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系统知识培训_课件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主讲人:XXX 课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使我们对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二、感染源 三、传播途径 四、医院感染的控制 五、标准预防 六、医疗废物 七、职业暴露 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

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 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 (一)外源性感染 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 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岗前培训资料 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第一节职业风险与防护 预防血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我们很落后,理念太落伍,基础太薄弱,行动太滞后。 1.1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1.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1.1.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1.2 标准预防措施 1.2.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1.2.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 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2.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

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1.2.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 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1.2.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El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1.2.7 被服: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8 职业健康安全是标准预防保护医护人员重要措施,其包括以下内容。 (1)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3)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简易呼吸器),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清洁备用。 1.2.9 隔离室(病人的安置)。将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的房间有助于维持适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无效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协商病人的安置地方或做出其他的选择。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养老院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养老院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一、定义 入住老年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在养老服务机构内入住期间发生的感染;在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按其病原体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或难以预防感染,是指当各种因素引起人体抵抗力降低时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是指来自人体外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二、隔离技术 1、定义 是采用各种方法或技术,防止感染因子从病人和携带者传播给其他人的一种措施,减少已知和位置的感染造成院内感染的传播。传染源隔离通常是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或者可疑的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老人非开或者将其安排在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成为隔离。他的目的就是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隔离的原则是传染病人要与健康人严格分开,确诊的和未确诊的分开,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要严格区分。 2、分类 呼吸道隔离适用于病原微生物随飞沫及分泌物排除而传播的呼

吸道传染病例如:流脑、猩红热、最常见的就是流感、感冒等。病人口鼻分泌物和痰液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要求必须吐在加盖的痰盒中。病人口鼻分泌物接触过的用品应固定专用,定期消毒。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每天要进行空气消毒。 消化道隔离适用于粪口传播途径的疾病。如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处理这些病人污物的时候,要带手套,座便器、要固定使用定期消毒,餐具也要固定使用定期消毒。另外要保证房间里没有蝇子、没有蟑螂。 3、隔离的要求 将整个病区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库房等,半污染区包括治疗室、医护人员的办公室等,污染区包括病室和病室间的走廊。护理有传染性疾病的老人时一定要洗手戴手套,工作人员进出呼吸道疾病老人的房间时要随手关门,防止病室中的微生物污染中间环境或其他老人的房间,工作人员在污染区内禁止进食。工作人员处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期,尽量避免与老人直接接触,防止被感染。 4、隔离技术 戴手套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微生物的感染、防止微生物菌群传染给其他的老人,另外工作人员携带病原微生物入室,也可以防止传给老人。戴手套指征:在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是带手套。手套用完后要及时投到垃圾袋里;每副手套只限于一个病人的一项操作,禁止一副手套进行多项操作。操作完后

蒸汽安全操作培训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蒸汽安全操作培训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478-84 蒸汽安全操作培训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蒸汽本身含有大量的热能,在其液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而蒸汽在接触到皮肤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2、所有人员在操作蒸汽阀门时应小心谨慎,从小到大缓慢开启,根据所需用量将阀门开启到合适的位置。 (1.蒸汽管道启动时要依次开启管路上的疏水阀门进行疏水、排污。 2.暖管过程要缓慢控制温升,并检查各支点的管道膨胀情况,检查焊口、法兰等处有无漏泄。 3.随着温度的升高,排净疏水后,关闭各疏水阀门。 4.缓慢开启蒸汽阀,升压至正常压力。 5.升压至正常压力后,要再次检查蒸汽管道各处

