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导学案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导学案一、游戏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我说,你指”的游戏。

老师说到哪个身体部位,你们就指身上相应的部位。

看看谁的反应最快哦。

2.你知道这些人体部位的名字,一起猜一猜:眉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肚子、小腿、脚尖。

3.师:这些有趣的词语,跑到园地四里面藏起来了,我们一起到语文园地四去找找它们吧。

4.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四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眉毛、鼻子”等8个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认识“眉、鼻”等8个生字,激发识字兴趣。

2.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词语的读法。

3.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我”带点的字,体验“点”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笔顺规则。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积累古诗。

(二)过程与方法1.在游戏中识字,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我”带点的字,掌握新的笔顺规则。

3.通过读、写、背积累词语并掌握词语的轻声朗读。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识字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趣味性。

三、学习指导(一)识字加油站1.问题引领:(1)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2)你还认识哪些身体部位的名称?2.学习提示:(1)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然后小组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2)同桌间做“我来说,你来指”游戏,进行巩固词语认读练习。

(3)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是人体器官)(4)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的某一部位)(5)你还知道哪些人体部位?(眼睛、耳朵、手掌……)(6)继续运用“我来说,你来指”游戏,知识巩固,拓展知识。

3.梳理小结:通过游戏,我们正确地认读了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的某一部位。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导学案第【1】篇〗部编本人教版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主题是“请你帮个忙”,旨在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寻求别人帮助的能力。

教材先用一句话介绍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

下面配了三幅插图,每一幅图都创设了一种请别人帮忙的情境,分别是问路、借东西和请别人拿东西。

图画中请别人帮忙的人面带微笑,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寻求别人的帮助,在图下面还提示了6个礼貌用语。

学生分析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一年级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能大致向对方说出自己为什需要帮助,但是对于语言表达过程中的文明礼貌这一要求还没有养成自觉的习惯,对自己寻求帮助的原因和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在表达的清楚、流畅、简洁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方法指引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中,在案例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向别人寻求帮助时,一定要先说清楚原因,并根据学生的表达逐步规范口语表达,做到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教学目标1、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学会请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交际时做到态度大方,把要求说清楚,正视对方的眼睛。

教学重难点1、说清楚寻求帮助的原因。

2、在交际中恰当的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礼貌用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联系课文,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童话故事,在故事中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了他。

他们互相帮助,真是一对好朋友!(课件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课文插图)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你们向它们一样互相帮助吗?你们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学生交流,可以请别人帮忙。

我们要怎样说话别人才会愿意帮我们呢?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学习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示范交际1、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课件出示课本图)在一节美术课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可是丽丽的水彩笔忘带了,她心里可着急了,该怎么办?请你们帮她想想办法吧。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只白鹅》导学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只白鹅》导学案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只白鹅》导学案【导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三只白鹅》,让学生了解并正确运用固定搭配“白鹅湖”、“白鹅群”等。

2.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乌鸦和白鹅的区别。

3. 通过导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导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三只白鹅》的复述材料。

2. 准备一些乌鸦和白鹅的图片。

3. 准备一些相关的课堂练习题。

【导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秧歌舞》。

2. 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复述与阅读理解(30分钟)1. 教师出示《三只白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教师复述故事的内容,学生跟读,并回答问题:(1)为什么白鹅从白鹅湖飞到了城市?(2)乌鸦能帮助白鹅吗?(3)白鹅为什么拒绝了乌鸦的帮助?(4)白鹅最后怎么样了?3. 引导学生根据复述的内容,阅读课文(P15)。

三、固定搭配的认识与运用(30分钟)1. 教师出示白鹅和湖的图片,引导学生审视并回答:“白鹅+湖”有什么特别的意思?2. 出示其他固定搭配的图片(如:黄山+云、草地+羊群),引导学生认识并运用。

3. 组织学生自主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的固定搭配。

四、识别乌鸦和白鹅的特点(20分钟)1. 出示乌鸦和白鹅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引导学生说出乌鸦和白鹅的飞行方式、外形特点等。

3. 让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以巩固对乌鸦和白鹅的认识。

五、小结(10分钟)1. 教师复述课堂的重点内容,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2. 出示绘本《三只白鹅》的封面,让学生感受课文。

【导学反思】通过《三只白鹅》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正确运用固定搭配,理解并掌握乌鸦和白鹅的区别,进一步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导学过程中,结合图片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同时,通过复述和识别乌鸦和白鹅的特点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在综合性的小结中,学生不仅能够回顾所学的内容,还能感受到课文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分析单元主题:热爱地球单元目标:谁不想听到鸟儿的欢唱?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在我们享受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我们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了些什么呢?地球只有一个,面对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这组教材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导语,体会对地球在大家园的热爱。

