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技术方法
_十一五_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人居环境研究课题_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十一五”课题引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 PEIA)是将环境因素系统纳入宏观决策,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也是我国现阶段依法推进战略环评的主要形式(潘岳,2005)。
自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六年来,规划环评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仍然面临着“作为热点研究领域和热门话题,而理论研究进展缓慢和推进实施障碍重重”的窘境。
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影响规划环评在中国顺利实施的主要障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法和理论体系研究刚刚起步。
主要是面对规划的复杂性、前瞻性及不确定性,及其环境影响的累积性和不确定性,规划环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仍不完善,多数方法仍集中在应用传统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层面,有待于开发适合于PEIA各环节的技术方法体系,规划环评适用技术方法体系的完善将有利于提高规划环评的有效性,使其成为规划决策的有利辅助工具;二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2009年10月1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实施,为环境决策融入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制度抓手(汪劲,2009),将极大地促进PEIA管理体制的完善。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人居环境研究课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莫罹 孔彦鸿 袁少军 刘广奇 周长青 陈利群□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系 周影烈 □ 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系 王会芝摘要:技术方法的不完善是影响规划环评有效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国内外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技术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特点,本文介绍了三种适用于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即叠图法+GIS集成技术、水资源承载力法、数学模型法,及其为城市总体规划决策提供的支撑作用。
最后探讨了城市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规划环评;城市规划;技术方法城市规划环评同样面临着技术方法不完善的困境,本文将重点讨论城市规划环评的适用技术方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都在努力寻求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来衡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成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评估方法,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环境保护评估方法1.1 环境效益评估方法环境效益评估方法主要通过对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生态状况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评估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环境质量指数(EQI):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的好坏,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资源利用效率:衡量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如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生态状况指标: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如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覆盖率等。
1.2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主要针对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环境影响评价(EIA):通过对建设项目的污染排放、资源消耗、生态影响等方面进行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风险评估(ERA):评估建设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2. 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主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综合反映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如世界可持续发展报告(WDR)中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绿色GDP: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对GDP的负面影响,更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HDI):综合考虑人均寿命、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等方面,评价社会发展的水平。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的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形成更为全面的评估体系。
例如,可持续发展指数(SDI)可以与环境质量指数(EQI)相结合,形成一个更为综合的评估指标,更好地反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水平。
环境监测与评估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
环境监测与评估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环境监测与评估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在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与评估的科学方法,以及在保护环境中的应用。
一、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状况和变化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观测、记录和分析。
它通过对环境各要素进行采样和分析,了解环境的质量和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监测站点与参数:为了能够全面了解环境状况,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站点,并选择合适的监测参数。
监测站点的选择应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污染源分布等因素,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监测参数,如大气中的颗粒物、水体中的溶解氧等。
2. 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的采集必须准确无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和采样点,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保存和处理。
同时,还要注意样品的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3. 数据收集与处理:在环境监测中,大量的数据需要收集和处理。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现场观测、实验室分析和遥感技术等方法得到。
在收集到数据后,还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并为环境评估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对环境活动、政策或工程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环境影响。
环境评估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评估对象和范围:在进行环境评估时,首先要明确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评估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环境项目,如工程项目、生产活动等;评估范围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
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有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工作。
2. 采集数据与信息:环境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包括环境基线数据、环境影响预测数据等。
生态环境危害评估的方法和技术研究
