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新闻两则》原创使用优秀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能够分析新闻报道的角度和立场;(3)能够提取新闻中的关键信息和要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新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和兴趣;(2)培养学生对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的尊重和追求;(3)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新闻的定义和作用;(2)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全面性。
2. 新闻的结构和要素(1)新闻吸引读者的注意;(2)新闻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3)新闻主体:详细报道事件的经过和细节;(4)新闻结尾:总结全文,提出观点或建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热点新闻;(2)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介绍新闻的定义和作用;(2)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全面性。
3. 分析新闻的结构和要素:(1)讲解新闻的作用和写作技巧;(2)讲解新闻的作用和写作技巧;(3)讲解新闻主体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讲解新闻结尾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新闻,分析其结构和要素;2. 让学生找出新闻中的关键信息和要点;3. 让学生评价新闻报道的角度和立场。
五、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新闻写作练习;3. 学生互评,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新闻结构和要素的掌握情况;3. 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内容3. 新闻的写作技巧和风格(1)新闻语言的特点:准确、简练、客观;(2)新闻写作的技巧:引语的使用、事实与评论的平衡、悬念的设置。
4. 新闻价值观和职业道德(1)新闻价值观:真实、客观、公正;(2)新闻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保护隐私权、避免歧视和偏见。
《新闻二则》最新优秀教案
《新闻二则》最新优秀教案
新闻二则最新优秀教案
本文档介绍了两则最新的优秀教案,包括如下内容:
教案1:利用新闻报道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目标
通过分析新闻报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执行步骤
1. 选择一条适合年龄的新闻报道,并提供给学生阅读。
2. 引导学生讨论新闻报道中的关键信息,包括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
3. 让学生尝试对新闻报道进行简要总结,包括标题和主要内容。
4.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新闻报道,包括事
实和观点之间的区别。
5. 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的看法,并引导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案2:以新闻报道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训练
目标
通过分析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提高写作能力。
执行步骤
1. 选择一条引人入胜的新闻报道,并提供给学生阅读。
2. 引导学生分析报道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3. 让学生选取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方面或观点作为写作的主题。
4.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出一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作文。
5. 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两则最新优秀教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任何未经确认的内容不得引用,且请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进行决策。
《新闻两则》教案优秀7篇
《新闻两则》教案优秀7篇《新闻两则》自读理解卷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3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1探究式教学2分小组讨论学习重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流程图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②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3体会蕴含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新闻:即消息③,也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特点:④及时、准确、生动结构:⑤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体层次⑥小结及作业:⑦讲解链接① 板书标题,稍微提一下作者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② 板书学习目标,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课文。
③ 简介新闻的概念,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回答新闻的第一个特点,及时性,强调一个“新”字。
结合课后第一题,使学生明确阅读新闻就要抓住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叙文的六要素相一致。
④ 准确、生动这两个特点先不说,在分析课文的主体部分时有学生总结。
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文⑤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课后第二题,找出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并理解各自的作用。
标题:概括全文导语:提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详细阐释导语的内容背景、结语:往往暗含在主体中为使学生掌握,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前一个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来,后面的学生按顺序说出后一个,强化记忆。
⑥ 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中路军『抓住“首先”一词,明确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二、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提示了为什么接着写西路军』三、东路军在分析层次的基础上,揭示新闻的语言特点,同时结合课后第三题,理解语言简洁、生动的表现手法。
“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渡至”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语义丰富;“二十四小时既已”时间明确,速度快,作战顺利。
新闻两则教案优秀5篇
新闻两则教案优秀5篇《新闻两则》导学案篇一课题:录音新闻学习目标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新闻形式的异同。
2.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
3.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
学习重、难点1.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
2.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停泊()áo()翔锚()自力gēng()生shuò()大参数()瞬间()欢呼què( )跃潜艇()瞄()顷刻()2.选词填空。
(1)它是全船所有测量设备的控制中心,带动着各种电子、光学测量设备,严密________(寻找、搜寻、搜索)着目标。
(2)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________(情况、情景、场景)的实况。
(3)这一个个兴奋的报告,打破了机房内的________(沉寂、沉默、寂静)。
3.通过收音机听1—2则有意义的广播,并做详细笔录。
4.收集有关录音新闻的知识。
5.读完文章,你有疑问吗?请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课堂助学1.导入。
2. 检查课前学习情况:①组织学生读一读新闻广播的笔录。
②组织交流、评价,学生发表见解。
3.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①认真读课文。
朗读或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录音新闻的特点。
②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③再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从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
