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港口规划调查及分析
第二章 港口规划调查与分析——自然条件调查与分析
• 海象 潮:潮型、高下潮发生时间、涨落潮连续时间 流:海流、潮流,大小、方向、夹带泥沙情况 浪:强、常浪大小、方向,破碎情况、夹带泥沙情况 ——波浪玫瑰图 增减水:发生情况、强度 泥沙:运动情况
• 河流 流速、流量:季节性变化 流态:涡流、旋流 潮区界、潮流界
船速为4节旳船受2节横流时,每迈进一种船长就会 产生1~1.3倍船长旳偏位——对航行影响非常严重,海 流在水底不易发觉,所以:
海流对航行旳影响比风旳影响更具危险性
第二章 港口规划调查与分析——自然条件调查与分析
• 海岸泥沙运动
海岸泥沙运动主要由波浪和海流引起,它既可能产生 港口淤积也可能产生冲刷,对某些港口而言可能是最严 重旳问题,在港口规划与平面布置中对泥沙运动应进细 致旳调查与研究。
第二章 港口规划调查与分析——吞吐量预测
• 类比法:找出与预测港条件相同,且有较长历史旳港口作 为类比模型,与预测港进行全方面、进一步比较,然后作 出预测结论。
• 特尔裴教授判断法:选择对预测问题旳教授若干名,征集 预测成果,将成果分析整顿作为参照资料再发给每个教授, 供他们进一步分析判断,提出新旳意见,如此反复几次, 使各教授旳意见趋于一致,从而得到比较可靠旳预测成果。
度。
一级 28
如,汽油
二级 28~45 如,煤油
三级 45
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柴油
第二章 港口规划调查与分析——吞吐量预测
港口吞吐量与经过能力 一年间经由水运送出、输入港区并
经过装卸作业旳货品总量称为港口吞吐 量,以自然吨计。 注意:①强调水运:进行船舶旳装卸, 才干计入吞吐量
②输入输出要迭加 每1吨货品:
港口工程管理制度规范
港口工程管理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港口工程管理行为,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保障港口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港口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活动,并适用于港口工程管理人员、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港口工程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公正、协调的原则,切实保障港口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效益,努力提升港口工程管理水平。
第四条港口工程管理应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强化工程管理监督,严格执行港口工程管理制度。
第五条各级港口工程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港口工程管理机构和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规范港口工程管理队伍,提升管理水平。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港口工程管理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打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港口工程管理体系。
第七条港口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勤勉尽责,保证港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第八条对于违反港口工程管理规范和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惩处。
第二章港口工程管理组织和职责第九条港口工程管理组织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条港口工程管理组织应制定港口工程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类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协作机制,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港口工程管理组织应建立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对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二条港口工程管理组织应加强与政府、港口管理机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程进度。
第十三条港口工程管理组织应建立健全港口工程管理档案和资料管理体系,对港口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以备查验。
第三章港口工程管理流程第十四条港口工程管理流程应包括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实施、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
第二章港口物流概述
2.2 港口物流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2.2.1 港口物流的特点
1.港口物流的发展与腹地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2.港口物流发展受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3.港口物流面临较普通物流更为激烈的直接竞争 4.港口物流在国际物流链中居于中心地位 5.港口物流的发展体现了整个国家物流发展的总水平 6.港口物流具有集散效应 7.港口物流具有整合效应
2.基于物流活动内容对港口物流的诠释
以港口为中心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 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等物 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和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 务体系。
3.基于物流基本要素对港口物流的诠释
流体 载体 流向
是以港口为中心的提供优质载体,合理安排流体 流动顺序,以使流体按科学的流向流动的全过程。
2.1 港口物流的内涵
1.基于港口发展历史对港口物流的诠释
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主要提供 船舶停靠、海运货物的装卸、转运和仓储等;
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除了 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 港口具有了货物的增值功能;
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除了作为海 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 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 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 能。
6.基于港口在整个物流链中的独特地位对 港口物流的诠释
最大量货物集结点 先进的设备、码头岸线资源、堆场仓库优势 独特优势
指依托港口这个在整个物流链中具有独特 地位的平台上所形成的现代物流系统。
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 替代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平台
以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为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3.06.2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施行日期】2004.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港口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03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港口规划与建设第三章港口经营第四章港口安全与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的安全与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从事港口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
港口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港区组成。
第四条国务院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体现港口的发展和规划要求,并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资源。
第五条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建设、经营港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港口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港口的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港口管理体制的规定确定。
