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检验标准
常用外观检验标准
![常用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957a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4.png)
常用外观检验标准4) ∮>1.0mm。
不合格;B面:1) ∮<0.5mm。
5点;2) 0.5mm≤∮≤1.5mm。
3点以上含3点;3) 1.5mm<∮≤3.0mm。
2点以上含2点;4) ∮>3.0mm。
不合格;C面:1) ∮<0.5mm。
5点;2) 0.5mm≤∮≤1.5mm。
3点以上含3点;3) 1.5mm<∮≤3.0mm。
2点以上含2点;4) ∮>3.0mm。
不合格;2.外观附着异物是以异物的最大直径计算,即是以异物边的最大距离计算,L表示异物长度,D表示异物宽度;A面:1) ∮<0.2mm,L<1.0mm,D<0.2mm,5点;2) 0.2mm≤∮≤1.0mm,1.0mm<L≤3.0mm,0.2mm<D≤1.0mm,3点以上含3点;3) ∮>1.0mm,L>3.0mm,D>1.0mm,2点以上含2点;B面:1) ∮<0.5mm,L<1.0mm,D<0.2mm,5点;2) 0.5mm≤∮≤1.5mm,1.0mm<L≤3.0mm,0.2mm<D≤1.0mm,3点以上含3点;3) ∮>1.5mm,L>3.0mm,D>1.0mm,2点以上含2点;C面:1) ∮<0.5mm,L<1.0mm,D<0.2mm,5点;2) 0.5mm≤∮≤1.5mm,1.0mm<L≤3.0mm,0.2mm<D≤1.0mm,3点以上含3点;3) ∮>1.5mm,L>3.0mm,D>1.0mm,2点以上含2点;3.外观物的物体颜色偏差是以色板为标准,用目视比较法检验;A面:1) 偏差<1个PANTONE色,5点;2) 偏差≥1个PANTONE色,3点以上含3点;B面:1) 偏差<2个PANTONE色,5点;2) 偏差≥2个PANTONE色,3点以上含3点;C面:1) 偏差<2个PANTONE色,5点;2) 偏差≥2个PANTONE色,3点以上含3点;4.外观物的物体规格尺寸是以工程规格书为标准,用卡尺等测量工具检验;A面:1) 不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5点;2) 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3点以上含3点;B面:1) 不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5点;2) 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3点以上含3点;C面:1) 不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5点;2) 超出工程规格书要求,3点以上含3点;六、外观检验标准的判定根据关键质量特性缺陷为CR,重要质量特性缺陷为MA,一般质量特性缺陷为MI的缺陷等级,按照AQL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将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管件外观检验标准
![管件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3343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1.png)
管件外观检验标准管件是指用于连接管道的元件,它具有重要的作用,确保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管件的质量,外观检验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管件外观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一、检验对象范围该管件外观检验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管件,包括但不限于弯头、三通、等径或异径的接头等。
检验的目的是确保管件的外观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不存在对使用造成不良影响的缺陷。
二、外观检验项目1. 表面光洁度:管件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凹陷、裂纹、麻点和划痕等。
允许存在细微的凹凸、氧化物和色差,但不得对管件的使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2. 尺寸偏差:管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测量外径、内径、长度等数据,判断管件的尺寸是否满足规定的公差范围。
3. 公差:根据不同类型的管件,公差范围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公差的控制应足够严格,以确保管件的连接性能和密封性能。
4. 表面涂层:对于需要涂层的管件,应检查涂层的质量。
涂层应均匀、完整、附着牢固,不允许存在脱落、鼓泡和剥离等现象。
5. 焊接质量:针对焊接管件,应检查焊缝的质量。
焊缝应牢固、均匀,无明显的气孔、裂纹和夹渣等缺陷。
6. 标识和打包:管件应正确标识相关信息,包括材质、规格、批号等。
同时,管件应适当打包,以防止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三、检验方法和标准1. 目测检查:通过目测观察管件的外观,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缺陷。
如发现表面凹陷、划痕等问题,应予以拒收。
2. 测量检验:使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等),测量管件的尺寸,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若尺寸偏离公差范围,则应视为不合格。
3. 化学分析:对于特殊要求的管件,需要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其材质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试验方法参考:此处省略详细的试验方法和标准,请根据实际需要填写相应内容。
四、检验结果评定和处理根据检验结果,对管件的外观合格与否进行评定。
若外观不符合标准要求,应视为不合格。
不合格的管件应进行合理处理,可选择返修、更换或报废等方式。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478e99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b.png)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在现代社会中,产品的外观质量往往是用户选择商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对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产品的外观特征、表面处理、外包装等内容,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对外观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观特征1. 表面平整度产品的表面平整度是衡量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目视检查产品表面是否有凹凸不平、气泡、裂痕等表面缺陷,以及表面光洁度是否符合要求。
2. 颜色和色差颜色是产品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颜色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质量。
颜色差异过大会影响产品整体的美观性和一致性。
3. 尺寸和形状产品的尺寸和形状对外观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通过尺寸测量仪器检查产品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产品外观符合标准。
