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go Kuma 隈研吾
隈研吾语录
198
[ UED pEoplE ]
人物/隈研吾 KEngo KUma
在那个场所的自然环境中不断风化。一路经历了怎样的时间?一切都被积存在了这一片一片的木 板之中。电脑的一枚芯片里储存的信息量大得惊人,而所有的物质中都存储着更大密度和更多真 实感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将这些信息巧妙地提取出来——这样定义未尝不可。 而建筑就是以物质为媒介,用来连接人与世界的装置——我不由做了一个这样的新定义。柯布西 耶将住宅定义为“用于居住的机器” ,建筑其实是“用于连接的机器” 。
水 / 玻璃
时刻刻在变化,赋予这个实验设备各种边界条件。一瞬间,会让人觉得上下水面完全融为一体。主体 甚至会感觉就像直接悬浮在海面上。这时,以水为媒介,主体与世界直接连接在了一起。从这个意义 上说,海面替代成了世界。这种印象,在雨天更为突出。雨天的时候,海面与天空合二为一,呈现出 一片暧昧的灰色,最高层的水面也变成一片灰色。世界与建筑的一切都融合在了一起,成为分不清彼 此的暧昧色块。就连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分也消失了,一切都变换成蓝灰色的粒子,把主体围裹起 来。这时, 一个单一的建筑无限扩张, 与世界融合, 与此同时, 世界的一切都被压缩在了一个建筑之中, 埋藏起来。
莲屋
199
龟老山 移动的场景序列 即使说是透明的建筑,目的也不在于创造一个造型体出来,而是要做一个主体移动的场景序列,做出 一个控制视线的装置。这才是本来的目的。如果从观景台这个程序里,把其自身的形象隐去,剩下的, 就是登上观景台,再走下观景台的时序,以及在这个序列中展开的各种实现的运动。这个设计的目的 就是做一个没有形态, 完全着眼于运动本身的规划。可是, 在山顶的广场上, 任何一个物质的块体出现, 都会成为杵在环境中的造型体。这可以说是这块基底的宿命了。尽可能运用纤细而透明的物质来克服 这一宿命,就是这个设计方案的课题。
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
储藏和办公区域的中心地带显示了建筑结 构性的优势,由坚固的钢柱撑的透明圆周型玻 璃墙体现了博物馆的通透及与外界融合的感觉。 光滑墙壁内是轻型可移动的膨胀铝板,上面是 以茅草,以此控制光线和景观。这些铝板是与 Akira Kusumi合作制造的。
安藤广重博物馆,马头町,枥木,日本1998~2000 年。这是为纪念浮世绘大师而建立的,屋顶、墙壁、隔断、 家具等建筑上绝大部分的因素都用杉木做的百叶来实现, 最大可能地不用混凝土,用用地后山产的杉木来做百叶。 利用百叶这种粒子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从而达到让 建筑消失的目的。具体的做法如新开发了不燃杉木的技术, 运用计算机以构造解析技术使构造体在尺度上与百叶的纤 细形态相接近。 作品四:高柳町社区中心
由SOHO中国有限公司开发,位于工体北路南侧,是一 个功能混合、体量庞大集中,具有城市建筑史上里程碑式 的项目。项目由5个购物中心和9幢30层高的办公和公寓 楼组成,有旱冰场、带水景的室外广场将5个购物中心连 接起来,将是北京最聚人气的户外步行商业街区和休闲广 场。
隈研吾用的一个建筑手法就是一个自然形状的一种建 筑手法。比如说第一个自然形状意味着什么呢?它不是四 四方方,或者长方形有棱角的,它是一个圆形的,像人的 身体一样是有线条的。在20世纪的时候,绝大部分建筑师 都考虑的是建筑里面的空间,其实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 就被遗忘了,所以在流线型的设计里面,建筑室外的空间 也会变得很有意思。
伊东丰雄
简介
伊东丰雄(英语拼音:Toyo Ito、日文假名:いとうとよお )是一位重要的日本当代建筑师,1941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成长于日本。 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曾任 职于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1971年,创办名为都市机 器人(URBOT)的设计事务所,1979年更名为伊东丰雄建 筑设计事务所,现为该公司董事长。2002年,获得了第八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这是建筑领域公认的终生成 就奖,用以“肯定他对材料、大自然有机形式的钻研”。
建筑设计师 隈研吾
放置木制的阿弥陀如来坐像(特定的重要 文化财产)的地方,可追溯至12世纪的坐像被安 放在山口县丰浦町吉祥寺内。 外墙由35厘米厚 的砖块建成,这些砖块是用当地传统制砖方法 制作的,部分由钢圈加强,中间有孔,目的是 过滤空气和光线。因为砖块有控制湿度的功效, 因此这里没有安装空调,其间的理念是藉由材 料本身来调节环境。
-
“干脆我们 来尝试一下把 一块石头放在 现实的路上, 认真思考一下 如何放置这块 石头,看会发 生什么事情。 我有一种冲动 想把这种行为 叫做建筑设 计。”
隈 研 吾 言 论
“日本禅是从道元和尚开始的。道元和尚是 日本禅宗的始祖。要说这个,我想举一个禅宗公 案来说明。有一次,道元到中国来,在一个庙里 ,他去拜见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却见他自己 在做饭,道元就问:“你都做到这样高的位置了 ,为什么还要自己做饭呢?”老和尚答:“这就 是禅。”在这一瞬间,道元和尚就顿悟了,回到 日本后,他从禅宗发展出来的要义就是:禅宗与 生活是一体化的。于是,所谓的禅,所谓的宗教 性,所谓的文化性,这些都结合得很紧。
-
隈 研 吾 设 计 理 论
现代主义也宣称追求建筑的透明性,其目的 最终还是没有脱离要建造一个对立于环境的强烈 造型。勒·柯布西耶做混凝土的造型建筑,密斯 追求透明性,但其本质是以玻璃的造型体与自然 进行对比。 透明性不是单纯视觉上的连续性。他所期 望以现代的高科技和地域性的自然素材相结合, 使这个并不年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再生。 这也是传统性、地域性与先端性、全球性相结合 的一种尝试。
这座建筑是日本建筑设计师隈研吾的作品,叫“竹 屋”。按照传统做建筑,首先要做“三通一平”,“七通 一平”,但这座建筑是建在一条山沟上,充分地利用地形 建造,下面一层在山沟的底下,上面一层在山沟的上面。 这座建筑的外表都用用竹子包起来,隈研吾认为,竹子是 中国的符号和象征,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竹子,人们就会 想到中国,在长城边上建这样一座建筑是很有意义的,长 城又是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的分水岭,为了避免两个文明 的冲突所以建立起了长城;现在世界面临的问题是东方文 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东西方只有联起手恢复信任,消除 敌意,世界才能和平,才能向前发展.
