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通用课件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b5e7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0.png)
随着齿轮的转动,齿槽内 的液体被逐渐吸入泵内。
排油过程
随着齿槽的闭合,液体被 压缩并从泵口排出。
密封过程
在齿轮转动过程中,侧板 和轴封起到密封作用,防 止液体泄漏。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通过动画演示齿轮泵的工作过程,展 示齿轮的转动、液体的吸入和排出以 及密封过程。
通过动画演示,可以直观地了解齿轮 泵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 性能和特点。
感谢您的观看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通用课件
目录
• 齿轮泵简介 • 齿轮泵工作原理 • 齿轮泵的特点与优势 • 齿轮泵的维护与保养 • 齿轮泵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齿轮泵简介
齿轮泵的定义
总结词:机械元件
详细描述:齿轮泵是一种利用齿轮传动来输送液体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 工业领域。
齿轮泵的分类
总结词
04 齿轮泵的维护与保养
齿轮泵的日常维护
日常检查
润滑油检查
检查齿轮泵的外观是否正常,有无泄漏、 裂纹等现象。同时,要检查泵的振动和声 音是否正常,确保泵运行平稳。
定期检查齿轮泵的润滑油是否清洁,油位 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油污或杂质,应及时 更换润滑油。
紧固件检查
清洁与除尘
检查齿轮泵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螺栓、 螺母等,确保泵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定期清洁齿轮泵的外部表面,去除灰尘和 杂物,保持泵体的整洁和卫生。
齿轮泵的定期保养
定期更换润滑油
根据齿轮泵的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推 荐,定期更换润滑油,以保证泵的顺 畅运行。
检查密封件
定期检查齿轮泵的密封件,如O型圈 、密封垫等,如有磨损或损坏,应及 时更换。
检查齿轮磨损
定期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如发现磨 损严重或齿面剥落等现象,应及时维 修或更换齿轮。
排油过程
随着齿槽的闭合,液体被 压缩并从泵口排出。
密封过程
在齿轮转动过程中,侧板 和轴封起到密封作用,防 止液体泄漏。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通过动画演示齿轮泵的工作过程,展 示齿轮的转动、液体的吸入和排出以 及密封过程。
通过动画演示,可以直观地了解齿轮 泵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 性能和特点。
感谢您的观看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通用课件
目录
• 齿轮泵简介 • 齿轮泵工作原理 • 齿轮泵的特点与优势 • 齿轮泵的维护与保养 • 齿轮泵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齿轮泵简介
齿轮泵的定义
总结词:机械元件
详细描述:齿轮泵是一种利用齿轮传动来输送液体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 工业领域。
齿轮泵的分类
总结词
04 齿轮泵的维护与保养
齿轮泵的日常维护
日常检查
润滑油检查
检查齿轮泵的外观是否正常,有无泄漏、 裂纹等现象。同时,要检查泵的振动和声 音是否正常,确保泵运行平稳。
定期检查齿轮泵的润滑油是否清洁,油位 是否正常。如果发现油污或杂质,应及时 更换润滑油。
紧固件检查
清洁与除尘
检查齿轮泵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螺栓、 螺母等,确保泵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定期清洁齿轮泵的外部表面,去除灰尘和 杂物,保持泵体的整洁和卫生。
齿轮泵的定期保养
定期更换润滑油
根据齿轮泵的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推 荐,定期更换润滑油,以保证泵的顺 畅运行。
检查密封件
定期检查齿轮泵的密封件,如O型圈 、密封垫等,如有磨损或损坏,应及 时更换。
检查齿轮磨损
定期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如发现磨 损严重或齿面剥落等现象,应及时维 修或更换齿轮。
齿轮泵工作原理PPT课件
![齿轮泵工作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d972cf964bcf84b8d57b69.png)
13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2
14
齿轮泵由于摩擦面多,一般只 用来排送具有润滑性的油液5
齿 轮内 泵漏
轴向(端面)间隙(是最主要的泄漏):泄漏 量占总泄漏量80﹪,检修时主要检查;
径向(齿顶)间隙:泄漏量占10~15﹪;
泄
啮合间隙。
漏 途 径
外 漏
泵的结合面泄漏,一般不会发生; 泵端盖与泵轴之间的泄漏,用油封来防止。
