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复习终极版1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推荐文档第一章绪论、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3.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的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是什么?2、目前发现的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是有益元素和有毒元素?第三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2、养分的再分配和再利用13、养分协助作用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有( )、( )。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途径是( )f( )f( )f()。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 ),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是( )。

4、根系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形态有( )、( )和( )。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 )、( )和( ),其中( )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 )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方式有( )和( )。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机理有()、()和()。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和()。

9、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和()。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和区别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6、根系吸收的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的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和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17、作物营养临界期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度24 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和耐性植物27、遗传力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意义。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ﻭ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ﻭ2、植物营养学得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ﻭ3、植物营养学得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得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得依据就是什么?ﻭ2、目前发现得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就是营养元素得同等重要性与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就是有益元素与有毒元素?ﻭ第三章植物对养分得吸收与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2、养分得再分配与再利用13、养分协助作用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得器官有( )、()。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得途径就是( )→( )→( )→( )。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得部位就是( ),吸收养分最多得部位就是( )。

4、根系可吸收利用得养分形态有( )、()与( )。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得方式有( )、( )与( ),其中( )就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得主要方式,其动力就是( );( )就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得主要方式,其动力就是( )。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得方式有( )与( )。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得机理有( )、( )与( )。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得外界环境条件有()、()、()、( )、( )、()与( )。

9、离子间得相互作用有( )与( )。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ﻭ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得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就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得方式有哪些?其特点与区别就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得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得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得吸收?6、根系吸收得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得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得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就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得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与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ﻭ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ﻭ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ﻭ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ﻭ17、作物营养临界期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度24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与耐性植物27、遗传力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ﻭ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得意义。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吸收、利用和转化营养物质的科学。

它是农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习植物营养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和回顾。

1. 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系列的营养物质,包括无机营养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

其中,无机营养元素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锰、铜和钼等,它们在植物体内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有机营养物质则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它们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构成成分。

2.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其中根毛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器官。

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氮主要以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形式吸收,磷则以磷酸根的形式吸收。

此外,植物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十分重要,它们虽然在植物体内所需量较少,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却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转化植物通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将吸收到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和生物大分子。

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重要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合成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为自身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4. 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养分的有效性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土壤肥力的评价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性、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等。

了解土壤肥力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5. 植物营养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利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pH值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了解植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优化种植条件,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通过对植物营养学的复习,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植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吸收利用过程,进而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李⽐希三个学说的要点和意义(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答:要点:⼟壤中矿物质是⼀切绿⾊植物唯⼀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长所起的作⽤,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壤肥⼒的⼿段从施⽤有机肥料向施⽤⽆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业的创⽴和发展;推动了农业⽣产的发展。

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壤中取⾛⼤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壤的养分,地⼒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就必须归还从⼟壤中取⾛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壤肥⼒有积极作⽤(3)最⼩养分律要点:①作物产量的⾼低受⼟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最⼩养分会随条件变化⽽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考虑李⽐希观点认识的不⾜和局限性:①尚未认识到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对⾖科作物在提⾼⼟壤肥⼒⽅⾯的作⽤认识不⾜;③过于强调矿质养分作⽤,对腐殖质作⽤认识不够。

第⼆章植物营养原理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定义)及种类从必要性、专⼀性、直接性三⽅⾯来论述标准:①这种元素对所有⾼等植物的⽣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活史--必要性;②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性;③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直接性。

种类(17种):C、H、O、N、P、K、Ca、Mg、S、Fe、Mn、Zn、Gu、B、Mo、Cl、Ni。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李比希三个学说的要点和意义(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答: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3)最小养分律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考虑李比希观点认识的不足和局限性:①尚未认识到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对豆科作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③过于强调矿质养分作用,对腐殖质作用认识不够。

第二章植物营养原理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定义)及种类从必要性、专一性、直接性三方面来论述标准:①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②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③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

种类(17种):C、H、O、N、P、K、Ca、Mg、S、Fe、Mn、Zn、Gu、B、Mo、Cl、Ni。

2023年植物营养学上下复习题题库

2023年植物营养学上下复习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1 归还学说 21 作物营养临界期 41 氨的挥发2 矿质营养学说 2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42 腐殖化系数3 最小养分律 23 短距离运送 43 土壤速效钾4 必需营养元素 24 长距离运送 44 土壤缓效钾5 有益元素 25 共质体 45 易还原态锰6 微量元素 26 质外体 46 氮肥运用率7 肥料三要素 27 养分再运用 47 生理酸性肥料8 根部营养 28 质流 48 生理碱性肥料9 根外营养 29 扩散 49 长效氮肥10 自由空间 30 截获 50 包膜肥料11 水分自由空间 31 根际 51 合成有机长效氮肥12 杜南自由空间 32 根际养分亏缺区 52 过磷酸钙的退化13 积极吸取 33 根分泌物 53 磷的固定作用14 被动吸取 34 专一性根分泌物 54 枸溶性磷肥15 离子拮抗作用 35 菌根 55 难溶性磷肥16 离子相助作用 36 强度因素 56 高品位磷矿17 维茨效应 37 容量因素 57 异成分溶解18 离子通道 38 有机氮的矿化 58 闭蓄态磷19 载体学说 39 硝化作用 59 忌氯作物20 离子泵学说 40 反硝化作用 60 复合肥料61 高浓度复合肥料 68 厩肥 75 化成复合肥料62 二元复合肥料 69 绿肥 76 混成复合肥料63 多功能复合肥料 70 以磷增氮 77 绿肥64 多元复合肥料 71 胞饮作用 78 缓冲容量65 中和值 72 鞭尾病 79 灰分66 热性肥料 73 花而不实 80 灰分元素67 冷性肥料 74 激发效应81 养分化学有效性 82 养分空间有效性 83 养分生物有效性84 逆境土壤 85 单盐毒害 86 耐盐机理87 泌盐机理 88 避盐机理 89 基因型90 养分运用效率 91 生物肥料 92 铵态氮肥93 硝态氮肥 94 酰胺态氮肥 95 碳/氮96 铵的晶格固定 97 堆肥 98 生理性缺钙99 再吸取 100 释放 101互换吸附102 基肥 103 追肥 104 种肥105 钙镁磷肥 106 掺和肥料二、填空题1、在固体氮肥中易挥发的是________,•吸湿性强的是________•,•宜作追肥的是_______,最适于作根外追肥的是_________。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植物营养肥料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二、填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肥料按组分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按来源分为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为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和迟效肥。

