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dongWangisHere-迁移学习的分类方法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Ⅲ)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在当今信息时代,神经网络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神经网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图像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网络都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
然而,由于训练神经网络所需的大量数据和计算资源,使得在新任务上重新训练一个全新的神经网络成为了一个非常耗时和昂贵的过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迁移学习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讨论其原理和实际应用。
一、迁移学习的概念迁移学习是指将从一个任务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相关的任务中的技术。
在神经网络中,迁移学习可以通过调整已有的神经网络模型来完成。
迁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通过利用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来加速新任务的学习过程。
这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用,特别是当新任务的数据集相对较小或者难以获取时。
二、迁移学习的技巧1. 特征提取在迁移学习中,一个常见的技巧是使用已有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特征。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模型在新任务上提取出有用的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新的模型中进行训练。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训练的效率,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稀缺的问题。
2. 微调另一个常用的迁移学习技巧是微调已有的神经网络模型。
通过微调,我们可以在已有的模型基础上进行一些小的调整,以适应新任务的需求。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节省训练时间,还可以保留原模型的一些有用的特征。
3. 领域适应在迁移学习中,领域适应是指将知识从一个领域传递到另一个领域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模型结构或者损失函数来实现。
通过领域适应,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已有的模型应用到新的领域中,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三、迁移学习的应用方法1. 图像识别在图像识别领域,迁移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已有的图像数据和模型,我们可以在新任务上快速构建一个高效的图像识别模型。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训练时间和计算资源。
2. 自然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迁移学习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迁移学习中的领域自适应方法-JindongWangisHere
极视角学术分享王晋东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17年12月14日1迁移学习简介23451 迁移学习的背景⏹智能大数据时代⏹数据量,以及数据类型不断增加⏹对机器学习模型的要求:快速构建和强泛化能力⏹虽然数据量多,但是大部分数据往往没有标注⏹收集标注数据,或者从头开始构建每一个模型,代价高昂且费时⏹对已有标签的数据和模型进行重用成为了可能⏹传统机器学习方法通常假定这些数据服从相同分布,不再适用文本图片及视频音频行为1 迁移学习简介⏹迁移学习⏹通过减小源域(辅助领域)到目标域的分布差异,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实现数据标定。
⏹核心思想⏹找到不同任务之间的相关性⏹“举一反三”、“照猫画虎”,但不要“东施效颦”(负迁移)减小差异知识迁移135源域数据标记数据难获取1 迁移学习应用场景⏹应用前景广阔⏹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不同视角、不同背景、不同光照的图像识别语料匮乏条件下不同语言的相互翻译学习不同用户、不同设备、不同位置的行为识别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下的文本翻译、舆情分析不同用户、不同接口、不同情境的人机交互不同场景、不同设备、不同时间的室内定位⏹数据为王,计算是核心⏹数据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更强大了!⏹但是⏹大数据、大计算能力只是有钱人的游戏⏹云+端的模型被普遍应用⏹通常需要对设备、环境、用户作具体优化⏹个性化适配通常很复杂、很耗时⏹对于不同用户,需要不同的隐私处理方式⏹特定的机器学习应用⏹推荐系统中的冷启动问题:没有数据,如何作推荐?⏹为什么需要迁移学习⏹数据的角度⏹收集数据很困难⏹为数据打标签很耗时⏹训练一对一的模型很繁琐⏹模型的角度⏹个性化模型很复杂⏹云+端的模型需要作具体化适配⏹应用的角度⏹冷启动问题:没有足够用户数据,推荐系统无法工作因此,迁移学习是必要的1 迁移学习简介:迁移学习方法常见的迁移学习方法分类基于实例的迁移(instance based TL)•通过权重重用源域和目标域的样例进行迁移基于特征的迁移(feature based TL)•将源域和目标域的特征变换到相同空间基于模型的迁移(parameter based TL)•利用源域和目标域的参数共享模型基于关系的迁移(relation based TL)•利用源域中的逻辑网络关系进行迁移1 迁移学习简介:迁移学习方法研究领域常见的迁移学习研究领域与方法分类12领域自适应问题345⏹领域自适应问题⏹按照目标域有无标签⏹目标域全部有标签:supervised DA⏹目标域有一些标签:semi-supervised DA⏹目标域全没有标签:unsupervised DA⏹Unsupervised DA最有挑战性,是我们的关注点123领域自适应方法453 领域自适应:方法概览⏹基本假设⏹数据分布角度:源域和目标域的概率分布相似⏹最小化概率分布距离⏹特征选择角度:源域和目标域共享着某些特征⏹选择出这部分公共特征⏹特征变换角度:源域和目标域共享某些子空间⏹把两个域变换到相同的子空间⏹解决思路概率分布适配法(Distribution Adaptation)特征选择法(Feature Selection)子空间学习法(Subspace Learning)数据分布特征选择特征变换假设:条件分布适配(Conditional distribution假设:联合分布适配(Joint distribution adaptation)假设:源域数据目标域数据(1)目标域数据(2)⏹边缘分布适配(1)⏹迁移成分分析(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TCA)[Pan, TNN-11]⏹优化目标:⏹最大均值差异(Maximum Mean Discrepancy,MMD)⏹边缘分布适配(2)⏹迁移成分分析(TCA)方法的一些扩展⏹Adapting Component Analysis (ACA) [Dorri, ICDM-12]⏹最小化MMD,同时维持迁移过程中目标域的结构⏹Domain Transfer Multiple Kernel Learning (DTMKL) [Duan, PAMI-12]⏹多核MMD⏹Deep Domain Confusion (DDC) [Tzeng, arXiv-14]⏹把MMD加入到神经网络中⏹Deep Adaptation Networks (DAN) [Long, ICML-15]⏹把MKK-MMD加入到神经网络中⏹Distribution-Matching Embedding (DME) [Baktashmotlagh, JMLR-16]⏹先计算变换矩阵,再进行映射⏹Central Moment Discrepancy (CMD) [Zellinger, ICLR-17]⏹不只是一阶的MMD,推广到了k阶⏹条件分布适配⏹Domain Adaptation of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Models viaFeature Subsetting[Satpal, PKDD-07]⏹条件随机场+分布适配⏹优化目标:⏹Conditional Transferrable Components (CTC) [Gong,ICML-15]⏹定义条件转移成分,对其进行建模⏹联合分布适配(1)⏹联合分布适配(Joint Distribution Adaptation,JDA)[Long, ICCV-13]⏹直接继承于TCA,但是加入了条件分布适配⏹优化目标:⏹问题:如何获得估计条件分布?⏹充分统计量:用类条件概率近似条件概率⏹用一个弱分类器生成目标域的初始软标签⏹最终优化形式⏹联合分布适配的结果普遍优于比单独适配边缘或条件分布⏹联合分布适配(2)⏹联合分布适配(JDA)方法的一些扩展⏹Adaptation Regularization (ARTL) [Long, TKDE-14]⏹分类器学习+联合分布适配⏹Visual Domain Adaptation (VDA)[Tahmoresnezhad, KIS-17]⏹加入类内距、类间距⏹Joint Geometrical and Statistical Alignment (JGSA)[Zhang, CVPR-17]⏹加入类内距、类间距、标签适配⏹[Hsu,TIP-16]:加入结构不变性控制⏹[Hsu, AVSS-15]:目标域选择⏹Joint Adaptation Networks (JAN)[Long, ICML-17]⏹提出JMMD度量,在深度网络中进行联合分布适配平衡因子当,表示边缘分布更占优,应该优先适配⏹联合分布适配(4)⏹平衡分布适配(BDA):平衡因子的重要性⏹平衡分布适配(BDA):平衡因子的求解与估计⏹目前尚无精确的估计方法;我们采用A-distance来进行估计⏹求解源域和目标域整体的A-distance⏹对目标域聚类,计算源域和目标域每个类的A-distance ⏹计算上述两个距离的比值,则为平衡因子⏹对于不同的任务,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并不是同等重要,因此,BDA 方法可以有效衡量这两个分布的权重,从而达到最好的结果⏹概率分布适配:总结⏹方法⏹基础:大多数方法基于MMD距离进行优化求解⏹分别进行边缘/条件/联合概率适配⏹效果:平衡(BDA)>联合(JDA)>边缘(TCA)>条件⏹使用⏹数据整体差异性大(相似度较低),边缘分布更重要⏹数据整体差异性小(协方差漂移),条件分布更重要⏹最新成果⏹深度学习+分布适配往往有更好的效果(DDC、DAN、JAN)BDA、JDA、TCA精度比较DDC、DAN、JAN与其他方法结果比较⏹特征选择法(Feature Selection)⏹从源域和目标域中选择提取共享的特征,建立统一模型⏹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 (SCL) [Blitzer, ECML-06]⏹寻找Pivot feature,将源域和目标域进行对齐⏹特征选择法其他扩展⏹Joint feature selection and subspace learning [Gu, IJCAI-11]⏹特征选择/变换+子空间学习⏹优化目标:⏹Transfer Joint Matching (TJM) [Long, CVPR-14]⏹MMD分布适配+源域样本选择⏹优化目标:⏹Feature Selection and Structure