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
外商投资情况总结
外商投资情况总结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直吸引着海外资本的目光。
外商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技术转让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中国外商投资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二、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1.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
外商投资开始进入中国,尤其是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要目的地。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 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外商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外资项目逐渐增加,同时也开始涌入内地地区。
外商投资对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和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近十年的发展中国政府持续推动外商投资的便利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
在制造业之外,服务业开始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如金融、教育、旅游等。
此外,高新技术产业也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三、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外商投资对中国的GDP增长和就业机会创造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引入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外资企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发展机遇,激发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中的规模和份额不断扩大,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2. 技术转让和创新能力提升随着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中国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不断吸收和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种技术转让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些外资企业还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进行研发,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升级。
3.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尽管外商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外资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政府应当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外资流向中西部地区,加快区域发展的平衡。
四、外商投资的未来趋势1. 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外商投资将趋向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与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与对策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下,直接在中国境内开办企业、扩大已有企业规模、增加资本或通过与境内居民企业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并取得经济利益的活动。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优势和问题出发,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建立起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投资环境和在全球中具有竞争力的投资条件,造就了一个集政策扶持、资源优势和市场巨大为一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1992年,世界银行将中国划分为四类投资国家,表明了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吸引外资的高度评价。
五年计划的制订,道路交通水利的建设,钢铁、机械等行业的振兴,对国外资本来华投资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20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WTO,大大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
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44亿美元。
二、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优势1.市场优势中国拥有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中国的消费者群体庞大,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也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2.政策优势中国在吸引外资政策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创新,制定出一系列外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
比如在税收方面,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实行税率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所在地税收优惠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3.地理优势中国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拥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这为跨国公司进军亚洲市场提供了离心在中国进行物流、生产和贸易的良好条件,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交通费用。
三、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问题1.对当地产业的冲击在吸引外国投资的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给中国的一些当地企业带来冲击,尤其是在一些产业中较为明显,如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行业。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开放初期的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在这一时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第一批外商直接投资。
自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
外资主要涌入到制造业,如纺织、服装、皮革、电子等行业。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这一阶段我国进一步放开外资准入,吸引了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开始进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等领域。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加快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步伐。
特别是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外资开始涌入到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
1.区域分布不均衡: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上海、北京、江苏等地。
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较少。
2.产业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面。
外资主要投资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金融等领域。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3.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引入了大量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对外贸易的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对内就业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就业结构,提高了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
总体来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积极采取开放政策,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
我国外商投资政策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外商投资政策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商投资的政策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我国外商投资政策的起源、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等角度分析外商投资政策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1. 外商投资政策的起源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商投资的确立和发展在当时的国策调整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合资企业。
政府在管理外资方面主要采用了一些临时管理规定,大部分外资并没有太多的政策支持。
但是,在1985年,中国印发了第一个专门针对外资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法》。
该法规定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范围和管理管理方式。
这标志着我国外商投资政策已经开始从无到有。
2. 外商投资政策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外商投资政策的制定也变得越发重要。
在1988年,中国又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进一步加强了外资对中国的投资和合作。
在随后的几年里,中国相继出台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税费优惠办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
外商投资政策也在逐渐完善和发展。
3. 外商投资政策的现状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政策已经逐渐完善,并受到很多外资企业的欢迎。
在目前的外商投资政策中,外国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享有平等的地位,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合作企业三种形式自由选择,投资领域基本全部开放。
此外,2018年7月28日,我国《外商投资法》正式通过,取代原来的三部法律,进一步规范和保障了外商投资的安全和权益。
4. 外商投资的发展趋势从我国外商投资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趋势是外商投资政策越来越宽松。
当前,我国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外资进入的市场不断扩大。
未来,外商投资政策的趋势将会更加向市场化、透明化方向发展,更多的业务领域将会向外资敞开。
