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忠达: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基工程竣工
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基工程竣工
佚名
【期刊名称】《施工技术》
【年(卷),期】2006(35)8
【摘要】杭州湾跨海大桥9A标段最后一根钻孔桩胜利完工,标志着在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运用施工新技术、新方法完成550根(含试验段34根)大桥钻孔桩阶段性的胜利。
钻孔桩一般深86~105m,属于海工混凝土超长钻孔桩,施工工艺和质量保障难度大。
在钻孔施工中,先后攻克了浅层天然气排放、海上施工布点定位、超长钻孔桩垂直度保证、海工混凝土配合比研究、长线法施工钢筋笼等7大类百余个技术难题。
【总页数】1页(P83-83)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竣工;桥桩基;施工新技术;海工混凝土;复杂地质条件;混凝土配合比;钻孔桩;浅层天然气;施工工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12.5
【相关文献】
1.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钢管桩基础设计 [J], 成崇华;张荫民;陈洪钧
2.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宁波发展——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给宁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 姚拓
3.来自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报告——杭州湾大桥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跨海大桥世界壮举 [J], 邵心远
4.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基施工泥浆渗漏防治技术 [J], 刘清泉;罗丙圣
5.杭州湾跨海大桥桩基施工泥浆渗漏防治技术 [J], 刘清泉;罗丙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跨杭州湾通道选择及桥位论证
等对杭州 湾 大 桥 的 特 殊 建 设 条 件 进 行 了 充 分 研 究
角城市群城际交流的重要城际骨干线路,是一条路网
论证
[ 1-2]
。
我国大型交通通道和跨江跨河工程建设前,无一
例外都需要开展充分的前期论证,刘新华等从规划、路
网、水文、河道演变、防洪、通航航运等方面,研究了跨
海大桥的桥位选择、流速计算、设计施工、风险评估等,
50
2021 年第 1 期
铁 道 勘 察
文章编号:1672
7479(2021)01
0050
05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跨杭州湾通道选择及桥位论证
徐洪权1 张 雷1 张 建1 别业山2 蔡君君1
(1.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 2.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56)
中图分类号: U212. 32; U442. 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 19630 / j. cnki. tdkc. 202007290003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 OSID) :
The Selection of Passageway Across Hangzhou Bay and the
大滑坡灾害研究[ J] . 工程地质学报,2013,21(1) :6-15.
究[ J] . 人民长江,2019,50(10) :113-119.
用方法研究[ J] . 铁道工程学报,2019,36(6) :23-27.
贵州威宁县新发乡樊家岩为例[ J]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30(2) :30-34.
Demonstration of Bridge Location of the Nantong - Suzhou Jiaxing - Ningbo High Speed Railway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简介及若干技术方案探讨
用钢绞线 与小 车相连 。空车倒 回时其摩控阻力
最 多 只有 2x .8 1 t 000 = . ,采用一 台2卷 扬 机 。 6 t ③桥 面运 梁
的前方支腿 、设置在 己架设箱梁上 的中间支腿 以及后方支腿再加上设置在架桥机尾部的后方
四台I eC m i o n l o bS 运梁车分两列行走在已架 t 设桥面的上下行箱梁内侧腹板顶面 ,将5 m 0 箱梁 驮运至架桥机处。每台运梁台车由3 台长为9 m、 6 轴线 、4 轮数为基本单位 的小车联接而成 ,4 8 台车总车轮数为5 6 7 个。
维普资讯
施工技术
《 技 末》 06 第 期 第 7 积左 20 4 总 5期 年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简介及若干技术方案探讨
章汉斌’ 唐 明翰 张 少俊。 郭伟 光。 朱 健。
(. 1 金华市婺城区公路段 3 10 2 2 00 . 上海市基 础工程公司 20 0 3中国建筑 总公 司上海公 司 205 ) 00 2 . 00 2
的所需 时 间大约 为2h /时左 右 。
钢主梁顶 面用环氧树脂石 英细砂浆粘贴一块厚
2 3 m、材质为 1 r8 i i —m C lN 9 的不锈钢板作为滑 T
道 ,并在板面均匀涂抹一层不会挥发 的型号为 5 0 或2 5 3 2 1 9 — 硅脂作润滑剂 。负荷后 的起重小 车在不锈钢板上滑移时其摩擦 阻力为7 0 00 2x . 6
30 8
l
图 l 架桥机示意 图 l
③钢筋笼 单片梁钢筋笼重 15,配备 了顶板钢筋和底 0t 腹板 钢筋 预扎 架各 2 和整 体 吊架 1 ,以及 个 个 50 N 0k 搬运机2 台。
I l
l l
I l I I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施工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杭州 湾 属 世 界 三 大 强 潮 海 湾 之 一 , 差 大 , 潮 最 大 潮差 达 到 7 5 m, 洋 环 境 特 征 明 显 , 位 .7 海 桥 处 水 文地 质 情 况 较 复 杂 , 有 灾 害 性 天 气 影 响 , 兼
4 成果 水平
课 题 成果 于 2 0 0 9年 2月 2 t 过 了 由广 7 E通
() 7 海上斜拉桥拉 索减振技术研究 , 首次设 计 出一种带传递振动 响应 转 向机 构 的粘 性剪切
阻 尼器 。
岛工程金塘 大 桥东 通航 孔 桥、 开 高速公路 扩 佛
建 工 程 九 江 大 桥 等 工 程 , 造 了 良好 的 社 会 效 创
益和经济效益 , 省工 程造价 约 20 节 7 0万 元 。项
究, 改变传统 的双掺技术 , 研究 了大 掺量粉煤灰
( 掺矿粉 ) 未 桩基海工 混凝土 的性能 ;
( ) 上 斜 拉 桥 施 工 测 量 关 键 技术 研 究 , 6海 研究并应用 了 B P神 经 网络 G S高 程 拟合 技 术 , P 设 计 出基 于 国 产 G SR K接 收机 的打 桩 船 自动 P T 化 打桩 定 位 系统 和 简 易 的 海 上 插 打 钢 管 桩 定 位
・
复杂、 系深水作业 、 技术难 度高 、 工周期短 、 施 受 控 因素繁多。而现行 桥梁设 计 和施工规 范 中没 有涵盖跨海斜 拉桥 的相 关 内容 , 为确保 杭 州湾
8 ・ 9
21 0 0年第 3期 系统 ;
广 东公 路交 通
杭州湾跨海大桥之 世界之最
杭州湾跨海大桥:解读“世界之最”的三大创新4月12日下午拍摄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总投资约118亿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起浙江宁波慈溪市,北至浙江嘉兴海盐县,全长36公里,于2007年6月26日全线贯通,将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届时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
中新社发华文武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五一”国际劳动节,6000名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有了收获,横跨杭州湾、连接浙江省嘉兴与宁波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试运营通车。
“杭州湾与亚马孙河口、恒河河口并称世界著名强潮海湾,在此海域架设世界最长大桥,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供借鉴,靠的是全体建设者的创新精神!”宁波市常务副市长、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王勇说。
这个由我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的特大型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一组组天文数字背后,是一条条艰难的创新之路。
投融资体制创新--民营资本首度进入“国字号”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投资概算几经调整,最后定格在118亿元。
那么,这笔巨额资金从何而来呢?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国字号”工程,尤其是大型桥梁、道路等项目,投资主体都是国家或地方财政资金,属于民间资本的投资禁区。
几年前,宁波市提出创新投融资体制,大桥建设,市财政不出一分钱。
“当时,大桥建设指挥部认真研究了国家投融资政策,得出结论,非禁即入。
也就是说,凡国家法律没有明文禁入的领域,都可以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金建明说。
根据商业法则,118亿元资金需要个人或企业出资成立独立的大桥投资公司,不足部分由投资公司向银行贷款。
按这一设计,总投资中银行贷款占65%,项目资本金占35%。
在项目资本金中,建设方宁波与嘉兴按9∶1的比例出资,共同组建杭州湾跨海大桥发展有限公司。
随着大桥正式动工,投资账单谜底揭开。
嘉兴投资方是一家国有企业;宁波方投资中,45%来自于国有的宁波交通投资公司,其余为雅戈尔集团、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等地方民间资本。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管理浅谈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管理浅谈
吕忠达
【期刊名称】《中国公路》
【年(卷),期】2004(000)021
【摘要】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约120km。
并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的建设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大桥前期工作于1993年启动.历经预可、工可、初设、施设及开工准备等5个阶段.2003年11月14日工程动工,截止2004年7月底,已累计完成工程投资11.5656亿元。