Preservation (FSSL) [Li, IJCAI-16]⏹特征选择+信息不变性⏹优化目标:⏹特征选择法:总结⏹从源域和目标域中选择提取共享的特征,建立统一模型⏹通常与分布适配进行结合⏹选择特征通常利用稀疏矩阵⏹子空间学习法(Subspace Learning)⏹将源域和目标域变换到相同的子空间,然后建立统一的模型⏹统计特征变换(Statistical Feature Transformation)⏹将源域和目标域的一些统计特征进行变换对齐⏹流形学习(Manifold Learning)⏹在流形空间中进行子空间变换统计特征变换流形学习⏹统计特征变换(1)⏹子空间对齐法(Subspace Alignment,SA)[Fernando, ICCV-13]⏹直接寻求一个线性变换,把source变换到target空间中⏹优化目标:⏹直接获得线性变换的闭式解:⏹子空间分布对齐法(Subspace Distribution Alignment,SDA)[Sun, BMVC-15]⏹子空间对齐+概率分布适配⏹空间对齐法:方法简洁,计算高效⏹统计特征变换(2)⏹关联对齐法(CORrelation Alignment,CORAL)[Sun, AAAI-15]⏹最小化源域和目标域的二阶统计特征⏹优化目标:⏹形式简单,求解高效⏹深度关联对齐(Deep-CORAL) [Sun, ECCV-16]⏹在深度网络中加入CORAL⏹CORAL loss:⏹流形学习(1)⏹采样测地线流方法(Sample Geodesic Flow, SGF) [Gopalan, ICCV-11]⏹把领域自适应的问题看成一个增量式“行走”问题⏹从源域走到目标域就完成了一个自适应过程⏹在流形空间中采样有限个点,构建一个测地线流⏹测地线流式核方法(Geodesic Flow Kernel,GFK)[Gong, CVPR-12]⏹继承了SGF方法,采样无穷个点⏹转化成Grassmann流形中的核学习,构建了GFK⏹优化目标:SGF方法GFK方法⏹流形学习(2)⏹域不变映射(Domain-Invariant Projection,DIP)[Baktashmotlagh,CVPR-13]⏹直接度量分布距离是不好的:原始空间特征扭曲⏹仅作流形子空间学习:无法刻画分布距离⏹解决方案:流形映射+分布度量⏹统计流形法(Statistical Manifold) [Baktashmotlagh, CVPR-14]⏹在统计流形(黎曼流形)上进行分布度量⏹用Fisher-Rao distance (Hellinger distance)进行度量⏹子空间学习法:总结⏹主要包括统计特征对齐和流形学习方法两大类⏹和分布适配结合效果更好⏹趋势:与神经网络结合1234最新研究成果5⏹领域自适应的最新研究成果(1)⏹与深度学习进行结合⏹Deep Adaptation Networks (DAN)[Long, ICML-15]⏹深度网络+MMD距离最小化⏹Joint Adaptation Networks (JAN)[Long, ICML-17]⏹深度网络+联合分布距离最小化⏹Simultaneous feature and task transfer[Tzeng, ICCV-15]⏹特征和任务同时进行迁移⏹Deep Hashing Network (DHN) [CVPR-17]⏹在深度网络中同时学习域适应和深度Hash特征⏹Label Efficient Learning of Transferable Representations acrossDomains and Tasks [Luo, NIPS-17]⏹在深度网络中进行任务迁移⏹领域自适应的最新研究成果(2)⏹与对抗学习进行结合⏹Domain-adversarial neural network[Ganin, JMLR-16]⏹深度网络中加入对抗[Tzeng, arXiv-17]⏹Adversarial Discriminative Domain Adaptation (ADDA)⏹对抗+判别⏹开放世界领域自适应⏹Open set domain adaptation[Busto, ICCV-17]⏹当源域和目标域只共享一部分类别时如何迁移?⏹与张量(Tensor)表示相结合⏹When DA Meets tensor representation[Lu, ICCV-17]⏹用tensor的思想来做领域自适应⏹与增量学习结合⏹Learning to Transfer (L2T) [Wei, arXiv-17]⏹提取已有的迁移学习经验,应用于新任务12345参考资料图:Office+Caltech、USPS+MNIST、ImageNet+VOC、COIL20数据集•[Pan, TNN‐11] Pan S J, Tsang I W, Kwok J T, et al. Domain adaptation via 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J].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2011, 22(2): 199‐210.•[Dorri, ICDM‐12] Dorri F, Ghodsi A. Adapting component analysis[C]//Data Mining (ICDM), 2012 IEE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2: 846‐851.•[Duan, PAMI‐12] Duan L, Tsang I W, Xu D. Domain transfer multiple kernel learn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12, 34(3): 465‐479.•[Long, ICML‐15] Long M, Cao Y, Wang J, et al. Learning transferable features with deep adaptation network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2015: 97‐105.•[Baktashmotlagh, JMLR‐16] Baktashmotlagh M, Harandi M, Salzmann M. Distribution‐matching embedding for visual domain adaptation[J]. The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2016, 17(1): 3760‐3789.•[Zellinger, ICLR‐17] Zellinger W, Grubinger T, Lughofer E, et al. Central moment discrepancy (CMD) for domain‐invariant representation learning[J]. arXiv preprint arXiv:1702.08811, 2017.•[Satpal, PKDD‐07] Satpal S, Sarawagi S. Domain adaptation of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models via feature subsetting[C]//PKDD. 2007, 4702: 224‐235.•[Gong, ICML‐15] Gong M, Zhang K, Liu T, et al. Domain adaptation with conditional transferable component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2016: 2839‐2848.•[Long, ICCV‐13] M. Long, J. Wang, G. Ding, J. Sun, and P. S. Yu, “Transfer feature learning with joint distribution adaptation,”in ICCV, 2013, pp. 2200–2207.•[Long, TKDE‐14] Long M, Wang J, Ding G, et al. Adaptation regularization: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ransfer learn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14, 26(5): 1076‐1089.•[Tahmoresnezhad, KIS‐17] J. Tahmoresnezhad and S. Hashemi, “Visual domain adaptation via transfer feature learning,” Knowl. Inf. Syst., 2016.•[Zhang, CVPR‐17] Zhang J, Li W, Ogunbona P. Joint Geometrical and Statistical Alignment for Visual Domain Adaptation, CVPR 2017.•[Hsu, AVSS‐15] T. Ming Harry Hsu, W. Yu Chen, C.‐A. Hou, and H. T. et al.,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 with imbalanced cross‐domain data,” in ICCV, 2015, pp. 4121–4129.•[Hsu, TIP‐16] P.‐H. Hsiao, F.‐J. Chang, and Y.‐Y. Lin, “Learning discriminatively reconstructed source data for object recognition with few examples,” TIP, vol. 25, no.8, pp. 3518–3532, 2016.•[Long, ICML‐17] Long M, Wang J, Jordan M I. Deep transfer learning with joint adaptation networks. ICML 2017.•[Wang, ICDM‐17] Wang J, Chen Y, Hao S, Feng W, Shen Z. Balanced Distribution Adaptation for Transfer Learning. ICDM 2017. pp.1129‐1134.•[Blitzer, ECML‐06] Blitzer J, McDonald R, Pereira F. Domain adaptation with 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C]//Proceedings of the 2006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006: 120‐128.•[Gu, IJCAI‐11] Gu Q, Li Z, Han J. Joint feature selection and subspace learning[C]//IJCAI Proceedings‐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1, 22(1): 1294.•[Long, CVPR‐14] Long M, Wang J, Ding G, et al. Transfer joint matching for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4: 1410‐1417.•[Li, IJCAI‐16] Li J, Zhao J, Lu K. Joint Feature Selection and Structure Preservation for Domain Adaptation[C]//IJCAI. 2016: 1697‐1703.•[Fernando, ICCV‐13] Fernando B, Habrard A, Sebban M, et al. Unsupervised visual domain adaptation using subspace alignment[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3: 2960‐2967.•[Sun, BMVC‐15] Sun B, Saenko K. Subspace Distribution Alignment for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C]//BMVC. 2015: 24.1‐24.10.