KumaKengo—隈研吾日本东京水樱桃屋
KumaKengo—隈研吾日本东京水樱桃屋木头,心情和光线的大师of研吾(Kengo Kuma)的作品将永远引起我们的注意。
现年65岁的日本建筑师和他多产的办公室Kengo Kuma Associates 在全球范围内完成项目,从宁静的私人住宅和神社到迷人的图书馆,博物馆和零售店。
世界上最大的星巴克在日本东京在2019年和苏格兰的第一个设计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邓迪在2018年是吾最近的大型作品的例子。
在所有较大的项目中,Kuma对木材,情绪和光线的掌握都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更小,更亲密的项目才真正散发出我们最喜欢他的作品的魔幻般的宁静。
一个例子,就是几年前竣工的私人住宅,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为什么我们如此尊重Kuma。
Water Cherry House是设计永恒和与自然无缝互动的完美典范。
由于缺乏多余的功能,它代表了一种完整和和谐,这在日本建筑中很明显,并且在这所房子中十分壮观。
没有什么可添加的,也没有带走的。
该别墅位于靠近东京的沿海悬崖上的国家公园内,占地5300平方米(1.3英亩)。
客户爱上了中川町巴托弘重美术馆,该美术馆专门供浮世绘艺术家安藤弘重设计。
熊本弘于2000年设计,并希望他也设计自己的房屋。
看似失重的倾斜屋顶覆盖了连接各个房间的木制通道。
这在传统上是日本人,但无疑是现代的大院中创造了一个总体宁静的环境。
各种浅色木材种类(包括灰烬,雪松和柏树)产生了微妙的表面,而间接光通过木板和宣纸屏风又增加了一层低调的平静感。
765平方米(8,235平方英尺)的房屋中的八个房间绝对具有人的规模。
没有什么是自命不凡或艳丽的。
我们住所最喜欢的特色之一是传统的日本温泉(浴室),它非常缺乏冷瓦,大理石和钢材,因此在典型的现代浴室中十分盛行。
隈研吾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隈研吾极力避免混凝土,却 对自然材料的研究与创新充满热情,广重美术馆利用 了当地的杉木,芦川石材美术馆利用了当地产的石材, 高柳町的阳乐屋和三得利美术馆利用了看似柔软的日 本和纸,长城下的竹屋利用了中日文化中柔弱却充满 力量的竹子,这都是隈研吾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创造 出“以柔克刚”的建筑的典型例子。
类型:博物馆 由隈研吾设计的梼原木桥博物馆,位于日本高知县。这个方案将日本传统美 学与当代建筑语汇相结合,力求让建筑与周边自然景观和谐共处。
这个好像漂浮在空中 的建筑由无数相互交 织排列的木梁架组成, 所有结构都由建筑底 部的一根中心支柱支 撑。博物馆两头设有 两部全玻璃升降电梯, 这两个透明的玻璃长 方体被巧妙的掩藏在 背后的植物景观中, 突出了全木质结构的 建筑主体。
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完成了50多个工程——包括枥木县那须市的Bato-machi Hiroshige博物馆、“高柳社区中 心”、山口县“木佛博物馆”、北京“竹墙”和在东日本的“莲花房”等。 【著作】
中文版:《负建筑》 《十宅论》
了自隈 与然研 自物吾 然理认 界结为 的构建 天,筑 然一作 联定为 系程凸 ,度出 与上来 文破的 化坏超 出了大 现生物 差态体 异平, 性衡它 。,打 割破 裂了
他设计建造那珂川汀马头广重美术馆,正是这一建筑理念的绝佳体现。这 个美术馆是为了纪念浮世纪大师安藤广重而建的,它的屋顶、墙壁、隔断、 家具等建筑的绝大部分因素都用当地山上所产的杉木做的百叶来实现,尽 量不使用混凝土,以达到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浑然一体的效果。同时, 整个美术馆建得非常低,以一种俯伏的姿态,低于神社和山林,非常低调, 隈研吾以此低调谦逊的手法来使建筑“消失”于环境之下。
隈研吾_精品文档
隈研吾隈研吾:现代建筑之美引言:隈研吾(Kengo Kuma),一个备受推崇的日本建筑师,以其极富创造力的作品和对自然材料的独特运用而闻名于世。
通过将建筑融入周围环境,他致力于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
本文将介绍隈研吾的背景、他的设计原则以及一些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一、背景:1. 个人背景:隈研吾于1954年出生在日本岐阜县,现为一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
2. 教育背景:他在东京大学获得了建筑学学士学位,并在美国获得了建筑学硕士学位。
3. 职业经历:隈研吾曾在纽约工作多年,在此期间接触到了西方建筑的设计理念,这对他后来的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设计原则:1. 自然与建筑的融合:隈研吾坚信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他的设计常常融入了自然元素,例如利用纤细的木材构造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亲和。
2. 回归本质:他倡导采用简洁的材料和纯粹的形态,力求将建筑还原到其最基本的本质。
这种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使他的建筑作品不仅能够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同时也展现出内在的美。
3. 材料的运用:隈研吾偏爱使用自然材料,例如木材、竹子等,他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使建筑呈现出温暖、柔和的感觉。
三、代表性建筑作品:1. 鸢嘴草庙堂(Kumamoto Artpolis):这是一个位于日本熊本县的庙堂,建筑外形细长而曲折,仿佛一株高耸的鸢嘴草。
隈研吾将竹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运用了传统的竹结构技术,使建筑在视觉上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2. 东京森美术馆(Tokyo Olympic Stadium):这是隈研吾设计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他将建筑与周围的公园结合起来,使整个场馆呈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它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石材,营造出一种温暖、人性化的氛围。
3. 过去未来博物馆(Museum of the Future):这是隈研吾在迪拜设计的未来博物馆。
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创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效果。
内部空间设计了多个自然光线透过玻璃照射进来的开放空间,使参观者能够与自然亲密接触。
隈研吾建筑中的材料运用
上的连续性,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状态。广重等浮世绘画家们过去向西欧
吾通过现代的高科技和地域性的自然素材相结合,使这个并不年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以
域性与先端性、全球性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
谢谢!