依照前款确定的港口管理体制,由港口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具体实施对港口的行政管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的港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一个部门具体实施对港口的行政管理。
依照前款确定的对港口具体实施行政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章港口规划与建设第七条港口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编制,体现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原则,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江河流域规划、防洪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水路运输发展规划和其他运输方式发展规划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规划相衔接、协调。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89]交计字701号【发布部门】交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9.12.14【实施日期】1989.12.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1989年12月14日[89]交计字701号)为了加强交通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全面总结建设项目从决策到投产营运的经验、教训,提高交通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1986年我部建立了《交通建设重点项目管理卡》和《交通建设重点项目总结工作制度》。
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随着交通建设项目科学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原试行的《交通建设重点项目管理卡》和《交通建设重点项目总结工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需要。
为进一步提高港口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和营运管理水平,我部于今年邀集部分专家对《港口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逐条进行了审议、修改。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公路、水运交通建设前期工作会议上,又广泛征求了代表们的意见并作了修改。
现颁发《港口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
今后,凡港口建设项目管理、总结和后评价工作均以此办法为准。
港口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为了全面总结港口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实施到投产营运全过程的经验、教训,科学评价建设成果,使港口建设管理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工作方法科学化的轨道,强化全行业宏观管理机制,提高港口建设的管理水平,在交通部1986年建立的《交通建设重点项目管理卡》和《交通建设重点项目总结工作制度》试点的基础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港口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是建设项目科学管理的重要机制,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环节,也是建设项目的全面总结。
它是在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经过二三年的实际生产活动考核,按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全面对照、总结建设项目从立项决策、设计方案、工程施工直至投产营运的全过程各阶段工作的成功与失误、先进与落后,追踪各阶段工作成果变化的内在联系与促成因果,为不断地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建设资金,全面改进建设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交通运输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1.运输:指借助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运载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2.运输的四要素: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组织管理技术和运输对象。
3.交通:指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载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4.交通三要素: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运载工具和组织管理技术。
5.交通与运输关系: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同一事物是指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的流动;两个方面是交通关心的是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运载运载工具上的运载情况。
6.交通运输:运载工具在交通线网上流动和运载工具上运载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业的产品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利用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工具,实现顾客所需要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
交通运输也可定义为:以交通网络及设施和运载工具为依托,以现代联合运输组织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便捷、安全、高效和经济为目标,通过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组织实现客货运输过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当运输过程通过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组织实现时,也可以称之为综合运输。
7.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意义——P13第二章1.三论:物质生产部门论、第三产业论、基础设施论。
2.交通运输业特性:1)社会公益性,2)形成能力和投资回收周期长,3)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地域性及其级差收益,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先导作用。
3.基于交通运输业公共产品与外部性的进一步认识——P194.基于网络型产业的新认识——P205.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既包括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相适应,也包括在服务质量上相适应。
6.当得知一种交通运输资源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部门使用的数量后,就明确了交通运输资源的状态(以上三要素缺一不可)7.资源配置模式理论:优先发展论、同步发展论、压力论、运输与经济的交替优先增长理论——需要分清各个理论(判断)8.同步发展论中纳克斯“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斯特利顿“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之间侧重点、条件和方法不同,但最终目的是大规模地促进基础设施产业的资本形成。
港口管理制度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港口管理,保障港口安全、高效、有序运行,促进港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港口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港口的管理活动,包括港口建设、运营、使用、维护、安全保障等。
第三条港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三)高效运营、优质服务;(四)依法行政、公平公正;(五)科技进步、创新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港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管理工作。
