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选修)2014届高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相关读物 《红楼梦》评论(节选)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大学》节选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大学》节选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首页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首页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本文语言方面多用铺排,如第3段阐述不能端正思想的原因及表现, 从不同方面展开,运用排比进行铺垫与蓄势。 但本文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还是层层递进的说理方式,如“知止而 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又如“古 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首页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译文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 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点评《大学》一文反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说明修己是治人的前 提,修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强调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有了对世间万事的研究,就获得了对真理的认识,认识了真理,就能 够做到诚意、正心,表里如一,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身的目 的就达到了,明明德的个人修养问题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就要“亲 民”,推己及人,使天下人都能够明明德,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平,就都达到了“至善” 的目标。 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平天下,是以 提高个人修养为途径、为条件的。
明确课节重点
首页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课 序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23份)10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23份)10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行文笔法抑扬捭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形散而神不 散。 文中先以龙逢、比干、苌弘、伍子胥等贤者皆遭杀戮为例论述, 又云“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 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 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缘何?盖因“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为揭示此观点,采用了引证、比喻、议论、抒情等手法,包罗 万象,上古下今,令人眼花缭乱,传神地表达了他深刻的思想,使哲理 性的文章充满了文学情趣。
胠 箧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如“山阴道上,目不暇接”。读庄子,我们往往会被他拨弄得目眩 神迷,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人的人生之 路。学习本文,要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 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 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 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 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为“天 道无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 境界。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胠箧》的主旨是什么?文章围绕这一主旨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提示:本篇的主旨是宣扬任性无为的政治理想,反对用仁义礼法 来束缚人性。文章首先以防盗贼为例,说明防盗的手段是为盗贼方 便而设,再以田成子窃得齐国,连同治国的“圣知之法”一起盗去, 所以能够安然无事,得出“圣知之法”是为窃国者方便而设。又进 而指出,圣人提出的治理天下的办法,善人、恶人都可以用,善人用 来做好事,恶人用来做恶事,而天下恶人多,善人少,故而这套办法对 天下人来说害多利少,应当弃之。最后,指出当今社会一切文明成 果皆为大盗所窃,变成维护他们私利的工具,以至出现“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局面。因此,只有绝圣弃 智,摒弃一切文明成果,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重新回 到玄同混沌的时代。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精品课件(课件+分层训练+阶段检测共41份)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精品课件(课件+分层训练+阶段检测共41份)

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欧阳修 别集 ( 收集 集部(各 的《欧阳文忠公文集》 个人作品 ) 种汇集历 代作家不 同体裁作 品 的 书 籍,以诗 如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还 总集(收录 文创作为 有《全唐文》《全唐诗》 众人作品) 主)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不仅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长,从先秦 到晚清,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决定了 中国文化经典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与思想风貌。具体表现如下 表:
我们在通过本书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时,要理解该书采用了撮
其纲要的手法,即从卷帙浩繁的典籍中,选出具有一定代表
性的“文化经典”作为我们研读的对象。在单元的分列上, 兼顾两条线索:一条是历史发展的线索,从第二单元以儒道 发端,到第十单元的近代文化转型结束,大致构成一个有始 有终的时间 序列,反映中国文化由古到今的发展脉络;另一条线索则是 从经典的性质着眼,力求涵盖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单元主 题和文本特点具体如下表:
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其他文
化形态,如道家文化等等。为使承载这些文化的典籍有一个系 统的梳理,我国从隋唐以来,通常采用“四部分类法”,到清 朝乾隆时按照“经、史、子、集”编成《四库全书》。《四库 全书》共收书44类、3 460多种、79 000多卷、36 000多册,约
10亿字。具体呈现如下表:
分类 “四书” 经部(主 “五经” 要是儒 家的经 “十三经” 典) 正史(沿用 《史记》开 创的纪传体 史部(史 例,大多是 书) 由朝廷主持 修纂或得到 朝廷的认可 )
内容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 《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 《尔雅》 如“二十四史”:《史记》《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 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 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 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等。后来,加上《清史稿》,又有“二 十五史”的说法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选修)2014届高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4-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选修)2014届高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4-相关读物 《中庸》节选