讨论分析:本文是如何条理清楚地报道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④三读课文,体会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的语言特点。
⑤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 合作学习①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5.交流反馈①再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从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讨论分析:本文是如何条理清楚地报道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②三读课文,体会口语和书面语。
《新闻两则》教案
重点
重点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学生 需要掌握这些要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作 用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要素构 建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
重点
重点二:新闻结构和写作技巧
新闻报道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 尾等部分。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结构的特点和 作用,学习如何运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此外,学生还需要 学习如何运用引语、数据和事实等材料来支
拓展作业
阅读相关新闻报道,了解 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
要求
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
客观、准确、简明、生动。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教授《新闻两则》时,我采用了讲解、讨 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新 闻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我反思后认为,这些 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 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难点
难点二:新闻背景的理解与分析
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背景信息,如政治、经济、文 化等因素。学生需要具备分析新闻背景的能力,理解新闻 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意义 和价值。
难点
难点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VS
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如 何结合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自己的观点和见,并学会如何写出有说服力的 评论。
详细描述:设计相关练习题,如新闻改写、新闻评论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新闻写作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词:回顾总结
详细描述: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 调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初中新闻两则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新闻两则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新闻的定义与特点1.1 新闻的定义:介绍新闻的起源、发展以及新闻的定义,使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
1.2 新闻的特点:讲解新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到新闻的价值。
1.3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掌握新闻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第二章:新闻结构与要素2.1 新闻结构:介绍新闻的基本结构,包括、、主体、背景和等部分。
2.2 新闻要素:讲解新闻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等。
2.3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的结构和要素,提高学生对新闻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新闻阅读与理解3.1 新闻阅读方法:介绍如何阅读新闻,包括阅读、、主体等部分,以及如何抓住新闻的关键信息。
3.2 新闻理解:讲解如何理解新闻中的事实、观点和立场,以及如何分析新闻中的隐含意义。
3.3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新闻的理解能力。
第四章:新闻写作与技巧4.1 新闻写作原则:介绍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等。
4.2 新闻写作技巧:讲解新闻写作中的技巧、写作、主体叙述和结尾处理等。
4.3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写作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新闻写作能力。
第五章:新闻评论与批判5.1 新闻评论:介绍新闻评论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方法,使学生了解如何发表对新闻的看法。
5.2 新闻批判:讲解新闻批判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如何辨别新闻中的偏见和误导。
5.3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新闻评论和批判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第六章:新闻采访与报道6.1 新闻采访:介绍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采访技巧以及如何整理采访资料。
6.2 新闻报道:讲解新闻报道的写作流程,包括选题、撰稿、修改和校对等环节。
6.3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基本流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新闻两则》教案(5篇可选)
《新闻两则》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新闻两则》教案知识与技能:1.准确认读并理解“锐不可当、业已、绥靖、阻遏”等词语。
2.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3.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简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2.认识渡江胜利与解放南阳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1.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尝试新闻写作。
2课时一、情境导入,走进新闻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朗读第一则新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气势,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快速默读第一则新闻,理清结构和要素。
(1)新闻的结构: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新闻两则 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2、识记课文重点字词(二)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三)教育目标: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二、重点难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三、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四、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揭题解题(三)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
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识记重点字词:鄂(湖北) 豫(湖南) 绥靖阻遏锐不可当气势磅礴回肠荡气聿闱乡【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学习字词,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四)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
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五)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六)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或对照教材也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
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的内容。
