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观测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云状观测常见误记或漏记的情况分析

云状观测常见误记或漏记的情况分析
脆 放 弃记 录 , 而造 成人 为 漏 记 。 如 对有 天 气 系统 从 再
度等 气 象要 素则 变化 进 行分 析判 断 。
侵 入 本 站天 空 的指 示性 云 ,若 仅记 其 云状 ,系统 侵 “
入 ” 云天 意义 不 能完 整 表达 。 了避 免 类似 情 况下 的 为
6 特 殊 天气 背 景 下 云 状 的误 记 或 漏 记
云量 多 、 势猛 的积 雨 云逼 近 测 站 时 , 据 气 压 、 来 根 湿
的频 率 是 不 同 的 ,观测 员对 出现频 率 高 的云状 自然
较 为熟 悉 . 不会 发 生误 记 或漏 记 现象 , 对 出现 频 就 而
率 低 的云 状 因平 时 接触 不 多 , 一时 又 拿不 准 , 观测 员 存 在 一定 的畏 难 情绪 , 因怕 出错 而 不敢 记 录 , 或者 干
避免 类 似情 况 下对 云状 的误记 或漏 记 ,观测 员 可在 值 班 日记 中进 行 注 明 , 分别 记 为 Ac 混 乱 ) C 或 可 ( 、i C( s 系统 侵入 )
是不 了解 当地 当时云 天 演变 特 点 以及傍 晚 时分 云
的分 布 。二 是 未在 黑 暗处稍 作停 留就 直接 进入 观 测
云状 观测 常见 误记或漏 记 的情况 分析
农 红 兵 , 阮 文初 ,黎 海 宗
(. 果 县 气 象 局 广 西 平 果 1 平 5 10 ;2北 海 市气 象局 ,北 海 340 5 6 0 ;3凭祥 市气 象 局 300 . 520 ) 3 6 0

要 : 合多年地面测报工作的实际 , 可能出现的各种云状误记或漏记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 , 结 对 供业 务工 作 中参 考 。

夜间云观测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分析

夜间云观测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分析

夜间云观测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分析摘要:云层的观察是天气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而夜间云层的观测则更为困难。

云是由空气中漂浮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而形成的。

而对地表观测者来说,最难目测的莫过于夜空中的云层,要想准确把握夜空中的云层,必须进行严密的监视和不断的累积。

关键词:夜间云,观测,影响,注意事项引言云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差,一般要靠观测员用眼睛观察来确定,尤其是在夜晚,云层就更难判断了。

夜间,由于缺乏充足的光照,使得云层难以观察到,需要在夜间加强目视观察,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对夜间云层进行收集、归纳,使其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尽管云朵的外形特征、形成原因各有不同,但千变万化,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只要记住它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通过实践的积累,可以准确地把握夜间云层的观察。

1.掌握白天及傍晚云的连续变化情况要准确判断夜间的云层,必须在白天认真追踪并密切观察天空的云层,掌握其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加强监测,提高观测云层的质量,为晚上观测云层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日间的积状云团发展很旺盛,到了晚上却没有减弱,夜间积状云仍然可能存在,甚至变成了积雨云。

若积雨云在晚间消退,则会演变为积云性层积云、积云性高积云和伪卷云等[1]。

2.夜间云状特征夜晚观察云,当有月亮的时候,由于光线是从上往下照射,云层愈高愈亮,愈低愈暗。

在没有月亮的情况下,在地面的光线照耀下,由于光线是从下往上照射的,因此,云层的底部是白色的,云层的底部是黑色的。

没有月亮,没有地面上的光线的地方,都是一片漆黑。

因此,必须对夜间云团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各种类型的云团进行正确的识别。

2.1卷层云卷层云通常为灰白色,当云层较厚时,则为乳白色,并常伴有完全的光晕,云层的结构若隐若现,只有寥寥数颗明亮的星星,大多数都是朦胧的,没有星星。

云层稀薄的时候,星辰显得有些朦胧,但又很均匀。

2.2雨层云和高层云在强烈光线的作用下,雨层云为灰色,通常为黑色,并伴随着持续降雨,近距离观测几乎看不到与地平线的界限,上层的云没有星星,呈现出一种漆黑的颜色,在稀疏的地方,可以看到云层更均匀,像是被一块磨砂的玻璃给遮住了,与天际有一条清晰的界限[2]。

地面观测中云状记录问题浅析

地面观测中云状记录问题浅析
C Co g u n
SC g cu
SC g cu Ac 0P SCg c u
Cier dt s
Ac Op
C曲l
2 1 0O
C Ca b p
S Cu c g
Cd n ie s
2)简单云天记录模式化 。表2 和表3 足某站2 0 年和2 1年云状观 08 00 测编码中C H、C M各云码 的出现情况统计表。从表2 、表3 以看 出,无 可 论C M云还是C H云 ,观测编码中只使用 _其 中最常见 、最简单的3 4 『 ~ 种编 码 ,其中C H云两年的编码仅出现了1 和7 ,2 三种 。C 云 中使用频率最高 H 的编码是 1 ,两年平均达到7 . 和2 4 %,C 7 M云的编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3 ,两年均超过3%,而 即使用到的编码6 0 ,其使用频率也不到2 %。这充 分说明在云的观测记 录中,存在明显的简单云天记录模式化的倾 向。 在云状 观测 的 日常工作 中,对于系统性云和指示性云,很少能够给 出准确的判断和记录。c H云码中的3 ,4,5 ,8 和C ,6 ,9 M云码 中的4 , 5 ,9 ,8 几乎不被使用 。造成云状观测中这种现象的原 因可能有 以下三 种情 况:①C ,C ,C ,C 云码 所代表 的天气状况 ,客观上 出 H2 M2 M3 M7 现频率较多 ,而其它云码所代表的云出现频率相对较小 。②观测员当时 确实观测到这些 出现频率较低且难以准确判断的云 , 因为不能完全确 但 定 ,担心出现测报错情和被上级业务部 门查询 ,所以人为地将一些复杂
而提高 云状观测记录 的准确性 。
关键 词 云状观测 ;记 录分析 ;存在 问题 ;对策 ;合理化建 议
中 圈分类 号 P 文 献标 识码 A 4

