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戊戌变法》word教案
人教版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word学案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2、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习重点: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学习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原因。
教学过程:基础知识梳理巩固:一、戊戌变法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百日维新(1)原因:诱因:(2)具体准备:A、1898年康有为上书(因,成为了)B、1894、4,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宗旨:、、。
(3)开始标志:1898、6、11光绪帝颁布诏书(4)、主要内容内容作用局限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举办邮政;取消旗人特权,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文教废八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准许设立报馆学会;设译书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有利于的传播军事按西法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二、戊戌变法的结果——以为标志,宣告了失败1、新政危机四伏(1)遭到许多读书人反对(2)强迫光绪颁布三条上谕,慈禧实际控制了权,做好了扑灭新政的准备(3)“”事件使矛盾冲突白热化(4)慈禧与荣禄密谋;维新派求助在华列强,争取袁世凯2、戊戌政变:9月21日,_____________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训政,搜捕维新派。
并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人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新政内容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保留外,其余尽数废除。
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主观:(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和软弱,这是根本原因。
(2)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3)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深入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戊戌变法的过程和结果;(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进行探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2)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影响;(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戊戌变法的目的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2)分组讨论,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戊戌变法的过程,突出重点;(2)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3)阐述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强调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影响;3. 关注国家发展,思考如何吸取戊戌变法的教训。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情况和发言质量;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综合测试: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4《戊戌变法》教学设计(共1课时)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在初中阶段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可能仍较为肤浅,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改革措施及影响等方面的理解有待深化。此外,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耐心不足等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图片等历史资料,培养其史料实证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思维。
4.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课堂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增强对改革的支持和参与意识。
2.理解维新派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增强历史唯物主义观念。
4.通过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
2.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纪录片片段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如模拟戊戌变法时期的朝会辩论,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当时的历史氛围,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
4.重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史料,如文献、图片等,分析戊戌变法的具体情况,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了解戊戌变法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及其思想,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改革主张。
3.分析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认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的局限性,理解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本章节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同时,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性化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利用多媒体展示戊戌变法期间的重要事件、人物画像、文献资料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创设虚拟历史场景,如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戊戌变法的历史情境中。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本章节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深入分析戊戌变法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及其思想,引导学生认识改革与革命的关系,理解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的局限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事物的态度。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和目的,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从而深刻领会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国内外环境、民族危机、康梁等人的倡导。
2. 戊戌变法的过程:维新派的兴起、光绪帝的支持、变法措施的实施。
3.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守旧势力的反抗、变法派的内部矛盾、光绪帝的失去权力。
4.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启发了民众的思想、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过程、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戊戌变法中的具体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等相关教材。
2. 参考资料:戊戌变法的相关历史文献、论文、书籍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
2. 讲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国家危机。
3. 详细讲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包括维新派的兴起、光绪帝的支持以及变法措施的实施。
4. 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5. 讲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强调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6.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和看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的掌握程度。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戊戌变法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其影响。
2.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戊戌变法的具体措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戊戌变法的原因和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戊戌变法中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5. 总结: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强调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戊戌变法背景、原因和过程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综合评价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资料:包括书籍、论文、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
3. 网络资源:如历史网站、视频资料等,用于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次课: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2. 第二次课:讲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和主要内容。
3. 第三次课:分析戊戌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4. 第四次课: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影响。
5. 第五次课: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布置作业。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评价能力的发展。
戊戌变法教案范文
戊戌变法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2.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3.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1.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2.戊戌变法的内容;
3.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
1.戊戌变法的内容;
2.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四、教学准备
1.教材:历史教科书;
2.多媒体设备;
3.教案、讲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相关视频或图片,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点讲解(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戊戌变法的一个具体内容,例如政治、经济、教育等。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自己的内容,并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和讲解。
教师在小组展示之后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戊戌变法内容的理解。
3.讨论与思考(15分钟)
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讨论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开展小组或全班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戊戌变法的影响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综合评价(10分钟)