生态环境危害评估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生态环境危害评估是为了了解和评估人类的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潜在贡献。
随着人类活动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增长,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于环境危害评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介绍评估生态环境危害的方法和技术。
1. 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是一种将多种指标综合考虑评估生态环境危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环境保护部门和政府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使用此方法可以减少评估的难度,简化评估过程,提供快速的评估结论,而且不需要过多的数据。
综合评估方法的关键是选择的指标,应该选择代表整体环境的指标,例如大气、水和土壤质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然后,这些指标应该使用适当的定量表达方式,比如,使用化学指标或热力学模型去描述环境的状态。
2. 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生态风险评估方法是一种评估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和潜在损失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估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如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估方法最重要的因素是风险评估模型。
这种方法通过将各种复杂的环境因素组合,以定量的方式衡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模型可以使用各种数据和参数,例如,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物质转移速率和生物累积因子等。
风险评估模型常被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的管控,以及环境污染源的管理中。
3.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是一种将社会经济活动的决策与可持续发展指标对比,以预测决策结果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资源。
其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决策者的决策,以及公众和利益攸关方的参考。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的主要难点是对环境影响的观测、实证和预测。
对环境影响的观测需要大量的野外数据收集和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和经济系统,对环境影响的实证需要不同的方法,例如模拟和实验。
对环境影响的预测需要将现实情境和模拟理论相结合,使用多种模型和工具进行分析。
4.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是一种量化评估生态系统对人类经济系统的贡献的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07〕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气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紧紧围绕实现《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把防治污染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到201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削减10%。
同时,要加快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资到位、监管到位。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要严格执法监督,督促企业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动员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
要高度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合理性。
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流域与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在2008年底和2010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阐明“十一五”期间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目标、任务、投资重点和政策措施,重点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同时引导企业、动员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影响评价逐渐成为了我们重要的一部分。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城市规划、工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等。
本文将主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一、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对象主要是建设项目、政策和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建设项目:指各类工业、农业、旅游、居住、交通等建设项目,评价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 政策和规划:指各级政府制定的城市、区域、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等,评价对环境的影响。
二、评价步骤1. 前期研究:主要是对项目进行概览性框架分析,确定项目涉及的环境因素、评价标准和方法,建立环境基础资料和评价模型等。
2. 现场调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周边环境状况,确定评价对象和对象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规律。
3. 环境影响预测: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专家意见和模拟分析等方法,预测评价对象对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将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提交重要部门和大众,为评价对象的批准、实施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
5. 监测与评估:对设施运行后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评价方法与技术1.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评价的重要技术支撑,将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环境数据在地图上进行统一叠加和分析,提高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和科学化程度。
2. 生态系统评价:主要是对评价对象的生态环境和生命系统进行逐步评估,包括植被、动物、渔业、水生态和土壤生态等各方面的分析,建立生态系统模型,评价对象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风险评价:主要是评估环境影响后对人体、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疾病和伤害,建立风险模型,评估环境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 社会影响评价:主要是评价对周围居民、文化遗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建立社会影响模型,评估评价对象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对环境保护的评估措施
对环境保护的评估措施环境保护是我们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评估环境保护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的方法和指导原则。
1. 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是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项目或决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影响,以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减轻。
2. 持续监测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持续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定期监测环境参数和指标,可以评估措施的效果,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监测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公众,以便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3. 关注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反馈,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各方对环境保护措施的看法和需求。
