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合集下载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②一同学利用装置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未看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_____;
课后反思
(3)确定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确定发生装置应考虑:
确定收集装置应考虑:
【当堂作业】
1、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B.锥形瓶C.酒精灯D.集气瓶.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5.科学家们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何认识?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与空气比)
是否与水反应
二氧பைடு நூலகம்碳
氧气
8.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装置比较
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O2
加热KMnO4
H2O2和M nO2
C O2
【指名学生回答】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
探究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进一步提炼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对比氧气、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自然循环 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语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3.在地球大气中,因CO2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课件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课件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 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是 不能燃烧 、 __不__能__支__持__燃__烧_____且密度比空气的 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灭火 。
一、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 1.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性质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典例2】(2010·广安中考)实验室中,利用下列 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试__管__ ②___集_气__瓶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 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__B__,最好选用的收集装 置是___C__。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1.二氧化碳的生成与消耗
活动天地
---寻找图像中的信息
冬季 夏季
(1)认真观察上图中的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
①在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 变化的? ②是不是每一年度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呢? 原因是什么呢? ③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现 了怎样的趋势? ④你还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6.烧水的铝壶用一段时间后常结有一层水垢(主要 成分是碳酸钙),除去这层水垢最好方法是 _加__适__量__稀__盐__酸__。
7.(2010·娄底中考)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 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 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__铁__架__台______b___酒__精__灯_____.

4.(2010•遵义中考)遵义市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复习回顾: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4℅ ),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 O2 ),
这是自然界中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
CO2的含量是一直 不变的吗?
O2
CO2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31页图片,回答 下列相关问题: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
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
首。
1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了解大自然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来具有积极作用。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阅读教材134页【多识一点——低碳生活】,交 4. 流讨论生活中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减少CO2的排放 增加CO2的消耗
减 少 化 石 燃 料 的 利 用
随 手 关 灯
“ 绿 色 ” 出 行
双 面 用 纸
能开 等发 清利 洁用 能太 源阳
溶解。
作业
1.查阅所在地的历年气温,看看最近三十年 的平均气温是否升高。若升高,对环境有 什么影响? 2.预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
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X处表示的 过程不包括( C ) A.动植物的呼吸 B.煤的燃烧 C.使用氢气作燃料 D.生物遗体的腐烂

第六单元第三节2+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第三节2+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列举实例
实验验证
实验探究(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当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 氧化碳继续燃烧最终也生成二氧化碳。
这个客观事实能带给你什么启发?
由结论引发思考进而产生新的推理
2
实验探究,解决重点
实验探究1
溶解性
实验探究2
能否与水反应
活性质动
实验探究3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教学 过程
对CO2的认识
学情 分析
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
熟悉的物质,但不曾
考虑过二氧化碳的性
质与其用途和在自然
界中存在属性的关系。
容易对二氧化碳造成 误解,不曾考虑对于 整个自然界和生命循 环的重要意义。
设计 理念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教学 过程
知识 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理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 性质。结合碳循环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 在属性及用途。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实验探究(一)---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利用:
盛满 二氧化碳
盛满 二氧化碳
盛有水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一)---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将水倒入塑 料瓶中震荡
将集气瓶倒 扣在水中
设计方案
2
实验探究,解决重点
实验探究1
溶解性
实验探究2
能否与水反应
活性质动
实验探究3
山东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三节
说课流程
设计 理念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目标
教学 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六章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六章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2)用大理
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 “b”)。
(填字母)。(3) 端进入(选填“a”或
答案: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填字母)。(3) 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 a 端进入 (选填“a”或“b”)。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能书写实验室 制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能说出实验室制二氧化 碳的实验装置和检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 2.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能归纳实验 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温故知新
B.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若不加二氧 化锰,则不能产生氧气 C.将燃着的木
条伸入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 明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 D.氧气能够支 持燃烧,通常用作燃料
4.(2022•西藏)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 要方法,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氧气 氧气密度比 不易溶于水,不
空气的密度 与水反应 大
合作探究二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 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 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
氧化碳已集满。 是二氧化碳。
合作探究三
选择以下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装置图
制取少量的 气体,反应 过程中不可 以添加药品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蓬莱市实验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导学案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新授课)第三课时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评价等级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会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4、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利用课本提供的仪器或者自选仪器,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如何检验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向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4、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5、根据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6、 设计人: 梁秉宇 审核人: 李志芹 审批人: 审批时间: 编号: 小组合作 讨论释疑、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打开汽水瓶盖时产生的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吗?此现象说明该气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2、 利用课本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 你了解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哪些?4、 通过自学你认为溶洞、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吗?5、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能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灰水又由浑浊变为澄清,这是为什么?展示点评 取长补短整合知识 完成学案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_____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能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叫_______。