油封又叫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俗称皮碗轴
封.它由弹性体、金属骨架和弹簧组成。
油封简单、价廉、拆装方便,对轴振动和偏
心适应性好,泄漏量仅1滴/h,但功耗大.安装时
2唇021/3边/12 向油液侧,防止偏斜。
6
二、外啮合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2021/3/12
齿轮重迭系数>1,部 分时间两对相邻齿同 时啮合,形成封闭空 间,其容积先减小后 增大,产生困油现象。 导致:①轴承负荷(径 向力)增大,②产生振 动和噪音,③容积效 率降低,功率损失等。
2021/3/12
11
返回10
(2) 转子泵
2021/3/12
12
外转子比内转子齿数多1个(7-6=1,或5-4=1) 。
皮碗轴封由弹性体、金属骨架和弹簧组成。
优点:吸入性能好,适用于高转速;运转平稳, 寿命长;齿数少,工作容积大;缺点:齿数少 时流量和压力脉动大;密封性差,容积效率低。
2021/3/12
2021/3/12
2
2021/3/12
3
返回2
极限间隙 轴向为0.05~0.07mm,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1/3/12
径向为0.23~0.34mm
4
外啮合齿轮泵原理及演示动画
![外啮合齿轮泵原理及演示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c531cf2beefdc8d376ee3237.png)
内啮合齿轮泵中的小齿 轮是主动轮,大齿轮为从动 轮,在工作时大齿轮随小齿 轮同向旋转。
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紧 凑、尺寸小、重量轻、运转 平稳、噪声低。
内啮合齿轮泵的缺点是 齿形复杂,加工困难,价格 较贵,且不适合高压工况。
4
回首页
摆线齿形啮合齿轮泵又 称摆转子泵。在这种泵中, 小齿轮和内齿轮只相差一齿, 因而不需设置隔板。
这里啮合点处的齿面接触线
一直起着分隔高、低压腔的作用, 因此在齿轮泵中不需要设置专门 的配流机构。
2
回首页
径向不平衡力危害:径向不平衡力很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使轴弯曲,齿 顶与壳体接触,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减小径向不平衡力措施:
1) 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 的影响,通常采取减小压油口 的办法 ;
2) 减少齿轮的齿数,这样 减小了齿顶圆直径,承压面积 减小;
内转子每转一周,由内
转子齿顶和外转子齿谷所构 成的每个密封容积,完成吸、 压油各一次。
内啮合摆线齿轮泵结构
紧凑,运动平稳,噪声低。
图1-3(b) 内啮合摆线转子泵工作 但流量脉动比较大,啮合处
原理图
间隙泄漏大。
1-内转子 2-外转子
5
回首页
3) 适当增大径向间隙; 4) 开压力平衡槽 。如图38所示
图1-2 径向不平衡力的消除 1、2-平衡槽
3
回首页
图1-3(a) 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的 工作原理图
1-小齿轮(主动齿轮);2-内齿轮 (从动齿轮);3-月牙板; 4-压油腔 5-吸油腔;
在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 中,小齿轮和内齿轮之间要 装一块月牙隔板,以便把吸 油腔和压油腔隔开。
外啮合齿轮泵培训
2018年9月
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紧 凑、尺寸小、重量轻、运转 平稳、噪声低。
内啮合齿轮泵的缺点是 齿形复杂,加工困难,价格 较贵,且不适合高压工况。
4
回首页
摆线齿形啮合齿轮泵又 称摆转子泵。在这种泵中, 小齿轮和内齿轮只相差一齿, 因而不需设置隔板。
这里啮合点处的齿面接触线
一直起着分隔高、低压腔的作用, 因此在齿轮泵中不需要设置专门 的配流机构。
2
回首页
径向不平衡力危害:径向不平衡力很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使轴弯曲,齿 顶与壳体接触,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减小径向不平衡力措施:
1) 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 的影响,通常采取减小压油口 的办法 ;
2) 减少齿轮的齿数,这样 减小了齿顶圆直径,承压面积 减小;
内转子每转一周,由内
转子齿顶和外转子齿谷所构 成的每个密封容积,完成吸、 压油各一次。
内啮合摆线齿轮泵结构
紧凑,运动平稳,噪声低。
图1-3(b) 内啮合摆线转子泵工作 但流量脉动比较大,啮合处
原理图
间隙泄漏大。
1-内转子 2-外转子
5
回首页
3) 适当增大径向间隙; 4) 开压力平衡槽 。如图38所示
图1-2 径向不平衡力的消除 1、2-平衡槽
3
回首页
图1-3(a) 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的 工作原理图
1-小齿轮(主动齿轮);2-内齿轮 (从动齿轮);3-月牙板; 4-压油腔 5-吸油腔;
在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 中,小齿轮和内齿轮之间要 装一块月牙隔板,以便把吸 油腔和压油腔隔开。
外啮合齿轮泵培训
2018年9月
齿轮泵的工作与原理课件
![齿轮泵的工作与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1adb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0.png)
齿轮泵的工作与原理课件
