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5f3fe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d.png)
10ml汽油 90ml植物油 90ml酒精 10ml水
溶质
NaOH
NaCl
Ca(OH)2
C2H5OH I2
HCl气体 H2SO4
汽油
酒精
溶剂
H2O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植物油
水
第11页,此课件共22页哦
[实验9-4] 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
振荡 振荡 静置 后试管是 前 后 后 否干净
水和植 物油 液体
分层
水和植 物油及 洗涤剂
液体 分层
形成 乳状 浑浊 液体
形成 乳状
浑浊 液体
液体 分层
液体不 分层
试管
不干净
试管 较干净
第12页,此课件共22页哦
二、浊液:
1、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3、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4、用途: 医药上的钡餐是BaSO4的悬浊液;粉刷墙的涂 料也是悬浊液;农业上,把农药配成乳浊液或悬 浊液节约农药,提高药效(如,波尔多药是悬浊
如果气二体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________的一种叫溶量剂多,量
少的的一种叫___________;如果其中有一溶种质是水,一般把水叫做
___________。通常不指明溶剂溶的剂溶液,其溶剂一般是指
_________。
水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错
C.冰水混合物
D.汽水
6.下列物质放在一起,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B
A.高锰酸钾放在汽油中
溶质
NaOH
NaCl
Ca(OH)2
C2H5OH I2
HCl气体 H2SO4
汽油
酒精
溶剂
H2O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植物油
水
第11页,此课件共22页哦
[实验9-4] 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
振荡 振荡 静置 后试管是 前 后 后 否干净
水和植 物油 液体
分层
水和植 物油及 洗涤剂
液体 分层
形成 乳状 浑浊 液体
形成 乳状
浑浊 液体
液体 分层
液体不 分层
试管
不干净
试管 较干净
第12页,此课件共22页哦
二、浊液:
1、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3、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4、用途: 医药上的钡餐是BaSO4的悬浊液;粉刷墙的涂 料也是悬浊液;农业上,把农药配成乳浊液或悬 浊液节约农药,提高药效(如,波尔多药是悬浊
如果气二体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________的一种叫溶量剂多,量
少的的一种叫___________;如果其中有一溶种质是水,一般把水叫做
___________。通常不指明溶剂溶的剂溶液,其溶剂一般是指
_________。
水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错
C.冰水混合物
D.汽水
6.下列物质放在一起,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B
A.高锰酸钾放在汽油中
药剂学: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药剂学: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79343a3d5bbfd0a795673b3.png)
δ/J1/2/cm3/2 21.89 28.84 24.14 19.64 25.77 25.57 22.30
二、药用溶剂的性质
➢ 溶解度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
溶剂δ越大 极性越大。 两溶剂δ越接近 越互溶。
问:测定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宜采用何种溶剂? 为什么?
生物膜的δ平均值约为21.07±0.82 正辛醇的δ值21.07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二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一节 药用溶剂的种类和性质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解速度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第一节 药用溶剂的种类和性质
一、药用溶剂的种类
(一)水
稳定、生物相容性好
(二)非水溶剂
作用:增? 大药物溶解度 / 稳定性
(二)非水溶剂
1.醇与多元醇类 乙醇、丙二醇、甘油、PEG
20.04 20.46 23.11 21.07 26.59 26.59 29.66 26.59 30.27 36.20 47.86
一些药物的摩尔体积与溶解度参数
晶体 苯甲酸 咖啡因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萘 苯巴比妥 磺胺嘧啶 甲苯磺丁脲
V/cm3/mol 104 144 145 123 137 182 229
二、药用溶剂的性质
➢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一些溶剂的介电常数(20℃)
溶剂
H2SO4 HCONH2
H2O HCOOH
H2NNH2 HCON(CH3)2
CH3OH C2H5OH CH3COCH3 (CH3CO)2O
介电常数
110 109 80.4 57.9 53.0 37.6 33.6 25.1 21.2 20.0
溶液的形成ppt
![溶液的形成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22f0e831b765ce050814c1.png)
• 3.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感谢下载
温度降低
24
溶解
56
温度升高
溶解过程中发生的两种变化: 1、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吸热
2、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
合离子)
放热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溶解时
吸热 吸热
< 放热 = 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溶液温度不变
溶液的用途
医药用品
无土栽培的植物 在营养液中
练习:
溶液
活动与探究一: 蔗糖溶于水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液是: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
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及组成:
(1)特征:均一、稳定。 均一: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 质完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 气体、压强等),溶质也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溶质是什么?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方案:
将NaCl、NH4NO3、NaOH分别放入烧杯
中,然后加入水,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简图:
[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C
溶解现象
24
溶解
溶质溶解后的温度/ °C
结论
24
温度不变
[阅读教材]
NH4NO3
NaOH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40)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40)](https://img.taocdn.com/s3/m/b4da1b55bb68a98271fefa83.png)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 透明、均一、稳定、混合物
3.组成: 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
(1).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 质、溶剂的性质决定。
几种盐溶液
(2).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 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 剂的体积之和。
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行进中可以没有道路,但不能没有前进的脚步;工作中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学习,人生中可以 没有闪光,但不能有污迹。 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没有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只要愿意去做,人无所不通。
2.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
D.瓶内各部分溶Biblioteka 的浓度都相同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
二、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宏观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3、乳化: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而不聚成大油珠。
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仪器: 试管、玻璃棒、温度计等 药品: 固态NaCl、NH4NO3、NaOH