第二章港口规划与建设第五条港口规划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港口布局规划。
第六条港口建设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符合港口规划,确保港口功能定位和布局合理;(二)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港口设施水平;(四)注重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五)保障港口安全,提高抗风险能力。
第七条港口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招标投标,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第八条港口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港口运营与管理第九条港口运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经营,诚实守信;(二)公开透明,服务优质;(三)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加强安全生产,保障港口作业安全;(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港口竞争力。
第十条港口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二)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和设备;(三)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四)有合格的从业人员;(五)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第十一条港口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以下制度:(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服务质量标准;(三)环境保护制度;(四)应急预案;(五)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第十二条港口企业应当加强以下管理:(一)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二)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三)对作业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四)对客户进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港口经济与物流第二章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业
中国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业的发展案例
上海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业
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上海的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业发展迅速。以上海港为中心,形成了以高端装 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为主导产业的临港工业区。同时,上海还通过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 了港口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深圳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业
临经济的增长,成为港口区域的重要经济 支柱。
就业机会创造
临港工业的发展为区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区域就业率。
财政收入增加
随着临港工业的发展,区域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为基础设 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提供了资金支持。
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业的互动发展
港口区域经济的重要性
港口区域经济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 产业升级、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
港口区域经济还有助于优化地区产业 结构,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 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经济的整体 素质和竞争力。
港口区域经济有助于提升地区国际竞 争力,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国 内外投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地 区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临港工业的优缺点
优点
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具有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实现产业集 聚和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附加值;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缺点
对港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港口出现状况,可能会对整个产业造成较大影响; 同时,由于产业集聚程度较高,也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和资源竞争。
03
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 业的关系
球港口中的领先地位。
鹿特丹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业
荷兰的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海港之一,其港口区域经济与临港工业的发展模式以物流 和制造业为主导。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港口设施,鹿特丹吸引了大量跨国企 业和物流公司入驻,进一步推动了临港工业的发展。同时,鹿特丹港还注重与周边地区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物流 中心
物流园区
精品资料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增强 港口对腹地物流吸引力,建立方便快捷的物 流供应链。根据现代物流的功能,对港口资 源、临港物流园区进行重新整合规划,促使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实现功能多元化、布局合 理化、管理(guǎnlǐ)现代化、运行高效化, 以全面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精品资料
二、港口物流外向型发展模式
1、国际航运中心模式 国际航运中心是指,以港口为依托,以航运为纽带,具有航线稠
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yìnɡ jiàn)设施, 能提供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服务的港口城市。
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为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 港等。
在我国,截止2011年,国务院共批复了4个国际航运中心: (国发〔2009〕19号)《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
精品资料
(1)国际航运中心(zhōngxīn)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发达的 国际航 运市场
充沛的 集装箱
物流
自然条 件和基 础设施
国际航 运中心
政策体 制条件
精品资料
后方集 疏运系
统
强大的 经济腹
地
(2)发展(fāzhǎn)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模式:
以市场交 易和提供 航运服务
为主
• 代表港口:伦敦
心,规范服务(fúwù),提高服务(fúwù)质量,增强服 务(fúwù)特色,树立起品牌形象。
精品资料
3、发展港口第三方物流 将港口物流的自理物流业务剥离出来,集中起