齿轮泵是一种通过齿轮的旋转来产生液体流动的泵。
其工作原理基于齿轮在泵体内的旋转,从而改变泵腔内的容积,使液体被吸入和排出。
齿轮泵由泵体、齿轮和轴承组成。
其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入阶段和排出阶段两个阶段。
1. 吸入阶段:
a. 泵体内产生的真空吸引齿轮旋转;
b. 吸入孔打开,液体从吸入孔进入到泵体内;
c. 齿轮旋转推动液体向泵体内移动,逐渐填充整个泵腔;
d. 当齿轮齿槽移动到吸入孔位置时,液体被吸入至泵腔。
2. 排出阶段:
a. 齿轮继续旋转,液体被推入至排出孔;
b. 排出孔打开,液体从排出孔流出;
c. 齿轮的齿槽继续移动,将剩余液体排出泵体;
d. 齿轮再次回到吸入孔位置,准备吸入新的液体。
通过这样的工作循环,齿轮泵能够不间断地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并排出至出口,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齿轮泵的优点包括结构简单、体积小、流量稳定等。
然而,由于齿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其密封性较差,可能会有一定的泄漏现象。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需根据具体要求选择适合的密封材料和密封方式。
总的来说,齿轮泵通过齿轮的旋转来改变泵腔内的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液体。
其工作原理简明清晰,广泛应用于各种工况下的液体输送。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840486233169a4517723a361.png)
当齿轮不断旋转时,吸油腔不断吸油,压油腔不断的 压油。正是由于齿轮在啮合时引起的左右腔容积大小 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排油这一过程。
三、齿轮泵的结构
三片式:泵前、后端盖、泵体(图见课本)。 齿形:直齿、斜齿、人字齿。 径向力:因吸、压油腔的压力不同,使齿轮受到不平衡
的径向作用力。径向力增加轴承的承载负荷, 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越高径向力就越 大。 减少径向力的方法: 1.使径向间隙稍大些; 2.将后盖上的大口作为吸油口,小的为压油口;
四、此轮泵的困油现象
外齿轮泵一般采用渐开线 齿形。为转运平稳, 要求齿轮的重迭系数ε大于1。前一对啮合齿 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齿便已进入啮合。
在部分时间内相邻两对齿会同时处于啮合状态, 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使一部分油 (先缩小,然后增大),从而产生困油现象。
齿 轮泵
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压力能 的一个重要装置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
一、齿轮泵的分类
齿轮泵按其结构不同可两大类 1. 外啮合式 2. 内啮合式
外啮合式
内啮合式
二、外啮合式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泵体内有一对相同模数,相同齿数的齿轮。 齿轮的两个端面靠泵盖密封。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 齿槽组成了密封的容积。两齿轮沿齿宽方向的啮合线 把密闭容积分成吸油腔和压油腔两部分,且在吸油和 压油过程中彼此互不相通。
1、吸油过程 当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右侧油腔由于轮齿逐渐 脱开,使右侧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压在 大气压的作用下,从油箱 经过油管被吸到右边油腔, 充满齿槽,随着齿轮的旋转被带到左边。
2、压油过程 再看左侧的油腔,由于齿轮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 的容积逐渐减小,齿槽中的油液受到挤压,从排油口排 出。
三、齿轮泵的结构
三片式:泵前、后端盖、泵体(图见课本)。 齿形:直齿、斜齿、人字齿。 径向力:因吸、压油腔的压力不同,使齿轮受到不平衡
的径向作用力。径向力增加轴承的承载负荷, 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越高径向力就越 大。 减少径向力的方法: 1.使径向间隙稍大些; 2.将后盖上的大口作为吸油口,小的为压油口;
四、此轮泵的困油现象
外齿轮泵一般采用渐开线 齿形。为转运平稳, 要求齿轮的重迭系数ε大于1。前一对啮合齿 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齿便已进入啮合。
在部分时间内相邻两对齿会同时处于啮合状态, 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使一部分油 (先缩小,然后增大),从而产生困油现象。
齿 轮泵
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压力能 的一个重要装置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
一、齿轮泵的分类
齿轮泵按其结构不同可两大类 1. 外啮合式 2. 内啮合式
外啮合式
内啮合式