提出了“负建筑”、“弱建筑”的概念。
建筑理念
负建筑
把建筑作为配角,把环境放
强建筑:
建筑体量庞大、消耗物资大 “建筑为主、环境为辅”的 潮,强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割
‘“负建筑”不是失败的建 刚,表面上是对“强建筑” 以退为进’
负建筑的人性化“令失去安 筑的温情和柔性。”
20世纪是怎样的时代?
是混
1. 混凝土的随意性 1.1 不挑剔场所
隈研吾建筑中的材料运用
隈研吾
个人简介 隈研吾(Kengo Kuma),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研究所建筑 系。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建筑融合古典 与现代风格为一体。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教授。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
个人著作 《十宅论》:日本有10个阶层,各个阶层都有自己固定的住宅风格。 《再见.后现代》 《负建筑》:让建筑消失。 《建筑的欲望之死》 《自然的建筑》
近代社会,人们自身延续 近代家庭作为孤立的个体漂泊 望混凝土这种坚硬的材质来给
3. 表象与本质分裂的混凝土
混凝土具有内不可见的本 凝土建筑最可怕的特性就是看 不可修补,与木建筑正好相反
天然的素材
日本传统文化中强调”场所“的概念,即同一物体在不同场所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 具有该场所的特性。”自然“并非指纯天然非人工的,而是某种关联性。自然建
三个阶段
1970年,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西方世界,日本也出现了黑 川、矶崎新等建筑师。1991年,隈研吾为马自达公司设计的 M2项目,被贬为“都市恐怖主义”,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前 建筑师追求标新立异的最疯狂表现。随着经济泡沫破裂, “M2”成为殡葬场。
畏研吾及其作品
►
一个临静水,在深山的房子。我在房子和河流 中间注入清水,种上莲花,从而使得这个居所 藉由莲花表达它的存在,通向河流,并继续通 向河流对岸的森林。 建筑物本身基本上由支撑 组成。它被分成两部分,中间是洞形露台,用 来连接房子背后的树林和河对岸的树林。 墙面 被设计为布满坑洞。我希望以厚重的材料,石 头,来创造一面灵动的墙,风可以从中吹过。 我制作“洞”的部件是:薄薄的石灰华板,20 厘米×60厘米大小,30毫米厚,再加上直径 8×16毫米的不锈钢栏杆,这些布满孔的外墙 看起来像是西洋棋棋盘。轻型多孔墙面的想法 来自于我之前在“石屋”(2000)中采用石制 结构的经验。这一次,藉由不锈钢管,我得到 了更轻的材料。我希望利用石头来衬托莲花花 瓣的轻盈。
► ►
分店在负一层还设有酒吧和餐厅,为顾客提供 贴心服务。 隈研吾先生曾经引用石榴这个物体来形容建筑 此类建筑的风格。是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光滑 单纯的表面之下,却蕴含了众多颗粒,包含了 太多的可能性和文化内涵。
►
六角型的建筑构造特点之一就是不用柱子也能 够起到结构的作用。“我们的建筑的外观是一 个非常大的建筑,但我们希望它是由里面琐碎 的粒子构成,我希望能够表现这样的一个想法”
长崎花园露台
► ► ►
类型:宾馆 酒店一大特色是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窗户, 塔、海洋更成为酒店景观的一部分,每 个房间都可以看到美丽的景观。 长期地形宛如一个圆形剧场,将长崎港 广阔无垠的海面展现在舞台上。长崎县 立美术馆坐落于东南面。长崎花园露台 位于日本稻佐山半山腰处。两建筑相对 而立。
►
在酒店设计中,设计师必须用一个共同特征的 体积空间(包括一个大盒子、两个稍小的盒子 和一个线性空间)融合为一个整体。
►
►
► ►
隈研吾KengoKuma让建筑消失!