公众参与还可以提供重要的监督机制,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4. 整合各方资源环境保护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评估措施时,应充分整合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包括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组织等。
只有真正实现多方参与和协同作用,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5. 提高法律法规的适应性评估环境保护措施还需要审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及时修订和完善。
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对于环境保护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评估和改进,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请注意,以上仅为对环境保护评估措施的简要介绍,具体情况和实施方案会根据具体项目和环境特点进行调整和确定。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当地的法律、政策和管理要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张三,李四. 环境评估实施手册. 人民出版社,2018.- 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科学出版社,2019.以上。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为 当前 减 排 工 作 的 中 心 任 务 。大 力 削
减 火 电、 钢 铁 、 有色 、水 泥 行 业 的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量 和 造 纸 、 化 工 、 酿 造 、 印染 行 业 的水 污 染 物 排 放 量 。二
要深入开展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
峡 库 区 及 其 上游 、 黄 河 中上 游 等 流 域 的2 1个 水 污 染 治理 项 目中 , 已完 成 72
节能减 排 项 目 , 以消 除 企 业 、 团 体 或
境 交 易 所 在 京 推 出 “ 国 低 碳 信 用 中 卡 ” ,这 是 国 内首 张 低碳 主题 的信 用 卡 。此 举 标 志 着 节 能 减排 开始 进 入 个 人 消 费领 域 。 据 兴 业 银 行信 用 卡 中心 总 经 理 严 学 旺 介 绍 , 作 为 中 国 首张 低 碳 主 题 的 信 用 卡 ,兴 业 银 行 中 国低 碳 信 用 卡 除
控 制 水 污 染 物 排 放 总 量 。把 确 保 群 众 饮 用 水 安全 作 为 重 中 之 重 , 开 展 环保 逗 点城 市 饮 用 水 水 源 水 质 达 标 评 估 。 三 要 积 极 推 动 农 村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与土
占2 .% 89 。解 决 了 15 多农 村 人 口的 .亿
个 人 在 成 功 申办 “ 国低 碳 信 用 卡 ” 中
后 ,即 自愿 承 诺 卡 片激 活 后 的首 年 购 买定 额 的碳 减 排量 ,其 中金 卡为 2 , 吨
人 可根 据 个 人 每 年 预 计 产 生 的碳 排放
普卡为1 ,测算后碳减排量每吨约为 吨
口
门 向社会 公 布 。 ( 国务院 办公 厅 )
“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附件一:“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第一部分总则一、考核范围(一)城市地区:包括城区、郊区和市辖县、县级市。
(二)城市市区:包括城区、郊区,不包括市辖县、县级市。
(三)建成区面积:按建设部建综[2001]255号文件“关于印发城市建设统计指标解释的通知”的解释。
“十一五”期间城考考核的建成区面积,是指市区建成区面积。
建成区面积以考核年度初的数据为准。
二、考核原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考核城市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按国家认证的点位进行监测,省级考核城市(不含国家考核的城市)按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监测点进行监测。
(二)考核指标中涉及到的有关监测内容,如果国家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以国家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为准,未规定的按本实施细则执行。
涉及国家环保总局有关文件的,以最新要求为准。
(三)监测方案一经确定,“十一五”期间原则上不作变动,如出现不能按原监测方案进行的情况,由城市环保部门提出申请,— 3 —— 4 —经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后方可调整。
第二部分 指标解释环境质量指标(44%)5项一、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一)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空气污染指数(API )为城市建成区内认证点位每日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 ),其计算方法按照《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执行。
%全年天数的天数比例=的天数所占全年天数的100100100⨯≤≤API API(二)计分方法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计分权重为20分。
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85%时得20分;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30%时得0分。
计分公式:20×(X-30)/55式中:X 为 API 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单位:%。
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方案
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方案一、评估目的对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重点说清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工程、措施等完成情况,评估形成的实际工作能力,分析规划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规划实施的重点,提出规划实施和调整的建议,全面有效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二、评估依据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依据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文本、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07〕37号)及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发〔2008〕118号)对开展中期评估的有关要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领域)进行。
三、评估原则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应遵循“对照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对照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内容,将硬件建设与基础工作条件、队伍编制、人才培训、运行保障等基础保障条件作为能力建设整体系统,以环境监测、监察、核与辐射达标建设为重点,对规划实施情况予以评估,全面推进环境监管能力系统建设。
四、评估对象评估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环境保护部有关业务司局、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部门以及规划涉及的国家级环境监测、监察、核与辐射、宣教、信息、科研等有关部门及环境保护部派出机构执行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的情况。
五、评估程序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由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并发布评估方案与评估报告大纲。
按照中期评估报告大纲(见附件2)的要求,规划内容中由中央本级单位负责实施的,由各中央本级单位编制评估报告(后附评估指标表等);由地方负责实施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编制评估报告(后附评估指标表等)。
评估报告报规划财务司后,由规划财务司委托有关技术支持单位,在各地评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有关部门和地方评估专家咨询等方式,完成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对各项计划、项目或政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的过程。
作为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
一、目标导向技术目标导向技术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确定为一项特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可以根据不同项目或政策的特点,设定适当的环境质量标准,并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估。