人工观测云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工观测云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云高 ⑤云码 选定 时常见 问题 ( 1 ) 优先 编报 指示组 码 , 不 管其 量多 少 C . 3 ; 9 优 先选择 , C 2 优先 时 l 和5 .
云是悬 浮在 人气 中的小 水滴 、 过冷水 滴 、 冰晶 或它们 的混合 物组成 的可 见
聚 合体 , 云的形 成和演变 , 是大 气 中错综 复杂 的物理过程 的具体 表现之一 , 也是 预示未来 天气变化 的重要 征兆 ; 因此 , 借 助于 云的观测 , 对于 间接地 了解空 气中 气象要 素 的变化和 大气运 动 的状况 , 具有 重要 的作用 ; 也 是 台站预报 的重 要依
据。 作为一 名地 面测报 员 , 地 面气象 观 测项 目大 多 已使 用 自动 站观 测代 替 , 但
是, 云的观测 还不 能实现 自动 化 , 因此 , 云的观测 需要观测 人 员具 备连续 观测 云
( 2 ) 普通层 积 云与淡 积 云同时 存在 , 不 同高 时无论 积 云云量 多少 C , 都 应编
A c l o n t ≥1 时 报7




、 /
( 7 ) 卷积 云与 卷积云 同时存 在 , 卷 积云是 多于卷 层 云, 但卷 层云正 确逐 渐侵
盖天 室 , C H即应 编报 电码5 或6 ( 8 ) 若确定看 到远处地 平 线附近有 积 云, 且无法 确定 其云底 高度 , Nn 可编 报 l , C 编报 电码9 , h 编报 H, C 编 报 电码3 3 、 云观 测 中应 注意 问题 的 原 因分析
1 、 引 言
( 1 ) 台站无条件 突测 云高 时 , 只 在发报 时改 对云高进行 估测 。 记 录云高 时 , 应 在 云高 数值 前加记 云状 , 云状 只记 l O 个云属 和F c 、 F s 、 F n 三个 云类 。 ( 2 ) 当普通 层积 云与积 云 同时 出现且 C . 云码 编 报1 、 2 、 5 、 8 " 4 要分 别记 录各

如何做好云的观测

如何做好云的观测
实际观测中要随时注意云的状况和演变趋势还要根据云体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云高来判别云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集体观测统一判别标准熟练掌握判别云的主要区别点估计好云量测定准云高熟记各类云的编报电码做好云的观测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 :0 5 6 3 ( 0 82 一 2 6 0 10 — 0 3 20 )O 0 2 — 2
(. 1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气象局 , 山西忻州 ,30 0 2山西省代县气象局 , 0 4 0 ;. 山西代县 ,3 02 040 )
摘 要 : 据 实 际 工作 中积 累的 经 验 , 根 阐述 了判 定 云状 、 计 云 量 、 定 云 高和 选 定 云 估 测
码的方法。
关键词 : 的观测 ; 状判定 ; 云 云 云量 估 计 ; 高 测 定 ; 码 选 定 云 云 中 图 分 类号 :4 21 P 1、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轮廓 , s N 则不能 ;t S 多是因局部地区形成或雾抬升而成, 出现前通 常没有 招标工程量清单是投标人投标报价的共 同基础 ; 二是招标 工程 量清单 是 承包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 三是招标工程量清单是 承包 商制定 资
金需求计划 和业主制定投资计划的依据 ; 四是招标工程量 清单 是工程计
外形有相似之处 , 形成条件也有 共同点 , 容易混淆 。常见相似云如下 :
11 A o ( 光 高层 云 ) N ( 层 云 ) 区别 . sp 蔽 与 s雨 的
A o 薄的部 分 日 sp 月位置模糊可辨 , s日 完全不可辨 ; sp N 月 A o 仍有条 纹或纤缕结 构, s 无 , N则 且云底阴暗 , 没有 明显界 限; o Asp降水 多为间歇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云的观测》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云的观测》教材与学情分析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云的观测》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个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本课将引领学生通过观察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同时也介绍了气象学家对云的分类问题。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云。

教材首先介绍了天气日历中对云量的观察与记录,然后通过问题“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如何区分的呢?”引入根据云的多少来确定天气的状况。

同时教材还利用“圆”来形象表示,并辅以不同天气情况下云量多少的照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展示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判断。

