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新闻两则》原创使用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新闻两则》

教学目的: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3、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

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消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二、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2.及时性,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性,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即6W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何事?what?如何?how?)

(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让人们对新闻有所了解(简、精、全)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两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容,可以从几方面总领全文;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位于中部,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结束语,可以交代事情最终结局,可有可无。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其中标题、导语、主语属于主体部分,必不可少;其中结语和背景属于辅助作用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议论。(五)新闻的写法,“倒金字塔”式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三、文题解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主席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稿。新闻,又称消息,用来报道国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本文的标题高度概括了本则消息的主要事实,“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准确、简练而且极有气势,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四、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五、研读课文: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2、指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和主体分别是什么?

导语部分包括两句话“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局……均是人农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部分从“20日夜起”至最后。

3、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从结构看,它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一起议一议。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代背景,然后说说作者是如何交代这一背景的。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女婿发起了辽、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为了获得反攻的机会,介石一面宣布下野,由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支撑残局;另一方面你,大搞和谈阴谋,以赢得喘息之机,以求东山再起。在这种情况下,我党及时揭露了敌人的阴谋,为此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并在谈判破裂后的4也21日,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敌人,解放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

的独立和完整。

作者在主体部分,交代西路军所遇抵抗微弱的原因时同时交代了背景“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名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打了,听见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5、指出本消息的结语部分?

结语是最后三句。

6、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⑧⑨句(即“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听见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小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将钱一直和英雄气概,宣告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具有历史性意义。

六、体会语言特点

讨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1、准确、简练、铿锵。

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是“认为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例如,“西起”后面还注明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