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与套色版画
版画艺术中的黑白艺术
版画艺术中的黑白艺术作者:汪源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1期摘要:版画创作的成功,需要版画创作者较强的生活经验与独特的创作热情以及发散的创作思维的有效组合。
版画创作者要想真正创作出好的版画,突显出版画的艺术,必须能在五彩的自然中,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中,在各种不同的色彩中,准确地理出黑白经络,描绘出黑与白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版画;黑色;白色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031-01在版画艺术中,对于一个版画创作者来说,通过黑色与白色两种色彩,完全可以表达出他想向我们描述的画面。
黑与白是最基础的两大色彩,在艺术中这两个色彩又是最具有鲜明个性和最能突出艺术家风格的两个色彩语言。
黑与白具有简洁、明快、朴素的特点,并且能够以强烈的对比形式传递给人们艺术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一、黑白搭配的作用黑与白的简单并非狭义的简单,是作者通过黑与白之间的变化去描绘无限的色彩,在允许夸张并且必须夸张的版画艺术中,要想充分表达版画中的情感,黑与白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一幅好的版画作品,能准确把握色彩亮度差距,而这种差距最大的色彩最清晰地表现便是黑与白的对比差距。
在人们远距离的视觉中,如果我们将中间的调子去掉,而剩下的最能表现特点也最能打动人心的也就是黑与白了。
任何艺术要达到打动人心、创造奇迹的效果,必须通过这样那样的中间介子进行,而在版画艺术中,版画家要想做到独特或者卓越,黑白理念是基本,也就是说,黑白语言是版画艺术传递情感最基础的语言。
无论是艺术还是日常的生活,人们对于黑与白这两种版画艺术中的色彩语言分析简单但是又具有强烈对比性的色彩往往情有独钟。
尤其是在艺术中,艺术家通过黑与白的对比,可以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世间万物最原始的色彩和层次,所以在版画艺术中,黑与白两种基础色彩之间的搭配比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版画艺术中做到黑白平衡是艺术家需要追寻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体介绍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分为欣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摄像九个模块编写共 9 册。
1.教材结构。
绘画共 7课,18课时。
绘画本来是美术学科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门类相当繁多且应用十分广泛的模块,为了适应高中学生的选修实际情况,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进行慎重的精选与合理的编排。
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前一节讲绘画的含义及特征和绘画的种类这两方面,先了解绘画的范围和它的普遍特征;后一节从内容、形式和深层意蕴三方面分析绘画的内在要素。
这一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
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力图结合作品分析,对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中国画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艺术成就,培养他们热爱民族绘画艺术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学画中国画》:是中国画的实习作业课,本课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较多,共需完成4幅作业,建议从中选择完成2幅作业。
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比较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西方绘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语言。
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和中国绘画作品对比着进行欣赏与研究。
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 ----线描写生》:(1)对中西方绘画(主要是素描)中的线描造型作了介绍和分析;(2)对线描写生的实践活动作了提示和安排,学生可从静物、景物和人物写生中选择两项进行练习。
本课最后编排的“拓展内容----自由想象”,是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艺术个性而作的尝试,可以作为选修教材使用。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教材总体介绍刘冬辉摘自:《天涯论文网》一、教材的主要特点----认真实施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加以具体化,使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观、课程模式得到创造性的体现,既遵循又有探索,因此,开拓性、探索性是本教材的首要特点。
黑与白在版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黑与白在版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作者:高倩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第11期摘要:黑白作为纯粹的色彩,不妖娆,不做作,版画中的黑白语言让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梦,这梦境般的世界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真实再现。
在版画家的创作作品中,用简单的黑白两色组织画面,不同的黑白对比就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每一位版画家都在黑白之间表达着自己的真实世界。
