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714f3d0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c.png)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1500字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了解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和应用。
社会动机指的是个体参与社交行为的心理动力和动机。
社会动机驱使着个体与他人建立联系、参与社会交往和追求社会认可。
社交行为包括与他人合作、竞争、帮助、争斗等。
社会动机是人际交往中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心理状况。
社会动机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社会动机是个体的内心状态,因此是主观的。
不同个体可能有不同的社会动机,这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态度和个人目标。
其次,社会动机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过程。
个体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来选择适合的社交行为。
再次,社会动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身份、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动机。
社交情绪是个体在社交交往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和表达。
社交情绪可以包括正面的情绪,如喜悦、幸福、满足,也可以包括负面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羞愧。
社交情绪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和感受,会影响个体在社交交往中的行为和决策。
社交情绪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社交情绪是与他人的交互行为相关的。
个体在社交交往中会因为他人的行为、反应和评价而产生情绪。
其次,社交情绪是个体对社交情境的解读和评估的结果。
个体会根据社交情境的特征、目标和期望来产生不同的情绪。
再次,社交情绪是个体内外在刺激的综合反应。
个体在社交交往中会受到他人的言语、行为、面部表情等刺激而产生情绪。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的产生和表达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价值观、目标、认知偏差、心理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社会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社会规范、文化价值观、群体行为等都会对个体的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成果。
第四讲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四讲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ed3853eece2f0066f5332275.png)
利他动机的原因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生物学观点。 2、社会规范论(自我价值的提高、减轻焦虑)。
22
利他动机的影响因素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外部因素: 2、社会情境因素(他人在场、情境的社会意义、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
思考(1)为什么漂亮的女性在职场中往往一帆风顺? (2)为什么我们总是愿意帮助那些和我们经历相似的困难者?
11
权力动机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2
权力动机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权利动机分积极的权力动机和消极的权力动机。 2、权力动机强的人特点:喜欢支配和控制别人,注重地位和影响力。
13
权力动机的原因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控制的需要。(秦始皇、东方不败) 2、恐惧的需要。 (武则天) 根本原因:缺乏爱
19
降低侵犯行为的策略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1、发展儿童健康的行为,游戏、爱好。 2、父母做好榜样。 3、合理的沟通与疏导方式。 4、避免看一些暴力的影视作品。 5、教会孩子自控能力(比如延迟满足)。
20
利他动机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 种心理倾向。如慈善、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 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与反社会行为相对。
25
社交情绪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社交情绪的定义: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 满足的反映。
26
社交情绪-社交焦虑
① 能够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表现: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到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每天的各 种活动,如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很大的挑战。 社交焦虑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产生原因比较复杂,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持、 自我体验强烈、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 在美国,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美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减少社交焦虑,是心理卫生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
社会心理学—4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4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5b2213046294dd88d1d26be5.png)
1. 本能论
人类暴力产生于攻击他人的遗传倾向
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
当死的本能指向于外时,就成为破坏、 伤害、征服、侵犯、战争的动因,引 发了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人的攻击行为是本能的、无意识的、 是死亡本能的产物。
《超越快乐原则》
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26
习性学
动物的一切行为表现方式,都是该物种 在进化过程中生存适应的结果,并表现 为该物种特定的“固定行为模式”。
23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
四、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 行动。侵犯由侵犯动机所引起。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 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 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
既然他们能这样做,我也能 哦,原来可以这样做 在他攻击我之前,我要把他放到
强暴谬论:女人喜欢被征服
34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
美国电视中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
项目
电视内容(%) 真实世界(%)
女性
33
51
已婚
10
蓝领
25
未婚性伴侣
85
饮料消费:酒精饮料的 比例
45
现实题材刑侦剧中谋杀 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
惩罚 宣泄 认知干预 习得性抑制 置换和寻找替罪羊 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利用积极感情 创造良好环境
社会心理学-
第四节 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37
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1:惩罚
惩罚必须在攻击性行为发生之后尽可能快地实施; 惩罚要适度,并要达到足够的强度; 惩罚必须有一贯性和连续性; 注意攻击者的个性; 注意分析攻击的动机。
04节_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04节_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fc9642c6ce2f0066f53322b7.png)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 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 图2-3 下降的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动机强度、任务难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108
9
练习题
108.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 水平,这种最佳的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 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 水平有( )趋势。
A.逐渐下降 C.迅速上升 B.逐渐上升 D.稳定不变
(
)。
B.恐惧 D.社会化作用
14
A.依恋 C.焦虑
110
(二)亲合的4个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个体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满足某些社会性的需要。
2.获得信息
亲合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共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在一 起可以排解忧愁。
4.避免窘境
A.激活动机 C.维持动机 B.指向动机 D.调节动机
)。
6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 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 间并不呈正的线性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 度与活动效率之间 的关系大致呈倒U 型曲线,即中等强 度的动机,活动效 率最高。
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 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10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 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 密切关系。
11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 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 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 则导致亲合行为。
社会心理学,社交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社交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bd71470bad51f01dc281f1ef.png)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 或过失负责,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 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
