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4:十七世纪欧洲文学(古典主义)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完整版)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17世纪文学

(完整版)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1.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答:古典主义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这一点似乎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但实际上却存在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1)古典主义只是单纯地学习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技巧古典主义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都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吸取艺术形式和创作题材,但它只是单纯地学习其内容与形式技巧,将其典雅和崇高的美视为典范,而相对忽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思想精髓。

古典主义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提炼出来的模式和法则具有浓厚的保守思想和封建色彩。

(2)文艺复兴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得到启发,具有反封建色彩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打着“回到希腊罗马去”的旗号,把久已湮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的文艺思潮。

事实上,文艺复兴并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单纯复兴,而是人们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得到启发,重新发现人的崇高价值,高扬人的无限潜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它包含了萌芽中的资产阶级文化因素,具有反封建色彩。

同时,就法国而言,人文主义者所作的工作是将一千多年的古籍发掘出来,人文主义作家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知识,至于戏剧形式则可以说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寓言就更不用说了。

相反,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以古希腊悲剧为楷模,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追求崇高、严肃的风格。

但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古典主义悲剧的情节更加复杂曲折。

2.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起于法国,后流传到欧洲其他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是近代欧美文学的第二次文学思潮,是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是其创作的目的。

古典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政治倾向性古典主义文学拥护中央集权,歌颂贤明君主,强调国家利益的至高地位,要求文学为王权服务。

高乃依的《熙徳》将国王塑造成明辨是非的君主,最终靠他的力量结束了矛盾冲突。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一、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创作和理论上都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因此得名古典主义。

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是它的哲学基础。

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其中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最为发达,法国古典文学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思想特征(1)强烈的政治倾向,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歌剧,歌颂英明的国王。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以理性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辱观念的矛盾,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

(3)尖锐抨击贵族的骄奢淫逸、堕落腐化,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揭露社会的恶习和弊端。

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4)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

○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古典主义文学不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继承诗歌、散文,而且继承戏剧并进行创新,使其具备现代剧的基础: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

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标准和规范遵守三一律:时间,情节,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民间文学。

【补充】三一律: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它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艺术上体现了时间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

外国文学史——17世纪古典文学

外国文学史——17世纪古典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文学1.古典主义产生背景:1、从社会历史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官方文学,是法国宫廷扶持下的产物。

2、从思想基础来说,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文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3、从文学传统上说,文艺复兴已经开创了向古希腊罗马文学学习的风气,古典主义文学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2.古典主义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古曲主义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出现的文学思潮,它与人文主义文学既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反拨和矫正。

继承方面:①在思想上仍然具有肯定人性(肯定爱情自由)、反对教会的特质(人文主义思想)。

②在创作方法上基本上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

③在艺术形式上,戏剧一脉相承,依然以悲剧、喜剧分类。

反拨与矫正方面:①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古典主义则宣扬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理性和君主专制。

②人文主义作家们各行其是的创作,使得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古典主义要求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遵守“三一律”。

3.古典主义文学:十七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学思潮是古典主义。

它产生于法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的产物。

它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都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因此被称为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4.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

古典主义邀请作家为专制政体服务,把歌颂国王,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的天职。

(2)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

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克己复理”(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创作规范。

(主张“三一律”)创作题材:古典主义悲剧大都取材古希腊罗马题材,以古代文学为典范。

文学体裁:古典主义理论家把戏剧体裁分为高雅的和卑俗的两种。

悲剧是高雅艺术,语言高尚典雅,喜剧是卑俗艺术,语言俚俗。

创作规则:强调服从古代的法则,戏剧必须遵从“三一律”。

缺点:人物类型化。

5.古典主义的基本准则:1、普遍性、典型性:摹仿自然,但不是摹仿个别的、特殊的自然,而是摹仿普遍的、永恒的自然,也就是摹仿普遍的、永恒的人性。

《外国文学史》重要简答论述梳理(四)17世纪文学部分

《外国文学史》重要简答论述梳理(四)17世纪文学部分

《外国文学史》重要简答论述梳理(四)17世纪文学部分第四章十七世纪欧洲文学古典主义:1、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2、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2)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