在这一环节还要让学生外出实际观察云,但教师要提出观察目的或任务,并强调要遵守纪律。

第二部分:对云进行分类。

教材首先阐述了云的分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接下来进一步分别描述了三类云的不同特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找出云的分类标准:云的高度和形状。

教材最后提醒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气日历”上记录观察到的云的类型。

学情分析:学生对云并不陌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云。

同时学生也知道降雨和云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云才可能有降雨。

同时学生也对晴天、多云和阴天等天气现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但如何根据云的多少给天气分类,及云有哪些种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各种类型的云有什么特点等知识,学生没有注意过,也没有做过研究。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引领学生探究有关云的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持续观察,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仕保外入具元双天T中历中大丁云的观祭。

教学突破:通过用“圆”中的阴影来表示天空中云的多少,并据此对天气的阴晴情况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到室外对云进行实际观测,从而巩固根据云的现象给天气的分类的知识。

在上一个实际观测云的过程中,对云的形状和高度已经进行了观察,所以在此基础上,直接介绍气象学家对云的分类情况,并鼓励学生课下对云进行持续观察,在巩固云的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完善了天气日历的填写。

云的观测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云的观测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云的观测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摘要:在现行的地面测报工作中,大多气象要素已经采用自动仪器观测,天气现象和能见度在一些气象台站也有仪器进行观测,截止到目前为止使用仪器进行云的观测在气象台站还不能实现,只能依靠观测员目测进行。

本文结合多年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实际经验,就云的观测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按照云的观测内容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希望对台站提高云的观测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云的观测;常见问题;原因分析一、引言云的形成和演变是大气错综复杂的物理过程的具体表现之一,云的观测对于分析未来天气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云的观测依靠观测员目测,所以观测员的理论水平、实际经验、工作态度是影响云观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云的观测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就云观测的四项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浅析,供同行参考。

二、云的观测问题分析(一)云状判定准确的判定云状是观测云的关键,直接决定着记录云的正确与否。

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云状记录简单化部分观测员为了观测编报容易,少出错情记录简单化。

多种云状只记录主要的一种或两种,量少的不计,不常见的指示性云从气簿上消失。

从台站近几年的云状记录看,高云主要就是cidens、cs,中云Actra、Acop、低云:Cb、Cu、Sc、Fn,其它云很少记。

有降水时,雷暴对流天气就是Cb、Sccug两种,普通降水就是Acop、Fn,记录模式化和随意性很强。

这种现象目前在部分台站中很普遍,究其原因就是观测员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怕引起麻烦,怕别人质疑,使云的记录不真实。

2、不注意云的连续观测云的演变是连续的过程,观测云一定要考虑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从云系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综合来判断。

比如,无雷暴无闪电的对流天气,积雨云隐藏在其它云层后面,这时观测员一般不容易判断是否为对流云,容易漏记。

针对这种情况观测员应该提前了解天气预报,对本班天气形势做到心中有数。

云的观测(第二部分)

云的观测(第二部分)

例1:天空有两层云,下层为层积云Sc,从云隙 天空有两层云,下层为层积云Sc, Sc 中判断上层为卷积云Cc 布满全天。 Cc, 中判断上层为卷积云Cc,布满全天。 云量记为: 云量记为:10/101/20。 例2:天空有微量的毛卷云Ci fil,不到1/20。 天空有微量的毛卷云Ci fil,不到1/20 云量记为:0/0 云量记为: 6成 例3:云布满天空,有空隙,毛卷云Cs fil 6成、 云布满天空,有空隙,毛卷云Cs 淡积云Cu 2成 层积云Sc 2成 淡积云Cu hum 2成、层积云Sc cug 2成。 云量记为: 云量记为:10-/4
薄的高云。卷云很薄时,星光位置分明,稀疏零散,且可以 透过云层,呈灰白色,没有闪闪发光的感觉,这种情况往往 容易给人造成错觉,误认为碧空无云。当碧空无云时,不仅 星光闪闪四射,有耀眼的感觉,并且星光布满全天。 卷云、卷积云。一般呈灰白色,云厚处只能看到较明亮的星 光,云薄处必须仔细分辨才能看出一些卷云的特征,卷云在 月亮周围经常有不完整的晕,而卷积云则没有晕出现。 卷层云。一般也是呈灰白色,云薄时,星光稍微模糊且分布 均匀;云厚时,大部分星光看不见,只能看到几个亮度较大 的星星且光点模糊。在月亮周围常有完整的晕,隐约可见云 的结构,星月光呈乳白色。 密卷云、高积云。在夜间,当密卷云很低时,很容易误认为 高积云,月光下的透光高积云常可见环绕月光的月华,云体 光滑、紧密,而月光下的密卷云,虽也出现不完整的月晕, 但常模糊一片,边缘松软、发毛。在无月光时,高积云仅云 缝可见星光,而密卷云云片处可见隐约的星光。
四、高层云与雨层云 雨层云常易与厚的高层云相混淆。 均匀程度:Ns更阴暗而均匀,且各部分均蔽光,ASOP薄的部 分日月位置模糊可辨 降水性质:Ns-降连续性的雨雪,AS-间歇性雨雪。 雨层云的降水一般比高层云的降水大得多。原因是: __________。 A.云层厚 B.云底高度低 C.云层稳定 纹理结构:高层云-具有条纹或纤缕结构 云底高度:Ns<1500