4、海尔蒙特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

5、李比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

6、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是由鲁茨在1843年创立的。

7、李比希创立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营养;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9、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有针对性,应合理施用。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生物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和酶学诊断法。

三、简述题:我国肥料资源有何特点?肥料利用存在什么问题?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1、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2)营养元素间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3)营养元素间的相互相似作用(4)活性氧2、填空题(1)一般新鲜植物含有70%-95%的水分,5%-30%的干物质。

干物质中绝大部分是有机质,约占干物质重的90%-95%;矿物质只有5%-10%左右,也称为灰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根据质量分数的高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

(4) 作物缺氮时,叶色转淡,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叶子,而后逐渐向上蔓延。

植物营养学整理

植物营养学整理

植物营养学复习整顿第一章绪论1、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研究旳展望(1)加强营养物质旳循环和再运用ﻫ作物吸取旳营养物质只能被人类或动物运用一小部分,大部分则存在于排泄物或废弃物之中。

给土壤返还这些有机物料,加强这一部分营养物质旳再运用,并加上适量旳外界营养物质投入,则营养物质旳匮缺将不会成为问题。

秸杆还田技术,有机肥料研制与应用,农业废弃物旳综合运用等。

(2)提高营养物质旳运用效率平衡施肥、精确施肥(养分平衡)测土施肥(明确土壤养分旳供应能力)改善作物生育条件:变化栽培方式、改良土壤、协调水分和养分旳供应条件等。

(3)提高植物吸取运用养分旳能力发明或运用那些对养分运用效益高旳基因型品种是合理运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劳力投入旳一条重要途径。

养分运用效益高:吸取效率高,运用效率高。

运用分子生物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作物旳营养特性进行改造,选育营养高效型旳作物品种。

(4)发展保肥增效旳新型肥料化学肥料运用率低,就其自身来说,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多为单元肥料,养分不完全;二是容易变化,如氮肥会挥发,发生硝化和反硝化,磷肥容易退化、固定;三是溶解过快(特别是氮肥),容易导致淋失。

生产复合或复混肥,是向肥料中加入多种增效物质,生产缓释或控释肥料。

2、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取、运送、转化和运用旳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互换旳科学。

3、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地球上有了植物之后才形成旳。

植物最初旳营养物质必然是矿质元素,腐殖质只有通过改良土壤、分解产生矿质元素和CO2来实现其营养作用。

因此,矿质元素才是植物必需旳基本营养物质。

这就是出名旳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4、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旳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