二、表面处理1. 表面涂装涂装是产品表面处理的一种常见方式,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耐久性。
外观质量检查要对产品表面的涂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颜色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漏涂、结疤、起皮等情况。
2. 表面镀层对于镀层产品,外观质量检查要检查镀层的均匀性、附着力、亮度和颜色等指标,以确保镀层质量符合要求。
三、外包装1. 包装完整性外包装的完整性决定了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受到保护,因此外观质量检查要对产品的外包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包装完整无损。
2. 标识和标牌产品的外包装需要标识产品的相关信息,外观质量检查要对产品的标识和标牌进行检查,确保标识内容准确完整。
四、检验方法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最直接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肉眼观察产品的外观特征、表面处理情况和外包装完整性等内容,进行外观质量的初步评估。
2. 仪器检测对于一些尺寸、颜色和光洁度等指标,需要借助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论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产品的外观特征、表面处理、外包装等内容,可以有效评估产品的外观质量,保证产品的外观符合质量要求。
焊接外观检验标准有哪些
![焊接外观检验标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7b6f27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e.png)
焊接外观检验标准有哪些
一、外观检验标准
1.热焊接是按电气焊接和金属接合技术。
焊接的外观必须符合图纸和技术要求。
2.焊缝外观应清晰, 表面光洁, 焊缝颜色一致, 无气泡和气孔。
3.熔池应清晰, 宽度均匀, 熔池内无夹渣, 芯条无渗漏。
4、焊缝内外四角抛光处理平直, 焊接面积清晰, 焊缝细节清晰。
5、焊缝中心线与设计线重合, 两侧抛光处理完备。
二、焊接外观检验手段
1.室内检验: 检查熔池形状、焊缝外观、焊缝细节是否一致。
2.模具检验: 在模具上制作模型, 检验焊缝外观是否满足图纸
要求。
3.X光检查: X光检查可以检测焊缝缝口的完整性和焊缝内的缺陷, 如气孔、裂纹和气泡等。
4、磁粉检查: 磁粉检查可以检测焊缝外观和焊缝内的裂纹、脆性断裂和破损等。
5、熔敷检查:熔敷检查可以用以检测焊缝外观是否满足图纸要求, 检查焊缝的宽度和厚度;还可以检查焊缝内部是否存在空洞和不完整的焊缝。
- 1 -。
外观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7c7d57804d2b160b4ec058.png)
外观检验标准1.目的使产品的质量保持稳定,为品检人员验收产品外观标准的统一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来料、制程已及成品的外观检验。
3. 定义3.1表面外观定义一级面:暴露在外,手机正常使用中可直接看到的主要面;二级面:暴露在外,手机正常使用中可直接看到的次要面;三级面:在正常使用中不能能看到的次要表面。
3.2外观缺陷定义3.2.1五金毛坯类多肉:工件冲压后留有较大的毛边或多余的部分;缺肉: 工件在成型过程中出现填充不完整的现象;裂纹: 工件表面开裂,或有裂迹现象;气孔:产品在成型时,模具内气体没排出所致,形状呈圆孔或不规则孔;变形:由于铸件本身变形而造成铸件形状不良;3.2.2冲压类压印:产品在冲压时模具内有异物,造成产品被异物挤压的痕迹;碰伤:工件表面因碰撞而产生的凹状痕迹;划伤:工件表面被尖锐物体划出的线状痕迹;擦伤:工件表面被较粗糙物体擦拭而显现出细微线状痕迹;模具印:模具配合间隙及调模不合理(过小)或小型嵌块装配不平,造成产品同一位置模具压伤;砂孔:产品表面有处理不掉的较大之凹洞;变形:产品冲压成型与产品设计要求不符,适配不能吻合机壳;毛刺:产品在去飞边后剩余的毛边;锯齿边:模具设计不合理或刀刃磨损造成切不平材料拉断形成波浪式边缘;崩口:模具切削刃崩缺致使产品落料边沿出现小缺口;冲反:冲压作业时放反材料,使产品冲出毛刺与纹络方向错误;塌边:冲压产品边沿出现的凹低现象;缺料:产品冲压/切边时边沿出现的落料断差或缺口现象;泡点:冲压时模具下模或产品背面有杂质,冲压造成起泡现象;尺寸偏差:冲压产品与工程图纸尺寸不相符。
3.2.3抛光类波浪纹:抛光时用力过大,产品表面发热导致产品表面有液体流动状痕迹;抛垒:抛光时受外力作用导致产品失去原有形状;变形:产品受到外力影响不能与机壳吻合;麻轮印:用粗糙麻轮抛光导致产品表面有残留麻轮打磨之严重痕迹;3.2.4电镀/氧化类挂具印:产品在氧化/电镀时与挂具接触处有电流烧伤痕迹或色差现象;裂纹:工件在冲压成型后由于表面氧化层过硬所导致的不良现象;发黄:产品表面露出黄色镍层;发白:产品表面有白色雾状痕迹;麻点:产品表面细微小点状现象;五彩:产品在电镀/氧化过程中导电不良导致;色差:与样板相比较所产生的色/光泽不一致现象。
外观检验标准(完整版)
![外观检验标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ee624ebe23482fb4da4c4f.png)
1.0、目的:1.1为确保易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aby monitor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1.2用以规范和统一婴儿监视器结构物料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0、职责及权限:2.1 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2.2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品质主管最终判定为准;2.3 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品质主管最终判定为准;2.4 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
2.5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0检验条件:3.1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3.2检验距离:检验物距眼睛30-35cm3.3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3.4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秒钟为准3.5照明要求:在自然光或60W-100W的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距离光源:50-55cm处;照度:500-550Lux(勒克斯(照明单位))4.0缺陷分类:4.1 A类,致命缺陷(CRI):AQL=04.2 B类,重要缺陷(MAJ):AQL=0.654.3 C类,轻微缺陷(MIN):AQL=1.05.0缺陷定义:5.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5.2 主要缺陷(Major Defect)产品存在下列缺陷,为主要缺陷:5.2.1 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5.2.2 漏元件·配件或主要标识,多出无关的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5.2.3 影响产品形象的包装缺陷5.2.4 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5.2.5 导致终端客户拒绝购买的结构及外观缺陷5.3轻微缺陷(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使用,终端客户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5.3.1 仅影响产品美观感,不影响产品的正常功能使用5.3.2 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6.0表面定义:6.1 A面: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6.2 B面: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6.3 C面:正常使用中,很少见或看不见的面(电池仓·充电器和配件等其它表面)7.0缺陷概念:7.1通常缺陷:1)脏污(Contamination):外来物所致的变色或吸附在零件表面上的异物。