关键词:黑白;版画;情感表达版画发展至今,从凹、凸、平、漏四大版种发展革新乃至混合并用,从传统木刻到综合材料的运用,版画技法的外延在不断地扩大,各种新颖的版材和技法层出不穷,给版画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使版画不断地发展壮大。
而传统木刻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黑白虽乏味,但是被艺术家运用到作品之中,却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情感世界。
一、珂勒惠支的慈母之情凯绥·珂勒惠支于1867年出生在德国的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她的版画艺术作品,大多使用黑白之间的强烈对比来表现作品的内容,在视觉的冲击下让人们感受其形式美,让人深刻体会到这位现实主义版画家的质朴无华。
珂勒惠支由于在少年时期曾受马克斯·克林格尔的影响,其版画作品大都是在映射现实,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抗,其画面中的黑白强烈对比更折射了她自身内心对当时德国时局不安的恐惧、迷茫和对战争的厌恶。
她的作品主题以母亲、孩子、战争、死亡为中心,以一个母亲的名义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石版画《援助俄国》《德国儿童在饥饿中》《面包》《在母亲的怀抱中》等,腐蚀版《母亲和死去的儿子》《母与子》《死神和妇人》等,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在表现珂勒惠支作为母亲的慈爱。
其中作品《面包》(图1)描绘了德国儿童与妇女饥饿形象的一个侧面,作品中没有繁琐的线条,没有华丽的色彩,只有淡淡的黑白,黑与白的交融折射到画面中的母亲和孩子身上,孩子的面部和母亲形成强烈的对比,以白色为主的孩子面孔表现出儿童的天真无邪和无助以及对事物的渴望,黑色为主的妇女背面突出了作为母亲的无奈和绝望,黑白的对比塑造了一个在沉重生活压力下的苦难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版画中的黑白关系心得体会
版画中的黑白关系心得体会版画中的黑白关系心得体会摘要:世界充满变化万千的色彩,色彩给我们的生活以丰富内涵,也给人类多种多样的感觉和联想。
任何外部物象都可以通过特有造型和色彩对其进行描述表现. 黑和白是颜色中反差最强的颜色,也是色彩中的终极, 黑和白,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如果把黑和白进行穿插和配置,就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艺术感觉和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
我们知道任何画种、画面都有一个黑白灰关系。
油画中的色彩是有明度的,国画中的墨色是有浓淡的,而在黑白版画中的黑白灰布局则较明显。
黑白是版画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其绘画形式无法与之比拟的重要手段,版画艺术中的黑白,不同于绘画中的黑白,它较之黑白画更具有一种独特的印刷美,是一种版画艺术特有的强度和力度的美感。
与此同时,版画中的黑白,是一种艺术上的创造和处理,古今中外优秀的版画家,在黑白处理和运用上,为我们留下了及其丰富的宝贵财富。
在古今中外优秀版画作品中,人们看到了版画家可以以物象的固有色为依据,进行黑白处理,如瑞士版画家瓦洛顿的木刻作品《少女与白猫》,保加利亚版画家扎哈里耶夫的木刻作品《里尔的牧羊人》,以及我国版画家牛文的木刻作品《欢乐的藏族儿童》。
也可以以物象的条件色为依据进行黑白处理,如珂勒惠支的木刻作品《自刻像》,法国画家杜米埃的石版画作品《特朗斯挪诺宁街的屠杀》,美国版画家肯特的石版画《在你头上挂着沉重的东西》,以及我国版画家力群的木刻《饮》,古元的木刻作品《各个的假期》,张怀江的木刻作品《方志敏在狱中》,更可以打破物象固有色、条件色的界线,根据艺术需要进行黑白处理,智利画家万德勒里的木刻作品《告别》以及我国版画家古元的木刻作品《刘志丹和赤卫军》,黄新波的木刻作品《年轻人》。
黑白是木刻画面上一个重要的问题。
能否很好地处理黑白,是测验一个木刻版画家是否很好理解、熟悉和掌握版画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都知道,版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格外强烈、朴实、单纯、典雅等方面的因素。
高中美术绘画领域教学策略研究---- 绘画模块课程设计
高中美术“绘画”领域教学策略研究---- 绘画模块课程设计一、认识模块教学的特点制定模块课程实施方案新的高中美术课程提出模块教学方式,其理念和内容 ,是一个新的课题。
近几年来,美术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制定出合理的模块课程实施方案,可以使理想课程现实化,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模块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模块教学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专题”,如工艺专题、绘画专题等。
学习内容相对集中在一种表现形式上。
教师要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进行统筹安排,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习作和创作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进度。
教师要自主地按需组合教学内容,使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模块教学强调学生的实际体验以往的高中美术课,在一本教材中囊括欣赏课和各种实践类课程,学生很难留下几张完整、像样的作业。
高中模块课程的开展,使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围绕一种美术形式进行深入的学习,为学生认识、理解美术知识和初步掌握一种美术技能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美术模块教学中,鉴赏占 20%,教师应重视将欣赏的效果作用于创作,提高作业质量。
(三)模块教学使高中美术课程更具魅力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有一两幅相对完整的绘画作品挂在家中,学会美化生活、装饰环境的本领,学生能掌握一门美术技能,培养一种爱好。
教师能为学生的爱好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引领和指导。
二、如何制定绘画模块课程实施方案(一)把握原则,明确教学目标1. 保证课时,才使学生有选择的可能,才能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的过程。