单元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收集对子,对对子的兴趣。

喜欢朗读诗歌。

积累好词、好句。

3、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激发环保的兴趣,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

4、感悟形声字的规律,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习惯在生活中识字,养成主识字的习惯。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第三单元,以热爱地球为主题,地球只有一个,面对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

学习本组教材,我们能感到我们肩负的环保责任。

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环境卫生,我们都应该好好保护。

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课题识字39101112园地三总计课时12222312识字三教材分析: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

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

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

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

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

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

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

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

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

汉语拼音《angengingong》(导学案)

汉语拼音《angengingong》(导学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汉语拼音《ang eng ing ong》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后鼻韵母的发音和书写存在一定难度。首先,ang与an、eng与en、ing与in的发音区分是学生们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课堂上,我尽量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反复的示范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发音要领。同时,我也注意到个别学生在书写时容易混淆这些韵母,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个别辅导。
另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了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但在小组讨论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后鼻韵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后鼻韵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对于发音难点,应设计更多有趣的练习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反复练习,提高发音准确性。
2.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观点,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及时总结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教学设计赛教优秀精品教案12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教学设计赛教优秀精品教案12古诗二首

12.古诗二首一、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4《要下雨了》导学案及知识点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4《要下雨了》导学案及知识点

课文 14《要下雨了》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动画出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2.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和听到了什么声音?(师生交流过程略)是啊,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

这告诉我们——要下雨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要下雨了》,相信你们一定能从中学到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3.板书课题:要下雨了4.读题、释题。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腰、坡、沉”等 13 个生字;会写“直、呀”等 7 个字;学习多音字“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3.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4.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相关活动。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熟悉的识记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2.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小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的表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的兴趣。

三、字词运用(一)认识生字宝宝1.出示生字:yāo pōchén shēn cháo shīne腰坡沉伸潮湿呢kònɡmēn xi āo xībān xi ǎnɡ空闷消息搬响2.出示词语:山坡阴沉沉潮湿有空连忙消息搬家闷得很雷声伸腰响起(二)形近字比较直(一直)搬(搬家)坡(山坡)真(认真)般(一般)皮(皮球)(三)近义词潮湿——湿润连忙——急忙消息——信息(四)反义词直——弯低——高快——慢(五)多音字kōng ( 天空 )空kòng(有空)(六)词语解释潮湿( ch áo sh ī):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

例句:雨后空气很潮湿。

透透气( t òu tou q ì):指呼吸新鲜空气。

例句:屋里太闷了,我要出去透透气。

阴沉沉( yīnchénchén):形容天色或脸色等阴暗。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1春夏秋冬导学案设计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

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

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

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

(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儿歌导入,初步识字(用时:10分钟)1.播放儿歌《四季》。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教学生字“春”“冬”。

(1)指导观察。

(2)示范书写。

(3)指导学生书写。

3.指导组词。

1.听儿歌,说一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

3.学写生字“春”“冬”。

(1)观察字的结构。

(2)观察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说笔顺。

(3)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

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

1.猜字谜。

(1)三人看日出。

()(2)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

()二、图文结合,朗读词语(用时:15分钟)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相机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

读准“风”和“霜”。

2.出示词组。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组。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画上有什么。

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和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5.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和词组,读出韵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准的字音可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无答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无答案)

豪洋双语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主备人:班级姓名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联系生活,正确识记“卫、刷、梳、巾、擦、皂、澡、盆”等字。

2.在看图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引导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等词的意思,并会用这些词语说话、写话。

4.借助拼音学习古诗,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5.从诗中得到启发,养成勤劳好学的习惯。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学习重点:联系生活,正确识记“卫、刷、梳、巾、擦、皂、澡、盆”等字。

学习难点:引导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一、识记生字1、给下列字加拼音并组词。

卫()()刷()()梳()()巾()()擦()()皂()()澡()()盆()()二、我的发现1、猫、猴、狮的部首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还有、、,。

带有这个部首的的字大多和有关。

2、鸡、鸭、鸦的部首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还有、、,。

带有这个部首的的字大多和有关。

3、蝴、蜓、蚁的部首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还有、、,。

带有这个部首的的字大多和有关。

教学反思豪洋双语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主备人:班级姓名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你们还记得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吗?1、猫、猴、狮的部首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还有、、,。