有无漏泄及各支点的膨胀情况。 6.对于运行中的蒸汽管道要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对于室外蒸汽管道,冬季停止运行后要及时放掉疏水,防止冻坏管道及阀门) 3、用蒸汽清洗地面和设备时应由两个人同时操作,1 人用手握住蒸汽管道出口,1 人缓慢开启蒸汽阀门,达到合适为止。 4、每个人在操作蒸汽设备时都必须小心谨慎,防止蒸汽烫伤 5、如果不小心被蒸汽烫伤,立刻用大量冷水冲烫伤部位(不要用擦洗),并立刻送医院处理。严防感染。 ( 烫伤处理措施 1.迅速将被蒸汽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淋或浸泡水中,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降低温度,浸泡时间至少在20分钟以上,如果是身体躯干烫伤,无法用冷水浸泡时,则用冷毛巾冷敷患处。 2.如果局部烫伤较脏和被污染时,可用肥皂水冲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83635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与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与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与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与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与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就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就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就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三、医用污染垃圾(统一用黄色垃圾袋盛放) 四、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要求不得露天存放,储存时间不

天然气蒸汽锅炉操作培训试题

天然气蒸汽锅炉操作培 训试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天然气蒸汽锅炉操作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 一、选择题: 1.锅炉复检周期是()。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不定期。 2.锅炉三大安全附件分别是指安全阀、压力表和()。 A、排污阀; B、液位计; C、燃烧器; D、燃气紧急切断阀 3.()是风机产生压头、传递能量的主要构件。 A、前盘; B、后盘; C、叶轮; D、轮毂。 4.水压试验是为了鉴别锅炉受压元件的()。 A、强度; B、硬度; C、严密性; D、强度和严密性。 5.超压是指锅炉运行压力超过锅炉(??)。? A、安全阀开启压力? ? B、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C、钢板(管)的许用应力???? D、安全阀的排汽压力 6.安全阀的作用是() A、指示锅炉压力 B、超压时自动开启排气降压 C、发出警报 D、能自动关闭 7.压力表的作用是() A、控制锅炉压力 B、显示锅炉水位 C、显示锅炉汽温 D、显示锅炉压力 8.锅炉水位表的作用是() 9.A、控制锅炉压力 B、显示锅炉出力

C、控制锅炉水位 D、显示锅炉水位 10.当锅炉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应采用() A、紧急停炉 B、向锅炉补水 C、关闭气阀 D、开启排污阀 11.按照锅炉介质不同可分为() A、散装锅炉和快装锅炉 B、锅壳锅炉和水管锅炉 C、室燃锅炉和层燃锅炉 D、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 二、判断题: ()1. 发现锅炉严重缺水时应缓慢向锅炉补水。 ()2. 锅炉上的安全阀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校验。 ()3. 锅炉定期排污的主要作用是排除锅炉底部高浓度锅水。 ()4. 冲洗水位计时应戴好手套,脸部不要正对水位表,也不要与水位表靠太近,冲洗动作要缓慢,且不能同时关闭所有的汽水旋塞。 ()5. 锅炉排污分为定期排污和表面排污。 ()6. 常用的锅炉停炉保养方法有压力保养,干法保养,湿法保养,充气保养等。 ()7. 锅炉每小时产生的蒸汽量称为锅炉的热效率。 ()8. 锅炉定期排污宜在低负荷、高水位时进行。 ()9. 锅炉排烟温度越高越好,说明锅炉燃烧越充分。 ()10. 开启蒸汽阀门应先暖管3-5min,防止产生水击损坏管道及其附件。 ()11. 水蒸气管道的基本识别色为大红色。 ()12. 锅水质量不合格,悬浮杂质太多、锅水含盐浓度太高是产生汽水共腾的主要原因。 ()13. 安全阀进、出口管道上不允许设置截止阀。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 培训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岗前培训资料 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第一节职业风险与防护 预防血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我们很落后,理念太落伍,基础太薄弱,行动太滞后。 1.1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1.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1.1.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1.2标准预防措施 1.2.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1.2.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

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2.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1.2.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 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1.2.6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El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1.2.7被服: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8职业健康安全是标准预防保护医护人员重要措施,其包括以下内容。 (1)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3)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