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力争2008年底建成,确保2009年通车。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吕忠达
【作者单位】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靠专业化的管理实现水土保持建设管理目标——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J], 范瑛;张乐群
2.浅谈业主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2号线(同安线)工程建设管理体会 [J], 赣明信
3.浅谈如何抓好工程建设管理要素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J], 张德祥
4.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管理浅谈 [J], 吕忠达
5.浅谈如何抓好工程建设管理要素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J], 张德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科学技术类图书终评入选
1 王铁梦 1 吕忠达等 1 郑颖人等4人 1 王旭东等 1 戴为志、刘景风 1 殷宗泽等 1 陈志华、李秋香 1 钱七虎等4人 1 毛新平 1 尹志民等4人 1 范维唐等 1 陈坚、华兆哲、堵国成 1 张大省、王锐等 1 张立同等 1 王善元、于修业 1 宋健 3 倪先平等 1 张坤石 1 刘亚洲、姚峻 1 夏同洪、王东进等 1 朱仁璋 1 杜维广等 1 尤民生、魏辉 12 刘世峰等多人 1 张保明等3人 1 朱有勇 1 陆昌华等3人 1 曾雄生
王跃、刘平平 刘永芬 吴有铭 丁润铎 马燕珠、郭乃锋 王勤、吴娟 左克诚 刘屹立、朱平 刘小峰、尚海霞 周兴武 李士峰 孟嘉、郎红旗 冯静 唐应恒 张静 赵天夫 江小珍、胡敏 张林峰、宋旭东 唐秉花、刘堤地 艾小军、张艳艳 王九贤、唐应恒 贺志清 张洪光 张波 金汲胜等2人 王海光等 刘建 史霄鸿
2--6 2--6 2--6 2--6 2--6 2--6 2--6 2--6 2--7 2--7 2--7 2--8 2--8 2--8 2--10 2--11 2--11 2--11 2--11 2--12 2--12 3--1 3--1 3--1 3--1 3--1 3--2 3--3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抗与放”的设计 原则及其在“跳仓法”施工中的应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 橡胶沥青及混凝土应用成套技术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鸟巢”焊接工 程实践 土工原理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 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 钪和含钪合金 煤矿灾害防治的技术与对策 新型纺织酶制剂的发酵与应用 超细纤维生产技术与应用 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理论与实践 新型纺织纱线(英文版) 航天纵横——航天对基础科学的拉动 直升机的世界——岁月之旅 扶摇直上 中 国足音 潜艇光电装备技术 中国航空史 智能导弹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 大豆高光效育种 小菜蛾的研究 山东出口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丛书 黄土高原径流农业 遗传多样性与作物病害持续控制 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记技术与可追溯管理 中国农学史
敬一杯,我们的大桥
敬一杯,我们的大桥作者:陈卫星夏自强来源:《中华儿女》2008年第04期上世纪初,无论是叱咤上海滩的甬商巨子,还是普通老百姓,凡宁波人要到上海打天下,都不得不依靠舟楫横渡烟波浩淼的杭州湾……曾几何时,处于杭州湾交通末端的多少代宁波人梦想着让这天堑变通途!如今,这个梦想,终于在21世纪的今天,通过千万人的努力和奋斗变成了现实。
历时4年零6个月,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期间,有100多家科研、施工单位、上千名专家学者加入到建设大桥的洪流中来,大桥有9项重大创新成果是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有的更填补了世界和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另外,还有多达250多项群众性创新成果为大桥的建设增光添彩。
人们铭记着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大桥指挥部总指挥王勇的那句话——“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创造!”创造:杭州湾边谱就创新之魂“打第一根桩,我分明听到大地在颤动!”人物:跨海大桥总工程师吕忠达1995年指挥部成立前,吕忠达就参与了筹备大桥前期研究,他说,当时他们就发现杭州湾存在着台风多、潮差大、潮流急、滩涂长、腐蚀强、冲刷深、有浅层气等七大建设难题。
杭州湾特殊的水文、气候和地理环境促使大桥指挥部研究出新的点子。
在设计理念上,指挥部提出了明确耐久目标:大桥的使用寿命要达到100年;用“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的三化原则,来减少海上作业、降低施工危险,在设计施工方面则依靠高科技。
在技术上,指挥部创造性地使用了可延长混凝土在海洋中寿命的“三参”和整桩螺旋钢管桩技术,以及解决大桥出现“裂缝”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二次张拉技术、70米梁浇注混凝土技术。
这些做法最初都遭到国内部分专家反对,一些外援的美国专家也强烈质疑50米梁上的架梁技术,但是,经过千百回的认证与研究,这些技术不但获得了成功,还成为国内同行的规范,亦被美国专家奉为精典。
之后,韩国仁川大桥的相关建设者还为此来跨海大桥取经。
于是,我们还记录了吕忠达这样的声音:——“心烦的时候,坐船去看看,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大海多好,桥多好啊!桥越来越长,越来越强壮,碰上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一刻我们整整等了10个年头,打第一根桩那一刻,我分明听到了大地在颤动!”发明无处不在人物:跨海大桥的建设工人中铁十九局项目部的建设者在浇注八九十米的钻孔桩时,需要扎同等长度的钢筋笼,可现场扎场地不够,吊装不方便,于是在岸上分段制作,可到施工现场连接的时候又碰到了麻烦:钢筋犬牙交错、长短不一,长度和偏差很难控制。
吕忠达: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名称 混凝土 各类钢材 钢管桩 钻孔桩 预制桥墩 现浇箱梁 50m预制箱梁 70m预制箱梁
单位 立方米
吨 根 根 个 孔 片 片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数量 245万 80万 5513 3550 474
160 404 540
3 四无的艰难困境
技术无规范 设计无蓝本 施工无装备 管理无经验
70m箱梁制、运、架技术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成果已获得2007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滩涂长
河床面呈现南涨北坍的演变规律,图为南岸9.7公里长的 滩涂。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腐蚀强
海水实测氯离子含量在5.54 g/L ~15.91 g/L之间,对结构 具有比较强的腐蚀作用。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浅层气
南岸滩涂区富含浅层气。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2 巨大的工程规模
(2)采用以熔结环氧涂层为主、辅以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联 合防腐蚀方案,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路,解决了在海洋中垂直方 向腐蚀环境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局部严重腐蚀防护难题,是国内外 钢管桩重腐蚀防护的创新方法。
(3)采用大船、大锤和船载GPS系统的总对策,依靠先进和强 大的装备,成功解决了在强潮海域中超长、超大钢管桩的沉桩问 题、施工安全问题和生产效率问题。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 吕忠达 2008年05月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汇报提纲 建设面临的挑 战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结语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前言
杭州湾跨海大桥从1993年开始筹建,前期工作历时十年, 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于 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
科技攻关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科技攻关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张宝胜;方明山
【期刊名称】《桥梁建设》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是一项技术挑战性极强的工程,科技攻关成为建桥成功的关键.概述大桥建设过程中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内容包括科技管理工作重点及工作形式,并着重介绍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张宝胜;方明山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浙江,宁波,3153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5.1
【相关文献】
1.如何发挥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J], 王红晓
2.简论江苏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J], 吴权
3.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J], 黄小跃
4.发挥解放思想在推进部队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J], 刘文军
5.发挥临港经济在鲁南经济带建设中的先导作用 [J], 刘春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关于二00六年四川省科...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关于二00六年四川省科技奖励评审公告(二00六年九月十八日)2006-09-20 08:51:53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现将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评审通过的249个项目公告,广泛征求意见。