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旳养分所有归还给土壤。

5、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至少旳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下随最小养分补充量旳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虽然增长其他旳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也许提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2、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3、必需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4、有益元素:某种元素并非是植物必需的,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5、被动吸收:不需要代谢能的扩散作用,离子吸收运动的方向顺电化学势梯度.6、扩散作用:分子或离子顺化学势或电化学势梯度转运的现象.带电离子的扩散取决于电化学梯度;分子的扩散则取决于化学势梯度.7、协助扩散: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转运机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的转运现象.8、主动吸收:需要代谢能、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离子转运.9、截获:养分在土壤中不经过迁移,而是根系生长过程中,直接从与根系接触的土壤颗粒表面吸收养分.10、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土壤水分由土体向根表流动,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11、扩散:当根系截获和质流不能向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时,在根系表面出现一个养分耗竭区,使得土体与根表产生了一个养分浓度梯度,养分就沿着这个养分浓度梯度由土体向根表迁移,这就是养分的扩散作用.12、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作用,13、协助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14、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15、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起最大效能的时期.16、根外营养: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17、矿质养分的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18、趋肥性:根系的生长和分布在施肥点周围或有机肥周围,根系密集,而在养分缺乏的地方根系较少.19、有机肥料: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20、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由微生物转化为NO3-的过程.21、反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O3-在通气不良好的条件下由微生物转化为气态N损失的过程.22、氨挥发:氨自土表或水面(水田)逸散到大气造成氮素损失的过程.23、氮肥利用率:作物吸收的肥料N量占所施肥料中总N量的百分率.24、非专性吸附在酸性条件下,有些黏土矿物,或铁、铝胶体表面质子化后带正电荷,而吸附磷酸根等阴离子.25、专性吸附:铁、铝氧化物及其水化氧化物对磷的吸附.26、复混肥料: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27、混成肥料:由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与复合肥经加湿造粒而成的肥料.28、掺合肥料(BB肥):由几种颗粒大小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经简单混合而成.29、有机肥料:是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30、厩肥: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31、堆肥:是以作物秸秆为主,掺入人、畜粪尿积制而成的肥料.32、沤肥:利用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加入人畜粪尿沤制而成的肥料.33、植物营养的连续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分,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36、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37、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在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个因子,也不能使作物增产,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满足,作物产量才能继续增长.38、报酬递减律: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39、肥料效应函数:在配方施肥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着一种数量依变关系,表达这种关系的数学方程称.40、肥料效益的边际分析:研究作物配方施肥过程中肥料投入成本与产品产出利润变化规律的一种经济效益.二、填空题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水稻除了需要所有植物都必需的元素外,还需要硅.132.土壤中养分向根部迁移的途径有截获、质流、扩散三种形式.313.作物营养临界期大多发生在幼苗期,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大多发生在生长最旺盛和形成产量的时期.3584.土壤酸、碱性影响作物根系对养分吸收,在酸性环境,植物吸收阴离子较多;在碱性环境,吸收阳离子较多.(在酸性环境下植物会更多的吸收阴离子,同时抑制阳离子吸收,放出OH-,使环境向中介点移动.在碱性环境中更多吸收阳离子,抑制阴离子交换,向外放出较多H+,同样使外部环境向中性移动.这也明确解释出植物的逆境抗性,突出适应性,说明了植物吸收物质是溶液PH变化的原因.)5.根系吸收养分的主要形态是水溶性离子.23 696.根系吸收养分最多、最快的部位是根毛区 .337.植物吸收氮的形态主要是硝态氮、铵态氮.1078.目前化学氮肥的利用率一般为20-50%左右.1339.影响碳酸氢铵挥发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和结晶粒度.12710.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上,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有形成较多的硫酸钙,使土壤板结.12811.尿素(酰胺态氮肥)比其它氮肥更适合于作根外追肥.13112.施用碳酸氢铵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是深施.12713.在石灰性土壤上,由于有足够的碳酸钙存在,因此在这种土壤上长期施用硫酸铵不会增加土壤酸性.12814.不宜作种肥的氮肥是碳酸氢铵、氯化铵、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127 129 130 13115.施入土壤中的氮素,其损失部分的去向是铵态氮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及其反硝化作用脱氮、地表径流.13316.植物吸收磷的主要形态是正磷酸盐.14217.过磷酸钙的利用率一般为10-20%.18.在油菜一水稻或绿肥一水稻轮作中,磷肥的重点应分配在油菜、绿肥作物上.16019.钙镁磷肥宜选择酸性土壤施用154.20.过磷酸钙的有效性与土壤酸碱性关系密切,一般土壤反应在微酸性至中性范围内,相对有效性最高.15321.钾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态主要是K2O.22.影响土壤固定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粘土矿物种类.17823.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形态是K2CO3.24.在干旱年份,常出现棉花红叶茎枯病,这是缺钾元素.25.在植物体内已知有60多种酶需要一价阳/钾离子来活化.16826.氯化钾中氧化钾的含量是≥60%.18127.硫酸钾中氧化钾的含量是 50-52%.18228.草木灰高温燃烧,钾的有效性低.18429.钙与细胞膜的透性有关,缺钙时质膜的透性增加.23330.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主要以难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存在.31.植物吸收的硼形态是硼酸(H3BO3).19032.常作根外追肥的硼肥有硼砂、硼酸.196(叶面喷施)33.常作根外追肥的锌肥有硫酸锌.20434.容易产生锰毒害的是强酸性质土壤和淹水条件土壤.22035.豆科作物缺钼(Mo)营养元素时,瘤很少而固氮能力减弱.21336.缺锌使植株矮小、叶小节间短、呈簇生状,因缺锌不能合成色氨酸.19837.植物吸收锌的形态是Zn2+.19738.植物吸收钼的形态是 MoO42-.21339.复混肥有效养分含量的表示法用阿拉伯数字,并按N-P2O5-K2O顺序标出N、P2O5、K2O在复混肥料中所占的百分率.25240.掺合复合肥可以克服化合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的缺点.25141.从养分看复合肥的优点是性质稳定.25142.目前克服化合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的缺点可以用单质肥料调节.26643.总养分含量≥30%为中浓度复合肥.25244.三元肥料总养分含量 25-30%,为低浓度复合肥.25245.为了克服复合肥的缺点,今后研究适合当地不同土壤,作物要求的专用型复合肥品种.25246.对一般土壤和作物,可选用通用型的三元复合肥料.2524.人粪尿因含氮多相对磷、钾少,常作氮肥施用.27048.新鲜人尿中有机态氮的主要形态是尿素.28349.人粪尿贮存的目的是人粪尿中大量有机态养分要分解(贮存腐熟)后才易被作物吸收;杀死粪便中的病菌、虫卵.28450.人粪尿加入石膏的作用主要是稳定氮素.(人粪尿里添加石膏,石膏中蕴含的硫酸钙与人粪尿中的氨发生化学反应,能生成硫酸铵,从而起到稳定氮素的目的.)51.从马粪性质看是属于热性肥料.28852.从牛粪性质看是属于冷性肥料.28753.新鲜牲畜尿比人尿中的有机态氮较难分解,主要牲畜尿含尿酸形态的氮较多.284-8954.腐熟人粪尿中氮素形态是碳酸铵,氨基酸、氨、CO2、有机酸、碳酸、甲烷.28455.复杂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称生物降解.56.由有机物的矿物质化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再通过某些微生物的作用合成为比原来更复杂的腐殖质称为腐殖化过程.57.豆科植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是由于它们能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31758.豆科绿肥增施磷肥的作用是调节土壤中N/P比值,协调土壤氮、磷供应,从而充分发挥绿肥的肥效,提高后茬作物产量.33959.C/N比值是植物性物质分解时,对提供土壤有效氮的重要指标.60.堆肥材料的含水量应掌握在最大持水量60-70%.30661.堆肥中加入石灰的作用是中和酸性物质调节pH和促进微生物分解活动.30662.现代农业化学的奠基人是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三个学说.463.肥损失的途径有挥发、固定、淋湿等.64.为了满足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式施肥,这些施肥方式有基施、种施、追施.(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肥; 播种同时施肥;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肥.)65.缺钙时,番茄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痘病;缺硼时,油菜“花而不实”,花椰菜出现褐心病.191、19366.复合肥料发展趋势是浓缩化、复合化、液体化、缓效化和专用化.67.配方施肥是指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68.目前农业生产中经常施用的磷肥或含磷肥料有水溶性:过磷酸钙、冲过磷酸钙、氨化过磷酸钙,弱酸性:钙镁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肥、脱氟磷肥,难溶性:磷矿粉、鸟类磷矿粉、骨粉,施用的硼肥有硼酸、硼砂、制硼酸后的残渣.151 19669.最适合做叶面肥的氮肥是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13170.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方式有截获、质流、扩散.3171.作物缺钾首先表现在老叶,而缺硼首先表现在新叶.36272.硝态氮被根系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NH3,才能进一步同化为氨基酸和蛋白质,其中该酶含有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钼作为辅基才具有活性.21373.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2个时期对作物营养最为关键,这2个关键时期是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74.常见的有机肥有:粪尿肥、堆沤肥、绿肥、杂肥.75.植物吸收磷营养的形态是正磷酸盐、吸收铁的形态是硫酸亚铁.76.