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fb59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1.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对水体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等因素的影响,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其治理方法。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损害水生生物水体重金属污染会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毒性和慢性毒性影响,导致鱼类、贝类和藻类的死亡或生长发育异常,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重金属在水体中积聚,会加速水生生物的寿命缩短,影响其繁殖能力,甚至引起种群减少或绝灭。
2. 危害人类健康水体重金属污染会进入人体,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饮用含有重金属的水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重金属还可能引起癌症、免疫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问题。
3. 污染土壤和植被水体重金属污染还会通过降雨和沉积物沉淀,污染土壤和植被,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甚至危害人畜健康。
1. 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了解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和程度,需要建立健全的水体监测网络和环境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和评估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工业生产和减少污染排放针对工业企业和冶炼厂的排放污染物中重金属的行为,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降低重金属进入水体的来源。
3. 加强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城市和农村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为了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需要加强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重金属污染。
4. 推动生态修复和水体保护对于已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应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植被恢复、生物修复和人工修复等,重建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重金属进一步扩散和蓄积。
5.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水体重金属污染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与政府共同参与水污染的治理工作。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db813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2.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的一种污染物质,这些物质含有许多毒性较强的金属元素,一旦被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便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
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环保领域的头号难题,对于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1、毒性污染:金属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往往比有机物质更加稳定,因此金属元素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性与存在时间更长。
因此,水体重金属污染中的铅、汞、镉等金属元素会在水中长期积累,肆虐于环境中,给生态系统和人类身体带来毒害。
2、生物富集:水体重金属污染既可以导致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间接威胁到居民和农民的身体健康。
当水中重金属元素超过大型测定的最低满意度之后,就会引起水中微生物、水生植物、浮游动物的富集,从而激增水中公害,损害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3、对人体危害:当水体被重金属污染物污染,人们喝入这些污染水后便会引起内脏器官的毒害,甚至会引起生殖机能的下降。
长期接触水中重金属物质,会导致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内分泌功能紊乱等问题。
1、加强污水处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止步之策是防止污染。
加大对水源地和污水排放单位排放的重金属元素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法规,确保污染源的减少、处理,减轻水体重金属污染。
2、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金属元素排放。
原则上,农业废水应尽可能地循环浸润,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绿色化地区、植树造林等方式,提高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益,借此减轻水体重金属污染。
3、开展科普宣传:在社会群体中开展环保科普宣传,可以引起大众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关注和认识,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使大家爱护环境,保护水体,净化自然环境,从而减轻水体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总之,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核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防治措施,保护水环境,减少水体重金属污染,保护人民健康。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5559d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1.png)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 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等。
由于其毒性较大,一旦进入水体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自来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源之一,如果存在重金属污染,就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防治方法,以保障自己的饮水安全。
一、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包括电子、化工、冶金等行业。
这些重金属通过排放进入江河湖海水体,最终影响自来水的质量。
2. 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部分残留物会通过农田灌溉或者雨水被冲入地下水,进而被用作自来水的水源。
3.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的铅、铬等重金属,会在大气中沉降或者通过雨水被冲入水体中。
二、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 铅中毒:铅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长期摄入超过安全饮用水标准的含铅水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不良、成人贫血、肾脏病变等。
2. 汞中毒:汞主要通过水中生物进入人体,长期摄入过多的含汞水体会损害神经系统、造成脑损伤和行为异常。
3. 镉中毒:长期摄入镉超标的水会导致骨质疏松、肾脏病变、免疫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
三、自来水中的重金属防治方法1. 监测与检测:建立完善的自来水质量监测体系,及时监测重金属含量。
通过定期抽样分析,确保自来水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 水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环境,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农药和化肥污染水源。
3. 污水处理:加强工业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场所的污水处理工作,减少重金属排放。
4. 水质净化技术:通过采用活性炭、反渗透等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5. 定期更换水管:一些老旧的水管内壁会含有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重金属渗出。
因此,定期更换水管是降低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试论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
![试论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90a8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9.png)
试论重金属污染水体的环境保护处理技术工业化时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繁荣的经济,但是在环境方面也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
社会各界逐步提高对重金属污染情况的重视程度,水污染是工业重金属排放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环境污染以及治理问题,主要是将工业重金属污水排放作为核心内容。