请设计实验方案:
请画出实验装置图:
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一、溶液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 透明、均一、稳定、混合物
3.组成: 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
(1).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其颜色由溶 质、溶剂的性质决定。
几种盐溶液
(2).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溶剂的质量之 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和溶 剂的体积之和。
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行进中可以没有道路,但不能没有前进的脚步;工作中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学习,人生中可以 没有闪光,但不能有污迹。 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没有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只要愿意去做,人无所不通。
2.有一瓶密封保存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瓶口附近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底会有固体析出
D.瓶内各部分溶Biblioteka 的浓度都相同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
二、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宏观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3、乳化: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而不聚成大油珠。
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仪器: 试管、玻璃棒、温度计等 药品: 固态NaCl、NH4NO3、NaOH
请设计实验方案:
请画出实验装置图:
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42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42](https://img.taocdn.com/s3/m/ddf80e24de80d4d8d15a4fcb.png)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稳定, 不分层 结论 酒精能 溶于水
水
试管里的液 试管里的液体 乙醇 体出现了分 溶为一体,颜 层现象 色均匀,不分层
探究活动二: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用4号试管内的 液体实验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 中加2-3滴洗涤剂 现 象 静置后 分 层
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 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矿泉水
啤酒
白醋
医用药水
无土栽培西红柿
无土栽培芹菜
检测题:
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 D A 牛奶 B 泥浆水 C 冰水混合物 D 澄清石灰水 2.在实验室中,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一瓶无 色液体是食盐水而不是水。
⑴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⑵溶液是混合物。 ⑶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说一说-关于溶液的认识
(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4)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还是溶 液吗?溶质是什么? (5)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
我会填
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碘 酒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硫酸铜(固体) 碘(固体) 硫酸(液体) 氯化氢 (气体) 固体 溶质可以为 液体 气体 溶剂 (状态) 水 (液态) 酒精 (液态) 水 (液态) 水 (液态)
硫酸溶液 稀盐酸
我会做
1、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 溶液里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稀和性质都是一样的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2、 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 ① ④ ⑤ 。(填序号) ①啤酒 ②水 ③泥水 ④澄清石灰水⑤盐酸
水
试管里的液 试管里的液体 乙醇 体出现了分 溶为一体,颜 层现象 色均匀,不分层
探究活动二: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用4号试管内的 液体实验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 中加2-3滴洗涤剂 现 象 静置后 分 层
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 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矿泉水
啤酒
白醋
医用药水
无土栽培西红柿
无土栽培芹菜
检测题:
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 D A 牛奶 B 泥浆水 C 冰水混合物 D 澄清石灰水 2.在实验室中,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一瓶无 色液体是食盐水而不是水。
⑴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⑵溶液是混合物。 ⑶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说一说-关于溶液的认识
(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4)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还是溶 液吗?溶质是什么? (5)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
我会填
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碘 酒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 硫酸铜(固体) 碘(固体) 硫酸(液体) 氯化氢 (气体) 固体 溶质可以为 液体 气体 溶剂 (状态) 水 (液态) 酒精 (液态) 水 (液态) 水 (液态)
硫酸溶液 稀盐酸
我会做
1、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 溶液里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稀和性质都是一样的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2、 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 ① ④ ⑤ 。(填序号) ①啤酒 ②水 ③泥水 ④澄清石灰水⑤盐酸
溶液的形成 ppt 上课
![溶液的形成 ppt 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887bf19628ea81c759f57847.png)
水时吸热;NaOH溶于水时放热。
2020/3/2
• NaCl溶解过程
物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 的温度发生改变。温度发生 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扩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扩散到溶剂分子中—吸收热量
溶解
水合过程:溶剂分子结合溶质分子(或离子)—放出热量
2020/3/2
同时 进行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浊液)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2020/用3/洗2 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用肥皂、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
二、乳化现象:
1、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洗涤剂: (1)具有乳化功能
(2)去污原理: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2020/3/2
2020/3/2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
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硝酸
P29
铵)、NaOH(你还可选用其他仪器和 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
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2020/3/2
2020/3/2
24
14
56
结论: NaCl溶于水无明显的吸热或放热;NH4NO3溶于
碘几乎不溶于水,却溶于汽油 2020/3/2
高锰酸钾溶于水,碘不溶于水
问题:实验9-1、实验9-2中的溶质都是固体,如果溶 质是液体,把液体放到液体里是否也能形成溶液?