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七)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第1句、第2句)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3、教师讲知识:(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
新闻两则优秀教案
新闻两则优秀教案教案标题:新闻两则优秀教案教案一:《探究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概念及区别;2. 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因素;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媒体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含义;2. 分辨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因素。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多个新闻报道样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新闻报道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思考。
2. 概念讲解:介绍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概念,并与新闻报道联系起来,解释二者之间的区别。
3. 分析新闻报道:给学生分发多个新闻报道样本,让他们小组合作分析每个样本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因素,并记录下来。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不同样本中客观性与主观性因素的共同点和差异。
5. 总结: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新闻报道应该追求客观性,并提醒学生在阅读新闻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
6. 拓展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新闻报道,分析其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因素,并撰写一篇短评。
教案二:《新闻报道中的数据分析与解读》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和数据解读方法;2. 学会分析和解读新闻报道中的数据;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新闻报道中的数据类型和数据解读方法;2. 学会分析和解读新闻报道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多个包含数据的新闻报道样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则包含数据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数据分析和解读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和数据解读方法,如图表、统计数字等。
3. 数据分析:给学生分发多个包含数据的新闻报道样本,让他们小组合作分析每个样本中的数据,提取关键信息。
4. 数据解读:学生讨论并解读每个样本中的数据,分析其含义和影响,并记录下来。
16《新闻两则》精品使用教案
16《新闻两则》精品使用教案教案:新闻阅读与写作课程名称:新闻阅读与写作课程时间:2学时(90分钟)适用对象:中学高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文章的能力,提高识别重要信息的能力;2.锻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新闻事件;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1.备置各类新闻文章,内容涵盖不同话题,如社会、科技、环保等;2.准备黑板或白板、粉笔或白板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新闻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价值,引起学生对新闻阅读与写作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如下问题:-你对新闻有什么理解?-为什么新闻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你为什么想学习新闻阅读与写作?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Step 2:新闻阅读(20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一则新闻文章投影到屏幕上,要求学生阅读,并在阅读完后准备问题和摘录关键信息。
学生阅读新闻后,教师提问学生2-3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和相关信息。
然后教师请学生摘录关键信息,包括新闻标题、时间、地点、人物等。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将摘录的信息展示给全班。
Step 3:新闻写作(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1.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
2.新闻导语:用简短的语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括新闻的要点。
3.新闻主体:按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呈现新闻事件的细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态等。
4.结尾:总结全文,给出评论或观点。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则新闻,要求学生按照新闻写作的要素撰写一篇新闻稿件。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
Step 4:新闻交流与评价(2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撰写的新闻稿件,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与讨论:-新闻标题是否明确概括了新闻内容?-新闻导语是否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新闻主体中的信息是否详细准确?-新闻结尾是否总结恰当?-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鼓励和指导。
《新闻两则》教案5篇
《新闻两则》教案5篇《新闻两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学重点: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一、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二、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一。
模拟播音,导入新课:1、播放学生朗读课文的录音(展示学生劳动的成果,激发学生兴趣,总体感知课文,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
)2、“录音新闻”的特点: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更全面地报道事件。
二。
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2、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3、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4、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三、速读课文,正音正字:1、注音:参()数经纬()停泊()运载()气氛()2、填字:Shùn 间沉jì3、改错别字:重容不迫欢呼鹊跃自立更生四、理清脉络(检查预习)1、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提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过程。
时间为序。
]2、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并概括大意。
归纳: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
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㈠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㈡8—15段,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
㈢16段,报道对发射海区指挥部负责人的采访。
《新闻两则》教案篇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掌握其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能力目标: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品味、学习语言的真实准确。
2016国庆新闻两则范文
2016国庆新闻两则范文篇一:1、2016年教案新闻两则1、《新闻两则》教案教材分析《新闻两则》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对于刚踏入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新闻还是一种新的文体,所以对于新闻的特点、结构都是陌生的。
为此,在课文讲解中要注意对这一知识的重点介绍。
同时这一单元都是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作品,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战争,并从中发现人类心灵的真善美。
学生分析对于刚迈进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新的年级、新的学期,一切都是新奇的。