金属元素难以消除以及危害性较大,是重金属污水的明显特征,部分重金属甚至含有剧毒。
还有些重金属元素会致癌,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一、明确重金属水体污染Cd、Cr、Mn、Ni、Pb、Hg、Ge、Co、Zn等元素都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在通常的状态下,及其微量的金属元素是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但是这些金属元素一旦超过一定的标准时,就会对水体产生一定污染危害。
在自然界下的水质当中本身会含有一定的金属元素,但是这些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微小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因此,在自然状态下水质中的重金属元素不会对水质和水中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向水中排放大量的重金属元素,除非使用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否则很难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沉淀和过滤。
按照排放量进行排名主要的工业排放企业包括:矿产资源企业、金属熔炼企业、化工企业、造纸相关行业、制革产业、染烫行业等等,在这些工业领域中排放大量的污水同时带有Ni,Pb,Cd,Cr,Hg等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超标的污水中是含有一定的毒性,不仅仅会对水质中的生物产生影响,重金属污水还会通过地下水污染地层水源,水源被植物吸收后会在植物体内进行沉积,人类或者是动物吃了吸收了重金属污水的植物后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二、科学应用重金属污水处理技术从社会舆论以及环境研究角度来说,含有重金属污水的处理以及净化方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内容。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
是现阶段处理重金属污水的三种主要方法,需要结合实际对其进行科学选择,实现对重金属污水的恰当处理,改善污染问题。
1.物理方法处理重金属污水可用多种物理方法开展重金属污水的处理工作,最为常见的就是吸附法。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80a0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d.png)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及防治措施一、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是一类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包括铅、汞、镉、铬等。
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重金属广泛使用,但往往会被排放到水体中,引起水环境污染。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水质的直接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对水产品的间接污染,通过水产品的摄入,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当前,我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水环境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统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表水已经无法达到Ⅲ类水体要求,其中重金属污染占有一定比例。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必须进行定期的监测工作。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和迁移规律的研究;污染源的识别和排放量的统计;水生态系统、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监测等。
首先是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监测。
为了了解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通常需要采集水样,然后对水样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试。
这样的监测工作需要有标准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是污染源的识别和排放量的统计。
对于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必须了解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还需要统计每个污染源的排放量,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依据,以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还需要对水生态系统、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监测。
水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强,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分布情况。
水产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监测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
针对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必须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技术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
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监测方法和技术,确保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0ce07c61a37f111f0855b24.png)
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摘要:近年来江河湖泊重金属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累积于蔬菜、肉类、鱼类、海鲜中,富集于动植物体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水体重金属污染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致毒作用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保持和重建健康水生生态系统及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防治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源头控制和污染修复。
污染修复的方法主要有河流稀释法,化学混凝、吸附法,离子还原、交换法,生物修复法,电动力学修复法,生物膜修复法,其中生物膜修复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国内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
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十大流域的流域片,重金属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为Ⅴ类;太湖底泥中TPb,TCd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黄浦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Cd超背景值2倍、Pb超1倍;苏州河中,Pb全部超标、Cd为75%超标、Hg为62.5%超标。
城市河流有35.11%的河段出现THg超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18.46%的河段TCd超过Ⅲ类水体标准,25%的河段TPb有超标的样本出现。
由长江、珠江、黄河等河流携带入海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约为3.4万,对海洋水体的污染危害巨大。
在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采样的样品中,Pb的超标率达62.9%,最大值超一类海水标准49.0倍。
大连湾60%测站沉积物的Cd含量超标,锦州湾部分测站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Cd、Pb的含量超过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二、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一)工业污染源排放据研究,煤、石油中含有Ce、Cr、Pb、Hg、Ti等金属,因此,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气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10%~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数公里的范围内。
据估算,全世界约有1600t/a的Hg通过煤和其他石化燃料的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
《2024年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范文
![《2024年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3cdb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f.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城市污水等,这些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不仅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威胁着人类健康。