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养分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值、养分离子的理化性质.77.作物吸收NH4+使根际变酸,吸收 NO3-使根际变碱.(填“酸、碱”)78.氮肥种类很多,根据其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缓效氮肥等.三、问答题:1、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2)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3)施肥手段:良好生长环境(4)植物遗传特性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2、说说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答;三条标准(1)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2)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3)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3、叶面营养有何优缺点:答优点:叶面施肥见效快,效率高,可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被固定,并可同时施用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在作物生长期间缺乏某种元素,叶面喷施可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在土壤养分有效性较低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叶面施肥通常是一种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有效途径.缺点:肥效短暂,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好.4、根际微生物的作用是什么?答:(1)改变根系形态,增加养分吸收面积;(2)活化与竞争根际养分;(3)改变氧化还原条件;(4)菌根与土襄养分有效性.5、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是什么?答:(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是什么?答:(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2)NO3-N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7、钾对作物产品质量的作用主要有哪些?答:①能促使作物较好地利用氮,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②使核仁、种子、水果和块茎、块根增大,形状和色泽美观;③提高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果实中VC含量;④加速水果、蔬菜和其他作物的成熟,使成熟期趋于一致;⑤增强产品抗碰伤和自然腐烂能力,延长贮运期限;⑥增加棉花、麻类作物纤维的强度、长度和细度,色泽纯度.8、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1)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3)根据氮肥特点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4)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5)氮肥深施;(6)与有机肥、磷、钾肥配合施用;(7)与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9、普通过磷酸钙在施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过磷酸钙集中施用在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上,减少磷与土壤的接触,增加与根系的接触;利于磷的扩散与吸收.常用的方法有沟施、穴施、苗床施肥、带状施肥等.(2)过磷酸钙与有机肥配合施用;(3)在强酸性土壤上,施肥前,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4)根外施肥.10、提高土壤磷肥利用率的途径?答:(1)根据作物及轮作制度合理施用磷肥;在水旱轮作中,重点在旱作;在小麦-玉米轮作中,重点在小麦;磷肥优先施用在敏感作物上(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磷肥首先施用在缺磷土壤上;水溶性磷肥施用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上;弱酸溶性磷肥和磷矿粉施在酸性土壤上(3)磷肥与有机肥、氮肥、钾肥配合施用(4)提高磷肥施用技术: 在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上,采取集中施肥技术,在固磷能力弱的土壤上,采取分散施肥的方法.11、钾在植物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答:(1)维持细胞膨压,促进植物生长;(2)调节气孔的运动;(3)提高酶活性;(4)、促进光合作用和同化物的运输;(5)钾可促进淀粉的合成;(6)促进脂肪代谢;(7)促进氮代谢;(8)提高作物的抗逆性.12、作物的缺钾症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生长停滞,叶色变暗;抗旱力下降;从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开始出现带白色的、黄色的或橙色的褪绿斑点或条带.有些品种可以出现分布不规则的褪绿斑点.但所有情况下,症状都是从叶梢开始,而基部常常仍然保持绿色.褪绿区坏死,组织死亡,叶片干枯早落,病症蔓延到幼嫩叶片,最后真个植株可能死亡,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常常腐烂,易感染病害,作物的产量、品质下降.13、微肥施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对症施肥:根据作物需求施微肥;根据土壤供肥特性施肥(2)微量元素肥料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3)严格控制用量;(4)力求施用均匀.14、植物钙的缺乏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植物缺钙症首先从根尖、茎尖等部位发生.植物缺钙一般表现为生长停滞、植株矮小、未老先衰;幼叶卷曲、发脆、叶缘发黄,并逐渐坏死;根系小、根尖半透明、肿胀;顶部停止生长、侧原基增生、回枯;豆科植物根瘤形成受到抑制,果实易腐烂,荚果空壳.15、复混肥料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有哪些?答:优点(1) 养分全面,含量高;(2) 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3) 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5)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缺点:(1)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的特点,各地区土壤肥沃度以及养分释放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养分比例相对固定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移动的规律各不相同,因此复混肥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需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16、举例说明混合肥料混合配制的原则是什么?答:(1)混合后物理性状不能变坏——吸湿性不要太高,如尿素与普钙混合后易潮解;(2)混合时肥料养分不能损失或退化,如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易引起氨的挥发损失;(3)肥料在运输和机施过程中不发生分离,如粒径大小不一样的不能相混;(4)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功效.17、肥料混合施用的原则是什么?答:(1)混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必须适合于作物营养和土壤肥力状况的需要;(2)混合后要能到达相得益彰的效果,使肥料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3)要有利于互为增效,不能使其中任何一种肥料的肥效降低,真正实现“一施多效”的预期.18、微量元素肥料混合施用的原则是什么?答:(1)锌肥不要与氨水等碱性较强的肥料混施,最好也不要同过磷酸钙可溶性磷肥混施,以免形成磷酸锌沉淀,降低肥效;(2)微量元素肥料之间混合施用时,浓度和用量不要超过规定量,微量元素肥料最好不要同草木灰混用;(3)各种微肥在与土杂肥混合施用时,要注意逐渐稀释,充分和匀,最好是先同少量细泥土和匀后再与土杂肥一起充分拌和;(4)微肥兑水喷施,或与粪水混施时,应先将其兑少量水进行溶解,再入清水、粪水中并充分搅拌后施用,以免造成烧种烧苗现象.19、说说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答:(1)高效化:平均有效养分浓度约为40%;(2)液体化:土壤—结合滴灌、喷灌技术使用;叶面肥—国内外发展均很快;(3)多成分和多功能化:集肥料、农药、除草剂或生长素为一体;(4)缓效化:长效复肥、长效-速效复肥;(5)专用化:针对性强,主要在经济作物、高档蔬菜、林木果树及庭园草地施用.20、有机肥为何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答:(1)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养分多是迟效性的,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2)未腐熟的有机肥C/N高,施入土壤与作物争氮;(3)未腐熟的有机肥能传播病菌、虫、卵等.21、秸秆还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增施氮磷肥,调节C/N;(2)切碎耕翻,严密覆土,防止跑墒;(3)翻压量,肥地多,薄地少;(4)酸性土上加适量石灰,以中和产生的有机酸;(5)带有病菌虫卵的秸秆不宜直接还田.22、结合叶面营养的特点说明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有效利用根外营养对植物进行营养管理?答:叶面营养特点:(1)叶面施肥见效快,效率高,可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被固定,并可同时施用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赤霉素;(2)在作物生长期间缺乏某种元素,叶面喷施可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3)在土壤养分有效性较低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叶面施肥通常是一种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有效途径.(4)肥效短暂,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5)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好.影响根外营养的因素及应用注意事项:(1)矿质养分的种类;叶片对钾的吸收速率依次为:KCl>KNO3> K2HPO4;对氮的吸收为尿素>硝酸盐>铵盐,所以应注意对肥料品种的选择.(2)矿质养分的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矿质养分进入叶片的速率和数量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浓度过高会灼伤叶片.(3)叶片对养分的吸附能力角质层厚的叶片很难吸附溶液.避免高温蒸发和气孔关闭时期,以及加入表面活性剂,对改善喷施效果很有好处.(4)植物的叶片类型及温度双子叶植物叶面积大,叶片角质层较薄,溶液中的养分易被吸收.单子叶植物则相反.对单子叶植物应适当加大浓度或增加喷施次数.温度对营养元素进入叶片有间接影响.温度下降,叶片吸收养分减慢.但温度较高时,液体易蒸发,也会影响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四、判断题⨯√1、作物根外追肥主要用于微量元素肥料.(√)2、在作物体内容易移动的元素缺乏时,首先从老组织出现症状.(√)3、植物被动吸收养分,要消耗代谢能量.(⨯)4、旱地中耕松土,水田落干晒田,可以促进作物吸收养分.(√)5、在酸性土壤上长期施用氯化铵和硫酸铵会增加土壤酸度,但硫酸铵使土壤酸化的程度大于氯化铵.(√)6、NH4-和NO3-都是植物易吸收的氮素养分,因此两种形态氮进入植物后都能直接参与同化.(⨯)7、作物缺氮时,往往首先从老叶开始变黄.(⨯)8、氮肥施用过多,作物生育期延迟.(√)9、氮素营养不足时,作物成熟期延迟.(⨯)10、为了提高磷肥肥效,因此在酸性土壤上各种磷肥都必需集中施用.(⨯)11、石灰的碱性可以中和过磷酸钙的酸性,因此两者混合施用效果好.(⨯) 中和失效12、磷矿粉施在石灰性土壤上可以充分发挥其肥效.(⨯)156宜施在酸性土壤上13、水稻叶色深绿、发暗、分孽少或不分孽,成熟延迟,这是缺磷.(√)14、国家对过磷酸钙成品级别有一定要求,四级品有效磷(P2O5)含量为14%.(⨯) 12%15、在水旱轮作中,旱地改为水田后土壤磷中的有效性降低.(⨯)161水改旱,有效磷含量在旱地只有水田含量的1/2左右16、过磷酸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小.(√)15217、过磷酸钙无论作基肥、种肥和追肥,都以集中施用为好.(⨯)15318、在酸性土壤上,氯化钾酸化土壤的速度比硫酸钾快.(√)在石灰性土壤上存在大量碳酸钙19、钾在植物体糖代谢中的作用是促进淀粉水解,提供单糖含量. (⨯)174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降低糖含量20、在质地不同的粘土和砂土上,施入等量的钾肥,砂土上的钾肥肥效比粘土高.(√)18721、马铃薯和烟叶施用氯化钾比硫酸钾好.(⨯)182忌氯作物。