《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2篇

《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2篇

《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精选2篇(一)《云的观测》是一本科学教材,用于教授学生有关云的知识与观测方法。

通过对这本教材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意识到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这本教材的内容比较繁杂,包括了云的分类、形成原理、观测方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他们对云的观测方法和云的形成原理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

因此,我认为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把重点放在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的核心知识上。

另外,教材中的实践环节比较缺乏,学生只是被要求观察云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和观测项目。

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实验和观测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教材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需要进一步改进。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云的形状与云的分类之间的联系容易混淆。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联系,可以通过示例、对比和比较等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云的观测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科学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际观测和思考才能够真正理解云的形成原理和观测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积极回应学生的思考和疑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优化教材内容、增加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相信教学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精选2篇(二)在教授《云雀的心愿》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反思。

首先,这篇文章的主题较为抽象,内容也较为深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提供一些辅助解读的材料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主题。

浅谈云状观测与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云状观测与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复 杂天气 时要 随 时组织 观测 员进行 集体 观测 , 早进 提
入观 测 地点 , 切注视 云天变 化 , 密 了解 云 的生成 、 展 、 发 消 散 的全 过程 。 观测 时要 注 意 天气 的演 变 , 对某 一 现象 演变 的全 过程进 行观 测记 录并注 明 。 对云 天观测 记录不 一致 的
2 提高 云状观测质 量的建议
21 加 强 学 习 , 高 业 务 水 平 . 提
1 云状观 测与记 录中存在 的问题
11 复 杂 云 天 记 录 简 单 化 .

观测 员要 加强 地面 气象 观测 规范 和相关 知识 学 习 , 掌
握 云 的生 成原 理 与天气 变化 的关 系 , 增强 责任 心 , 力提 努
分 利用 集体 观 测 的机会 找 出 自己的不 足 , 强 学 习 , 步 加 逐 提高 自己的 目测水 平 。
12 简 单 云 天 记 录 模 式 化 .
变化 还是 云系 的移动造 成 的。 要结合 云体 的演变 和 当时 还 的天 气形势 , 断该 云是处 在生 成 、 判 发展还 是消 散阶段 。 再
现 一般指 示有 天气 系统 的影 响 。 准确 判识 这些 出现频 率较
小 的 云 , 观 测员 的 技术 要求 比较 高 , 对 观测 员 必须 根 据 当 时 天空 状况 和 天气 现象 连 续演 变及 其 相关 气 象要 素 的变 化 情况 , 结合 云 的外形 、 构 、 泽 、 度 等进 行综 合 分析 结 色 高 判 断 。 由于 观测 员 责任 心不 强 , 值 班 时未 进行 云 的连 而 在 续 观测 , 而使记 录失真, 不能真实 反映 当时 的云状 。3) ( 观测 员 当时 确 实观 测到 这些 出现频 率较 低 且难 以准确 判 断 的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

一、云的观测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

其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的厚度。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

云的观测应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进行,云的观测应注意它的连续演变。

观测时,如阳光较强,须戴黑色(或暗色)眼镜。

(一)云的分类和云状的定义云的形状多种多样,瞬息万变,绚丽多姿。

尽管它的外形千变万化,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却又有其共同的特点,可以归纳分类。

常用的分类有两种。

形态学分类:按云的外形及中纬度地区平均以前云底高度将云分成四族十属,每属分为若干亚属、种,类等。

这种分类法在1957年国际上通用的,故也称国际分类。

我国现行观测规范中,参照这种分类法,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表1 云状分类表发生学分类:按云形成的物理过程以及相应具有的形态特征分为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三类。

积状云:包括积云、积雨云、卷云;层状云:包括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层云;波状云: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

云状的识别是难度较大的目测项目。

要比较准确的判别辨认各种云状,除了掌握云的外形特征,更重要的是应了解形成云的主要物理过程。

本节着重从云的外形成因入手,按发生学分类来阐述云的外形特征。

一、积状云是在不稳定层结的空气中,由于热力和动力原因而产生对流作用所形成的云。

低空的积状云有积云、积雨云。

其基本特征是生成时云体垂直向上发展,消散时向水平方向扩展,常为分散孤立大云块。

云底通常在1500米以下,由水滴构成,对流发展旺盛时,上部有冰晶结构。

卷云则为高空的积状云、由冰晶组成。

云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由于高空温度低、水汽少、风速达、故形成的云呈丝缕结构的团簇云块、云片或云丝。

(一)积云(Cu)垂直向上发展,顶部呈圆弧形或圆弧形重凸起,而底部几乎是水平的云块,云体边界分明。

积云如果处在和太阳相反的位置上,云的中部比隆起的边缘要明亮;反之如果处在同一侧,云的中部显得黝黑,但边缘带着鲜明得金黄色;如果阳光从旁边映照着积云,则云体明暗特别明显,当积云移至天顶时,看不见圆弧形的顶,而只看到暗黑的底部。

