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有哪些公式
高中物理有哪些公式高中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它是了解物质和自然现象的一种手段。
物理学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因为它是一门有关运动、力和能量转换的科学,所以我们需要运用数学公式来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下面是一些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公式。
1. 动力学公式动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的一个分支。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牛顿三定律”,即质点的运动状态遵循惯性定律,质点的受力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反,质点的受力大小与作用力大小成反比。
这三个基本定律的关系是:- F = ma(牛顿第二定律)- a = Δv/Δt(加速度定义)- F =G*m1*m2/r^2(万有引力定律)其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v代表速度,t代表时间,G代表万有引力常量,r代表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被应用于许多问题,如运动学的速度、加速度,机械的力、功等问题。
2. 光学公式光学是研究光和其它电磁波的传播和互动的学科。
其中最重要的光学公式是相对论应用下的普朗克常数公式,用于计算能量关系和波长。
它可以用以下单位表示:- E = hv(普朗克常数公式)- c = λv(光速公式)其中,v代表频率,λ代表波长,E代表能量,c代表真空中的光速,h代表普朗克常数。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光的光谱、波长、颜色和频率。
3. 电学公式电学是研究电荷、电场、电势和电流的学科。
在电学中,电势差和电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下面是一些电学公式:- V = IR(欧姆定律)- P = IV(功率公式)- R = V/I(电阻公式)- U = IR(电势差公式)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P代表功率、U代表电势差。
这些公式可用于深入研究电路、电容器和电源等。
总结一下,高中物理涉及到很多公式,以上公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它们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必备内容。
学习物理的关键在于掌握这些公式,它们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物理问题并进一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Vt+Vo)/2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x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四、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五、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六、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中物理必背公式
高中物理必背公式1. 运动方程a=v/tv=a*ts=v*t+1/2*a*t^22. 圆周运动速度:v=2πr/T加速度:a=v^2/r圆周运动角速度:ω=2π/T圆周运动角加速度:α=ω^2/r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外力平衡,则物体维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且方向与所受力方向相同,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F=ma5.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 动能和功动能:K=1/2mv^2功:W=F*s7. 势能和机械能势能:Ep=mgh机械能:Em=K+Ep8. 简谐运动周期:T=2π√(m/k)角速度:ω=2π/T=√(k/m)位移:y=Acos(ωt)速度:v=-Aωsin(ωt)加速度:a=-Aω^2cos(ωt)9. 波动波速:v=λf反射定律:θi=θr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10. 电学公式库仑定律:F=k*Q1Q2/r^2电势能:Ep=kQ1Q2/r电场强度:E=F/Q电势差:V=W/Q安培定律:I=Q/t欧姆定律:I=V/R电阻:R=ρ*L/A11. 磁学公式洛伦兹力:F=qvBsinθ磁通量:Φ=B*A*cosθ安培环路定理:∮B*dl=μ0*I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dΦ/dt 自感:L=Φ/I12.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热力学第二定律:ΔS>0热容:C=Q/ΔT热传导:Q/t=kAΔT/x 热辐射:P=AεσT^4。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能量和力学。
高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基础课程,其中的公式更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公式总结:一、力学1、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 = v₀ + ats = s₀ + v₀t + (1/2)at²2、平抛运动公式:x = v₀xty = v₀yt - (1/2)gt²3、向心加速度公式:a = v²/r4、二力平衡:F₁sinθ₁ = F₂sinθ₂F₁cosθ₁ + F₂cosθ₂ = mg5、牛顿第二定律:F = ma6、弹性力公式:F = kx7、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8、动量定理:FΔt = Δp9、功率公式:P = W/Δt10、理想机械功:W = Fs11、机械能守恒定律:E₁ = E₂二、热学1、热传导公式:Q = kA(t₂-t₁)/d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3、热容公式:Q = mcΔT4、等压热容:Cp = (5/2)R5、等体热容:Cv = (3/2)R6、焓的变化:ΔH = ΔU + PΔV7、卡诺循环效率:η = 1 - (Tc/Th)三、电学1、电流强度公式:I = Q/Δt2、欧姆定律:U = IR3、电功公式:W = UIt4、电功率公式:P = UI5、电阻与导电率:R = ρl/A6、电容与电量、电压关系:C = Q/U7、并联电容:Cp = C₁+C₂+...8、串联电容:1/Ct = 1/C₁+1/C₂+...9、电磁感应:U = -NΔΦ/Δt10、法拉第定律:Q = zF四、光学1、光速公式:v = fλ2、光的折射公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3、光的反射公式:θ₁ = θ₂4、晶体的布拉格公式:λ = 2dsinθ5、光的衍射公式:asinθ = mλ五、原子物理1、能级公式:E = hν2、波粒二象性公式:λ = h/mv3、布洛赫定理:kf = ki + G以上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公式,覆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十、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高中物理电路实验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入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相关;(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等势面十一、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 R)或E=Ir IR也能够是E=U内 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高中物理公式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因为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 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 R2 R3 1/R并=1/R1 1/R2 1/R3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 I2 I3电压关系 U总=U1 U2 U3 U总=U1=U2=U3功率分配 P总=P1 P2 P3 P总=P1 P2 P3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 Rg Ro)接渗入渗出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 Rg Ro Rx)=E/(R中 Rx)因为Ix与Rx对应,所以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重挡位(倍率)}、拨off挡11.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 UA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 IVRx的测量值=U/I=(UA UR)/IR=RA Rx>R真Rx的测量值=U/I=UR/(IR IV)=RVRx/(RV R)<R真选用电路条件Rx>>RA [或Rx>(RARV)1/2]选用电路条件Rx<<RV [或Rx<(RARV)1/2]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高中物理电路实验分压接法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注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十二、磁场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2.安培力F=BIL;(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高中物理网子入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渗入渗出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 =V0(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渗透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 =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仅仅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
变速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 +vt2)/2]6、位移s= v平t=v0t + at2/2=vtt/27、加速度a=(vt-v0)/t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等时间间隔(T)的位移之差)9、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2)自由落体运动1、末速度vt=gt2、位移公式h=gt2/23、下落时间t=√(2h/g)4、推论vt2=2gh注: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最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公式s=v0t- gt2/22、末速度vt= v0- gt3、有用推论vt2 –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ax=v0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4)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0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 (通常又表示为√(2h/g))6、合速度vt=√(vx2+vy2)=√[v02+(gt)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anβ=vy/vx=gt/v07、合位移s=√(sx2+ sy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α=sy/sx=v0gt/2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1)匀速圆周运动1、周期与频率T=1/f2、角速度ω=θ/t=2π/T=2πf3、线速度v=s/t=2πR/T =2πRf=ωR4、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5、向心力Fn=mv2/R=mω2R=4mπ2R/T2=4mπ2f2R2)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3、天体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 ω=√(GM/R3), T=2π√[R3/(GM)]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r地)=7.9km/s(人造卫星的最大飞行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 v3=16.7km/s6、近地卫星v=√(gr地)7、地球同步卫星GMm/(R+h)2=4mπ2(R+h)/T2h≈3.6 km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高中物理总结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总结公式大全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公式是我们理解和应用知识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中物理课程中常用的公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力学。