总之,我国外商投资政策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从政策的起源到现在,外商投资政策已经越来越开放和自由,未来将继续向着更加市场化,更加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投资经历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历程。
以下是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 起步阶段(1978年-2000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
投资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金融、交通、能源等传统领域。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对外投资的政策,吸引了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对外投资。
2. 增长阶段(2001年-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中国企业开始探索新的投资领域,如制造业、房地产、服务业等。
同时,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提升,跨国并购和海外投资取得较大成功。
3. 转型升级阶段(2011年-至今):中国对外投资进一步扩大
和升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提高投资效益和质量。
中国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除了以上阶段和特点之外,中国对外投资还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1. 地区分布:中国对外投资在初期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后来逐渐扩大到欧洲、北美等发达经济体。
2. 投资方式: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多样化,既有独立投资,
也有与当地企业合作的合资和并购,多渠道开展投资。
3. 行业领域:中国对外投资领域广泛,涵盖了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房地产、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总之,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增长和转型升级阶段,呈现出不断扩大和升级的特点。
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海外投资国,对外投资也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结构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与挑战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景与趋势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从发展历程、规模与结构、优势与挑战、前景与趋势、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当时,由于国内市场对外开放不久,企业经营能力有限,经济总量小,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十分缓慢。
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繁荣、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及政策扶持等因素推动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此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年扩大,并逐步规范化和专业化。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结构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大,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439.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3%。
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1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8%,占比82.2%;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在行业结构上,一般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三大重点领域,占比分别为17.1%、13.9%、10.7%。
同时,能源、交通运输、采掘业和土地开发等传统领域,以及现代金融、文化娱乐、科技等新兴领域也显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与挑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积累增长,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二是种类、规模、地区的快速拓展,扩大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影响力;三是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四是加快了对世界其他国家市场的深度了解,优化了我国工业结构和战略布局。
然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政策环境复杂,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不断调整;其次是国家间的竞争加剧,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较大的压力;最后是海外投资安全问题,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对外投资战略的演变与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战略的演变与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投资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对外投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分析中国对外投资战略的演变和未来趋势。
一、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1999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投资法》,标志着中国对外投资的正式立法化。
此后,中国对外投资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并逐渐变得更加开放主动,进入全球市场。
二、演变过程1.初期2000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仅为26.5亿美元,与美国和欧洲各国相比相差甚远。
此时期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主要投资对象为东盟、韩国和日本等。
2.转折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逐渐崛起。
中国政府将“走出去”列为重要战略,开始大举扩大对外投资。
此时期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分布更广,涉及欧美等地区与领域。
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产业。
3.当前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构想,标志着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集中于亚非拉地区,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展开,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三、趋势分析1.投资地域将更加广泛未来,中国对外投资的领域和地域将更加广泛。
“一带一路”战略逐渐推进,中国对外投资格局将从亚洲向欧亚大陆、非洲和拉美转移。
2.产业方向将趋于多元化未来,中国对外投资将向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海外投资将有望更多投向高科技、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同时,也将加强对先进技术、智力产业等领域的投入。
3.投资方式将更加多样化未来,中国将采取灵活多变的投资方式,深度参与对外投资,包括直接投资、企业并购、PPP等方式。
同时,投资方式也极有可能在保护资本的同时更关注资源利用效率。
4.环保和社会责任将更受重视未来,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将更关注环保和社会责任。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1.4外商投资方式
主要有两种方式: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
但90年代以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 自1997年起,新设立项目中,外商独资经营的项目数超过中外合资经
营的项目数,自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同金额超过了中外 合资经营项目的合同金额。 90年代以来,外国投资者更多地采取独资方式,原因主要有: 第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加较快,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较多采取独资经营的方式: 第二,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 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 第三,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于技术保密要求,愈来 愈多的外商投资企业, 希望采取能控制企业的股权结构。
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3.中部吸收外资全面增长,西部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大。
1-6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中部地区 实际使用外资55.77亿美元,增长15.7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2.33亿 美元,增长32.54%。1-6月,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同期 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2.56%、9%和8.44%。
.1.3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
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在整个80年代,
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 90年代以后,这一比重略 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 ,在沿海地区的投资,累计仍占全 部投资额的88%。 原因分析: 第一, 第一,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沿海地区政策优惠, 各方面环境趋于成熟,是外国投资者的首选区域; 第 二,来中国的投资者中,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比例较高,因此倾向 于选择在出口方便的沿海地区; 第三,来自香港、澳门、 台湾的投资者及其他国家的华人投资者, 绝大多数祖籍是广东 、福建等沿海地区,有在其祖籍优先投资的愿 望。; 第四,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在沿海地区建设的国有大企业较少,计 划经 济的遗产较少,容易形成利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环境。
202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展历程及现状(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进展历程1.以FDI流出量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对外直接投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82-1991年的起步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均在10亿美元以内。
其次阶段即1992-2022年的稳步进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平均规模为27亿美元。
第三阶段即2022年至今的快速进展阶段。
2022年,我国a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202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