2. 巧定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选择与学生生活结合密切的内容或主题吸引学生)3. 教材作为参考,重要的是发挥教师自己的创造性。
(二)把握资源,因地制宜1. 教师资源:发挥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资源,大展身手。
112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与意境美
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与意境美——解读组画《专注系列》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浅谈黑白木刻版画形式与意境美——解读组画《专注系列》摘要黑白木刻版画具有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无法模仿,无法取代的独特表现魅力。
黑白木刻版画有其独特之处:造型简练概括,有色彩的终极黑白之艺术美;有木刀所形成的刀法之美;有因印刷而独具的印痕肌理之美。
本文以毕业创作作品《专注系列》组画为案例,力图从木刻版画的黑白色彩、削刻刀法、印痕肌理及情感触动等维度来概括表现木刻世界的精彩。
关键词:专注系列;黑白木刻;刀法;印痕;情感AbstractBlack-and-white woodcut prints with any other art forms cannot imitate, cannot replace the unique performance of charm. The black-and-white woodcut prints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modelling succinct summary, has the color the ultimate black-and-white artistic beauty; wood formed by the cutter blade beauty; due to printing and unique prints the texture beauty. Based on graduation works of" focus" for the series: case, tries hard from the woodblock prints in black and white colors, cutting blade, mark texture and emotional touch dimensions to generalize performance. The world is wonderful.Key words:Focus series; Black and white wood;Blade; Mark; Emotion目录1引言 (1)2色彩之美——黑与白的交流 (1)3刀法之美——削与刻的融合 (2)4印痕之美——自然与人为的印制 (3)5触动之美——创作与情感的领悟 (3)6结语 (4)致辞 (4)参考文献 (5)1 引言随着社会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版画的领域也在逐渐地拓宽;而黑白木刻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也随之渐渐地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它那单纯而又质朴的黑白对比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憾,展示着一种感觉的直接与心灵的真实。
读黑白版画有感
读黑白版画有感作者:蒙希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5期[摘要]黑白版画用黑与白的语言表现不同的思想和意境,用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表达不同的题材和感受。
黑白木刻版画可分为激扬之黑白与抒情之黑白两大类,而我国三位木刻版画家的艺术作品各具特色,耐人寻味。
[关键词]黑白版画;激扬;抒情在世界著名版画家中,就黑白木刻版画而言,以我拙见,可分为“激扬之黑白”与“抒情之黑白”两大类。
比利时的麦绥莱勒、德国的柯勒惠支、日本的栋方志功等属于“激扬之黑白”的木刻家,俄罗斯的克拉甫琴柯、乌申,以及美国的肯特、瑞士的瓦洛顿、罗马尼亚的萨波等则属于“抒情之黑白”之列。
下面谈谈我国的三位木刻版画家的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一、激扬、不屈——赵延年赵延年是我国“激扬之黑白”中最具代表性的木刻艺术家。
他的黑白版画象征着坚定、正义、抗争与不屈,它使人感到有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特质,使我们在欣赏黑白木刻版画时,并不感到冷酷、伤感与孤傲,而代之以爽朗、明快与高雅。
它不是曲高和寡,而是调高意深。
这种强烈的对比与反差营造了视觉冲击力与张力。
他的代表作《抢米》(1947年)中就可以窥见他处理大场面、大气势、大气派的艺术才华。
只有26厘米×28厘米的画面却容纳了30多个人物。
呼叫声、撞击声、厮骂声组合成“抢”的激扬交响乐。
赵先生最善于刻画手,十几只手,各具形态,形成强烈张扬的气氛。
倾斜的店门档板,配以弧形与“之”字刀法,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气势。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是赵先生“激扬之黑自”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他的刀笔之下,显得自然而又激扬。
握拳、振臂、断链、竖眉、撇嘴与虚化的硝烟营造了“起来”的三角形气势。
黑人的整体造型与画面右侧的大块空白,更是画家的匠心之处,张扬与气势需要有黑白的强烈对比与反差才能奏效。
《鲁迅像》是赵先生上世纪60年代的代表作。
它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精神品质跃然纸上。
浅论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中的应用
浅论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中的应用宋阳哈尔滨师范大学摘要: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中的应用,是通过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艺术效果,把对形式的探索和创造作为艺术的目标,以新的形式去震撼观赏者,使观赏者在欣赏中得到新奇的刺激和心理上的共鸣。
关键词: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黑白木刻;水印套色木刻一、引言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是通过木刻版画造型艺术手段达到视觉的体验,这一过程体现出创作者个人主观感情和内在精神的表达,把创作者的个性和艺术语言视为创作的生命,将现实中的内在物质表现出来。