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
1、 内在性
2、 对象性
3、 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
(2)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 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 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 目标的吸引力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 成就动机越高。
2、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
成就动机。很有把握的事情,风险小,对个体缺乏挑
(一)依从: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的 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受外因控制。
(二)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 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受内因和外因 的控制。
(三)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 的观点,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 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以认知成分为基 础的。
3、 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 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的 冷漠与畏缩,处于无能为力状态,这个 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 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 情绪唤起水平 2、 道德发展水平 3、 自我控制能力 4、 社会角色与群体 5、 大众传媒的影响
9.4
亲和行为 的强度
0.88
7.0
最新心理咨询师社 会心理学考点解析
![最新心理咨询师社 会心理学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0875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b.png)
最新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考点解析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咨询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涵盖了众多关键考点,理解和掌握这些考点对于成功通过考试以及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应用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最新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考点。
一、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
在这一考点中,考生需要理解印象形成的效应,如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最初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较大,而近因效应则是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更强。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和推测。
常见的归因理论包括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等。
海德认为,人们通常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维纳则提出了归因的三个维度:控制点(内部和外部)、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和可控性(可控和不可控)。
了解这些归因理论,有助于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来访者对自身和他人行为的解释方式。
二、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是推动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心理动力。
成就动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指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包括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等。
社交情绪包括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和内疚等。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时感到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这些社交情绪的表现和形成原因,以便更好地帮助来访者应对和调节这些情绪。
三、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经验、需要、价值观等。
态度转变则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原有态度的过程。
在这一考点中,考生要掌握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如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等。
同时,也要了解态度转变的理论,如海德的平衡理论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四、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e0b4bf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a.png)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
绪概述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八月末,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概述
1、定义: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的循环过程。
3、功能:激活、指向、维持与调节。
4、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大致呈“倒U型曲线”。
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7a64c5d9b14e852458fb57c1.png)
3、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行为产 生的重要因素。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去个性化 5、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利他行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 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1、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以人为对象 3、由利他动机引起 (二)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本能 2、社会规范论观点: 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 虑的减少。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倒U型关系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的动 机。 1、亲合的起源:依恋 2、作用: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获得信息 减轻心理压力 避免窘境 3、影响因素 情境因素 情绪因素 出生顺序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力量,是引起 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人的行为导向某一目标 的一种心理过程或主观愿望。 二、动机过程:动机由需要所激发 需要缺乏 焦虑状态 动机 行为 需要满足 新的需要 焦虑平息 目的
三、社会动机的作用
激活功能:引发个体行为; 指向功能:引导行为朝向某一目标。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外部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情境的社会意义 时间压力 利他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心境 内疚 人格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概念 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 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一种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 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二)嫉妒: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 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 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具有针对性、持续性、 对抗性、普遍性等特点。 (三)羞耻与内疚
优选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优选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8b0c484f55270722192ef767.png)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 还可能增加。
出生顺序 它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子、长女恐惧时 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 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 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温特认为:积极权力动机变现为竭力谋求
权力地位,消极权力动机表现为害怕失去 权力地位。个体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和战 士已有的权力满足此需要。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社会控制的需求 个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 控制水平越高,优势越大,优势使个体具 有安全感,易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需
心理
动
行
要
紧张
机
动
需要满足 紧张剪除
新 需 要
动机过程示意图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激发个体行为,具有 推动作用;
2、指向功能 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 标,因而具有目的性。在达到目标之前, 行为不会停止;
3、维持与调节功能 个体行为在达到目 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 某一动机可能被其它动机所置换,这是 动机的调节作用。
高
容易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动机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动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ac081377232f60dccca10d.png)