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审通过的项目持有异议的,或对项目中有文字错漏需要更正的,应当以真实身份书面向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省科技厅成果处610016)提出。
需保密者,请注明。
一等奖(16项)1 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马均、陶诗顺、刘代银、杨文钰、杨世民、刘基敏、龚一鸿、王贺正、李平)2 系列介入超声微创技术在肝胆胰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成都军区总医院汪涛、李明利、田伏洲、蔡忠红、石力、阎勇、陈涛、汤礼军、戴睿武)3 成人间活体肝脏移植临床与实验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严律南、李波、曾勇、文天夫、赵纪春、王文涛、马玉奎、杨家印、徐明清)4 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创制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创新中药寻找模式研究(成都医药大学、四川绿色药物研究所彭成、郭力、夏厚林、万丽、曹小玉、马云桐、王毅、傅勇、魏长平)5 红层软岩地区公路修建技术研究(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安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寇小兵、程强、孙乔宝、王宁、周永江、李文龙、张斌、朱学雷、王晓云)6 年产4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装置自动化技术集成创新(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鸿生、涂勇、袁忠、薛健麟、田光慧、陈向东、李绪华、杨军、吕勇)7 LT1100汽车起重机(四川长江工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何清荣、卓勋、陈志斌、许建春、李力、廖伟、王大、吴辉、康忠民)8 F级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技术研究(东方汽轮机厂许正威、王为民、王政、马少林、陈仲明、赵世全、钟杰、孙游卿、陈建国)9 聚合物电极材料及其在电容器中的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国营第715厂、国营第4326厂、国营第798厂蒋亚东、徐建华、唐先忠、杨亚杰、王涛、谢光忠、彭冬梅、方鸣、赵静波)10 基于ASP的产业链协作和区域制造资源共享平台开发与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国龙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CAD应用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孙林夫、赵慧娟、韩敏、徐海猛、唐慧佳、王淑营、聂绪海、廖伟智、居文军)11 油气缝洞储层岩石物理研究(成都理工大学贺振华、刘树根、曹俊兴、单钰铭、曹均、李琼、黄思静、刘维国、向丹)12 西部山区道路泥石流防治理论与技术(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崔鹏、韦方强、陈宁生、李发斌、陈晓清、蒋忠信、胡凯衡、李何超、马东涛)13 高坝泄洪消能若干新技术研究及应用(四川大学、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唯临、杨永全、肖白云、刘善均、陈五一、曾雄辉、王仁坤、冯永祥、王韦)14 舍得系列酒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李家民、李家顺、向久仁、何阳、邓世龙、彭科华、鲜中勇、李东良、韩思林)15 麦类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郑有良、周永红、刘登才、魏育明、兰秀锦、颜泽洪、杨瑞武、伍碧华、侯永翠)16 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52—128、57—681的持久抗性研究与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谭永久、叶鹏盛、李琼芳、刘宇、蒋敏、施尚泽、彭云良、曾华兰、韦树谷)二等奖(68项)1 丘陵农区高效集雨节水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站、四川省兰月科技开发公司、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刘永红、赵燮京、朱钟麟、郑家国、吴晓军、周芸、陈圣伦)2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调控机理与应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充市农业局、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杨文钰、樊高琼、任万军、吴德芳、袁继超、陶永清、刘卫国)3 四川丛生竹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陈其兵、孙鹏、龙汉利、张健、石锐、王启和、高素萍)4 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与示范(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吴宁、刘庆、包维楷、潘开文、李荣伟、陈国阶、罗鹏)5 川西南山地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攀枝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攀枝花市林业局、攀枝花市盐边林业局、四川省气象研究所、四川省生态效益监测中心费世民、蒋俊明、周金星、何亚平、雷彻虹、陈秀明、杨灌英)6 荥经长毛兔选育配套技术研究应用( 四川省荥经县畜牧食品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雅安市畜牧局赵小平、赖松家、毛廷芳、王红宁、蒲海平、杨光友、陈德全)7 牦牛乳的生化特性及其乳蛋白遗传多态性研究(西南民族大学郑玉才、王永、赵兴波、彭先文、金素钰、毛永江、江明锋)8 华鲮的人工繁育与成鱼养殖技术研究( 四川省水产学校田建平、贺红川、王炼、韦先超、陈万清、陈昌明、金灿彪)9 川白芷规范化种植的研究与开发(四川银发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志远广和制药有限公司、成都银发川白芷研究开发中心、遂宁市医药研究所、遂宁市农业局王家银、贾敏如、马逾英、张恩铭、彭漪、彭国华、张方学)10 外挂式DMLC控制系统(电子科技大学徐红兵、邹见效、郑宏、张健、谢华、康戈文、梁月强)11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徐勇、陈秋、黄颂敏、廖斌、姜睿、蒋岚、钟海花) 12 化疗药物在白血病耐药细胞内异常分布与耐药的关系和机理探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龚玉萍、欧阳仁荣、刘霆、陈芳源、邓承祺、滕晔)13 人源抗菌肽基因表达调控及结构与功能(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王伯瑶、黄宁、吴琦、冯云)14 临床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新型酶抑制剂研究(川北医学院凌保东、谢勇恩、雷军、张翔、刘毅、刘刚、李苌清)15 四川省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张灵麟、张建新、万绍平、郑世凡、康均行、周久顺、王敦志)16 猪到人异种移植匹配性的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幼平、程惊秋、步宏、张立、卢晓风、王莉、李胜富)17 环境类激素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吴德生、张立实、李勇、晁福寰、王治明、栾荣生、王福玉)18 99mTc标记肿瘤显像研究(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陈跃、李昌平、匡安仁、黄占文、何菱、杨西群、莫廷树) 19 新型防龋疫苗—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防龋的应用基础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刘天佳、杨锦波、李继遥、刘建国、杨德琴、郭丽宏、周学东)20 颈椎病(神经根型)“五联”综合治疗方案的循证及临床评价研究(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四川省中医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研究所、绵阳市中医医院周建伟、蒋振亚、叶锐彬、李先樑、袁秀丽、张凡、李常度)21 青黛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江油恒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杨明、付超美、许润春、孙启玲、胡云江、郭朝均、罗绪和)22 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研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陈富斌、张虎、赵永涛、卯辉、兰立波、刘吉祥、陈飞虎)23 高性能矿渣粉生产工艺及应用(西南科技大学、都江堰市朝阳水泥厂、四川大学卢忠远、杨代勋、齐砚勇、王海滨、杨文轩、邓文茂、周元林)24 焦化废水回用于转炉炼钢除尘实现零排放新技术研究(四川格瑞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李自树、冯玉军、史常立、朱勇、操卫平、吕贞宇、梁华)25 巫山县巫峡长江大桥-特大跨钢管砼拱桥设计系列技术研究(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牟廷敏、郑远鹄、范碧琨、郑旭峰、肖世卫、范文理、赵遥琴)26 高寒复杂环境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工程项目办公室、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何川、李天斌、牟力、李永林、王兰生、王志杰、曾艳华)27 杭州湾跨海大桥滩涂区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梁上运梁架设技术研究(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林原、李友明、吕忠达、刘乃生、史渡、刘阳、蔡以智)28 环境友好的天然木素热塑材料应用研究(西南科技大学罗学刚、徐东、黎先发、龚涛、杨会容、林海燕、韩顺利)29 宝钢5000mm宽厚板轧机研制(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史苏存、陈守群、付建平、谢金良、许超、周智清、钟晓兵)30 国产135MW带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勇、聂立、王国鸿、周棋、刘广朝、姚本荣、张涛)31 三峡右岸电站水轮机水力开发(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石清华、严肃、吴伟、李国元、胡江艺、陈舰、贺建华)32 