[实验9-3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P28
分层
不分 层
不分层
水和乙醇 能够互溶
6、(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笔记
如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气的水溶液:氨水,其中溶质是氨气; 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其中溶质是HCl气体
2020/3/2
• NaCl溶解过程
物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 的温度发生改变。温度发生 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扩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扩散到溶剂分子中—吸收热量
溶解
水合过程:溶剂分子结合溶质分子(或离子)—放出热量
2020/3/2
同时 进行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浊液)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2020/用3/洗2 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用肥皂、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
二、乳化现象:
1、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洗涤剂: (1)具有乳化功能
(2)去污原理: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2020/3/2
2020/3/2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
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硝酸
P29
铵)、NaOH(你还可选用其他仪器和 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
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2020/3/2
2020/3/2
24
14
56
结论: NaCl溶于水无明显的吸热或放热;NH4NO3溶于
碘几乎不溶于水,却溶于汽油 2020/3/2
高锰酸钾溶于水,碘不溶于水
问题:实验9-1、实验9-2中的溶质都是固体,如果溶 质是液体,把液体放到液体里是否也能形成溶液?
[实验9-3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P28
分层
不分 层
不分层
水和乙醇 能够互溶
6、(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笔记
如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气的水溶液:氨水,其中溶质是氨气; 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其中溶质是HCl气体
《溶液的形成》PPT精品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01d91f89eb172dec63b706.png)
常见的悬浊液
泥水、淀粉水的混合物、钡餐
一、溶液 溶液定义;特征;组成;命名。
二、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三、乳化现象 乳化;乳浊液;乳化作用的应用
A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蔗糖水 B.蒸馏水 C.果冻 D.牛奶
B 2、厨房中现有下列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面粉
C.食盐
D.白酒
A 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食盐
D.苛性钠
D 4、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5、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A (l)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不干净,管壁上有 油滴
干净
乳浊液
振荡
静置
乳化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液体分层
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中,不再分层,形成较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
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
宏观特征 实例
溶液 均一、稳定
食盐水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
牛奶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A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 (填
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5. 人一般的时候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当眼睛的红的时候心就黑了。 14.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 4.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8. 生活!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令人费解?令人难以想象? 1. 当我的巴特农神庙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从这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他的辉煌。 10.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1. 生命中越珍贵的东西越爱迟到。 1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3. 今天我在这儿发现很多选手有这么一个趋势,数字张嘴就来,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经过真实的东西,要把自己真实的数字说出来。 13. 知难而上,奋发图强,是竞争的作用;知难而退消极颓唐,也是竞争的作用。 15. 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生伴侣。 20.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9.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9.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9. 善待自己,不被别人左右,也不去左右别人,自信优雅。 11. 生命中越珍贵的东西越爱迟到。 12. 庸人的缺点就在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容易失去理智,而成功者则善于把握这个尺度,谨慎处事。 10. 你的强势之下缺少一种开放的心态。 6. 有时候把自己长项藏起来,弱项暴露出来没关系,这是我的建议。 17.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9)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9)](https://img.taocdn.com/s3/m/e85895739ec3d5bbfc0a7417.png)
练习:判断说明 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物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 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想一想:
溶剂只可以是水吗?
