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107305f705cc17542709be.png)
反应平衡时 ——v(正)=v(逆),c(反应物)、c(生成物)均 _不__再__改__变____,但不一定相等或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以上过程中v-t图像表示如下: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__等__时,反应体系 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 持_恒_定__的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状态的判定: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 m mol A,即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的同时也消耗了 p mol C,即v正=v逆 2)、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其他不变) 3)、颜色
①当m+n≠p+q时,Mr一定 ②当m+n=p+q时,Mr一定
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7、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SO3(g) +NO(g) ΔH=-41.8 kJ/mol,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3时48分48秒15:48:48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8 分48秒下午3时48分15:48:4821.11.9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共21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ba4a21d5bbfd0a7856735a.png)
【实验 2−6】:
向盛有 5 mL 、0.005 mol/L 的 FeCl3 溶液的试管中加 入 5 mL 、0.01 mol/L 的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在这个 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
Fe3+ + 3 SCN-
Fe(SCN)3(血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其中一支 试管中加入饱和 FeCl3 溶液 4 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变化;向另一只试管中滴加 4 滴 1 mol/L 的 KSCN 溶液,观 察溶液颜色变化。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0.01 mol/L 的 NaOH 溶液3 ~ 5 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 2−5编号1 Nhomakorabea2
步 骤(1)
滴加饱和 FeCl3 溶液
滴加 1 mol/L KSCN 溶液
现象
步 骤(2) 现象
滴加 NaOH 溶液
滴加 NaOH 溶液
结论
实验 2−5
编号
1
2
步 骤(1)
【实验 2−5】:
已知在 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r2O72 + H2O
Cr2O
2 4
+
2 H+
答: CO 转化为 CO2 的转化率为 83.
K Cr O 为橙色, K CrO 为黄色。 0 mol CO 与 10 mol
(2)、设 H2 的消耗浓度2为 x ,2根据7题意有:
2
CO (g) + H2O (g)
CO2 (g) + H2 (g)
K = 1.0 求:CO 转化为 CO2 的转化率。
解:设容器体积为 V ;
反应过程中消耗 CO 的物质的量为 x ,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ppt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a0905ac5da50e2534d7f3e.png)
2NO(g) + O2(g) 2NO2(g) △H<0 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曲线。 图中坐标有
NO转化率
A、B、C、D、E 5点。 (1)其中表示已达平衡状态
A
V正=V逆 的点是 BD 。
B
E
(2)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
V正>V逆 的点是 C
。
C
(3)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 0
V正<V逆 的点是 AE 。
v
v正
v逆
t1
t2 t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 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 大或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m+n < (>、<、=)p+q。
v
v逆
v正
t1
t2 t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②m + n 与p的关系是 m + n > p ;
③T1 与 T2的关系是 T2 < T 1 ;
④Q与 0 的关系是
0<Q
。
0
T2 P2 T1 P2 T1 P1
t
解答时遵守两个原则:①定一议二;②先拐先平。
2、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 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v
v正
v
pC(g)+qD(g) v正 v逆
v逆
T1
T2
T
T
C% •正反应吸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教学课件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教学课件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63edda6c175f0e7dd137bc.png)
止。 (4)定: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
为一 定值 。 (5)变:若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 改变 ,并在
新条件下 建立新的平衡 。
16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将一定量的 N2、H2 充入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 试画出该过程的 v-t 图象。
提示:此过程的 v-t 图象为:
和固体溶质的 质量 都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固体物质的溶
解过程是
可逆
过程。可表示为:固体溶质
溶解 结晶
溶液中的
溶质。
3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可逆反应
在 相同条件 下,既能向 正反应 方向进行又能向
逆反应 方向进行的反应。可表示为: 反应物 生成物
正反应 逆反应
4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1.H2 和 O2 反应生成 H2O 与 H2O 分解生成 H2 和 O2 互为可逆反应吗?