植物营养学期末总复习要点

植物营养学期末总复习要点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效用的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的产量受土壤中含量最少的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螯合剂和微量元素一起螯合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5.离子间的协助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种养分的吸收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指当即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9、绿肥的激发效应;新鲜绿肥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原有有机质矿化10、玻璃微量元素肥料;将玻璃和微量元素熔融,然后研磨的粉末物11、掺混肥;几种单质肥按一定的比例掺混而成的复合肥料12、根际;距植物根表面一厘米以内的根区土壤,其生物活性较高被13、闭蓄态磷;被铁铝膜包庇起来的磷酸盐14、土壤养分容量因素;土壤养分的总量,表示土壤能够供应养分能力的大小15、作物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16、交换性钾;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可以与溶液中交换性的钾。

17、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

18、活性锰;指高价Mn的氧化物中易被还原成Mn2+的那一部分。

19、;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

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论多少,对植物的生长是同等重要的。

20、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21、根外营养。

植物通过叶部吸收养分进行营养的叫做根外营养22. 归还学说:为保持地力,应向土壤中归还被植物吸收的元素;23. 根际:根周受植物生长、吸收、分泌显著影响的微域土壤;24. 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25. 质外体:细胞膜以外的植物组织的连续体;26. 作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失调最为敏感的时期。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养分归还方式:一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二是通过施用无机肥料。

二者各有优缺点,若能配合施用则可取长补短,增进肥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之路。

3、最小养分律(1843年)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而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李比希的功绩——①确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建立了植物营养学科,从而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兴起。

②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对合理施肥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③把化学应用于农业,使化学融合于农业科学之中;④推行新教学法,重视实践和人才培养;李比希观点认识的不足与局限性:①尚未认识到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对豆科作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③过于强调矿质养分作用,对腐殖质作用认识不够;李比希是植物营养学科杰出的奠基人!五、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座谈会、现场观察(二)试验研究1、生物田间试验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是植物营养学科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试验条件最接近农业生产要求,能较客观地反映生产实际,所得结果对生产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田间自然条件有时很难控制,不适合进行单因素试验。

植物营养学复习点(最后一节课提及)

植物营养学复习点(最后一节课提及)