因此,研究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技术,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1. 污染现状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十分严重。
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Pb)、汞(Hg)、镉(Cd)、铬(Cr)等。
这些重金属通过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城市污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重金属在水中难以降解,且具有生物累积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2. 污染来源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广泛,主要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
此外,大气沉降、雨水冲刷等自然因素也会将重金属带入水体。
3. 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分析水体重金属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了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
同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特点,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监测工作,为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三、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沉淀、膜分离等技术。
吸附法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活性炭、膨润土等。
沉淀法通过向水中投加化学试剂,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从而从水中分离出来。
膜分离法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重金属离子与水分子的分离。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中和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或还原作用改变重金属的价态,使其转化为易于沉淀或分离的状态。
混凝沉淀法利用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凝聚,与重金属离子一起形成沉淀物。
中和沉淀法通过调节水体的pH值,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3272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1.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超出环境容许的、可能对人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金属物质。
这些重金属来自于各种工业废水、采矿活动、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等。
水体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进行探讨。
一、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的水体经过饮用或食用水产品进入人体后,会积聚在体内,长期摄入会导致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损害。
一些重金属如铅、镉等还会对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2.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还会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重金属的积累会干扰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甚至引起生态链的崩溃。
二、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为了减轻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1.加强源头治理首先要加强对工业废水、采矿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的管理和监控,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重金属污染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进行监管,确保不出现违法排放情况。
2.采取治理技术手段利用一些现代的水处理技术,如化学法、生物法、膜分离技术等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方法,通过运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来降解重金属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3.开展综合治理除了单独采取针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外,还需要和其他环境治理工作相结合,开展综合治理。
比如结合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工作,从多方面减少重金属的排放和扩散。
4.加大科研力度通过开展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科研工作,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治理效率和水体净化效果。
5.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氛围。
三、加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加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对于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4ff7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c.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治理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过量的铅、汞、镉、铬等金属元素,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医疗废水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等。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是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导致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例如过量摄入镉会导致肾脏病变和骨质疏松症,汞则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水产品,如鱼类和贝类,因为生活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域中,会积聚大量重金属,长期食用这些受污染的水产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2. 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水体重金属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水中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重金属对水生物的毒性作用很大,尤其是对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会导致水生植物死亡,浮游生物数量减少,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1. 改善工业生产过程,减少重金属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是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改善是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首要任务。
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金属的废水,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降低重金属排放量。
2. 加强工业排污管理和监控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管理和监控,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排放,建立重金属排放的台账和数据报送制度,确保重金属排放在国家标准以内。
3. 加强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建立健全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重金属进行有效去除,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af0b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a.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重金属物质超出环境容许范围,对水体生态环境、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铬、镉、铅、汞、铜、锌、镍等。
由于工业、农业、矿业和城市生活等活动的影响,水体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1.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水中底栖生物死亡和逐渐消失,导致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影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特别是在水产养殖区,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养殖动物大量死亡,给渔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体重金属污染还可能影响土壤和植被的生长,对农田和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组织中富集重金属,从而引起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异常和行为异常,对鱼类、贝类和水生植物等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生物种群的灭绝。