•[Sun, AAAI‐16] Sun B, Feng J, Saenko K. Return of Frustratingly Easy Domain Adaptation[C]//AAAI. 2016, 6(7): 8.•[Sun, ECCV‐16] Sun B, Saenko K. Deep coral: Correlation alignment for deep domain adaptation[C]//Computer Vision–ECCV 2016 Workshop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6: 443‐450.•[Gopalan, ICCV‐11] Gopalan R, Li R, Chellappa R. Domain adaptation for object recognition: An unsupervised approach[C]//Computer Vision (ICCV),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1: 999‐1006.•[Gong, CVPR‐12] Gong B, Shi Y, Sha F, et al. Geodesic flow kernel for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C]//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 2012 IEEE Conference on. IEEE, 2012: 2066‐2073.•[Baktashmotlagh, CVPR‐13] Baktashmotlagh M, Harandi M T, Lovell B C, et al.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 by domain invariant projection[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13: 769‐776.•[Baktashmotlagh, CVPR‐14] Baktashmotlagh M, Harandi M T, Lovell B C, et al. Domain adaptation on the statistical manifold[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4: 2481‐2488.•[Ganin, JMLR‐16] Ganin Y, Ustinova E, Ajakan H, et al. Domain‐adversarial training of neural networks[J].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2016, 17(59): 1‐35.•[Busto, ICCV‐17] Panareda Busto P, Gall J. Open Set Domain Adapt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2017: 754‐763.•[Lu, ICCV‐17] Lu H, Zhang L, Cao Z, et al. When 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 meets tensor representations. ICCV 2017.•[Tzeng, arXiv‐17] Tzeng E, Hoffman J, Saenko K, et al. Adversarial discriminative domain adaptation[J]. arXiv preprint arXiv:1702.05464, 2017.•[Wei, arXiv‐17] Wei Y, Zhang Y, Yang Q. Learning to Transfer. arXiv1708.05629, 2017.。
迁移学习的分类方法二
– Task (任务):由目标函数和学习结果组成,是学习的结果
• 迁移学习的形式化定义
– 条件:给定一个源域 和源域上的学习任务 ,目标域 和目标域上的学习任务
– 目标:利用 和 学习在目标域上的预测函数 。
– 限制条件:
或
• 应用领域
迁移学习
二
迁移学习的分类方法
• 按迁移情境 • 按特征空间 • 按迁移方法
– domain adaptation; cross-domain learning – 问题定义:有标签的源域和无标签的目标域共享相同的特征
和类别,但是特征分布不同,如何利用源域标定目标域
• 域适配问题:
– 基于特征的迁移方法:
• 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 [Pan, TKDE-11] • Geodesic flow kernel [Duan, CVPR-12] • Transfer kernel learning [Long, TKDE-15] • TransEMDT [Zhao, IJCAI-11]
• 迁移成分分析 (TCA, 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 [Pan, TKDE-11]
– 将源域和目标域变换到相同空间,最小化它们的距离
• 迁移成分分析:
– 优化目标:
– Maximum mean discrepancy (MMD)
• GFK (geodesic flow kernel) [Duan, CVPR-12]
• TrAdaBoost [Dai, ICML-07]
– 利用Boost的技术过滤掉多个源域中与目标域不相似的样本 ,然后进行实例迁移学习
• MsTL-MvAdaboost [Xu, ICONIP-12]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五)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的计算机模型,通过学习大量数据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神经网络的性能往往受到数据集的大小和质量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迁移学习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迁移学习通过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加速新任务的学习过程,已成为神经网络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
1. 迁移学习的基本概念迁移学习是一种将已有知识应用于新任务的学习方法。
在传统的机器学习中,通常假设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是独立同分布的,但在现实应用中,这一假设往往并不成立。
迁移学习通过利用源领域的知识来帮助目标领域的学习,从而提高目标任务的学习效果。
迁移学习可以分为领域适应和表示学习两种类型,其中领域适应主要关注如何解决源领域和目标领域分布不同的问题,而表示学习则关注如何学习到通用的表示,从而在不同任务上都能够得到好的性能。
2. 迁移学习的方法在神经网络中,迁移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特征提取、模型微调和元学习等。
特征提取是一种将已有的神经网络模型的部分层提取出来,然后在新任务上重新训练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源领域的知识,同时减少了在目标领域上的训练时间。
模型微调是一种将已有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新任务上进行微调的方法,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来适应新任务的数据分布。
元学习是一种通过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通过在多个任务上学习到通用的表示,从而在新任务上可以快速学习到好的性能。
3. 迁移学习的实践技巧在实际应用中,迁移学习的效果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一些实践技巧来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选择合适的源领域和目标领域是非常重要的。
源领域和目标领域之间的数据分布差异越小,迁移学习的效果往往越好。
其次,合理选择迁移学习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任务和数据集适合的迁移学习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另外,合理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也能够提高迁移学习的效果。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Ⅰ)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神经网络在机器学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迁移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在神经网络中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讨论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一、迁移学习方法迁移学习是指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或经验应用到新的学习任务中,以加快学习速度或提高学习效果。
在神经网络中,迁移学习方法通常包括预训练模型的微调、特征提取和知识蒸馏等技术。
首先,预训练模型的微调是一种常见的迁移学习方法。
通过使用在大规模数据集上预训练的模型来初始化神经网络的参数,然后在新的数据集上进行微调,以适应新的任务。
这种方法通常能够加快模型在新任务上的收敛速度,并提高模型的性能。
其次,特征提取是另一种常用的迁移学习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使用预训练模型来提取数据的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新的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
这样可以节省训练时间,并且通常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
最后,知识蒸馏是一种新兴的迁移学习方法,通过将复杂模型的知识转移到简单模型上,从而提高简单模型的性能。
这种方法通常能够在计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性能,并且能够避免过拟合的问题。
二、实践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存在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些实践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预训练模型是十分重要的。
在选择预训练模型时,需要考虑模型的结构和训练数据,以确保模型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的任务。
例如,针对图像分类任务,可以选择在大规模图像数据上预训练的模型,如ResNet、VGG等。
其次,调整学习率和优化器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微调或特征提取时,通常需要调整学习率和使用合适的优化器,以确保模型能够在新任务上收敛。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率衰减策略和正则化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最后,数据增强和对抗训练也是提高迁移学习性能的有效技巧。
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增强,可以增加数据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同时,对抗训练可以帮助模型抵抗对抗性攻击,提高模型的鲁棒性。
