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整理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
第四部分明清文学试题库一、填空1.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宋濂。
2.刘基寓言体散文集集名是《郁离子》。
3.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寓言体散文。
4.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徐贲、张羽。
5.明初“吴中四杰”中,以高启、杨基的诗成就最高。
6.被清赵翼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的诗人是高启。
7.“青丘子”是高启的自号。
8.“袁白燕”指明初诗人袁凯。
9.明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是李东阳。
13.“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14.明中叶《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是茅坤。
15.归有光的文集是《震川集》。
16.明中叶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唐宋派。
17.“童心说”的提出者是李贽。
18.明后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19.“公安三袁”指明代湖北公安县诗人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兄弟。
20.公安派在诗歌理论上提出的核心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1.公安派诗歌理论核心口号的提出者是袁宏道。
22.竟陵派诗人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幽深孤峭”。
23.“竟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是钟惺、谭元春。
24.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袁宏道。
25.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是张岱。
26.明末复社最主要的领袖是张溥,其散文的代表作是《七录斋集》。
27.大抵论明诗者,都推陈子龙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28.明末小品文《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张岱。
29.《三国演义》今存最早的刊本的书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刻于明嘉靖壬午年。
30.最早径称书名为《三国演义》的修订评点者是毛纶、毛宗岗。
31.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明代代表性的历史演义小说还有《列国志传》。
32.《水浒传》初刻全名《忠义水浒传》。
33.《水浒传》今存最早的刊本是清康熙五年石渠阁补修的万历己丑天都外臣序100回本。
34.受《水浒传》的影响,明代代表性的英雄传奇小说还有《北宋志传》或《杨家府演义》。
35.《西游记》今见最早的刊本是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20卷100回。
明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明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一、引言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文化繁荣,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文人。
他们的文集记录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对后世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本篇目分类索引旨在系统整理明人文集的篇目,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观点和风采。
二、分类索引1. 政治篇这一类别主要涉及明代文人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他们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社会制度变革等问题,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
•《政治篇一》:讨论明代政治体制的优劣、改革方案等议题。
•《政治篇二》:探讨明代社会阶级状况、官员选拔制度等问题。
•《政治篇三》:论述明代外交政策、对外关系等议题。
2. 社会篇这一类别主要记录了明代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包括经济、农业、商业、教育、科技等。
•《社会篇一》:描述明代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状况、土地制度等问题。
•《社会篇二》:记录明代商业繁荣、市场经济发展、商人阶层的兴起等。
•《社会篇三》:介绍明代教育制度、科举考试、文人士人等方面的情况。
3. 文化篇这一类别主要涉及明代文人的文化思想、文学创作、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篇一》:收录明代文人的诗词作品,展示他们的才华和文学造诣。
•《文化篇二》:整理明代文人的散文、随笔、笔记等作品,反映他们的思想观点和生活态度。
•《文化篇三》:介绍明代文人的书画艺术成就,包括绘画、篆刻、文房四宝等方面的内容。
4. 历史篇这一类别主要记录了明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事迹等。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分析,帮助读者了解明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历史篇一》:记录明代重要的政治事件、战争战略等内容。
•《历史篇二》:介绍明代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政治贡献等。
•《历史篇三》:整理明代历史文献、史书等资料,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参考。
5. 哲学篇这一类别主要涉及明代文人的哲学思考和思想观点。
他们对人生、道德、宇宙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
•《哲学篇一》:记录明代文人的哲学思考,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
5明代小说
冯梦龙的“三言”共120篇,多来自“家藏 古今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序》),而凌濛初 的“二拍”则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 佐诙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序》)。
前者多为编选改订,后者则着力创作。从中 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场带 到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篇小说 由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的功臣则 是凌濛初。
1、长篇章回小说的诞生、发展和繁荣。 明代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金瓶梅》)成了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 小说、世情小说的典范之作,对明中叶以后同类小说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短篇白话小说成熟,并达到高峰。 白话短篇小说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 以又称拟话本。“三言”“二拍”等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 的成熟,并代表了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3、文言小说出现复兴
第二,他虽然不反对文言小说,他的《情 史》便收集了很多文言作品,但他更强调文 学作品的通俗性,作品通俗易懂才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他在《古今小说序》中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 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 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令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 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怯者勇,淫者贞, 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 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噫,不通俗 而能之乎? 这里,“文心”指的是文人典雅的作品,“里耳” 是闾巷平民的感受,只有通俗的作品,才能得到 闾里小民的欣赏。
•有人曾说古今文人别名笔名之多者,无一人可 比得上冯梦龙。
•冯梦龙明万历二年(1574年)生于一个书香 世家。弟兄三人都是文坛名人,哥哥冯梦桂是 画家,弟弟冯梦熊是太学生、诗人。 •年轻时,他除了像一般读书人一样,准备应 考以入仕外,也出入青楼酒馆,并已开始收集 及编辑了一些民经流行的歌曲小调、博戏笑话 等,可见他很早便对通俗文学有兴趣。
《明代文学》课件
以高启、杨慎等为代表的“台阁体”和以李时中、辛幼安等为代 表的“豪放派”。
明代文学的特点与影响
01
明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矛盾和斗争。
02
明代文学在思想、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明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提 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REPORT
弘治、正德年间,诗歌风格逐渐转向 豪放、雄浑,代表诗人有李时中、文 徵明等。
明代诗歌的主要风格
清新自然
明代早期诗歌风格多以清新自然 为主,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风 光,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 往。
豪放雄浑
明代中期诗歌风格逐渐转向豪放 、雄浑,表现诗人对时代变迁、 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
个性化、多样化
袁宏道
袁宏道是明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他 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主张“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代表作品 有《雨后游六桥记》。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明代戏曲
明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早期
明初至明中叶,戏曲逐渐 从元杂剧的余韵中走出, 形成独立的艺术形式。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明代文学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中外文化交 流的重要桥梁。通过明代文学作品,世界更好地了解