3.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通过水源或者食物链向人体积聚,导致人体内重金属元素中毒,影响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严重的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甚至致癌等严重后果。
尤其是对于长期从污染水源中取水的居民、以及长期食用水生生物的人群来说,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更加明显。
1. 加强监测和评估针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应当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工作,对污染水域的监测频率和覆盖范围进行扩大,加强重金属元素的监测、分析和评估,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改善工业生产工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工业废水,因此应当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改善工业生产工艺,减少重金属物质的排放,降低重金属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已经存在的重金属污染,可以采用污染源减排、污染物迁移转化控制等技术进行治理。
3. 推行农田污水处理农田是重金属进入水体的重要途径,为了防止农田污水中的重金属物质进入水体,应当推行农田污水处理技术,净化土壤和水质,减少农田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b363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f.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大量重金属物质,造成水体环境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现象。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镍等。
这些重金属物质对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需要综合采取控制源头污染、加强监管管理、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措施,以净化水体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一、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如果被人类饮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饮用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会引起肝肾脏器官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重金属还可能对儿童和孕妇产生更大的影响,导致儿童智力发育受损、儿童发育迟缓、孕妇产生胎儿畸形等。
2.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不仅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也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水生生物长时间处于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中,可能会导致其生长发育异常、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
一些重金属物质还可能在食物链中积累,通过食物链传播到更高级动物体内,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3.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还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种群减少、水生植被枯萎等,进而影响整个水域的生态环境。
重金属物质还会通过水和土壤的交换作用进入土壤,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植被生长,甚至造成土壤酸化等问题。
1.控制源头污染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排放、城市污水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源头污染。
各相关单位和企业要加强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进工业、城市和农业的绿色发展,减少重金属物质的排放。
2.加强监管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监管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测体系,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对排放重金属废水严重的企业采取行政处罚措施,促使其整改。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fcdf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c.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中存在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生态健康风险的重金属物质,包括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威胁,下面将分别介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污染: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源,会影响到饮用水的安全,从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的污染水,可能引发慢性病,如肾损害、神经系统损伤等。
2. 食物链传递: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往往会通过水生生物进入食物链,导致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人们食用这些污染食物后,会吸收更多的重金属,增加患病风险,特别是对孕妇和儿童的影响更大。
3. 生态破坏:重金属污染物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毒害,破坏水生生态平衡。
一些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铅等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种群减少,物种灭绝。
针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水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常用的技术包括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等,能有效降低重金属浓度。
2. 严控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对工业排污的监管,严格限制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减少污染源。
并通过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合规排放。
3. 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残留和养分流失。
加强农田环境治理,防止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水体。
4. 科学监测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体质量情况,提高预警能力。
加强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5. 加强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力度。
并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推动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简析水体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简析水体重金属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daf12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1.png)
简析水体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重金属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凸显,近年来,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日趋加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不但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还对水生生态系统平衡及人类生命健康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探讨了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总结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水体重金属;现状;危害;方法1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约占水资源总量的2.5%,因此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短缺。