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中的应用,是通过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艺术效果,把对形式的探索和创造作为艺术的目标,以新的形式去震撼观赏者,使观赏者在欣赏中得到新奇的刺激和心理上的共鸣。
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水印套色木刻中的应用,是通过反复摸索实践,将水韵、墨彩的交触变化展现出来,产生出干湿、浓淡、虚实、强弱的对比效果,使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水印套色木刻中表现出独特的“水”的韵味。
通过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临摹作品,启迪了对版画艺术语言的内涵和表现方法的初步的了解;通过独立创作,加深了领悟版画艺术语言表现方法在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中的应用技巧,练就属于自己个性的刻版刀法技能,拓展了运用版画艺术语言的不同表现方法的熟练程度,使作品在创作个性和共性的把握中更加突出、贴切。
二、浅论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黑白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中的应用1.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黑白木刻中的应用版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在黑白木刻中的应用,主要是发挥绘画工具与材料的特殊性作用,体现这种特殊性作用的核心,就是内蕴的表现力,因此,版画艺术语言特有的表现方法能够为黑白木刻版画增添不同的艺术魅力。
第一步把选出的画稿做一定效果处理;第二步裁版和给版打蜡;第三步用刻刀来刻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我体会到:黑白木刻艺术语言的表现方法关键是运用不同的刻版刀法来体现,只要灵活的运用刀法,刻出的版画就显得生动而不死板。
论传统黑白版画的艺术魅力
论传统黑白版画的艺术魅力传统黑白版画是一种源于欧洲中世纪的艺术形式,它利用凸版印刷技术,将艺术家的手绘图案刻在木板、铜板或锌板上,通过油墨将图案印在纸张上。
这种艺术形式以其艺术魅力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吸引了广泛的欣赏者。
本文将探讨传统黑白版画的艺术魅力以及为什么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传统黑白版画有着精湛的技术和艺术功底。
艺术家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版画技术。
他们需要在板上用特殊的刻刀刻出图案,然后涂上油墨,并通过技巧性的压力和角度将它们印在纸张上。
这种过程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因为任何一个小错误都会导致整张作品的毁坏。
因此,传统黑白版画作品的精湛技术和艺术功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其次,传统黑白版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传统黑白版画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它们的线条、色彩和构图都经过艺术家反复的构思和调整。
它们常常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反映出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
此外,传统黑白版画作品常常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使得它们不仅是艺术品,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三,传统黑白版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了现代技术的挑战。
现如今,许多新型的数字印刷技术使得艺术家更加容易地创造出复杂的艺术作品。
但是,传统黑白版画具有它独特的美学魅力和艺术历史价值,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的重要艺术形式。
事实上,很多艺术家在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中,也通过传统黑白版画技术寻找到了一种不同的创造方式。
因此,尽管传统黑白版画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但它仍然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它对艺术家们提出了严格的技术和艺术要求,同时也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思想深度。
传统黑白版画亦稳定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同时它的不朽之处也一定能够流传下去。
第七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木版画的阴刻和阳刻
阴刻(以凹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的 画面,即刻白留黑)
阳刻(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 画面)
木版画工具材料
木版画制作过程
课堂练习:临摹一幅木版画(任选其一) 要求:1.用刀注意安全
2.以圆刀为主 3.用刀之前明确阴刻阳刻 4.用刀力度(刻痕深浅,行刀结束轻提刀) 5.画面具有黑白木刻的特点(黑白对比强烈
的平面性和简洁概括,更适宜现代意识的夸张变形和装饰性的表现)
• 5.小型轻便性(版画幅面较小便于制作携带运输展出,更适宜居室的美化装饰,是大 众性艺术)
木版画作品欣赏
• 大师作品
教师作品
学生作品
思考:木版画有什么艺术特点?
木版画艺术特性
以黑白为表现手段制作的木版画称为黑白木刻
特点:
• 用黑白对比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度之美 • 刀法刻痕的艺术效果 • 明快,简洁,质朴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
—黑白版画
思考:画面的人物是谁?这是什么画?
版画
• 概念:版画是以“版”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艺