探究实验二
溶剂 各取 (2~3mL) 水
水 汽油 汽油
溶质 各取1小粒
现象
碘
高锰酸钾 碘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于水 可以溶解 可以溶解
几乎不溶于汽油
思考:碘和水、碘和汽油,高锰酸钾与 水、高锰酸钾 与汽油混合的现象对比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
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问题:溶质是固体,那么液体可作 为溶质吗?
探究实验三
向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是为了显色, 便于观察)的试管中,用滴管缓缓加入约 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 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现象 现象 现象
水 乙醇 5mL 2mL 分层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结论
乙醇和 水互溶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体系 气+液 固+液 液+液 没有水
有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溶剂
液体
液体
无论
量多
水的 多少
水
练习: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碘酒 HCl气体的水溶液
溶液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
均一:溶液各处的浓稀相同,溶液各 部分的性质相同 稳定:条件不变时,溶质与溶剂长期 不会分离出来
溶液的组成
药剂学02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药剂学02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1596598700abb68a982fbc5.png)
4. 溶剂化物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5. 粒子大小的影响
对于可溶性药物, 粒子大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 而对于难溶性药物,粒子半径大于2000nm时粒径 对溶解度无影响,但粒子大小在0.1~100nm时溶解 度随粒径减少而增加。
渗透压对注射液、滴眼液、输液等剂型具有重 要的意义。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片剂、胶囊剂等剂型的溶出,还受处方中加入的辅料 以及溶出速度的测定方法有关。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一、药物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压
半透膜一侧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侧,最 后达到渗透平衡时两侧所产生的压力差即为溶 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此时两侧的 浓度相等。
无水物<有机化物的顺序排列。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4. 溶剂化物
在多数情况下,溶解度和溶解 速度按 水合物<无机物<有机化物的 顺序排列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9.添加物的影响 (1)加入助溶剂:
助溶(hydrotropy):
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 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 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有两种表示方法: 1.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 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 2. 溶解度也可用物质的摩尔浓度mol/L表示。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5. 粒子大小的影响
对于可溶性药物, 粒子大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 而对于难溶性药物,粒子半径大于2000nm时粒径 对溶解度无影响,但粒子大小在0.1~100nm时溶解 度随粒径减少而增加。
渗透压对注射液、滴眼液、输液等剂型具有重 要的意义。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片剂、胶囊剂等剂型的溶出,还受处方中加入的辅料 以及溶出速度的测定方法有关。
第三节 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一、药物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压
半透膜一侧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侧,最 后达到渗透平衡时两侧所产生的压力差即为溶 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此时两侧的 浓度相等。
无水物<有机化物的顺序排列。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4. 溶剂化物
在多数情况下,溶解度和溶解 速度按 水合物<无机物<有机化物的 顺序排列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9.添加物的影响 (1)加入助溶剂:
助溶(hydrotropy):
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 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 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三)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有两种表示方法: 1.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 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 2. 溶解度也可用物质的摩尔浓度mol/L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8.15 )1
2
47.97 ( J
/ cm 3 )1 2
一些溶剂的摩尔体积与溶解度参数
液体 正己烷
乙醚 环己烷 乙酸乙酯 正辛醇 二甲基亚砜
甘油 水
V(cm3/mol) 131.6 104.8 108.7 98.5 157.7 71.3
73.3 18. 0
δ(J1/2/cm3/2) 14.93 15.75 16.77 18.20 21.07
一 药用溶剂的种类
(一)水溶剂 饮用水:天然水经净化处理得到的水。 纯化水: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等法除去大部