来形成一个物流部门,并逐渐转变为完全独立的第 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例如,港口可以针对目前的船 代和货代业务,围绕自身集疏运的主要(zhǔyào)货 种,组建专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以完善港口 的物流网络。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方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1990年2月4日)为了强化港口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宏观控制,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法科学化,现发布《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自一九九0年二月四日起施行。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强化港口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宏观控制,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法科学化,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建设前期工作和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制订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方面的有益理论和经验,结合当前我国港口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是根据全国资源、生产力布局和港口自身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制订的布局性规划。
它是港口建设管理大系统中决策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属港口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订中长期建设规划、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
是确保港口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重要手段。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属港口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充实、完善。
第三条制定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充分体现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以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的方针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牢固树立全局观点,使港口的总体布局规划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服从于全国运输网和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妥善安排港口的集疏运布局;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严格执行港口工程有关的经济、技术标准。
港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评价
港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评价摘要:随着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运输企业应运而生。
尤其是一些港口企业,随着航运的不断发展,正在不断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港口企业有独特的指标体系来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但是,我国的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本文章针对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漏洞,指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方法,让港口企业能更好的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从而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评判和调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对外贸易;港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前言:港口在国家的交通运输,特别是航运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港口的经济效益对于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个科学完善的港口经济指标体系有助于港口对自身的运营情况做出准确地判断,方便港口针对自己的运营不足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让港口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好的提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文:1.港口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和港口现状1.港口企业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港口企业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以及航运的发达,发展十分迅速,但是这些港口企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却忽视企业体制的改革。
这就导致这些港口企业虽然当前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一些体制上的积弊十分严重,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更加严重,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十分落后。
长此以往,企业的管理部门不能很好掌握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从而很难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对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收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1.1.企业流动资金缺乏,技改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目前我国的一些港口企业资金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流动资金短缺和固定资金缺乏上。
港口企业资金的短缺导致这些港口企业在一些技术改革和设备引进上,很难推进,企业的技术无法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设备老化严重,使得企业很难发展。
由于企业在技术和设备上的不足,导致港口企业在对于港口的维护和修建上,缺乏科学性,效率也相对低下,这样一来,港口企业的竞争力也就相对其他类型企业较弱,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比不上其他类型的企业。
港口综合能力评价
港口综合能力评价一、港口综合竞争能力港口市场竞争的主体是港口企业,港口企业的竞争是港口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相关企业和行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的能力和机会,从而达到港口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对港口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纵观不少人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以定性为主,如在九十年代中期,台湾的高雄港曾经做过的有关的东南亚港口竞争力的分析,它通过制定一套影响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雄、基隆、釜山、香港、新加坡、神户、东京、上海等八个港口的竞争力水平从硬件、软件的方面进行了定性的研究,得出最终的港口竞争力排序。
在其研究中,指标的权重和港口每项指标得分都通过专家打分得出。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港口竞争能力的定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第一,世界港口的基础设施的差异逐步缩小,沿用港口硬件中码头、航道的水深条件,机械设备,装卸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卸船舶效率等指标已经不足以反映港口的竞争力了。
第二,随着现代港口功能的拓展,现代港口城市的兴起,港口不仅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也得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这种支撑力也已经成为港口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体现现代港口的竞争力已经不完全在于港口自身的条件,还涉及到支撑港口发展的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因素。
第三,现代港口的发展更有赖于与港口相关的服务产业,因为这些服务产业的完整性表征了港口所在地航运市场的发育程度,构成了港口发展依托的港口的经营环境。