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木板、石板、胶板 或塑料板等板材上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的制版过程, 再通过印刷来完成的。
• 内容:版画绘制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大部分以人物、风景、
物象为主。
木版画
版画种类
丝网版画
自由奔跑 (现代)康宁
玛丽莲.梦露 (美)安迪.沃霍尔
麻胶版画
铜版画
灯光下的静物 (西班牙)毕加索
母亲 (荷兰)伦勃朗
数码版画
石版画
(意大利)沙比里娜
雪天 杜米埃
• 版画的艺术特性 • 1.间接性(不是直接在纸上完成,而是经过三个步骤画稿制版和印刷,通过版材完成 创作) • 2.复数性(版画可以印刷几十张甚至上百张,而绘画只有一件原作) • 3.工艺制作性(版画制作过程具有工艺制作性和设计意识,而架画性,由于经过制版和印刷而形成造型
浅析木刻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
浅析木刻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作者:冯容来源:《艺术评鉴》2024年第10期【摘要】套色木刻是木刻版画的一种类型,它是在原有黑白木刻版画的基础上,加上多种颜色套色而制作。
朱世伟近年来的套色木刻艺术作品以戏曲表演为表达题材,立足于传统文化,在画面中用绝版套色木刻技法呈现内心世界,体验戏曲表达和客观存在的矛盾统一,因而人物和场景打破了现实的时空限制,穿插以花为代表的视觉符号,自由融合。
其作品技法精湛、表达角度独特、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贵州本土戏曲在朱世伟的版画中获得新的艺术呈现,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性、时代性、艺术性,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为中国当下版画创作走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照。
【关键词】版画套色木刻正安马马灯傩戏繁花视觉语言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10-0051-06当今的艺术领域内,版画艺术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一种视觉艺术门类,它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艺术成熟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印刷技术发展起来的,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
自从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引入中国以后,它在中国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都在政治、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日常中产生了重大作用,在当下的中国时代环境中有着非凡意义,在文化传承和艺术拓展上都有着特殊价值。
版画这一艺术样式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得以传播和拓展,在艺术表达的技术和理念上打破了西方艺术的“范式”要求,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凸显出特殊的艺术语言内涵。
画家们立足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地域文化,在版画创作表达和技术语言方面不断探索,形成多样化的版画样式和版画创作群体。
尤其是套色木刻版画,在技法日趋成熟、手法更加豐富的当代艺术家手中,仍然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种以多块色板套印而成的木刻艺术,按颜料种类的分法,分为油印套色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
若从制作技法出发,则分为有骨套色、色块套色、有主版套色、无主版套色、绝版套色等五种木刻版画。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课件
所在的色同套喜套色
独技特版产色爱色彩
有法点画生二。版丰
的上,具出种套画富
艺独水有各,色以了
术树色明自由木其版
魅一淋快的于刻瑰画
力帜漓、特印又丽艺
及,,清色刷分多术
鲜形富新。颜油姿语
明成有、我料印的言
的了韵淡国、套色和
民东味雅的纸色彩表
族方和、水张和而现
特艺情抒印的水引手
色术趣种其根据分类还被分为如下三大类:
形印 为水把料面或 。版画
成, 好浸凸擦刻酸 铜(绘
版 画 。
将 凹 处 墨 色 吸 沾 于 纸 面
:
( )
覆 于 版 上 , 用 铜 版 机 机
过 的 画 纸
厚 些 的 版 画 专
面 部 分 的 油 墨 擦 干 净 ,
压 在 凹 陷 部 分 , 用 擦 布
成 所 需 图 样 , 再 把 油 墨
性 液 体 腐 蚀 等 手 段 把 铜
铜版画,也称“蚀刻版画”、“铜刻版画”、“铜蚀版 画”、“腐蚀版画”,版画的一种。指在金属版上用腐 蚀液腐蚀或直接用针或刀刻制而成的一种版画。属于凹 版。因较常用的金属版是铜版,故称。铜版画艺术典雅、 庄重,在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艺术画种。
上器 用把或或板雕 之代铜
,压 纸用纸颜版刻 一三版
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 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纸版画,石膏版画等。 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按制作方 法: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电脑版等 按照制作技法分: 凸版版画可分为:木面木刻,木口木刻,水印木刻,油印木 刻 凹版版画可分为:凹雕版,腐蚀版,美柔汀版
尼两 斯幅 的表 丝现 网水 版城 画威
第七课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
第七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学生分析:普通高中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因此,由于生源特点不同,比如没有绘画造型的基础等,教学中就要注意针对性,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木版画能产生出学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启发学生的趣味性和创造性才能上好版画课.教材分析:木版画制作过程基本分为:1。