外观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8904f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6.png)
外观检验标准1. 引言外观检验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产品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预期要求,是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外观检验标准,确保产品外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检验标准2.1 零件外观要求零件的外观要求通常包括颜色、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方面。
具体的检验标准如下:2.1.1 颜色要求•颜色饱满、均匀、不掺杂杂质。
•颜色与产品说明书或标准颜色样本一致。
2.1.2 尺寸要求•零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不存在明显的变形或尺寸不良现象。
•尺寸公差在允许范围内。
2.1.3 形状要求•零件形状无明显破损、变形、断裂等缺陷。
•检查零件边缘的锐利度和倒角是否符合要求。
2.1.4 表面质量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无划痕和明显的凹凸。
•无明显的气泡、白点、斑点等缺陷。
2.2 成品外观要求成品外观的检验标准通常依据产品的用途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2.2.1 外观一致性•各组件之间的外观一致性良好,形成整体感。
•产品不应有明显的色差或瑕疵。
2.2.2 标志和标识•产品的标志和标识清晰、完整可辨认。
•标志和标识的位置与规定一致。
2.2.3 表面处理和涂装•表面处理和涂装均匀、平整,无色差和脱落现象。
•涂层的厚度和粘附力符合要求。
3. 检验方法3.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肉眼观察来评估产品的外观质量。
目视检查应该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避免视觉误差。
3.2 触觉检查触觉检查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表面质量。
通过手感来判断产品的光滑度、凹凸等情况。
触觉检查需要注意产品不得有锋利和刺激性的边缘。
3.3 仪器检测仪器检测可以使用一些专业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光谱仪、涂层测厚仪等,来进一步评估产品的外观质量。
仪器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和精确。
4. 结论本文档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外观检验标准,确保产品外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执行外观检验时,应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综合运用目视检查、触觉检查和仪器检测等方法,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外观检验b级标准
![外观检验b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da4bf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c.png)
外观检验b级标准
这些B级外观检验标准是一种相对宽松的标准,适用于一些一般性的产品外观检验。具体 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和行业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b级标准
B级外观检验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外观质量的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B级外观检验 标准:
1. 表面缺陷: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气泡、斑点、褶皱等缺陷。允许存在一 定程度的细微瑕疵,但不能影响产品的功能和使用。
2. 色差:产品在同一批次内的颜色应保持一致,不应有明显的色差。允许存在轻微的色差 ,但不能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和美观度。
外观检验b级标准
3. 尺寸偏差:产品的尺寸应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不应有明显的尺寸偏差。允许存在一定 的尺寸偏差,但不能影响产品的功能和装配。
4. 漆面质量:产品的漆面应平整、光滑,不应有明显的涂层剥落、起泡、起皮等问题。允 许存在轻微的涂层瑕疵,但不能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和质量。
5. 组装连接:产品的组装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不应有明显的松动、脱落等问题。允许存 在轻微的松动,但不能影响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安全。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2ef7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5.png)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产品外观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形象和品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尺寸、表面质量、色泽、图案、标识、包装等方面。
其中,产品尺寸的合格标准应符合产品设计图纸规定的尺寸公差要求,保证产品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表面质量要求产品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划痕、凹凸、气泡等缺陷。
色泽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标识应清晰完整,包装应完好无损,无破损、变形等现象。
这些都是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应遵循哪些原则呢?首先,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即制定标准应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同时结合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艺和使用环境,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标准应具有合理性和严谨性,即制定标准应考虑到不同批次的产品差异性,合理确定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标准,同时标准的检验方法应严谨可靠,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标准应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即标准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修订和完善,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持续性。