1. 动力学。
(1) 牛顿第二定律,$F=ma$。
(2) 动能公式,$E_k=\frac{1}{2}mv^2$。
(3) 动能定理,$W=\Delta E_k$。
(4) 势能公式,$E_p=mgh$。
(5) 势能定理,$W=\Delta E_p$。
(6) 动量公式,$p=mv$。
(7) 冲量公式,$I=F\Delta t$。
2. 静力学。
(1) 牛顿第一定律,$F=0$。
(2) 牛顿第三定律,$F_{12}=-F_{21}$。
(3) 弹簧弹力公式,$F=-kx$。
(4) 弹性势能公式,$E_p=\frac{1}{2}kx^2$。
(5) 物体平衡条件,$\sum F=0$。
二、热学。
1. 热力学。
(1) 热力学第一定律,$Q=\Delta U+W$。
(2) 热功当量,$1cal=4.18J$。
(3) 热力学效率,$\eta=\frac{W}{Q_h}$。
(4) 热传导公式,$Q=kl\frac{\Delta T}{\Delta x}$。
2. 热力学。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2) 理想气体内能,$U=\frac{3}{2}nRT$。
(3) 理想气体绝热过程,$PV^\gamma=C$。
(4) 热力学过程热效率,$\eta=1-\frac{T_c}{T_h}$。
三、光学。
1. 几何光学。
(1) 薄透镜成像公式,$\frac{1}{f}=\frac{1}{v}-\frac{1}{u}$。
(2) 球面镜成像公式,$\frac{1}{f}=\frac{1}{v}+\frac{1}{u}$。
(3) 球面折射定律,$\frac{n_1}{u}+\frac{n_2}{v}=\frac{n_2-n_1}{R}$。
(4)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sin{c}=\frac{n_2}{n_1}$。
高中必背的所有的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必背的所有的物理公式大全力学:1.速度公式:v=d/t2.平均速度公式:v=(v1+v2)/23.加速度公式:a=(v-u)/t4. 牛顿第二定律:F = ma5. 重力公式:F = mg6.力矩公式:τ=Fd7. 形变能公式:E = 1/2kx²8. 动能公式:E = 1/2mv²9.功公式:W=Fd10. 动量公式:p = mv11.冲量公式:J=FΔt12.加速度公式:a=(v²-u²)/2d13.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²]14. 圆周运动公式:F = ma = mω²r热学:1. 热量传递公式:Q = mcΔT2.热功公式:W=Q-ΔU3.热容公式:C=Q/ΔT4.温度转换公式:C=(F-32)/1.85.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7.等压过程公式:W=PΔV8.等温过程公式:W = nRTln(V₂/V₁)9.等容过程公式:W=010.热效率公式:η=W/Q₁光学:1.光速公式:c=fλ2.焦距公式:1/f=1/v-1/u3.欧拉公式:e^(iπ)+1=04. 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5.色散公式:n=c/v6.单色光速度公式:v=λf7.球面镜成像公式:1/f=1/v-1/u8.薄透镜公式:1/f=(n-1)(1/R₁-1/R₂)9.光的速度公式:c=nλ电学:1.电压公式:V=IR2.电功公式:W=VIt3.电阻公式:R=V/I4.等效电阻公式(串联):R=R₁+R₂5.等效电阻公式(并联):1/R=1/R₁+1/R₂6.电流公式:I=Q/t7.吉尔伯特定律:V=IR+V₀8.阻抗公式(串联):Z=Z₁+Z₂9.阻抗公式(并联):1/Z=1/Z₁+1/Z₂10.欧姆定律:V=IR11.电场强度公式:E=F/Q12.库仑定律:F=kQ₁Q₂/r²。
高中所有物理公式
高中所有物理公式
在高中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用于描述和计算各种物理现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公式:
1.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v=d/t
-加速度公式:a=(v-u)/t
-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2.力学公式
-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弹性力公式:F=k*x
- 动能公式: KE = 1/2 * mv^2
- 势能公式: PE = mgh
- 功公式: work = force * distance * cosθ
-牛顿第三定律:F1=-F2
3.热学公式
- 升温公式: Q = mcΔt
-相变公式:Q=mL
-理想气体定律:PV=nRT
-热传导公式:Q=kAΔt/l
4.光学公式
-折射率公式:n=c/v
-镜公式:1/u+1/v=1/f
-物距公式:m=h'/h=-v/u
5.电学公式
-电流公式:I=Q/t
-电阻公式:R=V/I
-欧姆定律:V=IR
-等效电阻公式:1/Re=1/R1+1/R2+...
-电功率公式:P=VI=I^2R=V^2/R
6.磁学公式
- 洛伦兹力公式: F = qvBsinθ
-磁感应强度公式:B=μ0*(I/2πr)
- 霍尔电压公式: V = Bvd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公式列表,并不能穷尽所有的物理公式。
根据你的学习进度和教材内容,可能还会有其他公式。
希望这些公式能对你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动力学1. 速度公式:速度(v)等于位移(s)除以时间(t):v = s / t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等于总位移(Δs)除以总时间(Δt):v = Δs / Δt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Δv)除以时间(Δt):a = Δv / Δt4. 牛顿第二定律: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F = m * a5. 动能公式:动能(K)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2)的一半:K = (1/2) * m * v^26. 功公式:功(W)等于力(F)乘以力的作用距离(s):W = F * s力学1. 弹簧力公式:弹簧力(F)等于弹性常数(k)乘以弹性伸长量(x):F = k * x2. 重力公式:重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F = m * g3. 牛顿万有引力公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等于它们的质量(m1、m2)乘以两者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的乘积的比值(G):F = G * (m1 * m2) / r^24. 动摩擦力公式:动摩擦力(F)等于动摩擦系数(μ)乘以物体的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F = μ * m * g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热力学1. 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率(H)等于传热速率(Q)除以传热区域的面积(A)和温度差(ΔT)的乘积:H = Q / (A * ΔT)2. 热膨胀公式:长度变化量(ΔL)等于长度(L)乘以线膨胀系数(α)乘以温度变化量(ΔT):ΔL = L * α * ΔT3. 