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接应用题》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接应用题》优秀教学案例
2.强调方程在解答应用题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方程是解决等量关系问题的有力工具。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回顾所学知识,巩固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和步骤。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例如:相同加数法、比例法等,并举例说明。
4.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尝试列出方程解答。
3.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问题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等量关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含义。
2.结合课本例题,讲授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方程解答应用题。在此过程中,注重讲解清晰,步骤详细,让学生易于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信心和热爱。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善于思考的品质,使他们养成遇到问题主动解决的良好习惯。
4.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提示和鼓励。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贴近生活,体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案例

贴近生活,体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案例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教学案例贴近生活,体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案例旧县游墩小学陈忠伟国家《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这就说明:数学教学空间是不能只局限于书本里知识,数学知识应该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且学生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自己的生活背景,这中间就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再从现实中学数学、做数学,让数学知识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片断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应用题(板书:应用题),这些应用题记录的是我的学生杨美芳在星期天“当家”的事,(学生愣了:“当家”的事跟数学有什么关系呢?)师:杨美芳同学是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记录“当家”的每件事情,你们想看吗?(学生兴趣很足)师:老师要求你们边看边动脑,看谁的收获大。

出示:因为是弟弟同学的生日,杨美芳拿了80元零用钱给弟弟买了6朵鲜花,每朵2.5元,还有一盒蛋糕。

问多少元一盒?师:谁能把自己的解法说一说?生:用算术方法解,数量关系是:一共的钱-6朵花的钱=蛋糕的钱师:还有其他解法吗?生:我用方程解。

师:怎样列方程来解呢?一边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生:我的数量关系是:6朵花的钱+蛋糕的钱=一共的钱师:你设什么为X呢?生继续回答:解设:设蛋糕的钱为X元。

师板书学生的解法:6×2.5+X=2015+X=20X=5师:这个问题同学已经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来解答了,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用方程方法来解答,你还有不同的解法吗?生:蛋糕的钱+6朵花的钱=一共的钱一共的钱-蛋糕的钱=6朵花的钱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X=6×2.5X=20-15X=5师:一道题用两种方法解答,如果结果相等,说明解答对了,这也是一种验算应用题的方法。

师:你认为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步骤是什么?生: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再列方程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分数除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分数除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除法,我们将使用西师大版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

我们将从第3.2节开始,这部分的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概念和如何使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并讲解如何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学会使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除法的概念和如何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理解和应用分数除法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地设置和解决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有黑板、粉笔和一些实际问题的小卡片。

学具有练习本、铅笔和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

例如,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水果篮子里有12个苹果,每个苹果被分成了4份,那么这个篮子里有多少份苹果?”我会让学生们思考并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分数除法的概念和一些例题的解答过程。

我会用黑板和粉笔将一些关键的步骤和答案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并跟随我的讲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巩固和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作业题目将包括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一些练习题目的解答。

例如,作业题目可以是:“如果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0名学生参加了篮球比赛,那么剩下的学生参加了足球比赛?”答案可以是:“剩下的学生参加了足球比赛的人数是20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们对分数除法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使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如何正确地设置和解决方程还存在一些困难,我将在下一节课中重点讲解和练习这个问题。

列方程解加减乘除计算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列方程解加减乘除计算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列方程解加减乘除计算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课题:列方程解加减乘除计算问题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解下列方程:x+5.7=10x-3.4=7.61.4x=5.6x÷4=2.52、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解简易方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列解简单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探究例3:1、电脑出示洪泽湖景色的图片,介绍洪泽湖,并播出一则有关洪泽湖大坝水位的新闻广播,引出并出示例3:“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提问:知道了今日水位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可以求什么问题?(警戒水位是多少米?)3、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教师: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反馈学生的解题方法。

大多学生可能只想到算术解法。

反馈学生的算术解法,并让学生口述出算术解法的数量关系式。

14.14—0.64=13.5(m)5、引导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师:根据前面分析得出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解答吗?6、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后反馈学生的尝试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列出方程解答。

解:设警戒水位是x米。

警戒水位+超出水位=今日水位x+0.64=14.14x+0.64—0.64=14.14—0.64x=13.5答:警戒水位13.5米。

注意书写格式,并口头检验。

探究例4:(教学过程同例3基本相同,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解决。

)1、引入新课:你知道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浪费多少水吗?如果想要知道每分钟浪费的水,你能想到什么办法?课件介绍教材中一位少先队员的做法:拿桶接了一段时间,然后称出其一共接了多少质量的水。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案例及反思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案例及反思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案例及反思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算术中和倍与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小学学习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学习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提供数学信息把学生带到生活数学学习的园地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能提出问题,同时还能解决问题,(一)课件出示师:“今年,我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4倍;我比女儿大24岁。