(主张“三一律”)为什么说古典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反拨?1继承思想上:古典主义肯定爱情自由、反对封建教会(主题)创作方法上:古典主义运用的基本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

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

反拨: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

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莫里哀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作奠基时期,主要是滑稽剧和情节喜剧。

剧本《冒失鬼》第二阶段: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主要是社会问题剧。

创作了一系列杰出讽刺喜剧:第一个剧目:《可笑的女才子》《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

第三阶段:全盛时期,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

《伪君子》:揭露宗教骗子。

《恨世者》:讽刺贵族勾心斗角、虚伪做作。

《吝啬鬼》:(又译《悭吝人》)嘲笑资产阶级贪婪、吝啬和虚荣。

取材于罗马喜剧普劳图斯《一坛黄金》: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

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

《乔治·唐丹》:揭露了没落腐朽堕落的内幕和资产阶级的种种丑态。

第四阶段:创作晚期,轻松幽默的滑稽剧和芭蕾舞剧。

《醉心贵族的小市民》《无病呻吟》《史嘉本的诡计》:最富人民性的剧本之一。

用闹剧手法,赞扬了仆人史嘉本的智慧和胆识,嘲笑了上等人的昏庸、愚蠢显示出蔑视封建等级观念的民主倾向。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竟扭过脸去,掏出手帕,要她把胸脯遮起来。然而,他一边答应做奥尔贡旳女婿,一 边又向奥尔贡旳妻子求婚;当奥尔贡送他一点钱时,他总是说“太多了,二分之一已 经太多”;当奥尔贡把全部家产赠给时,他没说半个“多”字。
• 2. 进一步揭发答尔丢夫伪装虔诚旳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 • 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么一种障碍”。当他旳罪行面临
• 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赫克托尔旳寡妻)、
皮洛斯、爱弥奥娜、奥雷斯。
布瓦洛:古典主义旳理论家
• 布瓦洛 • 古典主义旳理论家 • 最大成就: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旳艺术》
强调“理性”是文学创作旳最高准则。全 方面系统得论述了古典主义旳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作者由此而取得“古典主义立 法者”旳称号。
• 社会意义:体现了强烈旳反封建反教会旳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旳同义
语,是个不朽旳艺术经典。
分析:《伪君子》旳艺术成就。
• 分析《伪君子》旳艺术成就。 • 1遵照了古典主义旳“三一律”原则。 • 情节单纯集中:都是体现答尔丢夫旳虚伪与欺骗;时间:二十四小时之内;
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种布景,就是奥尔贡旳客厅。
旳现实主义手法。
• 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 • 2.反拨 • 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旳过分强调,造成了否定一切秩
序旳倾向。
• 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旳创始人
• 高乃依《熙德》(被公以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
范性作品)
• 《熙德》主人公:罗狄克、 施曼娜。 • 作品经过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与荣誉、义务旳冲突
分雕琢和华丽旳建筑。
• 2. 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旳生死、
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 梦幻手法、并体现出华丽纤巧旳风格。

外国文学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古典主义文学主讲教师尹振球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与路易十四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一首诗⏹约翰·多恩(1572-1631)的《歌》幼年的路易十四⏹乔治·赫伯特(1591-1674)的《美德》——从文艺复兴时代对人欲的肯定,到17世纪人们对纵欲者的讽刺,时代精神又在发生变化。

第四章古典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莫里哀第一节概述⏹一、社会历史背景:政治与经济状况⏹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历史掀开新的篇章;⏹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英国,表现极为突出,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面临一场巨大变革;⏹3、整个欧洲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英国社会发展最为先进,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而在法国却表现出新旧两种力量势均力敌的状态。

二、文化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1、人文主义滑入低谷,宗教信仰回潮,社会思潮出现重大转折;⏹英国的“玄学派”诗歌与清教徒作家⏹法国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和他的《思想录》约翰·弥尔顿2、巴罗克风格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巴罗克”风格:⏹“巴罗克”(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本指种珍珠,后来人们用以指称一种夸饰风格,尤其是建筑、绘画、音乐中的一种风格。

