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编者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归因于智力因素。直到最近几年,非智力因素才受到重视。顾名思义,非智力因素就是智力以外的因素,比如心理状态、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性格情绪等。如果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考生就会在不应该失分的地方失分,留下种种遗憾。因此,我们应给予非智力因素足够的重视。
语文
华中师大一附中周文涛
一、树立正确的考试目的,正确看待理想前途
高三学生中,大多数人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但也有少数人把高考的竞争看成了一种纯粹的生存竞争,把上大学、找好工作看成人生幸福的惟一道路。后者患得患失,极易忧心忡忡,平时考试偶有失误,就会心灰意懒,甚至一蹶不振。
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自主性相对较强的学生则总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策略不对,两类学生的归因倾向也常常决定了他们成绩的好坏——实际上,他们的智力因素往往并没有区别。只有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并把个人命运与时代、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的人,才不至于被眼前困难所吓倒,才能从容应对种种难题,并且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成功地渡过难关。
二、激发高昂的斗志,保持镇定的情绪
调查显示:由于焦虑和恐惧导致学业不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考试情境下,其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学习成绩优、中等生,其中考试焦虑程度比学习焦虑程度更高,差异更大。这往往是由于担心考试失败而引起的,从而导致注意力不易集中,并干扰有效学习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能力,如记忆能力、组织技能等的发挥。所以,克服过分焦虑的负面影响,始终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是考试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临考前的身体状况、气候变化、交通状况、考场环境、监考人的态度、题目难易程度等都可能使人情绪波动,考生必须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不变应万变,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习惯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它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学生的长处就在于学习有计划性,随时都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不打乱仗,重点突出,效率高。相反,学习上的无计划、无目的必然导致成绩不理想。因此,学生必须严格执行定时定量的学习计划。
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事倍功半。
定量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受学习规律的制约,每个人获取知识的日分量值是一个相对常数。尽管这个数值因人而异,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差异不大。只有每天都定量学习,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要想保持优异而稳定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养成定量学习的习惯。定量学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记忆先行,每天必须完成当天的记忆任务,例如语文的语音、文字、词语、文学常识、名言名篇等等;二是必须完成作业,把所学的课堂教学内容?穴包括例题和习题?雪弄懂弄通;三是复习领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力争运用自如。在完成上述三项任务的前提下,可选择做一些课外习题,进行一些课外的读写训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四个层次不能颠倒。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计划,既不定时,也不定量,从形式到内容全是被动的;在学习的时间安排上,总是先松后紧;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喜欢搞临时突击。这样的学习效果当然经不起严格考试的检验。也有的同学在该记的没有记住、该懂的没有搞懂之前就忙于去做课外难题,题是做了一些,但没有掌握规律,没有抓住根本,复习效果并不理想。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效益。比如每天早晨按时起床,自觉地为上学做好一切准备;放学回家,自觉地完成课外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你精力充沛,学习起来有条不紊,从而对学习有一种亲和心理,并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就很难受。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人,面对一些看似平常的事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以至于心烦意乱。有一个好习惯值得一提——在复习备考阶段,要养成整理编制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应整理错题,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以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强化技巧训练,注意规范答题
考场答题方法、答题技巧都是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取得的,掌握了这些方法、技巧,就可以大大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首先要养成浏览全卷、检查试卷有无缺页漏题的习惯。虽然缺页漏题的情况很少发生,但如果谁碰上了而未能及时发现,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而且浏览全卷,全局在胸,就可以统筹安排时间,决定答题先后顺序,可谓有利无弊。其次,要养成仔细审题,准确理解题意的习惯。对于选择题的答题要求,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像“正确的一项”和“不正确的一项”、“相同的一项”和“不相同的一项”、“有错误的一项”和“没有错误的一项”这样的细微差别,万万不可马虎大意。再次,就是要科学安排答题顺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例如要遵循先易后难原则安排顺序,要保证作文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等等。此外,要注意书写规范,减少印象失分。例如防止作文标点一逗到底、漏写文题等。
五、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体力、精力的无效损耗
复习备考是需要付出大量体力和精力的艰苦劳动。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想拔尖往往不是凭智力而是凭体力。所以注意养成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习惯,讲究学习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克服有劳无逸的习惯。人的耐力是有限的,打破限度就会造成永久性损伤,尤其是眼睛,视角长时间固定在一个范围内,最容易引起眼肌疲劳。因此,在学习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每学习一个小时以后,应该休息10分钟,适当活动一下身体,及时消除大脑和眼肌的疲劳,防止因疲劳积累而影响学习效率。
其次,要注意调整生活节奏,使人体生物钟逐步适应高考要求。在备考阶段,有些同学紧张起来就日以继夜,一旦松弛下来又长睡不起,甚至昼夜颠倒,生活节奏极其紊乱。长此以往,到了高考考场该兴奋时偏偏瞌睡来了,而到了晚上该休息时,偏偏又异常兴奋,难以入睡。每年高考中,这种现象都不乏其例。
另外,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既不能为了增加营养暴饮暴食,也不能只顾学习废寝忘食。特别是高考期间,正值夏天,贪食生冷实为大忌。
总之,非智力因素的充分调动,不仅可以弥补我们智力因素的某些缺陷,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在高考中超常发挥。在复习备考时日不多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的潜力。
数学
湖北省襄樊市一中王勇李后兵
决定学生考试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智力因素(知识和能力因素);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心理和方法等因素)。学生优秀的智力品质,主要靠平时的锻炼和培养。临考前或进入考场后,再想提高知识和能力水平就相当困难甚至可以说不可能,这时非智力因素对考试的成败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非智力因素的可变性很大,在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关于考前准备,不外乎树立必胜信心、注意考前休息、改善饮食营养、带齐考试用具、搞好考前“演习”等方面,本文重点谈数学学科答卷技巧问题,同学们不妨一试。
一、合理分配答卷时间
一场考试,时间大体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初审题目。接到试卷后,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浏览一遍,把握题型和题量,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段,答题。这一段分配时间约为考试规定时间的四分之三。第三段,检查答卷。检查答卷的时间最少要保证10至20分钟。
二、认真审题
题目审清了,解题就成功了一半。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认真审准题,才能正确定向,一举突破。每次考试,总有一些考生因为审题失误而丢分。尤其是那些似曾相识的题,极易混淆,因此要特别细心,以防“上当受骗”。
三、答题时要“六先六后”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兴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时段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1.先易后难。答题时先易后难,这是答卷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考试刚开始,考生心情较为紧张,记忆、思维等方面都达不到最佳状态。做出几道简单题后,情绪渐渐稳定,信心越来越足,解题速度随之加快,这样,对攻克难题肯定会有帮助。
2.先熟后生。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牢固、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