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
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 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 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孔子又说:‚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
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了解了好学、力行、知耻这三点, 也就了解了该如何修养自身;了解了如何修养自身,就了解了 如何治理民众;了解了如何治理民众,也就明白如何治理天下 国家了。‛
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
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 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 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预习作业
动词,遵循 副词,全都 动词,率领 副词,全都 代词,没有什么东西 副词,没有 副词,没有 代词,没有什么东西 代词,没有人 通“暮”,夜 晚 副词,不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审慎地询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即审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向民事案
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
有关案件的事实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四、文言句式 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3.恐惧乎其所不闻 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5.诚者,天之道也 ________ 判断句 ________ 介词结构后置句 ________ 介词结构后置句 判断句 ________ ________ 判断句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素养评价:2.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素养评价:2.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含解析】

衡石量书整理课时素养评价三孟子见梁惠王胠箧(50分钟·58分)一、基础过关(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也B.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餍:满足C.唇竭.则齿寒竭:缺失D.毁绝钩.绳而弃规矩钩:木匠画曲线的工具【解析】选A。

A项,亦:句首助词,无义。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阖四竟之内C.然则乡之所谓知者D.焚符破玺,而民朴鄙【解析】选D。

A项,“匮”同“柜”,柜子;B项,“竟”同“境”,疆界;C 项,“乡”通“向”,先前,从前。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D。

都是代词,指“天下人”。

A项,①介词,表处所,从;②介词,表对象,向。

B项,①副词,才;②判断词,是。

C项,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并列。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选D。

D项为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B.窃国者为诸侯C.灭文章..论之..,散五采 D.故尝试【解析】选B。

A项,古义:不能行窃。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C项,古义:文辞,文饰。

今义:篇幅不是很长的单篇作品。

D项,古义:曾经试图。

今义:试,试验。

6.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是官名,夏商周三代,官职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B.古代称小官吏为“庶人”,也称老百姓为“庶人”,课文中的“庶人”指的是老百姓。

C.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它是诸侯和天子祭祀祖先的地方,庶人不准设庙。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第1课《论语》十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系列课件(人教版)

第1课《论语》十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系列课件(人教版)

明代启蒙思想的孕育——
《焚书》《童心说》(李贽);《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古代科学技术的总结——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九章算术》; 《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 《水经注》《徐霞客游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
近代中西学术思想的碰撞融合——
《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摩罗诗力说》
《周易》《尚书》《诗经》; 《周礼》《仪礼》《礼记》;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等
3、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哪二十四部史书?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4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5 《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6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4 《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5 《清史稿》(“二十五史”)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论语》《老子》《孟子》《庄子》 中国史学传统的悠久漫长——《左传》《国语》《战国策》“二十四史” 礼书的层出不穷——《礼记》(西汉戴圣) 佛教典籍的继承发展——《百喻经》《坛经》 唐代盛世的治国要论——《贞观政要》(唐代吴兢) 宋代理学的应运而生——《朱子语类》(南宋朱熹)
拓展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 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 哉?” (《论语·为政》) ③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④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高考语文 复习指习 新人教版选修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考语文 复习指习 新人教版选修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复习指导与练习教学目标:感受命题类型,体会解题思路教学步骤:一、例题感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9分)儒家宣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道家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第二章》),两章存在明显差异。

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

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自孔子、老子之后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

各个时代的人们,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起它来武装自己,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示例:“天下有道则见”,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思想;(2分)“无道则隐”,国家“无道”则安于贫贱,决不阿世求荣,这与道家“无为”的思想一致。

两者合而为之,其本身就是“儒道互补”的体现。

(2分)(2)“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请就“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义这一点加以探究。