隈研吾KengoKuma让建筑消失!隈研吾说:希望大家用行走的眼光来看建筑,而不是用肉眼。
不要从上到下俯视建筑,因为人类是不停在大地上走动的生物。
某个建筑会不会让人产生安心感,人会不会希望被它保护,这些超越了视觉美丑、更具生物性的必然性才是决定建筑的要素。
看似平凡的世界,其实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微妙世界。
我的作品也力争做到这样的感觉,从外面看是一种感觉,但进入之后,人们又会感觉是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空间。
说起隈研吾,结构工程师可能不是特别熟悉,但在建筑师可谓是尽人皆知。
有人会提起他的《十宅论》和《负建筑》;有人会提起他的长城脚下的公寓;也有人会提起东京奥运会主场馆,他与zaha之间关于抄袭事件的官司。
作为一名与中国合作颇多的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总是绕有话题性的在建筑圈的日常生活中被提及。
隈研吾 Kengo Kuma(1954.8.8~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87年建立“空间设计”事务所,1990年创办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近期主要作品有马头町広重美术馆、那须石头博物馆、长城脚下公社——竹屋、“水/玻璃”和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并赢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包括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2002)、日本建筑学会东北宪章设计大奖(2000)和日本建筑学会奖(1997)等。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完成了50多个工程——包括枥木县那须市的Bato-machi Hiroshige博物馆、“高柳社区中心”、山口县“木佛博物馆”、北京“竹墙”和在东日本的“莲花房”等。
他的著作《十宅论》主要讲述日本有10个阶层,各个阶层都有自己固定的住宅风格。
《负建筑》,提出“让建筑消失”的设计理论。
另还有著作《再见?后现代》、《建筑的欲望之死》、《自然的建筑》。
建筑怎样才会消失呢?他尝试用无秩序的建筑来消去建筑的存在感。
东京被称为是无秩序的都市。
老的、新的、大的、小的、人工的、自然的,所有一切都杂乱无章地混合在一起。
隈研吾:建筑师以失败换取成功
隈研吾:建筑师以失败换取成功伊登·科基尔隈研吾在快乐地“输掉”许多的情况下,通过“折中”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
图片1 隈研吾最近在位于东京南青山区的办公室,向记者解释他的设计构想。
隈研吾(KengoKuma )可能是最不喜欢出风头的建筑师。
他的代表性作品,不是巨大的纪念碑的形式或壮观的雕塑形式。
但有精心打造的细节——例如在高层建筑上安排的简洁的石头表面、设计不太可能的斜屋顶或一个花园的附加景观。
隈研吾设计的建筑物多半顺从某些外部的东西——客户的偏好、它们的场所、场地的历史、这儿以前的建筑,甚至对公众预期的理解。
隈研吾将他的作品归类于“负建筑”(architecture of defeat )——说它们“输给了”上述每一样东西。
这不是巧合,最近几年,他乐意吸纳大家的意见,设计在日本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建筑项目:重建歌舞伎剧院的传统房子——位于东京银座的“歌舞伎座”(Kabukiza)。
旧的建筑物现在处于拆除的过程中,它一直被认为是历史性的地标,其实它的年龄不到60年,是这个地方修建的第四个剧院。
由隈研吾设计的第五个“歌舞伎座”,将在2013年投入使用,并且在功能和特色方面,与以前的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这个场所的拥有者松竹电影公司要求隈研吾增加一幢29层的办公楼。
这样,不仅脱离了他自己对这个项目的构想,隈研吾还必须面对“两个难题”——即怎样既满足客户的要求,又满足歌舞伎爱好者的期望。
但这是可能的。
隈研吾将以折中的、非常有艺术性的设计,在这幢建筑上打上他的标记。
他突破了许多挑战性的限制。
那样的例子是他最近设计的、位于东京东京南青山区的“根津美术馆”(Nezu Museum);东京六本木的“三得利美术馆”(Suntory Museum of Art);在北京的“三里屯商业居住混合用途项目”(SanlitunSoho);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的“格拉纳达表演艺术中心”(Granada Performing Arts Center),以及数十个其他的项目。
畏研吾 日本著名设计师
【简介】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生于日本神 奈川县,1987年建立“空间设计”事务所,1990年 创办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近期主要作品有 马头町広重美术馆、那须石头博物馆、长城脚下公 社——竹屋、“水/玻璃”。
11/15/2020
设计理念
文化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交通建筑简介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87年建立空间设计事务所1990年创办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近期主要作品有马头町広重美术馆那须石头博物馆长城脚下公社竹屋水玻璃
偎研吾
—日本著名建筑师
11/15/2020
个人简介
姓名:隈研吾 性别:男 国籍:日本 专业:建筑设计 工作单位: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11/15/2020
偎研吾(其它作品)—雨伞之屋
• 雨伞之屋(Umbrella House)是日本建 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最新的概念 设计。
•
从外观来看,与其说它是房子,
还不如说是一个帐篷。整个设计的基
本元素是一把把雨伞,用拉链把雨伞
的边缘接合起来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
Umbrella House。
偎研吾(中国作品)—瑜舍酒店
• 项目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三里屯 • 完成时间:2008.10 • 南角:一二三五七平方米,活动大厅:一九四二平
方米 • 星级:准5星 • 在时尚,美食,艺术,娱乐济济一堂的北京,最引
人注目的是创新开放型项目 – 三里屯Village。瑜舍 正是此新地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餐饮: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厅
11/15/2020
偎研吾(其它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
• 类型:博物馆 • 由隈研吾设计的梼原木桥博物馆,位于日
隈研吾
石材美术馆没有用这种野蛮的 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渐变这种 温和的方法。
一个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一般的设 计都是按照日程论的方式进行,一开 始有一个大的框架,有一个总图决定 布局,然后是平面图,再慢慢细化,在细 化过程中决定细部。
隈研吾的作品似乎溶化成既没有轮廓鲜明的边线,又没有突出的焦点 的无限的混合物
石头博物馆
水玻璃
• 隈研吾的建筑与它们的环境和平共处,并且不试图破坏或战胜它 们的直接背景。
• 它们的构成简单、直接,并且尊重一直在这儿的东西。隈研吾设 计的博物馆、神庙和住宅,大部分建筑在日本,使用本地的材料。 这些材料是泥土、木材、竹子、石头和脆弱的米纸。在它们的水 平方向和垂直线构成的标准建筑物上,这些占突出地位的小规模
的诗一般的建筑物,暗示下降的雨水或很快经过的水流。
中川町马头广茂艺术馆
竹屋
• 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 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
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
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
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
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 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适应现代流动性的生活 (透明性)
密封处的处理
更有透明性
用渐变修复割裂,限制是万物之本,限制孕育一切。 而且,自然就是限制的别称。
——《自然的建筑》
——
作 品 分 析 石 材 美 术 馆
20世纪是怎样的时代?——是混凝土的时代
混凝土的随意性 ——可以做出任何造型
——就如同我们在制作模型一样 在图纸上画出自己想要设计的外形轮廓,只需在里面填进混凝土
建筑施工的真实情况———— 建筑物的奢华
[整理]KengoKuma隈研吾.