再者,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实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检验机构和检验流程,确保检验人员具有专业的外观检验技能和经验,检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流程应科学合理,确保产品外观检验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其次,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外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最后,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对产品外观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和处理。
综上所述,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加强对标准的实施和管理,才能够有效地保障产品外观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
外观检查标准
![外观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58579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7.png)
外观检查标准
外观检查是产品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表面缺陷,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外观检查的标准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外观检查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平整度,产品的表面应该平整光滑,不应该有凹凸不平、气泡、裂纹等缺陷。
2. 色泽均匀度,产品的颜色应该均匀一致,不应该有色差或者色泽不均匀的情况。
3. 尺寸精度,产品的尺寸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不应该有尺寸偏差过大的情况。
4. 表面涂装,如果产品有涂装,涂层应该均匀、附着牢固,不应该有脱落或者起皮的情况。
5. 表面清洁度,产品的表面应该清洁,不应该有灰尘、污渍等杂质。
其次,进行外观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方法:
1. 目视检查,首先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产品的外观,看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或者不良现象。
2. 使用辅助工具,可以使用放大镜、灯光等辅助工具来检查产品的细节,确保不会漏检。
3. 抽样检查,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最后,外观检查的标准和方法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只有确保产品外观的完美,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
希望大家在生
产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外观检查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外观检查是产品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和方法
进行检查,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外观检查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外观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9733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d.png)
外观检验标准外观检验是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质量和美观度,对于提升产品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企业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一、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
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产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检验标准。
在制定外观检验标准时,应当明确具体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并且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便于检验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检验工作。
二、外观检验标准的内容。
1. 表面平整度,产品的表面应当平整光滑,不得出现凹凸不平、麻面、划痕等缺陷。
2. 色泽和色差,产品的颜色应当均匀一致,不得出现色差过大或者色泽不良的情况。
3. 尺寸和形状,产品的尺寸和形状应当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变形、尺寸偏差等问题。
4. 表面涂层,对于有涂层的产品,其涂层应当均匀、牢固,不得出现脱落、起泡、开裂等情况。
5. 表面纹理,产品的表面纹理应当清晰、自然,不得出现模具痕、气泡、砂眼等瑕疵。
6. 包装完整性,产品的包装应当完整无损,不得出现破损、污渍、变形等问题。
三、外观检验标准的执行。
在执行外观检验标准时,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当及时进行整改或者淘汰,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四、外观检验标准的意义。
1. 保障产品质量,外观检验标准的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产品的外观质量,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2. 提升产品形象,外观检验标准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产品的外观美观度,提升产品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 满足消费者需求,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外观质量的要求。
五、外观检验标准的完善。
外观检验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外观检验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发展。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塑料件外观检验标准
![塑料件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bd93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9.png)
塑料件外观检验标准塑料件外观检验是指对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成品出厂前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和评定。