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当代对明代文学的研究与传承
当代对明代文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明代文学作品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推动了明代文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明朝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古代文学明代PPT整理
01 明代文学概说(1368-1644)一绪论二《三国演义》三《水浒传》四明代诗文五《西游记》六《金瓶梅》七“三言”、“二拍”八明代戏剧与《牡丹亭》绪论一、明代文学的总体特征二、明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277年明代文学的总体特征:1、整个明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嘉靖元年(1522)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作为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是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后期,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近古的新时代。
2、各种文体具备,并达到了成熟。
通俗文学——小说、戏曲创作勃兴,形成空前繁荣的局面,代表明代文学最高成就。
二、明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明代中期开始,手工业和城市商业(包括印刷业)不断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表现市民的生活、思想情趣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人们的艺术趣味也趋向世俗化,其基本特点就是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
文学创作进一步商品化。
二、明代文学繁荣的原因2、明代中后期兴起的心学,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和自我,肯定情、欲,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提供了理论武器。
这一思潮对于在文学创作中强化主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使明代文学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当然其非理性、非道德的倾向也给文学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明代文学繁荣的原因3、明人对文学价值和特性认识的深化促进了俗文学的繁荣发达和雅俗文学的互动交融。
章回小说在明代发展、定型。
以昆腔为主导的传奇,在明代达到繁荣。
二、明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明人对文学价值和特性的认识:(1)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2)清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3)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4)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二、明代文学繁荣的原因2)中国长篇小说艺术发展历程:(1)成书过程从世代累积到文人独立撰写;(2)创作意识从借历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人生;(3)表现题材从着眼战争兴废等国家大事到注目现实生活;(4)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二、明代文学繁荣的原因2)中国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过程:(5)塑造的典型从突出的性格特征到用多色、动感的笔触去刻画人物的性格(6)情节结构从线性的流动到网状的交叉;(7)小说的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明代短篇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一般都认为是说书人所依凭的底本。
“小说”如果作广义的叙事文学的解释,则这个名词 泛指一切由说书发展而来的早期白话小说作品,如《大 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都可以称为 “话本小说”。
“小说”在说书的体系中又有个狭义的用法,即专指 短篇的人情小说,如烟粉灵怪传奇之类。这些我们常用 的“话本小说”这个名词,已经专指这些短篇的世情小 说。
• 民歌类:《童痴一弄· 挂枝儿》、《童痴二弄· 山 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 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 《精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 记》、《三报恩》等十七种; •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 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 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
“三言”一共有120篇作品,大部分是冯梦龙从众多的宋 元旧本中节选后收入的,部分还经过他的改编润饰。从 “三言”现有的篇目看,冯梦龙是有眼光的。凌濛初在 《拍案惊奇序》中说“独犹子龙氏所辑《喻世》等诸 言,……而宋元之旧种,亦被搜括殆尽”,“不知一二 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
当然,冯氏也有漏了的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的 《快嘴李翠莲记》是白话小说很特殊的一篇,主角李翠 莲出口成诗,泼辣主动,令人印象深刻,但“三言”却 没有入选。如果要为冯氏找解释,大概是它的“唱”的 成分太多,与一般小说不同,冯氏因此不选用它。 在入选的一百二十篇作品中,到底有多少篇是冯梦龙亲 自撰写的呢?此中,真正确认为冯梦龙作品的,只有一 篇,即《警世通言》卷十八的《老门生三世报恩》。
典型的话本小说指的是“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 四种小说”,及本章将深入介绍的“三言二拍”中的作 品。
古代文学史明清部分名词解释考研复习
明代文学主要名词解释整理1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因四人都居吴中而得名,其中高启和杨基的成就较大。
2台阁体:明代前期出现的文学流派,以当时的台阁重臣“三杨” :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诗歌创作内容主要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
诗风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但是内容较贫乏,显得矫作。
3章回小说:明代产生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
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4历史演义小说:古代小说的类型之一,“历史演义”就是运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兴衰等话题为历史基干题材,组织形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达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
历史演义小说从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
特点: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功,也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例如《三国志章回演义》5 拟话本:指文人模仿话本形式创作编写的小说。
明代文人对话本进行加工编辑,进而进行模仿话本的写作,出现了大量供案头阅读的文人创作的话本,称拟话本。
6 三言二拍:三言: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这三部小说集。
“二拍”:明代拟话本小说集,作者是凌濛初,是《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7 前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学创作群体,成员总共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康海,边贡,徐祯卿,王廷相。
8 後七子:明代中期继前七子之后出现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复古群体,其余成员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9茶陵诗派:明代前期以李东阳为主的诗派,其余代表人物:谢铎,张泰等人。
主张:提倡“诗学汉唐” ,反对台阁体委琐卑冗的文风。
在如何学古方面,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强调从文学本身去探讨文学的审美特征。
这对台阁体产生巨大冲击,对当时文坛起了重大作用,体现了从台阁体到前后七子主张的过度。
明清的主要文学流派及明代文学(汇总)
明清两代的主要文学流派及主张。
明代文学明代文学的发展以弘治、正德年间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文坛相对寂寞,后期相对繁荣。
严酷的文化专制导致明代诗文继续衰退,围绕拟古和反拟古,涌现出众多流派。
明代通俗文学成绩斐然。
戏曲方面,北方杂剧退潮,南戏成为主导。
一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将戏曲传奇推向高峰。
小说方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标志着短篇小说的繁荣,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问世,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长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崛起。
(一)流派纷纭的明代诗文。
著名流派有:台阁体。
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的诗派,以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文渊阁大学士杨荣、武英殿大学士杨溥为代表。
“三杨”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时逢明代的“太平盛世”,皆为台阁重臣、太平宰相,位极人臣,倍受宠幸。
他们的创作雍容典雅,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神气,内容上极尽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被称为“台阁体”。
茶陵派。
成化至弘治年间的流派,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
李继“三杨”之后,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地位主持诗坛。
他不满“台阁体”阿谀粉饰的流弊,主张宗法唐诗。
不过,他要学的只是唐诗音韵格律,而非唐诗精神。
因此,茶陵派仍未脱净台阁体气息,但启发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
前七子。