”1、师:看到这条信息,你们想知道什么呢?生:想知道老师今年的年龄,还想知道老师女儿的年龄。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问题:今年老师几岁,老师女儿几岁?师:这道应用题与我们前面学习到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吗?生:这道题有两个求知数,要求两个未知数。

师生一起分析,课件出现线段图:师:从图上看,如果要用方程解,有两个未知数该怎么办呢?可以先设哪个量为X?另一个未知数呢?学生回答,并说明为什么?课件出示:解:设女儿为X岁,老师为4X或(X+24)岁。

师强调:在题里要求两个未知数时,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我们一般设1份数(1倍数)即单位“1‘的量为X,另一个未知数则用含有未知数X的式子来表示。

课件标出:X 4X(X+24)师:你们能根据线段图,找到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吗?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列各种不同的方程进行解答,让学生把自己与别人所不同的方程写在黑板上。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3、请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讲解自己所列的方程是根据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列出来的。

4、师:如果我们要检验一下,做得是否正确,有什么办法?师强调:把两个得数进行列式计算,检验:32÷8=4 32-8=24(岁)(二)课件出示五年三班有学生48人,男生是女生的1.4倍。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第一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五年级下册初步认识方程,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师注意以数量甲比数量乙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方程的几解法,积累分析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谈话引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着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相应图片)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小黑板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2.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发:你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相关文字下作出标志,并要求学生进行完整地表述)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将单眼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交流板书学生想到的等量关系式:①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②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③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3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3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解法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个章节。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进而求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应用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解应用题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找出等量关系不够准确,列方程不够熟练,对问题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培养学生列方程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并能用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并能用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培养学生列方程的能力。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的应用题,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找到等量关系。

2.准备典型的应用题,用于分析和解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并让学生尝试用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来表示这种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用方程来解答。

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的教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的教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概念。

2.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3. 常见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类型及解题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正确列出方程并求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2. 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题,引发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定义和意义。

3. 演示步骤:以一个具体例子展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4. 分析常见类型:讲解常见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类型及解题策略。

5. 练习巩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典型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收集学生的解答,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介绍一些高级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九、教学资源1. 教案、PPT、习题集等教学资料。

2. 网络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数学论坛等,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图形直观地理解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能够正确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2.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方法,能够将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3.能够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掌握提取公因数、应用平方差公式等技巧,提高解题效率。
3.实际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总结如何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以上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列方程解决问题例4∣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列方程解决问题例4∣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5单元列方程解决问题例4∣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例4。

具体内容包括: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问题。

通过例4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求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求解。

难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3. 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4.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例4,引导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现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列方程解决问题:步骤1:理解实际问题,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步骤2:设未知数为x步骤3: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步骤4:求解方程,得到未知数的值步骤5: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购物问题,列方程求解。

(2)运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分配问题。

2. 答案:(1)购物问题:设购买x元商品,列出方程求解。

(2)分配问题:设分配的物品数量为x,列出方程求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列方程的步骤和技巧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篇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数(已知)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求另一个数。

教学时,首先要复习以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关键的一步是什么?让学生明确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最为关键的。

如何找等量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单纯根据题意去理解,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画线段图,通过线段图的直观感知去分析、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从几个等量关系中甑选出一个一般的关系式去列方程。

尽管如此,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究其原因,大多是直接把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比较,而没有和小雁塔高度的2倍去比较。

等量关系犹如解题的拐杖,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分析。

列方程解答完后,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而且检验一定要结合题意,看结果是否符合题意,而不是检验方程本身解得正确与否。

这一点有些学生往往忽视,往往没有检验的习惯,因此正确率不高。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一个数已知,另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比较混淆,当练习课出现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x+()=()的方程,而根本没有去分析一个数已知还是未知,到底应采用什么方法解答。

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一倍数”到底是已知还是未知,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依葫芦画瓢,否则知识在头脑中只是水上浮萍,没有根基。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篇2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问题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没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这给教学此内容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教者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教者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教者复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出示了“看图列方程并解答”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很容易根据图中表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但这并不是教者的最终目的,学生解答师生共同评价,在此老师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关系来列方程的?”此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量关系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

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设计

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设计

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方法。

2.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概念和步骤。

2. 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必要性。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还剩多少个?”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来解答。

(二)讲解新知1. 定义和解释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概念。

2. 展示如何列出正确的方程,并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原因。

3. 解释如何解这个方程,得到最终的答案。

(三)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如“小明有x本书,他借给小红3本,还剩8本,那么小明原来有多少本书?”并引导学生自己列出方程并解出答案。

(四)实际问题的应用1. 提供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比如购物、分组等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用到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例子。