学习迁移的分类
水平迁移: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互相影响
垂直迁移: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互相影响
低通路迁移与高通路迁移
低通路迁移:反复练习的技能自动化地迁移
高通路迁移:有意识地将习得的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学习迁移的分类
学习迁移的分类可归纳为6种:
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正迁移:一种学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阻碍
零迁移:两种学习间不存在直接的互相影响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也称非特殊迁移与特殊迁移
一般迁移:一种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或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一种学习中的具体特殊性经验直接运用到另一种学习中
近迁移、远迁移与自迁移
自迁移: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中的任务操作
近迁移: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景相似的情境中
远迁移: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景极不相似的情境中
神经网络的迁移学习方法
神经网络的迁移学习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成为了解决许多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
然而,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对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加速模型的训练和提升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迁移学习方法应运而生,它可以将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的知识迁移到新的任务上,从而加速训练过程和提升性能。
一、迁移学习的定义和意义迁移学习是指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任务中的过程。
在传统的机器学习中,通常需要重新训练一个新的模型来解决每个新的任务,而迁移学习则可以通过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加速训练过程和提升性能。
迁移学习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已经学到的特征、模型参数等知识迁移到新的任务上,从而减少对大量训练样本的依赖,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二、迁移学习的方法迁移学习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特征的迁移学习和基于模型的迁移学习。
1. 基于特征的迁移学习基于特征的迁移学习是指将已经学习到的特征迁移到新的任务上。
在神经网络中,通常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特征提取器,将已经训练好的卷积层的权重冻结住,只训练全连接层来适应新的任务。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已经学习到的通用特征来提取新任务的特征,从而减少对大量标注样本的依赖。
2. 基于模型的迁移学习基于模型的迁移学习是指将已经学习到的模型迁移到新的任务上。
在神经网络中,通常使用预训练的模型作为初始模型,然后对其进行微调来适应新的任务。
微调的过程可以通过调整网络的结构、修改损失函数等方式来实现。
基于模型的迁移学习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已经学习到的模型的参数和结构,从而加速训练过程和提升性能。
三、迁移学习的应用迁移学习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迁移学习可以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任务中。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迁移学习可以用于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情感分析等任务中。
此外,迁移学习还可以应用于推荐系统、医学影像分析、金融风控等领域。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神经网络迁移学习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在一个领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一些技巧和应用方法。
迁移学习是指将在一个任务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任务中的过程。
在神经网络中,迁移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有的模型和数据来加速新任务的学习过程。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些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技巧和应用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预训练模型来进行迁移学习。
预训练模型是在大型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模型,通常用于解决一些通用的问题,比如图像分类或自然语言处理。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预训练模型作为基础模型,然后在新的任务上进行微调。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训练时间和数据,同时还可以提高模型在新任务上的表现。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特征提取的方法来进行迁移学习。
特征提取是指利用已有模型中学到的特征来解决新任务。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在大规模图像数据集上训练得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的卷积层作为特征提取器,用于新的图像分类任务。
这样可以避免重新训练整个模型,同时还可以利用原始模型学到的丰富特征。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领域自适应的方法来进行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是指将在一个领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相关领域的过程。
在神经网络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领域自适应的技术,比如对抗训练或领域分布匹配,来提高模型在新领域上的泛化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在新领域上数据稀缺或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巧,我们还可以使用多任务学习的方法来进行迁移学习。
多任务学习是指将多个任务的知识共享到一个模型中,从而提高每个任务的性能。
在神经网络中,我们可以使用多任务学习的方法来进行迁移学习,比如共享模型的部分参数或在模型中加入一些任务相关的约束。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据稀缺或标注困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模型在新任务上的泛化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神经网络迁移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五)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神经网络的迁移学习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迁移学习是指将已经在一个任务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上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迁移学习可以大大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加快训练速度,减少数据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迁移学习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和特征转换等过程。
在迁移学习中,数据预处理尤为重要,因为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数据分布可能不同,需要对数据进行适当处理,使得源领域的知识可以迁移到目标领域。
例如,可以通过降维、标准化、样本平衡等方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源领域和目标领域之间的差异。
特征选择在进行迁移学习时,选择合适的特征对于模型的性能至关重要。
特征选择可以帮助模型去除无关的特征,减少模型的复杂度,提高泛化能力。
在进行特征选择时,可以利用源领域的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信息增益等方法选择对目标领域有用的特征。
此外,还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端到端的特征学习,将源领域的特征迁移到目标领域。
模型选择选择合适的模型也是迁移学习中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迁移学习时,可以选择预训练模型作为基础模型,然后在目标领域上进行微调。
预训练模型通常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了训练,具有较强的特征提取能力,可以有效地迁移到目标领域。
此外,还可以使用多任务学习的方法,在源领域和目标领域上共享部分模型参数,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迁移策略在进行迁移学习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迁移策略。
迁移策略包括实例迁移、特征迁移、模型迁移等方式。
实例迁移是指将源领域的样本直接应用到目标领域,特征迁移是指将源领域的特征映射到目标领域,模型迁移是指将源领域的模型参数应用到目标领域。
不同的迁移策略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任务和数据分布,并且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迁移效果。
领域自适应在进行迁移学习时,有时需要处理源领域和目标领域之间的领域差异。