950热带钢连轧机成套设备设计与研制(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杨固川、徐学东、谢金良、向健康、陈伦树、保嘉平、赵伦)33 GMC2000横梁移动龙门加工中心(自贡长征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仝捷、刘立新、徐中行、徐德炜、程百川、魏代谦、杨学玉)34 延长氯化法钛白氧化反应器运行周期的研究(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杨仰军、周家琮、郑少华、胡鸿飞、廖代华、朱胜友、程晓哲)35 屈服强度450MPa级高强度耐大气腐蚀乙字钢开发(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刘明、周一平、陈亚平、唐历、王亚东、刘建华、方淑芳)36 大型铝电解槽中间通道转运工艺及启明星300KA槽综合技术开发与应用(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王有来、陈才荣、苏旭燕、韩笑天、李勇、李琏、秦卫中)37 大方坯连铸工艺技术研究(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陈永、陈小平、周一平、张大德、苟淑云、杨素波、赵克文)38 PSC3超深冲冷轧钢板开发(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左军、常军、陈杰、杨金成、程兴德、杨素波、于丹)39 高压锅炉用TP347H无缝钢管生产工艺研究(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王剑志、罗通伟、倪明贵、彭声通、黄晓斌、易文、邝素军)40 攀钢5.5m大容积焦炉长寿高效化研究与应用(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杨天旺、张初永、刘学志、周延辉、林佳友、宋斌、范润汉)41 顺层瓦斯抽放中的深孔控制爆破技术研究(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刘万波、龚敏、刘波、王德胜、王建新、秦荣、刘华云)42 易冒落顶板、软底板薄及极薄复合煤层采煤技术研究应用(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黄明光、初智忠、范刚、王维洪、唐军、费崇德、徐志勇)43 石门快速揭煤技术研究(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余玉江、阳邦联、汪高举、刘鹏、梁立勋、辛大平、周中平)44 数字九寨沟综合示范工程(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章小平、冯刚、黄国富、杨华竹、马军、任佩瑜、张蓓)45 电磁介质材料微波、毫米波电磁参数测试系统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张其劭、李恩、郭高凤、张寿康、汤炎灿)46 量子芯平板电视(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史立原、吴久清、杨燕、高宏伟、杨金炜、潘兴超、黄德军)47 HR—100宽带数字监测接收机(成都华日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杨道田、欧阳晨曦、温贵州、陈华、夏丽华、曹永贵、刘春鹏)48 复杂油气藏压裂酸化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西南石油大学赵金洲、郭建春、蒲万芬、陈红军、李勇明、邓燕、罗天雨)49 山地宽方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研究(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李亚林、李志荣、胡一川、文中平、吳月友、朱敏、游文秀)50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李鹭光、马发明、佘朝毅、马辉运、黄艳、葛有琰、余进)51 气田生产信息采集、传输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西南分公司川西采输处、西南石油学院杨锦林、张仕强、邬云龙、王东、曹谢东、石杰、李荣娟)52 县级电网调度/配电/集控/GIS一体化系统(成都电业局、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勇、张子仲、严平、沈浩东、赵斌、沈兵兵、孙辉)53 四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及其应用( 四川省农田水利局肖先进、王华、蒋吉发、张磊、付垚、李莉)54 高寒多雨地区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向永忠、何仲辉、马家燕、何开明、何顺宾、朱志坚、陈建春)55 水井坊酒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杨肇基、黄建勇、赖登燡、庄名扬、范鏖、杨涛、刘银贵)56 纳米级无甲醛涂料印染粘合剂(四川省纺织工业研究所蒲宗耀、黄玉华、蒲实、李春玉、方建程、陈松、韩丽娟)57 天然气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及标准化(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唐蒙、迟永杰、罗勤、曾文平、涂振权、何勇、许文晓)58 蚕茧质量检测技术与评茧仪器研究(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胡祚忠、曾华明、杜周和、何浩、沈则宏、胡光云、王应和)59 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应用研究(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刘永湘、朱明仓、王浩、黄志勤、吕建平、陶蓉、白跃新)60 构建城市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卫生厅修瑞龄、沈骥、郑小华、李虹、肖邦榕、赵光斌、温贤秀) 61 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标准研究与示范(电子科技大学苗维亚、田敏、吕刚、李馨、王迎化、余蓉、邵冬梅)62 金属胶束模拟水解金属酶研究(四川大学曾宪诚、余孝其、孟祥光、寇兴明、杜娟、胡常伟)63 高效有机多元微肥新产品通丰植物营养液(剂)的研制与推广(四川通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艾应伟、许宗林、徐彬、范志金、韩瑜、陈守伦、韩中文)64 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国龙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王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东方汽轮机厂、四川省CAD应用发展中心刘述雅、夏开渝、李柏林、方英、周本宽、孙林夫、廖伟智)65 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甘孜州草原工作站、阿坝州草原工作站、凉山州草原工作站、道孚县农牧局、木里县畜牧局、松潘县农牧局、盐源县畜牧局周俗、张新跃、唐川江、谢红旗、刘勇、王修康、马建生)66 NP1000: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四川大学、成都三零盛安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四川川大能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李涛、刘晓洁、戴宗坤、雷吉成、赵奎、杨频、胡晓勤)67 基于知识发现的警用人口信息异常流动分析(成都市公安局信息通信处程温泉、唐常杰、彭京、石葆梅、方全心、李川、胡建军)68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设计规范( 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曹锦、华超、孙博卿、李震环、张政、王志强)三等奖(165项)1 无公害蔬菜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彭州市农牧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涂仕华、王昌全、孙锡法、秦鱼生、李冰)2 水稻稻瘟病生防菌的研究与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彭化贤、刘波微、何忠全、张友华、谢华蓉)3 基于“3S”技术的四川名优经作气候适应性研究及区划(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四川省气象局钟晓平、彭国照、田宏、柏建、张玲)4 杂交中稻再生力鉴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徐富贤、熊洪、郑家奎、况浩池、朱永川)5 马铃薯繁育、生产和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四川国基实业有限公司何卫、桑有顺、谢江、陈涛、胡建军)6 洋葱新品种“西葱1号”、“西葱2号”的选育与激光育种方法研究西昌学院李成佐、夏明忠、蔡光泽、任迎虹、段必康)7 泸州市森林火险预报服务系统(泸州市气象局周家德、廖运勋、林绍文、武友初、吕斌)8 优质蚕种生产新技术研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胡祚忠、沈则宏、杨彪、刘俊凤、王应和)9 中江丹参标准化生产研究及应用(中江农业局邹章满、谢显莉、张纪奎、彭韦、周红军)10 升达抗菌强化木地板(四川升达林产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余钢、江昌政、向中华)11 四川核桃优良品种引种与选育研究(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江县林业局、万源市林业局、黑水县林业局、通江县林业局韩华柏、朱益川、吴万波、龙汉利、罗成荣)12 安宁河流域山地造林配套技术示范(凉山州中日技术合作四川省示范林营造项目办公室、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务所、四川省日援项目办公室、西昌市日援项目办公室、昭觉县日援项目办公室毛昌伟、刘永安、宋建平、敬彬、杨易)13 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及其主要伴生物种研究(西华师范大学胡锦矗、周材权、胡杰、张泽钧、魏辅文)14 柳杉长卷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洪雅县林业局、四川省洪雅县林场周祖基、孙国忠、杨伟、纪岷、陈国全)15 四川各地黑山羊品种(群体)生产性能及遗传特征研究(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周光明、王杰、杨志荣、傅昌秀、王永) 16 牦牛适时出栏技术研究(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高原牦牛生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阿坝州畜牧局、红原肉类联合有限公司、四川省龙日种畜场谢荣清、罗光荣、杨平贵、蒋世海、李华德)17 仔猪动态营养调控及应用新技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周安国、陈代文、张克英、余冰、王之盛)18 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付茂忠、易礼胜、王淮、李自成、王福荣)19 江河船体网箱养鱼技术研究(合江县水产渔政站、泸州市水产渔政局袁大春、何建虹、文毅、邹宗树、王泽平)20 