外观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直观认知。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塑料件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观检验项目。
1. 表面平整度,检查塑料件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凹凸不平或者明显的划痕。
2. 色泽和色差,检查塑料件的颜色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色差,是否与标准色号相符。
3. 毛刺和气泡,检查塑料件表面是否有毛刺、气泡等缺陷。
4. 表面光泽,检查塑料件表面的光泽度,是否符合要求。
5. 印刷和标识,检查塑料件的印刷和标识是否清晰、准确。
二、检验标准。
1. 表面平整度,按照国家标准GB/T 11942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表面平整度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2. 色泽和色差,根据产品的标准色号和色差范围进行检验,色泽和色差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3. 毛刺和气泡,毛刺长度不得大于0.5mm,气泡直径不得大于2mm,且数量不得超过每平方厘米2个。
4. 表面光泽,使用光泽度计进行检测,光泽度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5. 印刷和标识,印刷和标识应清晰、准确,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三、检验方法。
1. 目测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塑料件的外观质量,进行初步的检验。
2. 量具测量,使用相关的量具进行测量,如毛刺测量仪、色差仪等。
3. 光泽度测定,使用光泽度计进行光泽度的测定。
4. 印刷和标识检查,对印刷和标识进行目测检查和量具测量。
四、检验频次。
1. 生产过程中,在塑料件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外观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2. 成品出厂前,所有成品在出厂前都应进行外观检验,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
五、检验记录。
1. 外观检验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
2.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六、外观检验的意义。
1. 保证产品质量,外观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外观检验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2466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c.png)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产品外观检验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形象,也是产品交付客户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产品外观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缺陷的定义、分类和判定标准。
外观缺陷的定义是指对于产品外观上的瑕疵或不良现象进行明确定义,以便于检验人员能够准确、一致地判定。
而外观缺陷的分类则是指将外观缺陷按照其性质、程度等进行分类,以便于检验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检验和判定。
判定标准则是指对于每一类外观缺陷应该如何判定,包括了允许的缺陷程度、判定方法等内容。
其次,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首先,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即检验人员能够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准确、一致的判定。
其次,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即标准的制定应该基于实际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不应该是主观臆断的结果。
再次,标准应该具有公正性,即标准的制定应该是公开、公正的,不应该偏袒任何一方。
最后,标准应该具有时效性,即标准应该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保证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最后,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执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应该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标准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以便于追溯和复查。
再次,应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外观检验标准的要求。
最后,应该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总结和分析外观缺陷的原因,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总之,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形象,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外观检验ARR考核标准
![外观检验ARR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8ad4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2.png)
外观检验ARR考核标准引言在制造业中,外观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外观检验能够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并确保产品的外观达到一定的标准。
为了进行有效的外观检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介绍外观检验ARR(Appearance Rating and Ranking)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考核标准制定考核标准的制定是外观检验ARR的基础和前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外观特点考核标准要考虑产品的外观特点,根据产品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确定评价指标和标准。
比如对于一个家具产品,可以考虑评价指标为表面平整度、漆面光泽度、色差等。
2. 客户要求客户要求是制定考核标准的重要依据,需要将客户的需求纳入考虑。
根据客户的要求确定评分标准,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客户的期望。
3. 历史数据分析分析历史数据是建立考核标准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产品的常见外观缺陷和不合格现象,并据此制定考核标准。
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基于抽样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
