(戴) 曼(慢)召(招) 障(嶂)D、带(戴) 漫(慢) 融(溶)障(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迸发(bènɡ)逸致(yì)急促(cù)B、磅礴(bánɡ)烘烤(hōnɡ)主宰(zǎi)C、贮满(chù)崩紧(bēnɡ)沸腾(fèi)D、匍匐(pū)黛色(dài)澹澹(dàn)【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下面诗句季节判断有误的( )请写出下列古诗句中相对应的季节。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A、夏冬秋春B、春夏秋冬C、冬春夏秋D、秋夏春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发髻B、千钧一发C、令人发指D、发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选出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64cf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2.png)
《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芊.芊()黛.色()轻飞曼.舞()融.融() 匍匐..()() 澹.澹()春华.秋实() bèng()发主zǎi()zhù()藏闲情逸zhì() 磅bó()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2)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3)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4)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3.(柳州模拟)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题目是《致文学》。
B.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C.“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D.我们是到图书馆去借书,还是到资料室去查找资料?4.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B.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C.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5.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充满紧张、热烈、急促旋律的夏天呢?6.读下边两段文字,从语言形式上看,你觉得哪一段更符合写夏的紧张、急促的旋律?并说说理由。
①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②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他们都弯着腰,个个都汗流满面,他们一心想着赶快收割;麦子运到场上来了,他们一心想着赶快打麦子。
7.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并以提供的材料为内容,在中间补写一个句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夏》同步练习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夏》同步练习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ae185baaea998fcc220eee.png)
第17课夏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主(zǎi) (zhù) 藏 (bèng ) 发闲情逸(zhì)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眠。
②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志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3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一)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⑧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进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4.选文中最能体现夏天“热烈”的旋律的三个近义词是 _________ 5.选文第一节中与“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 6.课文说“春之色为冷的绿”、“秋之色为热的赤”、夏则是“中性的黄色”,那么你认为冬天应该是何种色彩?请仿照划线句为冬天写一个句子。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七 夏课后练习第四十九篇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七 夏课后练习第四十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94ed91d15abe23482f4d58.png)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七夏课后练习第四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春游的所见和感受,情景交融,形象而生动。
B、梁衡的《夏》,主要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突出了夏天的热烈和紧张、急促的旋律,赞美了辛勤劳动的农民。
C、《济南的冬天》是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的。
D、《三峡》作者采用提纲挈领的笔法,描写了三峡风光,论时间,春、夏、秋、冬四季齐全;写景物,山、水、草、木面面俱到。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秘密的厚发。
B、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C、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修改全部正确的是( )披蓑带笠呼朋引伴细滋漫长轻飞曼舞花枝召展春日融融闲情逸致重岩叠障A、带(戴) 漫(慢) 召(招) 障(嶂)B、滋(渍)曼(慢)融(溶)致(至)C、带(戴) 曼(慢)召(招) 障(嶂)D、带(戴) 漫(慢) 融(溶)障(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
B、“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C、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5%。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82eb7bd4d8d15abf234e7e.png)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一、双基积累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迸发(bE g)逸致(y i)急促(c u)B.磅礴(b di g)烘烤(h o n g)主宰(z d )C.贮满(ch u)崩紧(b 31 g)沸腾(f召)D.匍匐(p u)黛色(d d )澹澹(d cn)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比喻喧嚣嘈杂)B.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C.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表明特征的记号)D.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柔和优美的舞蹈)3•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2)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3 )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4. 综合性学习。
学完本文后,班级决定举办一次以“我爱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句式仿拟。
仿照示例,然后任选“春、夏、冬”中的任意一个季节写一句话。
例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坛品香。
请写出下列古诗句中相对应的季节。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你说我说。
(精编1-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夏》同步测练 苏教版
![(精编1-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夏》同步测练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27843776c66137ef061909.png)
《夏》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沸.(fèi)腾芊.(xiān)芊细草B.主宰.(zǎi) 黛.(dài)色C.积蓄.(chù) 磅礴.(tuó)D.匍.(pū)匐贮.(chù)满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漩律哄烤春华秋实闲情逸志春花秋月遗憾峰蝶错别字:纠正:3.选词填空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嗽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A.摇着 B.长着 C.挑着 D.顶着 E.舞着F.举着 G.匍匐前进 H.爬着4.分析下列各句的表达效果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②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③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夏日融融..,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秋波澹澹②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③夏已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6.下列诗句中哪句不是写夏季景色的()A.小荷雨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二、同步解读请阅读课文第三、四段(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挑着夏秋两季),按要求答题。