分阴、阳离子,不含任何附加剂。(普通制剂) 注射用水: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注射剂) 灭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 (灭菌粉
末的溶媒) 以上统称制药用水
一 药用溶剂的种类
药典: 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的压力)下
溶解1g(或1mL)药物所需的最小溶剂体积 (单位ml)用1:n来表示。
各国药典中常以近似溶解度的术语表示:
药物的溶解度数据可查阅各国药典、默克索引(The Merk Index)、专门性的溶解度手册等。
(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分类:特性溶解度和平衡溶解度。
第七版第二章药物 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一节 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
一 药用溶剂的种类
(一)水 水不具有任何药理与毒理作用,其理化性质稳定,且 廉价易得,是最常用和最为人体所耐受的极性溶剂。 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 药物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或使用混合 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制备成溶液。如醇 类、植物油类、亚砜类、酯类等。
(二)非水溶剂 1.醇类 如乙醇、丙二醇、甘油、1,3-丁
二醇、异丙醇、聚乙二醇-200、-300、-400、 -600、苯甲醇等。这类溶剂多数能与水混合。 2.醚类 如四氢糠醛聚乙二醇醚、二乙二醇 二甲基醚,能与水混合,并溶于乙醇、甘油。
一 药用溶剂的种类
(二)非水溶剂 3.酰胺类 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介电常数
溶剂
溶剂的近似介电常数
适宜的溶质
水
溶
剂
二醇类
的
极
甲醇、乙醇
性
递
醛,酮,氧化物
减
己烷,苯,乙醚,石油醚
矿物油、植物油
80
溶 无机盐,有机盐
质
50
的
糖,鞣质
水
30
溶 蓖麻油,蜡
性
20
递 树脂,挥发油
5
减 脂肪,石蜡,烃类,汽 油
0
(二)溶解度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
下,在一定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最 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表示方法: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 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 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 示。
第二节 药物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 (一)药物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清液并作适当稀释,测定药物在饱和溶液中的浓 度。以测得药物溶液浓度为纵坐标,药物质量-溶 剂体积的比率为横坐标作图,直线外推到比率为 零处即得药物的特性溶解度。
特性溶解度测定方法及曲线
1
特性溶 解度
S
2
S0
3
0
0 2 4 6 8 10 12 药 药物物:/溶溶剂液(/mmgg//mmlL)
直线1表明药物解离或缔合,杂质增溶; 直线2表明药物纯度高,无解离与缔合无相互作用; 直线3表明存在盐析或离子效应,抑制溶解。
正-(羟乙基)乳酰胺、N,N-二乙基乳酰胺、 N,N-二乙基吡啶酰胺等,能与水混合,易溶 于乙醇中。 4.酯类 如三醋酸甘油酯、乳酸乙酯、油酸 乙酯、乙酰丙酸丁酯、苯甲酸苄酯、肉豆蔻 酸异丙酯等。
二、药用溶剂的性质(极性)
溶剂与药物的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溶解性。溶剂 的极性大小常以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两个参数 的大小来衡量。
i
( Hv Vi
RT
)1
2
(2-3)
式中,Vi——物质在液态时T温度下的摩尔体积; ΔHv——摩尔气化热;R——摩尔气体常数;T—— 热力学温度。
例如 求25℃时水的溶解度参数δ。
已知 H2O气化热 ΔHv=43932J/mol, VH2O =18.01cm3 则 :
H 2O
( 43932
8.314 18.01
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s0(intrinsic solubility) 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
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饱和 溶液的浓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口服药物的特性溶解 度小于1mg/mL,就可能出现吸收问题。
测定举例:假设某药物在0.1mol/L NaOH水溶 液中的溶解度约为1mg/ml。实测时配制四种浓 度的溶液,即分别将3、6、12、24mg药物溶 于3ml溶剂中,装入安瓿,计算药物质量(mg) 与溶剂用量(ml)之比,即药物质量-溶剂体积 的比率分别为1、2、4、8,溶液量不能少于 3ml,保证能够供测试用。将配制好的溶液恒温 持续振荡达到溶解平衡,离心或过滤后,取出上
26.5 936.20 47.86
生物膜
两组分的δ值越接近,越易互溶。
整个生物脂膜的溶解度参数δ平均值为 21.07±0.82,很接近正辛醇的δ=21.07, 因此正辛醇常作为模拟生物膜相溶剂来测 算分配系数。
第二节 药物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solubility) 定义: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的压力)
定义: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 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参数δi可用式(2-2)表示。
i
( Ei
1
)2
Vi
液式态中时,的Δ摩Ei—尔—体分积子。间在的一内定聚温能度;下V,i—分—子物间质内在聚
能从物质的摩尔气化热求得。
Ei Hv RT
在一定温度下,分子间内聚能可从物质的摩尔气化 热求得,即, 因此,
(一)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 能力,它可以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一般用ε来表示。
ε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通 过 测 定 溶 剂 的 电 容 值 C 求 得 , ε =c/c0 (2-1)
式中,C0——在电容器中以空气为介质时的电 容值,通常测得空气的介电常数接近于1。 规律: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其极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