而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得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也由单一型向混合型转变,部分地区水体重金属超标,严重危害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
因此,合理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
2 水体重金属污染概况2.1 重金属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如日本的水侯病和痛痛病分别由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
重金属污染主要分为水体重金属污染、大气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
自然界的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
重金属通过胶体吸附与解析、絮凝聚陈、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等多种途径,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循环转换[1]。
重金属污染(主要Pb、Cd、Hg、As等)不仅破坏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且对水域内鱼、虾的正常繁殖和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如果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进行农业灌溉,将会导致受灌溉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进而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
2.2 水体重金属污染来源一般情况下,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三类,第一类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地壳运动、大气沉降等。
第二类源于人类的日常活动,如化肥农药、生活垃圾、饲料养殖粪便、废旧电池的任意使用和排放。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fc5e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d.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过量的重金属物质,例如铅、汞、镉等,超出了对人类和环境健康有害的限度,造成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
水体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都有着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本文将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治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当人体摄入过量的重金属物质后,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中毒、免疫系统紊乱、神经系统损伤、癌症等。
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由于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或者正在发育,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的伤害,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智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2.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会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方面,重金属会导致水中生物的死亡或数量减少,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影响水体的生态功能。
由于食物链的存在,受到重金属污染水生生物摄入了大量的重金属,进而传递到陆地食物链中,危害陆生生物健康,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水体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一方面,水体重金属污染导致的水资源的减少和质量恶化,会限制当地的用水需求,增加用水成本;因为水体重金属污染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当地的旅游产业和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1.加强监测和评估加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监测和评估方面,要注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布、迁移规律和潜在危害,全面了解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状况。
2.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
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提供对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管理支持等,为治理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
3.加强技术创新和治理工程加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技术创新和治理工程建设,探索适合当地的治理技术和工程方案。
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
![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5447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4.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活动的发展,水体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其中,水体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超过环境标准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目前,全球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容乐观。
据统计,我国地表水中重金属超标情况相当严重,尤以工业区域和城市周边地区更为突出。
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煤炭、电镀、冶炼等产业过程中的排放,其高浓度和毒性极大地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
农业污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养殖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
城市生活污水中的重金属则主要来自于人类排泄物和工业废弃物的混合排放。
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
首先,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生活在受污染水体中的生物往往生长缓慢,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有可能灭绝。
其次,重金属污染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当人类食用了受重金属污染的水生生物,重金属会在人体内积累并对健康产生危害。
各种重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影响有所不同,镉对肾脏和骨骼造成伤害,铅对神经系统和儿童智力发育有负面影响,汞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严重危害。
三、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为了解决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国内外研究者们积极探索各种治理技术。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1. 吸附技术吸附技术利用吸附剂对水体中的重金属进行捕捉和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沸石和纳米颗粒等。
通过调节吸附剂的剂量和接触时间,可以有效地将重金属从水体中吸附出来,达到治理水体污染的效果。
2. 沉淀技术沉淀技术是指利用沉淀剂将水体中的重金属形成沉淀物后沉淀下来。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1ccfa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1.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一种或多种重金属元素在水体中超过一定浓度,对水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甚至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潜在或实际危害的情况。
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铜、锌等,这些元素在自然环境中较稳定,且极难分解和去除。
重金属污染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水体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威胁人的健康。
人体长期摄入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水,会对人体内部器官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各种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物质代谢的妨碍,出现胃痛、生殖障碍甚至致癌的严重后果。
2.破坏水生态环境。
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对水质造成深刻影响,导致水中生物(如鱼、藻类及微生物)的大量死亡和消失,进而导致水体生态系统的倒挂现象,破坏了水的自净能力,将直接或间接危害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3.威胁农业发展。