4. 专家意见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考核标准的制定,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意见的采纳能够提高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考核标准应用考核标准的应用需要在实际的外观检验过程中进行。
以下是考核标准的应用流程:1. 样品准备从生产线上抽取符合规定的样品,确保样品能够代表整个产品批次的质量水平。
样品的数量和选择要根据外观特点和客户要求进行确定。
2. 考核标准解读按照考核标准对样品进行评价和判别。
根据考核标准中的评分标准,对样品的外观特征进行逐一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评分。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样品的评分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以便对样品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4. 结果判定根据评分结果判定样品的合格与否。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合格评分的范围,一般可以设定一个合格分数线。
如果样品的评分超过合格分数线,则判定为不合格。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一)2024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014bb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f.png)
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一)引言概述:电子产品的外观质量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生产商、质检员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电子产品的外观质量标准。
本文将从产品外观整体要求、材料质量、表面处理、图案标识和包装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产品外观整体要求1. 外观设计符合产品功能需求,具有舒适的操作感。
2. 外形尺寸和比例符合设计要求,没有明显的变形或错位。
3. 产品表面平整光洁,无明显的凹凸、划痕或气泡等缺陷。
4. 外壳装配良好,无松动、裂缝或变形等现象。
5. 材料色彩清晰、一致,无色差、褪色或沾污等问题。
二、材料质量1. 外壳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阻燃性能良好。
2. 塑料件应无明显刺激性气味,无色素渗出。
3. 金属外壳应无明显的锈蚀、划痕或氧化现象。
4. 按键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用性。
5. 其他材质如玻璃、陶瓷等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抗冲击性。
三、表面处理1. 外壳表面处理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如喷漆、电镀等。
2. 表面处理应完整均匀,无刮痕、起泡或掉漆现象。
3. 弯曲区域应无明显的涂层剥落。
4. 外壳边缘应有光滑的过渡,无棱角或毛刺。
5. 文字标识应清晰、不易磨损。
四、图案标识1. 图案标识应与产品用途、功能相符合。
2. 标识位置应明确,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3. 标识应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抗溶解性。
4. 标识图案应清晰,无模糊不清或重叠现象。
5. 标识颜色应准确、鲜明,不易褪色。
五、包装1. 包装应符合产品保护和运输需求,能有效防潮、防震和防静电。
2. 包装材料应环保,无刺激性气味。
3. 包装印刷清晰,无模糊或错位现象。
4. 包装件数应准确,无缺漏。
5. 包装外观整洁,无明显变形、撕破或破损。
总结:电子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产品外观整体要求、材料质量、表面处理、图案标识和包装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子产品外观质量的标准要求。
外观检查标准
![外观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aa96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9.png)
外观检查标准外观检查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表面缺陷和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将介绍外观检查的标准和方法,以便文档创作者和质量检验人员能够准确、全面地进行外观检查。
一、外观检查标准。
1. 表面平整度,产品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凹凸不平、皱纹、气泡、砂眼等缺陷。
2. 表面颜色,产品表面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得有色差、色泽不良、色斑等现象。
3. 表面清洁度,产品表面应干净整洁,不得有油污、灰尘、指纹等污染。
4. 表面涂层,如有涂层的产品,应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平整度、厚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5. 表面图案和标识,产品表面的图案和标识应清晰可见,不得有模糊、缺失、错位等情况。
二、外观检查方法。
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产品表面,检查其平整度、颜色、清洁度、图案和标识等情况。
2. 使用辅助工具,如放大镜、光源等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检查人员更清晰地观察产品表面的细节。
3. 仪器检测,对于涂层厚度、颜色差异等需要精密测量的项目,可以借助专业仪器进行检测。
三、外观检查的重要性。
1. 保证产品质量,外观检查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表面缺陷和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提升产品形象,产品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良好的外观质量可以提升产品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 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
四、外观检查的注意事项。
1. 检查环境,外观检查应在光线充足、无污染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检查标准,检查人员应熟悉产品的外观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记录和反馈,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五、外观检查的改进措施。
1. 完善检查标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产品的外观检查标准,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产品等级外观检验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产品等级外观检验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934e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a.png)
1起泡
擦伤
2脱落
