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十二章--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化学分析方法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和技术手段,定量定性地研究和分析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的科学方法。

它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两个方面,并探讨其在化学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基础科学。

它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将物质进行分解和提取,利用化学反应、色谱分离、光谱、电化学等手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分析化学的目标是准确地获得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信息。

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包括重量分析、体积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重量分析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质量的方法。

通过称量和称重的操作,可以精确测定物质的质量。

重量分析方法常用于化学实验室中的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工作。

体积分析是一种以体积变化作为分析依据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酸碱滴定法,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滴定剂溶液的定量滴加,确定待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光谱分析是基于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原理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可以推断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光谱分析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

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分析的一种手段。

它利用物质与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通过测量电流、电势和电荷量等参数,得到物质的信息。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有电位滴定法、电流法和电导法等。

与分析化学相对应的是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手段,实现对物质的高效快速分析。

仪器分析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具有自动化、精确性高、操作简单等优势。

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色谱分析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实现对物质的分离和分析。

质谱分析则通过对物质离子的质量-荷比值进行测量,实现对物质成分和结构的分析。

光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在仪器分析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总之,化学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
2019/7/24
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的组成、形态、结构等信息 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是化学中的信息科学。根据分析方 法所用手段,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化学 分析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已知物与待测物的 化学关系,测出未知物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是 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通过精密仪器 测定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而分析出待测物质组 成、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测量常量组分常用化学分析方 法,而测量微量组分(质量分数为10-3-10-6)、痕量组分 (质量分数为10-6-10- 9)或超痕量(质量分数为10-9—10-12) 组分时,则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是仪器分析的基 础,仪器分析离不开化学分析,其不少分析过程需应用到 分析化学的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应用时应 当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当然,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必将出现更多可以替代化学分析方法的仪器 分析方法。
2019/7/24
联用分析技术已成为当前仪器 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几种方 法结合起来,特别是分离方法 (如色谱法)和检测方法(红外 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法) 的结合,汇集了各自的优点、弥 补了各自的不足,可以更好的完 成试样分析任务。
2019/7/2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邻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使得 仪器分析中新方法层出不穷,老方法不断更新。光二极 管阵列检测器的商品化,使得光学分析方法的光谱范围 加宽、量子效率提高、暗电流变小、噪音降低、灵敏度 提高、线性范围加宽、可以同时获得多行数据,如得到 波长-强度-时间的三维谱图。在痕量分析中,免疫法也得 到广泛的应用,出现了各种仪器的免疫分析法。超临界 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超临界流体色谱。它能在较低温度 下分离热不稳定、挥发性差的大分子,又可采用灵敏的 离子化检测器,弥补了气象色谱和液相色谱的不足。

第十二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十二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呼伦贝尔学院 分析化学
破碎过10号筛后,d=2mm,m=0.2×22=0.8kg, 若将缩分1次后留下的10kg试样连续缩分3次: 留下 10×(1/2)3=1.25kg,
此量大于要求的m值(0.8kg),仍有代表性。 故 应再缩分3次。
三、关于取样的几点说明: 1.气体试样的采取 气体取样装置由取样探头、试样导出管和贮样器三部分 组成。 2.液体试样的采取 液体物料,组成比较均匀、采样比较容易。 对于液体物料的采样应注意两点: ⑴ 采样容器和采样用的管道必须清洁,取样前应用被分 析的物料冲洗。
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常量组分一般采用滴定分析法或重量分析法; 当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均可采用的情况下,一般采用 滴定分析法。 微量组分采用光度分析法或其它仪器分析法。
四、共存组分的影响
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必须考虑干扰组分对测定的影响, 尽量选择特效性较好的分析方法或者加入掩蔽剂或者控制条 件可以消除干扰的方法。
第12章 定量分析中的一般步骤
教学要求:
1.理解试样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 2.了解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方法; 3.了解选择分离方法和选择测定方法的原则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取样 试样预处理
测定
数据处理 结果表示
§12.1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一、 取样的基本原则
取样是定量分析中的第一步; 取样的基本原则:具有代表性; 取样的基本步骤:

TiO

2


H
2O

2



定TiO
2
EDTA法测定CaO MgO合量
EDTA法测定CaO

KIO

分析化学分离技术探究

分析化学分离技术探究

分析化学分离技术探究在化学中,分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

通过将混合物中不同化合物之间的作用相调整,可以使其分离出来。

而分析化学分离技术即是在分析化学中用来分离化学物质的一种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探究分析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 色谱法色谱法是分析化学分离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是一种基于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移动速度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组合,使之发生分离。

固定相是固定在涂在固定载体上的物质,而流动相则是需要分离的混合物在经过固定相之前所加入的溶液。

当混合物通过固定相时,其中的每一种化合物都会在特定程度下停留在固定相处。

这是因为不同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移动速度不同所导致的。

色谱法应用广泛,包括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在气相色谱法中,流动相是一种高纯度的气体,而在液相色谱法中,则是将混合物溶解在一个极性溶剂中,再将其注入色谱柱。

2. 电泳法电泳法包括了几个不同的技术,但它们都是基于不同化合物通过电场时的运动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其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注入到凝胶中,然后由于电场的作用,不同的分子会在凝胶中产生不同的运动,进而分离。

凝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凝胶基质来界定不同分子之间的空间。

当混合物通过凝胶时,由于不同分子大小和电荷的不同,它们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迁移率。

电泳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分离和检测DNA和RNA中。

3. 萃取法萃取法是通过溶剂的挥发性来将化合物从混合物中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相,将混合物注入其中一相中,然后沉淀到另一个相中,以进行混合物分离。

萃取法的具体实现方法是,将混合物溶解在一个既可以溶于有机物又可以溶于水的溶剂中。

然后将另一个和溶液互不混合的功能液相加入其中,如氢氧化钠。

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质量越大,就越容易在水相中沉淀。

萃取法在环境监测和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它被用于从土壤和水中分离化合物。

仪器分析答案第12章第四版朱明华编

仪器分析答案第12章第四版朱明华编
第十二章
质谱分析习题解答
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解:(1)真空系统,质谱仪的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必须处于高真空状态。 (2)进样系统,将样品气化为蒸气送入质谱仪离子源中。样品在进样系统中被适 当加热后转化为即转化为气体。(3)离子源,被分析的气体或蒸气进入离子源后 通过电子轰击(电子轰击离子源)、化学电离(化学电离源)、场致电离(场致电 离源)、场解析电离(场解吸电离源)或快离子轰击电离(快离子轰击电离源)等 转化为碎片离子,然后进入(4)质量分析器,自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在加速电极 电场作用下被加速获得一定的动能,再进入垂直于离子运动方向的均匀磁场中,由 于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作圆周运动,使不同质荷比的离子顺序到达检 测器产生检测信号而得到质谱图。(5)离子检测器,通常以电子倍增管检测离子 流。
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
解: 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仪器如下图所示:

飞行时间质谱计
飞行时间质谱计的特点为:
(1)工作原理简单。质量分析器既不需要磁场,又不
需要场,只需要直线漂移空间,因此,仪器的机械结构较简单,增长漂移路程L 就可以提高分辨本领。 200a.m.u.的离子。 (2)快速。在约20ms时间内,就可以记录质量为0—
9. 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解:实现GC-MS联用的关键是接口装置,起到传输试样,匹配两者工作气体的作用。
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解:生命过程中的化学是当前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高极性、热不稳定、 难挥发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和生物样品难以采用GC-MS进行分析。液相色谱虽 然不受化合物沸点的限制,并能对热稳定性差的试样进行分离、分析,但由于其 定性能力差,所以应用得到来极大的限制。这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成为分析化学 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开发液相色谱与有机质谱的联用技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分析化学分离方法.ppt