领域自适应是指利用源领域的知识对目标领域进行自适应,以减少领域差异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十)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神经网络是一种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它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然而,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而且在某些领域中,数据集可能非常稀缺。
在这种情况下,迁移学习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加速新任务的学习过程。
迁移学习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已有的模型在新任务上进行微调。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大量的已有数据和经验,从而减少新任务的训练时间和数据需求。
在神经网络中,迁移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迁移学习方法和实践技巧。
1. 特征提取与微调在迁移学习中,特征提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已有的模型提取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作为新任务的输入。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在大规模图像数据集上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一个全连接层中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已有模型在大规模数据集上学习到的特征,从而加速新任务的学习过程。
除了特征提取,微调也是一种常用的迁移学习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微小调整,以适应新任务的需求。
例如,我们可以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添加几个新的全连接层,并在新任务的数据集上进行微调。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保留已有模型在大规模数据集上学习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够适应新任务的特点。
2. 领域适应与对抗训练除了特征提取和微调,领域适应和对抗训练也是常用的迁移学习方法。
领域适应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将已有模型在不同领域上进行微调,以适应新任务的需求。
例如,我们可以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上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应用到医疗领域的文本分类任务中,并在医疗领域的数据上进行微调。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不同领域上的知识,从而提高模型在新任务上的性能。
对抗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迁移学习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抗样本的生成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对抗训练技术来提高在新任务上的模型的鲁棒性。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神经网络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中。
然而,训练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这对于许多应用场景来说是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迁移学习的概念。
迁移学习是指将已经在一个任务上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应用到另一个相关任务上的技术。
通过利用已有的模型和知识,迁移学习可以大大减少新任务的训练时间和样本需求,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迁移学习技巧和应用。
首先,迁移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选择合适的源任务。
源任务应该与目标任务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样才能确保迁移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训练一个用于猫狗分类的模型,那么选择一个与猫狗分类相关的任务作为源任务会比选择与人脸识别相关的任务更加合适。
其次,迁移学习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利用源任务的知识。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冻结源任务的部分或全部网络层,只训练目标任务的网络层。
这样可以保留源任务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减少目标任务的训练时间。
另一种方法是将源任务的网络层作为目标任务的初始权重,然后继续在目标任务上进行微调。
这样可以在保留源任务的知识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目标任务的特点。
除了以上的技巧,迁移学习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医疗图像识别中,由于数据的获取成本高昂,迁移学习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
又如,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迁移学习可以帮助机器翻译模型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语言对。
然而,迁移学习并不是万能的。
在选择源任务和应用迁移学习技巧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据集来进行调整。
此外,迁移学习的效果也受到数据分布差异、领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调整,以找到最适合的迁移学习方法。
总之,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通过选择合适的源任务和应用迁移学习技巧,我们可以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获得更好的性能。
在神经网络中利用迁移学习进行文本分类任务的方法与策略
在神经网络中利用迁移学习进行文本分类任务的方法与策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在文本分类任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文本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迁移学习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迁移学习是一种通过将已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新的任务中,以提高模型性能的技术。
在文本分类任务中,迁移学习可以通过利用已有的大规模文本数据集来训练一个基础模型,然后将该模型的参数和特征应用到目标任务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目标任务上的训练时间和数据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在迁移学习中,选择合适的基础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基础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这些模型在处理文本数据时具有良好的表现,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参数和网络结构来适应不同的文本分类任务。
此外,还可以使用预训练的词向量作为输入特征,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除了选择合适的基础模型,还可以通过调整迁移学习的策略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
一种常用的策略是冻结部分网络层的参数,只更新目标任务的特定层。
这样做可以防止在目标任务中过拟合,并且可以更好地利用基础模型的泛化能力。
另一种策略是使用领域自适应方法,通过将源域和目标域的数据进行映射和对齐,以减小两个域之间的差异。
这样可以使得模型更好地适应目标任务的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增强的方法来扩充训练集,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数据增强可以通过对文本进行随机替换、删除或插入等操作来生成新的样本。
这样可以增加模型对不同类别和不同样本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分类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多个迁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
例如,可以将冻结部分网络层的参数与领域自适应方法相结合,以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
此外,还可以使用集成学习的方法,将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八)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集的限制或者任务的不同,我们需要将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新的任务中。
这就涉及到了迁移学习,即将一个模型在一个任务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中。
本文将探讨在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和应用方法。
1. 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基本原理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在新的任务中进行微调,以适应新任务的特点。
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中,我们通常是将模型训练在一个特定的数据集上,然后将其应用到新的数据集上。
然而,神经网络的训练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因此迁移学习成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2. 迁移学习的类型迁移学习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特征提取、模型微调和知识蒸馏。
在特征提取中,我们可以利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提取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一个新的模型中进行训练。
在模型微调中,我们可以将已经训练好的模型作为初始模型,然后在新的数据集上进行微调。
知识蒸馏则是将一个复杂的模型的知识传递给一个简单的模型,以提高其性能。