Kengo Kuma 隈研吾发布时间: 2013-11-27 17:46:11 单农隈研吾设计的梼原木桥博物馆(Yusuhara Wooden Bridge Museum,2011),位于日本高知县日本记者兼导演Hiromoto Oka拍摄的隈研吾纪录片里,隈研吾在游泳,和日本当地民众起舞,3·11日本大地震三个星期后来到石卷……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建筑师就像一位日本平民走在震后的废墟中,看着破碎的瓦砾,震后的一切与其说是混沌,似乎是更加彻底的干净,有用的和无用的,生活的和天然的被清楚地分开。
隈研吾不是稀客,今年夏天题为“隙间——隈研吾2013中国(Between Particles)”的个展让他再次来到中国。
就在他回到东京不久,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又接到V&A博物馆敦提分馆的规划批准,预计明年夏天正式开工,韩国济州岛的Jeju Ball作品也在6月刚刚竣工。
善于运用轻、弱的材料,有别于日本安藤忠雄钢筋混凝土理念的隈研吾近年变得炙手可热,“负建筑”和“消失的建筑”的建筑理念更是让他在奢华快销的现代消费社会显得独树一帜。
1954年出生在神奈川县的隈研吾,高中之前的生活近乎田园,没有大城市的快节奏和鳞次栉比的高楼,住的是战前的木结构平房,木头窗框、米纸窗帘,可他一直没发觉这些旧房屋的魅力,直到进入高中开始寄宿,后来又离开日本去国外留学,那些对于老旧建筑的欣赏和怀念才被慢慢唤起。
从小痴迷各种与生命相关的事物一再幻想当兽医的隈研吾后来与建筑扯上关系,父亲起了不小的影响。
隈研吾的父亲是商人,但对建筑别有钟情,隈研吾多次提到小时候父亲带他去参观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体育馆时的情境,那次经历甚至激发了他当建筑师的想法。
这令人俗套地想起《百年孤独》中经典的开头,“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隈研吾的父亲凑巧喜欢收集德国新即物主义建筑师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的作品,其中有个很小的木制烟盒让隈研吾知道了陶特,后来布鲁诺·陶特也成为隈研吾最喜欢的建筑师之一。
竹屋 隈研吾
作品分析——竹屋(Bamboo Wall)
2. 场地分析
竹屋位于核桃沟,它的基地是一块斜坡,隈研吾并没有将它推平,而是像在复杂的基地上延绵不断的万里长城这种形式.将 细长的平面形小心翼翼地放在保留的原有斜坡上,将分段的细长平面依地面高低置放上去,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
竹屋的选址有很大的看点:在视觉上山脉起伏很是壮观,在地形上它极具挑战。房子通过其规模、形式、方向.通 道的布局采表达屋址,通过房子的各种空间、屋址在不同的部分和规模得到理解。
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 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是中 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 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2005年被美国 《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 一。
建筑面积:719.18m2 建筑层数:2层——地上1层、地下1层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钢结构
。
—LOGO—
建筑主体共有两层,主入口隐蔽而简朴,由侧坡而上通 向二楼。主要活动区(起居室、厨房、餐厅、卧室)都在二楼 ,是很好的观赏平台,人们可以从此看到绵延的长城和山区 的秀色、视野开阔。一楼处在斜坡的低端.隐蔽性较强,但 可用空间不多,设计了两间卧室。
—LOGO—
从平面上看,起居区和交流空间都放在入口外边,卧室这些私密空间都放在 里边,而后面的交通空间将这两部分相连。从入口进来,一边通向起居生活区,钢结构的实体墙将私密空间和 交流空间两部分隔开。而穿插在整个建筑之中的竹隔栅实际上将整体空间分割成 了不同的小空间。
—LOGO—
作品分析——竹屋(Bamboo Wall)
4. 局部空间
竹屋的中部即茶室,从入口进来.下几阶楼梯 即可进入。这间茶室处于一个有玻璃顶的三合水 院的中心。通过石板桥联系了餐厅和走廊。茶室 的六个连续的界面采用同样的材料,也就是竹子 ,并通过滑轨可以完全封闭形成一个“竹笼”。 仅有的家具玻璃茶几也几乎消失于无形。相邻的 由水相隔的三个界面也有竹隔栅的出现。所以这 些又因水面和玻璃的反射而再次加倍,这对视觉 完全是个刺激。虽然材料有所不同,但这个设计 与他在我之前介绍过的“水/玻璃”别墅中漂浮于 水上的玻璃餐厅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隈研吾的透 明是匀质并倾向于追求极至的效果。“水/玻璃” 中的玻璃餐厅包括家具在内的所有的界面均是绝 对的透明,这种完全的晶莹虚幻效果也出现在这 里:“竹屋”中的茶室空间也是均匀的,并只采 用了一种材料,把空间感受推向了极端。另外茶 室的位置也是敏感的所在,处于内和外之间,介 于看与被看之间,环境因素被引入到建筑的内部 。
隈研吾
隈研吾kengo kuma 狮子座1954年盛夏出生于神奈川。
在东京的教区长大。
最初一家人住在20年代的日体旧式房屋里。
用途和石头堆成的墙壁。
高高的木头房梁和竹子,是隈研吾儿时记忆中最熟悉的部分。
隈研吾的祖父是一位医生,平日的爱好就是在院子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正是小时候与花草打交道多了。
他——了些许植物学知识。
对纯自然材料的这种眷恋,一直影响了他许多年。
正如那句名言“一个好的建筑师,也是一名好的植物学家。
”人们最早认识隈研吾,起于长城的竹屋。
他利用竹子建造出独特的空间。
这种质朴的材料,仿佛打造出一条时光隧道,连接过去与未来。
竹屋的内部被不同直径的竹子排列而成的竹墙和竹柱分割为各种不同空间。
竹墙界定了空间却遮挡不住视线,阳光透过竹子的缝隙射入,虚实相生,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置身其间,四周山色尽现眼前。
长城下的公社,隈研吾的竹屋,他的感觉不像是一栋房子,更像是自然景观中的一个片段,他的竹屋也在长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空间的这种解读,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用外墙来区分内外的空间,而是成为一个有墙的存在而已,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隈研吾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这不是山,这是我的建筑。