分析化学分离方法.ppt
Ni
H3C C N OH…O N C CH3
S N N C NHNH
NO N ONH4
22
无机离子的萃取(2)
形成离子缔合物
C2H5 C2H5
OH +
FeCl
4
C2H5
C2H5 OH FeCl 4
羘离子
乙醚萃取
23
无机离子的萃取(3)
形成三元配合物
OH
OH
O N
Ag
Br
N
2
O
O
C
Br
O
SO
N
1 1
D
n
DR
19
例:用8-羟基喹啉-氯仿溶液与pH=7.0时,从水溶液 中 萃 取 La3+ ( 已 知 D=43 ) 。 今 取 含 La3+ 水 溶 液 20 mL,计算用10 mL萃取液萃取一次和等体积萃取两 次的萃取率。
解:萃取一次
E D 43 100% 95.56% D R 43 20 / 10
R—OH
pH>9.5
选择性好
交换
R-SO3H + Na+ 洗脱
R-SO3Na + H+
37
13.4.2 树脂类型(2)
阴离子交换树脂:含碱性活性基团的树脂。
强碱型:R —N(NH3)3Cl
pH 0-14
弱碱型:R —NH2 ,R—NHCH3 pH 0-7
R—N(CH3)2
pH > 9.5
R
NH
2
H
OH
N
O
Mg
O
N
+ 2H+
7
有机沉淀剂分离法(2)

大二化学仪器分析知识点

大二化学仪器分析知识点

大二化学仪器分析知识点化学仪器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多种仪器的原理、操作和应用。

对于大二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化学仪器分析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二化学仪器分析中的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一、电化学方法1. 电化学分析基本原理:电化学方法是利用电极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定电流、电压等电化学参数,可以获得样品中物质的含量信息。

2. 电极的分类与特点:常见的电极有玻璃电极、金属电极、气体电极等。

不同类型的电极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3. 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位分析法、电导法、极谱法等。

每种方法有其独特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光谱分析方法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利用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含量。

常见的仪器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红外光谱: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吸收的特性,了解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

常见的仪器有红外光谱仪。

3. 原子吸收光谱: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常见的仪器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三、色谱分析方法1. 气相色谱:根据物质在气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定量分析混合物。

常见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

2. 液相色谱:根据物质在液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来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仪器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离子色谱仪。

四、质谱分析方法1. 质谱仪原理:利用质谱仪对化合物分子进行分析和测定,常见的质谱仪有质谱联用仪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等。

2. 质谱指纹图谱:利用质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质谱指纹图谱来鉴定和定量物质。

五、其他仪器分析方法1. 热分析:通过对样品在升高温度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等。

2. 核磁共振:通过对样品中的核自旋进行磁共振现象的研究,来了解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

仪器分析各个章节小结

仪器分析各个章节小结

仪器分析各个章节小结仪器分析是对于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的一门科学,已经成为当代化学、生物学、药学和地球科学等各类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分析技术。

在仪器分析课程中,涵盖了许多章节,如下。

第一章: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作用来分析物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非常常用、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有机和无机物质,例如测量肝素、胆固醇、蛋白质、染料、金属离子等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有单波长法、多波长法和倒置分光光度法等。

单波长法测定速度快,但多波长法测定的结果更加准确。

第二章: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浓度,这种方法是一种分析化学的经典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优势是其选择性、准确性和精确程度都比较高。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测定钠、钾、镁、铜、铅、锌等元素的含量。

第三章:荧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荧光特性来分析物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非常微小的样本也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用于检测基于荧光信号的分子诊断,荧光标记的细胞和生物分子等。

在荧光分析法的范畴中,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包括比色融合法、固相光谱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应用领域和优劣点。

第四章:分析色谱法分析色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中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将样品通过色谱柱来分离各种成分,再用检测器来检测成分的浓度来进行分析。

分析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

它们的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到生物和药物的分析、环境监测等方面。

第五章: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方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电化学分析领域中,包括电位滴定法、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等多种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对物质进行非常精确的定量分析,对样品的形状和大小没有要求。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分析化学、电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很多方面。

仪器分析(天津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仪器分析(天津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仪器分析(天津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现代分析仪器基本组成包括信号发生器、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读出装置四大部分。

参考答案:对2.溶液理论中四大平衡是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络合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参考答案:对3.与化学分析相比,仪器分析具有灵敏度(),检出限()等优点,操作(),容易实现自动化;但相对误差(),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