(5分)示例:面对竞争,我们既要用儒家积极有为的态度去对待每个过程,执着前行,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同时,又要用道家超逸无为的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遭遇失败更要超然通达。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二、设题推测材料----围绕已学经典中提及的概念和思想,组织一段浅易文言文或文白夹杂的文字。

题目----设置两个小题。

分值----9分。

三、知识储备了解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已出现的思想概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 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 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 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 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王国维《文学小言》
•小结:
•(1)本文谈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 境域
•(2)环绕“境域”提出了哪些独 到的观点?(你读到了什么?)
• 境域的意义 • 境域有“造境”与“写境” • 境域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 境域离不开“真情”与“真景” • 境域需要有表现力的文字 • 成功者必经过三种境域 • 词的境域取决于作家“心”的境域 • 只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写出有生气, 有高致即有境域的作品
后两句写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围绕, 着一“绕”字,而境域全出,让人油然而生优 美遐想,可谓“无我之境”。
最后两句,柳絮纷飞为写实,处处芳草为 理想,先抑后扬,在跌宕起伏中,可见词人旷 达的襟怀。
谢谢,再见!
三、知识迁移
讨论:下面这些词句分别体现了哪种 “境域”,这种“境域”是如何体现 的?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三、知识迁移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点明时令,写 花残春去的伤感,是“有我之境”,着一“褪” 字,写出所余不多的花也一点一点褪去,使感 伤之情更浓。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 初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 的学者,清华研究院首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 。22岁前,在故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 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 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 实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 评论》。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912年 ,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 趋保守。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负皇帝 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文学侍从)。1927年6月 ,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 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1单元+入门四问(共18张PPT)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1单元+入门四问(共18张PPT)

新课标· 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不仅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 长,从先秦到晚清,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重 大变化,决定了中国文化经典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与思想 风貌。
新课标· 语文
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时期
文化背景与特点
代表作品 《老子》 《论语》 《孟子》 《庄子》 等 《尚书》 《春秋》 《左传》 《史记》 《汉书》 《礼记》 等
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
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 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 化等等。为使承载这些文化的典籍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我 国从隋唐以来,通常采用“四部分类法”,到清朝乾隆时
按照“经、史、子、集”编成《四库全书》。
新课标· 语文
明清易代,社会剧变,促使了早期 明清 启蒙思潮向纵深发展,一是出现对 《明夷待访录》 之际 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一是 《文史通义》等 提倡“经世致用”成为学界思潮。 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 在文化领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西 近代 方理论的引进,如何将西方理论与 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是 这一转型期突出的任务。 《人间词话》 《〈红楼梦〉评 论》《摩罗诗力 说》等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 时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 春秋 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 战国 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 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 家争鸣”的局面。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 春秋 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史 战国 学的基本精神。在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 至 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 两汉 局的纪传体通史。中国古代重视礼法, 礼书在历史上也层出不穷。