”在我看来这是多么嚣张的一句话,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没错,这是不是山,这是他的建筑。
在这里,他的竹屋是跟山坡长在一起的。
沿着山坡地势,在长城的脚下,想变魔术一般,营造了恬静的竹屋,抛弃了现代文明的喧嚣,竹屋激活了一个民族的中国梦。
真正实现了“结庐在人境。
”优秀的建筑作品无处不体现着对自然的亲近和依赖。
就像每个沉浸于建筑设计中的大师一样,他们所求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自然舒适,更是心灵上的怅然回归。
他们都是生活的“着装”,"——“和“绿意”的搭配,空旷的几何体与简单的家具搭配,一切都透着极简的美,丝毫不感空荡——对他来说,不过是尺度上的大小。
比例上的问题而已。
有了他的思想成就,就做什么设计都无所谓这位建筑大师最善于发挥的材料是原始质朴的光辉,他的加加减减之后,尘归尘,土归土,一切不着痕迹,世界却已然改变。
极简主义风格设计师:隈研吾(Kengo Kuma)人物简介
• 这些奖项进一步证明了隈研吾在建筑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2009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 这是对隈研吾建筑成就的高度认可
• 隈研吾成为日本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建筑师
隈研吾对建筑界的创新与贡献
隈研吾的极简主义建筑风格,为建筑界带来了新的启示
极简主义风格设计师:隈研吾(Kengo
Kuma)人物简介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隈研吾简介及设计风格
隈研吾的生平与背景
1954年出生于日本横滨
• 父亲是一名建筑师,对隈研吾产生了很大影响
• 在东京大学学习建筑,师从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
• 1987年成立隈研吾建筑事务所
• 采用自然材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注重光线与通风,提升建筑的舒适度
自然与人文的平衡
• 尊重原有环境,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
• 强调人与建筑的互动,使建筑更具人性化
• 融入当地文化,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空间与功能的统一
• 通过简洁的线条与几何形状,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 强调开放性与灵活性,使建筑适应多种功能需求
• 融入东方哲学与西方建筑理论,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 采用自然材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隈研吾对建筑设计的持续影响与贡献
隈研吾的极简主义建筑,将为建筑界带来新的启示
• 通过简化空间与功能,使建筑更具实用性
• 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平衡,提升建筑的舒适度
• 注重细节与工艺,提升建筑的品质感
隈研吾的建筑作品,将持续影响建筑界的未来发展
05
隈研吾 竹屋优秀课件
运用木材 竹子 格栅 石板等天然建材,结合水 空气和光线,让人感受建筑空 间的美
2020/4/13
2
2020/4/13
地理位置: 北京市八达岭高 速路水关长
3
面积:716m2 二层—一楼处在斜坡的低端,有6
间卧室,一层层有2间卧室,带有独立卫 生间
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为两部分, 中间以有玻璃屋面的半开敞茶室作为连 接。所有的内容均统一到一个完整的屋 面之下,又通过悬挂的竹吊顶来强调这 个趋势。
2020/峭不平
耐久性:春天竹笋长出来之前糖分最高,这时砍伐容易腐烂,相反入秋后 竹子糖 分含量会降低,这时最适做建材。
热处理:再进行热处理,一是热水煮,又叫“去油法”,二是用火烤,再一次用 桐油浸泡,浸泡后成茶色
不会沁水更经久耐用,六厘米左右直径的竹子,以十二厘米间距排列。
2020/4/13
6
外立面由巨大落地玻璃和纤纤细竹构成,日出日落,日光从 不同的角度入射室内,经过竹林与玻璃的几次反射,将日光表 现成“万丈光芒”。春夏秋冬,太阳入射角不同,加上雪景、 冰景的变化,四季又形成不同的光影景观。
2020/4/13
`
自然的建筑--竹屋
隈研吾 负建筑
建筑=钢向筋自混然凝让土步+1贴的面建材筑
隈研吾(Kengo Kuma)
国籍:日本 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 作品:那须石头博物馆、长城脚下公社——竹屋、“水/玻璃” 、三里屯 SOHO 、Z58
特点: 建筑的构筑 建筑观:“建筑师不能以建筑的名义向世界展示过度的华丽造型,以自
工程类Kengokuma隈研吾建筑技术策略分析
如何借鉴Kengokuma隈研 吾的建筑技术策略
策略借鉴的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深入研究:深入了解Kengokuma隈研吾的建筑技术策略,包括其设计理念、材料选择、施工方法等。 结合实际:将Kengokuma隈研吾的建筑技术策略与实际项目需求相结合,考虑当地环境、文化等因素。 创新发展:在借鉴Kengokuma隈研吾的建筑技术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材料等,进行创新和发展。
案例启示:分析案例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Kengokuma隈研吾的建 筑技术未来发展
数字化技术:Kengokuma隈研吾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以提高建筑的精度和可持续性。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系统:Kengokuma隈研吾将 智能化系统应用于建筑中,以提高建 筑的能源效率和居住者的舒适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建筑材料:Kengokuma隈研 吾致力于使用可再生和环保的建筑 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预制构件:Kengokuma隈研吾使 用预制构件进行建筑建造,以提高 建筑的施工速度和降低成本。
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环境保护:如何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更新:如何跟上快速发展的科技,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 资源利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安全问题:如何保证技术的安全性,避免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