蒸汽减压阀培训资料

三、蒸汽输送系统设备 1、蒸汽压力调节设备 蒸汽减压是通过流体在阀门中的节流实现的,流体通过减压阀时的流动过程是绝热节流过程,这种过程是不可逆的绝热膨胀等焓流动,节流后焓值不变,温度有所降低,比容和熵有所增加。 目前工程上通常采用机械式蒸汽减压阀和电动/气动蒸汽调节阀对蒸汽进行减压。 1.1 蒸汽压力电动/气动调节系统 由压力传感器将阀后压力信号转换成4-20MA 电流信号送至PID 调节器,在PID 调节器内设定阀后压力,由PID 调节器经过计算向电动蒸汽调节阀输出4-20MA 控制信号,控制阀门开启度,以维持阀后压力稳定。 蒸汽压力电动/气动调节系统的调节精度由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即调节阀在前后压差随流量变化的工作条件下,调节阀相对开度与相对流量之间的关系)决定。 用电动或气动控制阀+压力传感器+控制仪来控制,这种方法并且压力负荷变化较小的场合。 1.1.2 系统特点 a .在蒸汽流量较小时(<1.5t/h )电动调节阀不能精确控制流量和阀后压力。 b. 在蒸汽流量较大时(>5t/h )电动调节阀控制蒸汽流量和阀后压力较为精确。 c. 蒸汽电动调节阀开度较大时阻力较小,压降<0.05Mpa 。 1.1.3 应用场合 蒸汽压力电动/气动调节系统适用于流量负荷较大,机械式调节阀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的场合。 1.1.4 调节阀选型 为合理选定调节阀,应正确计算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否则会使调节阀的口径选得过大或过小。如果口径选得过大,不仅浪费投资,而且会使阀门经常处于小开度位置,从而造成调节品质下降。反之,如果口径选得过小,即使阀门处于全开状态,也不能适应最大负荷的需要,使调节系统失灵。 流通能力的定义是:当阀门全开,阀两端的压力降为0.1Mpa ,流体的密度为1g/cm 3 时,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流量,用符号C v 来表示。对于蒸汽C v 值按下式计算: C v = ) (367.121P P P QK +? (∠?P 2/1P ) C v = 1 19.1P QK (2/1P P ≥?) 4

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内容

各级各类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 一、临床医生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 (一)、基本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护,发 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时能正 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例并上 报。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动中能 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本院或本科室的主要目标菌耐药 率情况、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提高标本的送检率,并能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4.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抗感染治疗新进展,要求外科医生掌握围手 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特殊使用药物的管理。 5.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管、导 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6.重点部门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净化室、内 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单独对各部门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7.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要求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与发现,

了解处理流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措施。 二、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技能 培训大纲和主要内容 全院护理人员包括正式上岗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一)、基本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要求诊疗活动中能规范执行个人防护,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正确进行处置。 4.标准防护与手卫生,要求诊疗活动中能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5.医疗废物管理,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发生外溢时能正确处置。 (二)、重点培训内容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能够发现感染病例异常 指征并及时告知相关医生。 2.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诊疗活动中能 遵守并落实相关要求与操作。 3.消毒灭菌器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规范使用。 4.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与运送,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 制措施,要求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5.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6.重点环节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呼吸机、中央导管插管、导 尿管、手术及其他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7.重点部门的防控措施,包括各类ICU、各类手术室、血液净化室、 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建议单独对各重点部门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8.医院感染暴发和处理步骤,要求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与发现,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二0一二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 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二、医院 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或他人处于(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 2 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 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如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 严格引起的已型肝炎流行等。 三、院内感染的影响 1、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室引流等. 2、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 3、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 4、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四、医院感染的标准预防 认定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 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 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 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 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会议室离院外出。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体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如: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 4、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用流水洗手,肥皂应保持干燥。无菌操作必须带口罩帽子。 5、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无菌有效期,并有明显的标志。 6、凡无菌物品标明品名、有效期、签名。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带。 7、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按要求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8、无菌物品提倡小包装。 9、在治疗室、换药室工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已用过和未用过的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并分开放置。 10、注射、治疗时铺无菌巾;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能使用。各种溶媒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 11、换药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换药时应先处理清洁创口,再处理污染创口。