二、外啮合式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泵体内有一对相同模数,相同齿数的齿轮。 齿轮的两个端面靠泵盖密封。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 齿槽组成了密封的容积。两齿轮沿齿宽方向的啮合线 把密闭容积分成吸油腔和压油腔两部分,且在吸油和 压油过程中彼此互不相通。
1、吸油过程 当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右侧油腔由于轮齿逐渐 脱开,使右侧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压在 大气压的作用下,从油箱 经过油管被吸到右边油腔, 充满齿槽,随着齿轮的旋转被带到左边。
2、压油过程 再看左侧的油腔,由于齿轮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 的容积逐渐减小,齿槽中的油液受到挤压,从排油口排 出。
齿轮泵工作原理讲解 ppt课件
![齿轮泵工作原理讲解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56a1a7f242336c1fb95e56.png)
PO = pq
PPT课件
26
结论
液压传动系统液体所具有的功率,即液压功率等于
压力和流量的乘积 若忽略能量损失,则 PO = PI
即
Pt = pqt = pVn = ωTt = 2πnTt
∵ 实际上有能量损失
PPT课件
∴ PO < PI
27
效率
容积效率 机械效率 总效率
PPT课件
28
容积效率
液压泵: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值
PPT课件
30
总效率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值 η= P0/Pi = Pq/2πnT = Pvnηv/2πnT = ηvηm 结论:总效率等于容积效率与机械 效率之乘积。
PPT课件
31
3.2 齿轮泵
分类、组成、工作原理、 参数计算、结构特点
PPT课件
32
齿轮泵的分类
外啮合
内啮合
PPT课件
33
3.2 齿轮泵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重点难点: 容积式泵工作原理、必要条件齿轮泵
工作原理、排流量 计算容积式泵的共
同弊病、 困油现象的实质.
提问作业:3—1 3—2
PPT课件
5
3、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瞬时流量不均匀—即脉动,计算瞬时 流量时须积分计算才精确,比较麻烦, 一般用近似计算法。
PPT课件
37
齿轮泵的流量计算
排量计算
流量计算
瞬时流量
PPT课件
38
排量计算
假设: 齿槽容积=轮齿体积
齿轮泵ppt课件
![齿轮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153dd40740be1e650e9aef.png)
17
17
2.2.2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2.2.1齿轮泵的流量脉动 流量脉动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工作的平稳性,引起压力脉动,使管路系统产生振
动和噪声。 在容积式泵中,齿轮泵的流量脉动最大,并且齿数愈少,脉动率愈大,这是外
啮合齿轮泵的一个弱点。
18
18
2.2.2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卸 荷 措 施:在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 开设卸荷槽的原则:两槽间距a为最小闭死容积,而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 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隔板(Crescent-shaped Seal)
24
24
2.2.4 内啮合齿轮泵 Internal Gear Pumps
吸油窗口
从动内齿轮
渐开线齿形(Crescent)
小齿轮和内齿轮之间要 装一块月牙隔板,以便把吸 油腔和压油腔隔开,如图 2.6(a)。
月牙板
压油窗口
主动小齿轮 图2.6 b) 内啮合齿轮泵 3—隔板,4—吸油,5—压油
压力越高,径向不平衡力越大,它能使泵轴弯曲,使定子偏磨,加速轴承的 磨损,降低轴承使用寿命。
20
20
▪ 液压径向力及平衡措施 ▪ 齿谷内的油液由吸油区的低压逐
步增压到压油区的高压。作用在 齿轮轴上液压径向力和轮齿啮合 力的合力 F = K p B De K为系数, 对主动齿轮K=0.75;对从动齿轮 K=0.85。
图2.5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消除措施
12
12
二、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二)齿轮泵的泄漏通道及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 Leakage Passage and Automatic Compensation of End Face Clearance
齿轮泵压油腔的压力油可通过三条途经泄漏到吸油腔: 一是通过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齿侧间隙 Meshing-Teeth Side Clearance
17
2.2.2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2.2.1齿轮泵的流量脉动 流量脉动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工作的平稳性,引起压力脉动,使管路系统产生振