他的突出特征就是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崇尚华丽与雕琢。

⏹(2)“巴罗克”风格对文学的影响:3、古典主义成为文化艺术的主流:⏹(1)古典主义产生的根源和背景:⏹——时代精神的突出体现。

(2)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路易十四画像第一、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第二、注重理性。

理性即人的良知,古典主义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以理性统治国家,以国家民族为重;第三、模仿古代,重视格律,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

⏹(3)“三一律”⏹这是古典主义对戏剧创作提出的一个原则性的规范,它要求一出戏只演一件事,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时间在一昼夜之内,即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整一,这就是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

最新四章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精品课件

最新四章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精品课件

现理性对感情的胜利这
一中心主题。
• 代表作《熙德》(1636)
让·拉辛(1639—1699)
• 法国古典主义繁荣时期的悲剧家。 把笔触伸向社会矛盾的方方面面,揭露 封建统治阶级丧失理性,人欲横流造成 的罪恶和危害,从反面强调理性的重要。 代表作《安德洛玛克》(1667)是一部 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9
第二节 莫里哀 (1622-1673)
• 17 世 纪 法 国 古 典 主义喜剧的创始人, 也是古典主义最重要 的作家。他是继莎士 比亚之后,欧洲戏剧 史上成就最高、影响 最大的作家之一,在 欧洲戏剧史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
戏剧创作大致分为3个阶段
• 第一阶段:(1659-1663)是莫里哀喜剧的开创 期。《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 太学堂》
[巴洛克文学]
• 在巴洛克风格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过 分雕琢、崇尚华丽、侧重形式的文学
流派,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 平衡相对,它强调夸张、幻想、精雕细 作,表现所谓高雅的贵族情趣。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 2、思想上崇尚理性,强调公民义务 • 3、艺术上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上讽刺贵族,揭露僧侣,对资产阶级的攀附贵
族、贪婪吝啬的恶德进行揭露、讽刺,对劳动
人民也抱有一定的同情。

在艺术上,他基本上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
法则,但又有所突破。其剧作直接取材于现实
生活,并从民
族风格。
思考题
• 1、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2、分析达尔丢夫形象 • 3、《伪君子》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 4、解释:巴洛克文学、三一律
“三一律”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十七世 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
理性主义美学从理性出发,认为人与社会的 和谐是通过个人服从国家来实现的,目的是要严守 秩序,服从君主专制的国家机器。
因此,他们用理想主义、思辩性、几何学来 解释美、和谐、比例这些审美范畴。
明晰性是美的最基本的特征,局部与整体的 和谐是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基础。一切模糊不清的、 不明确的、不可理解的东西都是丑的。
大陆理性派是指17—18世纪欧洲大陆上法国的笛卡 儿、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德国的莱布尼茨等唯理论者的 统称。他们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强调只有用数学推 理的方法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认为真理的标准 是观念的清晰明白。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十七世 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
推崇理性主义
法国思想界推崇理性主义,社会上 流行的思想意识是尊重理智,皈依理性, 注重系统,推崇法则。对自然科学的探 讨,伦理道德的建设,都是从理性主义 出发。
外国文学史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古典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十七世 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
法国领导了古典主义运动,在18世纪领导 了启蒙运动,将法国推向了文化大国的地位.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和现实主义文学中 到了20世纪,各种新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派 别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十七世 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十七世 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
布瓦洛的美学原则
1﹒理性原则:要求文章要有理性, 情节要合情合理,文艺作品要体现普遍 存在的真理。
2﹒自然原则:要求故事要逼真,性 格要相称和一贯,人物要显示人性的善 恶。
3﹒道德原则:要求文艺必须有社会 教育意义。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十七世 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
理性主义源于古希腊,推崇理性是 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欧洲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

欧洲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

三一律
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 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 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 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第四、主张人物塑造类型化。古典主义 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一。