弘治至正德年间的流派,以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为骨干,针对八股文和“台阁体”造成的虚饰、委顿的文坛风气,掀起了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号召的复古运动,同时在政治上勇敢地跟残暴贪婪的权贵进行斗争。
他们以关注现实的诗文创作和挑战强权的战斗精神形成巨大影响。
但也有盲目尊古的不良倾向。
后七子。
嘉靖至隆庆年间的流派,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七人为骨干,李、王为首领。
后七子复古拟古的文学主张与前七子相同,但言论更激进,声势更浩大。
王世贞认为文章一代不如一代,东汉文弱,六朝文浮,唐文庸,宋文陋,再往后便无文章可言了。
古代文学明清时期知识点
㈠明代文学分期: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前后两期:明前期:戏曲、小说成就较高,《三国》、《水浒》问世。
明后期:小说、戏曲再现辉煌:徐渭《四声猿》、汤显祖《XX四梦》、吴承恩《西游记》、XX笑笑生《金瓶梅》、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等皆为大家大作。
诗文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㈡明代俗文学的繁荣:首先是小说勃兴:长篇章回体小说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标志。
短篇以“三言”“二拍”为代表。
其次是戏曲兴盛:嘉靖后,“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问世;“四大声腔”的XX、弋阳腔火爆。
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和曲论家,汤显祖《牡丹亭》、徐渭《四声猿》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
1、明初诗歌的代表人物。
易代之际的诗文(了解下人物就行)p2361)宋濂:《宋学士文集》2)X基:《诚意伯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3)高启:《高青丘集》“才气豪健而不剑拔弩X,辞句秀逸而不字雕句绘”4)方孝孺:《逊志斋集》2、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明前期上层官僚形成的一种文风,主要是粉饰太平之作)P238杨士奇、杨荣、杨溥,号称“三杨”作品特征:内容贫乏,多应制之作,题材多为“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3、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
李东阳(试图以雄浑之体改变萎弱诗风)主X:诗学汉唐p2384、“前七子”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前后七子(名词解释)。
代表人物:李梦阳、何景明、诗歌理论:主X:“真诗乃在民间”,主情;“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模拟以形式为主。
5、“吴中四才子”是指谁。
p240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
是指明代时生活在XXXX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一般认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
6、“后七子”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李攀龙、王世贞主X: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
7、李贽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什么。
专升本语文明清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明清文学常识摘要:一、明朝文学概述1.明朝文学的主要成就2.主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二、清朝文学概述1.清朝文学的主要成就2.主要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三、明朝代表作家及作品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2.吴承恩与《西游记》3.施耐庵与《水浒传》4.曹雪芹与《红楼梦》四、清朝代表作家及作品1.纳兰性德与《饮水词》2.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3.蒲松龄与《聊斋志异》4.吴敬梓与《儒林外史》五、明清文学对后世的影响1.文学创作方法的传承与发展2.社会思想观念的变革与文学的关系3.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发展正文:专升本语文明清文学常识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明朝与清朝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两个时期,文学创作繁荣,流派纷呈,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接下来,我们将对明朝与清朝的文学进行简要的概述,并介绍一些代表作家及作品。
一、明朝文学概述明朝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小说、戏曲等方面。
其中,小说创作尤为繁荣,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主要文学流派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色情小说等。
代表人物有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曹雪芹等。
二、清朝文学概述清朝文学的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词、散文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丰富的特点。
主要文学流派有:考据学派、骈文派、唐宋诗派等。
代表人物有纳兰性德、纪昀、蒲松龄、吴敬梓等。
三、明朝代表作家及作品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作品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吴承恩与《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作品通过浪漫主义的想象,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丑恶,寓意深刻。
3.施耐庵与《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英雄小说,讲述了宋江、李逵等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
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对封建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4.曹雪芹与《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言情小说,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故事。
明朝文学十大代表作
明朝文学十大代表作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
然而这种力量消长的变化并不表现于诗文数量的减少,而是表现在作品思想和艺术质量的蜕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朝文学十大代表作,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书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相信《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用多说,它不仅是明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扛鼎之作,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丰碑。
2、《水浒传》《水浒传》是大家熟悉的明朝四大名著之一,书中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西游记》如果问明朝有哪些文学名著能称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定要投《西游记》一票,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其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鸦片战争以后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等多种语言。
4、《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有名的明代文学著作之一,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本书集史实与传闻之大成,将商纣王的暴君形象作了最后的定型,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根据几种目前通行文学史的分期方式,我们可以大致将明代文学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和后期。
前期为从明初到成化年间,约一百年。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不高,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高启、宋濂和刘基等人,这些人经历了元末战乱,作品较有现实内容;其后出现了歌功颂德的“台阁体”,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
在小说方面出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施耐庵的《水浒传》。
文言短篇小说的创作则以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为代表,主要上承唐人传奇笔法而少创变。
戏曲的创作则落入低潮,仅有邱濬、邵璨等人可以一提,然其皆以剧载道,殊无艺术感染力。
中期从成化末年至隆庆年间,约一百年。
这一时期,先是在苏州一带出现了以唐寅、祝允明为首的“吴中四才子”,同时在京城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
他们都提出了复古的口号,比如“前七子”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给予台阁体文风以沉重打击。
此后又出现了以唐顺之为首的“唐宋派”(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即被划入此派)和以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均带有复古倾向。
这一时期戏剧的创作开始走出低谷,出现了徐渭的《四声猿》以及梁辰渔的《浣纱记》,后者专为当时经魏良辅改良的昆腔而创作。
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神魔小说《西游记》亦于此时问世。
后期为万历至明亡,约七十余年。
这一时期,戏曲创作进入丰收期,汤显祖陆续完成其包括《牡丹亭》在内的“临川四梦”四部剧作。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沈璟、王骥德等对戏剧进行理论探索的文人。
小说创作在此时也进入高潮,长篇人情小说《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及神魔小说《封神榜》等先后问世。
在白话短篇小说方面,则有冯梦龙的“三言”与凌蒙初的“二拍”等相继刊刻流行。
诗歌方面则主要出现了以“三袁”兄弟为首的“公安派”和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提倡一种“独抒性灵”或“深幽冷峭”的风格。
晚明时期又出现了一种抒写情性的短小散文——小品文,其代表作家有“三袁”和张岱等人。
明代文学填空题整理