带有这个部首的的字大多和有关。

2、鸡、鸭、鸦的部首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还有、、,。

带有这个部首的的字大多和有关。

3、蝴、蜓、蚁的部首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还有、、,。

1.带有这个部首的的字大多和有关二、字词句运用1.看表情图:看到这些图,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2.理解词意: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3.小组交流:在平时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让自己高兴、生气、害怕或难过的?4.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个句子吗?5.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心情的词语?(愤怒、伤心等)三、日积月累1、古时候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5动物儿歌导学案设计课题动物儿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强调:“儿童的认识来源于动作,知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由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扎扎实实搞好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猜谜语、编字歌、讲故事、“小老师”游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和记忆形声字。

同时,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汉字音、形、义,启发学生自主发现,汇报汉字学习的收获,使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品尝合作学习的乐趣,发现汉字中蕴含的无限魅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字词。

(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最喜欢的小动物。

2.教师出谜语:“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捉虫忙。

”“头上两根毛,身穿花旗袍,成天不劳动,只知乐逍遥。

”3.教师板书“动物儿歌”并小结引出——走进大自然,和小动物交朋友。

1.学生自由说出喜欢的小动物并简单说说动物的特点。

2.学生根据谜语,猜测出谜底是“蜻蜓”“蝴蝶”。

3.随师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1.猜谜语。

(1)小虫遇到马。

(打一字)(2)日子都在门里过。

(打一字)(3)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网,专捉飞来将。

(打一种动物)二、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引导学生试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小组推选“小老师”教每个组员读准字音,同时规范每个学生汇报时的语言。

(2)引导学生集体汇报,相机评价和鼓励。

(3)提出要求:拼读字音,声音洪亮。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喜欢的生字,说清用什么方法识记。

(1)教师点拨形声字识字法,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及时鼓励。

人教版统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树和喜鹊》导学案

人教版统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树和喜鹊》导学案

⼈教版统编⼩学⼀年级语⽂下册课⽂6《树和喜鹊》导学案课⽂6《树和喜鹊》导学案⼀、新课导⼊1.师:这节课,⽼师为⼩朋友们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2.出⽰⼤树和喜鹊的图⽚。

(师⽣交流过程略)3.师:是啊,他们就是——⼤树和喜鹊。

指名学⽣认读树、喜鹊。

⼤树是植物,喜鹊是⼩鸟,他们会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会发⽣什么事情呢?想知道的话,那就竖起你们的⼩⽿朵,认真听吧。

4.板书课题:树和喜鹊5.读题。

⼆、⽬标引领(⼀)知识与能⼒1.认识“只、窝、孤”等12个⽣字和“⼦字旁、倒⼋”2个偏旁,读准多⾳字“只、种、乐”的字⾳,会写“单、居”等6个字。

2.通过联系上下⽂,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读准“⼀”的变调。

(⼆)过程与⽅法1.运⽤已熟悉的识记⽅法学习⽣字新词。

2.反复朗读,感受语⾔的节奏美。

3.通过想象画⾯,体会⼈物⼼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朋友在⽣活中的重要性,感受朋友之间的快乐。

三、字词运⽤(⼀)认识课⽂中的⽣字(教师可灵活多样地运⽤学⽣已熟悉的认读⽅法指导识记。

)1.出⽰偏旁与例字:⼦(⼦字旁)⼦——孤丷(倒⼋)丷——单2.出⽰⽣字:zhǐ wō gū dān zhòng dōu只窝孤单种都lín jū zhāo hū jìng lè邻居招呼静乐3.出⽰词语: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形近字⽐较单(单⼀)乐(快乐)早(早上)东(东⽅)(三)多⾳字组词(四)近义词孤单——孤独快乐——欢乐(五)反义词快乐——难过安安静静——吵吵闹闹(六)词语解释(供教师参考,可运⽤造句或说话形式让学⽣初步感知和理解,不可机械呈现,死记硬背)孤单(gū dān):只有⾃⼰⼀个,没有依靠。

造句:没有朋友的陪伴,⼩明感到很孤单。

叽叽喳喳(jī ji zhā zhā):形容杂乱细碎的声⾳。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导学案

14《要下雨了》导学案
的“口”起笔比“力”
的横折钩略低,且左右两
部分不能分的太开。

3.先指导学生观察这些
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
位置,再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呢”书写时注意
“口”居于左上格的右
下角。