9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 . 在 一 定 量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反 应 : N2(g) + 3H2(g) 2NH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N2、H2、NH3 的浓度分别为 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当反 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平 衡 体 系 中 各 物 质 的 浓 度 范 围 为 N2∈(0,0.2) ,
H2∈(0,0.6),NH3∈(0,0.4)。
13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知识点 化学平衡状态 [学生预习区]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开始,v 正最 大 ,v 逆为 零 ,进行中反应物 浓度 减小 ,→v 正逐渐 减小 ,生成物浓度 增大 →v 逆逐 渐 增大 ,最大限度时,v 正 = v 逆,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 不变 。
为一 定值 。 (5)变:若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 改变 ,并在
新条件下 建立新的平衡 。
16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将一定量的 N2、H2 充入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 试画出该过程的 v-t 图象。
提示:此过程的 v-t 图象为:
和固体溶质的 质量 都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固体物质的溶
解过程是
可逆
过程。可表示为:固体溶质
溶解 结晶
溶液中的
溶质。
3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可逆反应
在 相同条件 下,既能向 正反应 方向进行又能向
逆反应 方向进行的反应。可表示为: 反应物 生成物
正反应 逆反应
4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1.H2 和 O2 反应生成 H2O 与 H2O 分解生成 H2 和 O2 互为可逆反应吗?
9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2 . 在 一 定 量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进 行 反 应 : N2(g) + 3H2(g) 2NH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N2、H2、NH3 的浓度分别为 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当反 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平 衡 体 系 中 各 物 质 的 浓 度 范 围 为 N2∈(0,0.2) ,
H2∈(0,0.6),NH3∈(0,0.4)。
13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知识点 化学平衡状态 [学生预习区]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开始,v 正最 大 ,v 逆为 零 ,进行中反应物 浓度 减小 ,→v 正逐渐 减小 ,生成物浓度 增大 →v 逆逐 渐 增大 ,最大限度时,v 正 = v 逆,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 不变 。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27ff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b.png)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因素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 应速率越快;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适当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总结词
反应方向决定了化学平衡的移 动方向。
详细描述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 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就会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制药工业中,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药物的合成和分离过程至关重要,通过调节平衡 条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中,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来降低大气中的污 染物浓度。
在土壤污染修复中,通过调节土壤中 的化学平衡来降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的活性,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用率。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状态,可以减少 有害物质的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推动科学研究
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 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 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0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化学反应的速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关键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了反应进行的快慢,对 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 态的特征之一。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应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验验证
01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0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且不再改变的状态。
02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e116c7a6c30c2258019ec0.png)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c p (C) • cq (D)
cm ( A) • cn (B)
【思考】平衡浓度的单位是mol·L-1,请问平衡常数K有 没有单位?
3.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n=p+q-m-n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Ag+( aq)+Cl-(aq)
⑥ Cr2072-(aq)+H20 Cr042-(aq)+2H+(aq)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思考与交流】
(1)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 书写与哪些因素有关?
(2)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 常数之间的关系
起始时浓度mol/L
c (H2)
c(I2) c (HI)
0.0119 0.00694 0 74
平衡时浓度mol/L
c[H2]
c[I2]
c[HI]
0.00561 0.000593 0.0127
7
6
0
平衡时
c2 (HI)
c(H2) ·c(I2)
48.38
0.0122 0.00996 84
0 0.00384 0.001524 0.0168 48.61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练习】请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
回答问题
反应
Kc 单位
① 1/2N2(g)+3/2H2(g)
NH3(g)
② N2(g)+3H2(g)
2NH3(g)
③ 2NH3(g)
N2(g)+3H2(g)
cm ( A) • cn (B)
【思考】平衡浓度的单位是mol·L-1,请问平衡常数K有 没有单位?
3.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n=p+q-m-n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Ag+( aq)+Cl-(aq)
⑥ Cr2072-(aq)+H20 Cr042-(aq)+2H+(aq)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思考与交流】
(1)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 书写与哪些因素有关?