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三国志演义》填空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有、、“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著的,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6.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第二章《水浒传》填空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2、宋元之际画家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回、回、回三种。
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将杨家将故事定型化的英雄传奇小说是,叙岳飞抗金故事的英雄传奇小说是。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填空1、“吴中四杰”是指、、和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
2、明初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最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是。
3.明初文名最著的作家是,最擅长创作散文。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作者是。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后推、胡友信。
第四章明代中期诗文填空1、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
2、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
3、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有、、、等,其中的成就最高。
第五章明代杂剧填空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为代表,把杂剧当作、的工具。
2、王九思的、康海的两部杂剧,创作倾向趋于社会伦理批判,使明代中叶的杂剧创作开始转型。
3、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其代表作是。
4、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
第六章明代传奇填空1、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和邵璨的。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作者分别是、、。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
4、明代最著名的戏剧流派是以为首的昆山派,以为首的吴江派和以为首的临川派。
5、吴江派以为首,包括、、、、、等知名作家。
明代文学郭兴良周建忠版
▽明代还出现了“中篇传奇小说”,如李昌祺《剪灯余话》中 的《贾华云还魂记》、玉峰主人的《钟情丽集》等。
明代文言小说是从唐传奇到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之间的桥梁。
二、明代小说艺术质量提高,突出表现在创作主体、 人物塑造和艺术结构的变化上。
(1368—1644)
第一章 概 述
从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元年(1368年)开国,到 明思宗朱由检 崇祯十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44年)李自成入 京、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的统治共277年。
明代文学:1368年 → 1644年
以1522年(嘉靖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明前期:1368—1521年(正德末) 明后期:1522—1644年
▲ 思想文化方面:专制统治削弱,新思潮应运而生,王学左派 影响广泛而巨大。
王学——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 → 王学左派
南宋 程朱提倡“理学”——“读书明理”,儒家经典中求理 南宋 陆九渊提倡“心学”——“心即理也”,内心反省求理 明中期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
★ 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外无物,无理,无事,无义,无善”。 “理”即“吾心之良知。” “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
明代社会历史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 → 明惠帝朱允炆
↓
↓
1368开国 定都南京 朱元璋之孙
年号洪武(共31年) 年号建文(仅4年)
1398年病逝
1402年自焚于宫中
→ 明成祖朱棣
↓
朱元璋之四子燕王 守北京
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 德州一带拉锯战
明代文学整理知识讲解
明代文学整理明代社会绪论●背景:一:明代政治——专制独裁1.大兴党狱,雄猜好杀诛戮功臣;2.八股取士,千篇一律,钳制士人;3.宦官专权,锦衣、厂卫特务统治;二:明代经济——商业经济繁荣:文人市民化1.景德镇万余人从事陶业;2.苏州“比户皆工织造,转贸四方”;3.文人兼职从商:凌濛初、陈云龙等兼营印刷业;4.很多著名文人均出身商家:屠隆、唐寅、顾宪成等三:社会思潮——理学失控心学兴起1.王守仁(阳明先生)——倡导心学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2.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3.李贽(卓吾):主张“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4.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四: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到来:四大奇书与“临川四梦”;★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情有者理必无B清晰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八股文格式(歇后语)——千篇一律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写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内容限制——从洪武到永乐年间,经义考试的思想标准已由官方明确规定下来,那就是《四书五经大全》,由礼部刊行天下。
字数限制●王学左派——即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之平等;李贽(卓吾):《童心说》A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耿中丞》)B提出《童心说》:童心即真心。
他认为,童心,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了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了真人;C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主张“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是谓“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是有主情如《牡丹亭》《紫钗梦》,厌世如《邯郸梦》《南柯梦》之作;泰州学派师承:王艮→徐樾→颜均→罗汝芳→汤显祖●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俗文学的发展及特点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李梦阳:《西厢记》与《离骚》并列;——徐渭《曲序》唐顺之等人:《水浒传》与《史记》并称;——李开先《词谑》李贽:又将“西厢记”“水浒传”“史记”等相并列;——周晖《金陵琐事》卷一冯梦龙:“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叙山歌》)这些言论,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为小说、戏曲、民间歌谣等俗文学争文学地位的高潮;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的到来:一是: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体裁——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社会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二是:俗文学兴盛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戏曲在元代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明代戏曲主要是传奇,经典之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与肯定自我、弘扬个性的思想相一致,明代文学家甚至将情感作为品评作品美学意义的社会功能准则;B.清晰认识文学“虚”“实”关系;如谢肇淛云: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
明代诗文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代诗文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诗文中国文学史明代诗文整理笔记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时间:明初,明太祖洪武元年至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368―1487)概况:明代前期指洪武元年至宪宗成化年间,共一百多年。
明初诗坛上活跃着以高启、杨基、袁凯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大都生活在元明交替的时期,经历元末动荡的战乱与明初整饬政策下的高压统治,不少作品表现了时代的创伤与个人遭际,以及诗人在特殊环境中所产生的忧郁彷徨的心态,格调凝重悲怆;在散文创作领域,宋濂、刘基是两位较有影响的作家。
他们尤以传记和寓言散文的创作成就著称。
与明初创作态势相比,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的发展步入了低潮,文坛风行的是“台阁体”。
它的盛行,与作家的生活遭际和当时相对安定繁荣的时局等因素有关。
成化至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台阁体”的创作风气。
明初诗文作家大多由元入明,经历了元末大动乱,对民生疾苦、社会疮痍有着较深的感触,写了一些揭露黑暗、抨击暴政的作品。
如宋濂、刘基的作品即是这样。
但他们在入明之后,文风都趋于保守,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反映大为削弱,而更关心文学如何为巩固新王朝服务,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
宋濂、刘基和高启都是一代宗师,他们的创作对明代诗文的影响甚大。
线索整理:诗吴中四杰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他们在明初都遭受到惨重的打击,四人都因为政治原因而死,造成了吴中文学的急速凋零,而且使得许多幸存者心怀恐惧,竭力压制自我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高启――书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者【生平概况】吴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高启,他也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元明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不少作品烙上了某些鲜明的时代特征,诗歌风格多种多样。