“尼”的顶端比“口”
略高,长撇延伸到
“口”的下面,“匕”
的撇在横中线上起笔,
竖弯钩收笔处比“尸”
的折笔处靠右。

“吧”书写时注意
“口”在横中线上部。

“巴”与“口”的上部
齐平,第三笔横在横中
线上部,竖弯钩的竖在
竖中线上运笔。

4.学习他人写字的优
点,提高自己书写的能
力。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5小公鸡和小鸭子导教案设计课小公鸡和小鸭课型新讲课题子本文是一篇十分风趣的小孩话。

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有点长,但内容平常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

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之外,还经过角色对话,让学生充足享受阅读的乐趣。

所以,教课中应指导学生多设种方式读课文,读中想象,读中思虑,读中感悟,不单懂得小公鸡和小鸭计子的不一样习惯,还可以领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团结友善,相互帮助,从说而遇到启迪,懂得关爱别人,帮助别人。

作为教案设计,我将教课要点放明在指引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充足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纳多角度多形式朗诵的方法,让学生真实地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 1. 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语句。

( 学生 )前 2.认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特色。

( 学生 )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 )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中小学教育网备 课件 | 视频 | 试卷课时安2 课时绿教.c 育 o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网 m ww 绿w色.l圃s中p小j学 y排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环节一、创1. 依据图片出设示特色,进行连情1. 课件出示动线。

( 小公鸡、境 1. 填空。

物的头和他们小鸭子、小猫等,(1) 小公鸡的嘴巴 () ,他爱吃的脚,指引学生的头部和他们导() 。

连一连。

的脚。

)入(2) 小鸭子的嘴巴 () ,他能在水里2.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新() 。

3.指导理解课3.谈谈“和”课(3) 小猫的喊声 (),他会捉()。

题中的“和”字。

表示什么。

( 课(文讲的是他们用之间的事情。

)时:5分钟)1.学生自读课二 1. 指导学生小文,要求: (1)、组合作,自主学借助拼音自由初习生字新词。

用读课文。

碰到生读自己喜爱的方字圈起来,用喜课式识记生字,并欢的方法认识文在学习小组内它们。

(2) 把生 2. 写出下边字的偏旁。

,沟通。

块()河()字读正确,把句识听()信()子读通畅,给自记 2.指导学生开然段标上序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一年级下册导学案课题识字 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3个新字.会写5个新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观察.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学重点识认新字教学难点感受春天教具准备描写春天的小文章.春天的图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春天.看春天。

谈自己眼中的春天.看图片感受春天。

让我们一起读春天的文章.进入春天。

二、初读课文.为新字正音。

1、请同学们自由借助拼音读课文.把新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听学生读课文.注意“春、苏、融、争”平舌翘舌的音准.注意“冰.丁.争.鸣”的后鼻韵母3、再读课文.自由读.齐读.个别读。

三、发现课文构成.读词语.认字。

1、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课文有什么特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课文是由许多四字词语构成。

读词语。

2、擦去拼音读词语.擦去旧字读新字。

齐读.自由读.领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3、分析字型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记字:柳.冰.泉.鸣(想想偏旁和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记字:百(一+白)四、细读课文.想象春天。

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风吹来.太阳暖了.谁醒了?(柳树.小草.桃树.风筝.小河.青蛙等)一切都醒了.真多呀.这就叫做“万物复苏”.也可以说是万象更新。

2、想象春天.感受春天。

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吗?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学生们读课文自由想象.自由谈。

五、背诵课文六、画幅春天的画七、指导书写新字万字笔顺:先横折勾再撇。

横折勾中的“横”比较特殊.应该向右下方斜一点。

课题 1 柳树醒了教学目标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怎么都快乐(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案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怎么都快乐(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案
生字本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回顾课文,复习导入学第一节,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学二三节,对比发现,体会快乐学第四节,多种朗读,体会快乐回顾全文,体会快乐,感受不同
拓展延伸,丰富阅读认真观察,规范书写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怎么都快乐(第2课时)
2.学习任务:
(1)巩固生字和词语,会写“玩、当、音” 3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3)联系上Biblioteka 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继续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3.学习准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2、背诵课文。

五、板书春晓春眠/ 不觉晓,处处/ 闻啼鸟。

夜来/ 风雨声,花落/ 知多少。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语文教学导学案三、当堂训练。