致鸡、鸭产蛋下降的腺病毒病原学及防制技术研究(四川农业大学汪铭书、程安春、陈孝跃、郭万柱、刘菲)21 藏药秦瞿治疗仔猪黄、白痢的作用机理及疗效研究(西南民族大学田淑琴、邓孝廷、李发明、彭忠利、邢丽丽)22 肉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发酵肉制品加工技术研究(成都大学、成都伍田食品有限公司王卫、伍键敏、李诚、郭晓强、何容)23 SPF金黄仓鼠种群的建立及规模化生产(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夏放、张华琼、黄麟、姚亚夫、葛永红)24 益母草注射液的药材、生产工艺、成品质量研究与成品质量标准的全面提高(成都市时代药物制剂研究所有限公司、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刘仲义、王野、贺亚玲、吴大蓉、包小红)25 一类新药“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成都药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唐小海、邱宇、安林、邓渠清、谢萍)26 治疗基因靶向传递系统的研究(四川大学张志荣、孙逊、何勤、张凌、段友容)27 VIP受体介导放射性反义显象和反义治疗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谭天秩、李云春、郑建国、张春、欧晓红)28 下颌牵张对血管神经和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胡静、李继华、邹淑娟、王大章、唐正龙)29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药物干预与临床研究(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文君、陈奋华、詹平、郭渠莲、何政贤)30 多学科联合干预下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何小梅、樊晋川、刘丹萍、李卉、冯爽)31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调节蛋白与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关系的研究(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晓平、刘艳辉、毛伯镛、程永忠、陈米娜)32 唇腭裂手术对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石冰、郑谦、王 、宋庆高、黄旭)33 鼻咽癌诊断与治疗相关研究(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敬波、陈成钦、钟强荣、范娟、张建文)34 脐孔腔镜阑尾切除术(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周家镇、王德荣、任明扬、邹毅、夏全)35 鼻内镜手术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三六三医院张勤修、刘世喜、覃纲、吕红彬、杨慧)36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及治疗后临床观察(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树、邓尚平、张学军、吴桐、张敏)37 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及槲皮素对其影响的研究(泸州医学院刘佳佳、邬于川、何涛、段承刚、张忠杰)38 青光眼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吕红彬、刘东敬、陈晓明、喻应贵、乔一平)39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发现与防治对策研究(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康均行、吴建林、祝小平、刘红露、罗隆泽)40 转分化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防治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樊均明、李孜、韦颖、王宓、刘欣颖)41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在2型糖尿病及相关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蒋兴亮、周京国、唐中)42 急性中毒的临床研究(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夏成云、张国元、谢建平)43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乳腺癌和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邓君、黄文方、饶绍琴、刘华、传良敏)4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及重构的影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怀聪、王曾礼、肖邦榕、冯玉麟、周晓芳)45 黄芪注射液的产业化开发和研究(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付铁军、及元乔、何民、郑沁、鄢立新)46 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与药物干预手段的研究与应用(成都体育学院袁琼嘉、苏全生、熊若虹、殷劲、李雪)47 活血温里复方中温里药提高活血药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四川省肿瘤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杨祖贻、万德光、裴瑾、刘荣敏、程佳)48 应用45Ca同位素技术对视神经保护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方法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张艺、孟宪丽、赖先荣、段俊国、古锐)49 参芪复方改善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抗炎机理(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谢春光、张红敏、杜联、陈世伟、邓西方)50 骨痛宁搽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开发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何成奇、丁明。
创新铸就杭州湾跨海大桥——访宁波市高等级公路指挥部指挥吕忠达
创新铸就杭州湾跨海大桥——访宁波市高等级公路指挥部指
挥吕忠达
佚名
【期刊名称】《交通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自1983年7月起,吕忠达长期在工程建设一线从事工程专业技术管理和
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宁波招宝山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特大型桥梁工程的建设。
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和拓展了我国桥梁学科的理论和理念,特别是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载体,在跨海长桥建设领域引领理念、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出了多项创新技术,填补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多项空白,
【总页数】2页(P3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363
【相关文献】
1.访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深圳市大运中心规划与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吕锐锋先生 [J],
2.桥之魂——专访宁波市象山港大桥建设指挥长吕忠达 [J], 林依臻颖;
3.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职能及总指挥专兼职副总指挥职责的通知 [J],
4.科学组织科学援建——访北京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指挥部前线分指挥部临时党
委书记、指挥刘永富 [J], 林小波;魏晔玲
5.科学组织科学援建——访北京市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指挥部前线分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指挥刘永富 [J], 林小波;魏晔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连接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跨海大桥。
该桥横跨杭州湾,是中国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仅次于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全球第二长跨海大桥。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5月开工建设,历经七年时间,于2010年6月30日竣工通车。
整座大桥的设计采用了钢梁连续刚构的特殊结构,全桥长约36.48公里。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了最先进的桥梁工程技术,结合杭州湾地区的地质和海洋环境特点,确保了大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该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曾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深水、大潮差、海域复杂等,但通过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努力,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宁波市和杭州市的经济发展、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和杭州市作为浙江省两个重要的经济中心,连接这两座城市的跨海大桥无疑将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此外,该桥还对于发展杭州湾地区的旅游业和海洋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在技术和设计上具有突破性,也成为了一座标志性的建筑。
大桥的桥面宽度和通行能力使得过往车辆能够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
在大桥的两旁,可以欣赏到杭州湾的美丽景色,同时还有设置了观景台供游客观赏。
这使得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是一座旅游景点。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竣工,极大地方便了宁波市和杭州市之间的交通,缩短了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