要求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成就和局限性,总结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师可以通过发放评价表格、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5.课堂小结(5分钟)
对戊戌变法的内容、影响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进行简单概括和总结。
六、教学延伸。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九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包括民族危机、康有为的“公车上书”等事件,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必然性。
2.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过程,包括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政变等重大事件,分析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及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认识到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其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对历史事件的辩证分析能力。
4.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互动性。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识到改革与发展的艰难曲折,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4.告诉学生,历史的发展充满曲折,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内容,整理戊戌变法的时间线,标注出关键事件,并简要说明每个事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决策过程和心态,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的相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图片、纪录片等,增强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不少于500字,结合教材内容,对史料进行解读。
戊戌变法 教案一
戊戌变法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2.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影响及其失败的原因。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戊戌变法的过程、主要内容及影响。
2.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甲午战争,让学生思考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
(2)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戊戌变法的过程(1)介绍戊戌变法的起因,包括民族危机、维新派的主张等。
(2)讲述戊戌变法的主要过程,包括变法的实施、戊戌政变的爆发等。
(3)分析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3.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1)戊戌变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2)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讨论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1)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如维新派的局限性、改革策略不当等。
(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外部原因,如列强的干涉、封建势力的阻挠等。
(1)从戊戌变法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2)如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避免类似戊戌变法的失败?6.课堂小结(1)回顾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意义、失败原因及启示。
(2)强调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7.作业布置(2)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如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推进改革。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戊戌变法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意义、失败原因及启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氛围。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避免对戊戌变法的过分美化,理性看待历史问题。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戊戌变法纪念馆,加深对戊戌变法的认识。
2.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就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晚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历史事件充满好奇,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完成后,我将及时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强调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戊戌变法与当前改革开放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改革措施及影响:讲解戊戌变法期间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如设立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兴办实业等,并分析这些措施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积极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
2.维新派与守旧派在戊戌变法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但有时可能过于片面,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协作能力,但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需要教师关注并给予鼓励。
4.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戊戌变法中的改革措施,能够较快地理解并加以分析。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3.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思想碰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精品教案
第一课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3、分析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
4、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特点。
5、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事实。
6、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梳理】
1、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比较简表
2、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相同点:①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②都是以清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
重大政策调整;③都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⑤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⑥虽然都失败了,但对历史发展的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①国际环境不同,前者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后者发生在第二次工业
革命后。
②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
③目的不同,前者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后者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④性质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改革。
⑤内容不尽相同,前者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后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⑥影响不同,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影响大。
《戊戌变法》教案9(人民版选修1)
专题九戊戌变法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学习要求:从社会背景、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了解戊戌政变,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学习康、梁等维新志士们力图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操。
重点:⒈戊戌变法的背景。
⒉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⒊戊戌变法的内容。
⒋戊戌变法的影响。
难点:⒈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⒉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
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⒋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了解“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通过对戊戌变法的科学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介绍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不同评价,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课堂讨论。
学生应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讨论形成对戊戌变法的整体认识,得出正确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面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对维新思想内容和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
《戊戌变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和经过。
2. 使学生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 戊戌变法的评价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理解。
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的把握。
3. 戊戌变法的评价和影响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戊戌变法的历史场景。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戊戌变法的各个方面。
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对戊戌变法的看法和评价。
五、教学内容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康有为的上书、公车上书等。
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废科举、兴学堂、练新军、变法维新等。
3. 戊戌变法的评价和影响:积极作用、失败原因、历史意义等。
教案模板:【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戊戌变法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 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的戊戌变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2.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评价戊戌变法的得失。