【作品内容及特征】高启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
高启的大部分文学活动是在元末,许多诗歌都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学特点。
如他的《青丘子歌》直接表达自己的生活志趣,体现了脱离伦理的羁绊、自由发展的个性化要求,体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拟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代文学-明代拟话本小说名词解释拟话本一.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二.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题目。
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2.篇首。
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3.入话。
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4.头回。
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5.正话。
故事主体。
6.篇尾。
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三.拟话本体制的特点。
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
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四.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三言一.《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人的作品。
二.《三言》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
主要表现的思想有:1.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三.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
二拍《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一.《二拍》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2.爱情题材的新突破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二.《二拍》的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
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简述《三言》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冯梦龙受到明末先进思潮代表人物很大影响,是明末宣传进步的社会文学思潮的健将之一。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明清部分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填空1.刘基的卖柑者言讽刺元末身居庙堂高官“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本质..2.徐渭杂剧的代表作是四声猿;由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短剧组成;被人称为“明曲之第一”..3.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梁辰鱼的浣纱记..4.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5.梁辰鱼的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6.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作者是“兰陵笑笑生”..7.“三言”:冯梦龙三部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8.二拍”:凌蒙初着“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9.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言”、“二拍”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10.在文学理论中;李贽提出着名的“童心说”..11.冯梦龙编辑了两部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童痴二弄·山歌..12.吴伟业;代表作秣陵春传奇、通天台、临春阁杂剧;借历史人物故事;抒发历史盛衰之感;寄寓身世之悲..13.吴伟业的“梅村体”叙事诗代表作圆圆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14.两大传奇:康熙朝诞生长生殿和桃花扇..15.查慎行受学于黄宗羲;诗歌学苏陆;尤致力苏轼;得宋人之长;是浙派承前启后的大家..16.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清忠谱.. 吴伟业、尤侗等以戏曲来抒写心意..李渔是我国第一个喜剧创作专家;剧作十种;总题为笠翁十种曲;其中风筝误是代表作..17.李渔的戏剧理论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18.李玉的戏曲创作:“以曲为史”的历史剧为清忠谱、千钟戮..“一人永占”为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19.南洪北孔:洪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20.古文三大家:清前期文坛上;进行文学性散文创作的是侯方域、魏禧、汪琬;被称为清初“三大家”..2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22.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23.玄奘归国后;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24.“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彦觅灯因话..2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并在剧中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至情”论..26.“四大奇书”: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27.张岱的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与琅嬛文集..28.陈子龙是复社与几社文人中的重要代表..29.沈德潜倡导格调说;尊唐抑宋;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包括义理与文理;袁枚标举性灵说..30.“乾隆三大家”又称“江右三大家”分别为袁枚、蒋士铨、赵翼..31.桐城派奠基者方苞树起“义法”说的大旗;刘大櫆以“义理、书卷、经济”的“行文之实”扩大“言有物”的内容;姚鼐提倡“义理、考据、词章”合一..32.姚门之后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33.李兆洛与恽敬、张惠言合称“阳湖三家”..34.常州词派张惠言开山;至周济发扬光大;蔚为宗派..35.吴中四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36.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是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37.水浒传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为简本和繁本..38.王骥德的曲律是明代最重要的曲论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曲创作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39.康熙诗坛上的南朱北王指的是朱彝尊和王士禛..40.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41.吕天成的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着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书..42.清初小说续书的两种方法:仿造和假借..43.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着..44.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二、名词解释1.台阁体:是明代初期以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作家群及创作;这些作家多是太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在创作上内容平乏;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但他们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倾向;即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在风格上显得典雅华丽..2.茶陵派:明初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其论诗强调宗法汉唐;重视诗歌的声律、法度等艺术表现;对当时的文坛产生较多影响;成员有谢铎、张泰、陆釴、邵宝等人..3.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从表现特点来说;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是它的对偶性;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4.前七子:主要活动于弘治和正德时期..他们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他们以李梦阳为核心;他们以复古自命;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和八股文..实际上是以复古为手段探索文学创作的新途径..5.后七子:主要活动于嘉靖、隆庆年间;以李攀龙、王世贞为核心;他们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他们的文学观念与前七子差不多;主张复古;但他们的在学古的过程中更讲究诗文创作的法度和格调;提出要“以汉魏盛唐为第一要义”;即并不单纯地学盛唐和秦汉..同时他们强调诗歌的情感因素;鼓吹真情..6.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7.吴江派:明代后期;在沈璟的影响下;出现了大批用昆山腔创作传奇的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从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沈璟是吴江人;故后人称之为吴江派..此派作家认为传奇创作要严守音律;强调曲辞必须本色;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作品大多以伦理教化或惩劝风世为主旨..主要作家有卜世臣、吕天成、王骥德、袁于令等;但他们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于沈璟;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8.