从年流出量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3亿美元到2022年的161亿美元,增加了25.6倍。
2.以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1992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很小,但由于同期FDI 流入量也较小,因而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高。
但是,1992-202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出量较大,而同期FDI流入流量更大,因此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低。
综合来看,以流出流入比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1992年以后小于1992年之前;而从肯定值来看,正好相反。
3.以FDI流入量与FDI流出量的对比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
1990-2022年,外商在华投资平均数为392.5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平均数为37.5亿美元,而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为6673.3亿美元,是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638.7亿美元的10倍多,特殊是近几年来,FDI流入的规模和速度消失了大幅度上升。
1990-202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与流出量之比为1∶0.096,可以看出汲取外国投资的规模远远高于对外直接投资,这两者存在严峻失衡,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外商投资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外商投资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外商投资在中国的历史愈加悠久。
外商投资可以为中国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同时也可以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外商投资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
一、外商投资的历史1960年代初期,中国的外商投资政策主要是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技术引进和军事进口。
中美关系的恢复使政策发生变化。
1978年开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扩大对外贸易,是中国外商投资发展的起点。
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来自五十多个国家,涉及多种行业和领域。
但是,严格的管理措施和外资的限制和审批措施阻碍了外商投资的发展。
此时,中国吸引外资的重点是加工制造业。
1980年代中期,中国实行了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外商投资扩展到了高科技领域和生产性服务领域。
1990年代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加使得外商投资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增长。
外资进入的领域也渐渐转移到了金融、零售、物流等服务行业;科技、知识产权等高新技术领域。
对外资的限制也缓解了,国内市场对外资的态度和对外资的管理方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外商投资的现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商投资目的地之一,也是最大的出口国。
2019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了1375亿美元,中国外商投资协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0年上半年,外商投资实际使用金额达到了79亿美元,同比增长的幅度高达8.4%。
外商投资主要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分布最广的是亚洲国家。
此外,国内市场对外商投资持开放的态度。
为更好地引导外商投资,中国提出实施“负清单”管理,即对外商投资领域在国家确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以外实行“国民待遇”。
2019年版的负清单确立了外商投资进入金融业、汽车、重点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具体限制。
这也表明了外国投资者获得合理的和一定的保护,并且在国内市场上享有与中国企业同等待遇的政策。
三、外商投资带来的影响外商投资可以为中国带来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趋势研究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趋势研究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趋势不仅得益于中国的庞大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也反映了中国对全球资源配置的积极参与和战略布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区域分布、行业特点和未来趋势四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源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主要以海外投资为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并在2005年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区域分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亚洲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特别是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
其次,欧洲和北美洲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热点,尤其是欧洲的发达经济体和北美洲的高科技产业。
此外,非洲和拉美地区也受到中国企业的关注,中国在这些地区的投资涉及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等领域。
三、行业特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特点表现为多元化和高科技化。
传统行业如制造业、能源开采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领域,同时,高科技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也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新兴领域。
在国际并购领域,中国企业积极开展资源整合和品牌输出,进一步提高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
四、未来趋势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但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变化。
首先,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保护主义思潮可能对中国对外投资形成一定的制约。
其次,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
此外,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推进,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可能会更加关注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中国企业以扩大海外市场、获取资源和技术、提升品牌形象为目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自1979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按照流量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在规模、地区分布、投资行业上各具特征。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日益活跃,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标签: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中国一、起步阶段(1979年~1985年)1979年以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木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开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志,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的序幕。
1979年~1985年,是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累计兴办非贸易海外子公司185家,总投资额近3亿美元,共兴办境外合资、独资企业185个。
海外企业分布遍及45个国家和地区,但多以发展中国家和港澳地区为主。
企业平均规模小,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餐饮、国际承包工程、咨询服务等行业。
参与主体是专业外贸公司。
二、迅猛发展阶段(1986年~1990年)1986年批准兴办非贸易性海外企业92家。
1987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跃升。
当年兴办的境外企业数上升到了124家,直接投资额达到3.5亿美元,标志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迅速成长的新阶段。
这期间兴办的海外企业共661家,是前一阶段的3.6倍,到1990年,中国非贸易性海外直接投资企业数超过800家,投资总额达到20.6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83亿美元,分别是前一阶段的6.9倍和4.48倍,截止1990年底,投资总额达23.5亿美元。
投资参与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如大中型生产企业、贸易性企业、以金融实力为基础的系统投资公司纷纷参与跨国经营活动。
海外企业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各国和地区居多,并开始进入发达国家,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以往格局,投资地域趋向合理。
投资领域向资源开发、制造加工、交通运输等20多个行业延伸。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年~1996年)1991年,中国在海外兴办非贸易性企业207家,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了1987年的3.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达3.67亿美元,协议投资总额也达到7.59亿美元的水平,大大超过了除1987年外的其他所有年份。
第八章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吸收与对外直接投资
第七章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吸收与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内容:一、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发展历程1979年7月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首部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的1991年。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的2001年。
第三阶段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