(2)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 常数之间的关系
起始时浓度mol/L
c (H2)
c(I2) c (HI)
0.0119 0.00694 0 74
平衡时浓度mol/L
c[H2]
c[I2]
c[HI]
0.00561 0.000593 0.0127
7
6
0
平衡时
c2 (HI)
c(H2) ·c(I2)
48.38
0.0122 0.00996 84
0 0.00384 0.001524 0.0168 48.61
人教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PPT(19页)
【练习】请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
回答问题
反应
Kc 单位
① 1/2N2(g)+3/2H2(g)
NH3(g)
② N2(g)+3H2(g)
2NH3(g)
③ 2NH3(g)
N2(g)+3H2(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29fda890c69ec3d4bb7544.png)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
N2O4 + 57 KJ
(红棕色) (无色)
1.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原因分析: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不 管 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吸 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大的倍数,故 平 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P1曲线先达平衡,说明压 强大且反应速率大,故 P1>P2;再看两横线,P1 压强下平衡时Y的转化率小 于压强为P2时的Y的转化率, 说明增大压强使平衡逆移, 故n>2。故本题答案是A。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共51张PPT)
例题:可逆反应:aX(s) + bY(g)
3.速率-时间关系图:2NO2
N2O4
V(molL-1S-1) 升高温度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V’逆 V”正 = V”逆
V正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2
t(s)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同等程度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 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化学平衡(共51张PPT)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N(g) R(g)+2L,在不同条件下R的百分 含量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1《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1《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1d1805bb68a98271fefaf4.png)
v正 最大,而____ v逆 最小(为零)。 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 0 ,所以化学反应速率____ 而 c(HI)=_____
(2) 随 着 反 应 的 进 行 , 反 应 混 合 物中 各 组 分 浓 度 的 变 化 趋 势 为 合物总物质的量仍为3 mol。
减小 ,c(I2)_____ 减小 ,而 c(HI)_____ 增大,从而化学反应速率 v c(H2)______
可逆 过程。 固体溶质
可表示为
溶解
结晶
溶液中的溶质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知识回顾
温故追本溯源·推陈方可知新
2.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可分为 可逆反应 和 不可逆反应 。判断下列反应,属 于可逆反应的是 ①②⑤⑥⑦ ,属于不可逆反应的是 ③④⑧⑨ 。
①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气溶于水
②氮气和氢气的化合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 反应: A(s)+ 2B(g) C(g)+ D(g)。当下列物理量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热量小于c kJ。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与方法 疑难解析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能否推出:正反应速率与逆 反应速率相等,v正=v逆
探究点二
1.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 (平衡的实质) 是 v正=v逆≠0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②③④ 。
正
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标志》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共27张PPT)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及标志》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18f1cc376baf1ffd4fadcd.png)
【对应训练】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充入由18O组 成的氧气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下列物质中的( )
A.多余的氧气中 B.生成的三氧化硫中
C.氧气和二氧化硫中 D.二氧化硫、氧气和三氧化硫中
【答案】D【解析】18O2的加入定会与SO2结合生成含18O 的SO3,同时含有18O的SO3又会分解得到SO2和O2,使得SO2 和O2中也含有18O,因此18O存在于SO2、O2、SO3这三种物 质中。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
应叫做可逆反应 B.在可逆反应里正反应的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速率
是负值 C.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存在一定的限度 D.2H2+O2 2H2O与2H2O 2H2↑+O2↑互为逆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旧知回顾、阅读思考,进一步认识可逆反应的概 念及特点,能根据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理解化 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并认识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通过讨论交流、问题探究,能从可逆反应速率和平衡 建立过程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本质特征及表观特征, 熟知在不同条件下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标志)及判断可 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反应
【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 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A项错误;在可逆反 应里正反应的速率、逆反应的速率都取正值,B项错误;可逆反应 的特点是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存在一定的限度,C项正确;两反应 的反应条件不同,不互为逆反应,D项错误。
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状态-PPT
![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状态-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4aeb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a.png)
B. 1 mol NO2、1.2 mol NO
C. 2 mol NO
D. 0.7 mol O2
3、当可逆反应2SO2+O2
2SO3达平衡时, 通入18O2,
再次平衡时, 18O存在于
(D )
A.SO3 O2 C.SO2 O2
B.SO2 SO3 D.SO2 O2 SO3
在反应CO+H2O 高催温化高剂C压O2+H2中,将 0.01molCO和0.01mol H2O (g)通入1L密闭容 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
一碗水里放很多糖,会出现什么情况?