临川派: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为临川人;故追随、效仿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被称为临川派..汤显祖论曲强调“曲意”;主张兼顾“意趣神色”;讲究文采;崇尚“丽词俊音”;要求格律服从内容、文辞;偏重于剧作的文学性;临川派作家大多继承了汤显祖的重才情、重文采、不受形式、格律束缚的特点;作品也大多叙写男女之情;但往往忽略了他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此派作家主要有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9.明清传奇:“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10.三言二拍:明代中后期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为宋元明三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标志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整理与创作高潮的到来..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是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11.“童心说”:李贽对文学持有的与传统文学思想根本不同的一种见解..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处于通信焉者也..”童心说所谓“童心”;就是真心;赤子之心;李贽解释为“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亦即人的自然性情;包括不依傍他人的独立见解和表现自我的纯真之情..12.公安派:明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性灵说”是公安派的理论核心;他们在理论上提倡“独抒灵性;不拘格套”的创作原则;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意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对文学的束缚;在内容上;则有抒写闲情逸趣的倾向;在当时产生较大的影响..13.“格调说”:沈德潜论诗;主张“格调说”尊唐抑宋;以儒家诗教为根本;强调诗歌须“格高、调响”;更有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同时;更加强调诗歌“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恪守“温柔敦厚”;“中正和平”的创作原则..14.“肌理说”:翁方纲论诗主张“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肌理是指诗中的义理和文理;义理为“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和学问;文理为“言有序”;指诗律、结构、章法等作诗之法..义理为本;变通于法;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融词章、义理、考据为一..15.“性灵说”:袁枚的论诗主张..强调诗歌创作应抒写性情;表达个性灵趣..辞贵自然;追求独创..反对以程朱理学来束缚诗歌创作;反对拟古倾向和“温柔敦厚”的诗教..对诗人而言强调要有“才”、有“灵机”;追求凭借天才发露而造成;“忽正忽奇;忽庄忽俳;忽沉鸷忽纵逸”等超越陈规的变化多端的风格..16.竟陵派:明代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其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为湖北竟陵人;故得名..其文学主张与公安派基本相同;要求抒写灵性;反对模拟;认为诗歌创作要抒发内心的真实感情;读古人作品;也要体察古人的真情实感..针对公安派的俚俗与浮浅之弊;希求通过幽深孤峭来加以矫正;以致出现艰涩之弊..17.梅村体:清初词坛;吴伟业号梅村..梅村体是吴伟业创作的一种七言歌行体;其有元、白歌行体;重在叙事之长;辅以初唐“四杰”的华艳词藻;温庭院、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的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创造了自成一体的“梅村体”..“梅村体”词有100余首;以圆圆曲为代表..18.晚明小品文: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体裁上则不拘一格;轻俊灵巧而有情韵..小品文在晚明时期趋向兴盛;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19.“神韵说”:王士禛的诗论主张..其论诗吸收司空图“韵外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与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理论;主张“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以清淡玄远的风神韵致为诗歌的最高的境界;要求诗歌要有含蓄深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以王维、孟浩然为诗歌创作的典范..20.桐城派: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的基本理论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21.复社: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治危亡..22.虞山诗派:清初常熟地区受钱谦益影响产生的以冯班为代表人物的诗歌流派;因家乡常熟有虞山而得名..反对前后七子、公安派、严羽宋、竟陵派;主要表达故国之情;讽刺南明王朝不能有效抗清;诗风含蓄有味..成员有冯班、钱曾等..23.阳羡词派:以陈维崧为宗的词派..陈思想上尊崇词体;摒弃词为“小道”“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诗经与白居易“新乐府”的精神;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有“词史”之称..风格上;学习苏、辛以豪放为主;有迦陵词、陈迦陵文集等..该派主要成员有:万树、蒋景祁、吏唯园、陈维岳等..24.浙西词派:以朱彝尊为宗的词派..朱论词宗法南宋;崇高清空醇雅风格;主张向姜夔、张炎学习;认为“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注重锻炼字句;讲求独出机杼..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25.性灵派: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性情”;即说诗生于性情;性情是诗的本源和灵魂;诗人要“自把新诗写性情”..这种性情表现诗人的独特个性;“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我;是傀儡也”;没有个性;也就丧失了真性情;所谓“字字古有;言言古无”;明确提倡写有我之境..以“吟咏性情”构成整体性的诗歌理论;冲破了传统与时代风尚;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26.常州词派:清代的重要词派..由常州人张惠言开创;周济进一步加以发展而成;其论词反对浙西词派寄兴不高的词风;提出创作要依据儒家的“诗教”尊崇词体;强调词的“意内言外”、“比兴寄托”的作用以及“深美宏约”的审美特点..对其时平庸词风的扭转和词风的倡导起到积极作用;而其末流;又流于穿凿附会..27.沈汤之争:汤沈之争涉及到明代两大戏曲创作观念的争论;汤即指汤显祖;沈即指沈璟..其中汤显祖的戏曲创作观念影响较大..沈璟与汤显祖作为明代曲坛上的两大巨人;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汤显祖重格律;要求格律服从文辞;服从内容..沈璟则强调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两人持论相对;发生过碰撞文辞;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卷入其中参与讨论;这就是戏曲史上着名的“汤沈之争”..28.红学: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了人们对它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版本、文本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特征和评论等方面的探讨解析..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等..三、简答、论述1、三国演义的艺术特点:1)虚与实的结合:“七分实事;三分虚假”2)非凡的叙事才能:完整细密的宏大结构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高度的史学修养与高度的叙事技巧相结合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描绘人物的个性差异5)历史演义体语言:语言文白夹杂;简练而不失流畅6)缺点:道德评判的截然分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2、三国演义刻画人物的特点、方法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典型..1.特征化性格的特点: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因素中占决定性地位..如曹操的奸、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刘备的仁等..稳定性:作品中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和谐性: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2.方法:①出场定型②反复皴染③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④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3、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点、语言特色1、出色的战争描写;写出军事斗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①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②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③注重在战争中写人④注重场面气氛的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2、历史演义体的语言:①“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既有史志文言的精华;又有讲史话本的通俗;半文半白;“易观易入”;雅俗共赏.. ②侧重叙述而简于描写..叙述又长于简笔勾勒;简洁明快;富阳刚之气..③语言开始注重个性化4、水浒传的语言艺术成就娴熟运用白话;为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①口语化②人物语言个性化③小说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准确;表现力强④景物描写与人物活动;环境气氛融为一体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用这种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的英雄..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5、水浒传的写人艺术①多层次的刻画人物的性格②同而不同;犯中求避;写出个性..