这对于加快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桥的建设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桥梁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其他跨海大桥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总之,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浙江省的一座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它连接了宁波市和杭州市,加强了两座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其他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为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宁波招宝山大桥基于模型修正的动力分析
宁波招宝山大桥基于模型修正的动力分析
郑荣跃;吕忠达;许凯明;黄剑源
【期刊名称】《公路交通科技》
【年(卷),期】2006(23)5
【摘要】宁波招宝山大桥是曾经严重事故、后经局部拆除加固重建的大型独塔不对称斜拉桥,目前成桥状态十分复杂。
为了评估大桥的使用性能和建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需要符合实际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
在采用精细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以实际测量的动态试验数据为依据,应用基于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模型修正法,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
基于振型的模态确认准则的相关性计算表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比较好的反映了结构的实际状态,由此计算分析了成桥状态的动力特性。
相关结果可为后续结构健康检测、损伤评估与维修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总页数】5页(P52-56)
【关键词】招宝山大桥;斜拉桥;灵敏度分析;模型修正;动力分析
【作者】郑荣跃;吕忠达;许凯明;黄剑源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宁波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1
【相关文献】
1.基于动力模型的宁波物流业服务创新动力分析 [J], 高晓红;朱振宇
2.富绥松花江特大桥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修正研究 [J], 熊慧中;张宏祥;黄勇;魏建
军
3.宁波招宝山大桥保留结构主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J], 崔铁万;徐爱敏;胡佳安;欧阳华林
4.宁波招宝山大桥加固重建工程新旧混凝土共同受力模型试验研究 [J], 周凌远;强士中;张强
5.宁波招宝山大桥节段整体模型试验研究通过验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行性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中的应用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但同样能遇见环境等一系列原因的影响。
如:杭州湾自然条件有以下特点:(1)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有效工作日少;(2)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3)南岸滩涂长,施工条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难满足工期要求;(4)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5)南滩涂多个区域浅层气富集,危及施工安全。
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专家提出了施工决定设计,采取预制化、工厂化、大型化、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的施工方案,突破了长期来设计决定施工的理念。
预制吊装的最大构件为长70米、宽16米、高4.0米、重2180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最长的构件为长度84米、直径1.6米的超长钢管桩。
为了减轻海水中氯离子对大桥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保证大桥100年的寿命,设计者专门研制了一整套防治海水腐蚀的有效方案等等。
科研单位将利用硬件及接口技术、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图像图形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数学、有限元技术、力学等多学科,建立一套大桥设计、建设及养管的科学评价体系,整座大桥将设置中央监视系统,平均每1公里就有1对监视器。
这样,不仅大桥可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管理,而且大桥"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在实时掌握中。
当然,对杭州湾大桥今后的经济效益也做了一定的研究表明是可行的。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的效益如下:据交通流量调查推测,2009年通过大桥的车流量达7万辆,2015年达8万辆,2027年达9.6万辆。
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中国公路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 吕忠达 2008年05月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汇报提纲
建设面临的挑 战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结语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前 言
杭州湾跨海大桥从1993年开始筹建,前期工作历时十年, 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于 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 大桥建设条件极为复杂,工程规模宏大,施工环境非常恶 劣,设计和施工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按 照“建设一流大桥,创造一流管理,培养一流人才”的总体要 求,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大桥技术 专家组的有力支撑下,经过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依靠技术 创新,优质、安全、高效地提前工期8个月实现建成通车。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测量控制关键技术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沉桩成套技术
(1) 针对钢管桩超长、超大和变壁厚的特点,建立了连续生 产、整桩制造的自动化生产线,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了制桩效率, 保证了制桩质量。 (2)采用以熔结环氧涂层为主、辅以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联 合防腐蚀方案,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路,解决了在海洋中垂直方 向腐蚀环境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局部严重腐蚀防护难题,是国内外 钢管桩重腐蚀防护的创新方法。 (3)采用大船、大锤和船载GPS系统的总对策,依靠先进和强 大的装备,成功解决了在强潮海域中超长、超大钢管桩的沉桩问 题、施工安全问题和生产效率问题。
第二部分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搏纳、自信 创新、奋进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首批建造的跨海长桥, 鉴于工程的复杂性和难度,集全国桥梁设计、 科研和施工单位的智慧和力量,对关键技术进 行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技术 成果。
讲好宁波故事 凸显宁波精神
2020年11月8日,大型系列纪录片《四十城四十年》荣 获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首届(2017-201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 大奖,其中就有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道采制的纪录片《港 通天下》”在此之前,《港通天下》单片先后荣获2018年度浙江 新闻奖新闻专题一等奖、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三 等奖”一部纪录片,为何能三获大奖? 成功经验值得探讨”
(作者单位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本文责编:乐禾
声屏世界2021/3下
在讲述完潘国华引航故事之后,创作者写下了这样一段 解说词:“三十多年来,潘国华与大港日夜相伴,真情守护,从 一个青春勃发的航校毕业生,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引航专家。与 此同时,宁波舟山港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河埠小港发展为吞
吐量突破10亿吨的世界第一大港。”这段话把潘国华的个人
成长与港口的飞速发展完美融合在一起,点与面的结合水到 渠成,天衣无缝,令人信服。
洋洋东方大港可选的人物很多, 事实证明创作者的这一
选择非常关键,也十分成功,正所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 半。选择潘国华的理由有三:一是港口的开放对宁波发展具有 引领作用,引航员的“引航”过程具有很好的象征意义,两者完 美融合;二是在潘国华的引航过程中,大海、航道、巨轮、—— 出现,画面大气,场景多变,富于动感,很适合电视表现;三是 引航员要与国际巨轮的外籍船长打交道,用英语对话交流,具 有强烈的国际色彩,能很好地体现国际港口城市的特色。这种 选择体现了主创人员精准的眼光和良好的电视感觉”
声屏世界2021/3下
SHENG PING SHIJIE
成功解读 实践与创新
巧妙自然的设计,是讲好大桥故事的关键。来到大桥,自 然勾起主人公对十年前日夜奋战、攻坚克难岁月的回忆,他给 学生的讲课自带深情,充满自豪与感慨,也把观众带入了艰苦 创业、充满激情的峥嵘岁月。这样的画面与故事,既自然流畅、 真切感人,又充满建设者的奋斗豪情,具有动人的魅力。
桥之魂——专访宁波市象山港大桥建设指挥长吕忠达