画稿,2。
刻板,3。
印刷。
计划每一步骤为一课时,本节课进行木版画制作过程第二步——刻版的教学,是木版画的重要步骤,是从画稿到成品中间的飞跃过程。
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集中体现在黑白灰的巧妙构成与刀法刻痕的丰富变化,具有强烈的刀味、木味、和印味。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与鉴赏,学生们能基本了解黑白木刻应脱离对自然物象的再现模仿,强调主观感受和形式美感的自由表现,才能产生黑白木刻艺术的独特效果.而本节课对木刻艺术的刀味、木味的体会,会让同学们发现木刻刀法的力度之美,从而激发内心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冲动。
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黑白版画的刻制方法,培养以刀代笔的造型方式.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木版画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道德情感价值观:加强教材与生活联系,根据题材进行德育渗透,提高修养。
重点:学习木版画的制作方法步骤2——刻板难点: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刀代笔的造型方式关键:要体现黑白木刻的语言特点,强调刀的表现力.教学分析: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发挥木版画的艺术趣味和学生的创造性,突出艺术学科特点,欣赏作品,动手实践,熟悉不同的用刀方式,培养以刀代笔的造型方式。
落实技法,放开思路,鼓励优点,肯定成绩.启发学生依靠直觉感受、想象和灵感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掌握方法技巧,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适当地进行分组式教学与辅导,培养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方法:讲述法、欣赏法、实践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
第七课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人教版绘画教案
第七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人教版绘画教案一、引言版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由刻、印两个环节组成。
而黑白或套色版画,是版画中比较常见的形式之一。
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使用刀具在平面材料上刻出图案,然后用墨水涂在刻线处,再用印刷机或手工印刷出作品。
这种制作方式赋予了版画作品独特的质感和艺术感染力。
本教案将通过介绍版画艺术的特点以及黑白或套色版画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感受版画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二、版画艺术的特点1.版画是一种可复制的艺术形式。
由于版画大多数通过印刷进行传播,可以通过多次印刷来制作多张相同或相似的作品,因此具备了一定的可复制性。
2.版画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独特的技巧。
艺术家通过刻、印等环节,将自己的创意、灵感和技巧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独特韵味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3.版画在表现形式上多样。
除了黑白或套色版画,还有木刻、铜版画等不同形式。
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三、黑白版画的表现手法1.线条表现。
线条是版画表现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刀锋对平面材料进行切割,形成不同的线条和线条交错的空间,表现出丰富的形式和多层次的空间感。
2.色彩表现。
虽然黑白版画并没有色彩,但是在色彩方面的造诣就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灰度,从而表达出不同的色彩效果,使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3.纹理表现。
刀锋在平面材料上切割,每一道印痕都会产生不同的纹理效果,艺术家可以通过不同的纹理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质感和厚重感。
四、套色版画的表现手法套色版画是将多种颜色印刷在同一张版画上,形成具有层次感的色彩效果。
常见的套色版画有两种表现手法,分别是透明色和不透明色。
1.透明色表现。
透明色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在白色底版的基础上,使用彩色油墨在其上印刷。
在彩色油墨的相互叠加下产生各种多重颜色。
透明色的套印使人产生视觉混合的效果,使色彩在视觉上更为丰富多彩,不同重叠部位反射出各种颜色,形成有机而丰富的色彩效果。
第七课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人教版绘画教案
第七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人教版绘画教案一、引入在绘画课堂中,版画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将图案刻在版子上,通过各种手段将图案之外的地方挖去或者留下,蘸色、印刷,最后将图案转移到纸张上。
本节课将深入探讨版画艺术的黑白和套色表现方法及其独特美感。
二、黑白版画黑白版画又叫“线刻版画”,它的特点是只有一种色彩,通常是黑白两色。
保存版的位置表现为线条的精细和苍劲有力,在颜色的缺失下,加强对构成、形态和空间的表现,刻画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黑白版画具有高度的图形美感,因为图形所表达的不是物体原有的颜色,而是艺术家特别表现出来的形状、质感和层次。
在黑白版画制作过程中,尤其需要把握好“坚持和放弃”的度。
即在图案刻画中,要突出重点部位的纹理、线条和阴影等,而在某些中间部位则可以放弃,以简化整个版画的视觉效果,进一步突出重点表现。
三、套色版画套色版画又叫“平面印刷版画”,与黑白版画不同的是,套色版画中包含着多种颜色的运用。