虽然对于新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过接触,但具体的文体知识几乎是不了解的,所以对于新闻的知识还应该做好介绍。
另外,作为农村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比较薄弱,所以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重点。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学生自己先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并能正确读写“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这5个生字词。
2、学习并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
3、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并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体会新闻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对于新闻,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吧。
但对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新闻,同学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写的两则新闻。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检查预习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代背景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
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
新闻两则教案范文
新闻两则教案范文第一章: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1.1 了解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对公众有重要意义的、事实性的信息。
1.2 理解新闻的价值:真实性、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1.3 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主体、背景、。
第二章:新闻采访技巧2.1 学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了解采访对象、确定采访提纲、准备采访工具。
2.2 掌握采访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倾听、提问、记录、观察。
第三章:新闻写作技巧3.2 掌握新闻的写作: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引起读者兴趣。
第四章:新闻编辑与排版4.1 学习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
4.2 掌握新闻编辑的技巧:筛选新闻素材、修改新闻稿件、润色新闻语言。
4.3 了解新闻排版的基本要求:版面设计、字体选用、字号大小、行间距等。
第五章:新闻道德与法律责任5.1 学习新闻道德:真实、公正、公平、人文关怀。
5.2 掌握新闻法律责任:defamation(诽谤)、invasions of privacy (侵犯隐私)、plagiarism(剽窃)等。
第六章:新闻报道的体裁与风格6.1 了解新闻报道的不同体裁: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深度报道等。
6.2 掌握不同体裁的新闻写作要点:消息要迅速、准确、简洁;通讯要生动、详细、有现场感;特写要细腻、形象、揭示人物内心;评论要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有深度;深度报道要全面、深入、客观分析。
6.3 学习新闻报道的风格:朴实、生动、幽默、辛辣等,以及如何根据目标读者和媒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风格。
第七章:新闻摄影与视觉编辑7.1 学习新闻摄影的基本技巧:构图、光线、曝光、瞬间捕捉等。
7.2 掌握新闻摄影的伦理:尊重被摄对象、避免误导、保护隐私等。
7.3 了解视觉编辑的作用:提升新闻版面的视觉效果、突出新闻主题、吸引读者注意力。
7.4 学习视觉编辑的基本技巧:图片选择、排版设计、色彩搭配、图表制作等。
第八章:新媒体新闻传播8.1 了解新媒体的概念:互联网、移动通信、社交媒体等。
人教版初中新闻两则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新闻两则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能够分析新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能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闻的基本阅读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新闻分析和概括能力;(3)通过写作实践,提升新闻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积极思考的习惯;(3)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新闻的阅读方法3. 新闻的分析与概括4. 新闻写作技巧5. 优秀新闻作品的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闻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方法;新闻的分析、概括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新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新闻价值的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新闻,掌握新闻的基本阅读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新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4. 写作实践:让学生尝试写作新闻,提升新闻写作水平。
5. 优秀新闻作品欣赏:让学生欣赏优秀新闻作品,培养正确的新闻观念和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新闻分析与概括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实践,评价学生在新闻分析和概括方面的能力。
3. 新闻写作水平:通过学生的新闻写作作品,评价学生的新闻写作水平。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在新闻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新闻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指导学生不断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5篇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案来源:语文网作者:匿名内容预览: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
)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
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高潮在前。
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四是简明扼要。
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5篇.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5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1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8月13日至30日,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刚刚结束,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二十多块闪亮的金牌,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意气风发。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奥运新闻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新闻)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溃退(kui) 锐不可当(dang) 业已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三、研读反思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 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 看导语。
①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②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 看主体。
①划分层次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c、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②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新闻两则教案
【实用资料】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以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两则教案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教学设计]体验阅读创意说明:《新闻两则》虽是实用性文体,但文中饱含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因素和感情色彩,再加上写作时代虽是学生熟悉的解放战争时期,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模拟经历,感受体验,课堂会别有洞天。