蒸汽管理及培训

蒸汽管理及培训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蒸 汽 操 作 管 理 及 培 训 2018年度 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

蒸汽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和岗位操 作法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压力管道的技术特性、系统结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应采取措施。做 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 超温运行。 4.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作好巡回检查记录,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和处理。巡回检查的项目应包括:(1)各项工艺指标操作参数、运行情况、系统平衡情况; (2)管道接头、阀门及管件密封情况,是否存在泄露; (3)保温层、防腐层和保护层是否完好; (4)管道振动情况; (5)管道支架是否完好; (6)管道之间、管道和相邻构件的摩擦情况; (7)阀门等操作机构润滑是否良好; (8)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等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行、完 好状态; (9)静电跨接、静电接地、抗腐蚀阴极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10)是否存在其它缺陷。

5.为使蒸汽管道、阀门、法兰等都受到均匀缓慢的加热需放去管内的凝结水,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水击而发生渗漏等,需要暖管。 暖管需要时间,根据蒸汽温度、季节气温、管道长度、直径等情况而定。暖管操作: (1)开启管道上的疏水阀,排除全部凝结水。 (2)缓慢开启主汽阀和主气阀的旁通阀半圈,待管道充分预热后再全开。如管道发生震动或水击,应立即关闭主汽阀,加强疏水,待震动消除后,再慢慢开启主汽阀,继续进行暖管。 (3)慢慢开启分气缸进汽阀,使管道汽压与分汽缸汽压相等,同时注意排除凝结水。 (4)排出干燥蒸汽后关闭所有疏水阀,全开主汽阀。各汽阀全开后,应回转半圈,防止汽阀因受热膨胀后卡住。 (5)有旁通管道的,应关闭旁通阀。