【小组讨论】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戊戌变法的看法和评价。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 强调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课后作业】2. 选择一道与戊戌变法相关的思考题,进行深入研究。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表现、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理解程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戊戌变法相关的历史遗址或纪念馆,加深对戊戌变法的了解。
2013人教版选修1《戊戌变法》word学案
2013人教版选修1《戊戌变法》word学案教学目标:1、识记的基础知识:明白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了解公车内书和组织强学会等维新派的要紧活动及其阻碍;明白百日维新前夕的政治形势;简述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要紧内容及其进步作用;了解戊戌变法过程中新旧势力斗争的概况;明白戊戌变法失败的差不多史实。
2、明白得与运用:明白得民族资本主义初步进展与戊戌变法显现之间的关系;探究百日维新在中国近代历史进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白得百日维新失败的缘故及其历史意义;探究光绪帝和维新派什么缘故推行新政失败;探究戊戌变法的失败和中国近代化道路曲折的关系。
3、情感态度:了解维新派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专门以谭嗣同为代表的为变法而甘愿牺牲的精神可歌可泣。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华文明进展史提供了宝贵财宝。
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漫长曲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差不多内容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缘故教学内容:一、维新变法的背景:(一)国际局势:表明进展已是大势所趋。
1、两大变局:(1)经济上:(2)政治上:2、讲明咨询题:已成世界性潮流,并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示范。
(三)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中国初步进展。
缘故:(1)进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高潮。
(2)甲午战后,列强入侵进一步破坏,为民族工业的进展制造某些客观条件。
(3)清政府调整政策,放宽,渝令各省办厂。
(四)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五)思想基础:对戊戌维新变法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1、代表:等。
(代表着正在转化中的资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
)2、主张:(1)认为依靠新式枪炮舰船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
(2)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3)加大国防,抗击列强入侵,爱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戊戌变法 教案(精选5篇)
戊戌变法教案(精选5篇)戊戌变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的缘由。
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同学熟悉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通过引导同学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分析、概括,培育同学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逐步把握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大事的力量。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学问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转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
培育同学关怀时政,关怀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育同学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缘由教学思想:本课涉及的理论学问较多,特殊是重点、难点部分,学校同学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老师要把叙述、体温、争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细心设问,引导同学参加教学过程,敬重同学,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关怀时政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帮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同学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然后老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进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屏幕显示"百日维新"的内容,老师设问,引导同学分析。
师: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生:改革旧制部分(同学可能会回答详细内容)师:对。
这样变法必定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也变法失败的缘由之一。
师:"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生:人民、当官的。
人教版选修1高中生物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教案
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
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
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备课参考: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继而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
相同点:①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结果不同。
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②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
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俄国1861年改革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相同点(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2)方式: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3)内容: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不同点:(1)领导: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2)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①本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②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如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宗教改革、明治维新等等。
其实质来看,均体现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人教版历史八上戊戌变法word教案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②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b.通过讨论“维新变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运用“分组学导”的教学方法②本课通过课前预习、小组交流、竞争抢答,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③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直观性。
对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
学生编排历史小品,归纳总结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
②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仰。
③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教学思路重点难点的突破与解决方法①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运用多媒体投影、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梁的活动入手,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
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方法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
②难点:对百日维新的作用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分析百日维新诏书的内容,哪些触及顽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分析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原因。
课前导学①学生分组查找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情况资料。
②学生预习本课,编写歌谣、做小报、结构图总结本课。
③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编排历史小短剧。
教学渗透点①用不同形式总结本课,编排历史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训练学生根据史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
(3)为什么称“戊戌变法”?
2集体交流,讨论、释疑。
3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师生共同交流。
4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献身
问“谭嗣同为何放弃逃生的希望?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情感?
引导学生思பைடு நூலகம்。
三小结导行
同学们,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正面临着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的关键时刻,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应该积极拥护和支持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一个安定、祥和、温馨的环境。
(3)板书课题:戊戌变法
二新课
(一)学习公车上书
1自读,了解公车上书的情况。
2交流:
(1)公车上书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2)公车上书的目的是什么?
3讨论。
师根据黄海大战,让学生认识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
师板书
(二)学习戊戌变法
1范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出示投影)
(1)戊戌变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备课笔记
教学内容
4戊戌变法
课时
1
教材
简析
本课包括”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共两部分.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使学生知道”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2使学生知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进步分子的英雄壮举。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戊戌变法及失败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献身变法。
教具
课文插图投影片
板书计划
4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呼吁变法救国
康有为三次上书,痛陈必要为国家
梁启超戊戌变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献身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思
1导语设问:
(1)目前,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最大的主题是什么?(改革)
(2)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为了国家的富强,竭力主张变法维新。同学们知道著名的有哪些人、哪些事?(出示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