③依据人物的身份经历写出人物的性格及发展④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⑤烘托、对比、夸张⑥个性化的语言6、“前七子”的复古主张:“前七子”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文学主张复古:①重视文学中真情的表达;反对道的说教②诗歌创作上;主张古体学汉魏近体学盛唐;而文章则以西汉以上文为典范;这就是所谓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③主张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创作7、“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后七子”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文学主张:①偏激的复古理论②格调法度的强化、具体化③格调说中的重情色彩8、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一)积极意义得:首先;他们在复古的旗帜下;努力为文学寻求一席独立的地位..其次;在重视文学独立地位的基础上;前后七子增强了对文学本质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对旧的文学价值观念和创作实践发起了一定的冲击..(二)消极影响失:首先;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存在着距离;求真写实的观念并未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为数不少而缺乏真实情感的模拟之作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水准..其次;前后七子发起的文学复古思潮;在当时的文学领域产生过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后世带来了直接与间接、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影响..9、沈璟的戏剧创作理论主张:1.基本出发点:沈璟创作的思想倾向偏于保守;倡导封建伦理道德的气息比较浓厚..2.“本色论”:推崇本色语言;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3.“声律论”:严守格律10、西游记的艺术表现特色:1)极幻与极真:①极幻:浪漫主义;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光怪陆离的世界..②极真:幻中有真;有现实的影子..如天宫是朝廷的影子;妖魔也有人情味..2)人物形象的塑造:①物性:是人性和神性的统一..妖精是变来的;但具有本来的物性;如鸟精会飞..②神性:成精后均神通广大..③人性:均有人的性情..3)多角度、多色调刻画人物形象:写优点;也写缺点;走出类型化的俗套..如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既描绘了他的憨厚朴实;也描写了他的人性的缺点;贪小便宜;好吃懒做..4)充满喜剧色彩与诙谐气氛:很大程度是通过“戏言”的方式实现的..“戏言”即开玩笑的话;显得亲切和蔼..11、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史地位:1)艺术成就:①以一家写及天下国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通过西门庆一家人的兴衰反映整个国家的现实..②暴露社会黑暗具有广度:上至朝廷;下至一个家庭甚至是各色人物;形相毕露;批评性很强..③暴露社会黑暗具有深度:把暴露的矛头指向两个集团;即统治集团和商人集团..主要是官商勾结;欺压百姓;制造腐败..但对商人态度又是复杂的;一方面写商人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写商人是精明能干..④善于暴露人性的弱点:人性扭曲的表现;西门庆贪财好色..压抑人性和纵欲一样;都要走向灭亡..2)文学史地位:金瓶梅是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是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金瓶梅是第一部世情小说;推动了世情小说高潮的到来..金瓶梅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创作;形成中心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的结构模式..完成了说话体向阅读体转变的模式..①创作题材上最显着的特征是“寄意于时俗”;从反映历史神话转变为反映现实..②创作主旨上从歌颂转变到暴露;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丑、恶..③人物形象塑造上首先表现在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其次人物由帝王将相、英雄、神怪转向平凡人物..最后是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使刻画人物走出类型化..④创作结构上从说话体小说向阅读体小说的过渡;也反映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上..⑤创作语言上表现为在口语化、俚俗化、个性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12、归有光散文的特点、主要作品:归有光的散文其长处在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及普通人物;状情摹志;细心刻画;寄予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因此读来使人感到真切生动;回味无穷..他的先妣事略、项脊轩记、思子亭记等篇或记述平常事;或抒写亲人之情;具有描写朴质自然、抒情真切感人的特点..但在归有光的文集中;这类文章数量不多;大量文章还是散发着迂腐的说教气息..13、李贽与“童心说”:李贽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标新立异对当时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家..他的思想极具叛逆色彩和反抗精神;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强调人的个性与自身价值;否定传统思想权威至高无上的偶像地位;对晚明社会反抗传统价值体系起着启蒙作用..提出“童心说”;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意思是不受程朱理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干扰;具有明显反理学色彩..13、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1)“一书而兼二体;”体现了出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而胜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创作特征..2)用传奇法以志怪;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委曲多变;人物性格鲜明、富有变化..3)花妖狐魅;各具人情..是艺术形象的共同属性;既有人的思想感情;又有动物原型的自然特征..4)描写委曲;序次井然..语言特点;虽写幻境;并不玄虚;凡所藻绘;多用白描;叙事简洁含蓄..1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成就: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通过写不和谐进行讽刺..儒林外史将中国讽刺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着并列而无愧的地位;这是吴敬梓对中国小说史的巨大贡献..1)讽刺的最大特点:真实性..在冷静如实的叙述中使人物自身的言行构成讽刺..如马二先生原型是冯粹中;他他被科举制弄得昏头昏脑却仍坚信科举天经地义..。
明代文学
第四节 流派的繁荣
一、集团林立、流派纷呈
二、观点偏颇、霸气十足
第二章 明代诗文
第一节 初期诗文(低谷期)
一、高启(吴中四杰之一)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二、宋濂
三、刘基
思考题: 1、明后期进步的文学思潮的主要观点 有哪些? 2、简述明代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多 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3、李贽的学说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4、在晚明的文学理论中,李贽的“童 心说”具有怎样的先导意义?
第四章 水浒传
第一节 成书、作者、版本
一、成书过程
1、与《宋史》有关。 2、南宋:广泛流传。 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罗烨《醉 翁谈录》、《大宋宣和遗事》平话 3、元代水浒戏。 李逵为第一主角
二、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元 至顺二年进士,经历了动乱的 社会。还参加了张士诚的农民 起义,有战斗经验和对江湖英 雄认识。
2、作家: 主要是以皇室人员为核心。
3、体制创新。尝试对元杂剧体 制全面突破。
二、代表作家 1、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一说十 七子),封为宁王。酷爱戏曲、音乐和道家 学说,是著名的戏曲家、戏曲理论家。 2、朱有燉。朱元璋的孙子,嗣位为周王, 也是戏曲爱好者和高产作家。剧本今存三十 一种,是保留杂剧最多的作家。 3、杨讷。《西游记》六本二十四出。
三、版本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版本最复杂的一 部小说,主要分两个系统:繁本和简本。 繁本:文繁事简 《忠义水浒传》、《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 水浒传》、《金圣叹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 传》、《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书》
简本:事繁文简
第二节 思想意蕴
一、内容: 描写了一支聚义队伍的发生、发 展和毁灭的过程。
结构上分两大部分:
第二节 情节和主旨
一、基本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社会绪论●背景:一:明代政治——专制独裁1.大兴党狱,雄猜好杀诛戮功臣;2.八股取士,千篇一律,钳制士人;3.宦官专权,锦衣、厂卫特务统治;二:明代经济——商业经济繁荣:文人市民化1.景德镇万余人从事陶业;2.苏州“比户皆工织造,转贸四方”;3.文人兼职从商:凌濛初、陈云龙等兼营印刷业;4.很多著名文人均出身商家:屠隆、唐寅、顾宪成等三:社会思潮——理学失控心学兴起1.王守仁(阳明先生)——倡导心学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2.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3.李贽(卓吾):主张“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4.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四: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到来:四大奇书与“临川四梦”;★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情有者理必无B清晰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八股文格式(歇后语)——千篇一律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写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内容限制——从洪武到永乐年间,经义考试的思想标准已由官方明确规定下来,那就是《四书五经大全》,由礼部刊行天下。
字数限制●王学左派——即泰州学派:王艮、李贽、徐阶王艮(初名银):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之平等;李贽(卓吾):《童心说》A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答耿中丞》)B提出《童心说》:童心即真心。