1、我会写。

把b ǎ下xi à面mi àn的d e 字z ì填ti án到d ào电di àn视sh ì 机j ī 里l ǐ。

全 写 关 完 家 爸 精 妙 换 奇 员 赛读一读,连一连你n ǐ选xu ǎn好h ǎo电di àn视sh ì频p ín道d ào 了l e 吗m a?qu án ji ā 音乐 q í mi ào 全家 b ǐ s ài 精彩 g u ān di à 完全 y īn yu è 比赛 j īn g c ǎi 奇妙 w ú d ǎo 舞蹈 w án qu án 关掉 四、板书奶奶 爸爸和我 京剧 听的入迷 打盹睡觉 足球 一起拍手欢呼 乐的直叫音乐 舞蹈 陪妈妈听听看看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语文教学导学案三、当堂训练。

1、我会说反义词。

笑——( ) 胖——( ) 高兴——( ) 喜欢——( )2、你n ǐ能n éng 找zh ǎo 到d ào 他t ā们men 的d e 位w èi 置zh ì吗m a?四、板书胖乎乎的小手左手图 猜 右手图 夸 唱 问(洗、拿、挠……)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五、课后反思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三、当堂训练wwW.x k B 1.c Om1、我会给汉字注音。

帘女背装气另顾病太累医悄离户二、看谁写得又快又准!七、板书心愿好天气坏天气一个都不少五、课后反思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语文教学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6《一分钟》导学案及知识点

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6《一分钟》导学案及知识点

课文16《一分钟》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出示一个大大的行走中的钟表。

2.时间老人配音: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秒针走一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钟。

时间是最宝贵的。

一分钟、一秒钟都要珍惜。

课文中的“元元”小朋友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导致上学迟到20分钟。

现在我们走进课文帮元元找到原因,把这二十分钟找回来。

3.揭题:一分钟4.读题,引入学文。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钟、丁、元”等13个生字;会写“钟、丁、元”等7个生字。

2.区分形近字“己、已”;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种方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自主积累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对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体会元元后悔的心情,感悟时间的宝贵,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三、字词运用(一)学习生字1.哪一位小朋友可以拼一拼,读一读本课的生字。

钟zh ōn ɡ丁d īn ɡ元yu án 迟ch í洗x ǐ背b ēi 刚ɡān ɡ共ɡòn ɡ汽q ì决ju é定d ìn ɡ已y ǐ经j īn ɡ2.出示词语认读。

分钟一元迟到洗手背包刚才叹气公共汽车决定一定已经3.形近字比较。

种(种子)元(一元)迟(迟到)洗(洗手)背(背书)钟(分钟)无(无声)尺(尺子)先(先生)月(月儿)刚(刚才)共(公共)汽(汽车)决(决定)已(已经)网(上网)工(工人)气(气球)快(快乐)己(自己)(二)多音字b ēi (背着)背b èi (背书)(三)近义词非常——(十分)眼看——(马上)后悔——(悔恨)(四)反义词迟——(早)(五)词语解释哈欠:(hā qian)困倦时嘴张开,深深吸气,然后呼出的一种生理现象。