7.分别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8.课文第三段为什么要写“春之色”和“秋之色”。
9.夏天的紧张旋律是通过什么展示的?“快割,快割”,“快打,快打”,“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10.“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是引用谁的诗句?此处引用有何作用?11.“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隐含着怎样的感情?你能写出一首表达这种情感的古诗吗?三、美文赏析阅读老舍作品选段《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一段选文,按要求答题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第17课《夏》同步练习
![第17课《夏》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9ff3c0e3186bceb18e8bb16.png)
第17课《夏》同步练习1.依照拼音写汉字主zǎi____zhù____藏bèng____发遗hàn____闲情逸zhì____磅bó____2.填空“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成之已有而期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那个地点的“前”指“________”,“后”指“________”,“生命交替”指________________。
课文最后一节中的“苦涩的汗水”的真正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将“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________,强调了写夏天的缘故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加粗字词的含义轻飞曼舞细滋慢长看看窗外,天空但是遮上了云。
4.读课文三、四两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成之已有而期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那个地点的期望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原文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什么缘故说秋“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第四小节是扣住夏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在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________》一诗中的诗句。
5.仿惯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4分)(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蓝蓝的威尼斯习题苏教版(new)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蓝蓝的威尼斯习题苏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45511cc1dd36a32d727581ca.png)
蓝蓝的威尼斯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
①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
从飞机的舷.窗向外tiào望,一片蔚蓝色的世界立刻呈现在你的眼前。
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zhuì着一簇簇的村落……②威尼斯被称为“海上的城”,这座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风光独好,城内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是一座风景如画而又古韵十足的历史名城,这里所有景色都离不开水.③威尼斯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彻的。
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魅.力(mèi)舷.窗(xián) tiào(眺)望点zhuì(缀)(3)第③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瑰宝军舰海滨咖啡馆鳞次节比(2)饱览岛屿啄食绵标赛绚丽多姿(1)节改为栉 (2)绵改为锦3.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里没有汽车,大小船挤.在大运河里,穿梭..般地来往不绝。
“挤"和“穿梭”写出了水城威尼斯交通工具船多且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景象。
(2)据说..,许多年以前,威尼斯还是一片荒芜的海滩…….“据说”介绍了关于圣马可广场的神奇传说,给文章抹上了一层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4.威尼斯明明是“水城”,作者为什么不说“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而偏偏说“蓝蓝的威尼斯”?(1)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以“蓝蓝的威尼斯"为题,与作者坐在飞机上看到的威尼斯是“一片蔚蓝色的世界"相契合。
[精品]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夏同步测练苏教版380
![[精品]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7夏同步测练苏教版380](https://img.taocdn.com/s3/m/b5d07f8ead51f01dc381f10b.png)
《夏》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沸.(fèi)腾芊.(xiān)芊细草B.主宰.(zǎi) 黛.(dài)色C.积蓄.(chù) 磅礴.(tuó)D.匍.(pū)匐贮.(chù)满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漩律哄烤春华秋实闲情逸志春花秋月遗憾峰蝶错别字:纠正:3.选词填空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嗽叭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A.摇着 B.长着 C.挑着 D.顶着 E.舞着F.举着 G.匍匐前进 H.爬着4.分析下列各句的表达效果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②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③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夏日融融..,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秋波澹澹②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③夏已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6.下列诗句中哪句不是写夏季景色的()A.小荷雨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二、同步解读请阅读课文第三、四段(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挑着夏秋两季),按要求答题。
7.分别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8.课文第三段为什么要写“春之色”和“秋之色”。
9.夏天的紧张旋律是通过什么展示的?“快割,快割”,“快打,快打”,“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10.“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是引用谁的诗句?此处引用有何作用?11.“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隐含着怎样的感情?你能写出一首表达这种情感的古诗吗?三、美文赏析阅读老舍作品选段《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一段选文,按要求答题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夏》课后达标训练苏教版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迸.发(bènɡ)逸.致(yì)急促.(cù)B.磅.礴(bánɡ)烘.烤(hōnɡ)主宰.(zǎi)C.贮.满(chù)崩.紧(bēnɡ)沸.腾(fèi)D.匍.匐(pū)黛.色(dài)澹.澹(d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比喻喧嚣嘈杂)B.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C.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表明特征的记号)D.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柔和优美的舞蹈)3.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2)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3)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4.综合性学习。
学完本文后,班级决定举办一次以“我爱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句式仿拟。
仿照示例,然后任选“春、夏、冬”中的任意一个季节写一句话。
例句: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仿句:(2)诗坛品香。