动和噪声。 在容积式泵中,齿轮泵的流量脉动最大,并且齿数愈少,脉动率愈大,这是外
啮合齿轮泵的一个弱点。
18
18
2.2.2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卸 荷 措 施:在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 开设卸荷槽的原则:两槽间距a为最小闭死容积,而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 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隔板(Crescent-shaped Seal)
24
24
2.2.4 内啮合齿轮泵 Internal Gear Pumps
吸油窗口
从动内齿轮
渐开线齿形(Crescent)
小齿轮和内齿轮之间要 装一块月牙隔板,以便把吸 油腔和压油腔隔开,如图 2.6(a)。
月牙板
压油窗口
主动小齿轮 图2.6 b) 内啮合齿轮泵 3—隔板,4—吸油,5—压油
压力越高,径向不平衡力越大,它能使泵轴弯曲,使定子偏磨,加速轴承的 磨损,降低轴承使用寿命。
20
20
▪ 液压径向力及平衡措施 ▪ 齿谷内的油液由吸油区的低压逐
步增压到压油区的高压。作用在 齿轮轴上液压径向力和轮齿啮合 力的合力 F = K p B De K为系数, 对主动齿轮K=0.75;对从动齿轮 K=0.85。
图2.5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消除措施
12
12
二、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二)齿轮泵的泄漏通道及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 Leakage Passage and Automatic Compensation of End Face Clearance
齿轮泵压油腔的压力油可通过三条途经泄漏到吸油腔: 一是通过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齿侧间隙 Meshing-Teeth Side Clearance
各种泵的工作原理动画 ppt课件
![各种泵的工作原理动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279cff61fb7360a4c650a.png)
PPT课件
10
5、齿轮泵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图样表现
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如图所示, 齿轮主动轮固定在主动轴上,轴的一端伸出壳 外由原动机驱动,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装在另一 个轴上,齿轮旋转时,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 入空间,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轮分别挤压到排 出空间汇合(齿与齿啮合前),然后进入压油管 排出。
图样表现
PPT课件
8
工作原理 图样表现
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 出。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 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 但当转子顶 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 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 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当 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一)容积式 分类
基本原理
往复式
借活塞在汽缸内的往复作用使 缸内容积反复变化,以吸入和 排出流体
回转式
机壳内的转子或转动部件旋转 时,转子与机壳之间的工作容 积发生变化,借以吸入和排出 流体
动画演示
产品例证
活塞泵
PPT课件
齿轮泵,螺杆泵
1
(二)叶片式back to top 叶片式泵与风机的主要结构是可旋转、带叶片的叶轮和固定的机壳。通过叶轮旋转对流体作功,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8.喷射泵工作原理back to top 工作原理
将高压的工作流体7,由压力管送入工作喷嘴 6,经喷嘴后压能变成高速动能,将喷嘴外围 的液体(或气体)带走。此时因喷嘴出口形成高 速使扩散室2的喉部吸入室5造成真空,从而 使被抽吸流体8不断进入与工作流体7混合, 然后通过扩散室将压力稍升高输送出去。由 于工作流体连续喷射,吸入室继续保持真空, 于是得以不断地抽吸和排出流体。工作流体 可以为高压蒸汽,也可为高压水,前者称为 蒸汽喷射泵,后者称为射水抽气器。这种泵 在制冷系统中较为少见。
齿轮泵原理及工作图解APPT课件
![齿轮泵原理及工作图解A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9a5ce590c69ec3d4bb750d.png)
可编辑课件
2华中科技大学Leabharlann 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组成
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
同的齿轮,齿宽为B, 齿数为z
泵体