位享誉全国的桥梁工程师 ,
差 别 较小 的 经济 发达 地 区来 说 ,沿 线 群 众 的普 遍 心愿 是 既然 大桥 从 这里 过 ,
梁 崩 裂事 故 后 的 修 复 工作 ;3 7岁 出任
杭 州湾 跨海 大 桥 工程 指挥 部 副总 指挥 、 最好造个景 ,能成为标致性建筑。“ 这 总 工 程 师 ,带领 团 队 自主创 新 、填 补 桥梁,其中就包括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 跟 专 业 的 判 断 肯 定 是有 差 异 的 ,因 为 我 国跨 海 大 桥 建 设 的 多 项 空 白,攻 克 挥修 建 了宁波 大大小小 各类 海大桥 以及刚刚开 通的象 山港大桥。 谈 起 象 山港 大 桥 ,他 不 止一 次地 冠之 以 “ 宁 波最 美 的大 桥” ,但与 此 同 时 也将 其 定 位 为 “ 更 具有 男性 之 美 ” 。 “ 不 同的地 理环 境 ,不 同 的选 择 ,有 时 候 需要 像 男性 , 阳刚 一 点 ,有 时候 需 要像 女性 , 柔 美一 点 。杭州 湾 、 象 山港 , 我更希 望 它们 是男 性 。 ” 阳 刚之 美 ,源 于 力 量 。 在象 山 港 大 桥 开 通之 际 , 吕忠 达 指 挥 在 百 忙 之 中抽 空 接 受 了 本 刊 记 者 的 独 家 专 访 , 从美学 角 度切 入 ,解读 大桥 美丽 之魂 。 美 ,并 非 景观第 一 桥 梁 之 美 往 往 受 到结 构 受力 、建 设 和
风等级 就 可 以大 幅提升 。 可 以抗每秒 1 0 0 米 以上 的 风速 ,达 到 了全 国之 最 。去 年 海 葵 台 风 过 后 ,刚
选择 ,与地理位置非常协调。 ”
它 的 跨 越 能 力 和 所 在 的地 理 位 置 ,选 择最 合 理 的 桥型 。 “ 我 们 选择 了 6 8 8 米 的 主 跨 、双 塔 斜 拉 桥 ,两 边 辅 助 孔 到 非 通 航 桥 的 过 渡 ,从 2 6 2米 、8 2米 、 6 0米再 到 4 6米 ,变 化 非常 有节 奏 。 ” 驭 繁 于 简 ,贯 彻 于 大 桥 建设 实 施 的 整 个 过 程 。现 在 象 山 港大 桥 的 主 塔
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解决方案
(1)基本措施:通过限制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设置 合理的钢筋保护层,作为保证大桥钢筋混凝土结构 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基本措施。采用的海工耐久混 凝土,主要以氯离子扩散系数为控制参数,在原材料 遴选方面,主要考虑使混凝土具备高抗氯离子扩散能 力、高抗裂性能、高工作性能。国外大型海上工程, 例如:丹麦一瑞典厄勒海峡工程、丹麦大贝尔特海峡 工程、美国佛罗里达的“阳光”大桥、加拿大联邦大 桥、英吉利海峡隧道等,无一例外,都采用低水胶比 的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并设置适当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作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基本措施。
第39卷第6期 2 0 0 6年6月
土木工程学报 CmNA CIVⅡ。ENGINEERING JOURNAL
V01.39 No.6
Jun.
2006
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解决方案
张宝胜·干伟忠2陈 涛
(1.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浙江宁波315327; 2.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摘要:为了确保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工程达到100年设计使用年限,根据特殊腐蚀环境进行相应的混凝土结构
project,a multilevel comprehensive plan for the overall durabi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is proposed.
These include design principles for the mix of marine durable concrete,durability indic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method,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basic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additi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concrete structure,and durability—based solutions for synchronous cooperation.Moreover,the expected service life of concrete structure is assessed through establishing a non—destructive permanent monitoring system of a corrosion risk and exposure testing st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strategies to ensure durability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are economical and feasible under the corrosive environment.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durabilit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cross—sea bridges. Keywords:cross—sea bridge;concrete structure;durability;service life;assessment
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图书终评入选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地球的非对称性 书名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著(作)者 马宗晋等 朱强等3人 余元勋等3人 韩济生 郑俊华、果德安 倪先平等 宋尔卫 吴鹤龄、毛晚堆 魏经国主编 史文中等 王善元、于修业 林才经、蒋健主编 曾雄生 郭慕依 宋健 殷登祥等 责任编辑 王冰平 范源 吴萍之 药蓉 赵莳 江小珍、胡敏 李金莉 范春萍 土丽艳 张来盛 张静 郑爱今、李长青 史霄鸿 贺琦 赵天夫 程天 等
吴孟超 罗学波等3人 赵晓鹏等3人 刘兴诗
沈志宏 曹锦 雷军、张近乐 张平
艾力阿吉·库尔班尼亚孜 阿不力克木·努 艾米其 尔买买提阿吉 毛新平 成晓、焦瑜 孙德辉 杨国光 黄开竹等 高继银等 楼丽华 龚莉、鞠萍 袁季修 张大省、王锐等 龙驭球、刘光栋等 王铁梦 范维唐等 刘小峰、尚海霞 李永丽等3人 诸芳、王曦云 樊晓燕、王新之 张琛等 孙莓莓 宋东 程力华、胡苗 肖兰、邓春 冯静 蒋协炳 王跃、刘平平 李士峰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大豆高光效育种 小菜蛾的研究 黄土高原径流农业 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记技术与可追溯管 理 中国湘菜大典 自振空化射流理论与应用 重力坝设计二十年 土工原理 智能导弹 奔向月球 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 钪和含钪合金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吕忠达2008年05月汇报提纲建设面临的挑战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结语前言杭州湾跨海大桥从1993年开始筹建,前期工作历时十年,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于2008年5月1日全线通车。
大桥建设条件极为复杂,工程规模宏大,施工环境非常恶劣,设计和施工均面临巨大的挑战。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按照“建设一流大桥,创造一流管理,培养一流人才”的总体要求,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大桥技术专家组的有力支撑下,经过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依靠技术创新,优质、安全、高效地提前工期8个月实现建成通车。
第一部分大桥建设面临的挑战◆恶劣的建设条件◆巨大的工程规模◆“四无”的艰难困境1 恶劣的建设条件杭州湾地处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建桥条件受气象、水文、地质、冲刷及浅层气等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 施工条件恶劣,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大风多2004年2007年施工期间影响杭州湾地区的台风多达19个。
潮差大最大潮差7.57m,平均潮差4.65m。
潮流急平均流速2.39m/s,实测最大流速5.16 m/s。
冲刷深呈现冬冲夏淤的演变规律,施工期,南岸滩涂最大冲刷为15.5米。
滩涂长河床面呈现南涨北坍的演变规律,图为南岸9.7公里长的滩涂。
腐蚀强海水实测氯离子含量在5.54 g/L ~15.91 g/L之间,对结构具有比较强的腐蚀作用。
浅层气南岸滩涂区富含浅层气。
2 巨大的工程规模名称单位数量混凝土立方米245万各类钢材吨80万钢管桩根5513钻孔桩根3550预制桥墩个474现浇箱梁孔160 50m预制箱梁片40470m预制箱梁片5403 四无的艰难困境技术无规范设计无蓝本施工无装备管理无经验第二部分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首批建造的跨海长桥,鉴于工程的复杂性和难度,集全国桥梁设计、科研和施工单位的智慧和力量,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1 各项关键技术的主要创新点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指导大桥总体设计(1)海上水中区引桥和南岸滩涂区引桥,是跨海工程的主要部分,工程规模浩大,其引桥设计方案立足于“工厂化、大型化和机械化”的设计理念。
总体设计方案开创了跨海大桥的新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海上作业,充分利用了当代桥梁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手段,符合海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回避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发挥了重大作用。
设计理念创新是本桥创新的核心。