热容公式:热容量(C)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物体的比热容(c):C = m * c4. 牛顿冷却公式:物体的冷却速率(Q)等于冷却系数(h)乘以物体的表面积(A)乘以温度差(ΔT):Q = h * A * ΔT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被创造或消灭,只会转化形式或在物体间传递光学1. 光速公式:光速(c)等于光的波长(λ)乘以光的频率(f):c = λ * f2. 光的折射公式:光的折射率(n1)乘以入射角(θ1)等于光的折射率(n2)乘以折射角(θ2):n1 * sin(θ1) = n2 * sin(θ2)3. 凸透镜公式:物距(p)减去像距(q)的倒数等于透镜的焦距(f)的倒数:(1 / p) - (1 / q) = (1 / f)4. 凹透镜公式:物距(p)加上像距(q)的倒数等于透镜的焦距(f)的倒数:(1 / p) + (1 / q) = (1 / f)5. 平面镜公式:物距(p)等于像距(q)的相反数:p = -q以上是高中物理常用的一些公式,通过运用这些公式,可以解决和计算许多与物理相关的问题。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高中物理是一门理科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常用的公式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高中物理常用公式的详细解释。
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二定律 F=ma该公式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2. 动能公式 E=1/2mv^2该公式表示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其中E为物体的动能,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3. 功公式W=Fdcosθ该公式表明功与作用力的大小、作用点之间的位移以及两者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成正比。
其中W为功,F为力,d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4. 弹簧劲度系数公式 F=-kx该公式用于计算弹性力的大小。
其中F为弹簧的弹性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距离。
5.刚体的力矩公式M=Fd该公式用于计算刚体所受力矩的大小,其中M为力矩,F为力,d为力的作用点离转动轴的距离。
二、电学部分1.电流公式I=Q/t该公式表示电流与电量和时间的比值成正比。
其中I为电流强度,Q为电量,t为时间。
2.电阻公式R=ρL/A该公式用于计算导体的电阻值,其中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导体的长度,A为导体的横截面积。
3.欧姆定律U=IR该公式表示电压与电阻和电流的乘积成正比。
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
4.等效电阻公式1/R=1/R1+1/R2+...该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多个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值。
其中R为等效电阻,R1、R2为并联电阻的阻值。
5.电功公式W=UIt该公式表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其中W为电功,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t为时间。
三、光学部分1.光速公式c=λf该公式表示光的速度与光的波长和频率的乘积成正比。
其中c为光速,λ为光的波长,f为光的频率。
2.轴上物体成像公式1/f=1/v-1/u该公式用于计算光学器件中轴上物体的成像距离。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高中物理常用公式1.1 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或平衡的学科。
常用公式如下:重力公式:G=mg密度公式:ρ=V/m压强公式:p=F/S液体压强公式:p=ρgh胡克定律公式:F=kx(在弹性限度内)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m1m2/r^2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公式:F合=F1+F2+2F1F2cosα力矩公式:M=FL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公式:F合=0,M合=0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公式:M逆=M顺共面力的平衡条件公式:Fx=0,Fy=01.2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学科。
常用公式如下: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s=v0t+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gt,h=1/2gt^2竖直抛体运动公式:v=v0±gt,h=v0t±1/2gt^2平抛运动公式:x=vt,y=1/2gt^2斜向上抛运动公式:x=v0cosθt,y=v0sinθt-1/2gt^2匀速圆周运动公式:ω=Δφ/Δt=2πf=1/T,v=ωR,a=ω^2R平均速度公式:v=s/t还有其他常用规律和公式,如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
1.3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其中牛顿三定律是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公式:F=ma向心力公式:F=mv^2/R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
4冲量与动量、功和能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改变量等于作用力的冲量。
冲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
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
重力势能:物体在重力场中由于位置改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是标量。