智能化设计:Kengokuma隈研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设 计和管理,提高建筑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技术策略的评估与优化
评估现有技术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 性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技术策略的改进 和创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ngo Kuma 隈研吾发布时间: 2013-11-27 17:46:11 单农隈研吾设计的梼原木桥博物馆(Yusuhara Wooden Bridge Museum,2011),位于日本高知县日本记者兼导演Hiromoto Oka拍摄的隈研吾纪录片里,隈研吾在游泳,和日本当地民众起舞,3·11日本大地震三个星期后来到石卷……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建筑师就像一位日本平民走在震后的废墟中,看着破碎的瓦砾,震后的一切与其说是混沌,似乎是更加彻底的干净,有用的和无用的,生活的和天然的被清楚地分开。
隈研吾不是稀客,今年夏天题为“隙间——隈研吾2013中国(Between Particles)”的个展让他再次来到中国。
就在他回到东京不久,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又接到V&A博物馆敦提分馆的规划批准,预计明年夏天正式开工,韩国济州岛的Jeju Ball作品也在6月刚刚竣工。
善于运用轻、弱的材料,有别于日本安藤忠雄钢筋混凝土理念的隈研吾近年变得炙手可热,“负建筑”和“消失的建筑”的建筑理念更是让他在奢华快销的现代消费社会显得独树一帜。
1954年出生在神奈川县的隈研吾,高中之前的生活近乎田园,没有大城市的快节奏和鳞次栉比的高楼,住的是战前的木结构平房,木头窗框、米纸窗帘,可他一直没发觉这些旧房屋的魅力,直到进入高中开始寄宿,后来又离开日本去国外留学,那些对于老旧建筑的欣赏和怀念才被慢慢唤起。
从小痴迷各种与生命相关的事物一再幻想当兽医的隈研吾后来与建筑扯上关系,父亲起了不小的影响。
隈研吾的父亲是商人,但对建筑别有钟情,隈研吾多次提到小时候父亲带他去参观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体育馆时的情境,那次经历甚至激发了他当建筑师的想法。
这令人俗套地想起《百年孤独》中经典的开头,“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隈研吾的父亲凑巧喜欢收集德国新即物主义建筑师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的作品,其中有个很小的木制烟盒让隈研吾知道了陶特,后来布鲁诺·陶特也成为隈研吾最喜欢的建筑师之一。
在美国留学时,隈研吾看过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100处建筑。
最初在只见到赖特作品照片时,隈研吾对赖特毫无兴趣,直到亲临其境见到流水别墅,“我被雨水流入房内奇特微妙的细节所触动”。
在美国研究生院的那段时间,隈研吾多少已显露与人不同的关注点,当许多学建筑的同学毫无意外地进入柯布西耶的研究室时,隈研吾却走进了研究村落的研究室,研究所那次去撒哈拉沙漠的露营让他至今仍记忆深刻,“年轻时候的旅行和上了年纪之后的旅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1986年从美国刚回到日本的隈研吾简直如坐针毡,“刚刚回国的时候就像回到温泉中,感觉不舒服还有些恶心。
如果我可以在日本以外的地方生活,我不想一直待在一个地方,而是希望可以一直去旅行,我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这是我理想的生活。
”隈研吾说他喜欢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问及最想去哪里建房子,他说还是第三世界国家。
当年刚从美国回到日本的隈研吾将一根罗马式柱子不伦不类地置入M2马自达的项目中,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这次切身的体验也让他清楚知道象征形式可能对环境带来的破坏性。
刚回到东京就设计了一个糟糕的作品,隈研吾在日本建筑界变得极为难堪,祸不单行的是正逢日本经济危机,这让当时一度在东京接不到新设计项目的隈研吾只能去日本的一些小镇工作。
这是自少年之后又一次长时间接近自然的生活,和当地的工人接触,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因地取材,让那时的隈研吾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体验。
“我喜欢进入一栋建筑时,门打开的那一刻,建筑空间中自然风的通过让我着迷”。
如何利用材质、利用建筑与外部的关系,让出空间,给风通过的空间,这样的思考在隈研吾的多个作品中可以找到答案。
无论是杉木、玻璃、竹子还是火山石,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故事。
隈研吾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中国长城山脚下的竹屋,这也是隈研吾第一次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今年他设计的东京竹林jugetsudo kabukiza餐厅再次使用竹子作为室内的主要材质。
传统日本建筑,木头、米纸、石头这些小的材料是经常被使用的,而正是这些小、轻、弱的材质提供了“隙间”。
曾经的日本和中国,特别是农村城市,家的概念更倾向于“大家庭”,大家都敞着门邻里间相互串门,而20世纪郊外住宅(suburban house)的流行,大城市的人急切地挤进一栋栋封闭的城堡,相互间的交流都被隔绝,没有缝隙的社会状态和建筑不仅会显得透不过气且僵硬无法应变突然的问题,例如地震,往往是一些坚硬的看似牢固的建筑在地震中首先坍塌,因而隈研吾在这次“隙间”展中提出share house,多人共享一所房子。
“其实,‘小家庭’这个标准的形成是在20世纪,现在那也只是人们的一个选项而已。
对于我来说,我认为自己的亲人和公司的人是我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在帮助我。
”除了建筑设计,作为日本《朝日新闻》书评人的隈研吾爱好文学平时也读一些IT类书籍,可是对政治,隈研吾却不太感冒,更没有任何欣赏的政治家。
村上春树和鲁迅是隈研吾最喜欢的两位作家。
村上春树简洁又不乏神秘气息、平和又带着反问号的小说风格深得隈研吾的认同,“他非常重视个人,同时又追求探讨一种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而说到鲁迅,隈研吾说欣赏他的文学,更赏识他的文化深度和社会担当。