(2)总体设计方案启动了我国桥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制和开发,设计、科研和施工单位紧密配合,研制了以海工耐久混凝土为代表的新材料;开发了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沉桩大吨位7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孔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大吨位5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孔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等成套技术和设备,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并把我国桥梁建造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3)设计与科研结合,开展了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和灾害天气对跨海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针对海洋工程的科学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空白,为充分发挥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跨海长桥测量控制关键技术(1) 建立GPS工程参考站,利用连续运行的GPS工程参考站系统,实现实时平面定位精度3~5cm、实时高程定位精度5~10cm,成功解决了海上钢管桩实时定位测量问题。
(2)开发的过渡曲面拟合法,使GPS拟合水准的测量精度优于3cm,满足了海上优先墩承台施工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
(3) 创建了54工程65高程独立坐标系,解决了跨海大桥平面控制测量问题。
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沉桩成套技术(1) 针对钢管桩超长、超大和变壁厚的特点,建立了连续生产、整桩制造的自动化生产线,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了制桩效率,保证了制桩质量。
(2)采用以熔结环氧涂层为主、辅以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联合防腐蚀方案,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路,解决了在海洋中垂直方向腐蚀环境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局部严重腐蚀防护难题,是国内外钢管桩重腐蚀防护的创新方法。
(3)采用大船、大锤和船载GPS系统的总对策,依靠先进和强大的装备,成功解决了在强潮海域中超长、超大钢管桩的沉桩问题、施工安全问题和生产效率问题。
成果已获得2007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大吨位7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1)提出并采用“二次张拉”等创新技术,解决了大型混凝土预制箱梁早期开裂等工程难题。
(2)研制了整体液压模板,实现了模板整体装拆;钢筋采用整体预制和吊装方案。
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了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质量好和生产效率高的制梁生产线,为大规模工厂化制梁奠定了基础。
(3)研究开发了重型梁陆上搬运系统;研制了吊重3000t的“天一号”中心起吊运架一体吊船,解决了强潮海域的架梁问题。
箱梁制、运、架技术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成果已获得2007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大吨位5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技术(1)采用大吨位箱梁整体预制、梁上运输架设的总体设计方案,解决了南岸长滩涂区引桥控制性工程问题。
(2)为最大限度分摊运梁荷载和最大限度减轻运输系统的重量,运梁车按作用在四片箱梁上设计,采用前、后车组分离方案和“软性”联接技术。
使箱梁不需加固,并大幅度减轻了运输结构的重量,为实施梁上运梁方案奠定了基础。
(3)完成了50m箱梁场内搬运、提梁、运输和架梁的成套设备研制。
设备技术先进、运行稳定、架梁效率高,其运架重量远远超过了当今世界上同类工法的水平。
箱梁制、运、架技术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成果已获得2007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海洋环境下长寿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1)从整体结构的角度,对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所涉及的问题和实用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制定了包括耐久性设计、施工、质量监测评定与运营阶段维护的整套技术文件。
(2) 明确提出了海工耐久混凝土概念及其配合比设计原则、技术路线和对应配套技术指标;引进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试方法。
(3)建立了耐久性长期监测系统,对所采取的耐久性措施进行验证,通过加速老化试验、现场长期暴露试验和原位耐久性监测,结合对周边既有海工建筑采集的数据,采用预测模型,对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评估和寿命预测。
灾害天气对海上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针对主桥和桥塔区域桥面的风环境,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了全桥减风方案。
全桥行车安全控制风速由8级提高到10级,在考虑交通管理措施后,全线区域风速等级可达11级,大幅度提高了行车安全的抗风险水平。
(2)大桥有32Km完全暴露在海洋环境之中,通过对路网、气象资料的调研和系统分析,构建了以控制车速为核心的灾害性天气下行车的安全管理系统。
大纵坡小半径钢桥面铺装技术研究与实施(1)通过对国内钢桥面铺装方案发生早期破坏的分析,提出了桥面铺装与钢板协同受力是桥面铺装设计根本的设计理念。
(2)从解决层间抗剪切能力不足入手,提出了新型钢桥面铺装结构EBCL+RA-05+SMA-10(环氧树脂+冷铺环氧沥青+ 5cm SMA-10)。
解决了匝道桥大纵坡、小半径钢桥面铺装的工程技术难题。
专利目前已获得批准的专利7项,处于公布期的专利7项,其他正在申报的专利12项。
2 专利、工法、规范和推广应用情况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一览表序号专利成果名称专利类型专利申请号专利号1变壁厚螺旋焊管实用新型专利ZL200320123168.92螺旋焊管焊制方法发明专利ZL200310114798.43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仪控制电路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104490.04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用试件劈开夹具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104446.X 5一种固定钢管桩牺牲阳极用的卡箍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092901.96一种轨道轮箱(70m 梁纵移)实用新型专利ZL200420010365.47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低强初张措施控制梁体裂缝施工工艺发明专利20051001999388熔结环氧粉末外防腐涂层钢管及涂敷工艺发明专利200610049566.99一种混凝土浆体流变性能的通用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发明专利200610051880.010一种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方法及其外方内圆试验装置发明专利200610051879.811一种钢管桩牺牲阳极的固定方法发明专利200610047521.812移动式整体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和专用吊具发明专利200710050028.613一种大吨位箱梁架设临时支座实用新型专利200720080440.814一种移动式整体施工平台实用新型专利200720081029.2工法目前已获得批准的部级工法9项,正在申报的国家级工法4项。
规范目前已有4部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范采纳了本桥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纳入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类型实施情况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2《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交通部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道部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国家标准讨论稿推广应用情况(1)以“工厂化、大型化和机械化”为工程设计原则,已成为我国在建和待建的跨海大桥普遍采用的建设理念。
继东海桥之后,金塘大桥、青岛海湾桥等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均采用了这种理念。
(2)海工耐久混凝土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使用获得成功,对我国桥梁耐久性设计和施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设计、生产技术,己在青岛海湾大桥、金塘大桥、福建平潭海峡大桥等跨海大桥中获得推广应用。
(3)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孔预制、海上和陆上运输架设已形成成套技术,其中:大型箱梁整孔制造和防裂技术,己形成国家工法和专利,并已在我国公路和铁路大型箱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50m箱梁超千吨级运架成套技术和设备,在我国整体化程度要求高的铁路客运专线和待建的跨海大桥施工中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4)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沉桩己形成成套技术,为我国跨海大桥基础设计、施工和开拓海外工程创造了条件。
其技术和设备己用于舟山大陆连岛金塘大桥工程,即将用于汕头南澳跨海大桥工程。
结语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经历十年筹备和四年零四个月的工程建设,全体参建单位在省部技术专家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坚持尊重科学、依靠专家的方针,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在科技创新、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进度控制、建设管理等各方面取得了全面的丰收,大桥的建设必将为在建和后续跨海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