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戴维斯三要素说
地质结构(岩石与地质构造) 营力 发育阶段(时间和阶段)


“地形是构造、作用和时间的函数”。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戴维斯三要素说
岩性不同、地质构造不同、作用营力不同、经受作用的时间 长度或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都会导致地貌形态不同。 反过来说,地貌形态的差别,可从岩性、构造、营力、历史 或阶段等方面得到解释,或找出原因。 三要素说的提出,明确了地貌形成的内因是岩石与构造,外 因是营力,以及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必然经过不同的 阶段。
一、造岩矿物
高岭石
3、主要的造岩矿物
绿泥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蛭石
3、主要的造岩矿物
滑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二、 成土岩石
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组合而成的自然集合体。岩石都有 一定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 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 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地质学基础知识
二、 成土岩石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一、地貌形态
4、地貌等级
第一级地形是大陆和洋盆。它主要是由于岩圈结构和岩圈运 动的差异所造成的地形。 第二级地形是在大陆和洋盆内,由于(新)构造运动类型和强 度不同所形成的山岳、高原、平原等大规模的构造地形。 第三级地形是由于外力作用对构造地形的改造所形成的各种 剥蚀地形和堆积地形;由各种地质构造形态(褶皱、断层等)所 形成的地形。 还可以以营力作用为指标分出四级、五级地貌形态类型。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斜长石
3、主要的造岩矿物
正长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白云母
3、主要的造岩矿物
黑云母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辉石
3、主要的造岩矿物
普通角闪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方解石
3、主要的造岩矿物
橄榄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石膏
3、主要的造岩矿物
白云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地质构造和岩石
2.岩石性质 岩石性质对地貌的影响,实质上就是指岩石对来自外界的 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反映。 通常在地貌研究中所说岩性的坚硬和软弱,或者岩石抵抗 侵蚀能力的强和弱,就是这种影响程度的表现。 一般说来,砂岩、石英岩、玄武岩、砾岩等属于坚硬岩石, 泥岩、页岩等属于软弱岩石。
1、矿物的概念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是岩石的组成单位 。

2、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条痕、光泽、硬度、解理和 断口等方面。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3、主要的造岩矿物
石英:石英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分布最广,为酸性岩浆的 主要成分,在沉积岩和变质岩中也常见。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二)气候地貌分带 4.湿热气候地貌带 位于赤道和低纬,降水量和蒸发量都很大,但前者要超过后 者。气候高温多雨,地面植被茂密,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极其 突出,广泛发育深厚的砖红土型风化壳,如巴西结晶岩上的 红色风化壳厚度普遍超过100米。 湿热带的可溶盐(主要是石灰岩)分布区,高温多雨、植被茂 盛的生物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岩溶作用,岩溶地貌得到充分 的发育。 湿热带海滨生长着热带生物——红树林和珊瑚,通过它们的 生命活动,形成特有的热带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 礁海岸。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二)地貌形成的动力
地貌形态千姿百态,但形成地貌的动力主要有两类,即内 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发展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 结果。 1、内力作用造成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并引起岩层 的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和地震等。除火山喷发、地震等 现象外,内力作用一般不易为人们所觉察,但实际上它对 于地壳及其基底长期而全面地起着作用,并产生深刻的影 响。地球上巨型、大型的地貌,主要是由内力作用所造成 的。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三)影响地貌形成发展的时间因素
内、外力作用的时间也是引起地貌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用时间长短不同,则所形成的地貌形态也有区别,显示 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急剧上升运动减弱初期出现的高原,随着时间的推移,高 原在外力侵蚀下,破坏殆尽,成为崎岖的山区;再进一步 发展,则可转化为起伏和缓的丘陵。
背斜及向斜示意图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三、地质作用


1、地质内力作用
地壳的断裂变动 地壳表面的岩层当受到力的作用之后,除去发生褶皱运动以 外,还伴随着产生了断裂和错动现象,致使岩层的连续完整性 受到破坏。断裂变动分两大类,一类是没有发生位移的断裂, 另一类是沿着裂隙有显著位移的断裂。前一类叫节理,后一类 叫做断层,地壳的断裂变动主要是断层造成的。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二)地貌形成的动力
2、外力作用是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和重力驱动下,通过空 气、流水和生物等活动所起的作用。它包括岩石的风化作 用,块体运动,流水、冰川、风力、海洋的波浪、潮汐等 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以及生物甚至人类活动的作用 等。外力作用非常活跃,而且易被人们直接观察到。 3、人类活动在现代技术社会里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貌营力, 能产生许多新的人工(为)地貌,如堤坝、人工湖、护岸工程、 城镇建筑群等,也能夷平破坏一些地貌。
百度文库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风化作用的性质和侵 蚀作用的强度都有明 显差异。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现代流水侵蚀强度最小的 气候区: ①降水少的中纬度干旱区; ②降水少且低温的极地和 亚极地冰缘区; ③高温多雨但植被繁茂的 热带区。 现代流水侵蚀强度最大的 气候区在雨量中等植被并 不茂密的中纬度温湿区 。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二)气候地貌分带 2.温湿气候地貌带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年平均温度在10 ℃左右,降水量约 800毫米。本带流水作用占优势,流水地貌发育。此带沿纬 向变化较大,地貌发育也有较大差别。 3.干旱气候地貌带 在副热带高压带和温带大陆中心,气候极端干燥,降水极少, 且非常集中,蒸发量则远大于降水量。植被极为贫乏,地面 裸露,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经常性水流缺乏,只有由暴雨形 成的暂时性水流(洪流)。风力作用盛行。风成地貌大规模发 育,形成大面积沙漠和戈壁。 在干旱区与湿润区之间的过渡带,为半干旱区,降水比较集 中,片流、冲沟发育,广泛分布黄土并发育特有的黄土地貌。
1、岩浆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 冷凝形成的岩石。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主要的岩浆岩: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