参考答案:高,低,简便,较高4.仪器分析一般都有独立的方法原理和理论基础参考答案:对5.按分析任务,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参考答案:对6.按数量级分类,分析化学可分为常量分析、微量分析、痕量分析、单分子分析等。

参考答案:对7.电分析方法包括电导分析、电位分析、电解分析、库伦分析、电泳分析和伏安分析等。

参考答案:错8.色谱分析法是指根据混合物的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吸附、分配或其它亲和作用的差异而建立的分离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对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化学分析是基础,仪器分析是发展方向1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与核磁共振技术相关的诺贝尔奖共有四次第二章测试1.线光谱是物质受外界能量作用后,由于( )能级跃迁产生的。

参考答案:原子外层电子2.下列哪种因素会引起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参考答案:溶质发生解离;杂散光进入检测器3.某种溶液在254 nm处的透射比T% =10%,则其吸光度为0.1。

参考答案:错4.某金属离子X与R试剂形成一有色络合物,若溶液中X的浓度为用1 cm比色皿在525 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00,则此络合物在525 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参考答案:5.为减小吸光度的测量误差,一般要求吸光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改变光程,或改变被测物的浓度来实现。

参考答案:对6.吸收光谱可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两大类。

参考答案:对7.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

波长越长,光的能量越大。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

2004-10-3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混合物试样
• • • • • • • • • 稀HCl:Ag+, Hg2+, Pb2+(浓度大时,温度低时) (I), 银组, (HCl组) H2S+0.3mol/LHCl (H2S组) : (II)A, 铜组, Pb2+, Bi3+, Cu2+, Cd2+ (II)B, 锡组, Hg2+, As, Sb, Sn (NH4)2S+NH3-NH4Cl((NH4)2S组): Al3+, Cr3+, Fe3+, Mn2+, Zn2+, Co2+, Ni2+ (III), 铁组 (NH4)2CO3+NH3-NH4Cl:Ca2+, Sr2+, Ba2+ (IV), 钙组 • (NH4)2CO3组:Mg2+, Na+, K+, NH4+, (V), 钠组
[ A]O 分配系数 K D [ A] W T , P [A]O 和[A]W是分配平衡后,溶质(A)在上、 下层液相中的浓度。
A
讨论
1)不同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 K 值; 2)K 值越大表示该溶质在上层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 3)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K 值很接近时,须通过不断更 新溶剂进行多次抽提才能彼此分离; 4)分配系数与物质在两相体系中的溶解度有关,但分 配系数不等于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的比值。溶解 度是指饱和状态,萃取则常用于稀溶液;
2004-10-3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间歇操作的萃取效率
D 如果 VW VO, 则 RA 1 D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

中除去99%的水。
应用:浓缩酶、蛋白质、核酸、多糖;酶的浓缩回收率可达90%。 特点:简单、经济、高效、快速的分离方法。
2019/3/31
三、生物大分子的色谱分离法
生物试样:酶、蛋白质、核酸、多糖 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提供高纯试剂;
色谱法是目前最有效的制备级的分离方法;
基因工程中,治疗用蛋白的分离纯化即采用高压制备液相色谱; 空间排阻液相色谱:蛋白质大小差异,通用型蛋白分离纯化工具;
第八章 分析化学中的 分离技术
第五节 膜分离技术与 生物试样分离
一、透析 —超滤分离技术
二、超滤
三、生物大分子的色谱分 离法
2019/3/31
一、透析 ——超滤分离技术
原理:透析是采用半透膜作为滤膜, 使试样中的小分子经扩散作用不
断透出膜外,而大分子不能透过被保留,直到膜两边达到平衡。 特点:半透膜两边均为液体,一边为试样溶液,另一边为纯净溶剂( 水或缓冲溶液)。可不断更换外层溶剂使扩散不断进行,直至符合要求。 应用:制备或提纯生物大分子时,除去小分子物质及其杂质,脱盐。 用于透析的半透膜应具备的条件: (1)在溶剂中能膨胀形成分子筛状多孔薄膜,只允许小分子溶质通过 ,而阻止大分子(如蛋白质)通过;
2019/3/31
二、超滤
超滤是指外源加压的膜分离,其原理与过滤一样。 依据所加的操作压力和膜的平均孔径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模式: (1)微孔过滤 操作压力为0.07 MPa,膜的平均孔径为 500 埃至14 m ,用于分离 较大颗粒; (2)加压超滤 操作压力为0.03-6 MPa,膜的平均孔径为 10-100 埃至14 m ,用于 分离大分子溶质;
亲和色谱:利用固定相配基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特殊生物亲和力的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化学专业)课程编码:B100713090学时:48 学分:3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一、课程教学目的仪器分析是化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状态和进行科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