五、侵犯行为
1、侵犯的概念 2、侵犯的原因
生物的 社会和环境的 学习和经验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
5、新行为主义的驱力降低说
基本观点:赫尔认为任何行为都有原因,而行 为的原因是可以被确定的。生理缺失就是需要, 它会促使有机体产生某种行为,行为的目的就 是补偿这些需要。生理不平衡会产生驱力,而 驱力又促使有机体产生能够使其恢复平衡、降 低驱力的行为。
7
四、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成就动机 定义 特征 倾向
5
2、劳伦兹的习性论
印刻现象 关键期
3、精神分析理论家弗洛伊德的学说
基本观点:人的行为由各种本能的欲望所驱动, 本能的目的是维持和再生产生命,其满足可以 给人带来快乐。(泛性论)
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基本观点:1、人与动物具有连续性,但人类
有动物不具备的潜能。2、需要层次论仅是一
种一般模式,而不刻板不变的。
二、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
1、麦克里兰的实践研究
2、阿特金森的理论模式
A、追求成功 B、惧怕失败 C、希望成功与惧怕失败的合成
3四、权力动机
1、信息性权力 2、奖赏性权力 3、强制性权力 4、专业性权力 5、参照性权力 6、合法性权力
附:中国人的恋权情结
五、其它动机
生理内驱力 行为
3
2、动机的性质(124页) 3、动机的类型(125页)
4
三、主要的动机理论
1、麦独孤的本能论 基本观点: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本能, 人类的动机就是这些本能,本能决定一 切行为。 错误:1、出生后不久受社会因素影响,几 乎就没有本能行为了。2、被评为“安乐椅 心理学(armchair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7b961cab1711cc7930b71657.png)
7.羞耻是一种( )的社交情绪。
A.积极 B.作用不明
C.消极 D.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的发 展无能为力 (B)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 改善自我的一种动力 (C)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 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D)内疚感越强,个体心理越健康
二.成就动机
1.成就动机的定义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
状态的动机。
2.抱负水平(略) 3.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①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 关。关爱、指导、启发式的引导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过度管束和限制不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②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有两个:社会控制的需求和 对无能的恐惧。
第三节 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
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还伴随着生理上的症
状;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人们为了回避导致 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 方式 。
三、动机过程
需要匮乏 焦虑状态
动机
行为
新的需要
Hale Waihona Puke 需要满足目标焦虑平息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
动机过程。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
心理咨询师考试考点归纳总结13-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心理咨询师考试考点归纳总结13-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b21dff4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f.png)
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由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源于社会需要二、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一)亲合起源于依恋(二)亲和的作用1.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交往、尊重、爱2.获得信息孤单信息少,不适、不安,经常聚会,社交3.减轻心理压力分享快乐,排解烦恼4. 避免窘境相亲作伴(三)影响亲合的因素1. 情境因素◆群体压力越大,成员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
2. 情绪因素恐惧:现实危险引起,恐惧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非现实危险引起,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3. 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二、成就动机(了解)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1. 有利于个体的发展;2. 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抱负水平个体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期望值。
◆与成就动机密切相关◆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与过去的成败经验有关(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 目标的吸引力目标对个体的重要程度2.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是否有把握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能不能展现自己的水平自己想要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四)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注意事项:1.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而获得2. 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8040e0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c.png)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二、1.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络的一种心理倾向。
2.亲合起于依恋。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
3.亲合的作用:⑴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⑵获得信息⑶减轻心理压力⑷防止窘境。
4.影响亲合的因素:⑴情境⑵情绪〔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和情绪较低〕⑶出生顺序。
三、1.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到达完善状态的动机。
2.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⑴目的的吸引力⑵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⑶个体施展才干的时机。
四、权利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别人的心理倾向。
五、1.进犯的构成:由伤害行为、进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2.挫折-进犯学说要点:⑴进犯强度同目的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⑵进犯的力量与该进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呈正比例关系⑶假如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进犯发生的可能性那么越小;假如预期惩罚一定,那么挫折越大,进犯越可能发生。
3.挫折:既指阻碍个体到达目的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4.进犯的影响因素:⑴情绪唤起程度⑵道德开展程度⑶自我控制才能⑷社会角色与群体〔假如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进犯性就会明显增加。
在群体活动时,个体进犯性也倾向于增加〕⑸群众传媒的影响。
5.去个性化和进犯行为:呈正相关。
⑴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才能降低的状态。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⑵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⑶大量研究说明,进犯与去个性化有亲密的联络。
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的,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顿。
六、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⑴自然环境〔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行为〕;⑵社会情境〔别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因会导致去个性化,责任分散〕⑶时间压力〔自己很忙,时间紧张时,往往难于利他〕;⑷利他的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为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容易被帮助〕。
心理学的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心理学的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6388328ea45177232e60a28f.png)
心理学的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1.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 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懂事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亲合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
3.影响亲合的因素:(1)情境因素(2)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3)出生顺序4.影响成就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5.挫折-侵犯学说认为侵犯往往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3)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6.侵犯的影响因素(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能力与个体的侵犯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4)社会角色与群体: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5)大众传媒的影响7.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自然情境(噪音等恶劣的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