它表现的是色彩与线条的并重,既有线条的精细表现,更有色彩的鲜明渲染,细致描绘出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套色版画通常用来表现更具空间感和维度感的主题,它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分层表现,形成更丰富的层次和质感。
因此,在套色版画的制作中,颜色的运用需要更加注意深度和层次感的表现,以更生动地表达主题内容。
在套色版画的制作中,色彩的运用不仅要考虑到每一种色彩的表达力和搭配效果,还需要掌握好每一层色彩的面积、透明度、渐变、对比等技巧,以达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效果。
同时,深入了解色彩学理论和色彩表现手法也是套色版画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四、总结版画艺术是一门特别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而黑白版画和套色版画则是其两种核心表现形式。
黑白版画通过线条和纹理的表现,极富线条感和层次感,而套色版画则通过多种颜色的配合,呈现出空间感和维度感。
无论哪种版画形式,艺术家需要把握好表现手法,运用好色彩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与套色版画黑白木版画制作过程2--刻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绘画模块学校:大连市一0八中学授课人:李冬冬年级:高一课时:1课型:新授学生分析:普通高中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因此,由于生源特点不同,比如没有绘画造型的基础等,教学中就要注意针对性,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木版画能产生出学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启发学生的趣味性和创造性才能上好版画课。
教材分析:木版画制作过程基本分为:1.画稿,2.刻板,3.印刷。
计划每一步骤为一课时,本节课进行木版画制作过程第二步--刻版的教学,是木版画的重要步骤,是从画稿到成品中间的飞跃过程。
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集中体现在黑白灰的巧妙构成与刀法刻痕的丰富变化,具有强烈的刀味、木味、和印味。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与鉴赏,学生们能基本了解黑白木刻应脱离对自然物象的再现模仿,强调主观感受和形式美感的自由表现,才能产生黑白木刻艺术的独特效果。
而本节课对木刻艺术的刀味、木味的体会,会让同学们发现木刻刀法的力度之美,从而激发内心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冲动。
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黑白版画的刻制方法,培养以刀代笔的造型方式。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木版画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道德情感价值观:加强教材与生活联系,根据题材进行德育渗透,提高修养。
重点:学习木版画的制作方法步骤2--刻板难点: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刀代笔的造型方式关键:要体现黑白木刻的语言特点,强调刀的表现力。
教学分析: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发挥木版画的艺术趣味和学生的创造性,突出艺术学科特点,欣赏作品,动手实践,熟悉不同的用刀方式,培养以刀代笔的造型方式。
落实技法,放开思路,鼓励优点,肯定成绩。
启发学生依靠直觉感受、想象和灵感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掌握方法技巧,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适当地进行分组式教学与辅导,培养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讲述法、欣赏法、实践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我们上一课学习了画稿,各组同学根据已有的图案内容,进行黑白的控制与转化,都已经画好了黑白稿。
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啊。
提问:1、版画从形式上分,可以分为凸版、凹版、孔版、平版、混合版等。
我们今天研究的木刻版画属于那一种?(木版画属于典型的凸版画,是在木板上用刀雕刻出凹凸形,在凸版面上着色印刷而把图形转印在纸上完成作品,俗称木刻。
)2、木刻在黑白处理类型上基本可分两大类,都是什么?(演示幻灯片对比说出:阴刻法--在版面上刻制凹线造型,能充分发挥木刻刀的不同效果,印刷后画面效果为黑底白线,黑白对比强,较为自由,也更能发挥创造性。
阳刻法--在版面上刻制凸面造型,印刷效果为黑底白线,在复制木刻中主要模仿毛笔线条效果,但在创作木刻中主要是刻出具有木刻特点的线条。
)作品内容与刀法形式是密切结合的,木刻在定稿之后,开刻之前,刀法表达方法需经多种不同设计方案加以选择,最终符合作者理想的方案实施。
对于初学木刻者,从雕版到印刷的制作过程,应规定严格工序。
如果没有严格的控制,初学者就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从认为画面最重要的部分开始刻起,结果是东刻一阵,西刻一阵,以致最后搞得支离破碎,失去作品的统一和谐。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每一个环节,不应有任何的疏忽大意,否则将不会出现好的画面效果。
下面我们来学习木版画的制作方法步骤2--刻版,这是是木版画的重要步骤,是从画稿到成品中间的飞跃过程,我们将会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木刻版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三、讲授新课:木刻以刀代笔,所以要讲究刀法,恰如书画讲究笔法一样。
刻画和画画相反,是在黑地上刻出白线(或块),版画家应掌握这个特点来产生与笔画不同的木刻特色。
而且用锋利的刀刻在质硬的木上,自然产生金石味,在木刻上则称作刀味与木味。
木刻家善于运用和发挥木刻的特色,才能称得上是创作木刻版画。
至于版画还必须经过无数道工序才算完成,这中间又有多种技巧,其创作的艺术性和工艺性成为版画家艺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刻版画是一门集绘画、刻板、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绘画艺术,是在木板上采用不同的刻刀,通过刻、切、铲、凿、划等手段来表现形象的。