课程内容既有成分分析又有结构分析,既有无机分析又有有机分析。

它是从事化学、生物、地质、环境等学科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仪器分析的教学目的:1、配合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有关概念;2、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分析对象;3、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重点掌握仪器主要操作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4.通过各种仪器分析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二、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了解仪器分析的概况,仪器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内容和分类教学内容:1. 仪器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2. 分析仪器的组成3. 仪器分析方法的内容和分类。

教学重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内容和分类教学难点: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教学目标:了解电磁辐射性质掌握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教学内容:1.光学分析法的有关基础知识2.理解光学分析法分类3.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4.光学分析仪器。

教学重点:光学分析法分类,光学分析仪器构成。

教学难点:普朗克方程第三章原子发射光谱法教学目标:了解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光源,摄谱法和光电光谱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教学内容:理解原子发射光谱仪、等离子体、电弧和火花光源,摄谱法掌握原子发射光谱原理、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方法教学重点:原子发射光谱原理、等离子体光源,内标法定量原理教学难点:原子发射光谱原理、内标法定量原理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教学目标:了解原子化原理技术,仪器构造,干扰及消除理解试样原子化技术,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效应及抑制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

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

《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一、课程编码及适用专业课程编码:总学时:72面授学时:32自学学时:40适用专业:化学化工类函授本科各专业二、课程性质仪器分析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本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基于测定被分析物质的性质对无机、有机和生物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各种方法;对复杂混合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前采用的高效分离技术。

仪器分析是化学、化工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仪器分析是化学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

仪器分析中的各种方法和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特别是伴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仪器分析已经成为分析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选用相应的方法和仪器来解决物质的定性和定量问题。

四、学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光谱分析中的基本概念: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2)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发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条件和测量方法。

(3) 了解电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电位分析法,极谱法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测量条件和测定方法。

(4) 掌握色谱法的理论,分离条件和定量方法。

(5) 熟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方法应用。

(6) 了解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分析法及电泳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7) 熟悉掌握复杂试样前处理的具体步骤及其应用。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本课程,应着重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注意归纳方法原理等有关内容,抽提共性及内在联系,减少内容的零乱和庞杂。

六、自学内容与指导第一部分光谱分析第一章绪论(一)自学内容仪器分析方法分类、仪器分析的特点、仪器分析的发展、现代分析化学-分析科学、现代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12章)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7-12章)

第七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1.解释下列名词:(1)原子吸收线和原子发射线;(2)宽带吸收和窄带吸收;(3)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4)谱线的自然宽度和变宽;(5)谱线的热变宽和压力变宽;(6)石墨炉原子化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7)光谱通带;(8)基体改进剂;(9)特征浓度和特征质量;(10)共振原子荧光和非共振原子荧光。

答:(1)原子吸收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不同的较高能态产生的光谱线;原子发射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光能、电能或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较高的能态,然后从较高的能态跃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谱线。

(2)分子或离子的吸收为宽带吸收;气态基态原子的吸收为窄带吸收。

(3)积分吸收是吸收线轮廓的内的总面积即吸收系数对频率的积分;峰值吸收是中心频率ν0两旁很窄(dν= 0)范围内的积分吸收。

(4)在无外界条件影响时,谱线的固有宽度称为自然宽度;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谱线宽度增加称为变宽。

(5)谱线的热变宽是由原子在空间作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压力变宽是由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间相互碰撞产生的谱线变宽,与气体的压力有关,又称为压力变宽。

(6)以石墨管作为电阻发热体使试样中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称为石墨炉原子化法;反应生成的挥发性氢化物在以电加热或火焰加热的石英管原子化器中的原子化称为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