8-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8-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导学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了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重点)2.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问题导学:1.莫纳罗亚山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你能获得哪些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何冬季比夏季二氧化碳含量高?(3)二氧化碳连年上升的原因是什么?2.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是绿色植物的原料,同时,也是“效应”的起因,它的产生除有自然因素外,更多的是人为因素。

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主要途径:三、学情诊断:【诊断1】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0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 (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0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_ (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C0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02排放,二是增加C0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02的方式或途径。

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寻找图像中的信息(活动天地6-6)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 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 燃烧煤C. 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 使用氟利昂作致冷剂2.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能力的有害气体,这种气体是()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3.一定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工厂的废气B.人们的呼吸作用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4.有效地减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的生态学措施是()A.使用天然气等燃料B.控制全球人口增长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D.立即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5.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上。

九年级化学上册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学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b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实验室采用锌粒和 稀硫酸制取 氢气;②氢气是一种(yī zhǒnɡ)无色无味,密度远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 的气体。那么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 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第六页,共三十页。
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 于气体导出。
集气瓶(qì pínɡ)内的导管应伸入接近集气瓶(qì pínɡ)底部,以利于 排净空气。
第七页,共三十页。
第八页,共三十页。
第九页,共三十页。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压强增大,溶解的 量增大,因此二氧化碳通常不用排水法收集。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通常 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所以转移二氧化碳可采用倾倒 法。CO2的化学性质
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C.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节约电能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思路点拨】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限制化工发展,
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dàitì)白炽灯,能节约电能,从而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知识 解读 (zhī shi)
第一页,共三十页。
第二页,共三十页。
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zhǔyào)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 臭氧等。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1)(粤教版化学)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课件(1)(粤教版化学)

确定产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 1、反应物的状态(如气态、固态) 2、反应条件(如加热,不加热)
固体--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思考: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2、确定气体产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确定收集装置 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收集气体:
1、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2)向下排空气法 2、排水集气法
6.检验方法: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如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 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讨论:
1.怎样证明制得的是二氧化碳?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如何验满? 3.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怎样放置?
7.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如火焰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 满。
讨论:
1.怎样证明制得的是二氧化碳?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如何验满? 3.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应怎样放置?
练习:
1、下列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燃烧木炭
B、稀盐酸与大理石
C、煅烧石灰石 D、稀硫酸与石灰石
2、由A、温室效应
B、臭氧空泛
C、酸雨
D、白色污染
3、如何区分空气、二氧化碳、氧气的方 法?
视察与思考:
1、图中红色曲线反应出的同一年度内空气中二 氧化碳含量是如何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都在重 复同样的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2、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 现了怎样的趋势?
视察与思考:
1、自然界中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3、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低 碳 生 活

第3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

第3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是这部分知识,是除了空气、氧气和水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又一种化学物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选取生活中一些学生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及其变化,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