(一)木版材--梨木、白果木、苹果木、樱木、白桃木或椴木胶合板。
也可用塑料板、麻胶版、石膏板、纸版、砖石板和实物拼贴制作黑白凸版画。
(二)木刻刀具的种类(幻灯片出示)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1、三角刀,具有刀锋尖锐,刻线挺拔有力的特点,性能广泛,表现力强,最宜刻阴纹线条。
2、圆口刀,刀锋圆浑厚重,有体积感,也是刀具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常与其他刀具结合应用。
3、斜刀,是中国复制木刻刻线工具,利用双勾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丰富的线刻形式,也是木刻中用来切刻和断刀的工具。
4、平铲刀,可用来制造晕刻及刮刻效果,是木刻铲底子的主要工具。
5、排刀,可用一刀刻出排线。
由于用刀的角度和轻重不同能产生特殊的明暗效果。
近些年这种刀具已不多见。
6、方口刀,刀有三刃,可用正峰及两侧刻出方形和齐整的线条,也可刻出齿状形的多样刻线。
(三)持刀方法与运刀原理(幻灯片出示握刀方法、刀痕效果)三角刀圆口刀平口刀刀法组织:(示范并提问学生模仿,检验掌握情况)首先教他们怎样握刀,怎样刻直线、曲线、点,认识不同刀具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和魅力;如何运用黑白的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木刻画面的黑白处理,并学习一些简单的表现技法。
此时学生都兴奋起来,跃跃欲试了。
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和加工,在木板上打出底稿,让他们自己尝试在简单的图形上练习木刻线条组合的感受与技巧。
木刻的刻制并不象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吃力,它的刻制过程是美的创造,是一种充满趣味的实践。
正确的握刀方法,手握刀很象拿钢笔写字模样,小拇指及四指平按于版面形成支点。
刀子的运动全凭大拇指、食指及中指来控制,左手拇指在刀的前方顶住刀柄前侧,用相反的力配合右手的运动,目的是增加阻力,象自行车车闸一样协调刀子的运动与停止。
刻制时人与版面形成大约30度角,采取侧坐的姿势便于右手灵活运动与全身力量的协作。
运刀的原理是利用杠杆的作用。
雕版时碗部的力应通过四指及小拇指的支点传导在刀尖上。
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挖铲的动作。
根据画面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刀具,通过起、行、收、停等力的变化,创造出多种刀法变化。
初学木刻的同学,可先在三合板上需要大面积刻去的地方进行运刀灵活变化的练习,再进行对画面中心内容刻制。
(四)刻版(幻灯片出示刻版过程)1、木板打磨加工:板材的选择加工,打磨,可选用木质细致洁净、软硬适度的椴木胶合板。
按照画面大小裁割开,用细砂纸细心打磨,使版面光洁。
2、画稿复写上版:把画稿复写或反印到木板上,也可直接在木板起稿,然后用毛笔勾画定稿。
(注意印刷出的画面与版面是方向相反的,要因画面内容而考虑版向的问题。
)3、木板刷色:用灰色或其它颜色涂刷木板,这样在刻板时能看清刀法。
也有人喜欢把木板涂刷成黑色,然后用铅笔在椴木版上起稿,或用白粉画出黑白关系。
4、加热烤蜡:在木板上加热烤蜡,使蜡油均匀渗入木板,经烤蜡加工硬化的木板更适宜用刀刻制,也可涂刷胶液或清漆。
5、刻版:刻板的基本方法是用木刻刀在木板上按照画稿的造型结构和黑白关系进行刻制,简单说就是刻白留黑,在木板上形成凸起的画面。
但必须记住,木刻不是复制画稿,木刻是一种版画艺术,是用刀代笔,以木代纸进行艺术创作,所以木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必须要发挥用刀刻木的独特效果,这就是木版画的艺术趣味和特点,即刀味和木味。
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发挥不同刻刀的效果,如三角刀的刚直尖利,圆刀的圆柔浑厚,平刀的苍劲古朴都具有鲜明的趣味特色,无论是刻点刻线都可以自由发挥,放刀直刻。
但要注意木刻中的黑白灰构成关系是重要的艺术语言,要学会运用黑与白的强烈对比效果,还要知道重复的点与线能构成画面中的灰色调。
木刻中的这种黑白灰构成变化无穷,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木刻制版的方法与素描或其它绘画相反,一般绘画是一步一步添加颜色,而霉变调整画面都是从最暗部分加重色度,在进行其它色度的对比处理。
木刻由白向灰到黑的推移方法,是越刻得多色调越浅,所以木刻只有在工序上严格控制,才能使画面达到预想效果。
控制的原则是“知白守黑”,这点在刻制中不可忘记。
注意事项:1)画稿和小黑白稿,制作时始终放在身边参考。
不可存在走着瞧的侥幸心理,刻坏了重来实际上是浪费了时间。
2)刻时首先刻去画面中最白的部分,要把画面黑白总体关系拉开。
3)其次处理中间色调变化,4)接近黑色部分的深灰色要最后刻。
这部分处理应非常小心,要想得多刻得少宁可慢些。
5)全面刻完后要先打样修版,方可进入正式印刷过程。
幻灯片展示:1、《神女的制作过程》谭权书2、《鱼的制作过程》是日本木刻家北冈文雄先生198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讲学时所做。
图1是草图,最后完成的作品与草图截然不同。
作者技法纯熟,在创作中边刻、边想、边创造。
依据木刻特点自由发挥,画面自然活泼,工序有条不紊。
四、课堂练习: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以组为单位,动手实践,共同协作,探索体验。
每一组的表现内容是一样的,但是要表现不同的刀法和黑白变化,要求学生在操作时要专心致志,一气呵成。
学生的制作一开始肯定会出现一些失败的作品,这些作品却恰恰是学生的宝贵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漠视这些失败作品的宝贵价值,分析失败作品,让学生明白制作过程中哪些错误会导致哪些失败,对错误的分析和制作技术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五、小结:展示并评价课堂作品大千世界里五彩缤纷的自然物象和人文形象虽只用黑白两种颜色来表现,却富有无穷的创造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这是因为,黑白既可以表示明度,又可以表示色彩;既可体现形体,也能表达符号情感。
黑白木版画具有“高贵性”在于黑白之美。
木版画语言的黑白变奏,为人们传送出一种可视的动人旋音。
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木版画制作过程的最后一步--印刷,我们手中表现自我精神和兴趣的木板,将以黑白版画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期待下节课快点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