云状观测中潜在问题的分析

云状观测中潜在问题的分析

i s r me t . c u e h d v l p n t c n l g f l u s a e b e v to i o m a u e t e n t u n s Be a s t e e e o me t e h o o y o co d h p o s r a i n s n t tr,h
是预示 未来 天 气 变 化 的重 要 征 兆 。因 此 , 的观 云
w e t rf r c s e s s ili ntf he cou ha s w ih t i y s, nd t s r a i e u t a a he o e a t r tl de iy t l d s pe t her e e a he ob e v ton r s ls c n be
e sl fe t d b u n f c o s Th s p p r s mma ie n n l z st ep o l ms t a f e c u n a i a f c e y h ma a t r . i a e u y rz s a d a a y e h r b e h to t n o c ri
0 引 言
云的外 形 、 数量 、 布 、 动 和变 化都 标 志 着 分 移
实时 大气 中 的各种 物理 状况 , 的形成 和演 变 , 云 是
预报 都有 重要 意义 。
云Hale Waihona Puke 的观测 虽然 是 如 此 重 要 , 是 在 统计 资料 但
和业 务检 查 中我们 发现 云 的观测 记录越 来越 简单
郭 晓 燕 李春 龙 ,
( . 林 省 抚 松 县 气 象局 , 松 1 4 0 ; . 林 省 长 白县 气象 局 , 白 1 4 0 ) 1吉 抚 3502吉 长 3 4 0

浅谈知何提高云的观测质量

浅谈知何提高云的观测质量

他低云 混淆 , 只有 连续地 观测 云天 变化 , 结合 云 的 外型特 征 、 构 、 动 、 结 移 色泽等 进行综 合 分析 , 才能
正确地 判定 其云状 。 2 云量 观测 存在 的问题 . 2
211云状记 录简单 化 、 .. 模式 化
云状 的观测是 云观测项 目中的难 点 。有些 观 测员 为编报 简单 ,不 出错情 ,对量 少 的云常 常不 记 , 多种 云时 往 往 只记一 、 种 , 有 两 以致 造 成 云状 记 录 和云码选 取上 简单化 、模式化 。统计 辽 源站
和 经验总 结 。
积雨 云的 唯一依据 。 以 , 隐蔽 在其 他低 云 中的 所 对 系统性 积雨 云 , 尤其 是 大块 的积雨云 遮盖 天空 时 ,
由于无 法看 到云层 的侧 面和顶 部 ,往往 云 的观测质 量
的建议 , 愿与测 报 同行 们共 同交流 和学 习。 2 存在 的 问题 21云状 观测存 在 的问题 .
我们 日常工作 中所 记录 的云量 ,实 际上 是观 测员所 看 到的视 云量 。云量 的观测 全靠 目力估计 , 观测 员本 身 的主观 成分 较 大,加 上 云在不 停 地运
动变 化着 , 常常分 布零 散 , 状不 规则 , 观测 记 录 形 给
20 全年云状 记 录资料发 现 , 的记录 只有 l 07年 云 5 类 ,其 中低 云 有 St So 、cu、 uogC c a、cp ScgC cn 、u r hm、c C cp、n 少 )N ( ) S( ) u F 、 ba F ( 、s少 和 t少 十类 ; 中 云 有 A t 、 sp和 A t ( )三 类 ;高 云 只有 saA o r ca 少 r Cdn 和 Cnb ( ) ies seu少 两类 。其它 十多类云从 未记 录过 。如 多种积 云 同时存在时 ,习惯 性地 只记 录

云状观测工作的分析研究

云状观测工作的分析研究
确性。 [ 关键 词] 云; 演变; 气象 观 测 中图分类 号 : X 9 3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3 ) 0 5 — 0 3 0 8 一 O l
云 的观测 概述 气象 观测是 气象 工作 的基 础 , 地 面气 象观 测是气象 观测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而天 空中云 的观 测是地 面观测 的重要 部分之 一 。 云的 准确无误 观测 , 能够 为未 来天 气演变 形 式及 天气预 报提 供一 定 的帮助 。 天空 中云 的观测 , 包 括 云状 、 云 量、 和 云高 的观测 。 其中云量 是指云遮 蔽天空视 野的成数 , 云高 是指云底距 离测 站 的垂直 高度 。 如 果有 条件 能进 行实 测 云高 ( 云幕 球测 云高 、 激 光测 云仪 测 云 高、 云幕灯 测云高 ) 可实测 云高 , 如无条件 则需估测 云高 ( 目测云 高、 利 用已知 目 标物 高度估 测 云高、 积云、 积雨 云云高 可用经 验公 式估测 ) 即可 。 唯云状 的观测 为最 不易掌握 。 因为 云的演变 是千变万 化的 , 几分钟前 是这样一 种云 , 几分钟后 就有 可能发展 变化为另 一种 云, 并且云 的变化受到 当时天气条 件等多 方面的 影 响, 如 天空 中风速 的大小 、 天空 中对 流、 乱流 、 水 汽含 量 、 逆温层 、 局 地环 流变化 及大 范围天气 系统变化 等诸多 因素的影 响 , 使得 天空 中云状 出现各种 不同千 姿 百态 的变 化 。 如 何准 却无误 的取 准天 空中每一 种云 , 这就 需要观 测员 要有综 合 判 断的能 力 。 首先要 多看 熟记观 测云 图 , 熟 记观 测云 图是每一位 观测 员认识 云 状 的必修 之课 , 只有 熟记 云 图且 常与 天空 中出现 的各 种云状 相 比较 , 才能较 准 确 的取准 云状 。 要 了解 云的演变规 律, 还 要结 合 当时的天气状 况( 如 当时天 空是 否 正在 降水及 降水 的性质 、 有 无出现 雷暴 、 大风 、 冰雹 等等各 种天 气现象 ) 来 配 合 取准 天空 中 的云状 。 =、 云状 观测 中常 见的 问题分 析 2 1 云码和 云高简 单化 云码所 表示的是某 一高度气层 内整个 云天的状态 , 反映 当时大气的运 动状 况和发展趋 势 。 台站长 期以来习惯 于某一 云码 和云高 的记录而忽 略了其 电码和 云高 的真正 涵义 。 ( 1 ) 云码编 报简 单化 。 当 测站 出现 了C m3 ( 中云码编 报为3 , 以 下类 同 ) 、 C m4 、 C m5 或C m9 时, 4 个 电码 共 同特 征 是反映 不 同高度 的透 光高 积 云, 但其 实质 是有 很 大 区别 的。 C m3表 示 云层较 稳定 并在 同一 高度 ; C m4表 示 中空 以下沉 气流 为主 ; C m5表 示 中空水 汽含量 增 多 、 稳定 系统 云发展 的趋 势; 而C m9则 表示 中 空对流 和乱 流共 存及 不稳 定的 运动状 态 。 但 观测 员习 惯 把C m4 或 C m5 或 C m9 记 录为 C m3 , 或 者 把C m3 或 C m5 或 C m9 记录 为