目标导向技术能够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生态系统评估技术生态系统评估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它基于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理解,分析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生态系统评估技术来评估各类项目或政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确定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和保护措施,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风险评估技术风险评估技术是一种基于风险概念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通过识别和评估项目或政策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和潜在风险,以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可以应用风险评估技术,对可能引发环境风险的项目进行评估,并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通过适当的风险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类项目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方法,用于模拟和预测项目或政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工具。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对各类项目进行预测和评估,以提前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
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的应用能够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是将多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和方法结合起来,对项目或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的技术。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技术指南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技术指南《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技术指南2008年11月目录一、评估依据 (1)二、工作目标 (2)三、评估原则 (3)四、评估主体与对象 (4)五、评估程序 (4)六、评估方法 (5)七、评估报告和内容 (7)八、工作安排 (11)附1:中期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12)附2:定量评估指标与定性评估条目 (16)附3:中期评估技术方法参考 (35)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07?37号)》精神,落实《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环境保护部拟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门(行业)在2008年12月31日前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情况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一、评估依据开展《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环保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依据如下: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07】37号)要求:“要高度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合理性。
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流域与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在2008年底和2010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
”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求:“环保部门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加强环境统计和监测,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流域与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在2008年底和2010年底,分别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
”3、《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要求:“国家级专项规划实施过程中,编制部门要加强跟踪监测,应适时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审批机关提交评估报告。
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
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是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指导。
2006年至2010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积极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标准规划。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标准制定、具体标准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壤污染等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明确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十一五国家发展规划当中。
二、标准制定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为了规范和管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确保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要求。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工作,重点关注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的保护。
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需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控性和可实施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进行制定。
三、具体标准1.大气环境标准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监测方法等。
这些标准对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水环境标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制定了一系列与水环境保护相关的标准,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等。
这些标准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3.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严重威胁着农田、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针对土壤环境保护问题,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制定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保护农田和土壤资源。
四、实施效果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落实和实施。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模板
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二OO 九年一月目录一、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二、工作任务 ..签三、评估报告内容.错误!未定义书四、工作进度安排签错误!未定义附件 1 《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2 《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定量评估指标填写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3 《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定量评估指标与定性评估条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4 各省辖市《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5 各省辖市《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重点环保工程项目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按照环境保护部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为认真做好《江苏省”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十一五”环保规划) 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 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开展”十一五”环保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 客观评价”十一五”环保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 科学评价判断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二、工作任务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1、评估总结规划实施中期执行情况。