古典主义的发展
产生于:17世纪三、四十年代 盛行于:17世纪六、七十年代 衰落于:18世纪 消失于:19世纪
莫里哀的喜剧创作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喜 剧高峰。莫里哀虽然基本上遵循古典主义法 则,但在运用这些法则时他并不受限于它们。 他时常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以概括和夸 张等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性格,这些人物性格 中有不少已成为文学史上中不朽形象,如答 尔丢夫是“伪善”的象征,《吝啬鬼》里的 阿巴贡则是“吝啬”的代名词。
不料答尔丢夫得寸进尺,还想占有奥尔贡 年轻美貌的后妻艾尔密尔。这事被奥尔贡的 儿子大密斯发现。大密斯向父亲告发,答尔 丢夫巧言诡辩,致使奥尔贡不仅不相信儿子, 反而将儿子赶出家门,并且立下字据,将家 产继承权送给答尔丢夫。
后来,伪君子的面目暴露,他居然利用字 据霸占奥尔贡的家产,还向国王告发奥尔贡 私藏政治犯的秘密文件。奥尔贡陷入绝境。 幸亏国王洞察一切,宽恕了当年勤王有功的 奥尔贡,并拘捕了答尔丢夫。
院在国王与文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具有强 烈的政治性、强制性和理论性色彩,成为古 典主义的组织和保障。
文化上: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柯尔柏一手
策划创办了法国铭文和文艺学院、法国科学 院和王家建筑学院等事务,有力地促进了古 典主义的发展。
理论上: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古典主
义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古典主义构成了伏尔泰所谓古希腊、罗 马和文艺复兴之后的第四个高峰,凭借法国 强盛国力的巨大影响很快传遍了欧洲,成为 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

外国文学史4古典主义

外国文学史4古典主义

桃丽娜: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她的地位最低,常常被主人剥夺发言权,有时还 要平白无辜地挨上一巴掌,但她头脑最清醒,目光最 敏锐,既泼辣大胆,又足智多谋,她最早识破和揭露 答尔丢夫这个伪君子的真面目,在答尔丢夫要她用手 帕盖住胸脯时,她一针见血地嘲笑说:“你就这么禁 不住引诱,肉感对于你的五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 当然不知道你心里存在什么念头,不过我,我可不这 么容易动心,你从头到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动不 了我的心。”比起愚蠢的奥尔恭他显得智慧过人,比 起软弱的玛丽亚娜,她显得勇敢大胆,这是剧中最富 有积极意义的人物形象。
二、《伪君子》 1、五幕诗体喜剧《伪君子》又译《答尔丢夫》, 是古典主义性格喜剧的杰作。 《伪君子》主要人物有:答尔丢夫、奥尔恭、柏奈 尔夫人、欧米尔、玛丽亚娜、桃丽娜、达米斯等。
2、答尔丢夫形象 贪食 答尔丢夫 贪色 揭露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伪君子)贪财 答尔丢夫与哈姆雷特比较:哈姆莱特的形象特征是难以用 一两个词来概括的,他的长于思考缓于行动,他的从快乐 到忧郁、再到延宕都表现出这一形象的极为复杂的性格特 征,而答尔丢夫的性格特征则可用一个词“伪善”来加以 概括,这个人物身上所集中的特征均可以归结到“伪善” 之中。显然,答尔丢夫的形象是单一的性格特征构成的。 关于这一点,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柳鸣九等 主编的《法国文学史》我们教材在内的许多著作都无一例 外地论述过:“莫里哀按照理性原则塑造答尔丢夫这个人 物,把他写成具有单一性格的伪善者。”缺乏丰富多彩的 性格特征。
②他的性格特征有深层次的心理结构 17 世纪法国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即在过渡时 期的两个阶级的全面关系中,渗透着一种封建贵族以 虚假的繁荣当成真实和部分第三等级庸人以即将取代 对方的真实当成假象的普遍颠倒不自觉的虚伪精神。 除了当时的社会心理中渗透着答尔丢夫的性格特征外, “伪善”这一心理结构赖以产生的过渡时期在过去曾 有过,在未来也还将出现,它所积淀的现实心理,是 前有古人。 答尔丢夫的性格特征有两个层次的结构, 表层结构:指向特定时期的封建贵族和第三等级 之间的妥协关系。(延伸:第三等级) 深层结构:指向超越时空的复杂的心理结构。