(7)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8)基体改进剂是指能改变基体或被测定元素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以避免化学干扰的化学试剂。

(9)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定义为元素的特征浓度;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定义为元素的特征质量。

(10)共振原子荧光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和发射的荧光波长相同时产生的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和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的荧光称为非共振原子荧光。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分离技术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分离技术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分离技术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分离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操作。

通过分离技术,我们可以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并获得纯净的有机物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分离技术,包括提取法、结晶法、蒸馏法和色谱法。

提取法是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分离技术。

它基于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剂的选择和提取过程的控制,可以将需要分离的有机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提取法可以用于分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合物,也可以用于分离不同有机物之间的混合物。

在实验操作中,通常使用漏斗进行液-液相分离,通过叠加分液仪可以方便地分离两相,从而获得纯净的有机物质。

结晶法是一种常用的纯化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技术。

结晶法基于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

通过逐渐降低溶液温度,使得溶质逐渐从溶液中析出结晶,从而实现对有机物质的纯化。

结晶法需要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恰当的结晶条件,如搅拌、过滤和干燥等操作,以获得高纯度的结晶产物。

蒸馏法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重要技术。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蒸馏法通常用于分离液体的挥发性有机成分。

蒸馏法基于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得具有较低沸点的物质先蒸发,然后再通过冷凝收集,从而实现对有机物质的分离。

在实验操作中,常用的蒸馏设备包括常压蒸馏和沸石蒸馏,通过控制温度和调节收集装置,可以得到纯净的有机产物。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技术。

色谱法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通过流动相的传递,使得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发生差异分离,从而实现对有机物质的分离。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色谱和气相色谱。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根据物质的特性和需要的分离效果进行调节,最终通过检测不同位置的色斑或峰来获得纯净的有机产物。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分离技术包括提取法、结晶法、蒸馏法和色谱法等。

这些技术在有机合成、纯化和分析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仪器分析第十二章--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

仪器分析第十二章--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

阳离子交换反应: Resin-SO3H + Na+ = Resin-SO3 Na + H+
Resin-SO3Na + H+ = Resin-SO3 H + Na+
阴离子交换反应: Resin-N(CH3) 3OH + Cl- = N(CH3) 3 Cl + OH+ Resin-N(CH3) 3 Cl + OH- = N(CH3) 3 OH + Cl -

分配系数与物质在两相体系中的溶解度有关,但分配 系数不等于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的比值。溶解度 是指饱和状态,萃取则常用于稀溶液;
分配比:
分配系数用于描述溶质为单一形式存在的情况,如果有
多种存在形式,则引入分配比D:
c1总 D c 2总 恒温,恒压
c1总 、c2总 为分配平衡后溶质(包括所有的存在形式)
2.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反应发生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具有可交换离
子的活性基团上。离子交换树脂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 反应引入活性基团构成。高分子聚合物以苯乙烯-二乙烯苯
共聚物小球常见,可引入各种特性的活性基团,使之具有选
择性。 Resin-SO3H( 氢型 ) 树脂的 酸 性最强 , 其 Resin-SO3 Na(钠型)比氢型稳定,商品常为钠型,使用前用酸淋洗 转型(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的Cl型稳定。 离子交换反应是一可逆反应。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后需要进行再生处理。
3. 痕量组分的富集
天然矿石中痕量钍的富集:钍在盐酸溶液中难以形成稳定的配位离 子,保留;共存的稀土则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被洗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 分离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离 后 的回收 量 QA A RA A在试样 中的量 (QA ) B
常量分析中,要求RA达到0.999。
分离因子: 或称分离系数,用来表达A 与B 的分离程度; 由分离因子与A、B 的原始比率乘积可得到最终分离后
两组分的比值;
分离因子SB/A :
(QB )0 QB SB / A QA (Q A ) 0