(五)课堂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列出方程并解出答案。

五、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理解程度,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精选3篇)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精选3篇)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优秀教案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及发现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4.通过调查数据和利用数据,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等量关系.教学准备调查表的各项内容,学生需提前一天认真调查,填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也是洋里中心校毕业的,我很愿意与同学们交朋友,交朋友应相互了解,比如,我知道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你们猜猜,陈老师今年有多少岁?二、沟通整理,复习。

1、理一理,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关键。

(1)让我用应用题的方式告诉你们: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他们岁数之和是陈老师的,陈老师今年多少岁?(板书)(2)你能用方程方法解答这一题吗?(反馈)今天,我们将通过了解陈老师,一起交朋友的办法来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板书课题: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3)过渡:结合解的过程,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并写在笔记中。

(4)反馈:谁来说说?(师简单板书各步。

)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划出第二步)(5)过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等量关系找到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陈老师有多个找等量关系的绝招,这些绝招就隐藏在陈老师的“自我介绍”中。

2、了解找等量关系的途径,优选方程方法。

(1)找等量关系,并写出来。

“自我介绍”副班长体重35千克,比陈老师体重的多5千克,陈老师体重多少千克?陈老师爱好种花,去年种了一批,大旱后死了三分之一,过冬时又死了6棵,最后还剩10棵,求去年种了多少棵?陈老师家门口有一长方形的鱼塘,周长24米,长7米,那宽多少米?陈老师节约用钱,去年还存了5000元,存期一年,利率2,今年取款时银行应多付我多少元?(2)生逐题回答等量关系,师生共同小结:找等量关系可以根据什么去找?(根据关键句或重点词句找等量关系;按照事理以及根据事情发展感变化的情况找等量关系;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小学数学教案《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_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_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页的例题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能正确列出或的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过程一、新授课教学教科书第61页的例题4。

1、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

提问:半小时的接水量表示什么?(表示30分钟的滴水量。

)每分钟的滴水量×30分钟=半小时的滴水量3、列方程。

提问:根据等量关系式,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板书:解题:假设每分钟的滴水量为xg,1.8kg=1800g30x=180030x÷30=1800÷30x=60答:每分钟的滴水量为60g。

二、小结1、提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弄清楚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6题。

(1)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求出方程的解。

(3)教师讲评,重点讲解等量关系。

2、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7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你是怎样判断圈出来的字母表示的值得最大的?小结:当和相同时,一个加数越大,另一个加数就越小,所以第一组中a最大。

当差相同时,一个减数越小,被减数就越大,所以第二组中a最大。

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所以第三组中a最大。

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大,所以第四组中a最大。

四、作业:教科书第64页的练习十一的第8-11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第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3.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二、复习探讨.(一)教学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读题,学生试做.2.学生汇报(可能情况)(1)(90+75)×4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2)90×4+75×4提问:90×4与75×4分别求的是什么问题?(3)÷4=90+75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4)÷4-75=90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5)÷4-90=75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3.讨论思考.(1)用方程解这道应用题,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三种方法都正确?(等号的左右表示含义相同)(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两点:变未知条件为已知条件,同时参加运算;列出的式子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且左右表示的数量关系一致(3)怎样判定用方程解一道应用题是否正确?(方程的左右是否为等量关系)4.小结.(1)小组讨论: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点?(2)小组汇报:①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为特殊地位,不参加运算;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与已知数处于平等地位,可以参加列式.②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需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用已知条件表示求未知数的量;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二)变式反馈: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1.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辆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辆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三、巩固反馈.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_____________=53_____________=116(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元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_____________=139.5_____________=9.6×3(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_____________=280×32.解应用题.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3.思考题.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师傅加工零件80个,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2倍少10个.徒弟加工零件多少个?2.徒弟加工零件45,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多5个.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六、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等量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第二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求未知数.×=-=÷=1-=÷=1-=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格式是什么2.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二、复习探讨.(一)教学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读题,学生试做.2.学生汇报(可能情况)(1)(90+75)×4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2)90×4+75×4提问:90×4与75×4分别求的是什么问题?(3)÷4=90+75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4)÷4-75=90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5)÷4-90=75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3.讨论思考.(1)用方程解这道应用题,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三种方法都正确?(等号的左右表示含义相同)(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两点:变未知条件为已知条件,同时参加运算;列出的式子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且左右表示的数量关系一致(3)怎样判定用方程解一道应用题是否正确?(方程的左右是否为等量关系)4.小结.(1)小组讨论: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点?(2)小组汇报:①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为特殊地位,不参加运算;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与已知数处于平等地位,可以参加列式.②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需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用已知条件表示求未知数的量;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二)变式反馈: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1.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辆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辆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三、巩固反馈.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_____________=53_____________=116(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元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_____________=139.5_____________=9.6×3(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_____________=280×32.解应用题.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3.思考题.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师傅加工零件80个,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2倍少10个.徒弟加工零件多少个?2.徒弟加工零件45,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多5个.师傅加工零第三篇:《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执教:黑龙江省大庆市直机关第三小学张巍巍教案背景:针对五年级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问题,我们把《列方程解应用题》作为一个小专题,在网上进行了一次教研。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专题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_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专题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_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专题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_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专题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难点。