3. 迁移学习的技巧在进行迁移学习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效果。
首先,选择合适的模型架构和预训练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好的模型,比如ImageNet。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集和任务,以确保迁移学习的有效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正则化和优化技巧,比如Dropout和学习率调整,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4. 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应用神经网络迁移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
比如,在图像识别中,我们可以利用在ImageNet上预训练好的模型来进行物体识别。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我们可以利用已经训练好的语言模型来进行文本分类和情感分析。
在语音识别中,我们可以利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来进行语音转文本和语音合成。
学习迁移的分类和详解
学习迁移的分类和详解学习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在心理机制】,把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的经验结构中去。
同化性迁移的特点是自上而下,原有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
在同化性迁移过程中,原有认知结构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如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鱼”,由带鱼、草鱼、黄鱼等概念组成,现在要学习鳗鱼,把它纳入“鱼”的原有结构中,既扩充了鱼的概念,又获得了鳗鱼这一新概念的意义。
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顺应性迁移也叫协调性迁移,是指将原有的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不能将新的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
顺应迁移既包含顺向迁移也包含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
而逆向迁移是指后面的学习影响前面的学习。
如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先前普通心理学的理解产生影响,这就是逆向迁移。
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的情境。
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重组性迁移。
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只是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如对一些原有舞蹈或体操的动作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合后,编排出新的舞蹈或体操动作。
对网络、战争、游戏等概念进行重新组合,就会形成网络战争游戏的新概念。
对知识和技能的重新组合,能产生出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把蜂鸣器和水壶组合在一起,成为蜂鸣器报警水壶,把眼镜片放入眼睛中,形成新产品既隐形眼镜。
可以看出,通过重组性迁移,不仅扩大了基本经验的适用范围,还包含有创造性的成分。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Ⅱ)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一、简介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的计算模型,它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然而,神经网络在面对新的领域或者新的任务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来训练模型,而且很难做到泛化能力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迁移学习应运而生。
二、迁移学习的定义迁移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旨在将从一个任务中学到的知识转移到另一个任务上。
在神经网络中,迁移学习可以通过调整预训练模型的参数来适应新任务,从而减少数据需求和训练时间。
三、迁移学习的方法1.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迁移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预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将其作为特征提取器来提取输入数据的高级特征。
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新的任务中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在新任务上获得较好的效果。
2. 微调微调是指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对部分或所有层的参数进行微小的调整,以适应新任务。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过多数据的情况下,快速地调整模型以适应新的任务。
3. 对抗迁移学习对抗迁移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方法,通过对抗训练来实现迁移学习。
该方法可以在迁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从而在新任务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迁移学习的实践技巧1. 选择适合的预训练模型在进行迁移学习时,选择一个与新任务相近的预训练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预训练模型与新任务相差过大,那么迁移学习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2. 选择合适的层进行微调在进行微调时,通常选择模型的顶层进行微调,因为这些层更加与具体任务相关。
而底层的参数一般用于提取通用特征,可以考虑冻结或者使用较小的学习率。
3. 数据增强数据增强是一种有效的技巧,可以在不增加数据量的情况下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在迁移学习中,通过数据增强可以进一步提高模型在新任务上的效果。
4. 监控模型性能在迁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监控模型在新任务上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控模型的性能,可以及时调整模型的参数和训练策略,从而提高模型的效果。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经典算法解析
【神经⽹络与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经典算法解析⼀. 了解迁移学习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标是将从⼀个环境中学到的知识⽤来帮助新环境中的学习任务。
> The ability of a system to recogniz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learned in previous tasks to novel tasks。
⼊门推荐⼀篇公认的⽐较好的【Survey】:另外,戴⽂渊的硕⼠学位论⽂也可以看⼀下:Survey 作者归纳了 Transfer Learning 相关的知识域,有必要了解⼀下这些名词:● Learning学习 - learning to learn●终⾝学习 - life-long learning●知识转移 - knowledge transfer●归纳迁移 - inductive transfer●多任务学习 - multi-task learning●知识的巩固 - knowledge consolidation●上下⽂相关学习 - context sensitive learning●基于知识的归纳偏差 - knowledge-based inductive bias●元学习 - meta learning●增量学习 - and incremental/cumulative learning另外,进展及 Open Source Toolkit 可以参考:⼆. 迁移学习分类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根据领域和任务的相似性,可以这样划分:我们根据源Domain和⽬前Domain 之间的关系,源Task 和⽬标Task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法更详细的整理为下表:源Domain &⽬标Domain 源Task &⽬标Task源Data & ⽬标Data任务⽅法传统机器学习相同相同有标签 | 有标签迁移学习归纳式迁移学习相同/相关相关多任务学习 - 有标签 | 有标签⾃我学习 - ⽆标签 | 有标签分类回归直推式迁移学习相关相同有标签 | ⽆标签分类回归⽆监督迁移学习相关相关⽆标签 | ⽆标签聚类降维实际上,归纳式迁移学习是应⽤最⼴泛的⼀种⽅法,从这点上看,迁移学习更适合有标签的应⽤域。
迁移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选择(迁移学习方法的选择与问题解决)
迁移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选择: 迁移学习方法的选择与问题解决引言:在机器学习领域,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解决训练数据不足、模型泛化性能不佳等问题。
迁移学习通过利用源领域的知识来帮助目标领域的学习,实现对目标任务的加速和优化。
然而,迁移学习方法的选择与问题解决紧密相关,需要根据问题的特点和目标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迁移学习方法的常见选择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并给出一些实际应用的示例。
一、迁移学习方法的分类迁移学习方法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划分。
常见的分类标准包括:源领域与目标领域的关系、迁移的层次、迁移的策略等。
在问题解决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选择合适的迁移学习方法。
1.源领域与目标领域的关系源领域与目标领域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相同任务、相同特征空间: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任务和特征空间相同。
可以使用简单的迁移方法,如模型微调(Model Fine-tuning)等。
相同任务、不同特征空间: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任务相同,但特征空间不同。