分配系数与物质在两相体系中的溶解度有关,但分配 系数不等于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的比值。溶解度 是指饱和状态,萃取则常用于稀溶液;
分配比:
分配系数用于描述溶质为单一形式存在的情况,如果有
多种存在形式,则引入分配比D:
c1总 D c 2总 恒温,恒压
c1总 、c2总 为分配平衡后溶质(包括所有的存在形式)
3. 痕量组分的富集
天然矿石中痕量钍的富集:钍在盐酸溶液中难以形成稳定的配位离 子,保留;共存的稀土则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被洗脱。
第十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 分离技术
2.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反应发生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具有可交换离
子的活性基团上。离子交换树脂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 反应引入活性基团构成。高分子聚合物以苯乙烯-二乙烯苯
共聚物小球常见,可引入各种特性的活性基团,使之具有选
择性。 Resin-SO3H( 氢型 ) 树脂的 酸 性最强 , 其 Resin-SO3 Na(钠型)比氢型稳定,商品常为钠型,使用前用酸淋洗 转型(再生)。阴离子交换树脂的Cl型稳定。 离子交换反应是一可逆反应。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后需要进行再生处理。
解决常规分离技术(蒸馏、重结晶、萃取等)所不能解决
的分离问题;性质特别接近物质的分离。
1. 沉淀分离法
传统的分离方法。采用沉淀剂;属于液-固分离。
2. 溶剂萃取分离法
被分离物质由一液相转入互不相溶的另一液相的过程;
液-液两相:使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
如:液液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等。
3. 离子交换分离法
第十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 分离方法
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
一、离子交换与离子交换树 脂 二、离子交换亲和力与分离 效率
三、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一、离子交换与离子交换树脂
1. 离子交换反应
离子交换分离法是通过试样离子在离子交换剂(固相)和淋洗液(液 相)之间的分配(离子交换)而达到分离的方法。分配过程是一离子交换 反应过程。
c有 (X A YA)V有 / K c水 YA / V水
以回收率表示萃取效率,则组分A的萃取率RA的定义是:
组分A在有机相中的量 X A YA RA 组分A在两相中的总量 XA (c A)V有 KV有 有 (c A) V水 c A) V有 V水 KV有 ( 有 水
故:
SB / A
(QA )0 QB RB (QB )0 QA RA
常量分析中,要求SB/A达到0.001;痕量分析要求达到10-6。
第十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 分离技术
第二节 沉淀分离法
一、 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 法 二、 有机试剂沉淀分离法 三、 盐析法
一、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对沉淀反应的要求: 所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小、纯度高、稳定
c1 K c 2 恒温,恒压
c1 、c2 分配平衡后,溶质在上、下层液相中的浓度。
讨论:

不同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 K 值; K 值越大表示该溶质在上层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 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K 值很接近时,须通过不断更新
溶剂进行多次抽提才能彼此分离;
四、分离的基本原理
1. 分配系数和分离比
描述被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平衡;判断分离的难易 程度; 溶质A在两相(相1和相2)中的活度之比(在一定温 度下是一个常数),分配系数: (a ) [ A]1 ( A )1 (K P )A A 1 (a A )2 [ A]2 ( A )2
a 、A、物活性有稳定作用; 常用的中性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等;在
蛋白质的分离中硫酸铵、硫酸钠应用较多。
第十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 离技术
第三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一、分配系数和逆流分配 分离 二、间歇操作的萃取效率 三、溶剂选择的一般规律
一、分配系数和逆流分配分离
萃取分离的原理与特点:
(3) 多元素阴离子亲和力的顺序为:
SO42->C2O42- >I->NO3-> CrO42- > Br > SCN > Cl > Ac >F
(4)
-
-
-
-
-
H+对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在Na+与Li+之间,
离子交换树脂的酸性越弱, H+与其亲和力越大; (5) OH-对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在Ac 与F 之间, 离子交换树脂的碱性越弱, OH 与其亲和力越大; 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可与树脂发生交换时: R-A + B+ = R-B + A+
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
沉淀剂:NaOH,NH4OH 影响因素:溶液pH ,共沉淀现象
表 各种金属离子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 pH 值 开始沉淀时 沉淀完全时 氢氧化物 溶度积 KSP 的 pH 值 的 pH 值 [M+]=0.01 [M+]=0.01 mol·L-1 mol·L-1 Sn(OH)4 0.5 1.3 1×10-57 TiO(OH)2 0.5 2.0 1×10-29 Sn(OH) 2 1.7 3.7 1×10-27 Fe(OH) 3 2.2 3.5 1×10-38 Al(OH) 3 4.1 5.4 1×10-32 Cr(OH) 3 4.6 5.9 1×10-31 Zn(OH) 2 6.5 8.5 1×10-17 Fe(OH) 2 7.5 9.5 1×10-15 Ni(OH) 2 6.4 8.4 1×10-18 Mn(OH) 2 8.8 10.8 1×10-13 Mg(OH) 2 9.6 11.6 1×10-11
定义: 被分离物质由一液相转入互不相溶另一液相的过程。 特点:萃取分离体系由互不相溶的两液相组成; 原理:被分离组分在两液相中的溶解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1. 分配系数
萃取是溶质在两相中经过充分振摇,达到平衡后按一定比例重新分 配的过程。在恒温、恒压、较稀浓度下,溶质在两相中达到平衡时,溶 质在两相中的浓度比值为一常数(分配系数),即:
1. 螯合物沉淀
8-羟基喹啉与Mg2+生成六元环结构的螯合物沉淀; 在氨缓冲溶液中,可实现镁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分离;
2. 缔合物沉淀
四苯基硼化物与K+的反应产物;溶度积2.25×10-8;
3. 三元配合物沉淀
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一条途径;
三、盐析法
原理: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使溶质生成沉淀析出;
特点:易产生共沉淀,选择性差;成本低;方法简便;
阳离子交换反应: Resin-SO3H + Na+ = Resin-SO3 Na + H+
Resin-SO3Na + H+ = Resin-SO3 H + Na+
阴离子交换反应: Resin-N(CH3) 3OH + Cl- = N(CH3) 3 Cl + OH+ Resin-N(CH3) 3 Cl + OH- = N(CH3) 3 OH + Cl -
2.硫化物沉淀分离法
沉淀剂:H2S
约40余种金属离子可生成难溶硫化物沉淀;
各种金属硫化物沉淀的溶解度相差较大; 根据H2S的分布曲线,溶液中S2-的浓度与pH有关,控制 溶液pH 可控制分步沉淀。 H2S 有毒,气味难闻; 选择性差。
二、有机试剂沉淀分离法
特点: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应用普遍;
有机沉淀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三种沉淀类型:
二、离子交换亲和力与选择性系数
离子交换分离中的分配系数是组分离子在树脂上的浓 度与在溶液中的浓度之比,对阳离子Mn+,分配系数KP为:
c R M KP c M n
分配系数KP反映了离子与树脂的亲和力大小。
不同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大小具有如下规律:
(1) 稀溶液中,离子电荷越大,亲和力越大; (2) 相同电荷时,水合半径越小,亲和力越大;
3.离子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在交换反应中可交换离子的数目用交换容 量表示,单位 mmol/g 干树脂。 将离子交换树脂装入玻璃柱即构成离子交换分离柱,可 用来分离干扰离子。当淋洗液为中性水溶液时,干扰离子保 留在柱中。
离子交换反应是一可逆反应,被交换离子随淋洗液pH
不同而在分离柱中移动,由于不同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之间 的作用力不同,流出分离柱的时间不同而被分离。 一般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度为50-100目。
两组分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易分离;两组分的分离比:
( K P )B (K P )A
分配系数大者为分子项,分离比>1。
2. 回收因子与分离因子
定量分析对分离的要求:
待测组分A在分离过程中的损失要小,即回收完全;
干扰组分B的残留量小。 两个量化参数:回收因子(回收率)RA和分离因子SB/A。 回收因子:
3. 分析过程中的干扰
仪器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不断提高, 但在很多情况下有干扰存在,干扰组分须分离。
分离在定量分析中的作用
(1) 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后测定 (2) 把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分离除去 (3) 将性质相近的组分相互分开 (4) 把微量或痕量的待测组分通过分离达到富集的目的
二、常用分离方法
n
n
三、溶剂选择的一般规律
(1)选择一种对被分离物质溶解度大而对杂质溶解度小
的溶剂,使被分离物质从混合组分中有选择性地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