水体中的铅、汞等重金属慢性中毒,对水稻、小麦、蔬菜等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针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生物法治理。
利用水中的微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体对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解毒、还原和沉淀等处理方式,修复水体的生态系统,以此来达到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2.物化法治理。
通过化学制剂、环境工程、生物发酵等多种方式,进行重金属的去除和修复,使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大幅降低,达到整治水质、治理污染的目的。
3.技术法治理。
采用先进的物理技术手段(如超滤、反渗透、离子交换等),通过对水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水的净化效率,达到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水体重金属污染防治不能仅仅局限在治理阶段,更应该着眼于源头控制,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因此,在进行水体治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业、农业以及生活排污等行为的监管,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广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环保用水等社会经济措施,共同维护良好的水环境,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的持续发展。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7914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3.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含有超过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重金属物质的情况。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镍等。
这些重金属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危害,因此水体重金属污染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原因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体中存在的重金属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各种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比如铅会导致血液循环系统异常,给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汞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头晕、头痛等症状;镉会对肝、肾产生毒性作用,甚至可以致癌。
长期饮用含有重金属的水体,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会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的危害。
它们会通过水中的浸润作用,进入水生生物的体内,引起它们的死亡或者生长发育异常。
而且重金属会累积在水生生物的体内,通过食物链传递,进而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对土壤和植被的危害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还会通过悬浮态、溶解态等方式进入土壤中,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的生长。
重金属物质在土壤中的富集会对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降低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植物吸收了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会使植物凋零、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
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往往会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而地下水是人类生活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如果地下水也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将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1.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有些企业因为生产技术落后或者重金属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会直接将重金属废水排放到江河湖海等水体中,导致了水体重金属污染。
2.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水中也会含有各种重金属物质,如铬、镍、锌等。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导致了更多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也是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
3.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渗入土壤,在雨水的冲刷下,部分化学物质会被带入水体中,导致了水体的重金属污染。
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与防治
![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10e0eb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e.png)
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与防治随着工业的发展,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这种污染对生物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从海洋生物到陆地动植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生物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我们必须加强对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防治。
1. 什么是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指的是水体中存在过量的铅、汞、镉、铬、镍等重金属元素,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衡、生物体受到危害的现象。
2. 生物体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在水体环境中,重金属元素会被生物体吸收进入体内,在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影响。
常见的毒性影响包括:2.1 对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许多生物在吸收过量重金属元素后,会产生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问题。
例如,水中的汞元素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使得它们的成长速度变慢,体重减轻,乃至引起死亡。
2.2 引起变异和遗传突变许多重金属元素在进入生物体后,会引起变异和遗传突变,导致种群基因的改变和失调。
这些影响可能会在生物的后代中延续下去,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3 损害内脏器官和细胞重金属元素会对生物的内脏器官和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包括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和血液、神经细胞等细胞。
这些影响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贫血、神经系统疾病等。
3. 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为了防止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体的健康。
3.1 减少污染源减少污染源是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基本策略。
政府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监管,鼓励企业使用环保设备,减少废水排放量。
3.2 增加治理投入治理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技术设备、人力物力等方面。
政府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
3.3 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发展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推广节能减排的理念。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治理策略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治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08611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9.png)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治理策略重金属是指相对分子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在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它对水生态、人类健康和生产活动都会造成危害。