他认为,童心,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了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了真人;C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汤显祖——师承泰州学派成员罗汝芳主张“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是谓“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是有主情如《牡丹亭》《紫钗梦》,厌世如《邯郸梦》《南柯梦》之作;泰州学派师承:王艮→徐樾→颜均→罗汝芳→汤显祖●明代社会思潮下明代文学——俗文学的发展及特点1.俗文学在理论上得到肯定:李梦阳:《西厢记》与《离骚》并列;——徐渭《曲序》唐顺之等人:《水浒传》与《史记》并称;——李开先《词谑》李贽:又将“西厢记”“水浒传”“史记”等相并列;——周晖《金陵琐事》卷一冯梦龙:“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叙山歌》)这些言论,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为小说、戏曲、民间歌谣等俗文学争文学地位的高潮;2.俗文学创作高潮时期的到来:一是: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体裁——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社会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二是:俗文学兴盛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戏曲在元代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明代戏曲主要是传奇,经典之作:汤显祖的“临川四梦”;3.俗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A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与肯定自我、弘扬个性的思想相一致,明代文学家甚至将情感作为品评作品美学意义的社会功能准则;B.清晰认识文学“虚”“实”关系;如谢肇淛云: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
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C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三国演义》,类型化人物:刘备:仁君;——似伪诸葛亮:智绝;——似妖关羽:义绝;——似神D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语言的通俗易懂,对一部作品的流传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水浒传》《金瓶梅》很多方言、俗语;结论:雅文学于俗文学相互交融、互动是为一种常态,雅文学的俗化,俗文学的雅化,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双向互动态势。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开创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的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使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且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唯一形式。
●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1)艺术特征:情节连贯、故事完整,叙事角度基本上是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2)形式特征:散韵结合方式;(全书或开场、收尾、文中,也多用诗词、鼓词等)《三国》开篇:明代杨慎《临江仙》3)叙事特征:注意说与听的关系;开头多用“入话”,即“楔子”,起到陪衬正文故事内容的作用;同时有着说话痕迹,如“话说”“且说”等叙事语言;最后卖关子、吊胃口的结尾。
●元代的三国故事流传的形式主要是:三国戏和《三国志平话》;主要贡献:文学作品中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明确,人物性格基本形成,以及小说框架逐步定型;●《三国志演义》——“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一)官修史书的帝魏、帝蜀之争1.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为正统2.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蜀为正统3.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魏国为正统观点矛盾:一方面肯定陈寿的“帝魏”观点;但是在人物评价上却肯定刘备之“仁道”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尊曹魏为正统;5.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尊蜀汉为正统;(二)民间——拥刘思想痴心不改●小结:拥刘反曹思想文化内涵“拥刘反曹”的观念是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它积淀了普通百姓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拥刘反曹”就是尊崇仁政、贬斥暴政,尊崇忠义、贬斥奸诈,这也反映了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向往,对残君暴君的憎恶。
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倾向。
●拥刘反曹思想表现:(一)语言称谓上:感情色彩鲜明(二)结构安排上:蜀汉着墨最多(三)内容叙事上:歌颂仁政;其一:仁政——君民关系其二:待人——君臣关系●《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结合——七实三虚(一)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关系论证◆史实与虚构的关系处理——是历史演义小说面临的首要问题✓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都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是在人物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三分虚构”之艺术技巧:1.妙笔生花,善于铺叙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5.细心穿插、巧于构思二:宏伟壮阔之艺术结构1.五条线索交错并行:东汉灭亡为引线,西晋统一为终局;中间魏、蜀、吴三线的兴衰是主线;2.在魏蜀吴三条线索中,又以魏、蜀两国的矛盾斗争为主干;魏蜀以蜀汉为重点;蜀汉以诸葛亮为中心;3.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作者又兼用倒叙,铺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叙事手法;三、特征化的人物形象✓特征化艺术典型的特点:1.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夸大其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脸谱化;)2.稳定性:指人物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基本稳定不变,处于静穆状态;(主要性格特征基本不变,程式化;)✓特征化性格塑造的艺术手法:1.出场定型,犹如脸谱性格特征较单纯、稳定;2.反复皴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3.善用传奇故事、生动细节突出性格特征;4.善用对比、烘托手法;四:全景式的战争描写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本章思考题:1.章回体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的特征;2.怎样理解《三国演义》世代累积型的小说;3.《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4.评价刘、关、诸葛、曹操的人物形象;5.《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虚实;人物;结构;战争;语言)《水浒传》●如何理解宋江的“忠义”其一:宋江的出身、为人、行世1.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学儒;2.为人:结交好汉;3. 行世:以忠义求进取;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为了锦绣前程,时以封建道德准绳,事事以封建秩序为尺度,绝不越雷池半步其二:宋江上山“曲线图忠义”上山之前:逼上梁山:梁山之上:招安(下山)之后:最后的晚宴;迫不得已走一一条曲线救国的忠义之路:暂时委身梁山,以图日后全其“忠义”之志其三: 宋江的“忠义”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小结:宋江之“忠义”结局:宋江因官逼民反,求生不得,为实现其“忠义进取”之志,遂而投奔梁山,惟求“暂借水泊,权时避难”,为日后朝廷招安,求得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而虽死无憾。
因此,宋江的人生是追求忠义的人生,而追求忠义的人生也必将是悲剧的结局;●《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一.人物形象的塑造1.人物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2.对比中凸现人物的个性差异同是军官,林冲的软弱性,杨志的奴才性,鲁智深的反抗性。
3.通过行动来刻划人物武松:勇猛、机警,通过打虎、杀嫂,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行动来充分展现的。
4.注重细节描写,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二、完整富于变化的艺术结构《水浒传》上半部分以人物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件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
(46)1.前七十一回主要采用单线连环勾锁结构方式。
2. 从七十二回到八十二回为一大过渡,由聚义过渡到招安。
其以时间为顺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直至接受招安;3.八十二回之后主要采用板块式结构方式。
即征辽、征方腊,征田虎、王庆,各自独立,自成板块。
三. 语言特色1. 叙述语言通俗易懂,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2.人物语言:①高度个性化②充满了生活气息●《金瓶梅》书名由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西门庆的人生哲学:“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好货贪财,好色,逐权1.破落财主,开药铺(西门大郎)浮浪子弟2.近来发迹,交通官吏。
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包揽词讼;娶了李娇儿3.聚敛钱财与官员平起平坐。
娶了孟玉楼,又谋取李瓶儿。
4.党争牵连金钱疏难。
摇身一变——贾廉,西门庆可以享受落难中亲家的家财了5.另觅靠山谋求官身6.以钱易权横征暴敛7.认官为父高官厚禄8.富贵逼人纵欲身亡●《金瓶梅》的审美艺术——白话长篇小说里程碑一、题材转变:变奇为常,从神到人《金瓶梅》的题材不再是朝代更替、英雄征战、神魔斗法,而是转向世俗社会,琐碎家事。
二、审美取向变异:由美到丑《金瓶梅》中几乎没有一个正面人物,作者以生活中的丑作为题材,怀着对丑恶现实的强烈憎恶之情,将生活中的丑进行提炼、挖掘,并加以概括,从而上升为艺术的美三、性格化人物塑造:立体化、多色调1、淡化故事情节,注重刻画人物2、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写人四、结构艺术:从线性结构到网状结构以前长篇,都从“说话”演变而来,其结构多是一个个故事贯穿起来的线性结构。
《金》以西门庆及其家庭为主线,金、瓶、梅等故事单线又都与家庭纠葛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