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的方法与技巧分析

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的方法与技巧分析

民航气象观测中云观测的方法与技巧分析摘要:云层特别是低空云层和强对流云层对空域飞行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云的变化也能很好地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在民用航空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民用航空的气象监测能力。

结合我国航空天气监测工作实践,从对云的成因、分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对云的观察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航空天气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航;气象观测;云观测引言1云的形成云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结块,包括小水滴,冰晶,过冷水滴,以及在空气中漂浮的这些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只有一定的厚度,并且与自然界没有任何关系。

对云进行观测,可以使我们对天气因素在空间上的变化以及对空气动力条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云的探测是气象测量的一项关键手段,对云的形态、云的高度、云的数量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际的观测中,观测者应当尽量选择一块开阔的区域,即可以看到全部的蔚蓝天空和海平面,并近距离地观察云层的特性。

若观察时遇有强光,则需佩戴深色调或黑白色的眼镜。

2 民航气象观测中云的观测内容2.1云高云高就是云到地面的垂直度距离,如果观测站工作人员在同一时期内观测到的积云和正常的层积云,就必须对其进行观测,以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性。

若二者所形成的海拔高度是一样的,则必须加以鉴别,以保证观察的可信度。

关于云高的判定有很多种方法,但都有几个共性:一、云体构造疏松,云体边界不平坦,云体高度偏小;第二类,当云的厚度和其它参数都一样时,颜色更黑,地表光线更黑,高度更低。

第三类,越是快速的云朵,越是往下。

越是缓慢的云朵,越是向上。

第四种情况是,初具规模的云层低于即将消失的云层,而在地表潮湿或下雨时,这些云层的高度就会明显下降。

2.2云量当前,我国民用航空气象站大多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进行云量估算,导致估算结果有较大的偏差,至今尚未发现更好的方法。

“晴”、“多云”、“阴”都与云层数量有关,一般情况下,观测者都会将视线范围内的云层分成八个部分,而民用航空气象台则需要在450米以下,云层数量在5或5以上的情况下,对云层进行实时监测。

云能天集体观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云能天集体观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确 定新 的观 测 目标 , 到 站内统 一 。 做 13 集体 观测 时 间过 于 固定 .
来判 断 。 有条件 的 台站还可 以结 合雷 达图基 本 反射率 来观 测 判 断 云状 。 222 能见 度 的观 测 。 照相 关规 范 要 求 , 在 固定 地 点进 .. 按 要 行 云 能天 观 测 , 严格 按 照规 范 要求 确定 能 见度 。 根据 不 同方 位 能见 度 目标 物 的距 离 、 晰程 度 。 定 各个 方 位 的能 见距 清 确 离 , 由此 确 定 能见 度 。 了解 能见 度 影 响 因素 的 基 础 上 , 再 在 结合 天气 情 况判 断 能见 度 的变化 趋 势嚼 要特 别 注意 观 测夜 。 间能 见度 , 观测 员 应待 视 力适 应环 境后 进 行观 测 , 先 在黑 可 暗 处 停 留 5 1 n 根 据最 远 目标 灯 能见 与 否 确 定 能见 距 — 5mi ,
务 知 识 的学 习 , 结 经 验 与 不足 , 逐 步 提 高 自 己的 观 测 总 以 水 平 。
12 集 体 观 测 内容 单 一 .
的成 因。 果 是大 范 围空 气水 平拾 升 形成 的层 状 云 , 要进 如 还

步 了解 是 冷锋 云 系还 是暖 锋 云 系 : 如果 是对 流 云 。 要进 还 步 了解其 是 由于热 力对流 还是动 力对 流形 成的 。 旱进 入 提
离。 如在 无 条件 利 用 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灯 进行 观 测情 况 下 , 测员 只 能根 观
台站 的集体观 测 时间均 集 中于 白天进行 , 而忽略 夜 间的 集 体观 测 。 间的 云能 天观 测 更加 复 杂 , 测 员更 加难 以 正 夜 观
观 测时 注意 天气现 象 的演变 , 测记 录某 一天 气现 象演变 的 观 全 过 程并 注 明 。 外 。 些 台站在 有针 对性 地 开展 集体 观 测 另 有 时 遇 到一 些 阻碍 , 观 测环 境 受 到严 重 的影 响 , 其 是能 见 如 尤 度 降 低 导 致 无法 正 确 判 断 目标 物 的状 况嘲 因此 , 了 保 证 。 为 观 测 资 料 的 正确 性 , 过 集体 观 测 , 及 早 发现 问题 , 新 通 应 重