二、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1.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和速度特点(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整体的比较)2.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点(东中西部、各省市)3.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点(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划分;在第二产业即制造业中的划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按产业内、产品内分工的划分)4.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特点三、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1.经济增长效应2.技术进步效应3.产业升级效应四、中国今后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和速度特点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点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点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今后应主要的问题八、其他有关中国吸收FDI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如:1.WTO之后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跨国并购的特点(并购了我国的哪些企业,这些企业是否是一些优质资产)2.不同来源国(地区)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特点比较。
要求:共分为14个题目,每个班按照14个题目分成14个小组(每组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题目。
每个小组对自己的题目要做成word文档和ppt两种格式,完成后打包发给课代表,文件名是题目的名称,在word和ppt中要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其中ppt在课堂上交流。
课代表收齐后打包发给我,文件名是班级名称和自己名字。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起步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主要是政府间的援助项目和企业的对外贸易。
由于中国在经济体制之前的国内市场不够完善,企业也缺乏实力和经验来进行对外投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高速增长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
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投资。
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井喷式增长,特别是在2000年后,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对外并购,涉及领域包括能源、矿产、制造业等。
进入21世纪的调整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速开始放缓。
中国政府开始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和监管,防范投资风险。
一些投资失败的案例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质疑和讨论。
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调整对外投资战略,逐渐从资源型投资转向高附加值技术、品牌和服务型投资。
新形势下的发展阶段主要是指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资金压力加大。
受到一些国家对外投资政策的限制,中国企业在一些领域的对外投资规模有所减少。
然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海外资源和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高速增长阶段、调整阶段和新形势下发展阶段。
中国政府和企业在不同阶段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并有望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二、中国合作经营企业 三、外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中外合资
中外合作
外资企业
1.经营形式
股权式合资经营
契约式合作经营
外商全部投资
2.法律依据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外资企业法》
3.法人地位
中国法人
中国法人或不是
二、关于注册资本数额与出资期限的规定
▪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下(含50万),营业执照核 发一年内全部缴齐
▪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上至100万美元(含100万), 营业执照核发一年半内全部缴齐
▪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以上至300万美元(含300 万),营业执照核发2年内全部缴齐
▪注册资本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美元(含1000 万),营业执照核发3年内全部缴齐
1986
产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稳步发展 1987—— 167.5 33.5 1991
台湾投资增加、投资区域向东部地区扩 展、投资产业集中于出口型生产项目
高速发展 1992—— 385.3 192.65 外资来源增加、项目规模增大、中西部
1993
利用外资增加、投资领域广泛
调整发展 成熟稳定
1994—— 2000
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同中国 的公司合作进行海上或陆上石油或矿产资源 的勘探开发
五、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定义 是指外国公司、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依
据《关于建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 题的暂行规定》 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 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原则、通过认购一定 比例的股份,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 业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摘要:自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7%, 毋庸置疑,外商直接投资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连续21 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都令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然后分别从外资国别结构、行业结构、投资方式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最后对各阶段我国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做了一个概括和总结。
关键字:外商直接投资;FDI;发展历程;特征上世纪70 年代末的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紧接着,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里程碑。
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外资的规模从小到大、进而蓬勃发展。
在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所使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外资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产业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迅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1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外商直接投资(FDI)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 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1]。
我国利用外资30 年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利用外资东道国的前列。
自1993年,我国利用外资流量长期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世界第二的位置,在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利用外资的世界奇迹。
2010 年,我国新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27406 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057.35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16% ,占世界的 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摘要:自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7%, 毋庸置疑,外商直接投资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连续21 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都令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然后分别从外资国别结构、行业结构、投资方式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最后对各阶段我国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做了一个概括和总结。
关键字:外商直接投资;FDI;发展历程;特征上世纪70 年代末的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紧接着,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里程碑。
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外资的规模从小到大、进而蓬勃发展。
在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所使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外资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产业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迅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1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外商直接投资(FDI)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 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1]。
我国利用外资30 年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利用外资东道国的前列。
自1993年,我国利用外资流量长期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世界第二的位置,在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利用外资的世界奇迹。
2010 年,我国新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27406 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057.35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16% ,占世界的 4.4%。
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11 亿美元,同比增长9.72%;全球最大的500 家跨国公司均已来华进行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超过1200 家[2]。
我国连续21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表1.1 1979——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1979-2011 11643.92图1.1 1979——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tjsj.从上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大胆利用外资是我国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一项全新的事业后全国掀起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热潮,外资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我国。