溶解平衡状态 具有化学反应限度的反应也总会出现一个 平衡状态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从炼铁炉口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100多年 前,人们曾认为这是由于 CO与铁矿石接触时间不够的 缘故。为使反应进行的完全,当时曾耗巨资改建高炉, 以延长 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结果尾气中CO的含量 并未减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 断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平衡衡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平衡衡 平衡平衡 不不一一定定平平衡衡
A. A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相等 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消耗3n mol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平衡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平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cc31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6.png)
化学平衡状态(3)
化学平衡的移动
复习:化学平衡的含义
【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 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 ——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等 ——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动 ——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0) 定 ——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演示实验
2NO2(g)
(红棕色)
N2O4(g);△H=-57kJ/mol
(无色)
现象: 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遇冷颜色变浅。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g)
(红棕色)
N2O4(g);△H=-57kJ/mol
(无色)
[讨论]A: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 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 NO2浓度增大。
B: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说明 ①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NO2浓度减小。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画出升温对平衡影响的V-t图像
V逆’
V正’= V逆’
V正
平衡状态Ⅱ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V逆
0
t1
t2
t3
升温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原理:2NO2(g) 红棕色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无色
C. P3 > P4 , Y轴表示 混合气体密度 D. P3 > P4 , Y轴表示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C%
C%
T2 P2 T1 P2
p4 p3
T1 P1
0
化学平衡的移动
复习:化学平衡的含义
【复习】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 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 ——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等 ——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动 ——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0) 定 ——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演示实验
2NO2(g)
(红棕色)
N2O4(g);△H=-57kJ/mol
(无色)
现象: 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遇冷颜色变浅。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g)
(红棕色)
N2O4(g);△H=-57kJ/mol
(无色)
[讨论]A: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 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 NO2浓度增大。
B: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说明 ①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NO2浓度减小。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思考]画出升温对平衡影响的V-t图像
V逆’
V正’= V逆’
V正
平衡状态Ⅱ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V逆
0
t1
t2
t3
升温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原理:2NO2(g) 红棕色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无色
C. P3 > P4 , Y轴表示 混合气体密度 D. P3 > P4 , Y轴表示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C%
C%
T2 P2 T1 P2
p4 p3
T1 P1
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pptx](https://img.taocdn.com/s3/m/17a5196be87101f69f319548.png)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全部
返回
归纳、小结:
(1)可逆反应不可能反应完全,平衡体系中反应物与 生成物共存。
(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0,
特征标志主要有各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百分量 (如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体积分数、转化率等)不再随时 间的改变而改变。
(4)在任何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都是一个
恒定值。
()
(5)K值越大,表明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 )
答案:(1)× (2)× (3)√ (4)× (5)√
返回
平衡转化率
(1)定义:平衡转化率是指平衡时已转化了的某反应物的量 与转化前该反应物的量之比。 (2)表达式:对于反应:aA+bBcC+dD,反应物A的转化 率可以表示为:
全“消除”这种改变。
返回