植物营养学复习点(最后⼀节课提及)植物营养学复习重点1.常⽤有机肥和化肥的特点⽐较肥料特点有机肥化肥种类多较多有机质含量⾼⽆养分全⾯,但含量较低较单⼀,含量⾼肥效缓慢,有后效迅速,难持久改⼟作⽤良好⽆直接改⼟作⽤2.有机肥料的分类按来源、特性和积制⽅法可归纳为:1)粪尿肥:⼈粪尿、畜粪尿、禽粪、厩肥等2)堆沤肥:秸秆还⽥、堆肥、沤肥和沼⽓池肥3) 绿肥:野⽣绿肥和栽培绿肥4)杂肥:城市垃圾、泥炭、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肥料、污⽔污泥等2. 热性肥料:纤维素含量⾼,疏松多孔,⽔分易蒸发,含⽔少,同时,粪中含有纤维细菌很多,能促进纤维素分解,在堆放过程中能产⽣⾼于50℃以上的⾼温,这⼀类肥料统称为热性肥料。

如:马粪、⽺粪、纯猪粪、蚕粪、禽粪、秸杆堆肥等。

冷性肥料:也叫凉性肥料。

凡是堆制过程中不能产⽣⾼温,温度低于50℃者,统称为冷性肥料。

如:⼟粪、各种泥⼟粪、⽜粪、⼈粪尿(或粪稀)等。

4.有机肥为什么要腐熟?1)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是迟效的,养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利⽤2)没有腐熟的有机肥C/N⽐⾼,施⼊⼟壤后易出现微⽣物与植物竞争氮素3)没腐熟的有机肥会传播病菌和⾍卵5.堆肥:农业⽣产和⽇常⽣活中的植物、动物性有机废弃物在好⽓条件下经微⽣物腐解转化⽽成的有机肥料。

按堆积⽅式分类:普通堆肥、⾼温堆肥。

相反如果在嫌⽓或淹⽔条件下沤制⽽成的有机肥料称沤肥。

6.厩肥:指以家畜粪尿为主,加⼊作物秸秆、草炭或泥⼟等垫圈材料集制⽽成的有机肥料。

7.秸秆还⽥的作⽤1)提⾼⼟壤养分有效性对⼟壤养分的激发效应,活化⼟壤潜在养分,促进⼟壤有机质更新。

对⼟壤氮的缓释作⽤,秸秆C/N⾼,可将⽆机氮转化为有机氮。

为⼟壤固氮微⽣物提供充⾜的能源,提⾼⼟壤⽣物固氮量。

2)改善⼟壤物理性质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质素等物质,提⾼⼟壤腐殖质含量效果显著,利于⼟壤团聚体的形成,提⾼⼟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壤物理性质。

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产⽣的多糖类物质可直接⽤于团粒的形成,同时微⽣物菌丝体也增加了多糖类物质,促进团聚体形成。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资料第⼀、⼆章⼀. 名词解释1、必需营养元素:⽣物完成其⽣命周期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所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2、有益元素:⾮必需营养元素中对某些植物⽣长发育具有刺激作⽤,或某些植物种类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

所以称之为有益元素3、肥料三要素 :植物对氮磷钾需求量⼤,⽽⼟壤中供给较少,需以肥料的⽅式补给⼟壤,因此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4、根部营养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从⼟壤中吸收⽔分、养分的营养⽅式称为植物的根部营养。

5、根外营养(叶⾯营养):植物通过叶部或⾮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的现象。

6、主动吸收: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性地进⼊原⽣质膜内的过程。

7、离⼦对抗作⽤ : 是指在溶液中某⼀离⼦存在能抑制另⼀离⼦吸收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离⼦的选择性吸收上。

8、离⼦相助作⽤:是指在溶液中某⼀离⼦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些离⼦的吸收,主要表现在阳离⼦与阴离⼦之间,以及阳离⼦与阴离⼦之间。

9、维茨效应:指溶液中⼆价或三价离⼦,尤其是Ca对钾吸收产⽣促进作⽤的效应。

10、作物营养临界期 :是指植物⽣长发育的某⼀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给不⾜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就叫做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11、作物营养最⼤效率期:在植物的⽣长阶段中作物⽣长迅速,吸收养分能⼒特别强,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效能的时期。

12、离⼦通道 :⽣物膜上具有选择性功能的孔道蛋⽩,贯穿双层磷脂层,在⼀定条件下开启,孔道的⼤⼩和蛋⽩表⾯电荷状况决定着它的专⼀性,是被动运输离⼦的通道蛋⽩。

13、载体 :是⽣物膜上主动或被动携带离⼦穿过膜的蛋⽩质,与离⼦有专⼀的结合部位,能有选择性的携带某种离⼦通过膜。

14、质⼦泵 :是在原⽣质膜上通过ATP⽔解提供能量,使离⼦逆化学势梯度主动运输离⼦的⼀类蛋⽩质。

⼆.填空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植物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章绪论⼀、名词解释植物营养肥料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养分律⼆、填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肥料具有提⾼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壤,提⾼⼟壤肥⼒等作⽤。

3、肥料按组分分为有机肥和⽆机肥;按来源分为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分为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和迟效肥。

4、海尔蒙特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了著名的柳条试验。

5、李⽐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

6、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是由鲁茨在1843年创⽴的。

7、李⽐希创⽴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营养;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根据李⽐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归还⼟壤养分的⽅式应该是有机肥料与⽆机肥料配合施⽤。

9、最⼩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有针对性,应合理施⽤。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法有⽣物⽥间试验法、⽣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和酶学诊断法。

三、简述题:我国肥料资源有何特点?肥料利⽤存在什么问题?第⼆章⼤量营养元素1、名词解释(1)植物⽣长必需的营养元素(2)营养元素间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3)营养元素间的相互相似作⽤(4)活性氧2、填空题(1)⼀般新鲜植物含有70%-95%的⽔分,5%-30%的⼲物质。

⼲物质中绝⼤部分是有机质,约占⼲物质重的90%-95%;矿物质只有5%-10%左右,也称为灰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根据质量分数的⾼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