前后盖板
长短轴
▪ 工作原理 (动画)
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 后盖板和齿轮包围的密闭 容积分成两部分,轮齿进 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 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 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 经吸油口吸油。
泵。
可编辑课件
4华中科技大学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泄漏与间隙补偿措施
▪ 齿轮泵存在端面泄漏、径向
泄漏和轮齿啮合处泄漏。
▪ 端面泄漏占80%—85%。 ▪ 端面间隙补偿采用静压平衡
措施:在齿轮和盖板之间增 加一个补偿零件,如浮动轴 套或浮动侧板,在浮动零件 的背面引入压力油,让作用 在背面的液压力稍大于正面 的液压力,其差值由一层很 薄的油膜承受。
可编辑课件
1华0 中科技大学
选择液压泵的原则
是否要求变量 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 是变量泵。
工作压力 柱塞泵压力31.5MPa;叶片泵压力6.3MPa, 高压化以后可达16MPa;齿轮泵压力2.5MPa,高压化 以后可达21MPa。
工作环境 齿轮泵的抗污染能力最好。
噪声指标 低噪声泵有内啮合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螺 杆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螺杆泵的瞬时流量均匀。
可编辑课件
3华中科技大学
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公式
V = 2πz m 2 B
z — 齿数,m — 齿轮模数,B — 齿宽
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为增大泵的排量,应增大模数, 减小齿数。
齿轮泵的齿轮多为修正齿轮。
▪ 齿轮泵的瞬时理论流量是脉
动的,这是齿轮泵产生噪声的 主要根源。为减少脉动,可同 轴安装两套齿轮,每套齿轮之 间错开半个齿距,组成共压油 口和吸油口的两个分离的齿轮
【正式版】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PPT资料
![【正式版】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ff69f46bd97f192379e9e3.png)
二、外啮合式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泵体内有一对相同模数,相同齿数的齿轮。 齿轮的两个端面靠泵盖密封。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 齿槽组成了密封的容积。两齿轮沿齿宽方向的啮合线 把密闭容积分成吸油腔和压油腔两部分,且在吸油和 压油过程中彼此互不相通。
1、吸油过程 当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右侧油腔由于轮齿逐渐 脱开,使右侧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压在 大气压的作用下,从油箱 经过油管被吸到右边油腔, 充满齿槽,随着齿轮的旋转被带到左边。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
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压力能 的一个重要装置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
一、齿轮泵的分类
齿轮泵按其结构不同可两大类 1. 外啮合式 2. 内啮合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啮合式
内啮合式
五、困油现象的危害及排除方法 使轴承受到很大的径向力 齿轮泵按其结构不同可两大类 五、困油现象的危害及排除方法 五、困油现象的危害及排除方法 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排油这一过程。 的径向作用力。 五、困油现象的危害及排除方法 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齿便已进入啮合。 容积效率降低(当封闭V增大时,P下降,析出气泡) 将后盖上的大口作为吸油口,小的为压油口; 将后盖上的大口作为吸油口,小的为压油口;
五、困油现象的危害及排除方法
危害:产生噪音和振动 使轴承受到很大的径向力 功率损失增加。 容积效率降低(当封闭V增大时,
P下降,析出气泡) 对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
害 排除方法:开卸荷槽
当齿轮不断旋转时,吸油腔不断吸油,压油腔不断的 压油。正是由于齿轮在啮合时引起的左右腔容积大小 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排油这一过程。
三、齿轮泵的结构
三片式:泵前、后端盖、泵体(图见课本)。 齿形:直齿、斜齿、人字齿。 径向力:因吸、压油腔的压力不同,使齿轮受到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齿轮不断旋转时,吸油腔不断吸油,压油腔不断的 压油。正是由于齿轮在啮合时引起的左右腔容积大小 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排油这一过程。
三、齿轮泵的结构