B 4.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 )
A.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
压后颜色变深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
返回
第三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
返回
(2)速率图像(以放热反应为例): 返回
4.催化剂的影响 (1)影响规律:
条件变化
速率变化
移动方向
v(正)、v(逆)同等程度
使用催化剂
平衡不移动
增大,v(正)=v(逆)
返回
(2)速率图像:
返回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合成氨的反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其转化率总 是达不到百分百。
D. 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的反应
-
4
2.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投入2mol
NO2进行反应:2NO2
2NO+O2,一段时间后测
得NO2、NO、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D )
A. 2 mol NO、0.75 mol O2
②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例如: Cl2+H2O HCl +HClO 2SO2+O2 催化剂 2SO3
3H +N 高温 高压
2
2 催化剂
2NH3
-
3
1.下列为可逆反应的是 ( CD )
A. 氢气与氧气点燃可化合成水,水电解可生成氢气 和氧气,因此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B.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又自 发变成氯化铵
D.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
14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A. A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相等 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消耗3n mol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
2、反应过程中: 反应物浓度—减——小—,正反应速 率 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逆反应速率 逐渐增大。
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
6
速 正反应 率 速率
v正= v逆
逆反应 速率
t1
时间
这时,CO、H2O的消耗量等于CO2、H2反应生 成的CO、H2O的量,反应仍在进行,但是四种物 质的浓度均保持不变,处于动态平衡,这就是我
15
4.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
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BC)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
16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是( A )
结果特征
C (B)不变
-
9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 动态平衡: v(正) ≠0; v(逆) ≠0 等 v(正)= v(逆) ≠0
定 c(B) 或 n(B) 或 ω(B) 一定
变 条件改变→平衡改变
-
10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 看能否得出v正 = v逆
① 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它的生成速率;
2C(气)+2D(固)达到平衡标志的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 ③④⑦ D.②⑤⑥⑧ 17
2NH3已达到
A. 3v正(N2) = v逆(H2)
B. v正(N2) = v逆(NH3)
C. 2v正(H2) = 3v逆(NH3) D. v正(N2) = 3v逆(H2)
-
13
2、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状态的是( AC)
2NH3 已达平衡
A. 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NH3 B.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NH3 C.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 1 mol NO2、1.2 mol NO
C. 2 mol NO
D. 0.7 mol O2
3、当可逆反应2SO2+O2
2SO3达平衡时, 通入18O2,
再次平衡时, 18O存在于
(D )
A.SO3 O2 C.SO2 O2
B.SO2 SO3 D.SO2 O2 SO3
-
5
在反应CO+H2O 高催温化高剂C压O2+H2中,将 0.01molCO和0.01mol H2O (g)通入1L密闭容 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 1、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 最—大— 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速率为—0—
一碗水里放很多糖,会出现什么情况?
溶解平衡状态
具有化学反应限度的反应也总会出现一个
平衡状态
-
1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从炼铁炉口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100多年 前,人们曾认为这是由于 CO与铁矿石接触时间不够的 缘故。为使反应进行的完全,当时曾耗巨资改建高炉, 以延长 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结果尾气中CO的含量 并未减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② 不同种物质: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另一物质的逆反
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
例如: mA(g) + n B(g)
p C(g) +q
D(g) ひ(A正) ׃ひ(B逆) = m ׃n
练习
☆从键的角度分析: 单位时间某一物质断裂与形成的 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练习
-
11
(2)看能否得出反应混合物中某一物质的含量
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重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
-
7
二、化学平衡状态
浓 度
·
生成物
速 率
· v正
反应物
O· t1
时间
O·v逆 t1
时间
-
8
1、概念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 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 状态。
2、 研究对象 外界条件 状态特征
注
意
可逆反应
一定
v正= v逆
(1)为什么炼铁高炉中: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的反应不能进行的完全?
(2)为什么延长 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不能减少尾气
中CO的含量?