第四,港口的技术创新是现代港口发展力的体现,技术创新可以使港口获得差异优势,构成现代港口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今天港口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是港口层面的竞争,对于有些地方甚至主要的不是港口层面的竞争,应该更多的考虑和港口密切相关的产业、经济条件等,这才是港口之问的主要差别所在。
比如英国的伦敦它之所以被称为航运中心,并不是因为它码头的规模足够大或者码头的设施足够的优良,而是因为它所依托的城市背景。
二、港口综合竞争能力评价指标由于现代港口竞争力内涵的拓展,在评价现代港口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时,应将港口竞争力的指标分为“显性竞争力因素”和“潜在竞争力因素”两个部分,目的是淡化一些相对过时的港口竞争力因素,强调一些新兴的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因素。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布时间:2021-09-16T03:22:08.80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4期5月作者:王志力[导读]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港口领域的重要工作,国家、交通运输部均对绿色港口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关政策文件、研究成果对绿色港口建设内容、建设成效进行了界定,王志力(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450)摘要: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港口领域的重要工作,国家、交通运输部均对绿色港口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关政策文件、研究成果对绿色港口建设内容、建设成效进行了界定,本文充分分析国内有关政策要求,对比不同指标体系的异同,为我国绿色港口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一、绿色智慧港口建设背景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港口发展,2019年1月17日视察天津港时,总书记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对新时代港口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绿色发展要节约集约、低碳环保,推进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要港口绿色、智慧、安全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对绿色港口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港口企业必须落实政策要求,按照相关指标体系开展绿色港口建设,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二、现有绿色港口建设指标体系分析1、《绿色循环低碳港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2012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区域性、主题性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厅财字〔2012〕251号),利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鼓励绿色循环低碳港口建设。
为了更好的指导绿色循环低碳港口主题性项目申报,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管理中心发布了《绿色循环低碳港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别从“强度性、体系性、保障性、特色性”四个方面,提出了17项指标,为了符合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此17项指标均与节能相关,不涉及环保、安全等方面内容。
区域性港口层次布局评价指标体系
势 , 而提高 港 口的整 体竞争 力 。 从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港 口法 》 港 口布局规划有 明确 对
国内一些学者对 港 口层次布局 指标体 系进行 了初
的定义 : 口布局规 划 , 港 是指港 口的分 布规划 , 包括 全 步探讨 和研究 , 且各 自建 立 了评 价指标体 系 。这 些 并 国港 口布局 规划和 省 、 自治 区 、 直辖 市港 口布局规划 。 评价 指标体 系对于我 国港 口的层次 布局规划具有积极 港 口总体规划 , 指一个港 口在一定 时期 的具体规划 , 的意 义和相 当的参考 价值 。 1 举一些有 代表性 的 是 表 列 包 括港 口的水域 和陆域范 围、 区划分 、 吐量和 到港 文献 。 港 吞
啦稿日期:20 —81 060 —8 作音简介:冯清 (9 7 ) 17 一 ,男,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为交通运输
规 划 与 管理 。
・
现有研究文献 中虽然也提 出港 口层次布局 的评 价
指标体 系 , 这些评价 指标 体系各有 不同 , 中存在 一 但 其
l ・ 0
维普资讯
深 水泊位尤 其是集 装箱 、 原油 、 石 、 矿 煤炭 等专用泊位 发展 中的作 用 , 区域 内港 口划分为 区域 性主要港 口、 把 短 缺 ; 口资源未 能得到很好 整合 , 港 整体优 势不 明显 , 区域 性重要港 口和一 般港 口 3 个层 次 。 是针对港 口 它 港 口功能相对单一 , 现代物流和 临港 产业发展较慢 , 综 建设 中存在 的港 口结 构性矛盾 问题提 出 的 , 主要 目的
评 价 指标 体 系
《 国沿 海 集 自然条件: 道水深、 口受到气候 、 我 航 港 潮汐、 冰冻的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设计说明
•其 •
中港口治理结构体现了港口企业战略竞争和经营发展的能力,
决定了港口未来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而净资本增长率是企业资本运作
能力的体现,受到企业战略竞争和经营发展能力的制约。因而港口治
理结构相对比较重要,权重设为0.3;净资本增长率设为0.2。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司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好评。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一、指标体系研发情况介绍
•但 •
这套指标体系在操作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因为按目
前的统计口径很多新的观念没有相应统计数据与此对应,而新
统计数据的设立受到统计法的制约,不能随意设立(包括交通
口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体现港口发展“好”的方面,相对比较重要,
因而权重设为0.6。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反映港口发展潜力和后劲,体
现港口发展“快”的方面,权重设为0.4。从这两大方面对港口综合发展
进行评估,促进港口既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二、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设计说明
•港 •
•+ •净资产增长率指标值
•+ •港口治理结构指标值
•净资产增长率(港务集团公司)
• 是指企业考核当期净资产与前期净资产的差值与当 期净资产比值。该项指标是反映港口经营单位资本运作 能力的重要指标。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 不超出港口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使得具有多 种功能的港口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反 映港口发展潜力。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 价指标体系介绍
2020/12/10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一一、、指指标标体体系研系发研情发况情介况绍介绍
•二、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设计说明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一、指标体系研发情况介绍
•200 •
年上半年,航交所根据交通部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开展了港口
计期吞吐量增长量与基期吞吐量增长量的差额与基期吞吐量增长量的比
值。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 不超出港口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使得具有多 种功能的港口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反 映港口发展潜力。
•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指标值