蒸汽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蒸汽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一.概述:蒸汽是公司从事生产活动除电力之外的重要能源。它具高温高压为主要特征,因此范从事该项目之操有者,必有劳动安监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操作之上岗证;除此外,由于蒸汽还有高温的性质;在遵守压力容器操作之操作规定外,还要注意防范被其所烫伤、所灼伤。 二.遵守安全规程的必要性: 1.为防被其所伤,安全、正确、认真地执行操作是制订本规程的宗脂所在。 三.蒸汽传送网络构成及工作数据: 1.本着节能降耗环保的精神,蒸汽来源社会公用网络,通过特殊处理的耐热承压管路送入蒸汽计量站。通过汽水分离器、流量计、自动减压组件及相关控制阀件,经内部管网送往各个生产用汽场所,为生产提供热能需求。它由输送管路及各用汽点上,若干个汽水分离组件、泄压安全阀、减压器组件、控制阀;在终端生产设备上还有疏水器等辅助设施组成。 2. 经过以上各功能部件将外网高压蒸汽变换成适合生产要求的压力和流量值。 四.供汽操作: 1. 接供汽通知后填写《蒸汽系统操作票》。 2. 新装或停用时间较长蒸汽管道必须经过冲管,利用高温高压形成的高速气流清除管内锈屑、杂物。以达到清洗管路的目的。冲管用蒸汽的压力和流量应按设计计算确定。但不应大于管道工作压力的75%。 3. 冲管次数应为2~3次,每次的间隔时间宜为20~30min。 4. 冲管时,对于新装管道及停用时间较长的管路则将管路在进户前或接入设备前分开(如设备也要一起冲管则在接入口加滤网)并放空。冲管时必须划定安全区,设置标志,确保人员及设施的安全,放空口不应朝有人、车等其他物体通行方向。划定安全区内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放空口应固定牢固。 5. 输汽管路在冲管前应进行暧管。低压暧管可以使输汽管路充分预热和预胀,因而可防止爆管事故的发生。 6. 进行暧管作业前,应关闭所有相关的用汽设备进汽阀,关闭所有相关的调压器两端隔离阀及疏水器前阀门,打开所有相关的调压器傍路阀及疏水器傍路阀。 7. 缓慢打开供汽阀,一般以每分钟~的速度升至管路(终端)输汽管路工作压力(表压)时,稳压暖管30min,无异常现象。 8. 在暖管的过程中,当发生“汽水冲击”、固定支座和设备、设施被破坏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暖管,查找原因,处理后方可再行暖管。 9. 暖管冲管结来后,关闭供汽阀,拆除各处滤网等暖管冲管时的临时设施,恢复管路的正常连接。 10. 打开供汽阀,按每分钟~的速度升至额定压力。此是应注意管路的温升速度不得过快,一般≦10℃/min。在升压至额定压力的过程中:(1)根据汽温、压力情况分3~4次逐步适当关小疏水器傍路阀。(2)注意查看各连接点的漏汽、各类支架的情况。(3)严防蒸汽漏入用汽设备。(4)当蒸汽压力升至额定压力时,将供汽阀缓慢开至最大。(5)再次查看管路各处情况(包括保温层)。11. 对于有不同压力值的管路(如分支管)则应分别进行暧管、冲管管。也可在进入该调压器前的阀门汽源端加滤网,一起暧管;或断开放空,分别暧管。但最大.暧管汽压超过该管的额定设计值。 五.运行维护及停汽操作: 1. 停汽操作:较简单;接停汽通知后填写《蒸汽系统操作票》按如下步序操作:(1)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什么是医院感染及相关概念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职业安全防护 医院感染定义: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相关概念: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主要内容 :什么是医院感染及相关概念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职业安全防护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主要内容 什么是医院感染及相关概念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手卫生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职业安全防护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是:认真、规范的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什么时间洗手?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生活废物——黑色袋 医疗垃圾——有警示标识的黄色专用包装袋 要求——垃圾袋坚韧耐用,不漏水;并建立严格的污物入袋制度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职业暴露的类型 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手术刀…… 粘膜暴露: 眼睛、伤口、粘膜…… 职业暴露的种类 1、针刺: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几率: HBV (病毒性乙型肝炎) 6.0-30.0% HCV (病毒性丙肝)0.4-6.0% HIV (艾滋病毒)0.25-0.4% 2、切割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 3、抽血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拔出针头时 4、粘膜直接接触收拾手术污物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分离输液器时

汽轮机辅助蒸汽系统培训教材

汽轮机辅助蒸汽系统培训教材 8.1概述 辅助蒸汽系统的功能是向有关的辅助设备和系统提供蒸汽,以满足机组在启动、正常运行、低负荷、甩负荷和停机等工况下的用汽需求。 8.2系统流程 辅助蒸汽系统按母管制设计,每台机组设一辅助蒸汽联箱。从所有汽源点来的辅助蒸汽汇入辅助蒸汽联箱,并从联箱引出到各用汽点。两相邻机组的联箱之间均有联络管,互为备用汽源或启动汽源,#3号机的辅汽联箱上有与一期#2机高 压辅汽联箱联络管。为了防止调节阀失控时辅助蒸汽系统超压,在辅助蒸汽联箱上装有2个安全阀,其排放能力按可能的最大来汽量计算。 二期工程仅设一种蒸汽参数的辅助蒸汽系统,不单独设低压力的辅汽联箱,对个别要求温度、压力较低的用户,设置减温减压装置,设置减温减压器的用户主要有磨煤机消防用汽,送风机、一次风机暖风器等。 系统设有两只喷水减温器,辅汽联箱至汽机轴封、汽机预暖用汽的管道上设一只,辅汽联箱至磨煤机蒸汽消防用汽管道上设一只,用于控制辅汽温度满足各用户要求,减温水来.