隈研吾现已在东京、巴黎拥有建筑事务所,国内外共有150名工作人员,同时还是东京大学建筑系的教授。
在这样的忙碌生活中,问起隈研吾和家人、孩子的关系,他说,“一有时间我就会回去陪家人,我并不是一个严厉的父亲。
我觉得不论是对我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年轻人也好,给予他们一个大的梦想是我现在的责任。
”特别感谢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及北京松雷创意设计中心对此次采访的支持和帮助Q&A至今自己的作品中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最有难度的呢?北京的竹屋(Great Bamboo Wall)绝对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因为在这个项目中我可以保持并且不断把我简单的想法发展下去,最后这个想法呈现出一个纯粹的建筑作品,没有其他任何东西的干扰。
如果说最困难的一个,应该是我最近的一个作品,东京的Kabukiza 剧院,在做这个作品时我压力特别大,因为公众早就接受了旧的那个剧院,而且人们对旧址也有很多的记忆,我担心新的设计会破坏他们的这种记忆。
不过,还好目前这个设计的反应普遍比较好。
您如何看待中国建筑的发展?我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城市发展得特别快,但是,也因为这个过快的速度,新的建筑忽略了曾经旧的、很有地方特色的构成,于是,渐渐地,每个地域的文化在一点点被破坏掉,这真的可惜。
您说那些高大的、耸立的建筑很显眼但非常容易被遗忘,比如北京近年的一些建筑,但为什么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建设这样的建筑呢?宏大建筑物的意义在哪里?非常不幸的是,这是资本主义所导致的,在他们的逻辑中,建筑不是文化,建筑是投资是去获得更多快钱,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建筑的经济利益其实不过是泡沫。
公共建筑是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但社会问题不能被建筑完全解决,您是否评估过您作品的影响力?我想,做建筑师其中的一个乐趣就是,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你的作品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和影响力,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我的设计会影响到任何人。
公共建筑有时候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有活力,获得新生一样的感觉。
长冈市政厅(Nagaoka City Hall),这也是我最近的一个作品,据说它已经改变了长冈,人们对他们在长冈的生活更加自信了。
经济和科技在迅速发展,一些老的、传统的概念被淡化和取代,之后人们又会重新思考老东西的好处,也就是说,“丢弃”可能是必经之途,您怎么看这个矛盾的过程?不得不说,这是人本性中很悲哀的一个特点,我们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遭遇“失去”,直到遇到灾难。
但是,还好,还是有一些东西你可以弥补,可以重新适应,哪怕是当你开始失去的时候。
您觉得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城市的建筑和城市设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在欧洲很多的小城市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喜欢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卢布尔雅(Ljubljana),一个很小的城市,但是那里的建筑还有河流,以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共存。
在您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中,给您带来影响的建筑师是?我想应该是德国建筑师Bruno Taut,他是我十分崇拜的建筑师之一,Taut参与设计的柏林现代住宅群落给了我很多灵感,特别是他如何利用绿色植被方面。
您和其他建筑师的关系怎么样呢?和他们有什么有意思的讨论和合作吗?在日本,无论是哪一代的建筑师,似乎都没有什么代沟,大家彼此尊重并且会有合作。
像我,一有时间便和桢文彦(Fumihiko Maki)一起聊天、喝酒。
您曾说您希望做一个女人我的确是说过希望可以当一个女人。
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过完一生的这样的女性,至少在日本我都没有见到。
说说您的第一段恋情?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喜欢比我高一年级的非常聪明伶俐的学姐。
直到现在我也会想起她。
您喜欢收集旧物吗?我并没有收集特定物品或收集旧东西的习惯,但是我有很多珍惜着的东西,那些旅行时得到的可能很便宜或者对常人来说不足道的东西。
您最喜欢的室内用具和品牌是什么?研究生时,在非洲部落调查旅行买的SUNUHO族的椅子和三宅一生。
您通常如何度过一天呢?会有觉得无聊的时候吗?比起每天做早已被计划好的事情,我更期待有新的相遇。
所以我每天除工作之外并不会做任何计划。
我每天都忙于工作,完全没有时间可以让我感到无聊,每天睡5个小时,最头痛的是没有时间游泳。
您有宗教信仰吗?我没有特定宗教信仰。
只是觉得自然是远远超过人类可以理解的范畴。
说说您的遗憾我的每栋建筑做成时,都会有小的遗憾,所以对我来说有很多遗憾和后悔。
文、采访/郭畅少年时的隈研吾在老家V&A 博物馆敦提分馆效果图(V&A at Dundee,2014)。
在苏格兰V&A at Dundee 艺术中心设计大赛中,隈研吾击败其它四个决赛设计方案,赢得了这次比赛。
格兰纳达表演艺术中心模型(Granada Performing Arts Centre,2015)。
项目计划在以阿尔罕布拉宫闻名的西班牙格兰纳达市外围建造一座歌剧院,大体量的建筑分割为小单位的方法,在这个项目中,六边形在室内将剧场观众席分割开来。
木桥美术馆模型(Yusuhara Wooden Bridge Museum,2010)三得利美术馆一角(Suntory Museum of Art,2007)。
位于六本木东京中城的三得利美术馆外墙采用日本传统的白色百叶(纵格子),馆内采用木材、竹子、和纸等日本传统素材,同时还大量使用三得利的威士忌酒桶的木材。
V&A 博物馆敦提分馆的地平面设计蓝图V&A 博物馆敦提分馆一角莲屋(Lotus House,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