(4) 作物缺氮时,叶⾊转淡,⽣长缓慢,植株矮⼩,症状⾸先出现在下部叶⼦,⽽后逐渐向上蔓延。

植物营养复习重点

植物营养复习重点

第三节 影响根系养分吸收的因素
一、介质中养分的浓度 需掌握的主要内容:根据养分吸收的动力学 原理说明K+和Na+曲线的差异。 八、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需掌握的主要内容: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离 子间的协同(助)作用、维茨效应。 九、作物的阶段营养 需掌握的主要内容: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 期
第四节 地上部器官对养分的吸收
根际的特点
根分泌物
渗出物(被动) 分泌物(主动)
影响养分的有效性
根分泌物
粘胶质 分解物与脱落物
刺激根际微生物生长
(根际微生物数量是非根际土壤的10-100倍)
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必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有利或不利 的作用。这个定义现已被广泛的接受。 化感物质是生物体内产生的非营养性物质,能影响其他植物生长、健康、行为 或群体关系,化感物质是化感作用的媒介,主要是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 豆—玉米—大豆或大豆—大豆—玉米的迎茬或重茬种植方式 迎茬大豆(即隔年种植)
第一节
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
四、硝态氮肥 (一)硝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二)硝酸铵(NH4NO3) (三)硝酸钠(NaNO3) (四)硝酸钙〔Ca(NO3)2〕 五、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 酰胺态氮肥★ 尿素的主要优点★ 尿素的含氮量、性质、和施用★ 尿素在土壤中转化★ 六、长效氮肥 ★缓释氮肥中氮的释放速率延缓,可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 ★控释氮肥中氮的释放速率不仅延缓,而且能按植物的需要有 控制地释放。

第四章 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掌握生物有效养分的概念。
第一节
土壤养分化学有效性
一、化学浸提的有效养分 二、养分的强度因素与容量因素★ 掌握养分的强度因素与容量因素 的概念

植物营养学复习材料

植物营养学复习材料

植物营养学绪论、第一章一、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二、植物营养学研究对象:植物、土壤和肥料,及其相互关系。

植物营养学中心任务:研究植物营养和合理施肥的问题。

三、使用肥料的积极作用:1、能促进和改善土壤-植物-动物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平衡、交换和循环。

2、提高土壤肥力,即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农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使土壤这一非再生资源获得永续使用,以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与数量。

3、使作物生长茂盛,提高地面覆盖率,减缓或防止土壤侵蚀, 维护了地表水域水体的洁净,不受污染。

4、改善农副产品的品质,保护人体健康。

四、我国今后施肥发展:(1)建立完善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体系(2)把增施化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放在同等位置对待大量实验证明:N肥利用率仅为40-60%,P肥当季利用率为10-20%,K肥利用率40-60%(3)强调平衡施肥(4)建立合理施肥生态观五、平衡施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从而获得高产、高效,并维持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

六、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四个阶段)(一)萌芽时期(1840年以前)1、尼古拉斯是第一个从事植物营养研究的人,他认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与吸收水分的某些过程有关。

2、水的营养学说——海尔蒙特于1640 年提出他做了一个试验如下图:他在盆里装土200磅,插上一支5磅重的柳条,只用雨水或蒸馏水浇灌。

5年后把树砍下称重,枝干和根169磅(1磅=0.4536公斤),盆里的土只减少了2盎司(约58.7克)。

因此他认为:柳树只靠水营养5年就长了160多磅,每年的落叶还没计算在内,这样看来,水是柳树的唯一营养物质。

这就是历史上水的营养学说。

3、燃素学说(1750-1800年)化学家Francis Home确定了植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应包括盆栽试验和植物分析,并肯定了6种植物养料为空气、水、土、盐、油和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功能复混肥料:除养分外,还含有农药或生长素类物质的复混肥料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能产生有利的影响的元素土壤速效氮:可以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氮枸溶性磷肥:凡所含磷成分溶于弱酸的磷肥磷的固定:水溶性P在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下被固定复混肥料:肥料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养分的化学肥料生理酸性肥料: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闭蓄态磷:被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根外追肥:将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借助喷雾器械喷洒于植物地上部的一种施肥方法。

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在溶解过程中溶液中P/Ca比不断变化的现象。

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

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根际: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激发效应:投入新鲜有机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使分解速率增加的称正激发效应;降低的称负激发效应。

有机肥料: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肥料肥料:凡能直接或间接补充环境养分供应不足的任何物质肥料利用率: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绿肥:直接或堆沤后施入土壤用作肥料的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

四、简单题1“水旱轮作”时,磷肥合理分配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遵循“旱重水轻”的原则,即磷肥应重点施于旱作物,水田则应少施甚至可不施。

原理:淹水条件下土壤磷的有效性明显提高2水田中铵态氮肥强调深施,为什么?水田水层以下有氧化层,氧化层以下为还原层。

如果铵态氮肥表施,则铵离子在氧化层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的硝酸根渗漏至还原层并发生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素的气态损失。

所以,应将铵态氮肥直接深施至还原层。

3施肥包括哪些环节?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基肥:培肥和改良土壤,供给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所需要的养分种肥: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追肥:及时补充植物在生育过程中所需的养分,以促进植物进一步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4有机肥和化肥各有哪些特点?(1)养分含量:有机肥低,化肥高;(2)养分种类:有机肥全面,化肥单纯;(3)养分释放速度:有机肥慢,化肥快;(4)有机肥可改良土壤,某些化肥可影响土质,化肥还可污染生态环境。

5为什么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在植物必需元素中,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仅次于碳、氢、氧),土壤中氮磷钾的供应量并不低,但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常需通过施肥进行补充。

故称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6施肥对生态环境有哪些负面影响?大量施肥可导致:(1)土壤污染;(2)水体富营养化;(3)地下水污染;(4)大气污染;(5)食品污染。

7试述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

8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采用的措施全面改善作物生产技术条件、合理分配N肥的品种、合理确定N肥的数量、改进氮肥施肥技术、合理使用N肥增效剂、研制、开发缓释氮肥、培育N利用效率高的作物品种9复混肥料主要有哪些缺陷?(1)比例固定 (2)难以满足施肥技术的要求。

10氨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差异有哪些?铵态氮肥 1.多是水田氮源 2.植物吸收后在根部全部同化为谷氨酰胺或谷氨酸 3.在土壤中不容易淋失 4.存在于还原性条件 5.吸收氨为保持电荷平衡,需释放质子,pH下降硝态氮肥 1.多是旱地氮源 2.同化为氨可在地下部也可在地上部 3.在土壤中容易淋失 4.存在于氧化性条件5.吸收硝为保持电荷平衡,需释放氢氧根离子,pH升高11复混肥料的特点:优点: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种类多,理化性状好、贮运省费,施用省工缺点:复混肥料养分比例固定,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12植物为什么容易吸收尿素(尿素适应做基肥和追肥的原因):1.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2.呈中性、电离度小,不易引起细胞质壁分离;3.进入细胞后很快参与同化作用,肥效快;4.对大多数作物以0.5%~~1%的浓度喷施为宜,早、晚喷施效果较好。