本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最后通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了解化学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3)情感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二氧化碳对人类社会既有贡献又有危害的两面性,树立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原理的探究(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2、教学手段:实验活动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多媒体投影交流教具准备:1、多媒体辅助教学;2、制取二氧化碳简易装置,烧杯、紫色石蕊试液、酒精灯、空矿泉水瓶、纸杯、蜡烛、阶梯、平衡木等。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重要性。
中央二台曾报道:南极一块叫拉伸 B 的冰融化了,这块冰比上海市还 要大,这则消息轰动了全世界。那 么是谁惹了这么大的祸呢?
O2
二氧化碳的循环 CO2
①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共有多少份? ②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有哪些?共有多少份? 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二氧化 碳相等吗?
交流共享
产生二氧 化碳的主要 途径 自然界 中消耗二氧 化碳的主要 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森林砍伐 植物的光合作用 溶解并生成石灰石
①在同一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含量是怎样变化的?分析导致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②在不同的年度,二氧化碳的含量 变化呈现了什么样的趋势? 分析其 原因
莫纳罗亚山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规律:冬季高,夏季低
原因:1、冬季生活取暖燃烧化石 燃料2、冬季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冬季 夏季
莫纳罗亚山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规律:连年上升 原因:人类对化石燃料的 开采利用不断增加及森林 砍伐。
怎样减少或控制大气中二氧 化碳的含量呢? 开发新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量 植树造林 禁止乱砍滥伐
有人说:二氧化碳的增多能够引起温室效 应,导致全球变暖.所以说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越少越好。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29张PPT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29张PPT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B
H2O
C
CO2
A
H2CO3
通入澄清 石灰水中
CaCO3
白色 沉淀D
5. (湖南永州)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烧杯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 振荡 还须进行的操作是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 是 ,
温 度 计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试液变蓝 B.二氧化碳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 倒入另一个容 器 C.干冰就是冰 D.空气里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会使人中毒死亡
口冒出。
实验探究三: CO2的密度如何?
实验操作 现 象 结 论
在铁架台上系一根细木棍, 倒入二氧 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小纸 化碳的一 袋,使其保持平衡,向其中 端向下倾 一个小纸袋中倒入二氧化碳。 斜
二氧化碳 的密度比 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无色液体
升 华
压缩 干 冰
降 温
雪花状固体
实验探究二: CO2的溶解性如何? 实 验 现 象 结论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 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盖 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 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 于水
当你打开一碳酸饮料时是否可看到下图的现象?结合所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二氧化碳的循环课件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二氧化碳的循环课件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倡导 低碳 理念
二氧化碳的消耗 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பைடு நூலகம்的产生
燃料燃烧、 呼吸作用等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C_O_2_+__H_2_O_==_=_H_2_C_O_3_______。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循环的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同时要________增__加__二__氧__化__碳__的__消_耗_____。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方法点拨】(1)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喷发 等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绿色植 物的光合作用、江河湖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吸收是消耗二氧化 碳的主要途径。
(2)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我们可以做到的减 少或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有: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 筷子、骑自行车出行等。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核心应用]
核心 二氧化碳的循环
例 如图6-3-1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图6-3-1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石__油_和 __天__然__气__;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C_+__O_2=_点=_=_燃=_=_C_O_2 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 学全册二氧化碳的循环
课件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加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会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循环
认真阅读课本第131-134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最近几年呈持续升高趋势,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在同一年度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冬季比夏季高,原因是冬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减弱,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的溶解作用。

3.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即形成温室效应,从而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要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为节能减排做出自己的贡献。

询问你的长辈,他们小时候冬天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还是低?这种气候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略。

1.在大气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D)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实验室逸出的二氧化碳增加
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D.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为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C)
A.开发燃煤新技术,使煤炭充分燃烧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电解水产生清洁能源氢气
二氧化碳的性质
认真阅读课本第134-135页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 +CO2↑。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能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在一定压强和低温条件下能够变成白色块状或片状固体,俗称干冰。

它能够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大量的热,是一种环保型制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食物储运、制造舞台烟雾效果等。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溶于水后,部分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

碳酸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把CO2气体通入到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生成了碳酸钙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常用这个反应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但是在局部环境中含量过高时,会导致缺氧窒息。

(4)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CO 2+6H 2O=====光照C 6H 12O 6+6O 2。

4.二氧化碳的用途: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护气;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来灭火;它还是农业生产中最好的气体肥料、工业上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等的重要原料。

5.溶洞的形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CO 2+H 2O===Ca(HCO 3)2。

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淀下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 3)2===CaCO 3+CO 2↑+H 2O 。

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着上述反应,石灰岩逐渐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形成溶洞;碳酸氢钙不断分解,生成的碳酸钙逐渐沉淀,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1.分小组讨论“二氧化碳是一把双刃剑”这个话题。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能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灰水又由浑浊变为澄清,这是为什么?
答:刚开始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沉淀碳酸钙,但是通过过量二氧化碳之后,二氧化碳会和沉淀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所以溶液又变澄清。

1.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不是冰,升华是物理变化。

2.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不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达到10%就会使人死亡,因此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之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1.实验室制备CO 2,可选择的试剂组是(A)
A .石灰石和稀盐酸
B .木炭燃烧
C .大理石和稀硫酸
D .碳酸钠和浓盐酸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B)
A .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 .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3.下列有关CO 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 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D)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课时训练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