因此,研究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是造成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金属元素,以及污水排放、垃圾场和废弃的金属制品等都是导致水体重金属超标的主要来源。
例如,农田中使用的重金属肥料和农药会渗入地下水和河流中,造成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此外,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果不得当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自然因素也是造成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因素之一。
例如,一些矿山区域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这与大自然的成分有关。
此外,火山喷发和岩石的分解也会释放出一定量的重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可能进入河流或湖泊中。
二、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水体中重金属污染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首先,重金属对水生动物和植物造成毒害。
很多重金属元素可以迅速吸附在水生生物的体表或者进入其体内,致使其生长迟缓、免疫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长期不断地摄入重金属,会导致一些鱼类、贝类等动物出现畸变、突变或杀死病菌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食物链。
其次,重金属对人类健康也有危害。
长期饮用重金属污染的水会导致各种疾病,如口腔溃疡、肝、肾损害、免疫功能下降等。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各种机能处于亚健康和衰退状态,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
三、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策略为了减少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策略,以降低水体重金属的含量并净化水质。
1. 减少人类活动中的重金属污染。
加强企业环保意识,引导其使用绿色、清洁和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金属元素的使用量。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7af9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7.png)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工业废水排放、城市污水排放和农业活动等因素导致水体中出现高浓度的重金属物质,如铅、镉、汞、铬等。
这些重金属物质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加强治理和防控。
水体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生生物受到影响:重金属污染会对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造成损害,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和存活能力,甚至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
2. 水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重金属污染会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减少水体的生物多样性,破坏水体的生态系统功能,使水生态系统失去自净能力,从而导致水质恶化,甚至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3. 土壤和植被受到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通过沉积和生物富集等作用,影响周边土壤和植被的生长发育,并引发土壤污染问题。
1. 食物链传播: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容易在食物链中富集,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和食用受污染的水产品,人体会吸收过量的重金属物质,导致慢性中毒。
2. 健康影响:重金属物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会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病变、贫血、癌症等健康问题。
3. 饮用水安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源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针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1. 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掌握水质状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政策体系,强化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
3. 加强源头治理: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和农业活动等污染源的治理,减少重金属物质输入到水体中。
4. 加强治理技术研发:加大对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广应用高效、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技术,如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化学沉淀等技术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摘要:近年来江河湖泊重金属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累积于蔬菜、肉类、鱼类、海鲜中,富集于动植物体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水体重金属污染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致毒作用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保持和重建健康水生生态系统及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防治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源头控制和污染修复。
污染修复的方法主要有河流稀释法,化学混凝、吸附法,离子还原、交换法,生物修复法,电动力学修复法,生物膜修复法,其中生物膜修复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国内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
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十大流域的流域片,重金属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为Ⅴ类;太湖底泥中TPb,TCd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黄浦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Cd超背景值2倍、Pb超1倍;苏州河中,Pb全部超标、Cd为75%超标、Hg为62.5%超标。
城市河流有35.11%的河段出现THg超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18.46%的河段TCd超过Ⅲ类水体标准,25%的河段TPb有超标的样本出现。
由长江、珠江、黄河等河流携带入海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约为3.4万,对海洋水体的污染危害巨大。
在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采样的样品中,Pb的超标率达62.9%,最大值超一类海水标准49.0倍。
大连湾60%测站沉积物的Cd含量超标,锦州湾部分测站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Cd、Pb的含量超过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二、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一)工业污染源排放据研究,煤、石油中含有Ce、Cr、Pb、Hg、Ti等金属,因此,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气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10%~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数公里的范围内。
据估算,全世界约有1600t/a的Hg通过煤和其他石化燃料的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
另外,电镀、机械制造业仍是重金属污染的一大来源。
(二)废旧电池的污染《中国环境报》记者王娅于1999年12月9日报道,1998年中国电池的产量以及消费量高达140亿节,占世界总量的1/3,每年报废的数百亿节废电池绝大部分没有回收,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Hg、Cd、Pb、Cr、Ni、Mn等重金属有害物质,泄漏到环境中,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危害。
1节1号废干电池可使1㎡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1粒纽扣电池可污600m3的水。
(三)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的夜景缤纷灿烂,然而损坏的高压汞灯、霓虹灯、日光灯管等未能很好地处置,成为重金属污染的又一大来源;遍街的塑钢门窗、不锈钢等的切割、打磨粉末碎屑,或随垃圾混装,或入下水道排入江河,造成污染;汽车修理业废弃蓄电池与电池液造成铅严重污染;含铅汽油虽已停止使用,但铅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仍有一个相当长的滞后效应。