13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抗旱性: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和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可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抗寒性:增加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作物的抗寒性抗盐碱性:H2PO42-和HPO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提高抗盐碱能力14施肥量确定依据: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含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的养分含量15有机肥料优点及缺点:养分齐全,浓度低;肥效持久,但是肥劲小而缓慢;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有培肥改土作用;对重金属有吸附作用,从而具有减毒功能能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学特性16化学肥料的优缺点:养分含量高;肥效快;原料丰富;保存容易并可久存;多种效能养分不齐全;肥效不长;过多施用会破坏土壤性质;有局限性17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优点?提高肥料的有效性、养分供应平衡、减轻环境负荷、培肥改土18堆肥的原理:主要利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将植物有机残体,进行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使各种复杂的有机态的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和腐殖质,同时利用堆积时所产生的高温(60—70℃)来杀死原材料中所带来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因此,为了获得优质堆肥,在堆制过程中,千方百计地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加快堆肥腐熟和提高肥效的关键。

19堆肥的过程:潜伏阶段;中温阶段;高温阶段;降温熟化阶段20影响堆肥的因素:有机质含量;PH;含水量;C/N;通风量与通风频率21钾肥增强抗旱的原因、抗病虫害的原因:增加钾离子的浓度,钾提高细胞的渗透性、提高胶体对水的束缚能力,使细胞保持稳定的透性、气孔的关闭随植物的生理需要而调节自如、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增强植物吸水能力植物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单糖积累少,减少了病原菌的营养来源、使细胞壁增厚,表皮细胞壁质化增加、钾促进内酚类合成增加抗病力22土壤施用微肥会出现的问题:分布不均匀、用量大,肥效低、污染大23科学用肥的基本环节:(1)施肥的基本原理(2)肥料种类的确定(3)施肥量的确定(4)施肥方法(5)施肥深度(6)施肥时期(7)施肥技术的发展。

24施肥的基本原理:(1)矿质营养学说(2)养分归还学说(3)最小养分律(4)报酬递减律(5)因子综合作用律。

五、计算题1、某农户麦田前3年平均产量为365kg,该地块无氮对照区小麦产量为150kg,现有碳酸氢铵和猪圈肥,试估算实现小麦计划产量,每1/15hm2约需施用多少猪圈肥和碳酸氢铵? (★每生产100kg小麦需要3kg纯氮,总肥料量的 2/3作基肥:用含氮为0.5%,肥料利用效率为25%的猪圈肥, 1/3作追肥:用含氮为17%,肥料利用效率为30%碳酸氢铵)。

解:①计划产量确定:365kg+365×10%kg=400kg②实现计划产量需肥量确定:400×3%=12kg③估算土壤供肥量:150×3%=4.5kg④需要通过使用肥料补充的氮量:12-4.5=7.5kg⑤估算实现计划产量施肥量(2/3作基肥、1/3作追肥)7.5× 2/3=5kg,按猪圈肥含氮0.5%,当季肥料中氮素利用效率为25%计算=5/(0.5%×25%)=4 000kg剩余的氮素量为7.5×1/3=2.5kg,按碳酸氢铵量计算为2.5/(17%×30%)=49kg2、在我国南方缺磷、钾的红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杂交稻,需配制分析式为8-10-12的混合肥料一吨,需用尿素 (N=45%)、过磷酸钙 (P2O5=18%)、氯化钾 (K2O=60%) 及填料(石灰石或泥炭)各多少公斤?解:每吨混合肥料中应含有N、 P2O5 、 K2O的数量分别为:N = 1000 × 8% = 80(公斤)P2O5 = 1000 × 10% =100(公斤)K2O = 1000 × 12% = 120(公斤)相当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数量分别为:尿素= 80 ÷ 45% = 177(公斤)过磷酸钙= 100 ÷ 18% = 555(公斤)氯化钾= 120 ÷ 60% = 200(公斤)三者总重为:177+555+200=932(公斤)填料为: 1000-932=68(公斤),可用石灰石或泥炭补足答:需要尿素177公斤、过磷酸钙555公斤、氯化钾200公斤及填料68公斤。

3、已知复混肥料的有效养分含量为18-9-12,计算每公顷基肥用量为氮(N)75Kg,磷(P2O5)60kg,钾(K2O)75kg,计算需要多少复混肥和其他单质化肥?①计算出75kg氮素需要多少复混肥料?75÷0.18=417kg②计算出417kg复混肥中所含磷钾的数量及其与实际需要量的差值含磷素=417×0.09=37.5kg含钾素=417×0.12=50kg需要补充磷素=60-37.5=22.5kg需要补充钾素=75-50=25kg③若用普钙(含P2O512%)和氯化钾(含K2O 60%)来补充磷素和钾素,需要补充普钙=22.5÷0.12=188kg需要补充氯化钾=25÷0.6=42kg4、欲配制10-4-4混合肥料1吨,硫酸铵(含N 20%)过磷酸钙(含P2O5 20%)、氯化钾(含K2O 60%)和钾盐(含K2O 12%)为原料,在配制混合肥料时不能添加任何填充物,试计算各种肥料的用量。

1吨混合肥料中含硫铵:100 ÷20%=500kg过磷酸钙:40 ÷20%=200kg两者之和为700kg,剩下的300kg用氯化钾和钾盐调整。

设氯化钾用量为x,则钾盐的用量为300-x0.6x + 0.12(300-x)=40 x=8.3kg即氯化钾及钾盐的用量分别为8.3kg和291.7kg5、现生产10-5-10的三元复混肥1吨,选用氯化铵(含N 25%)过磷酸钙(含P2O5 12%)和氯化钾(含K2O 60%)为原料,试计算各种原料的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