源均为凝结水。 辅汽系统减温器参数

温装2/280- 4.0/1002.0-12.50.6-1.23800.6-1.22804.5 159 232200 #3机组投入运行时,机组的启动用汽,低负荷时辅助蒸汽系统用汽、机组跳闸时备用汽及停机时保养用汽都来一期高压辅汽联箱。当机组负荷升高,四级抽汽的参数达到辅助用汽的参数时,就可切换到四级抽汽供汽。 #4机组投运时,冷态或热态启动用汽可由#3机组的辅助蒸汽系统供给。

辅助蒸汽系统的工作压力1.223MPa,工作温度为367℃。 辅助蒸汽系统的设计压力1.35MPa,设计温度为385℃。 辅助蒸汽系统的汽源有本机四段抽汽、一期高辅和邻机来辅汽。 每台机组设一卧式辅汽联箱,辅汽联箱参数为:o C/1.35Mpa。385辅汽联箱参数可满足各用汽点的需要,辅助蒸汽系统按母管制设计,两相邻机组的联箱之间均有联络管,互为备用。辅助蒸汽系统设有疏水母管,疏水接至B列疏水母管。. 辅汽联箱用户:两台磨煤机等离子暖风器、低负荷轴封用汽、机组启动高压缸倒暖、6台磨煤机消防用汽;寒冷工况2台送风机、一次风机暖风器、机组启动除氧器加热。 辅汽联箱汽源:本机四抽、临机辅汽联箱、一期高压辅汽联箱。 送风机、一次风机暖风器汽源:本机五抽、本机辅汽联箱。 8.3辅汽系统的投停 辅汽系统暖管投运 1.待投辅汽联箱汽源疏水、辅汽联箱疏水门均开启,如机组未启动则至排汽装置(或凝汽器)疏水禁止开启。如机组运行中开启至排汽装置(或凝汽器)疏水则应注意机组真空。 2.微开待投辅汽联箱汽源供辅汽联箱隔离门进行暖管。 3.确认各疏水器动作正常,各疏水点疏水畅通。

蒸汽系统安全操作规范(正式版)

蒸汽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技术文件/ Technical documentation编号: 蒸汽系统安全操作规范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概述: 蒸汽是公司从事生产活动除电力之外的重要能源。它具高温高压为主要特征,因此范从事该项目之操有者,必有劳动安监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操作之上岗证;除此外, 由于蒸汽还有高温的性质;在遵守压力容器操作之操作规定外, 还要注意防范被其所烫伤、所灼伤。 二.遵守安全规程的必要性: 1. 为防被其所伤, 安全、正确、认真地执行操作是制订本规程的宗脂所在。 2. 范蒸汽系统上的停/供汽操作均需填用《蒸汽系统操作票》;严禁无票操作。在应急、抢修时可不用蒸汽系统操作票, 但应填用《抢修单》。 三.蒸汽传送网络构成及工作数据: 1. 本着节能降耗环保的精神, 蒸汽来源社会公用网络, 通过特殊处理的耐 热承压管路送入蒸汽计量站。通过汽水分离器、流量计、自动减压组件及相关控制阀件, 经内部管网送往各个生产用汽场所, 为生产提供热能需求。它由输送管路及各用汽点上, 若干个汽水分离组件、泄压安全阀、减压器组件、控制阀;在终端生产设备上还有疏水器等辅助设施组成。 2. 经过以上各功能部件将外网高压蒸汽变换成适合生产要求的压力和流量 第2页/共5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爆发 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四、医院的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

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全球洗手日:每年10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号召全世界各国从2008年起,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 第三届“全球洗手日”主题:“正确洗手,‘手’筑健康”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54515

.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爆发

是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象。 四、医院的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 .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