外国文学史 第四章

外国文学史 第四章
爱比尔国王皮罗斯 希腊公主爱弥奥娜 希腊大使奥雷斯

第 性格悲剧 一 拉辛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节 心理描写占主要地位, 概 述

以恋爱心理为主。不重 情节,以人物的动机和 希望来决定情节的发展。 悲剧主人公都是平凡的 弱者,多愁善感,意志 薄弱,始终受感情冲动 支配,悲剧结局是人物 为情欲而牺牲。
第 一 节 概 述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第 一 节 概 述
巴洛克文学

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源于葡萄牙语,本用来形容形状不规整并且有瑕 疵的珍珠,后人们用它来形容十六世纪后期意大 利的一种建筑。 十七世纪西方文学史对文学创作在内容上带有宗 教神秘色彩,艺术上借鉴中古文学象征、寓意、 梦幻手法,语言雕琢,表现出华丽纤巧风格的作 品,称之为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属于贵族文学,它在各国文学中都有 反映。
第 一 节 概 述
“是的,罗狄克,我是不能责备你, 你无非是尽一个正直人应尽的义务。 可是在你尽义务的时候,我也学会了 如何尽我的义务,从你得到的胜利中 我学会了本领。你杀了我父亲,显示 出你配得上我,我也要杀你,好显示 出我也配得上你。”
第 英雄悲剧 一 高乃依的悲剧表现悲剧英雄理性 与感情的冲突,悲剧英雄的性格 节 在于以公民义务战胜个人激情, 概 述

第 二 节 莫 里 哀
《伪君子》

创作背景及经过

剧本最初是为一六六四年五月路易十四 在凡尔赛举行的“仙岛狂欢”盛大游园 会而写。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和天主教会 的阻挠,莫里哀经过了将近五年的斗争, 三易其稿,三上陈情表,到一六六九年 二月,才取得公演的权利。当一六六四 年,剧本的初稿(三幕)第一次在游园会上 演出后,教会和封建顽固势力即刻四出 活动,反对剧本公演。

外国文学史第4章-十七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第4章-十七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复习资料)第一节概述巴洛克文学:“巴罗克”原是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的意思。

在文学上是指夸张、繁艳的藻饰风格。

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惯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词藻,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

巴洛克文学的情况非常复杂,它们的思想倾向并不一致,只是作为一种风格流行一时。

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马里诺派。

马里诺(1569—1625)博闻强记,把古典作品中的词句引用在作品里,以夸饰的词句散布人生的悲哀情绪。

马里诺将巴洛克文风传入法国,在法国,经兰蒲绮夫人的沙龙的鼓吹而风行一时。

西班牙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贡哥拉派。

贡哥拉(—1627)贵族出身,为宫廷神父.他提倡一种与晦涩思想结合的华丽雕琢的诗歌语言。

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卡尔德隆(1600—1681)。

他是维加之后西班牙最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中表现对人生的藐视,对宗教的狂热,是典型的巴罗克风格的作品。

英国的玄学派,以神秘主义诗人约翰·多恩(1571—1631)为代表,他把神秘对宗教情流行于西欧,成为一种特殊的麻醉剂,引导人们走向幻想的梦境世界。

十七世纪的德国文化落后,文学作品极少,且带有巴罗克色彩。

其中以格里美尔斯豪森(1622—1676学的夸张、浪漫与梦幻的特点。

巴罗克文学的影响很广,十七世纪最杰出的法、英大作家如高乃依、拉辛、弥尔顿、马维尔等的作品中也有巴罗克的痕迹。

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是古典主义。

它产生于本世纪初期的法国,影响到欧洲其他各国,持续到19世纪初。

法国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其首要特征是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