);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旁观者效应;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就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时间压力;对象的特征(长得漂亮的女人往往对男人有吸引力,一般容易得到男人的帮助。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境;内疚;人格(3)利他技能8.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社交焦虑产生源自对评价的恐惧,社交焦虑的个体伴随的生理表现:出汗、脸红、心慌等。
个体常用的回避方式: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9.羞耻感的消极作用为让个体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和怀疑;积极作用——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
10.内疚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2024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备考题库—社会心理学(含重点题目、典型题目、答案解析)06
![2024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备考题库—社会心理学(含重点题目、典型题目、答案解析)06](https://img.taocdn.com/s3/m/a56541d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e.png)
2024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备考题库—社会心理学(含重点题目、典型题目、答案解析)0693. 关于社交焦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多选,2.0分)A: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B:具有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一般没有生理上的症状C: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D: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个体通常是减少社交,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社交情绪中的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伴有生理上的症状,如出汗、脸红、心慌等。
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交情绪-P149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交情绪-P119页94.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多选,2.0分)A:不变性原则B:折扣原则C:情感一致性原则D:协变原则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在归因时往往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不变性原则。
2.折扣原则。
3.协变原则。
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归因-P137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归因-P109页95. 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中,()则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多选,2.0分)A: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B: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C: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D: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中,海德指出:B.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处于平衡状态。
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态度转变-P156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态度转变-P126页96. 社会懈怠的主要原因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个体( )。 (A)恐惧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 (B)恐惧越强烈,越会增强亲合倾向 (C)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 (D)焦虑越强烈,越会增强亲合倾向
4、亲和的作用包括( )。 (A)提供社会参照 (B)避免窘境 (C)减轻心理压力 (D)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4.影响亲合的因素
①情境因素
个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 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②情绪因素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 合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 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 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还可能增加。
1.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是( ) 型曲线。 A.倒U B.U C.线性 D .N 2、( )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A)社会动机 (B)社会态度 (C)价值观 (D)社会知觉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社会动机
一. 亲合动机 1. 概念 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 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也叫合群动机,是 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2. 亲合起源于依恋 3. 亲合的作用 ①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②获得信息 ③减轻心理压力 ④避免窘境
第六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 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需要 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 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 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的功能 1. 激活功能:活动性 2.指向功能:选择性 3.维持与调节功能
第三节
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 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还伴随 着生理上的症状;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 体验;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 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
二、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 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 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的特点包括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96.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 A.针对性 B.持续性 C.对抗性 D.集中性 91、关于嫉妒,正确的说法包括( ). (A)一个人不会嫉妒世界上的所有人 (B)嫉妒情绪会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C)嫉妒具有对抗性 (D)道德发展水平高的人不会有嫉妒情绪
2.抱负水平(略) 3.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①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 关。关爱、指导、启发式的引导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过度管束和限制不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②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有两个:社会控制的需求和 对无能的恐惧。
•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 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 罪的情绪体验。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 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 器”,是人类“良心”情绪的内核,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 感都是不健康的,特别是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
三、羞耻与内疚
•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 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 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等, 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 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
• 5、亲合的作用包括( )。 (A)获得信息 (B)减轻心理压力 (C)避免窘境 (D)协调群体内行动
• 6、亲合的作用包括( ) A、获得信息 B、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C、避免窘境 D、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二.成就动机
1.成就动机的定义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 状态的动机。
三、动机过程
需要匮乏 焦虑状态 动机 行为
需要满足 目标 焦虑平息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 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新的需要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 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 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 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7.羞耻是一种( )的社交情绪。 A.积极 B.作用不明 C.消极 D.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等,认为自 己对事情的发展无能为力 (B)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 人适应社会、改善自我的一种动力 (C)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 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D)内疚感越强,个体心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