-
2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
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用“
”
3、特征:①不能进行完全(即转化率<100%)
保持不变
含量:浓度、质量、物质的量、体积、压强、
体积分数、分压、颜色等
练习
(3)看能否通过气体的P总、n总、V总、ρ、M的
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若反应往正方向或逆方向进行时气体的P总 或 n总 或V总或ρ或M会发生改变的,则当它们不变时就说 明反应达到平衡;
练习
-
12
1、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2 +3H2 平衡状态的是 ( AC)
(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平衡衡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平衡衡 平衡平衡 不不一一定定平平衡衡
D. 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的反应
-
4
2.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投入2mol
NO2进行反应:2NO2
2NO+O2,一段时间后测
得NO2、NO、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D )
A. 2 mol NO、0.75 mol O2
②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例如: Cl2+H2O HCl +HClO 2SO2+O2 催化剂 2SO3
3H +N 高温 高压
2
2 催化剂
2NH3
-
3
1.下列为可逆反应的是 ( CD )
A. 氢气与氧气点燃可化合成水,水电解可生成氢气 和氧气,因此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B.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又自 发变成氯化铵
D.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
14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A. A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相等 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消耗3n mol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
2、反应过程中: 反应物浓度—减——小—,正反应速 率 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逆反应速率 逐渐增大。
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
6
速 正反应 率 速率
v正= v逆
逆反应 速率
t1
时间
这时,CO、H2O的消耗量等于CO2、H2反应生 成的CO、H2O的量,反应仍在进行,但是四种物 质的浓度均保持不变,处于动态平衡,这就是我
15
4.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
变化时,表明反应: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BC)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
16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气)+3B(气)
是( A )
结果特征
C (B)不变
-
9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 动态平衡: v(正) ≠0; v(逆) ≠0 等 v(正)= v(逆) ≠0
定 c(B) 或 n(B) 或 ω(B) 一定
变 条件改变→平衡改变
-
10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 看能否得出v正 = v逆
① 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它的生成速率;
2C(气)+2D(固)达到平衡标志的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 ③④⑦ D.②⑤⑥⑧ 17
2NH3已达到
A. 3v正(N2) = v逆(H2)
B. v正(N2) = v逆(NH3)
C. 2v正(H2) = 3v逆(NH3) D. v正(N2) = 3v逆(H2)
-
13
2、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状态的是( AC)
2NH3 已达平衡
A. 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NH3 B.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NH3 C.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 1 mol NO2、1.2 mol NO
C. 2 mol NO
D. 0.7 mol O2
3、当可逆反应2SO2+O2
2SO3达平衡时, 通入18O2,
再次平衡时, 18O存在于
(D )
A.SO3 O2 C.SO2 O2
B.SO2 SO3 D.SO2 O2 SO3
-
5
在反应CO+H2O 高催温化高剂C压O2+H2中,将 0.01molCO和0.01mol H2O (g)通入1L密闭容 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 1、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 最—大— 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速率为—0—
一碗水里放很多糖,会出现什么情况?
溶解平衡状态
具有化学反应限度的反应也总会出现一个
平衡状态
-
1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从炼铁炉口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100多年 前,人们曾认为这是由于 CO与铁矿石接触时间不够的 缘故。为使反应进行的完全,当时曾耗巨资改建高炉, 以延长 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结果尾气中CO的含量 并未减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② 不同种物质: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另一物质的逆反
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
例如: mA(g) + n B(g)
p C(g) +q
D(g) ひ(A正) ׃ひ(B逆) = m ׃n
练习
☆从键的角度分析: 单位时间某一物质断裂与形成的 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练习
-
11
(2)看能否得出反应混合物中某一物质的含量
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重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
-
7
二、化学平衡状态
浓 度
·
生成物
速 率
· v正
反应物
O· t1
时间
O·v逆 t1
时间
-
8
1、概念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 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 状态。
2、 研究对象 外界条件 状态特征
注
意
可逆反应
一定
v正= v逆
(1)为什么炼铁高炉中:Fe2O3+3CO 高温 2Fe +3CO2 的反应不能进行的完全?
(2)为什么延长 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不能减少尾气
中CO的含量?
-
2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
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用“
”
3、特征:①不能进行完全(即转化率<100%)
保持不变
含量:浓度、质量、物质的量、体积、压强、
体积分数、分压、颜色等
练习
(3)看能否通过气体的P总、n总、V总、ρ、M的
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若反应往正方向或逆方向进行时气体的P总 或 n总 或V总或ρ或M会发生改变的,则当它们不变时就说 明反应达到平衡;
练习
-
12
1、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N2 +3H2 平衡状态的是 ( AC)
(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平衡衡 平衡平衡 平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衡平衡 不一不定一平定平衡衡 平衡平衡 不不一一定定平平衡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