非常(fēi cháng):1.很;极。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导学案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到相对应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整首古诗。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诗的第一、二句。
(1)读诗的第一、二句。(2)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理解诗的第一、二句。
(3)在教师指导下读诗句。
1.展示平时积累的古诗。
2.自由发言,互相补充,理解“池上”:荷花池塘上。
3.在教师引导下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在教师指导下自由表达,说清楚谁在哪儿,在干什么。
课上鼓励学生交流作者资料,教师适时补充。
二、初读感知,自学存疑(用时:9分钟)
1.用课件在插图中插入古诗,配乐范读。
2.出示“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古诗;二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1.在疏通古诗大意时,可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古诗短小,诗中的景物形象生动,极具夏天的特色。可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对照课文插图,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
2.在指导学生朗读诗句时,可创设情境,通过画面的展示,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朗读形式要多样,师生接读、男女生合作读、配乐读等。注意:“头”在诗中为了押韵不读轻声,读tóu。
2.在指名读古诗时,对于容易读错的字要加以强调。如,“踪”是平舌音, “萍”是后鼻音。
三、再读古诗,识字解意(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逐句朗读,找出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学习“踪、迹、浮、萍”四个生字。
(1)出示“踪迹”卡片,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踪、迹”。用“踪迹”造句。
(2)借助图片识记“浮萍”。
1.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1.自己练习读—汇报读—评读—练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同桌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醒”后鼻音;
“澡”平舌音;“枝、梳、梢、耍”翘舌音。
(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卡。
(4).出示下列生字,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
说( )( )( )
话( )( )
()
朋( )( )( )
友( )( )
()
春( )( )( )
高( )( )
()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 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
物?板书:柳树
2. 自由读,读准音,并标小节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见板书)
板书: 春雷 春雨 春风 春燕
3
4.合作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出生字。
6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多媒体课件,说说图中画了哪些 鸟?(贴三种鸟的图片) 2.分角色朗读,讨论:
(1)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他们的根据 是什么呢?
(2)春雨从天上下落到不同的植物上,用了不同动词 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
(3)认识生字:淋 洒 滴 油 你发现了这些字的规律了吗?去掉偏旁来看看,是你认 识的什么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熟字加偏旁 法;偏旁联想法) (4)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小鸟们在争论?该怎样读出 争论的语气呢? 指导朗读:“不对”;“不对,不对” “你们瞧”;“你们看” “……花……了,……花也……了。” (5)分角色朗读对话。 (6)创设情境演一演。 三 、实践活动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到外面看一看,并把看的结果画出
1.我们都见过春雨。大家有没有发现,春雨和夏天的雨有 什么不同? (样子、速度、声音)板书:春雨。今天我们
将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你们读一读,看看课文学生拼读讨论。拼读:自由 读;同桌互读;“我会读” 讨论: (1)读了这句话,你知道春雨的形状了吗?板画:春雨 认识生字“线”,组词。 (2)读了这句话,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指导朗读“沙 沙沙,沙沙沙”。 3.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朗读质疑。 读:拼读;小组读;集体读;自己思考性的读 认:“欢”字,换偏旁记字。 问:读了这句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谁? (2)大家争论什么问题呢? 4.出示课文第 2 自然段,弄清以上问题并在句子中识字。 (1)从句中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2)识字: 音:勾画出句中的生字拼读;连词朗读 趣 题 底 颜 有趣 问题 到底 颜色 形:你能识记这几个字吗?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提示:同结构:趣 题 同偏旁:题 颜 换偏旁:底—低 加偏旁:是—题 二 、情景感悟,对话朗读
殊,应该向右下方斜一点。
课题
1 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 8 个生字,会写“说、话”等 6 个字。
2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
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认识“醒、雷”等 8 个生字,会写“说、话”等 6 个字。能 教学重点
蒿沟乡一年级下册导学案
课题
识字 1
1、会认本课 13 个新字,会写 5 个新字。
教学目标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观察,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学重点 识认新字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
教具准备 描写春天的小文章,春天的图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春天,看春天。
谈自己眼中的春天,看图片感受春天。
让我们一起读春天的文章,进入春天。
朗读指导。
4
四、背诵,感悟文意 1.借助板书、板画背诵。自由练背;同桌互背;齐背。 2.创设情境背诵。配乐背诵;表演背诵。
五、指导书写 六、扩展活动
1.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2.画一画:春天来了,大地万物复苏的图画。
课题
2 春雨的色彩
1、认识“线、论”等 11 个生字,会写“你、们”等 6 个字。
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具准备 搜集春天的图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分组展示春天的图画。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
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的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
(1)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指名逐节读。
(2) 学第一节。
指名读。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话呢?朗读指导。
(3) 学第二节
指名读。指名板画柔软的柳枝。朗读指导。
(4) 学三、四节
师引读: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
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
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画一画)
风筝,小河,青蛙等)一切都醒了,真多呀,这就叫做“万
物复苏”,也可以说是万象更新。
2、想象春天,感受春天。
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吗?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学生们读课文自由想象,自由谈。
五、 背诵课文
六、 画幅春天的画
七、指导书写新字
万字笔顺:先横折勾再撇。横折勾中的“横”比较特
花齐放、百鸟争鸣。课文是由许多四字词语构成。读词语。
1
2、擦去拼音读词语,擦去旧字读新字。齐读,自由读,
领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3、分析字型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记字:柳,冰,泉,鸣(想想偏旁和字义有
什么关系)。部件组合记字:百(一+白)
四、细读课文,想象春天。
1、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春风吹来,太阳暖了,谁醒了?(柳树,小草,桃树,
二、初读课文,为新字正音。
1、请同学们自由借助拼音读课文,把新字圈出来,多
读几遍。
2、听学生读课文,注意“春、苏、融、争”平舌翘舌
的音准,注意 “冰,丁,争,鸣”的后鼻韵母
3、再读课文,自由读,齐读,个别读。
三、发现课文构成,读词语,认字。
1、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课文有什么特点:春回大地、万
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认识“线、论”等 11 个生字,会写“你、们”等 6 个字。正确 教学重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具准备 春雨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 、讨论揭题,引入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