请写出下列古诗句中相对应的季节。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你说我说。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是作者的真知灼见。
那么你是怎样看待夏天的?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答:二、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夏天汪曾祺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
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
”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
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
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
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
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
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
很小的孩子就会唱:“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
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
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
“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
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聒聒聒聒”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
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
看月华。
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
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
“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摘自2012年第4期《初中生之友》)5.文章从哪些方面描绘了夏天的景色?答:6.本文写景,特征鲜明。
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景物,概括其特点。
答:7.赏析下面的句子。
(1)秋葵也命薄。
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
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答:(2)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答:8.文章在写栀子花和巴根草时分别引用了山歌和童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三、写作训练9.【写法借鉴】本文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写景。
例如,写大地的夏景,作者就抓住了“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这些典型的景物来写。
其中,成熟的麦子是最能体现夏的特色的,同时它又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可以为下文歌颂农民作铺垫,所以作者将其作为重点来描绘。
【片段仿写】如果你来写乡村之夏,你将选取哪些景物?准备写出景物的哪些特点?请用你灵动的文字展现我们的乡村之夏吧!(150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A。
B项中的“磅”应读pánɡ;C项中的“贮”应读zhù;D项中的“匍”应读pú。
2.【解析】选D。
A项中“沸腾”是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B项中“融融”形容暖和;C项中“标志”表明某种特征。
3.答案:(1)比喻、拟人(2)比喻、对偶(3)排比、比喻、拟人4.(1)答案(示例):春是开花的季节,是明媚的季节,是和煦的季节,却也是多风的季节。
(2)答案:①夏季②冬季③秋季④春季(3)答案(示例):①我喜欢夏天。
因为在夏天里,我们抛却了加在我们身上的包袱,显得轻松、自在,喜欢游泳的人们还可以在水里自由地畅游,非常惬意。
②我不喜欢夏天。
夏天天气非常炎热,热得叫人受不了。
整日里,太阳像一把火,烧得人们什么事都不想干。
晚上还有讨厌的蚊子四处飞窜,搅得人心烦意乱。
正如人们所说:“宁过三冬,不消一夏。
”5.【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提炼,解答此题需要着眼全文,然后对同类的事物进行归类,注意要认真阅读,不要疏漏。
答案:花、草、瓜、动物、月华。
6.【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景物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文中的景物很多,解题时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或者特点比较突出的景物,然后找出相关语句,从中提炼或概括出有用的信息。
答案(示例):栀子花,特点是:花六瓣、粗大、极香。
7.【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第(1)题,应从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分析秋葵的特点;第(2)题,应从词语的生动性的角度来分析剖瓜时的情景。
答案:(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秋葵,使之具有人的灵性,令人伤情。
(2)写出剖瓜时的声响和感受,给人丰富的想像。
8.【解析】引用山歌和童谣一般都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丰富文章的内容等。
答案:引用山歌“栀子花开六瓣头”佐证栀子花是六瓣,引用童谣“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写“巴根草”的顽固,都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9.答案(示例):乡村给人留下的印象永远是静谧的。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有的仅是几丝宁静。
这里的人们是宁静的,他们坐在大树下,或是编着竹篓,或是悠闲地扇着大蒲扇,或是微闭双眼小憩。
小孩子偎依在老人的腿上,听着爷爷奶奶给他们讲着抗战故事。
这里的家禽是悠闲的。
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大树底下找虫吃,鸭子在河里慢慢地游着。
就连烈日当空的正午也是如此。
我想“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的乡村夏日美景吧。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1新人教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痴.(chī)想一瞬.(shùn)间蕴.(yùn)含耸.(sǒng)立B.训诫.(jiè)啜.(chuò)泣嶙峋..(línxún)颤.(chàn)抖C.收敛.(jiǎn)卑.(bēi)微一丝不苟.(gǒu)沉淀.(diàn)D.酿.(niàng)造虬.(qiú)枝鹤唳.(lì)幼稚.(zhì)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反复翻来复去历程再接再励B.惊吓心惊肉跳丧心灰心伤气C.悬崖天涯海角应付反应灵敏D.奔弛驰骋沙场零落失魂落魄3.对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形容对理想的渴望)B.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形容对事的执着)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持续嘈杂,使人厌烦)D.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收拢,合拢)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将语文课程视为技术性语言训练工具的观念()。
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是()人的生命内涵与生命意义。
语文新课程需要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品质的文化运行()。
A.束缚关注模式B.桎梏关心模式C.桎梏关心形式D.束缚关心形式5. 某同学考试没考好,心里难过。
班主任找他谈话。
下面四种说法,效果最理想的是()A.你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请想想办法。
B.考坏了,难过有什么用!该找找原因才是,争取下次考好。
C.你这次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会考好的。
D.你考不好,早在我意料之中,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更糟。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是()A.“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B.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C.“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D.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7. 填空。
(9分,每空0.5分)⑴《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作者是国作家、心理学家。
⑵《蝉》选自《》,作者,本名,(地名)作家。
《贝壳》选自《》,作者,(地名)作家。
著有诗集《》、散文集《》。
⑶《紫藤萝瀑布》选自《》,作者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原名。
⑷《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又名《》,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编撰。
二、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9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