[教学步骤]序曲: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我们学习《新闻两则》,让我们试着走进电视一一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先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然后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来当制片人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
地图绘制组: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尖头标出。
可以将课本上的图扫描后放大,再根据课文内容标上记号,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flash制作。
场景设置组: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进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镜头剪辑组: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咖些?二、进入演播厅1.当当播音员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2.当当军事家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讨论明确: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
《新闻两则》教案(精选12篇)
《新闻两则》教案(精选12篇)《新闻两则》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自学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语言。
2、初步学会分析新闻。
3、激发同学阅读新闻的爱好。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引导、启发、组织同学自己设问答问。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一、[投影]新闻(动画)二、[老师引导]你平常在哪里能够发现新闻?[同学沟通]:报纸、电视、广播、网上三、[老师引导]你想了解新闻的哪些学问?[同学沟通]待定四、[投影]老师建议1、阅读预习提示1、2两小段。
2、阅读106页《写消息》。
3、结合书下解释阅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划出你要把握的有关新闻的内容。
五、[投影]老师指导在纸上写上你所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
设计一个好题目考考你的小组长或课代表。
[同学沟通]六、[投影]强调要点特点:真实性(真)简明性(简)时效性(新)结构:标语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语言:简明、精确。
以记叙、描写为主七、[力量训练]投影网上新闻美发觉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新华网北京2月24日专电据法新社23日报道,美国官员称,搜寻人员日前在内华达州又发觉一块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
目前,这块碎片的数字照片已被送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确认。
有关部门此前认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起落装置的一部分就坠落在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
本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过程中突然爆炸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美国有关部门随即绽开大规模的搜寻行动,盼望找到更多的航天飞机残骸,以便彻底查明事故缘由。
(完)要求同学分析新闻结构,谈谈通过阅读新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八、[结束语]课后盼望同学多读新闻增长最新学问,作出理智推断。
九、[作业]网上阅读新闻,进行沟通。
《新闻两则》教案篇2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录音新闻,同学对此比较生疏。
由于录音新闻既不同于一般广播稿,又不同于同学常见的电视新闻。
为了让同学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录音新闻的特点,可采纳听录音新闻或模拟播音的方法。
16《新闻两则》原创使用优秀教案
16《新闻两则》教学目的: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3、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
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消息)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二、新闻的有关知识:(一)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及时性,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性,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即6W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何事?what?如何?how?)(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让人们对新闻有所了解(简、精、全)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两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可以从几方面总领全文;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位于中部,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结束语,可以交代事情最终结局,可有可无。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其中标题、导语、主语属于主体部分,必不可少;其中结语和背景属于辅助作用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
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议论。
(五)新闻的写法,“倒金字塔”式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新闻两则》教学目的: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3、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
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消息)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二、新闻的有关知识:(一)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
2.及时性,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性,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即6W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因?why?何事?what?如何?how?)(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让人们对新闻有所了解(简、精、全)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两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容,可以从几方面总领全文;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位于中部,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结束语,可以交代事情最终结局,可有可无。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其中标题、导语、主语属于主体部分,必不可少;其中结语和背景属于辅助作用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
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议论。
(五)新闻的写法,“倒金字塔”式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三、文题解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主席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稿。
新闻,又称消息,用来报道国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
本文的标题高度概括了本则消息的主要事实,“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准确、简练而且极有气势,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四、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1000余华里的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经过: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五、研读课文: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2、指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和主体分别是什么?导语部分包括两句话“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局……均是人农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部分从“20日夜起”至最后。