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据上图可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3]。
2.1 萌芽与开始阶段 (1979—1986年)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企业。
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帷幕。
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外商独资企业法》的颁布取消了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
这些探索性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我国利用外资初级阶段的政策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工作进入探索和试验性阶段。
此时,外资来源主要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偏小,增长速度较慢。
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加工工业区。
2.2 小幅增长阶段(1987—1991年)1986 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明确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在所得税、土地、水电、用工费用、利润汇出、进出口配额、关税减免、外汇调剂等方面给予优惠,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享有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
这一具体政策措施的提出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1980年代中后期我国沿海地区吸收利用外商投资的小幅增长,从而进入了以市场换资金、以资源换技术外资使用阶段。
1989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开始超过对外借款,逐步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首选方式。
不过,这一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还主要是以点、线的形式在沿海和开放城市展开,尚未在全国全面铺开。
2.3 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4 年)1992 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大胆利用外资是我国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一项全新的事业。
于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体制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全国掀起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热潮,外资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投入生产。
全球500 强大型跨国公司开始纷纷来华投资,制造业成为这些大公司进军的主要领域。
此时,欧洲、美国、日本等成为这一阶段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之一。
利用外资的区域以沿海和开放城市为中心在全国迅速扩张,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吸引外资进行加工生产的开放区。
仅1992 年,全国新批合同外资金额超过前13 年的总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增152%。
1993 年实际吸收外资比1992 年增长一倍多,达389.60 亿美元。
从1992 年开始,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流方式。
从1993 年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
整个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得到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流向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50%[3]。
2.4 低速增长阶段(1994—1999年)1994 年以后,伴随国际投资环境以及国内宏观环境的变化,我国使用外资金额有所下降。
特别是1997 年爆发了席卷整个亚洲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及我国在这一年取消了3000万元美元以下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的减免税政策,并对有关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致使当年来华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了30%。
但是,即便是1997 年,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占到了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11.31%,约占整个发展中国家的1/3[3]。
2.5 持续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进入21 世纪以后,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正式成为WTO 成员国以及投资软、硬环境的日益改善,从而迎来了外商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发展阶段。
2003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东道国。
随后5 年,我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300至400万个左右,年均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
从存量看,到2010年底,我国累计使用外资1094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境内金融资产总量的14%,当年社会总资产存量的12.7% ;从流量看,2010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34%[4]。
国际直接投资联动形成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并以其自身特殊的行为模式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成长,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外资政策发生变化,外商投资目录和发展规划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导向性文件,引导着我国所使用外商投资重点由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外资经济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
3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3.1 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别(地区)结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一直占较大比重,在90年代以前,港、澳、台投资约占80%左右。
90年代初期以来,其他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但累计仍占近60%。
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占有较大比重,原因是很明显的。
港、澳、台投资者与中国大陆在血缘关系、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亲近性,特别是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关系一直十分密切,1988年大陆颁布了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的规定后,台湾投资也增加较快。
90年代初期以后港、澳、台投资比例逐渐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日本、美国和欧盟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长较快,另一方面,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港、澳、台投资能力有所下降。
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主要为亚洲。
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总计1160.11亿美元,其中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投资共计895.14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77.16%。
这些亚洲国家/地区中,中国香港的投资共计705亿美元,占亚洲国家/地区投资总额的78.76%,占全国外资总额的60.77%。
其次是日本、新加坡和韩国,投资金额分别为63.3、61、25.5亿美元[5]。
3.2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在旅游宾馆和中低档加工贸易型制造业。
此后,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
90年代初期,投资于房地产业的外资增加较快,个别年份占到外商实际投资额的1/3以上。
累计看,投资于工业的外资仍然占最大的份额,约占60%。
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和房地产领域[7],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作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是外国投资者愿意投资的领域。
第二,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一直在很小范围内试点,对外资的限制较多,影响了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
第三,农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业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受到限制[6]。
2011 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部分仍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者分别为521、269亿美元,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例为68.1%;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7.26%)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23%);其他行业所占比重很小[5]。
3.3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结构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在华投资的外商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两种方式。
90年代以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自1997年起,新设立项目中,外商独资经营的项目数超过中外合资经营的项目数,自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同金额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合同金额。
但以累计数计,中外合资经营仍然是占最大份额的投资方式,占实际投资额的近一半,外商独资经营所占比例不到l/3。
对外资开放初期,中国不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
但很快制定和修改了有关法律,允许外商在华设立独资企业。
此后较长时期内,在华投资者仍然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的方式,是因为大陆刚刚开始体制改革,外国投资者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不得不借助中方合作者,以适应传统计划体制的许多特点。
90年代以来,外国投资者更多地采取独资方式,原因主要有:第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加较快,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较多采取独资经营的方式:第二,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