功率:功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效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动量守恒:在系统内部作用力为零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1.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公式:v = Δs / Δt2. 加速度:物体速度改变的速率公式:a = Δv / Δt3.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公式:F = ma(当a=0时)4. 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其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公式:F = ma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物体A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称为“相互作用力”,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力等于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力公式:F1 = -F26.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K = 1 / 2 mv²7. 动量:物体运动的描述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公式:p = mv8. 机械功:力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公式:W = Fs cosθ9.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 = W / t10. 能量守恒定律:孤立系统内的能量总量在任何过程中都保持不变,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公式:E1 + E2 = constant11. 机械波速度: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公式:v = λf12. 等势线:两点处电势差为零的曲线称为等势线公式:ΔV = W / q13. 电阻:导体在单位电势差下通过的电流强度公式:R = V / I14. 电容:装有电荷的导体的电势差与所带电荷量之比公式:C = Q / V15. 电势能: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由于位置的变化而具有的能量公式:U = qV16. 磁感应强度:磁场对于单位电流所产生的力的大小公式:B = F / IL17. 波长: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公式:λ = v / f18. 延展性:材料在被拉伸或压缩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公式:ε = Δl / l19. 热能:物体由于温度差产生的能量公式:Q = mcΔT20.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该系统所吸收的热和做功所对应的能量之和公式:ΔU = Q + W21.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动地传递到高温物体,除非做功公式:∆S > 022. 热传导:热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现象公式:q / t = kA∆T / l23. 频率:单位时间内重复发生的现象的次数公式:f = 1 / T24. 光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光能量公式:I = P / A25. 玻尔定理:原子的电子在其静止轨道上所具有的动量和轨道半径的乘积是一个固定的值,即普朗克常数的整数倍公式:mvr = nh / 2π26. 热容量:物质单位质量(或摩尔)加热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公式:C = Q / mΔT。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总结一.直线运动公式研究五个物理量:x 、t 、a 、v 0、v t五个公式:v t =v 0+at ; x=v o t+12at 2 ; v t 2-v 02=2ax;推论: x 2-x 1=△x=aT 2 (扩展:x m -x n =(m-n)at 2)平均速度公式:x=02t v vvt t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公式: h=212gt ;;v=gt = 二.力学公式F=xk ∆(k 为劲度系数,x ∆为形变量) k 串=1212k k k k +; k 并=k 1+k 2f=N F μ(N F 为正压力) F 合=ma(牛顿第二定律)三.曲线运动22l r v rn r t T ππω∆====∆ 22v n t T r θπωπ∆====∆22222244v r a r rn v r Tπωπω=====;F 向=ma n转速n=f=1T四.万有引力32a k T =(a 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为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同一中心天体) 2GMmF r=(G=6.67⨯10-11N •m 2/Kg 2) 2mv F r =; 2r v T π=;224mr F T π=; 32r T k =;224m F k r π=v ===;ω=T =g o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R:地球半径。
g:任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r:任一轨道半径22323224R g R R v R M G GT G Gπω====MG=R 2g(黄金代换)2'R g g R h ⎛⎫= ⎪+⎝⎭;334m m V R ρπ== 五.能量cos W Fl θ=,WP t=,cos P Fv θ= p 额=F 牵v=fv m E p =mgh , W G =12p mg H mgh mgh E ∆=-=-∆,21p p p E E E ∆=-212k E kx =(x 形变量) 212k E mv = 21k k k W E E E ∑=∆=-E(机械能)=E k (动)+E p (势) 2121I F t p p p mv mv ==∆=-=-合p 1+p 2=p ’1+p ’2 ,m 1v 1+m 2v 2=m 1v 1’+m 2v ’2F=p t∆六.机械振动和机械能F 回=-kx, 弹簧振子周期T=2单摆周期T=2v=Tλ, v=λf, ∆x=v ∆t 多普勒效应1. 波源相对介质静止观察者以V 0运动0'()v v f f v±= “+”走向波源 “-”远离波源 2. 波源相对V s 观察者相对静止0'()svf f v v =± “+”离开观察者 “-” 走向观察者 3. 同时运动时相向运动00'()s v v f f v v +=- 反向运动00'()sv v f f v v -=+ x n λ∆=加强点1(21)2x n λ∆=+减弱点 频率步调一致七.电场 F=122kq q r (真空中点电荷) k=9.0⨯109 N •m 2/c 2E=F q (定义式) E=2kQ rW=Eqlcos θ , w=Eqd(匀强电场) W=-∆E p =E pA -E pBW=q(ϕA -ϕB ) U AB =(ϕA -ϕB )=ABW qU=Ed (匀强电场) C=4Q rsU kdεπ=电容 C=Q U平行板电容器C=4rskdεπ 电容击穿电压为E MAX 值 U 不变UE d=d ↑E ↓ d ↓E ↑ Q 不变4Q Q kd U C rs πε== 4U Q kE d rsπε==(E 与d 无关)八.