读经典·学写作——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 人教课标版

读经典·学写作——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pt 人教课标版
②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 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③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仿用示范·3-1
何必害怕走错路?关键是要走出一条新路! 父母说不要走错路,一失足,千古恨;老 师说不要走错路,莫教他日,悔不当初; 朋友说不要走错路,三思而后行,小心驶 得万年船。大家都害怕走错路,终将有朝 一日无路可走。
课堂小结
➢ 经典不厌百回读!对中国文化经典需要细读、 精读,反复读!
➢ 阅读中国文化经典,要注意学以致用,与圣哲 师友对话,与自己对话。
➢ 写作是高级的语言运用,仿用经典,是致敬经 典的最好方式!
课外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罚”了一年 行人照闯红灯
2013年4月9日,北京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 动,开始对闯红灯的行人开罚单。记者走访多个路口,发现只要没有 协管员,“闯红灯”现象依然严重。
排比句式,举例论证,结构分明。 可反面举例,也可正面举例。
仿用示范·2
学习贵在保持心静。听课时梦游天外,失 神发呆,则不能保持心静;读书时翻来倒 去,装模作样,则不能保持心静;自习时 左顾右盼,坐立不安,则不能保持心静。 心不静则无法专心向学,更谈不上潜心钻 研。因此说学习贵在保持心静。
讨论交流·2
讨论交流·1
①请各位同学特别是科代表和班干部, 仿用上面的论证方式为自己代言,写一 段话。
②守时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真题研讨·1
2016辽宁高考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 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 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 会生活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栗,然而因为它罕见的缘故,我们的一生还能侥幸地避免,而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写,记下 文字 书信 国书 应当,必须 通“邀”,邀 请 相约 希望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写 介词,替 介词,向 介词,因为 介词,表被动 前两个“为”译为 “是”;后一个 “为”是语气助词, 相当于“啊”“吗”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的戏曲、小说,没有不染此乐天的色彩的:开始于悲的终结于
欢,开始于分离的终结于团圆,开始于穷困的终结于亨通。不 这样做而想满足阅读者的心愿,难啊。像《牡丹亭》的返魂,
《长生殿》的重圆,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所以我国的
文学中,具有厌世而欲解脱精神的,仅有《桃花扇》和《红楼 梦》罢了。而《桃花扇》的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沧海桑田 的巨大变化,亲眼看到,亲身经历,却不能自悟,而是
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 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不肯毁于这弱点,于是 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我相信,天才骨子里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
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还乡。黄遵宪回乡后仍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 “新派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同时,他热心家 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 堂。黄遵宪的著作生平自定的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
《人境庐诗草》等。诗论主张“我手写吾口”,要求表现“古
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长于古体诗。
活页规范训练
二、词类活用
1.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满足
2.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用作名词,悲惨的事 名词用作动词,记录,书写 3.皆笔而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名一格,不专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名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在民族存亡的黑暗中,他举起了中国近代化思想启蒙的火炬。 《人境庐诗草》恰恰是这些装进新思想的古典诗歌,对“五 四”前夕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使他既站在 中国十大古典诗人行列之中,又被称为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 旗手。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赏读:努力学习,不要忘记自己家里世代治家都是很俭朴 的;金银财宝多了,只会使子孙变得愚蠢。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宋·张载《西铭》
赏读:贫穷、低贱、忧患、愁苦,也许能帮助你在事业
上有所成就。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知识卡片
一、作家作品
的变故,只是由普通的人物、普通的境遇逼迫,不得不这样。
他们明明知道其中的害处,却相互施加相互承受它,各自施加 力量却人人不承担它的过错。这种悲剧,它感人的程度超出前 二者很远。为什么呢?它所揭示的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发 生在一般规律之外的事,而是人生中本来就有的缘故。像前二 种悲剧,我们对蛇蝎人物和盲目的命运,未尝不害怕战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汪洙《神童诗》
赏读:王侯将相本来不是天生的富贵种,贫穷人家的孩子
发愤努力,也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好男儿应当发愤图强。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