可以使用特征选择(Feature Selection)方法或特征映射(Feature Mapping)方法来解决问题。
不同任务、相同特征空间: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任务不同,但特征空间相同。
可以使用领域自适应(Domain Adaptation)方法来解决问题。
不同任务、不同特征空间: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任务和特征空间都不相同。
可以使用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方法来解决问题。
2. 迁移的层次迁移学习的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低层迁移:对底层特征进行迁移,如卷积神经网络的迁移学习中,可以利用在ImageNet上预训练好的模型来进行底层特征的迁移。
中层迁移:对中间层次的特征进行迁移,如利用已训练好的模型的中间层特征来进行迁移学习。
高层迁移:对高层次的特征进行迁移,如利用已训练好的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输出来进行迁移学习。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四)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神经网络是当今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它已经在许多领域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的稀缺性和领域的差异性。
迁移学习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迁移学习的定义和原理迁移学习是指将从一个领域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相关的领域中。
在传统的机器学习中,我们通常会假设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是满足相同分布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假设并不总是成立。
迁移学习的原理就是利用从一个领域中学到的知识来帮助解决另一个领域的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在新领域中的训练样本数量,同时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二、迁移学习的方法在神经网络中,迁移学习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1. 微调(Fine-tuning):微调是指将一个在一个领域上预训练好的模型直接应用于另一个相关的领域中。
在实践中,通常会冻结预训练模型的一部分层,只训练部分层,这样可以避免过拟合。
2. 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特征提取是指使用预训练模型的前几层来提取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一个新的分类器中。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原始数据和新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的情况。
3. 领域适应(Domain adaptation):领域适应是指在训练时考虑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差异进行建模,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4. 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多任务学习是指将不同领域的任务一起训练,通过共享模型参数来提高每个任务的性能。
以上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会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组合使用。
三、迁移学习的实践技巧在实践中,迁移学习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实践技巧:1. 选择合适的预训练模型:选择一个在相关领域上表现良好的预训练模型是迁移学习的第一步。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在 ImageNet 数据集上预训练的模型,比如 ResNet、VGG、Inception 等。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Ⅲ)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方法与实践技巧介绍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训练一个深度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并不具备足够的数据来训练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
这时候,迁移学习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迁移学习迁移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利用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新的领域上进行任务学习。
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领域上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相关的领域中。
迁移学习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源领域的知识来加速目标领域的学习过程,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迁移学习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迁移学习有多种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特征提取和参数微调。
特征提取是将源领域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前几层(通常是卷积层)作为特征提取器,然后在目标领域上重新训练全连接层。
参数微调则是在源领域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整个网络进行微调,以适应目标领域的数据。
除了特征提取和参数微调,还有一些其他的迁移学习方法,比如多任务学习、领域对抗训练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都有不错的效果,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实践技巧在进行迁移学习时,有一些实践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选择合适的源领域模型是至关重要的。
源领域的模型应该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并且与目标领域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次,需要合理地调整网络结构和超参数,以适应目标领域的数据分布。
另外,对数据集进行充分的预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到数据的特征。
此外,在进行迁移学习时,还需要注意对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划分。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数据进行交替训练,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另外,对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增强和扩充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性能。
结语迁移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机器学习方法,它可以在数据稀缺的情况下,帮助我们训练出高性能的神经网络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合理地选择迁移学习方法,并结合一些实践技巧,能够大大提高模型的性能。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九)
神经网络中的迁移学习技巧与应用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而在现实应用场景中,往往很难获得充足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迁移学习技巧的提出和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迁移学习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的知识,来加速新模型的训练过程。
在神经网络中,迁移学习的技巧和应用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迁移学习的方法可以分为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两种。
有监督学习的迁移学习方法通常包括在已有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微调、特征提取和多任务学习等方式。
在无监督学习中,主要包括对抗生成网络(GAN)和自编码器等方法。
以图像识别为例,迁移学习技巧可以通过微调已有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来实现。
对于一个新的图像识别任务,如果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在大规模图像数据上训练好的CNN模型,可以通过微调来快速适应新任务。
通过在新任务的数据上进行训练,同时保留原有模型在大规模数据上学习到的特征,可以在较少的数据和计算资源下,获得较好的性能。
此外,特征提取也是迁移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在图像识别任务中,通过在已有模型的中间层输出上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到新的分类器中进行训练。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小的数据集上获得较好的泛化能力。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迁移学习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文本分类任务为例,通过在已有的大规模文本数据上训练好的词嵌入模型(如Word2Vec、GloVe等),可以将词嵌入作为新任务的输入特征,快速获得新任务的文本分类模型。
在语音识别领域,迁移学习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已有的大规模语音数据上训练好的语音识别模型,可以将模型的中间层输出作为语音特征,然后输入到新任务的分类器中进行训练。
总的来说,迁移学习技巧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方法非常丰富。