恒定电流q=ne (e=1.60⨯10-19c) I=q/t=nesv(n 为体密度,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率v ,元电荷为e 导线横截面积为s) I 为平均值I=u/R R=LSρ (还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E=w 非/q(E 为电源电动势)分压电阻R x =(n-1)R g , n=u/u g 分流电阻R x =R g /(n-1) n=I/I g 欧姆表中g XI R R R I =+中中W= IUt 一般式I 2Rt=U 2t/R 纯电阻电路 【注】I 为有效值P= UI 一般式I 2R=U 2/R 纯电阻电路效率η=W 有/W 总 ⨯100% W 有=W 机=W 总-Q 热 I=E/(R+r) (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内阻)九.磁场安培力 F=BIL 式中F,B,I 要两两垂直 F=BILsin α洛仑兹力 F=Bqv v,B 方向垂直 (正电荷运动方向) T=2m Bq π r=mvBqBS Φ= 式中B ,S 垂直十.电磁学E=n t∆Φ∆ E=BLv (式中L ,v 与B 两两垂直,L 为有效长度) 绕一端以角速度w 匀速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时E=BLv 中=212BL ω (v L /2v ω==中) E 自=IL t∆∆从中性面开始 e=e m sin ωt (V) e m =NBs ω 从平行于磁感线方向 e=e m cos ωt (V) 有效值 E=2mE (适用于正、余弦式交流电) 2L fL χπ=(通直阻交)12C fCχπ=(通交阻直)f=1/T=12LCπ T=2LC π变压器312123U U U n n n ===…… 112233n I n I n I =++…… 1122n n I I =1221I n I n = 日字型变压器312t t t∆Φ∆Φ∆Φ=+∆∆∆远距离输电示意图:P 1=P 2 I 2=I 3 P 4=P 31122U n U n = 3222U U U U I r =-=- 3344U n U n = 1221I n I n = 23222P P P P I r =-=- 3443I n I n =十一。
高中物理常考公式
高中物理常考公式
高中物理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公式:
1. 动量公式:p=mv,其中p是动量,m是质量,v是速度。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物体运动的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 冲量公式:I=Ft,其中I是冲量,F是恒力,t是力的作用时间。
这个公
式用于描述力的作用效果,方向由F决定。
3. 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其中Δp是动量变化,mvt和mvo
分别是末速度和初速度。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动量的变化与力的作用时间的关系。
4. 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
m1v1+m2v2=m1v1′+m2v2′。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系统动量的保持。
5. 胡克定律:F = Kx,其中F是力,K是倔强系数,x是伸长量或压缩量。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或压缩量的关系。
6. 重力公式:G = mg,其中G是重力,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重力与质量和位置的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式和定理,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反冲运动定理、牛顿运动定律等。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描述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需要理解和掌握。
高中物理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所有的公式高中物理公式大全1. 速度公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它的计算公式是将物体移动的距离除以所花费的时间。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速率。
它的计算公式是物体末速度减去初速度,再除以所花费的时间。
3. 力的公式力 = 质量× 加速度力是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作用。
它的计算公式是物体的质量乘以它所受到的加速度。
4. 动量公式动量 = 质量× 速度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
它的计算公式是物体的质量乘以它的速度。
5. 动能公式动能= 1/2 × 质量× 速度²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计算公式是物体的质量乘以它的速度的平方再乘以1/2。
6. 功的公式功 = 力× 距离× cosθ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作用量。
它的计算公式是力乘以物体所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力和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
7. 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 1/2 × 弹性常数× 变形长度²弹性势能是弹性体由于变形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计算公式是弹性常数乘以物体变形的长度的平方再乘以1/2。
8. 引力公式引力 = 万有引力常数× (质量₁ × 质量₂) / 距离²引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相互吸引力。
它的计算公式是万有引力常数乘以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
9. 压力公式压力 = 力 / 面积压力是物体对单位面积施加的力。
它的计算公式是物体的力除以它的面积。
10. 浮力公式浮力 = 密度× 重力加速度× 体积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它的计算公式是物体所在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物体的体积。
11. 电流公式电流 = 电量 / 时间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常用公式一. 静力学1. 重力:G=mg2. 滑动摩擦力:N f μ=3. 最大静摩擦力:N f f m μ=> 在某些计算中:N f f m μ=≈4. 静摩擦力:m f f ≤≤静05. 根据动力学方程F 合=F+f +……=ma 求解。