划伤
3烧焦
碰伤
4色差
毛刺
5发白
砂眼6发黄裂纹
7水印
杂质
8麻点焊接痕
9露底材/漏镀变形
镀层表面未镀现象
产品因摔落、运输或挤压等
因素造成
电镀前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印迹镀件表面较明显凸状附着物,手感粗糙,因电镀液不纯或镀前产品不清洁(有碎屑,灰尘,油污,结晶物)表面上成片小凸点,大小相当,且很小很光滑,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电镀液不干净
或过滤不够焊料过多或未焊接到零件上所致,如果焊料过多,零件上会有结块或隆起,如果焊料不够,零件上会有间隙或
裂缝镀层表面有白色雾状
痕迹
基材表面疏松针孔
镀层表面漏出黄色层电镀件基材表面呈现线状开
裂镀层表面焦黄色,手感略粗糙,多现于边
部
表面因与其他表面较硬物体相撞导致的伤,通常手指甲
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产品与色卡有明显差异,或同产品颜色存
在差异
工件已加工部位周围所形成
的刺状物或飞边
因电镀工艺原因引起的镀层与基材之间附着性不强而造成的镀
层隆起现象
镀后在周转、包装过程中碰
花现象
镀层从底层或基材之间剥落起皮现象
产品表面因擦伤而产生的细微线状痕迹,未伤至底层,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称无感划伤;表面膜层划伤,已伤至底层,手指甲触摸有明显凹凸感,称
有感划伤。
品质外观检验标准
![品质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1c2f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f.png)
品质外观检验标准首先,品质外观检验标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外观检验标准包括产品的尺寸、形状、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色泽等方面。
这些都是客户在购买产品时首先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制定检验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对于产品尺寸和形状的检验,可以采用量具进行测量,比如卡尺、游标卡尺等。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工具的精度和准确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光学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检验,这些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产品的三维数据,为后续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表面光洁度是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检验时,可以通过目视检查、触摸检查、使用光源照射等方法来评估产品表面的光洁度。
同时,也可以借助专业的光洁度检测仪器,如光泽度计、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等,来对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表面缺陷是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检验时,需要对产品表面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并记录产品表面的各种缺陷,比如划痕、气泡、凹坑、污渍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表面缺陷等级和检验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达到客户的要求。
此外,色泽也是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检验时,可以采用色差仪、光泽度计等专业仪器对产品的色泽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保产品的色泽符合客户的要求。
综上所述,品质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产品的外观质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在制定和执行品质外观检验标准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國統加湿器产品的外观品质检验规则。
2 术语和定义2.1 污垢其它物质在产品的表面形成污垢,如润滑油,油漆等物质。
2.2 亮面局部表面光泽变亮,粗度不明显的现象。
2.3 拉白成型品脱模时,由于钩料杆的压力大于预料杆的顶出力,而使某部位所产生的白化。
2.4 段差上下部件之间本应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之内光滑连接,但由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误差使其产生前或后不同面。
2.5 刮伤、碰伤产品在生产和搬运过程中未注意碰撞或被利器刮到的痕迹。
2.6 弯曲膠件因内应力或受外力影響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2.7 缩水膠件于冷却后由于收缩量不一致导致表面低下。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叫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2.8 间隙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装配在一起后,边面之间形成的可见缝隙,单位为mm。
2.9 台阶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装配在一起后,相对于某平面的凸出或者凹进的高低差,单位为mm。
2.10 色差产品中不同零部件颜色的差异。
色坐标值即识别并标识颜色的特殊的L*、a*、b*坐标值;色差值即以L*、a*、b*坐标值为基础,使用专门的色差仪测量两个色板(或实物)之间的颜色差别的数值,按国标规定用ΔE表示;2.11 熔接痕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并遇到阻碍物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而在在塑料件的2.12 气纹、色纹、银纹外观件表面存在放射性条纹、斑驳以及浑浊不清的纹理状缺陷。
2.13 点状缺陷外观件表面存在黑点、亮点、其它与本体颜色不同的点状物、类似点状物的圈状物等。
2.14 长条收缩痕模具表面有热裂纹的伤痕时使得部件表面产生同样形状的收缩伤痕。
2.15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前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2.16 毛边塑料件边缘或分型面处产生的塑料废边。
2.17 烧焦塑料件在最后填充区和空气聚集区出现的黑斑。
2.18 龟裂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2.19 缺料塑料件在某些部位存在塑料空缺的现象。
2.20 控制面板安装产品各种开关、按钮和显示屏的区域。
3 分类3.1 外观面分类根据国际通用外观检验标准及习惯,通常将外观面按客户接触的频度分为A、B、C面,其重要性依次降低,具体如下(外观面的分类):A面:产品的正面、上面;B面:产品的左面、右面、背面;C面:产品的底面和拆开可拆卸部件后的可见面。
B面B面C面A面3.2 外观品质要求分类根据客户对外观品质的要求,将外观品质要求分为I级、II级和III级,外观品质要求的严格程度依次降低(公司出日本產品使用II級標準,出歐美及其它地區的產品使用III級標準)。
4.技術要求4.1 零部件標準及檢測標準4.1.1标签和警告标志4.1.1.1 标签应粘贴在指定的位置上且粘贴整齐和不能贴歪及起皺,标签上的文字清晰可见,无移印、刮花、缺边、褪色老化现象。
4.1.1.2 如表面上光的標簽用紗步沾95%酒精來回擦拭三次后,标签应清晰易读。