2云的观测

2云的观测

透光层积云Sctra:云层厚度变化很大,云块 之间有明显的缝隙;即使无缝隙,大部分云块 边缘也比较明亮。 蔽光层积云Scop:阴暗的大条形云轴或条块 组成的连续云层,无缝隙,云层底部有明显的 起伏。有时不一定布满全天。可产生降水。 积云性层积云Sccug:由积云、积雨云因上面 有稳定气流而扩展或云顶下榻平衍而成的层积 云。常呈灰色条状,顶部常有积云特征。它的出 现一般表示对流减弱,天气系统逐渐趋向稳定, 但有时可降小雨。
时间 能见度
2
8
14 0.8
20
合计 ─
平均 ─
总/低云量
/
/
10/5
As op
/
/

/

云状
Fn ─ ─ ─ 5.1 20.2 19.8 20.2 ─ 日最高 ─ 20.2 ─ ─
云高
Fn 800
风向风速
定时 降水量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最高温度 RR
NW
4.0
最低温度
水汽压 相对湿度 露点温度 本站气压 T12 P3 0厘米地温 地面最高 地面最低
云幕灯测云高
– H=L·tgα
二 实测云高

激光云高仪:激光器发射光束到云体,反 射回来被接收所用的时间为t,光速为c,则
Vaisala Ceilometer(model CL31)
第三节 云的记录
云状的观测与记录
云状记录:记简写字母。多种云
状出现时,云量多的云状记在前 面;云量相同时,记录先后次序 自定;无云时,云状栏空白。
高云2
卷层云Cs:白色透明的云幕,日月轮廓 分明,地物有影,常有晕。 预示将有天气系统影响本站。有“日晕 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地面气象观测中潜在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地面气象观测中潜在的矛盾及解决策略

地面气象观测中潜在的矛盾及解决策略摘要:地面气象观测是我们国家的气象观测中最早发展的一种。

直到今天,地面气象观测已然是气象任务的根本,整个气象工作都与之密切相连。

唯有努力的将该工作做好,才能够确保准时获得确切、全面、真实的观测资料,这样才能够较好的进行气象分析和科学探究等各类气象工作的顺利实行。

在长时间的理念探究和现实经验的积累中,我们国家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在气象观测上还是潜在很多的矛盾。

这些矛盾对地面气象观测形成很多的不良影响,同时约束着气象观测的进步。

本文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中潜在的矛盾提出一些解决策略,望对同行业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气象观测;矛盾;策略中图分类号:p4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当前,在我们国家中,气象科学技术飞速进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为了与气象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吻合,对我们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者也有了更高水准的要求。

我们不单单要把我好通常天气的观测知识,也要能够应对现实中所遇到的多种意想不到的状况。

在理念和实际的指导下,去找出矛盾、解除矛盾。

本文针对我们国家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中潜在的矛盾及解决策略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有关云状记录矛盾(一)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状记录方面潜在的矛盾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云的观测是重要项目。

而在云状观测记录中潜在一些矛盾,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克服和解决的。

1. 主观因素首先,受习惯影响。

有一部分观测员,在某一工作站工作久了,有了一定经验,对于当地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云比较了解。

于是,在云状的记录上就容易沿袭习惯,看见某种天气,就想当然认为是某种云。

比如遇到雷暴天气,就习惯性记录:满天积雨云。

而对于出现频率小的,停留时间短的云则选择忽略不“记”。

然而这些云中有一些是具有指示意义的,对我们的气象工作非常有参考价值,这些云状的误记,漏记,给我们的气象工作带来很多损失和不便。

其次,有些观测员在工作中图省事,怕出错,因而在记录过程中都尽量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的观测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要:在现行的地面测报工作中,大多气象要素已经采用自动仪器观测,天气现象和能见度在一些气象台站也有仪器进行观测,截止到目前为止使用仪器进行云的观测在气象台站还不能实现,只能依靠观测员目测进行。

本文结合多年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实际经验,就云的观测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按照云的观测内容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希望对台站提高云的观测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云的观测;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p412.1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云的形成和演变是大气错综复杂的物理过程的具体表现之一,云的观测对于分析未来天气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云的观测依靠观测员目测,所以观测员的理论水平、实际经验、工作态度是影响云观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云的观测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就云观测的四项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浅析,供同行参考。

二、云的观测问题分析
(一)云状判定
准确的判定云状是观测云的关键,直接决定着记录云的正确与否。

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云状记录简单化
部分观测员为了观测编报容易,少出错情记录简单化。

多种云状只记录主要的一种或两种,量少的不计,不常见的指示性云从气簿上消失。

从台站近几年的云状记录看,高云主要就是cidens、cs,中云actra、acop、低云:cb、cu、sc、fn,其它云很少记。

有降水时,雷暴对流天气就是cb、sccug两种,普通降水就是acop、fn,记录模式化和随意性很强。

这种现象目前在部分台站中很普遍,究其原因就是观测员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硬,怕引起麻烦,怕别人质疑,使云的记录不真实。