6. 重要方法: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的计算、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矢量三角形法则、正交分解法 二. 运动学1. 匀速直线运动:(结合s-t 图、v-t 图理解) (1) 速度:ts v =(2) 位移:s=vt2.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基本公式:(结合v-t 图理解)① 加速度:t v v a t 0-= ② 位移:2021at t v s +=③ 速度:at v v t +=0④ 常用推论:as v v t 2202=-⑤ 平均速度:20tv v t s v +==(2) 结论:① 初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之比:......::......::2121 t t v v =② 初速度为零时,物体的位移之比:......::......::222121t t s s =③ 初速度为零时,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里的位移之比:)1-2(:......:3:1:......::21n s s s n =''' ④ 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 的位移之差:22312......aT s s s s s ==-=-=∆一般情况:2)(aT n m s s n m -=-⑤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02tt v v v v +== ⑥ 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t s v v v +=⑦ 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23:)12(:1......:t :t :t 321)(--=⑧ 补充:(3) 其他: 三. 动力学1. 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2. 牛顿第三定律:F =-F /3. 重要方法:整体法、隔离法 四. 物体的平衡1. 当加速度a=0时,F 合=0(正交分解、三角形法)2. 三力共点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 当N 个共点力平衡时,N 个力首尾相接构成封闭的N 边形 五. 曲线运动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矢量的合成与分解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力(或加速度)与初速度不在一直线上。
3. 平抛运动及类平抛运动: (1) 沿初速度方向:t v x 0= , 0v v x = (2) 沿恒力方向:221at y = ,at v y = (对平抛运动:a=g) (3) 合运动:22y x s +=,xy =αtan 22yxv v v += , xy v v =θtan 。
4. 匀速圆周运动:(1) 线速度:T rt s v π2==(2)角速度:Tt πϕω2==(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ωr v =(4)圆心角与弧长的关系:ϕr s =(5)向心加速度:ωπωv TR R R v a ====222)2( (6)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222)2(TmR mR R v m F πω===向六. 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公式:2rMmG F =引2.环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n ma h R MmG=+2)22224)()()Tr h R m h R m h R v m h R Mm G πω⋅+=+=+=+( (1)在地面上:mg R mM G =2地(2)在距某星球表面高h 处的高空:g m h R m M G '=+''2)( 3.双星问题: (1)211221ωr m L m m G= 和 222221ωr m Lm m G = (2)L r r =+212211r m r m =∴,可求r 1、r 2及角速度ω、周期T 双星的总质量:23221G TL 4π=+m m 4.地球同步卫星: ① 周期:T=24h=86400s (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 ② 位置:地球赤道上空(赤道平面上),距离地面km 103.6h 4⨯=处环绕地球运动,与地球自转同向,由西向东转动,其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圆心与地心重合。
③ 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角速度rad/s 107.3T25-⨯≈=πω 线速度 3.1km/s Tr2v ≈=π(所有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线速度为7.9km/s ,最小周期约为85分钟,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即轨道圆心与地心重合)。
5.地球赤道表面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 、近地轨道卫星B 、地球同步卫星C 的比较: (1)周期T :B C A T T T >= (2)角速度ω:B C A ωωω<= (3)线速度v :A C B v v v >> (4)向心加速度n a :A C B a a a >> (对B 、C :2r M G a n =或ωv a n =;对A 、C :2ωr a n =) 七. 机械能 1. 动能:221mv E k =2. 重力势能:mgh E p =3. 弹性势能:221kx E P =4. 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1)减增p k E E ∆=∆ (2)机减机增21E E ∆=∆ (3)2211P k P k E E E E +=+5.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p G E W ∆-=6. 动能定理:k E W ∆=总7. 功能关系:除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W '其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E '∆。
即:E W '∆=' 8. 能量守恒定律:(1)减增21E E ∆=∆ (2)21E E = (3)0=∆E 八. 动量1. 动量:mv p = 冲量:t F I ⋅=2. 动量定理:p I ∆=合3. 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之和为零、外力远大于内力)(注意:先规定正方向)(1)p p '-= (2)2121p p p p '+'=+ (3)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在一直线上时) 九. 机械振动1.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gLT π2=2. 受迫振动的频率:f =f 驱动力3. 发生共振条件:f 驱动力=f 固,振幅A 为最大 十. 机械波1. 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的条件:,......)3,2,1,0(,==∆k k r λ2. 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削弱的条件:,......)3,2,1,0(,212=+=∆k k r λ)(热学常用公式一.分子动理论1. 阿伏伽德罗常数:分子分子V V m M N molmol A ==(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2. 分子体积的计算:(1) 立方体分子模型:3a V = (2) 球形分子模型:333461r d V ππ==二. 物体的内能1. 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2.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3. 绝对温度T :绝对温度又称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