也要求文学语言规范化,文学样式程式化或格律化。

亨利四世时代的诗人马来伯(1555—1628)首先提出诗歌要为王权服务,语言要明晰、合理,创作要有严整的格律。

法国政府更推波助澜,通过设奖金、务。

路易十三时期,红衣主教、宰相黎世留还创立了“法兰西学士院”(Collège d e France),主要任务是制定并控制语言的法规和各种文体的格律,如“三一律”等,作为国家的机构来从语言和美学上为文学艺术立法。

4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4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戏剧结构精巧,紧凑而集中. 首先,戏剧结构精巧,紧凑而集中. 其次,游刃有余地运用古典主义法则,遵守" 其次,游刃有余地运用古典主义法则,遵守"三 一律"而又不为其所束缚. 一律"而又不为其所束缚. 再次,将各种戏剧因素融合在一起, 再次,将各种戏剧因素融合在一起,使剧本内 涵更加生动丰富. 涵更加生动丰富.
莫里哀
一、生平与创作 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于 巴黎富商家庭,年幼酷爱戏剧.1643年 巴黎富商家庭,年幼酷爱戏剧.1643年,他参加了光耀 剧团,当了一名演员.因经营不善,而锒铛入狱, 剧团,当了一名演员.因经营不善,而锒铛入狱,出狱 后,加入流浪剧团,离开巴黎,在外省流浪了13年.流 加入流浪剧团,离开巴黎,在外省流浪了13年 浪生活的阅历, 浪生活的阅历,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1658年他率团在巴黎王宫演出成功,为此奉命在 .1658年他率团在巴黎王宫演出成功, 京城从事戏剧演出活动.1673年 他累倒在舞台上, 京城从事戏剧演出活动.1673年,他累倒在舞台上,不 到三小时就与世长辞. 到三小时就与世长辞.
莫里哀
观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观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探索阶段(1658第一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探索阶段(1658-1663). 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 丈夫学堂》 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妇 人学堂》 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妇女的婚姻问题, 人学堂》等.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妇女的婚姻问题,家 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第二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黄金时期"(1664第二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黄金时期"(16641668).这一时期,他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喜剧, 1668).这一时期,他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喜剧,思想 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结合的程度. 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结合的程度.

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学习要求]学习本章,了解17世纪文学特点,重点掌握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第一节概述一、社会历史概况•17世纪,欧洲进入近代史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英、法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成为头等强国;二、三种文学并置,古典主义文学主宰•清教徒文学生成:•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紧密相联;代表作家弥尔顿;•巴洛克文学出现;•富丽繁复,精雕细刻,文辞绚烂•古典主义文学形成;•主要体现在戏剧、散文上;(一)英国清教徒文学一、时代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召开国会,新国会在选举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胜,这届国会存在到1653年4月,长达13年,史称“长期国会”,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了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因而历史界通常把1640年作为世界史的开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

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二、主要作家1、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是英国小说家,青年时代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加过议会军队,接触了克伦威尔军队中左翼教派的宗教生活和清教徒生活,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

因反对王政复辟,宣扬清教徒信仰,曾被囚禁12年,在狱中写作《天路历程》。

2、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

40多岁双目失明,由他口述,女儿记录,写出了他一生的三部杰作:史诗《失乐园》、《复乐园》、悲剧《力士参孙》。

(二)巴洛克文学一、“巴洛克艺术”“巴洛克”(Baroque)是16世纪中叶在欧洲一些国家(首先是意大利)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的总称。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文学

(希腊)
(希腊)
感情 ----发疯
感情----自杀
国家利益、个人荣誉、人的生命都成为 情欲的牺牲品。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安 德 罗 玛 克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是:
1. 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 材。
2. 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 必须保持“整一”。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理性与信仰之辩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概况
一、古典主义的产生和特点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 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提出 以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 (又叫新古典主义)之称。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 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朕 即国家,君权神授)也存在密切关系。
勒内·笛卡儿的唯理主 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 基础。
笛卡儿的名言“我思 故我在”:感觉是不 可靠的,理性是一种 先天的认识能力,是 一切认识的根源,人 凭理性认识万物的真 伪,判明是非。
笛卡儿的理论直接指 导了古典主义作家的
创作。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古典主义剧场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外国文学上篇课件第4章十七世纪 文学
探索时期(1659-1663)
• 《可笑的女才子》(1659), 以令人捧腹的情节 和人物嘲笑了风行一时的贵族沙龙文体之矫揉 造作,挪揄文化浅陋的资产阶级的附庸风雅。
• 《丈夫学堂》(1661) 就女子教育问题为主题 ,既批评了不尊重甚至不信任人的封建观念, 同时肯定了顺乎天性、参与生活的开明思想。