2、不注意云的连续观测
云的演变是连续的过程,观测云一定要考虑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从云系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综合来判断。

比如,无雷暴无闪电的对流天气,积雨云隐藏在其它云层后面,这时观测员一般不容易判断是否为对流云,容易漏记。

针对这种情况观测员应该提前了解天气预报,对本班天气形势做到心中有数。

还可以借助雷达、卫星云图、周边区域站的雨量和温度要素的变化等多种辅助手段综合判断本站天气形势发展,注意云天配合,正确判定云状。

3、夜间云的观测不准确
夜间光线不好,因此夜间云的观测不如白天直观,部分观测员记录不是很准确。

主要表现在:要正确判定夜间云,在傍晚的时候应注意:先仔细观测天空云的分布情况,了解当天傍晚云的发展与
变化规律,做到心中有数,为夜间云的观测打下基础。

入夜以后,更应该认真监视云的变化。

观测前先在黑暗处呆5-10分钟,等眼睛适应后再开始观测。

观测时不要在灯光下进行,月光比较明亮时,云越白高度越高,云越黑高度越低。

月光昏暗或无月光时,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的疏密、模糊程度可以确定天空是否有云以及云的厚薄。

还应该结合当时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的变化来综合判断云的种类。

(二)估计云量
1、以偏代全,只观测部分天空
目前台站探测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周围遮挡物增多。

部分观测员只从可见的部分天空中来估计云量是不正确的。

观测云应尽量选择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地点。

有遮挡物遮蔽时,从树木缝隙、建筑空间尽量判断记载;当天空被降水遮蔽时,该部分应看做降水云系来估计云量。

2、云量记录受云状影响,模式化
记录scop和a cop时,有时误以为只要其出现则云量必须记10 成,唯有这样才符合蔽光的要求,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规范》中明确指出:蔽光云“有时不一定布满全天”;在acop的云量记录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记为“10-”。

层状云(包括as、ns、cs、st)必须记10成,实际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从云的生成原理、演变过程来看层状云在发展和移动中云量是变化的。

所以,在云的观测
中应杜绝将云的记录在头脑中形成固定模式,而应根据天空实际状况编报云量。

(三)测定云高
现在大部分台站没有实测云高的条件,云高观测主要是目测。

观测员就形成了定式,云高完全按照云状记录。

虽然云状是确定云高的主要依据,但是云高还受水汽条件、季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台站经常出现将sc云高一年四季均记为1000~1200 m ,ac 云高记为3000m,ci云高记为6000m的现象,这样就忽略了其他因子。

一般云高冬季低于夏季,早晚低于中午、移动的云低于静止的云。

另外云高的观测还可以依靠高大的物体如山脉、建筑物来估测云高。

对流云的云底高度还可以利用经验公式来参考判断:(对流云云底高度=124*(t-td)t为当时温度,td为当时的露点温度。

)云高观测应结合水汽条件、早晚、季节的变化,用多种手段来综合考虑。

(四)选定云码
1、不考虑云所代表的天气物理意义
云的编码首先要考虑的是云码代表的天气物理状况。

定时观测时不了解当地的天气形势,云码简单按照观测的云状进行编报,常常带有片面性,不能确切的把代表的天气意义表达出来。

例如中云族记录ac时,电码cm3是最常见的, cm4和cm5很少见,但这3个电码实质有很大区别。

cm3表示云层较稳定并在同一个高度,有时量变
不是系统发展的; cm4表示中空下沉气流很强,云块有变化但量不增加,具有锋面天气的指示意义; cm5则表示中空水汽含量增多,代表云系发展的阶段。

观测员往往不加区分,只要出现ac一律编报cm3,失去了云的指示意义。

2、不注意云的连续演变
云系的演变是复杂多样的。

因值班员缺乏对云的连续观测或对云的演变规律掌握,造成对于系统性云和指示性很少能够给出准确的记录和编码。

例如ci和cs的编码需要区分系统发展与非系统发展,非系统发展的毛卷云和钩卷云都编报ch1,系统发展的毛卷云和钩卷云都编报ch4;非系统发展的密卷云编报ch2,而cs系统发展的还要区分高度角是否≥45°编报ch5或ch6;非系统发展要编报ch7或者ch8。

观测员在日常观测中往往不注意区分,只要出现毛卷云(或密卷云、钩卷云)一律编报ch1(或ch2或ch4),cs只要出现就编报ch7或ch8。

这种情况应该在系统性天气影响前,了解天气形势的发展,密切监视云天的变化。

三、小结
云的观测比较复杂。

观测员要通过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才能掌握过硬的基本功。

首先,观测员要加强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知识学习,掌握云的生成原理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第二,多组织集体观测,鼓励广泛的集中讨论,不走过场;第三,可以借助一些现代的辅助手段对云
进行综合判断。

比如夏季可以借助雷达回波对对流云进行判断。

平时多看卫星云图可以了解我站所处的云的系统;第四,加强测报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做到责任心强、实事求是地把值班时所看到的云的真实情况按照《地面观测规范》要求记录下来,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气象出版社,2003.
2、中国气象局.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gd-01 ⅲ).气象出版社,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