3、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从结构看,它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一起议一议。
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
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
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
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代背景,然后说说作者是如何交代这一背景的。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女婿发起了辽、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
为了获得反攻的机会,介石一面宣布下野,由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支撑残局;另一方面你,大搞和谈阴谋,以赢得喘息之机,以求东山再起。
在这种情况下,我党及时揭露了敌人的阴谋,为此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并在谈判破裂后的4也21日,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敌人,解放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作者在主体部分,交代西路军所遇抵抗微弱的原因时同时交代了背景“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名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打了,听见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5、指出本消息的结语部分?结语是最后三句。
6、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⑧⑨句(即“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听见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小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将钱一直和英雄气概,宣告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具有历史性意义。
六、体会语言特点讨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1、准确、简练、铿锵。
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
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
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
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
而汤恩伯是“认为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
例如,“西起”后面还注明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
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
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
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
又如,“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
这类例子还很多。
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
或雅或俗,各得其妙。
2、详略得当。
报道各战线时并没有均匀使用笔墨,对东路军的情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因为敌人的防线比较兼顾,而且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
3、叙议结合。
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单议论,指出我军取胜的原因,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第二则《飞天英雄凯旋》(通讯)一、文题阐释《飞天英雄凯旋》是一片通讯。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及时、迅速、生动真实地反映人物和事件的新闻载体。
“飞天英雄凯旋”这一文题,精练、简洁。
题目中的“飞天英雄”是利伟,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同时,“英雄”一词,也表达了作者对利伟的赞颂和敬意。
“凯旋”指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21多小时后,从外天归来。
则交代了“飞天”令人振奋和骄傲的结果。
文题语言简练,透露出一种胜利的喜悦之情。
二、创作背景2003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了21个多小时候,顺利返回地面,它表明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
这则新闻报道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三、整体感知。
精神抖擞等待归来彻夜未眠高度评价飞天英雄顺利穿过黑障区祖国航天凯旋胜利归来成功抛掉伞舱盖热情讴歌安全着陆伟大祖国预示前景——祖国像东升四、探讨课文1、本文开头的题记有何作用?题记把两件震惊世界也令中国人骄傲的大事用“巧合”串联起来,突出了事件对的重大意义,刻意强调了“10月16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2、分别找出这则通讯的导语、主体和结语部分。
题记之后第一段是导语部分;结尾三段是结语;中间部分是主体。
3、从以下句子中任选两句进行赏析。
(1)“晨曦中的自治区四王子……寒气袭人”属于什么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出场设置场景,点明了着陆场的气候特点,同时,也用环境的凄寒反衬人们的热情。
(2)“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在那里,在那里!”“神舟回来了!”语言描写,用短促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出了人们看到飞船后极度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3)搜索救援人员跳下直升机,箭一般冲向返回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救援人员的速度之快,表现了救援人员的心情的迫切。
(4)只见身着白色宇航服的宇航员从返回舱中探出头来,显得神采奕奕....,他把面罩打开,推至头顶,微笑....。
..着向迎接他回家的人们挥手致意“神采奕奕”“微笑”“挥手致意”这一系列的神态动作描写,准确地表现了航天员利伟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间接地表现出这次太空飞行是非常成功的。
(5)此刻,天边刚刚露出第一缕朝霞。
景物描写,用美丽的找下来暗指中国航天事业正如东升一般,蒸蒸日上。
(6)天安门广场上再次奏响中华人民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国歌的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既标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又暗示了祖国将步入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五、课堂小结。
《飞天英雄凯旋》报道了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21个多小时之后,顺利返回地面的情况,高度评价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热情讴歌了伟大的祖国像东升,正蒸蒸日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飞天》与《百万》相比,对时间的报道更详细,更能重视事件的情节。
它的语言精彩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可闻其声,可见其人。
《百万》则更简明扼要,富有感染力。
六、鉴赏与写作1.语言风格《飞天英雄凯旋》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
全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时时穿插议论和抒情。
更多的时候,是把议论、抒情和记叙、描写融合在一起,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字里行间始终充溢着激动人心的情绪。
二是文章的语言洗练干净,富有表现力,找不到一点冗余的信息。
2.写作技法《飞天英雄凯旋》主体突出,从细微处着手描写大场面。
作者报道的是一个大事件、大场面,却不从大处着笔,无意写出场面的恢弘气势,而是突出事件的重点环节,突出主要人物,主要写利伟受命的过程。
写人物也是从细微处着眼,写他从容稳健的步伐,写他微笑的神情,从细微处写出了人物的精神气质。
全文篇幅短小,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借鉴应用《飞天英雄凯旋》一文,条理清晰、结构灵活。
一方面,文章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6时0分”“6时07分”“6时12分”等词语的使用,使条理显得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