K t T 15.273+=4. 热力学第二定律: (1)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5.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三.气体的性质 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恒量=TPV电磁学常用公式一. 电场1. 库仑定律公式:221r q q kF = 2.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qF E =3.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2r Q k E = 4. 匀强电场的场强公式:d U E =5. 电场力的一般计算公式:F=qE6. 电势差的计算公式:qW U ABAB =7. 电势的计算公式:B A AB U ϕϕ-=8. 电势能的计算公式:A A q ϕε= 9. 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公式:AB AB qU W = 10.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关系:B A AB W εε-=1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加速:0212-=mv qU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偏移量:202)(2121v L md qU at y ==偏向角:0000tan v Lmd v qU v at v v y⋅===ϕ 合位移与初速度的夹角:ϕθtan 21tan ==L y13. 电容的定义式:UQ U Q C ∆∆==14.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kd S C r πε4⋅=15.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PB PA AB E E W -=16. 动能定理:k E W ∆=总 二. 恒定电流1. 电流的定义式:tq I =2.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nqSv I =3. 欧姆定律:(1) 部分电路:R UI =【U=IR 】 (2) 闭合电路:r R EI += 【U=E -Ir 】4. 电阻定律:SLR ρ=5. 焦耳定律:电热Rt I Q 2=、热功率R I P 2=热6. 电路关系: (1) 串联电路: 电流:......21===I I I 电压:......21++=U U U 电阻:......21++=R R R (2) 并联电路: 电流:......21++=I I I 电压:......21===U U U 电阻: (1112)1++=R R R 7. 电功的计算:UIt qU W == 8. 电源的电功率的计算:r I I U P UI P EI P 2,====内内外总,内外总P P P +=当时外r R =,电源的输出功率有最大值:rE P m 42=9. 电源的效率:%100⨯=总外P P η 10. 电动机的功率计算:输入功率UI P =, 发热功率R I P 2=,输出的机械功率 R I UI P 2-=三. 磁场1.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 )(B L ILFB ⊥=条件: 2. 安培力的计算公式: )(B L BIL F ⊥=条件: 3. 洛伦兹力的计算公式:)(B v qvB f ⊥=条件: 4.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运动的动力学方程:rv m qvB 2=画轨迹、找圆心、确定半径,写出几何关系方程: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
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和周期公式: qB mv r =和 qBmv r T ππ22==6.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的计算:T NT t ⋅==πα2 7. 速度选择器的计算:qvB=qE8. 质谱仪的有关计算: rv m qvB 2=9. 回旋加速器的有关公式:(1) 加速条件:电场的周期等于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qBmT T π221== (2) 旋转一周(加速两次)增加的动能:qU E k 2=∆(3) 求能够加速到的最大速度m v :mmm R v m B qv 2= (4) 求在D 型盒中旋转的圈数:02122-=⋅m mv qU N (5) 求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1t :1t =NT (6) 求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2t :)(,2mdqU a a v t m ==10. 等离子发电机的有关计算: ,dUq qvB = 电动势Bvd U E ==11. 圆的周长:r L π2=、圆的面积:2r S π= 四. 电磁感应1. 磁通量:⊥⋅=ΦS B2. 平均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tNE ∆∆Φ= 3. 自感电动势的计算: tI LE ∆∆=自 4. 单棒(长度为L)平动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感应电动势:E=BLv5. 单棒(长度为L)绕端点匀速旋转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ω221BL E =6. 线圈从中性面开始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旋转90o 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ωπωπm N NBS E Φ==227. 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旋转产生正弦型交流电,经过垂直中性面的位置时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 ωωm m N NBS E Φ==8. 感应电流的计算:rR EI +=9. 路端电压的计算:IR U =10. 电量q 的计算(只能用平均值):rR N t r R t Nt I q +∆Φ⋅=∆⋅+∆∆Φ=∆⋅= 11. 电热Q 的计算(只能用有效值):Rt I Q 2=12. 安培力的计算:rR vL B BIL F +==22安13. 外力做功的计算:αcos Fs W =外或k E W W ∆=+安外14. 外力的功率:αcos Fv P =或用能量守恒求解. 如果导体动能不变,则外力的功率等于安培力的功率,也等于电功率.15. 安培力的功率: 电安安P rR v L B v F P =+==222五. 交流电1.最大值:对正弦交流电ωωm m N NBS E Φ== 式中:n f T πππω222===(n 的单位:r/s) 2.有效值: 对正弦交流电2,2,2m m m U U I I E E ===求电热、电功、电功率、电表读数必须用有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