•= •货物吞吐量绝对增量增长率指标值 •+ •可利用岸线比例指标值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 采用港口经营企业调查问卷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 •船舶综合停时指标值 •+ •单位吞吐量客户支付成本指标值 •+ •港口吞吐量单位能耗指标值 •+ •中转比重指标值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1、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表示港口生产服务所体现的综合规模和水平。
•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值
•= •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标值
•+ •船舶综合停时指标值 •+ •单位吞吐量客户支付成本指标值 •+ •港口吞吐量单位能耗指标值 •+ •中转比重指标值
•1、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表示港口生产服务所体现的综合规模和水平。
•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值
•= •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标值
•+ •船舶综合停时指标值 •+ •单位吞吐量客户支付成本指标值 •+ •港口吞吐量单位能耗指标值
•+ •中转比重指标值
•中转货比重(港务集团公司)
• 中转货吞吐量指报告期内从某港口装船运至本港卸 货后,又运出到其他港口的货(箱)数量。中转货比重指 中转货吞吐量与港口吞吐量比值。比重越大,表示港口中 转能力越强。
的吸引能力,亦是港口服务能力强弱的综合体现,权重设为0.25。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二、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设计说明
•港 •
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由5项二级指标构成。吞吐量绝对增量增长率、可利用
岸线比例以及港口吞吐能力适应度体现的是港口客观条件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
响,三者总权重为0.5;其中吞吐量绝对增量增长率体现港口货物增长潜力,是港
•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值
•= •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标值
•+ •船舶综合停时指标值
•+ •单位吞吐量客户支付成本指标 •+ 值•港口吞吐量单位能耗指标值
•+ •中转比重指标值
•单位吞吐量客户支付成本(港务集团公司)
• 指统计期内港口平均每单位吞吐量需客户支付的作业成本。可以通
过港口经营单位主营业收入与吞吐量的比值来反映该指标。港口主营业
•船舶综合停时(港务集团公司)
• 以船舶平均每次在港停泊时间来表示。即船舶进港至离 港船舶停泊总艘时数与停泊船舶总艘次数比值。该项指标是反 映港口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间接反映出港口的气象和 自然条件。对于船公司而言,该项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1、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表示港口生产服务所体现的综合规模和水平。
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观,使我们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指标体系
定稿前,我们根据港口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发展能力的要求,制定了一套有六
项一级指标,十八项二级指标,五十四项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应该说
这套指标体系能较全面完整地反映出港口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在听取有关港口管理人员、院校的教授和政府综合研究部门的专家(包括水运
•= •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标值
•+ •船舶综合停时指标值 •+ •单位吞吐量客户支付成本指标值
•+ •港口吞吐量单位能耗指标值
•+ •中转比重指标值
•港口单位吞吐量能耗(港务集团公司)
• 平均完成单位吞吐量所消耗的能源。该指标反映了 港口为了减少资源消耗和有效利用资源而采取的一系列资 源节约的措施。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务收入指与货物装卸直接相关的各项业务收入,主要包括装卸费、装卸
包干费、堆存费以及货物在港区内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 该项指标是反映港口费收的重要指标,对货主而言,这一指标数值
越小越好。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1、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表示港口生产服务所体现的综合规模和水平。
•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值
•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指标值
•= •货物吞吐量绝对增量增长率指标值
•+ •可利用岸线比例指标值
•+ •港口能力适应度指标值
•+ •净资产增长率指标值 •+ •港口治理结构指标值
•港口能力适应度(全港)
• 指港口吞吐能力与实际完成吞吐量的比值,反映港口设 计吞吐能力对未来货物吞吐量的适应程度。当港口能力适应度 小于1时,将导致港口吞吐能力不足。
部),我们也不可能因此项工作开展而要求参评企业投入太多的
人力和精力整理并计算相应的数据提供我们使用。同时交通部
有关领导也要求我们最好能用三到五项指标反映出港口的综合
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我们反复推敲,多
方论证推出了目前定稿的这一套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只有
二项一级指标,十项二级指标构成。我们尽可能地使用已有的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说明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说明 •1、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1、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表示港口生产服务所体现的综合规模和水平。
•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值
•= •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标值
6 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发工作,其指导思想就是淡化吞吐量增长作为
港口综合竞争力的唯一指标,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来考量港口的综合竞
争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评价港口综合竞争力是必须要考虑
港口基础资源利用、环境支持、发展支持、安全支持、创新(管理创新、投资
环境创新、港口功能创新)等方面。在研发过程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
口快速发展的推动力,相对比较重要,因而权重设为0.2;可利用岸线比例、港口
吞吐能力适应度体现港口自然条件以及吞吐能力对港口持续发展的制约,权重均
设为0.15;而净资产增长率和港口治理结构反映的是港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对港口
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影响,两者总权重为0.5。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说明
•1、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 不超出港口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使得具 有多种功能的港口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 发展,反映港口发展潜力。
•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指标值 •= •货物吞吐量绝对增量增长率指标值
•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指标值
•= •货物吞吐量绝对增量增长率指标值
•+ •可利用岸线比例指标值 •+ •港口能力适应度指标值 •+ •净资产增长率指标值
•+ •港口治理结构指标值 •港口治理结构
• 反映港口战略竞争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包括港口投 资主体以及港口主业产业链延伸。
第二章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 绍
•+ •港口能力适应度指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