4.1.1.3 將標簽放置在高溫60℃、低溫-5℃各12H,兩個循環後標簽不得有脫落或翹起。
4.1.2控制面板按目测的检测方法,控制面板的按键外观良好,按键组件各配合面和边不应有毛刺和飞边,处理平滑,可见的镀层面不得有明显的沙孔。
电镀层应均匀光亮、附着力好,不得脱层、剥落。
PVC片粘贴牢固,不能有气泡、卷边和局部脱落。
4.1.3控制面板标识标识应能显示清晰的图案或文字,无位移、刮花、少油、褪色老化现象。
标识应清晰易读且不褪色。
用3M膠紙進行測試後,A、B、C級面絲印部位無明顯脫落。
4.1.4显示功能按目测的检测方法,显示内容应准确、清晰;无重影、断笔、缺劃及显示错误等现象;显示灯镜灯孔与显示灯必须对齐居中;俯视显示盒各按键应居中,突出高度均匀,以按键横轴线方向为基准,键位不得偏离键槽1mm。
4.1.5按键或旋钮按正常使用操作和目测的检测方法,按键灵活、准确、弹性及手感应良好,不得有卡死、异声、连动等现象;开关旋钮不允许有偏心,压标识点的现象。
旋扭指針所對應的絲印,前後偏差不可超過1.5mm.4.2.外观间隙4.2.1不同塑料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不同塑料部件间的配合间隙应均匀,形成间隙的不平度少于0.8mm。
使用游标卡尺、塞规或量规测量不同塑料部件间的配合间隙,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要求:4.2.2外观钣金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外观钣金件与安装部件的配合间隙应均匀。
使用游标卡尺、塞规或量规测量外观钣金件之间的配合间隙,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要求:4.2.3装饰条、装饰板周边的配合间隙装饰条、装饰板周边的部件的配合间隙应均匀。
使用游标卡尺、塞规或量规测量装饰条、装饰板周边的部件的配合间隙,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要求:4.2. 4运动部件与周边的配合间隙装饰条、装饰板周边的部件的配合间隙应均匀。
使用游标卡尺、塞规或量规测量装饰条、装饰板周边的部件的配合间隙,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要求:4.3色差4.3.1注塑外观色差测试的色差值应符合下表的要求:4.3.2金属喷涂外观色差测试的色差值应符合下表的要求:4.3.3塑料件喷涂件色差值要求塑料喷涂件与封样色板比对,使用目测的方法,色差无明显差异。
测试的色差值应少于0.3。
4.4.外观缺陷接受要求5包装5.1打包带5.1.1.打包带外观按目测的检测方法,各类型打包带外观色泽均匀,颜色均一,花纹整齐清晰,无污秽、杂质,不允许有开裂、损伤、穿孔等缺陷。
5.1.2 打包带位置按目测的检测方法,打包带都不允许打在条码上面,避免无法正常扫码。
包装带需距离包装边缘15mm,包装带间的距离至少30mm。
5.1.3打包带松紧度塑料打包带捆扎在整机外包装上不应松弛,也不应过紧,包装带离包装箱表面距离不大于50mm。
5.1.4打包带抗拉强度打包带熔接位缝合位至少覆盖2/3 以上。
打包带应能承受整机重量无断裂现象。
5.2包装箱5.2.1胶粘带按目测的检测方法,胶粘带应使纸箱封口粘贴平整,无翘起、变形、松脱现象;胶粘带在封箱后,纸箱上左右摇盖应保持一个平面,无突起,确保纸箱包装后保持密闭防尘作用;胶带不能粘贴到包装箱把手处。
5.2.2包装箱文字的要求按目测的检测方法,包装箱的印刷文字图案应清晰、饱满、无脱色及明显溢边;印刷字体位置准确,上下左右倾斜不允许超过2mm。
5.2.3包装箱文字图案的要求按目测的检测方法,包装箱的“向上”“易碎物品”“怕雨”标识在包装箱的所有四个侧面的左上角处;“堆码层数极限”“禁止翻滚”“回收”可放置在包装箱的两个小侧面的左上角,但不限于此;“前面”“严禁踩踏”“严禁高处跌落”等标志也应在包装箱上印刷,印刷位置应在纸箱的顶面或上摇盖。
5.2.4包装箱配合按目测的检测方法,产品内包装与外包装配合尺寸适合,松緊度适中;加湿器類的包装纸箱不能露底。
5.2.5包装印刷件颜色包装印刷件与封样包装印刷件、样板比对,按目测的检测方法,色差无明显差异。
5.3附件类5.3.1 说明书、保証卡和麥頭外观按目测的检测方法,说明书、保証卡和麥頭不允许出现脏污、折痕、发黄、破损、重叠及其它有碍使用的缺陷;裁切面应整齐、光洁、无毛刺, 裁切偏差不允许超过±3mm;文字、图案清晰,颜色纯正,不允许出现拖墨、重影、渗墨等现象。
6试验条件6.1试验仪器要求6.1.1 通用卡尺:0-150mm,测量精度:0.01mm6.1.2钢直尺:0-1000mm, 测量精度:1mm6.1.3塞尺:0-1.00mm 分度号:0.05mm6.1.4色差仪:测量精度:0.10ΔE*ab6.1.5推力计:0-200N 测量精度:0.2N6.1.6恒温恒湿箱:温度偏差2℃湿度偏差2%6.1.7划格法附着力试验仪:精度:0.1mm6.2检验员能力要求检验员应满足下列的要求:A.检验员具有半年以上的工作经验;B.裸视视力1.0或修正1.0以上,无色弱、单色盲、全色盲;C.经过系统的教育训练,培训时间至少40H;D.特殊工作培训并通过验证,承认水平,能够立即从事检验工作。
6.3 检验环境要求无特殊要求的检验环境应满足下列的要求:A.40W日光灯或模拟日光类光源;B.检验区域的光通量至少1800LM流明;C.检验工作台须光滑、整洁,具有足够的样品转动空间。
D.环境温度: 20℃±10℃E.环境湿度:30%RH~70%RH6.4.1光源强度目视试验的检验光源至少40W日光灯或模拟日光类光源,光源照射角度应可根据测量的位置可以设定或试验台能满足样品放置的要求。
6.5.1检验距离、目视时间、目视角度的要求检验员在目测试验中根据外观面和外观品质要求按下表规定的检验距离、目视时间、目视角度的要求进行试验。
6.7.1观测方向检验的目视观测方向如下图所示。
6.8 色差试验6.8.1 设备检验使用的色差测试仪器应为CR-10型或更高型号。
6.8.2 检验方法将样品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或地面,色差测试仪垂直被测面,接触面不得漏光。
色差试验应尽可能选取部件中3个不同的位置点进行测量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6.9 高低温潮态试验将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样品在55℃ 95%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随后恒温恒湿箱的环境改变为-20℃,温度恒定后样品再在恒温恒湿箱中放置24小时。
6.10包装带松紧度试验使用50N 的拉力施加于包装带,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包装带离包装箱表面距离。
6.11包装带抗拉强度试验提起测试样机5次,每次样机底面离地1米。
此测试在分别在两台样机上进行,两台样机结果须一致。
6.12 附着力试验用划格法附着力试验仪在部件平整的面上纵横垂直交叉切割10条平行切割线,平行线的距离为1mm 。
如平面没有足够的空间,平行线的条数随平面的空间而定。
用3M 附着力测试用透明胶粘带粘贴涂层切断处,静置1分钟后,Mm6.13检验规则6.13.1检验规则产品应按本标准规定完成外观品质测,经正式鉴定合格后,方能批量投产。
6.13.2检验说明每台产品需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检验日期、使用说明书和保修单。
6.13.3检验分类产品的检验按制造过程属性分为生产线过程检验,抽检检验,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
6.13.4制造过程的检验6.13.4.1产品在各生产过程的必检项目产品在各生产的过程中应按下表进行检验,详细如下:6.13.4.2产品出厂检验的抽样按GB/T 2859-1检查的批量、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由生产厂和订货方共同商定。
6.13.4.3订货的外观品质要求订货方在必要时可提出表3以外、标准范围之内项目进行抽检的要求,外观品质要求按合同规定执行,如无规定则执行B级外观品质标准。
6.13.5型式检验6.13.5.1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经鉴定定型后制造的第一批产品;B.正式生产后,当结构、工艺和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一年后再次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