通过利用已有模型的知识,可以在较少的数据和计算资源下快速构建适应新任务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迁移学习简介迁移学习的分类方法代表性研究工作问题与展望迁移学习资源迁移学习简介•定义与概念•迁移学习vs 传统机器学习•与其他概念的对比迁移学习将会是引领下一次机器学习热潮的驱动力。
——吴恩达,NIPS 2016•什么是迁移学习?–心理学角度:人们利用之前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推理和学习的能力。
–机器学习角度:一个系统将别的相关领域中的知识应用到本应用中的学习模式。
[DARPA]–举例:C++→Java;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关键词:举一反三•迁移学习要解决的问题:–给定一个研究领域和任务,如何利用相似领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达成目标?•为什么要进行迁移学习?–数据的标签很难获取对已有知识的重用是必要的–从头建立模型是复杂和耗时的•迁移学习vs 传统机器学习传统机器学习迁移学习数据分布训练和测试数据同分布训练和测试数据不需要同分布数据标签足够的数据标注不需要足够的数据标注建模每个任务分别建模可以重用之前的模型传统机器学习迁移学习•与其他概念的对比–Life-long learning (终身学习) :连续不断地在一个域上学习–Multi-task learning (多任务学习):两个任务同时完成–Domain adaptation (域适配):迁移学习的子类–Incremental learning (增量学习):一个域上的不断学习–Self-taught learning (自我学习):从自身数据中学习–Covariance shift (协方差漂移):迁移学习的子类–……•迁移学习与其他已有概念相比,着重强调学习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这种相关性完成知识之间的迁移。
•迁移学习常用概念–Domain (域):由数据特征和特征分布组成,是学习的主体•Source domain(源域):已有知识的域•Target domain (目标域):要进行学习的域–Task (任务):由目标函数和学习结果组成,是学习的结果•迁移学习的形式化定义–条件:给定一个源域和源域上的学习任务,目标域和目标域上的学习任务–目标:利用和学习在目标域上的预测函数。
–限制条件:或•应用领域迁移学习迁移学习的分类方法•按迁移情境•按特征空间•按迁移方法•常用的迁移学习分类方法–按迁移情境–按迁移方法–按特征空间特征空间•同构迁移学习•异构迁移学习迁移情境•归纳式迁移•直推式迁移•无监督迁移基于实例的迁移基于特征的迁移基于模型的迁移基于关系的迁移迁移方法•按迁移情境分类:归纳式迁移学习(inductive transfer learning)•源域和目标域的学习任务不同直推式迁移学习(transductive transfer learning)•源域和目标域不同,学习任务相同无监督迁移学习(unsupervised transfer learning)•源域和目标域均没有标签学习情境源域和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任务传统机器学习相同相同迁移学习归纳式迁移/无监督迁移相同不同但相关不同但相关不同但相关直推式迁移不同但相关相同•按特征空间进行分类:同构迁移学习特征维度相同分布不同异构迁移学习特征维度不同Homogeneous TL Heterogeneous TL 迁移学习特征空间同构异构同构迁移学习异构迁移学习半监督迁移学习监督迁移学习无监督迁移学习•按迁移方法分类:•通过权重重用源域和目标域的样例进行迁移基于实例的迁移(instance based TL)•将源域和目标域的特征变换到相同空间基于特征的迁移(feature based TL)•利用源域和目标域的参数共享模型基于模型的迁移(parameter based TL)•利用源域中的逻辑网络关系进行迁移基于关系的迁移(relation based TL)•分类方法总结•基于实例的迁移学习方法–假设:源域中的一些数据和目标域会共享很多共同的特征–方法:对源域进行instance reweighting,筛选出与目标域数据相似度高的数据,然后进行训练学习–代表工作:•TrAdaBoost[Dai, ICML-07]•Kernel Mean Matching (KMM) [Smola, ICML-08]•Density ratio estimation [Sugiyama, NIPS-07]–优点:•方法较简单,实现容易–缺点:•权重选择与相似度度量依赖经验•源域和目标域的数据分布往往不同•基于特征的迁移学习方法–假设:源域和目标域仅仅有一些交叉特征–方法:通过特征变换,将两个域的数据变换到同一特征空间,然后进行传统的机器学习–代表工作:•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 (TCA) [Pan, TKDE-11]•Spectral Feature Alignment (SFA) [Pan, WWW-10]•Geodesic flow kernel (GFK) [Duan, CVPR-12]•Transfer kernel learning (TKL) [Long, TKDE-15]–优点:•大多数方法采用•特征选择与变换可以取得好效果–缺点:•往往是一个优化问题,难求解•容易发生过适配•基于模型的迁移学习方法–假设:源域和目标域可以共享一些模型参数–方法:由源域学习到的模型运用到目标域上,再根据目标域学习新的模型–代表工作:•TransEMDT[Zhao, IJCAI-11]•TRCNN [Oquab, CVPR-14]•TaskTrAdaBoost[Yao, CVPR-10]–优点:•模型间存在相似性,可以被利用–缺点:•模型参数不易收敛•基于关系的迁移学习方法–假设:如果两个域是相似的,那么它们会共享某种相似关系–方法:利用源域学习逻辑关系网络,再应用于目标域上–代表工作:•Predicate mapping and revising [Mihalkova, AAAI-07],•Second-order Markov Logic [Davis, ICML-09]代表性研究成果•域适配问题•多源迁移学习•深度迁移学习•迁移学习的热门研究领域–域适配问题(domain adaptation)–多源迁移学习(multi-source TL)–深度迁移学习(deep TL)–异构迁移学习(heterogeneous TL)•域适配问题:–domain adaptation; cross-domain learning–问题定义:有标签的源域和无标签的目标域共享相同的特征和类别,但是特征分布不同,如何利用源域标定目标域•域适配问题:–基于特征的迁移方法:•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 [Pan, TKDE-11]•Geodesic flow kernel [Duan, CVPR-12]•Transfer kernel learning [Long, TKDE-15]•TransEMDT[Zhao, IJCAI-11]–基于实例的迁移方法:•Kernel mean matching [Huang, NIPS-06]•Covariate Shift Adaptation [Sugiyama, JMLR-07]–基于模型的迁移方法:•Adaptive SVM (ASVM) [Yang et al, ACM Multimedia-07]•Multiple Convex Combination (MCC) [Schweikert, NIPS-09]•Domain Adaptation Machine (DAM) [Duan, TNNLS-12]•迁移成分分析(TCA, transfer component analysis) [Pan, TKDE-11]–将源域和目标域变换到相同空间,最小化它们的距离•迁移成分分析:–优化目标:–Maximum mean discrepancy (MMD)•GFK(geodesic flow kernel) [Duan, CVPR-12]–利用流形学习,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中,然后测量其距离,使得源域和目标域差异最大–优化目标:–流形正则项:•Transfer Kernel Learning (TKL) [Long, TKDE-15]–在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中学习一个领域不变核矩阵,从而实现源域和目标域的适配–优化目标:•嵌入决策树算法(TransEMDT) [Zhao, IJCAI-11]–首先通过聚类得到初始的目标域决策树模型,然后迭代更新决策树的参数直到收敛为止•Kernel mean matching [Huang, NIPS-06]–在再生希尔伯特空间中计算源域和目标域的协方差分布差异,然后用二次规划求解样本权重–优化目标:•Covariate Shift Adaptation [Sugiyama, JMLR-07]–采用自然估计法估计源域和目标域的密度比例,然后进行实例权重的分配,最后迁移–优化目标:•Adaptive SVM (ASVM) [Yang et al, ACM Multimedia-07]–使用SVM模型,在适配和原始模型之间学习“数据函数”,达到模型迁移效果–优化目标:•Multiple Convex Combination (MCC) [Schweikert, NIPS-09]–对一些域适配的方法做集成学习–优化目标:•总结–通常假设源域和目标域的数据有着相同的条件分布,或者在高维空间里,有着相同的条件分布–这个假设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无法衡量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性,可能发生负迁移•多源迁移学习–问题定义:多个源域和目标域,如何进行有效的域筛选,从而进行迁移?•多源迁移学习–TrAdaBoost[Dai, ICML-07]–MsTL-MvAdaboost[Xu, ICONIP-12]–Consensus regularization [Luo, CIKM-08]–Transitive transfer learning [Tan, KDD-15]–Distant domain TL [Tan, AAAI-17]•TrAdaBoost[Dai, ICML-07]–利用Boost的技术过滤掉多个源域中与目标域不相似的样本,然后进行实例迁移学习•MsTL-MvAdaboost [Xu, ICONIP-12]–不仅考虑源域和目标域的样本相似度情况,同时,以多视图学习的目标来进行统一的迁移•Consensus regularization [Luo, CIKM-08]–同时在源域和伪标注的目标域上训练分类器,利用一致性约束进行知识的迁移•Transitive transfer learning [Tan, KDD-15]–在两个相似度不高的域中,利用从第三方中学习到的相似度关系,完成知识的传递迁移•Distant domain TL [Tan, AAAI-17]–在相似度极低的两个域进行迁移时,用autoencoder自动从多个中间辅助域中选择知识,完成迁移•总结:–多源迁移学习可以有效利用存在的多个可用域,综合起来进行迁移,达到较好的效果–如何衡量多个域之间的相关性还是一个问题–对多个域的利用方法也存在一定挑战性•深度迁移学习–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进行迁移学习–神经网络学习非线性的特征表示–层次性–使得数据具有不可解释性–表明在数据中具有某些不可变的成分,可以用来迁移•代表方法–Joint CNN [Tzeng, ICCV-15]–SHL-MDNN [Huang, ICASSP-13]–Deep Adaptation Network (DAN) [Long, ICML-15]–Joint Adaptation Networks [Long, CVPR-13]•Joint CNN [Tzeng, ICCV-15]–针对有稀疏标记的目标域数据,用CNN同时优化域之间的距离和迁移学习任务的损失•SHL-MDNN [Huang, ICASSP-13]–在不同的学习网络之间共享隐藏层,通过不同的softmax层控制学习任务的不同•Deep Adaptation Network (DAN) [Long, ICML-15]–将CNN中与学习任务相关的隐藏层映射到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中,通过多核优化的方法最小化不同域之间的距离•Joint Adaptation Networks [Long, CVPR-15]–提出一种新的联合分布距离度量关系,利用这种关系泛化深度模型的迁移学习能力,从而适配不同领域的数据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