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文学

第四章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文学第一节戴着镣铐在跳舞——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概述一、英国文学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17世纪英国最杰出的诗人。

相继写成《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失乐园》取材《圣经·旧约》,是一部“寓时代精神于宗教题材的壮丽史诗”,诗人借古喻今,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失败,是由于革命者的道德堕落。

诗人笔下的撒旦既是骄横狂妄、野心勃勃的恶魔,又是蔑视权威、反抗强暴的英雄。

长诗《复乐园》取材《圣经·新约》,集中刻画耶稣立志坚强,目光远大,在旷野绝食40天,不受撒旦金钱、美女、荣誉、艺术的诱惑,表现了革命者与复辟王朝不妥协的高风亮节,也概括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力士参孙》是一部不供上演的诗体悲剧,取材于《旧约·土师记》。

参孙是以色列人,屡败入侵之敌,被妻子出卖,为非利士人所俘,双目被刺后服劳役。

他身处异邦,思念祖国,最后他双手撬动演武厅的柱子,使大厅倒塌,与敌人同归于尽。

是个理想化的资本主义斗士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复仇决心。

二、法国文学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一生写了三十多部剧本,大部分是悲剧。

主要作品有《熙德》、《贺拉斯》、《西拿》和《波利厄克特》。

被称为“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的《熙德》描写了理性与情感、义务与爱情的矛盾。

作者通过罗狄克与施曼娜之间的矛盾纠葛以及自身的情理矛盾,强调感情应受理性约束,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国王是作为调停人形象而出现的,他既顾了国家,也照顾到了个人,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对国王的依赖和企盼。

让·拉辛(1639—1699)是典范的古典主义悲剧诗人,代表作为《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

《安德洛玛克》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直接来源于欧里庇得斯的《安德洛玛克》,但在情节处理上有较大差异。