这一部分内容融入了等式的性质,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有助于对所学的算术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初步渗透代数的思想,然而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点。

一、审清题意:审题,理解题意。

即全面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特别要把牵涉到的一些概念术语弄清,如同向,相向,增加到,增加了等。

二、确立未知数:即用x表示所求的数量或有关的未知量。

若题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则找出他们之间数量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分别将它们表示出来;三、寻找等量关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因而是“等式”是列方程比不可少的条件。

所以寻找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常见的等量关系有以下几种:1、总量相等;2、成倍数相等;3、按公式相等;小学常用数量关系总结:【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①合作行程:速度和×时间=路程和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甲的速度×甲的时间+乙的速度×乙的时间=总路程(注意:总路程是指已经行走的路程,未走的路程要扣除)②追及行程:速度差×时间=路程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路程差甲的速度×甲的时间—乙的速度×乙的时间=路程差(注意:路程差是指二者相差的路程,分为先天形成和后天形成两种)③流水行船: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是指船在不受外力影响的作用下,由船本身决定的速度,一般不会改变)【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①合作工程: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和甲的工作总量+乙的工作总量=总的工作总量甲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时间+乙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时间=总的工作总量(注意:总的工作总量是指已经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工作要扣除)②追及工程:工作效率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差甲的工作总量—乙的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差甲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时间—乙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差(注意:工作总量差是指二者相差的工作量,分为先天形成和后天形成两种)【商品问题】单价×数量=总价售价—成本=利润利润÷成本-利润率【植树问题】(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六年级乘除法解方程

六年级乘除法解方程

六年级乘除法解方程标题:六年级乘除法解方程正文:在数学中,乘除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方程问题。

特别是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乘除法的更多应用。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方程的例子来深入学习乘除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方程:3x + 2 = 11我们可以使用乘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将方程两边的2除以3,得到:2/3 = 11/3接下来,我们将方程两边的3乘以2,得到:6 = 11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等式:6 = 11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3x + 2 = 11是一个等式,它的解为x = 1。

现在,我们来尝试解决一个简单的方程:3x + 4 = 12我们可以使用乘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方程两边的4除以3,得到:4/3 = 12/3接下来,我们将方程两边的3乘以3,得到:9 = 12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等式:9 = 12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3x + 4 = 12是一个等式,它的解为x = 1。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上,乘除法在解决很多方程问题中都可以使用。

在六年级,我们将会学习更多的乘除法应用,例如如何使用乘除法来求解最值、如何计算百分比等等。

拓展:除了乘除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加減法来求解方程。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方程:2x - 1 = 3我们可以使用加減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方程两边的1相加,得到:2x = 4接下来,我们将方程两边的3减去,得到:2x = 4 - 3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等式:2x = 1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x - 1 = 3是一个等式,它的解为x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感受数学的力量,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与解题水平。

2、水平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
分析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写等量关系。

(1)小明比老师矮43厘米。

(2)老师的体重是小明的3倍.
(3)每天生产76件,3天生产了228件。

2.根据问题找条件。

(1)还剩多少页没看?
(2)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3)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发散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今天要学习列方程解决乘除计算应用题。

(板书课题)
(二)教学实施
出示教材第61页例4
1.提问;要想知道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会浪费多少水,怎么办?
2.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介绍教材中的做法:拿桶接半小时,称得共1.8公
斤水.然后讨论:每分钟滴水量与半小时滴水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学生思考后,口答数量关系式:
每分钟滴的水×30=半小时滴的水
然后请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交流解答过程.
4.学生口述验算过程.
5.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解题关键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总结:
(1)弄清楚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用X表示未知数。

(3)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第6题(下两图)。

(1)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求出方程的解。

(3)展示讲评,重点分析等量关系。

2.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你是怎样判断圈出来的字母表示的值得最大的?
归纳:当和相同时,一个加数越大,另一个加数就越小,所以第一组中a最大。

当差相同时,一个减数越小,被减数就越大,所以第二组中a最大。

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所以第三组中a最大。

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大,所以第四组中a最大。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会列方程解答一步应用题了吗?你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了吗?
(五)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9、10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