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与指标
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与指标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生态安全要求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何评估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一。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讨论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一、常用的评估方法1.综合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是通过对一定范围内各种因素进行专业评估,综合分析来刻画该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质量和状况。
综合评估法需要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生态、社会、经济因素,对相应指标进行量化、分值和综合评价。
这种方法既可以定量化,也可以定性化,具有科学、客观、可比性等优点,是广泛采纳的评估方法之一。
2.物质流分析法物质流分析法是通过跟踪和记录从自然界、技术和经济活动所消耗的原材料、能源和资源等物质在生态环境中的流动和利用过程,分析和评估生态和环境系统中各种物质流的动态变化,从而评估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该方法可以分析环境系统中的各种物质流,了解耗能和产能,揭示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本质,是评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评估的关键。
评估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既必须考虑到评价对象的特点,也必须充分体现评价标准的优越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常用的指标有以下几类:1.生态指标(1)生物多样性指标,如物种种类数、优势种比例、植被覆盖率等。
(2)生态系统功能指标,如生态稳定性、生物量增长、养分循环等。
(3)污染物质指标,如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重金属等。
2.经济指标(1)生产效率指标,如单位劳动力生产率、能耗率、原材料利用率等。
(2)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如水资源利用系数、能源资源利用系数、土地资源利用系数等。
(3)环境保护成本指标,如环境损失费、环保总费用、环保设备投资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涉及部门众多 环保、水利、农业、林业、海洋与建设等诸多政 府部门工作
强调政府职能的发挥 强调各省级人民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与中央各部委 应承担的职责;各级政府的环保监督管理、宣传 教育、科研支撑等职能;
h
3
一、“十一五”规划特点
约束性与导向性并重 约束性:政府硬性职责,如城市污水、垃圾 导向型:企业、民众,如循环经济的政府导向
h
8
总体框架—逻辑框架法
满足:全面、系统、结构、层次化评估 逻辑框架法:评估的框架思维模式 总体分析的工具,评估工作初期用于指标列
举、数据搜集与指标初步集成等 一般性分析,需要其他专业方法支持:效益
分析、进度计划、因果分析等
h
9
逻辑框架的基本结构
层次纲要 客观验证指标
验证依据
假定条件
目标/影响 目标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方法 实现目标主要条件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情况
七大环境要素规划实施评估
环保共性保障措施
置信 程度
…… 环 环 环
境境 境
事执 监
故法 测
模
应监 预
块
急督 警
与
体体 体
子
系系 系
模
块
层
区 域 变 权
水 环 境 保 护 规 划 实 施 情
况
大 气 环 境 保 护 规 划 实 施 情
况
固 体 废 物 规 划 实 施 情
况
C饮 O用 D水 削水 减源 子安 模全 块子
环保能力建设:监测预警、执法监督与事故应急体 系建设、金环工程、科技创新支撑与人才培养等
共性保障措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结 构调整、落实环保责任、增加环保投入、严格环境 监管、发展环保产业、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环 境保护国际合作等
h
13
中 期 评 估
总 体 框 架
——
总体层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情况
h
6
三、中期评估技术方法设计
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
定量评估:约束性语言--量化要求;逻辑 判断
定性评估:导向性语言--无法定量评估; 中期未能形成可见且可量化产出的任务 ( 如政策制定、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 这些内容可能有部分量化数据,但不足以 完全说明其实施情况);
h
7
四、评估技术方法内容
总体框架 定量指标 定性评估 进度预测
任务与目标逻辑对应 政府公共领域投资与政策制定实施、依据政府部 门职责形成政府任务分工,提出规划目标
总量减排的要求突出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COD、SO2)
h
4
二、评估工作目标
五大目标: 1、掌握规划实施中期情况 2、探讨分析实施的经验与问题 3、明确未来两年的工作重点 4、初步预测2010年规划实施情况 5、构建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目的/作用 目的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方法 实现目的主要条件
产出/结果 产出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方法 实现产出主要条件
投入/措施 投入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方法 落实投入主要条件
总体框架—逻辑框架法
本次评估强调逻辑框架的垂直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由于中期评估不如终期考核评估那样具有行政考核
h
16
因 果 分 析 示 例
目标层
大气环境质量
按照规划文本穷举
目的层 产出层 投入层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SO2减排总量
归纳分类
工业废气防治
……
燃
重 点
燃
煤
工
煤
电
业
厂 脱 硫 工
废
气
置
源 自
信
动
程
监
电 厂 达 标
进
控
排
度
水 平
放 率
逻辑对应
燃 煤 电 厂 脱 硫 工 程 投 资
反向思考
火 电 厂 脱 硫 电 价 政 策 执 行 情 况
规划评估技术方法应能满足前4项目标的要
求
h
5
三、中期评估技术方法设计
全面反映规划内容框架:
纵向涵盖投入、产出、目的与目标4个层次; 横向涵盖各环境要素保护与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领域;
评估的内在逻辑性:
构建各因果链条,强化投入产出的逻辑对应性,考虑 相关环境管理与监测条件(置信程度)、政策制定实 施与环境外部形势(灰色因子),尽可能满足逻辑自 洽性要求 结合国家与各省中期与终期目标要求,深入探讨分析 规划实施的经验和问题,提出未来规划实施 重点,初 步预测2010年终期实施完成情况。
h
15
强化分析产出
因果架构层次: 以大气环境保护领域而言:SO2减排、工业废气防 治、机动车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子因果 架构; 以SO2减排而言:投入性指标包括火电厂脱硫电价、 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热电联产外)准入政策、 SO2减排工程投资等,其产出性指标包括燃煤电厂脱 硫工程削减量、工业重点污染源排放稳定达标削减 量等
目的层:总量减排(重点—COD、SO2)
产出层:重点工程进度(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燃煤电厂脱硫等)、政府部门工作任务(监测统 计、行政执法、宣传教育)的成果
投入层:污染防治投资、政府政策制定、政府监
管能力建设投入、环境保护科研投入及政府部门 对其成果的运用情况等
h
12
强化分析产出—评估内容
7个环境要素:水、大气、固体废物、生态保护、农 村环境、近岸海域、核与辐射
模
块
……
灰色 因子
……
区
域
经
经落
济
济实
与
结环
环
构保
境
调责
协
整任
调
发
展
……
定
定
定 定
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定
定
定定定 定定定 定定定
强化分析产出
逻辑推理技巧
图表分析—简化逻辑关系链; 思维变换—逻辑一一对应,问题转化 反向思考—穷举与排除 归纳分类—抽象、概括与分类
其他:演绎推理、计算推导等严格的逻辑推理
so2
so2
产
业
等 产 生 的 削 减
结 构 调 整 与 节 能
举
措
具体方法以 《主要污染 物总量减排 考核办法》 (国发 [2007]36号 转发)为准
列举
酸
雨
新
和
扩
建
燃
防
煤
治
电
规
厂
划
准
实
入
施
政
情
策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中期评估技术方法
周劲松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2008-12
h
1
内容
“十一五”规划特点 中期评估工作目标 中期评估技术方法设计 评估具体技术方法内容 中期评估技术建议及其他
h
2
一、“十一五”规划特点
内容编制全面 环境要素、能力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工程与 政策措施等
性质,不强调指标数据的监督与考核(如工程竣工 验收文件、水质全分析监测结果文件等) 数据分析校核:参照相关定性评估条目的部分评估 数据、外部人口经济数据、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安装 与运行情况等数据予以辅助校正。
h
11
总体框架—逻辑框架法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逻辑框架:
目标层:环境质量(重点—水、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