三片式:泵前、后端盖、泵体(图见课本)。 齿形:直齿、斜齿、人字齿。 径向力:因吸、压油腔的压力不同,使齿轮受到不平衡
的径向作用力。径向力增加轴承的承载负荷, 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越高径向力就越 大。 减少径向力的方法: 1.使径向间隙稍大些; 2.将后盖上的大口作为吸油口,小的为压油口;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文稿
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压力能 的一个重要装置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
一、齿轮泵的分类
齿轮泵按其结构不同可两大类 1. 外啮合式 2. 内啮合式
外啮合式
内啮合式
二、外啮合式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泵体内有一对相同模数,相同齿数的齿轮。 齿轮的两个端面靠泵盖密封。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 齿槽组成了密封的容积。两齿轮沿齿宽方向的啮合线 把密闭容积分成吸油腔和压油腔两部分,且在吸油和 压油过程中彼此互不相通。
四、此轮泵的困油现象
外齿轮泵一般采用渐开线 齿形。为转运平稳, 要求齿轮的重迭系数ε大于1。前一对啮合齿 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齿便已进入啮合。
在部分时间内相邻两对齿会同时处于啮合状态, 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使一部分油液困在其中。 而这封闭空间的容积又将随着齿轮的转动而变 化 (先缩小,然后增大),从而产生困油现象。
1、吸油过程 当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右侧油腔由于轮齿逐渐 脱开,使右侧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压在 大气压的作用下,从油箱 经过油管被吸到右边油腔, 充满齿槽,随着齿轮的旋转被带到左边。
2、压油过程 再看左侧的油腔,由于齿轮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 的容积逐渐减小,齿槽中的油液受到挤压,从排油口排 出。
五、困油现象的危害及排除方法
危害:产生噪音和振动 使轴承受到很大的径向力 功率损失增加。 容积效率降低(当封闭V增大时,
P下降,析出气泡) 对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
害 排除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卸荷槽
三、齿轮泵的结构
三片式:泵前、后端盖、泵体(图见课本)。 齿形:直齿、斜齿、人字齿。 径向力:因吸、压油腔的压力不同,使齿轮受到不平衡
的径向作用力。径向力增加轴承的承载负荷, 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越高径向力就越 大。 减少径向力的方法: 1.使径向间隙稍大些; 2.将后盖上的大口作为吸油口,小的为压油口;
齿轮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文稿
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压力能 的一个重要装置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
一、齿轮泵的分类
齿轮泵按其结构不同可两大类 1. 外啮合式 2. 内啮合式
外啮合式
内啮合式
二、外啮合式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泵体内有一对相同模数,相同齿数的齿轮。 齿轮的两个端面靠泵盖密封。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 齿槽组成了密封的容积。两齿轮沿齿宽方向的啮合线 把密闭容积分成吸油腔和压油腔两部分,且在吸油和 压油过程中彼此互不相通。
四、此轮泵的困油现象
外齿轮泵一般采用渐开线 齿形。为转运平稳, 要求齿轮的重迭系数ε大于1。前一对啮合齿 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齿便已进入啮合。
在部分时间内相邻两对齿会同时处于啮合状态, 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使一部分油液困在其中。 而这封闭空间的容积又将随着齿轮的转动而变 化 (先缩小,然后增大),从而产生困油现象。
1、吸油过程 当齿轮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右侧油腔由于轮齿逐渐 脱开,使右侧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压在 大气压的作用下,从油箱 经过油管被吸到右边油腔, 充满齿槽,随着齿轮的旋转被带到左边。
2、压油过程 再看左侧的油腔,由于齿轮逐渐进入啮合,使左侧密封 的容积逐渐减小,齿槽中的油液受到挤压,从排油口排 出。
五、困油现象的危害及排除方法
危害:产生噪音和振动 使轴承受到很大的径向力 功率损失增加。 容积效率降低(当封闭V增大时,
P下降,析出气泡) 对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
害 排除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卸荷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