——宋·刘克庄《贫居自警三首》之一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2.《人境庐诗草》内容简介 《人境庐诗草》是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和近代著名
爱国主义诗人黄遵宪的诗集,收录了作者从清同治四年至光绪
二十八年间(1865—1902)写的诗600余首,内容提要分十一卷, 书名取自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 《人境庐诗草》是其扛鼎之作。诗集内容丰富,格调高雅, 举凡咏政颂史、家国境况、朝野新闻、时事述评、四海名胜、
五洲风情、田园情趣、民俗乡音、追古念旧、怀乡忧民、治学
兴教、题赠酬答,乃至道场佛事、年景预测等无不涉猎,其取 材之广博堪称历代之最。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3.《人境庐诗草》的影响
《人境庐诗草》集中反映了黄遵宪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初期
思想认识上变化发展的轨迹。诗集中许多充满新思想、新见解、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9.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
温馨晨读篇
五、名句默写 始于离者终于合 始于困者终于亨 始于悲者终于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 是而 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六、课文翻译 《红楼梦》评论(节选) 我国人的精神,是人世间的,是乐天的,所以代表他们精神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红楼梦》一书,和一切喜剧相反,是彻头彻尾的悲
剧。„„根据叔本华的主张,悲剧中又有三种分类:第一种悲 剧,是由极恶的人,竭尽他们所有的能力来相互(陷害)造成的; 第二种是由盲目的命运造成的;第三种悲剧,是由于剧中的人 物的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这样,不是必定有蛇蝎的性质和意外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醒悟于张道士的一句话;再说跋涉几千里,冒着不可预测的危
险,被关到牢狱之中,所寻找的女子,才见到一次面,就因为
道士的话,很快就放弃了她,如果不是三岁的孩童,谁能相信 呢?所以《桃花扇》的解脱,是来自于外界的约束;而《红楼 梦》的解脱,是来自于自身的约束。况且《桃花扇》的作者, 只是借侯、李的事情,来写故国之哀,而不是以描写人生处世 为主。所以《桃花扇》是政治的,国民的,历史的;《红楼梦》 则是哲学的,宇宙的,文学的。这就是《红楼梦》极大地违背 了我国人的精神的原因,而它的价值也就在这里。
章著作都读过,但是你却不能不读王国维的这篇《〈红楼梦〉
评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红楼梦〉评论》是“红学” 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现代学术性质的论文。它尝试运用西方哲 学、文学和美学理论来评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出了《红楼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梦》的“精神”“美学价值”等崭新命题,并作了系统的探讨
5.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用作动词,见面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休息 6.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三、古今异义
1.虽一行作吏
一旦,一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光绪帝十三年,黄遵宪成书《日本国志》。光绪帝二十三 年他被任命为湖南长宝盐法道,积极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 新政。光绪帝二十四年八月,光绪帝任命黄遵宪为出使日本大 臣。戊戌政变失败后,黄遵宪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
新乱党,但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
和评价,较之先前旧红学派的感想式的评论和牵强附会的考证,
实在是一个明显的突破。王国维在其中强调了《红楼梦》的悲 剧性质及其价值,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的观点。虽然他的理论 基础是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及悲剧学说,意在突出人生即痛苦悲 观的思想,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以“解脱为理想”的“宇 宙之大著述”,这不见得符合小说的实际,但他力图从哲学的 角度把握《红楼梦》精神实质的努力,却为后来的文学研究开 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宋·苏轼《题西林壁》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读:横着看山则成为岭的形状,侧着看山则成为峰的 形状,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去看,山的形
状都不一样。不认识庐山总的风貌,那是因为置身于山中而
无法纵观全貌。前两句现在用来比喻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 发看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不一样。后两句比喻当局者迷,旁 观者清。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清末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
家、政治家、教育家,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他的一生可分
为四个阶段:即读书应试阶段(1863—1876);出使阶段(1877— 1894) ; 参 加 变 法 阶 段 (1895—1898) ; 乡 居 阶 段 (1899—1905) 。 1877年十月(光绪帝三年)黄遵宪应邀任参赞,随何如璋出使日 本。光绪帝八年,黄遵宪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新事物的篇章,是中日文化交流转折伊始的闻见录,是中日文
学艺术交流的文化桥梁,深刻表达了学习日本、呼唤改革的文 化诉求以及反抗日本侵略、建立平等友好文化关系的愿望。其
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见解,切中时代的脉搏。学习日本明治维
新的进步经验、发展中日友好交往与反抗其野蛮侵略、维护祖 国利益的辩证态度,在这里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历史最后没能 给黄遵宪提供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但“才大世不用,不幸以 诗鸣”,他用诗歌记录下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眼中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