赫克托耳之妻安德洛玛克成了爱庇尔国王庇吕斯的女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洛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 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 的社会愿望和需要,对19世纪浪漫主义与拉美文学 均有深刻影响。
㈡英国清教文学
⑴清教运动 英王亨利八世在16世纪30年代与罗马教皇决裂,从而把英国 的宗教事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就是英国国教(也译为安立甘 教) 。十六世纪后半叶,教会内部分虔诚信徒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 教的残存因素。“清教”因而得名。
⑶历史文化传统 对文艺复兴个性放纵的一次反拨。奉古希腊罗马文 学为典范,认为它是不可逾越的。
㈡思想特征
⑴受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 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 合得非常紧密。
⑵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⑶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 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㈠文化背景
⑴社会历史条件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强盛。专制王权的高度发展, 要求社会生活的高度统一,崇尚秩序化、明确等级。
⑵思想基础: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⒈政治观:服从国家、法规、宗教。 ⒉伦理观:区别灵与肉,倡导以理性克制欲望。 ⒊认识论和方法论:认为理性万能,高度崇尚数 学的明晰和确定,追求概念的清晰明白。
⑷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 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㈢艺术特色
⑴思想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如《熙 德》),崇尚理性原则,遵守公民义务(如《安德洛玛 克》),并认为明晰性是美的基本特性。
⑵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并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 和标准,要求文学为封建王权(政治)服务,要求文学 规范化、格律化,具体创作上要求“三一律”,即规定 剧本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致,每部剧只能 有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内完 成。虽有利于剧情的简练集中,但束缚了自由创作,在 浪漫主义兴起后被打破。
⑶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 的宫廷趣味。
⑷人物塑造类型化。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 性”,性ture
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古典主义)
第一节 英国 第二节 法国 第三节 莫里哀
第一节 英国
㈠“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巴洛克艺术在文学上的表现。 起源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和西班牙,17世纪上 半叶达到鼎盛。内容上充满宗教激情;往往表现人 类在上帝和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和悲剧性沮丧。主 要特征:纤毫无遗地表现丰富性的官能感受;拒绝 理性的宗教情怀;充满矛盾性和动态感,追求奇异 的艺术效果;风格夸张,语言雕琢。
西方文学史 一旦灵魂开口言说, 啊!那么灵魂自己就不再言说! 许尔东 ——席勒
Western Literature
西方文学
第导一论章 导 论 第 第第一 二一章 章章 导 古古希希腊腊论、罗罗马马文:学自由与魔影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自由与魔影 第第三二章章 中中世世纪纪:文别学问“我”是谁 第 第 第第三 四 四三章 章 章章 中 文 文文世 艺艺艺纪 复复复: 兴兴兴别 ::文醒问 醒学“ 来来我的的”狂狂是欢欢谁与与忧忧郁郁 第 第第五 五四章 章章 古 古十典典七主主世义义纪::欧带带洲着着文锁锁学链链(跳跳古舞舞典的的主文文义学学) 第 第 第第六 六 七五章 章 章章 启 启 浪十蒙 漫蒙八主 主主世义 义义纪: ::欧““ 思洲人 想人文”有”学的多的(深远深启层我层蒙凸们凸主显就显义能)走多远 第第七六章章 浪十漫九主世义纪:浪思漫想主有义多文远学我们就能走多远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金钱时代的心灵体系 第 第第八 九七章 章章 12十90九世 世世纪 纪纪现 现现实 实实主 主主义 义义: :文金揭学钱露时的代痛的苦心与灵快体感系 第 第第九 十八章 章章 2现二0代十世主世纪义纪现:现实性实主、主义荒义:诞文揭与学露死的亡痛苦与快感 第第十九章章 现二代十主世义纪:现性代、主荒义诞文与学死亡
㈣弥尔顿
“第一个为弑君辩护的人”,口授完成三大诗作: 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
⑴弥尔顿是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号手,是一个最彻 底、最勇敢、带有明显民主主义色彩的战斗者。他鼓动 了对封建贵族的政治革命和对封建教皇统治的教会革命。
⑵他是最勇猛的反对大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妥协的 文人。他具有前瞻性地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优越性和 封建王党复辟的危险性。他的作品给资产阶级以巨大的 警示作用。
代表作梦幻寓言讽喻小说《天路历程》,小 说主人公“基督徒”从故乡“毁灭的城市”逃 出,弃绝罪过,坚持真理,排除万难,最后达 到幸福的天堂。小说结构有流浪汉小说的特点, 通过旅途见闻反映英国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 讽刺贵族阶级的腐败现象,用梦幻的写法批判 地描写现实生活,反映广大人民对复辟王朝的 不满。班扬在语言和小说技巧方面为18世纪斯 威夫特和笛福的小说铺平了道路。
⑶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伏尔泰、卢梭等人,成为 启蒙思想的先辈。
⑷弥尔顿开启了英国近代文学,开始使英国文学走 上了繁荣的近代文学时期。
第二节 法国
17 世纪欧洲的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 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后来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今之争”是古典主义开始衰落的标志。法兰西 文学在宫廷的干预下,渐由世纪初的“巴罗克”艺 术、沙龙文学等杂然纷呈的局面走上了古典主义轨 道。马雷伯、沃日拉、夏普兰在语言整顿方面打下 了理论基础。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专制王权强盛时 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背景下产 生的。它从理论到实践都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 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代表作家高乃依、拉 辛、莫里哀、拉封丹、布瓦洛。
⑵清教思想 上帝面前一律平等,反对国王和主教专权。反对国教铺张豪 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主张节俭勤奋、厌恶懒 惰和邪恶,主张自律和内省,推崇禁欲主义和发财致富。清教思想 代表了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清教徒思想为特征的清 教徒文学,以约翰·弥尔顿和约翰·班扬为代表。
㈢约翰·班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