三、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一)对水生植物的影响在水生生态系统及水生食物链中,作为其它浮游动物的食物及氧气来源,藻类占据着重要位置。
杨红玉和王焕校报道Cd能破坏某些绿藻的叶绿素,引起光合作用下降,还对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呼吸作用产生影响,抑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
陈国祥等报道了Hg、Cd对莼菜越冬芽光合膜光化学活性及多肽组分的影响。
重金属对水生植物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变运动器的细微结构,抑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使核酸组成发生变化,细胞体积缩小和生长受到抑制等。
(二)对水生动物的影响重金属进入水体后,将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过程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海水重金属离子(Cr6+)含量超过一定浓度便会引起文昌鱼中毒,使其身体渐成弯曲状而死亡。
梁君荣等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离子浓度的Pb、Cd对中国鲎胚胎发育及胚胎致畸率影响。
此外,重金属还将影响到水生动物的遗传表达。
周新文和孙锦荷研究报道了Pb、Cd混合重金属对鲫鱼DNA合成的抑制。
(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一方面通过直接饮用造成重金属中毒而损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间接污染农产品和水产品,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并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
重金属能抑制人体化学反应酶的活动,使细胞质中毒,从而伤害神经组织,还可导致直接的组织中毒,损害人体解毒功能的关键器官——肝、肾等组织。
例如,汞、铅、镉等重金属以及砷,已被列为剧毒物进行重点防治。
据目前研究结果,一般认为Cr、Cd等还有致癌作用。
四、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一)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控制一旦水体被污染,将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对污染水体的净化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首先要采取源头控制的对策,预防水体的污染。
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水资源,另一方面查明污染源,对排污总量加以限制,遏制水污染不断恶化的趋势,对采矿点、冶金部门等,更要严格监督、管理和控制,同时改革生产工艺,不用和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科学管理和操作,减少重金属用量和随废水流失量,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管理和水源地保护。
(二)对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修复1.河流稀释法稀释是改善受污染河流的有效技术之一,通过稀释,能够降低污染物在河流中的相对浓度,从而降低污染物质在河流中的危害程度。
但是,应用这种方法必须要有充足的外来水源,同时还要考虑外来水流量与河流流量比例,判断河流沿岸的生态状态,可以调用的水量以及河流水力负荷允许的变化幅度等。
此法适用于轻度污染的河流,可以暂时降低该河流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当重金属污染物在这些水体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就会受到重金属的影响,发生病变和死亡等现象。
所以这种处理方法目前渐渐被否定。
2.化学混凝、吸附法许多重金属在水体溶液中主要以阳离子的形态存在,升高水体pH值,能使大多数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或其它离子沉淀。
因此,向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中施加石灰、碳酸钙等物质,均能降低重金属对水体的危害程度。
另外,不溶性的淀粉黄酸酯(ISX)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形成溶度积很小的粒状沉淀;单宁含量高的农产品残渣,像花生皮和胡桃皮粉,具有从溶液中吸附高含量汞的阳离子能力,梧桐落叶可吸附重金属铜、镍和铬。
3.离子还原、交换法离子还原法是利用一些容易得到的化学还原剂,将水体中的重金属还原,形成难以污染的化合物,从而降低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以减轻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危害。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重金属离子交换剂与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物质发生交换作用,从水体中把重金属交换出来,达到治理目的。
经离子交换处理水中重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万方数据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
这类方法费用较低,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重金属污染物,但适用范围有限,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4.生物修复法目前国内外利用生物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很多,根据所用的生物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1植物修复法:是利用重金属积累或超重金属积累水生植物,将水体中的重金属提取出来,富集输运到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收割植物将重金属从水体清除出去。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许多水生植物能够较好地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水浮莲、印度葵、香蒲和芦苇都已被用来处理污水。
(2)动物修复法:应用一些优选的鱼类以及其它水生动物品种,在水体中吸收、富集重金属,然后把它们从水体中驱除,以达到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目的。
此法需驯化出特定的水生动物,并且处理周期较长、费用高,而且后续处理费用较大,所以要大力推广比较困难。
(3)微生物和藻类修复法:利用水体中的微生物或者向污染水体中补充经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在优化的条件下经过生物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或吸附成团沉淀,以此完成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
目前,Chlorella vulgaris和Spiruliru platensis等藻类已经应用到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当中。
5.电动力学修复法电修复法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给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两端加上直流电场,利用电场迁移力将重金属迁移出水体。
电修复法设备相对简单,易于自动控制,同一电解槽中兼有氧化、还原、凝聚及上浮等多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6.生物膜修复法膜生物反应器MBRMembrane Bioreactor)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将生物处理与膜技术联合起来而形成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
MBR可在紧凑的空间内同时实现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超滤膜对污染物的分离,因此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污水处理技术。
该项技术70年代在日本走向实际应用,80年代以后随着膜质量的提高和造价的降低、膜分离工艺的完善、膜清洗方法的改善和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国际上对MBR的研究更深人。
90年代,各国对MBR投人了大量的精力,从各个方面提高了MBR的实用性。
2006年5月,日本研发了一种新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这种反应器不需要回洗,维修方便,可在较短时间内处理低浓度废水。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中水回用、粪便废水、垃圾渗滤液、工业废水的处理,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加上近几年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新型耐污染膜材料的开发成为可能;MBR与其他处理方法相结合,改变料液性质,减少膜表面污泥附着污染;新的膜清洗方法的发展,MBR将成为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废水处理回用等方面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五、结论如今水体重金属污染已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后,影响水生植物细胞膜透性、物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生动物器官机能、胚胎发育,造成神经伤害以及人体病变、危害儿童健康等。
针对以上情况,应高度重视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并采取水体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和污染修复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在这些防治方法中,由于生物膜修复法具有高效、实用,不会带来新的污染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前景。
商学院国贸121徐萌卉。