地质学基础知识
二、 成土岩石
2、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 压实、胶结硬化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沉 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 主要的沉积岩 :角砾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地质构造和岩石
2.岩石性质 由于岩性所引起的差别风化和差别侵蚀的结果,坚硬岩石 通常表现为突出的正向地貌(山地、丘陵等),相对软弱岩石 出露之处,地貌上形成负向地貌(谷地、盆地等)。岩性对地 貌的影响,在那些经历了长时期剥蚀的地区表现最明显。 岩石坚硬和软弱,抗侵蚀能力的大小都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它与岩石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 例如花岗岩,分布在我国北方常呈高大险峻的山地 (如华山、 泰山、黄山等),而在华南地区则成馒头状丘陵;前者地形 起伏明显,后者地势变化和缓。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在一个地带内,地形的发展表现出一种与其他地带不同的 特点,叫做地形发展的地带性。主要有大地构造地带性和 气候地带性。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一)气候与地貌 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主要为温度和降水量)决定着外力的性质和强度,从而 影响到其塑造的地貌。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气候也直接影响风沙 作用、冰川作用和岩 溶作用等的强度。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二)气候地貌分带 形成地貌的外力受气候控制,地球上气候呈现分带性,故地 貌的空间分布亦具分带性。 1.冰雪气候地貌带 ①、冰川气候地貌区 为高纬极地和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 终年为冰雪覆盖,冰川作用占绝对优势,其次还有冰冻风化, 发育冰川地貌和冰水地貌。 ②、冰缘气候地貌区 为年平均温度在0℃上下的无冰盖的极地和亚极地以及雪线 以下、森林线以上的高山带,冰雪融水渗入土层,形成多年 冻土层。此区发育各种冻土地貌。

地质学基础知识
二、 成土岩石
2、变质岩 原来存在的岩石在新的地壳变动或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 压下,使岩石的矿物重新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造 和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称变质岩。 主要的变质岩: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结晶片岩,千枚岩等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三、地质作用
自然界所出现的这些地形形态,总的说来是由于自然的力量 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面貌的结果,而引起地球面貌发生改变的 这种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地质作用。使地壳发生变化的力量, 称为地质营力。 地质作用的分类:地质作用根据能力的来源不同,分内力作 用和外力作用两类,或称内、外营力。
冰川气候地貌区
冰缘气候地貌区
温湿气候地貌带
干旱气候地貌带
半干旱气候地貌区(黄土地貌)
湿热气候地貌带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三、地质作用


1、地质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地壳的褶皱和断裂运 动,火山的喷发和地震等。内力作用的结果,造成了地表高低 崎岖的地形和岩层的各种构造形态。 地壳的升降适动 地壳长期地进行着缓慢地上升或下降的垂直运动,这种运动 经常导致了海陆轮廓的改变。 地壳的褶皱运动 褶皱运动是一种使原来水平或近乎水平层位的岩层,变成褶 皱并且隆起成为山脉的运动。 褶皱变动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就是岩层的一个弯曲。褶 曲的基本形式是背斜和向斜。背斜在外形上是一个中部向上拱 起的一个弯曲,向斜是一个中部向下拗陷的弯曲。
各种断层图:1正断层 2逆断层 3阶状断层 4地垒 5地堑
6平推断层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三、地质作用


2、地质外力作用
地质的外力作用是向着与内力作用相反的方向进行,各种外 营力均在雕刻着地表,侵蚀着和破坏着地势高低的基本形态和 地壳构造。外力作用的总的趋势是要削平大山和高原,并且将 破坏它们所产生的物质,搬到低的地方堆积起来,以消弥地球 表面高低崎岖的地形。外力作用主要是通过流水、冰川、风和 海流等作用进行的。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地质构造和岩石
1.地质构造 地貌对构造的适应性:地貌的发育与构造线相一致或部分 一致 大地构造单元是地貌发育的基础。中国的大地貌单元,即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形式,其 形成主要受大地构造的控制。 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 类构造地貌,如褶皱山、断块山等。
风景名胜与自然地理
机建学院 郭岑
概述



风景名胜区一般分为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 自然风景除了气象、气候等自然资源之外, 绝大多数均有赖于地质地貌条件。 例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武陵峰林、长 江三峡、天涯海角、黄果树瀑布、钱塘江 涌潮、济南泉水、五大连池等。
地质学基础知识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地貌学基础知识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一、地貌形态
1、地貌基本形态
自然界的地貌形态常以单个形态或形态组合的形式存在。 把地貌形态中较小较简单的形态,例如冲沟、沙丘、冲出锥 等称为地貌基本形态。

2、地貌形态组合

范围较大包括若干地貌基本形态的组合体称为地貌形态组合。


3、地貌形态特征
地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高原、平原、斜坡、悬崖、 丘、冈、阜、山(巅)峰;脊、桌地、盆地、垭、谷、阶地、穹、 洞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